2017年统计年鉴 9-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_
统计能源专业年鉴用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不同工业法人单位的计算方法见《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的说明。
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购进的各种能源数量。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二是经过验收、检验;
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
2.“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的加工来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
购自省外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包括进口)购进的能源产品数量。
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数量。能源消费量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能源消费实物量是按照报表规定的、体现物质形态属性的计量单位(如:吨、立方米)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标准量是按照能源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算的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1991-2011年山西省碳排放特征及其气候影响研究
1991-2011年山西省碳排放特征及其气候影响研究
【摘要】:本研究运用IPCC推荐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以山西省统计年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表所列数据为基准,计算、分析了山西省1991-2011年碳排放现状及其结构特征;以山西省气象资料汇编为数据支撑,讨论了山西省近20年来年均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规律及其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并且对影响山西碳排放及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业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省碳排放总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的,特别是2000年至今,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山西省各年人均碳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年开始差距更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山西省的碳排放强度差距虽然逐年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全国水平;山西省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碳排放总量最大,碳排放强度最高;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量增长率最快,碳排放强度最低。(2)1991-2011年山西省年均温与日0℃以上积温均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在此期间则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3)1991-2011年山西省气候因子的变化与山西省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第二、三产业的碳排放等指标之间各自存在着一定的显著相关性。相对而言影响山西气候变暖的主要动因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的碳排放。(4)影响山西省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业从高到低依次为钢铁行业、焦化行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火力发电这五大行业;本论文分析了该5大行业的碳排放现状,并提出了针对其行业特征的低碳发展对策。【关键词】:山西省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1978-2019)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
135909
71.4
20.4
136184
70.9
20.8
140569
70.6
21.5
146964
68.5
22.0
155547
68.0
21.2
169577
68.5
21.0
197083
70.2
20.1
230281
70.2
19.9
261369
72.4
17.8
286467
72.4
17.5
311442
72.5
17.0
320611
71.5
16.7
336126
71.6
16.4
360648
69.2
17.4
387043
70.2
16.8
402138
68.5
17.0
416913
67.4
17.1
425806
65.6
17.4
429905
63.7
18.3
435819
62.0
18.5
448529
60.4
18.8
464000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高耗能产业对我国能源需求形势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
9
1 . 85
9 6 .
1 2 21 3 4
6 . 96
21 5 .
89 .
i 1 z o 9 o 9 o 9
舢
20 04
15 7 8 l 13 6 2 . 2 2 . O 3 9 2 3 8 5 . 2. 3 7 3 0 9 6 1 0 8 . . 7 1 8 8 6 3 O 3 8 9 5 1 2 5 2 3 8 1 9
l6 6 .
15 7 .
l. 8 0
7 . 2
79 .
7 3 .
i
l i
i l
l I
9 8 7
。
20 0 2
15 l1 30 2 4 2 4 2
14 35 7 4
1 3 81 4 0
7 1 8 19 7 2 7 4 7 . 38 1 0 . 1 . 6 7 . . 9 . 3 1 7 7 4
I
经济的发展受能源供给 和结构变化 的制约 。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90— 05年 19 20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从 9 8 .7亿吨标煤增加到 2.3亿 23 吨标煤 ( 见表 1 , ) 增幅为 2 2 , 同期能源生产量增幅 .6倍 而 为 19 倍 。从能源生产、 .8 消费 的构成分析 , 煤炭都 占7 % 0 左右, 而水 电、 风电、 电这些清洁能源仅 占 1%。 核 0 同期工 业能 源 消 费 总 量从 6 7 .6亿吨 标 煤 增 加 到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年-2016年地区能源平衡表消费量合计统计表
地区能源平衡表:消费量合计煤合计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煤矸石
序号省份年份(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 1北京20042939.642425.31505.958.15 3.41 1北京20053068.972605.37455.38.28 2.42
1北京20063055.672692.64338.548.0544.72
1北京20072984.672741.56227.329.1133.27
1北京20082747.732522.02223.948.8524.87
1北京20092664.72452.61214.859.3220.2
1北京20102634.622415.41220.52 6.4334.620.37 1北京20112365.532358.9813.1729.730.11 1北京20122269.892264.7914.3427.25
1北京20132019.232011.7112.34022.23
1北京20141736.541728.2510.050.0217.75
1北京20151165.181153.578.710.0317.08
1北京2016847.62841.810.02 1.16 6.22
2天津20043508.573025.25483.32
2天津20053801.453289.27512.18
2天津20063809.313226.55582.76
2天津20073926.73394.32532.38
2天津20083972.773485.24487.53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及其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及其结构变化分析
方源
【摘要】基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分析研究了1978—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的变化规律和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1997年之后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中国能源生产主要由原煤、原油、天燃气、一次性电力构成,原煤生产所占比重较大,原油生产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天燃气、一次性电力及其他能源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天燃气、一次性电力及其他呈上升趋势;同时分析了2015年不同行业能源消耗的比例.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
