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合集下载

推荐-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精品

推荐-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精品

摘要为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制造乏氧环境,制造CO中毒环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的方法复制了低张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缺氧后小鼠行为状态,呼吸频率幅度,存活时间,每分钟耗氧量,皮肤黏膜,肝脏颜色等生理指标变化做了仔细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与相关报道一致。

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并亲自验证了甲苯氨蓝的生物学作用。

关键词:缺氧;小鼠;生理指标变化实验性缺氧1 前言1.1目的与任务1.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2.观察机体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3.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几种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机理和应对办法1.2缺氧事故现状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

亚硝酸钠为白色的晶体或粉末,有咸味,毒性很强,误食0.3 g~0.5 g,就会中毒,10分钟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紫绀、呼吸困难等。

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3原理与意义O2是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在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呼吸环境中氧的缺乏和氧利用结合的受阻都可使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本实验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给机体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缺氧条件(低张性,CO中毒性,亚硝酸钠中毒性),观察其对机体所造成的影响和各自的特点,并利用化学药品观察机体在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缺氧条件的耐受性。

对于缺氧发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小白鼠2.2仪器与试剂耗氧量测定装置,CO发生装置,125ml广口瓶,1ml注射器,剪刀,手术刀,吸管,镊子等钠石灰,甲酸,浓硫酸,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5%亚硝酸钠,1%甲苯氨蓝2.3观察指标1.一般状态,行为2.呼吸频率,幅度3.每分钟耗氧量(min)4.存活时间(min)5.皮肤黏膜和血液(肝脏)颜色2.4实验过程2.4.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称重并标记,取体重相近小鼠三只,分别做以下处理:甲腹腔注射1:10000肾上腺素0.1ml乙腹腔注射1:10000乙酰胆碱0.1ml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作为对照(2)5min后,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连通耗氧装置(如图2.4.1),开始计时,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二十分钟后取出处死。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探讨病理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耐受性。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分析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进一步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结果1. 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逐渐加快,呼吸幅度增大,肺通气量增加。

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呼吸频率进一步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出现兴奋和抑制现象。

初期,小鼠表现为精神亢奋、活动增加;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小鼠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现象。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缺氧对血液颜色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血液颜色逐渐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小鼠的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即发绀。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4.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1)个体差异:实验中发现,较小的小白鼠因个体发育不完全,大脑对呼吸中枢更不敏感,故其缺氧能力常大于较大的小白鼠,即存活时间更长。

(2)缺氧瓶的密闭性:缺氧瓶的密闭性越好,进入其中的氧就越少,小白鼠存活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3)钠石灰:钠石灰用于吸收瓶中CO2以排除CO2的干扰。

实验中发现,钠石灰不能有效地吸收CO2,使瓶中存有低浓度CO2,从而促进呼吸,导致本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比前几个班各组的更长。

三、结论1. 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小鼠出现精神亢奋、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现象。

3. 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出现发绀现象。

病理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观察和记录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3.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4.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生理和生化变化。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发生部位,缺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乏氧性缺氧:由于血氧含量降低所致,如高山反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2.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或性质改变所致,如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降低所致,如氰化物中毒、窒息等。

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和记录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缺氧类型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体重20克左右)4只。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5ml 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乏氧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将甲组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5g钠石灰,密封瓶口。

c. 将乙组小鼠放入另一个缺氧瓶中,瓶内加入相同量的钠石灰,并加入一定量的甲酸和浓硫酸,密封瓶口。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2. 血液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向甲组小鼠腹腔注射5%硝酸钠溶液0.5ml,造成贫血模型。

c. 向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3. 组织中毒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向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1%氰化钾溶液0.5ml,造成氰化物中毒模型。

c. 向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实验目的:①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呼吸、唇尾颜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②加深对缺氧分类和缺氧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缺氧特点的理解。

