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纲辩证(一)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之八纲辨证ppt课件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之八纲辨证ppt课件

辨证施治 君臣佐使
个体化治疗 注意药物副作用
根据八纲辨证结果,针对不同证 候选择合适的药物。
考虑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 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4/2/2
20
常用方剂选用依据和技巧
01
02
经典方剂
选用历代医家验证有 效的经典方剂,如四 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现代研究成果
参考现代药理学、临 床研究成果,选用具 有明确疗效的现代方 剂。
注意阴阳失调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需结合阴阳辨 证进行分析。
分析病因
寒邪致病多表现为寒证,热邪致病多 表现为热证。
2024/2/2
14
04
常见病症八纲辨证分析
Chapter
2024/2/2
15
感冒病症八纲辨证分析
风寒感冒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 稀白痰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
五行在八纲中应用
根据五行养生法,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木与酸味、绿色、春季、东方等相应,火与 苦味、红色、夏季、南方等相应,土与甘味、黄色、长夏、中央等相应,金与辛味、 白色、秋季、西方等相应,水与咸味、黑色、冬季、北方等相应。
9
案例分析:阴阳五行指导八纲辨证
案例一
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根据八纲辨证,可判断为里证、寒证、虚证。 结合阴阳五行理论,可进一步分析为阳虚阴盛,治疗应以温阳散寒为主。
01 02 03 04
2024/2/2
案例二
慢性胃炎治疗案例,探讨脾胃虚 寒、胃热阴虚等证候的用药策略。
案例四
糖尿病治疗案例,讨论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等证候的降糖药物配伍。
22
06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病历讨论: 田某,男,18岁 患高烧达42℃,住县医院已八天,伴有冷 感,心烦,口渴,喜冷饮食,大便灼肛,日十 余行,溏薄不爽,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二)寒热错杂

即有寒证的表现,又有热证。寒热同时并见。 表现不同部位-------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上热下寒:既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 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
(5)表里俱实:外感寒邪未解,内有痰瘀食积,可见此证。症 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脉实 等。


(6)表里俱虚:气血两虚、阴阳双亏时可见此证。 症状有自汗、恶风、眩晕、心悸、食少、便溏、脉虚 等。 (7)表虚里实:内有痰瘀食积,但卫气不固,可见 此证。症状有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 厚等。 (8)表实里虚: 素体虚弱,复感外邪,可见此证。 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 或吐、自利等。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证 型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神态 痰涕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 证
恶寒喜暖 不渴
淡白

蜷卧 安静 少动 仰卧 烦躁 多动
清稀 色白 量多 黄稠
小便清 长、大 便稀溏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热 证
恶热喜冷 渴喜 冷饮
红赤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二)实证


[概念] 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一是外来邪气侵犯。 二是有形病理产物积聚。 [表现]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燥,甚至神昏谵语, 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 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 有力。 [特点] 短、剧、持、闭、盛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寒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寒证的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 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 苔白,脉沉迟或紧等。
寒证的治疗方法
治宜温中散寒,常用方剂有理中汤、四 逆汤等,常用中药有干姜、附子、肉桂 等。同时可配合针灸、艾灸等外治法。
热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 数等。
阴证的治疗方法
温阳散寒、益气养阴等,常用方剂如四逆汤、理中丸等。
阳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阳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渴饮冷、大便秘 结、小便短黄等。
阳证的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热邪或内伤七情,导致体内阳气亢盛或 阴液不足。
阳证的治疗方法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等,常用方剂如白虎汤、黄 连解毒汤等。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问题探讨
真寒假热的表现
外有热象而内有真寒,如身大热而反欲盖衣被,口渴而喜热饮等。
真热假寒的表现
外有寒象而内有真热,如手足逆冷而胸腹灼热,脉沉伏而按之有力 等。
辨别真假寒热的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观察症状,仔细分析脉象等。
调整阴阳平衡在八纲中应用
01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 验,提高技能
关注前沿动态,积极参 与学术交流与研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病机与八纲联系
病因与八纲联系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 外因三类。通过八纲辨证可以了解 病因的性质和特点,为治疗提供依 据。
病机与八纲联系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八纲辨证—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2〕: 主诉: 现病史: 诊断:病名:?
证型:? 辨证分析: 1.病名诊断的根据:? 2.如何从病症推论出证型:? 3.如何从证型推论出病症:?
莫穗林
88… 电邮联络:
mosuilin2021@163
莫穗林
八纲辨证—病例分析
2.病人发热恶寒并见,且脉浮,故属表证; 症见咳嗽、痰多、纳差、腹胀、便溏、面色 白
等,此属里证;故本病例为表里同病; 症见咳嗽为主,故主要定位在肺; 症见纳差、腹胀、便溏等,定位在脾,肺脾同
病;
莫穗林
八纲辨证—病例分析
属表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故属寒证, 即表寒〔风寒〕;
汗、体温、呼吸、口、面色、神志、舌脉象
八纲辨证—真假
3.实证—实证的根本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外邪:六气有余 气滞:机能不畅 血瘀:血行不畅 痰饮:水行不畅 水湿:水行不畅 食滞:谷行不畅
莫穗林
八纲辨证—真假 4.真假证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要点:
莫穗林
病 体 形状
疼痛 大 小 舌