【年(卷),期】2018(009)024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方源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重要的组
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能源战略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的评价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费情况及在各行业中的使用情况,可为管理部门对于能源制度制定、保护环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助力经济发展。基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了1978—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部分的历史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在各行业的分配状况,以期为中国能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统计年鉴编号标识
B 综合1-0 简要说明 1-1 全国行政区划(2008年底)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1-5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1-6 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8年) 1-7 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1-8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 1-9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2008年) 1-10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11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 1-1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C 国民经济核算2-0 简要说明 2-1 国内生产总值 2-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2-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2-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5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6 第三产业增加值 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8 第三产业不变价增加值 2-9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2-10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2-11 分行业增加值 2-12 三次产业贡献率 2-1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2-14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 2-15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 2-16 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07年) 2-17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2-18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2-19 居民消费支出 2-20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2-21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 2-22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2008年) 2-23 各地区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2008年) 2-24 居民消费水平 2-25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2008年) 2-26 2005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 2-27 2005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 2-28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2005年) 2-29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2005年) 2-30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6年) 2-31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2006年) 2-32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7年) 2-33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2007年) 2-34 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 2-3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D 人口3-0 简要说明 3-1 人口数及构成 3-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3-3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3-4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8年) 3-5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3-6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8年) 3-8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2008年) 3-9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2008年) 3-10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 3-11 各地区按性别和婚姻状况分的人口(2008年) 3-12 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2008年) 3-13 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2008年) 3-14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008年) 3-15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
中国统计年鉴2017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358784
75.4
8.4
4.4
361866
73.6
8.4
4.7
361476
72.2
8.5
4.8
346000
69.6
8.2
5.3
注:电力折算标准煤的系数根据当年平均发电煤耗计算(下表同)。
11.8 13.3 14.5 16.9
62770 63735 85546 103922 104844 107256 111059 118729 129034 133032 133460 129834 131935 138570 147425 156277 178299 206108 229037 244763 264173 277419 286092 312125 340178 351041
原煤 70.3 69.4 72.8 74.2 74.1 74.3 74.0 74.6 75.3 75.0 74.3 73.3 73.9 72.9 72.6 73.1 75.7 76.7 77.4 77.5 77.8 76.8 76.8 76.2 77.8 76.2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
原油
天然气
9-1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中国历年人均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1980-2015)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
3电06力(千瓦小
311 325 344 364 392 422 460 496 524 549 591 651 715 777 832 884 917 934 982 1067 1158 1286 1477 1695 1913 2181 2482 2608 2782 3135 3497 3684 3993 4133 4231
1030
1078
836
1089
1143
887
1110
1150
923
1105
1120
939
1097
1087
989
1122
1112
1074
1156
1075
1164
1223
1125
1292
1324
1200
1483
1530
1426
1700
1777
1637
1918