③了解常见类型缺氧的解救办法。

实验步骤:一、低张性缺氧成年小白鼠3只,新生鼠一只分别标号1~4,做以下处理:1号鼠腹腔注射一定量0.1ml/10g乌拉坦。

2号鼠腹腔注射等量0.05ml/10g/可拉明。

3、4号不做任何处理。

2、上述处理之后将1~4号老鼠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并盖好瓶塞,同时用导管把四个广口瓶连通。

3、观察计时,并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直至成年鼠全部死亡。

4、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①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用吸管吸取适量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适量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塞,并加热。

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③待小鼠死亡后,取出小鼠,并解剖小鼠尸体,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①取成年健康小白鼠一只,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适量0.3ml/20g亚硝酸钠。

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待其死亡后,解剖小鼠尸体,观察并记录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一、低张性缺氧(2) 成年空白鼠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成年鼠呼吸频率变化98120141204210153159135114963600501001502002500510152025303540455055时间(min)呼吸频率(次/m i n ) ① 一号鼠注射乌拉坦之后行为状态比较活泼,放入广口瓶后较安静。

之后呼吸频率加大, 并渐渐闭上眼睛,之后出现躁动不安现象。

最后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死亡。

解剖尸体,肝脏颜色鲜红。

② 二号鼠注射可拉明之后非常活泼,放入广口瓶之后也比较活泼,之后出现呼吸明显加快的现象,并开始上串下跳,最后急促呼吸,慢慢呼吸变缓,死亡。

病理学缺氧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缺氧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缺氧的名词解释缺氧(Hypoxia)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氧供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状态。

在病理学中,缺氧是一种常见但又极为重要的现象,对于了解疾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巨大的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病理学缺氧进行介绍和解释。

一、缺氧的分类缺氧可分为各种类型,包括:缺氧性缺血、器官和体腔间隙内生理性缺氧、循环性贫血性缺氧、毒性和药物引起的缺氧,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缺陷引起的缺氧等。

每一种缺氧都有不同的原因和机制,对病理学家来说,了解和区分这些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二、缺氧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缺氧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细胞氧化代谢受损、细胞能量储存和生成受限、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及DNA损伤等。

细胞内氧气浓度的下降会导致氧依赖性能量产生过程中的损害,继而影响ATP的产生和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缺氧还会导致细胞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引发细胞内外环境的改变。

三、缺氧与疾病的关系缺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生理性缺氧是机体自身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然而,当缺氧超过机体耐受范围时,就会发生病理性缺氧,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和进展。

例如,冠心病、脑梗死和肺部疾病等常见疾病都与缺氧有关。

此外,缺氧还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四、病理学缺氧的检测方法病理学缺氧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组织学染色、生物化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组织学染色是最常用的缺氧检测方法之一,如乳酸脱氢酶染色和二磺化铬酸钾染色等。

生物化学检测包括血气分析和血清乳酸水平的测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可以检测细胞内缺氧指标的表达和变化,如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性和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等。

五、缺氧在临床中的意义了解和诊断病理学缺氧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缺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特征,因此通过检测和评估缺氧程度可以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预测。

此外,缺氧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靶点,通过改善缺氧状态来治疗相关的疾病,并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掌握实验动物缺氧模型的建立方法。

3. 分析缺氧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的情况下,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和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实验生理缺氧实验通过模拟动物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探讨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SD大鼠6只,体重200-250g。

2. 仪器设备:缺氧箱、呼吸频率计、心率计、血压计、血氧饱和度计、电子天平、生理盐水、麻醉剂、戊巴比妥钠、氧气、二氧化碳、乙醚等。

四、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

2. 缺氧模型建立:将实验组大鼠置于缺氧箱中,关闭进气口,使箱内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至5%以下。

对照组大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3. 缺氧过程中生理指标监测:在缺氧前后,分别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4. 缺氧后生理指标变化分析:观察实验组大鼠缺氧后生理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呼吸频率:实验组大鼠在缺氧过程中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心率:实验组大鼠在缺氧过程中心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血压:实验组大鼠在缺氧过程中血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血氧饱和度:实验组大鼠在缺氧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六、实验讨论1. 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过程中实验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缺氧导致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从而使呼吸频率加快。