程质
便便
虚 久 虚 精神萎靡 隐痛 稀 清 舌淡嫩 细弱 证 病 弱 身倦乏力 喜按 溏 长 少苔
风寒束肺,肺气失宣,气逆而上,故咳嗽;风 寒束肺,鼻咽为肺之门户,故鼻塞,流清涕, 咽痒;脾肺气虚,故咳声不扬;肺失宣降,胸 中气机不畅,故胸膈满闷;
莫穗林
八纲辨证—病例分析
脾肺受伤,肺主宣降水湿,脾主运化水湿的功 能受阻,水湿内停,故见痰多;水湿内停,津 液不能上乘,故见口干;病邪属寒,津液未伤, 故痰虽多但色白且稀,口虽干但不欲饮,小便 清;
属肺者,咳嗽痰多、白而稀、此为风寒束肺; 属脾者,纳差、腹胀、便溏,故脾气缺乏,水 湿内停; 神疲惫力,面色 百,此为气虚; 故本病属表里同病:风寒束肺、脾肺气虚、痰湿 内阻

【PPT课件】八纲辨证

【PPT课件】八纲辨证

字不分,杀人反掌。” 张三锡《医学六要》:“锡家世业医,致志三十余年,仅得古人
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
曰热、曰虚、曰实。”
张景岳《景岳全书 · 传忠录》称为“二纲六变”,以二纲统六变。
⒋清· 程钟龄对八纲运用颇有体会:“受病百端,不过寒热、虚实、
表里、阴阳八字而尽之”。 ⒌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所谓“八纲”者,阴、阳、表、 里、
以感受热邪为主,在温病学中属卫分证。
特点: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
稍红,苔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㈡里证:
【基本概念】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即由脏腑、气血、骨髓
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景岳全书· 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 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
三证鉴别简表
表 证 里 证 半表半里证
(外感病中)
(外感病中)但发热不 (外感病中)寒
发热恶寒同时并见
以头身疼痛,鼻塞或 喷嚏等为常见症状, 内脏证候不明显
恶寒或但寒不热
热往来
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喘、 半表半里证则有 心悸、腹痛、呕泻之类 胸胁苦满等特有 表现为主症,鼻塞头身 表现 痛等非其常见症状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寒、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证型 病 外感 因 内伤 临 床 表 现 及 分 析 寒证 寒邪 阳虚 热证 热邪 阴虚
冷(温煦不足):恶寒喜暖、肢冷 热(温煦太过):发热喜凉、手 淡(气血运行无力):面色苍白 足灼热
舌淡苔白
稀(水湿不化):分泌物、排泄物 清稀,小便清长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⒈八纲: 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⒉八纲辨证: 医生运用八纲,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候分析
六淫邪气客于皮毛肌表, 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
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 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恶风寒
邪气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头身疼痛
证候分析
肺主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 内应于肺,肺失宣肃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踡卧;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 ——痰、涎、涕、尿等分泌物 排泄物皆为澄澈清冷。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 ——运化失司而见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脉迟; 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紧脉。
里证
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 基本特征是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里证的病位虽属于里,但仍有浅深之别, 病变在腑、在上、在气者——较为轻浅, 病变在脏、在下、在血者——较为深重。
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
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证。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 而是通过四诊对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 的各种症状、体征的概括。
具体的说: 热证——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证——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一)寒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八纲辩证(一)
一、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医生通过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 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 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 法。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薄白苔 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表证的共同特征
感受六淫、疫戾 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 脉浮,舌苔没有明显变化 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
(二)里证
基本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 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里证与表证相对而言,其概念非常笼统,范 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 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 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阳热偏盛——恶热喜冷。 大热伤阴,津液被耗——小便短赤; 津伤则须引水自救——口渴冷饮。 火性上炎——面红目赤。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津液被阳热煎熬——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热征,舌干少津——伤阴。 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数脉。
寒证与热证—— 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 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 故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
(二)热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盛,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 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二)热证
临床表现: 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 面红目赤,烦燥不宁, 痰、涕黄稠,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里证的成因
大致有三种情况: 1.由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 。
里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般很难说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
后面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辨证部分均属 里证的范畴。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机理: 病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 主要是审察 寒热症状、 内脏证候是否突出、 舌象、脉象等变化。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 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病邪属性的属阴属阳。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 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一)寒证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证候表现不尽一致, 但常见的有: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 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寒邪遏制,阳气被郁 或阳气虚弱,阴寒内盛 形体失于温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