2005
1867
2186
2185
2064
2490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注0:1本5表按年平均人口数计算.
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考试试卷A
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某建筑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报告期内工程结算收入600万元,工程结算成本480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20万元,应付工资及福利费1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0万元。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A.90
B.100
C.120
D.150
【答案】 B
2、与其他抽样方法相比,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点是()。
A.最简单的抽样技术
B.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
C.样本代表性高、误差小
D.可以取得总体中某些分类数据
【答案】 A
3、城乡一体的住户收支调查体系建立时间为( )。
A.2012年
B.1984年
C.1977年
D.1954年
【答案】 A
4、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盈亏总额的指标是()。
A.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
C.投资收益
D.所有者权益
【答案】 B
5、2017年底某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10万人,15~64岁之间的人口85万人,0~14岁之间的人口5万人,则该城市当年总抚养比是()。
A.5%
B.10%
C.15%
D.17.65%
【答案】 D
6、下列各项中,不构成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的是()。
A.谁消费谁统计
B.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统计
C.耗能工质均应统计
D.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
【答案】 C
7、我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2018年开展的经济普查是我国第()次经济普查。
A.3
B.4
C.5
D.6
【答案】 B
8、以下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人单位属于机构单位
B.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基层单位
C.一个法人单位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整理]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表1 2001~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 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 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 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9-1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3.1 3.8 4.3 4.8 4.7 4.8 5.3 5.9 6.2 6.1 6.5 6.8 6.3 7.7 8.8 8.8 8.1 8.4 8.4 8.5 8.6 9.5 9.8 10.4 9.6 11.2 11.8 13.5
14.5 16.7 17.4 18.2 18.8
9-1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年份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原煤
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
原油
天然气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362212
73.5
8.3
4.7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362193
72.2
8.5
4.8
345954
69.8
8.3
5.2
358867
69.6
7.6
5.4
378859
69.2
7.2
5.4
397000
68.6
6.9
5.7
注:电力折算 标准煤的系数
比重 (%)
9-1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仅全国指标,,方便1990-2018多年数据的分析对比)
77.4
2006
244763
77.5
2007
264173
77.8
2008
277419
76.8
2009
286092
76.8
2010
312125
76.2
2011
340178
77.8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
原油
天然气
23.7
2.9
23.8
3.0
20.9
2.0
Baidu Nhomakorabea
19.0
2.0
19.2
2.0
18.9
2.0
18.7
2.0
17.6
1.9
16.6
1.9
16.9
2.0
17.2
2.1
17.7
2.2
17.3
2.5
16.8
2.6
15.9
2.7
15.3
2.8
13.6
2.6
12.2
2.7
11.3
2.9
10.8
3.2
10.1
3.5
9.8
3.9
9.4
4.0
9.3
4.1
8.5
4.1
(%) 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 3.1 3.8 4.3 4.8 4.7 4.8 5.3 5.9 6.2 6.1 6.5 6.8 6.3 7.7 8.8 8.8 8.1 8.4 8.4 8.5 8.6 9.5 9.8 10.4 9.6
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采集与统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局 的 统 计 制度 和 统 计 报 表 中新 能源 和 可再 生 能 源 部分 只有 核 电、 水 电和 风 电有 较 规 范 的宏 观 统 计 数据 。 在 国家 统 计 局 编 制 的 中 国 统 计年 鉴 中仅 在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及 构 成 中有 水 电 、核 电和 风 电 的 总 比例 。 由国家 统计 局编 制 的 中国 能源统 计年 鉴, 在
该项 目以 1 高度 3 m 0 0年 的气象 资料 为基础 获得 年 平均 风速 , 通过 数值模 拟 和 地理 信 息 系统 ( GI S) 技 术 完 成 了水 平分 辨率 为 1Km 1Km 、 高度 为 7 的年 平均风 速和 风 能功率 密度全 国数值 图谱 , 0m
2. 风 能 领 域 2
总 。 此 三 家 单 位分 别 通 过 中 国风 力 发 电 工程 信 息
网 ( t P: w唧 . n p we .r C ht ∥ wi d o r o g.n/) 、风 能
专委会 网站 ( Www.we O g. n) 中电联数据 c a.r c 、
在 中国 电力 企业联 合会 网站 ( t P: / h t / o g. n/ )发 布 收集和 统 计相 关数 据 。 r c .e . c c
获 取 数 据 信 息 。 只有 确 定 了 持 续 稳 定 而 可 靠 的信 息统 计 渠 道 才 能 开展 真 正 的信 息 服 务 。 2 我 国可 再生 能源 信 息采集 和统 计 现状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16.4
3.5
17.4
4.0
16.8
4.6
17.0
4.8
重 (%)
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 3.4 4.0 4.9 5.1 4.8 4.9 5.2 5.7 6.1 6.0 6.4 6.5 5.9 7.3 8.4 8.2 7.4 7.6 7.4 7.4 7.5 8.4 8.5 9.4 8.4 9.7
57144 60275 76682 98703 103783 109170 115993 122737 131176 135192 135909 136184 140569 146964 155547 169577 197083 230281 261369 286467 311442 320611 336126 360648 387043 402138
2013 2014 2015 2016
416913
67.4
17.1
5.3
425806
65.6
17.4
5.7
429905
63.7
18.3
5.9
436000
62.0
18.3
6.4
10.2 11.3 12.1 1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22.7
3.2
20.7
3.1
17.1
2.2
16.6
2.1
17.1
2.0
17.5
1.9
18.2
1.9
17.4
1.9
17.5
1.8
18.7
1.8
20.4
1.8
20.8
1.8
21.5
2.0
22.0
2.2
21.2
2.4
21.0
2.3
20.1
2.3
19.9
2.3
17.8
2.4
17.5
2.7
17.0
3.0
16.7
煤炭 70.7 72.2 75.8 76.2 76.1 75.7 74.7 75.0 74.6 73.5 71.4 70.9 70.6 68.5 68.0 68.5 70.2 70.2 72.4 72.4 72.5 71.5 71.6 69.2 70.2 68.5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
石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