2. 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过程中实验组大鼠心率明显增加,血压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缺氧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缺氧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缺氧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或组织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生理和生化反应受到抑制,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

缺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研究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动物模型,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血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的缺氧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4只,体重20克左右。

2. 实验材料: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3. 实验步骤:(1)乏氧性缺氧:将4只小鼠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只。

甲、乙组小鼠放入缺氧瓶中,丙、丁组小鼠放入充满氧气的缺氧瓶中。

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及耗氧量。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将1只小鼠放入充满一氧化碳的缺氧瓶中,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

(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将1只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

(4)血液颜色变化观察:将实验结束后的小鼠血液进行颜色观察,记录血液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甲、乙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30分钟和45分钟,耗氧量分别为0.25ml/min和0.35ml/min。

丙、丁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60分钟和75分钟,耗氧量分别为0.5ml/min和0.65ml/min。

说明乏氧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缺氧时间越长,耗氧量越大。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小鼠死亡时间为15分钟,说明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小鼠死亡时间为20分钟,说明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缺氧实验报告篇一:病理生理--实验报告之缺氧篇二:缺氧实验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10月11日带教教师:金会艳专业班级:级麻醉班缺氧实验一、实验目的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乏氧性缺氧1 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每2min记录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小鼠耗氧率(R)一般情况*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如上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一般状况*观察记录如上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死亡(记录时间,)2 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备注:(1)一般状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

(2)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涂在瓶塞外面,且可以加入钠石灰吸收水汽。

(3)腹腔注射,正确拿握小鼠,左下腹,45°进针,回抽。

(4)耗氧率计算:R[ml/ 4 注:从左至右依次为,亚硝酸钠中毒,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

5篇三: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缺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病理生理学
缺氧是指组织或器官的氧气供应减少或中断,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得到必需的氧气供应。

缺氧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可以从细胞水平开始。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内的线粒体将无法进行有效的氧化磷酸化代谢。

这将导致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减少,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物学活动。

同时,细胞内的氧和能量敏感通路也会被激活,促进一系列适应性和代谢调节反应。

在机体层面,缺氧引起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可以涉及到多个系统。

心血管系统会通过向器官供血减少来维持氧气的分配,导致血压下降和心脏功能减退。

呼吸系统会加快呼吸来尝试提高氧气供应,但这也会导致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意识状态改变和神经退行性变化。

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也可能受到缺氧的影响,导致功能紊乱甚至器官衰竭。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还包括一系列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调节反应。

例如,缺氧可以促使细胞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发炎症反应。

细胞还会增加产生和释放一些氧化应激相关的分子,如反应性氮和氧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

总之,缺氧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会引发多个系统和多个层面的病理反应。

对缺氧的管理和治疗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缺氧标题:缺氧对大鼠病理生理的影响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缺氧对大鼠病理生理的影响。

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分别暴露于低氧环境和常氧环境,测量其生理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大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显著升高,血液中乳酸水平显著升高,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

同时,大鼠的肝脏和肺部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综上所述,缺氧对大鼠病理生理造成了显著影响。

引言:氧是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缺氧条件下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缺氧常常与高海拔地区、气候潜力和某些疾病相关。

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病理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暴露大鼠于低氧环境,探究缺氧对病理生理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将其放置于低氧环境(氧浓度为10%)下暴露。

2. 对照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放置于常氧环境(氧浓度为21%)下暴露。

3. 观察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液中乳酸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肝脏、肺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果:1. 心率与呼吸频率: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显著升高(P < 0.05),表明缺氧情况下心肺功能明显受损。

2. 血液中乳酸水平:实验组大鼠的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说明缺氧导致乳酸代谢紊乱。

3. 白细胞计数:实验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5),提示机体发生炎症反应。

4. 组织病理变化:实验组大鼠的肝脏和肺脏组织出现明显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如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肺泡壁增厚等。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缺氧对大鼠的病理生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缺氧条件下,大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显著增高,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机体为了增加氧摄入而加速心肺功能。

乳酸水平的升高提示缺氧导致乳酸代谢紊乱,可能与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白细胞计数的增加暗示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可能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缺氧病理生理实验报告(3篇)

缺氧病理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探讨不同类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和病理生理机制。

3. 通过实验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

4. 分析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体重20克左右)10只。

2. 实验仪器:呼吸频率计、心率计、血液pH计、注射器、玻璃管、缺氧装置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溶液、1%美兰溶液、1%氰化钾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只。

2. 第一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3. 第二组(低张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过通入氮气使氧气浓度降低至5%以下,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4. 第三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5. 第四组(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6. 第五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1%氰化钾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7.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变化,直至动物死亡。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白鼠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

2. 低张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

3.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30分钟。

4.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40分钟。

5.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迅速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10分钟。

五、实验分析1.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缺氧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反应,如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等。

2. 不同类型缺氧的影响:低张性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较为相似,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引言缺氧是指机体组织或细胞供氧不足的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

缺氧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缺氧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了缺氧实验,以期进一步了解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本次实验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种类为C57BL/6J小鼠,数量共计30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

实验组在实验前接受一周的饥饿处理,并在实验过程中接受缺氧处理;对照组则正常喂养,不接受缺氧处理。

缺氧处理实验组的小鼠置于封闭的缺氧箱中,通过控制缺氧箱内气体的氧含量,模拟缺氧环境。

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

生理指标检测在实验进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

1. 血压测量利用尾动脉插管法,使用生理测量系统对小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进行测量。

2. 血气分析通过尾静脉采血,采集小鼠的动脉血样本,送至生化实验室进行血气分析。

主要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SpO2)和酸碱平衡指标(pH值)。

3. 组织形态观察经过实验处理后,选择肝脏和肺脏为目标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制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血压测量在缺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血气分析实验组小鼠的动脉血样本中,氧分压显著下降,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氧合指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同时,实验组小鼠的pH 值也发生了变化,明显向酸性方向偏移。

组织形态观察在缺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的肝脏和肺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肝脏组织出现小梁结构紊乱,肝细胞排列紊乱;肺脏组织中出现肺泡壁增厚,出血和水肿。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利用动物模型模拟缺氧环境,研究了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处理会导致小鼠血压下降,血气分析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并对肝脏和肺脏组织造成损伤。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3. 学习缺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4. 分析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仪器设备:缺氧箱、生理记录仪、显微镜、离心机等3. 药品:缺氧试剂、生理盐水、肝素钠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缺氧组、对照组和模拟缺氧组。

2. 缺氧处理:将缺氧组小鼠置于缺氧箱中,模拟缺氧环境,持续一定时间;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作为对照;模拟缺氧组小鼠给予缺氧试剂,模拟缺氧状态。

3. 生理指标检测:在缺氧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乳酸水平等生理指标。

4. 组织学观察:取小鼠心脏、肝脏等组织,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乳酸水平升高;对照组和模拟缺氧组小鼠的生理指标与缺氧组无明显差异。

2. 组织学观察:缺氧组小鼠的心脏、肝脏等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如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等;对照组和模拟缺氧组小鼠的组织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

五、讨论与分析1. 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缺氧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表现为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乳酸水平升高。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组织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无氧酵解产生乳酸,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 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 组织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缺氧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ATP生成减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b. 氧自由基损伤:缺氧时,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导致细胞膜、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损伤;c. 代谢性酸中毒:缺氧导致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组织细胞损伤;d. 炎症反应:缺氧可诱导炎症反应,加重组织损伤。

3. 缺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本实验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为缺氧的病理生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病生实验缺氧实验报告

病生实验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缺氧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3. 观察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4.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功能紊乱。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机制,缺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低张性缺氧:指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细胞缺氧;2. 血液性缺氧: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功能异常,导致氧运输能力下降;3. 组织性缺氧:指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

本实验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若干;2. 实验仪器:缺氧瓶、恒温水浴箱、氧气分析仪、电子天平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然后通入氮气,使瓶内氧气浓度降低至约10%。

(2)血液性缺氧: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溶液,观察两组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3)组织性缺氧: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氰化钾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2. 观察指标:(1)一般状况:观察动物的活动、呼吸、皮毛等变化;(2)呼吸功能:测定动物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3)血液指标:测定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4)神经系统功能: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2. 血液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3. 组织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机制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机制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因氧供应不足或氧利用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

为了研究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本实验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动物模型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变化,探讨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及机制。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缺氧对动物模型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的影响。

2. 分析缺氧时动物模型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3. 探讨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缺氧装置:采用密闭缺氧瓶,瓶内填充钠石灰,以吸收瓶内CO2,模拟缺氧环境。

3.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

4. 实验步骤:(1)将缺氧组小鼠置于密闭缺氧瓶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普通环境中。

(2)观察缺氧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变化,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

(3)记录缺氧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4)采集缺氧组小鼠血液样本,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如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含量等。

四、实验结果1. 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变化:缺氧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神经系统兴奋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小鼠的生理功能出现明显异常。

2. 存活时间:缺氧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为90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3. 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缺氧组小鼠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程度明显加重。

五、机制分析1. 呼吸系统:缺氧时,动物模型呼吸加快,以增加肺通气量,提高氧分压。

然而,由于缺氧环境的存在,肺通气量的增加并不能有效缓解缺氧状态,导致动物模型出现呼吸衰竭。

2. 循环系统:缺氧时,动物模型心跳加速,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组织氧供应。

然而,由于缺氧状态下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3. 神经系统:缺氧时,动物模型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为肌肉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

病理生理学实验: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缺氧

4、有代偿意义:
❖ 增加肺泡通气量和肺泡气PO2,进而增加PaO2 ❖ 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
加心输出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
5、不用 6、 ① 动脉血氧含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
② 血氧容量正常
③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7、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肾生成和释放促红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 装好Leabharlann O发生装置。(2) 将小白鼠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 然后与CO发生装置连接。
(3) 取甲酸3ml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硫酸2ml, 塞紧。(可用酒精灯加热,加速CO产生,但 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因CO产生过多过快 动物迅速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4)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
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 取体重相近的两只小鼠,观察正常表 现后,向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 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 腔注入1%美兰溶液0.3ml,另一只再注 入生理盐水0.3ml。
(2)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1,比较两鼠表现 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
细胞生成素增加。其利弊如下:
❖ 细胞增加可升高血氧含量和动脉血氧含量,提高血液的携 氧能力,增加组织供氧。
❖ 但是红细胞过度增加会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阻力增 大,心脏后负荷增高,导致心力衰竭
• 4.CO中毒性缺氧实验完毕后,及时处理CO 发生装置内的残留物。
• 5.小白鼠腹腔注射时,应稍靠左下腹,勿损 伤肝脏,但也应避免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
思考题
1.缺氧的概念及分类 2.一氧化碳中毒及亚硝酸盐中毒分别属于哪种缺氧 3.何谓紫绀?与缺氧有何关系? 4.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有何生理意义? 5. 一氧化碳中毒发生装置中要不要关闭另一侧通气管 6.急性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7.试分析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及其利弊。 8.低张性缺氧实验中为何要在瓶中放入钠石灰

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机体因氧供应不足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病理生理状态。

实验性缺氧是指在实验条件下,通过人为手段造成动物或人体出现缺氧状态,以研究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及适应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复制实验性缺氧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机体的变化,掌握缺氧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各型(低张性和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

2. 了解缺氧的分类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 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机体的变化(活动状况、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颜色等)。

4.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6只,体重20克左右。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3. 实验试剂:氯丙嗪、亚硝酸钠溶液、美兰。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将小白鼠分为三组,每组两只,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2)将甲、乙、丙三只小白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5g钠石灰,塞紧瓶塞。

(3)记录三只小白鼠的存活时间,计算耗氧率。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广口瓶中,瓶内加入适量甲酸和浓硫酸,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2)记录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一只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5ml。

(2)记录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4. 缺氧耐受性实验(1)将小白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分别编号为甲、乙。

(2)甲组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l/10g,放入冰浴盆中冰浴直至老鼠进入人工冬眠为止。

(3)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4)将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缺氧瓶中,塞紧瓶塞,连通测氧耗装置。

(5)记录并比较甲、乙两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实验甲组:存活时间60分钟,耗氧率0.12g/min。

缺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细胞利用氧气障碍时,导致细胞代谢异常,进而影响生命活动的病理生理过程。

缺氧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缺氧环境,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复制缺氧性缺氧动物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缺氧对小鼠呼吸、心跳、运动轨迹等指标的影响。

3.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1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箱、生理记录仪、温度计、秒表、呼吸频率计、心跳频率计、运动轨迹记录仪。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甲酸、浓硫酸、硝酸钠。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分为5组,每组2只,分别标记为A、B、C、D、E组。

2. A组:正常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

3. B组:低氧环境组,置于缺氧箱中,模拟低张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4. C组:血液性缺氧组,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模拟血液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5. D组:组织中毒性缺氧组,腹腔注射氰化钾,模拟组织中毒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6. E组:缺氧耐受性影响因素组,腹腔注射钠石灰,模拟排除CO2干扰,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7. 每组小鼠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运动轨迹等指标,持续观察72小时。

1. A组小鼠生理和行为正常,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运动轨迹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 B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呼吸频率、心跳频率逐渐加快,运动轨迹逐渐变得不稳定,最终死亡。

3. C组小鼠在注射5%亚硝酸钠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逐渐降低,运动轨迹逐渐变得缓慢,最终死亡。

4. D组小鼠在注射氰化钾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迅速降低,运动轨迹逐渐消失,最终死亡。

5. E组小鼠在注射钠石灰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基本稳定,运动轨迹无明显变化,存活时间较长。

病理缺氧的实验报告

病理缺氧的实验报告

病理缺氧的实验报告病理缺氧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病理缺氧对人体的影响,通过模拟高海拔环境,观察实验对象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病理缺氧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这些病理缺氧引起的变化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引言:病理缺氧是指由于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的缺氧现象。

缺氧是人体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供应的情况,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病理缺氧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心脏病、贫血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病理缺氧对人体的影响,本实验以模拟高海拔环境为基础,探究病理缺氧对人体的生理变化。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健康成年人10名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环境:在实验室内模拟高海拔环境,通过减少氧气浓度模拟缺氧情况。

3. 测量工具: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心率仪、呼吸频率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4. 实验过程:实验对象在缺氧环境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停留,期间记录相关生理指标。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在缺氧环境中,实验对象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而在缺氧环境中,血氧饱和度普遍下降至85%左右。

这说明缺氧会导致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影响到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实验对象在缺氧环境中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2-20次,而在缺氧环境中,呼吸频率普遍增加到每分钟20-30次。

这是人体对缺氧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加快呼吸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

同时,实验对象的心率也有所增加。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60-100次,而在缺氧环境中,心率普遍增加到每分钟100-120次。

这是人体为了应对缺氧而采取的一种应激反应,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血液循环,以便更好地分配有限的氧气资源。

综上所述,病理缺氧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中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到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一系列疾病。

病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病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1. 通过模拟缺氧环境,探讨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机制。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影响。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和生化代谢障碍。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细胞性缺氧。

本实验主要探讨低张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低张性缺氧是指因吸入气体中氧分压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在低张性缺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导致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Hb)含量增加,从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10只,体重(20±2)g。

2. 实验仪器:缺氧箱、气体分析仪、呼吸换能器、血压计、心电图机、显微镜、离心机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

2. A组作为缺氧组,将小鼠置于缺氧箱中,模拟低张性缺氧环境,观察小鼠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3. B组作为对照组,将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观察小鼠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4. 缺氧箱中的氧分压控制在(5±1)kPa,持续时间为1小时。

5. 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电图、血红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

6. 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液、肝脏、肾脏等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

1. 呼吸系统:缺氧组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提高了约30%。

2. 循环系统:缺氧组小鼠的心率明显加快,血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提高了约20%,血压降低了约20mmHg。

3. 神经系统:缺氧组小鼠出现兴奋、躁动、抽搐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明显加重。

4. 血液系统:缺氧组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约10g/L。

5. 组织学观察:缺氧组小鼠的肝脏、肾脏等组织出现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
实验目的:① 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呼吸、唇尾颜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② 加深对缺氧分类和缺氧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缺氧特点的理解。

③ 了解常见类型缺氧的解救办法。

实验步骤:一、低张性缺氧
成年小白鼠 3 只,新生鼠一只分别标号1~4,做以下处理:
1 号鼠腹腔注射一定量0.1ml/10g 乌拉坦。

2 号鼠腹腔注射等量0.05ml/10g/ 可拉明。

3、 4 号不做任何处理。

2、上述处理之后将1~4 号老鼠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并盖好瓶塞,同时
用导管把四个广口瓶连通。

3、观察计时,并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直至成年鼠全部死亡。

4、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缺氧
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① 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 用吸管吸取适量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适量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
塞,并加热。

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③ 待小鼠死亡后,取出小鼠,并解剖小鼠尸体,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①取成年健康小白鼠一只,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适量
0.3ml/20g 亚硝酸钠。

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待其死亡后,解剖小鼠尸体,观察并记录
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一、低张性缺氧
(1)
一般状况唇尾颜色呼吸频率存活时间肝脏颜色
次 /min
乌拉坦活泼发绀9868min52s鲜红
可拉明活泼发紫9816min40s深暗红色
成年空白活泼发紫9857min54s暗红色
新生空白活泼存活
Co 中毒活泼苍白色982min39s樱桃红
亚硝酸钠活泼青紫996min45s咖啡色
(2)成年空白鼠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
成年鼠呼吸频率变化
)
n250
i m
200204210
/

150141153159135
(
120114率1009896

50
吸36 0
呼0 0510152025303540455055
时间 (min)
①一号鼠注射乌拉坦之后行为状态比较活泼,放入广口瓶后较安静。

之后呼吸频率加大,
并渐渐闭上眼睛,之后出现躁动不安现象。

最后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死亡。


剖尸体,肝脏颜色鲜红。

② 二号鼠注射可拉明之后非常活泼,放入广口瓶之后也比较活泼,之后出现呼吸明显
加快的现象,并开始上串下跳,最后急促呼吸,慢慢呼吸变缓,死亡。

解剖尸体,其肝
脏颜色深暗红色。

③三号鼠在放入瓶中之后比较安静,并出现呼吸加快,最后变慢直至死亡。

解剖尸体,
起肝脏颜色暗红色。

④新生鼠无明显现象。

一直存活。

二、等张性缺氧
( 1)一氧化碳中毒:
小鼠刚放入瓶中叫安静, 1min30s 后开始剧烈跳跃挣扎, 2min30s 后趴在瓶底四肢抽搐,
任在呼吸, 2min39s 后死亡。

尸体发红,解剖后肝脏呈樱桃红。

( 2)亚硝酸钠中毒:
小鼠 3min 之后变得非常活泼,上串下跳,4min 之后开始抽搐,5min 之后趴在瓶底抽搐, 6min45s 后死亡。

尸体全身皮肤黏膜青紫,肝脏为深咖啡色。

讨论:
一、三号小鼠的呼吸频率为什么会上升后下降直至死亡?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①小鼠在放入瓶中之后,随着呼吸的进行,瓶中氧分压进行性降
低,所以小鼠体内血氧含量减少,引起小鼠产生代偿性反应,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
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引起呼吸
加深加快,增加肺泡通气量和肺泡气氧分压。

随着实验的进行,瓶中的氧分压更低,二
氧化碳的分压上升,此时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超过氧分压降低对外周
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呼吸抑制,呼吸节律和频率不
规则,肺通气量减少。

到最后,二氧化碳分压继续升高,对小鼠产生二氧化碳麻醉,
最后小鼠死亡。

②在低张性缺氧中,动脉血和静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
低,而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所以,小鼠的唇尾颜色会变味青紫色(发绀)。

其肝脏血液也
因含有较多的脱氧血红蛋白而呈现暗红色。

二、在实验组中,给一号鼠、二号鼠分别注射乌拉坦、可拉明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①乌拉坦为一种镇静催眠药,其影响实验动物的正常神经传导。

当给小鼠腹腔注
射一定量乌拉坦之后,小鼠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其基础代谢降低,耗氧量下
降。

②可拉明为中枢兴奋药,能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
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
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一二号实验鼠的实验意义在于复制慢性低张性缺氧和急性低张性缺氧。

在给一号鼠注
射乌拉坦之后,小鼠产生麻醉作用,对氧的需求量降低,所以在试验中最后死亡
(除新生鼠之外)。

在给二号鼠注射可拉明之后,其产生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同时对氧的需求量增加。

由于瓶中氧分压的急剧降低,小鼠产生代偿反应,表
现为呼吸的急剧加深加快,躁动不安,上串下跳。

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其存活时
间最短。

三、新生小鼠的实验意义是什么?
其主要是验证不同年龄阶段的小鼠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

新生鼠对氧的耐受性很
强,其因为基础代谢率很低,对氧的需求量较低,所以存活时间最长(不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小鼠的肝脏颜色为什么是樱桃红?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其结合率仅为氧与血红蛋白结合速率
的 1/10,但是碳氧血红蛋白的接力速度确实氧合血红蛋白的1/2100,因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210 倍。

此外,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某个血红
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合力,使血红蛋白分子中已结合的氧释
放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

从而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下降,血氧容量减少。

以致
动脉血氧含量减少。

所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鼠体内的碳氧血红蛋白会累积很多,由
于碳氧血红蛋白为鲜红色,所以小鼠的唇尾颜色和肝脏颜色也呈樱桃红色。

五、亚硝酸钠中毒死亡的小鼠的肝脏颜色为什么是咖啡色?
血红素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价血红蛋白,其分
子中的三价铁与羟基牢固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

而且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 4 个二价铁有一部分被氧化后,还可以增强其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和力,使血红蛋白向组织
细胞释放氧量减少,导致氧解离曲线左移。

从而使血氧容量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容
量减少。

血液中高价血红蛋白含量增多。

因为高价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所以亚硝酸
钠中毒死亡的小鼠肝脏呈咖啡色。

六、 CO 中毒早期抢救的原则应注意什么?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4)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呼叫 120 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七、
亚硝酸盐中毒应做哪些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1). 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蛋白,
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

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
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

(2 ) . 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洗胃处理。

(3) . 美蓝(亚甲蓝)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高铁血红
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

用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 计算。


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
尿作用。

(4 ) . 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处理,
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等。

( 5)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维 C 等支持疗法。

八、全体组员认为该实验有改进之处:
(1)在做一氧化碳中毒的试验中,认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与装小鼠的广口瓶之
间应该有净化装置,排除其他因素对小鼠的影响。

如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在整个实验装置的最后还应该有除去一氧化碳装置,防止空气污染。

(2)在做亚硝酸盐中毒的试验中,应该设置对照空白组,只给小鼠小鼠注射生理
盐水。

以排除注射亚硝酸盐溶液中生理盐水的影响。

(3)在低张性缺氧的试验中,三号小鼠也应该注射生理盐水,以排除注射给小鼠
带来的疼痛影响。

高燕洪
2011/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