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doc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中考作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5. 真题演练与讲解三、教学过程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1.1 线索的含义1.2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2.1 人线2.2 物线2.3 事线2.4 地点线2.5 时间线2.6 情感线2.7 对比线2.8 想象线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3.1 线索的选取与提炼3.2 线索的贯穿与交织3.3 线索的转换与衔接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4.1 线索的明确性4.2 线索的合理性4.3 线索的生动性4.4 线索的自然性5. 真题演练与讲解5.1 真题展示5.2 学生写作练习5.3 优秀作文赏析5.4 作文修改指导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类型与作用。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线索运用。
3. 按照线索的类型,编写一篇短篇记叙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索定义与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见线索类型与运用的熟悉程度。
3. 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真题演练的参与程度及作文质量。
六、线索的选取与提炼6.1 线索选取的重要性6.2 提炼线索的方法与技巧6.3 实例分析:提炼线索的过程七、线索的贯穿与交织7.1 线索贯穿的意义7.2 线索交织的技巧7.3 实例分析:线索贯穿与交织的运用八、线索的转换与衔接8.1 线索转换的必要性8.2 线索衔接的方法与技巧8.3 实例分析:线索转换与衔接的运用九、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9.1 线索的明确性9.2 线索的合理性9.3 线索的生动性9.4 线索的自然性9.5 实例分析: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的体现十、真题演练与讲解10.1 真题展示10.2 学生写作练习10.3 优秀作文赏析10.4 作文修改指导十一、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选取、贯穿、转换与衔接的方法。
【精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公开课教案2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及作用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
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
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第二题:文章第10、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插叙了“我”童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哥哥、妹妹一起打枣的事。
作用:回忆“我”快乐的童年,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增添了生活气息。
使文章内容丰富,突出中心,为下文写“爷爷、奶奶”是“我”在老家的根做铺垫。
3、【2015上海宝山二模】《木伢的生日晚会》⑨木伢心里一热。
他们全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元。
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儿也不觉得累。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复习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学案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泛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后者则专指以叙事、记人为主,且具有比较完整情节的一类写实性文章。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试说明: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中考记叙文考点知识: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
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记叙的人称。
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五、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
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六、分析描写的作用。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
2019年最新版中考语文专题: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考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具体到记叙文,中考要求有以下4点: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重点是: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和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测试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在命题材料的选取上较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等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占较大比例。
②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份额最大。
由于中考语文将逐步过渡到最终只考读写,因而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占比例逐年加大,而中考现代文阅读又一向以记叙文为主要考查文体,所以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抓住记叙文阅读就抓住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河山”。
③选文课内课外并举,课外选文逐渐加大。
甲卷的阅读题选文目前还是一段课内一段课外,乙卷则多是取自课外。
总体上看,课外选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是势在必行。
因为,一方面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也是实行“一纲多本”后保证公平竞争所必需的。
④选择题主观题并行,主观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选择题在考查的覆盖面、阅卷的客观性上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题型优势,但它忽略对过程的考查,忽视对语言表述的考查等弱点正日益暴露出来。
鉴于此,前些年重选择题轻主观题的倾向正在得到纠正,目前主观题正呈现上升的势头。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doc
记叙文一一记叙的顺序及作用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视野、两类结构” 记叙文一一记叙的顺序及作用(复习课)四.教学过程复习目标教学活动两类结构目标1: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1、顺叙及其作用顺叙一一叙事最基本的方式。
按照事情发生一一发展一一结局的顺序来叙写。
分为按时间顺序叙事,按地点转换叙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按故事事情内在逻辑联系叙事三种。
顺叙的作用:(1)、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读起來脉络清楚,印彖深刻。
例如:2015年河南《滴水之恩》第一题,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括“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属于间接考查顺序这一知识点的试题。
答这类试题必须对文章的脉络、情节理清楚。
倒叙及其作用运用顺序,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彖。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运用插叙使用插叙一定 要服从表达屮心思想的需 要,做到不节过来叙述,而 是除了把某个 部分提前外, 其他仍是顺序 的方法。
①从家返冋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儿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冋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白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
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禿禿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赏析语言教案设计.doc_PDF压缩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赏析语言教案设计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语句赏析,加点词语表达的好处等,如:2013河南《放学》第9小题等,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0小题。
本节主要如何语言赏析。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已有所了解,能找出文章中精彩语句,但不会对精彩语句进行点评,答题思路不清。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语言赏析,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复习目标教学活动两类结构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语言赏析,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考察的角度与方式主要有1、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2、赏析修辞3、赏析细节描写4、以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语言赏析的常考题型,并试着总结做题方法。
(一)2014河南《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第137页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二)2013河南《放学》品读第7-11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三)2100年河南中考《漓江情韵》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解析下列试题,总结答题思路。
(一)2014河南《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第137页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参考答案: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
(1分)“旧迷彩服”1、从文中指“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
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 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记叙的顺序和作用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画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品质更鲜明,插叙设计说明:1.版面设计要求:字体:宋体五号字。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均为2cm。
2.框架:提供的样案仅为参考,可加入学校和个人特色,但总体框架不应改变。
一、引入回顾几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羚羊木雕》《智取生辰纲》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篇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标出起止段。
(一)《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和运用3. 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线索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线索,体会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讲解线索的概念,阐述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3. 常见线索的类型和运用: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常见线索的类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运用方法。
4. 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线索,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
四、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的线索,并思考如何改进线索的运用。
2. 写作练习:以“成长中的一件事”为主题,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线索的运用情况。
3. 作文练习: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线索的运用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一篇作文中更好地运用线索,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修改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七、线索运用实例分析:1. 案例一:分析一篇以时间为线索的作文,讨论其优点和可以改进之处。
2. 案例二:分析一篇以人物为线索的作文,讨论其优点和可以改进之处。
八、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素材,学生尝试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九、课后拓展:1.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尝试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2. 学生可以尝试发表自己的作文,接受更多人的评价和反馈。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资料】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②,波澜又起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守桥葛俊康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第五讲线索
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第5讲线索教学目标:理解线索的含义及作用难度系数:★★★教学难点:能够掌握“线索”变形试题<知识点梳理>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判定线索及其作用:线索的分类:a.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贯穿全文b.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c.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散步》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事情的起因(母亲身体不好,要母亲多走走)、经过(散步中发生走大路或走小路的分歧)、结果(母亲顺从孙儿,走小路);又如《陈太丘与友期》d.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e.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空间变换为线索。
f.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查找文章线索的方法:1.看标题2.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物线、事线);3.注意抒情议论句(情线);4.开头结尾句(段);5.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6.“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知识点较小,不容易单独设题,常与标题,第一人称,主题等知识点一起考查<随堂三练>(一)淡淡的深情常跃强1.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
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
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
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段(句)的作用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记叙文段(句)的作用逻辑顺序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某某中考“记叙文阅读【段(句)作用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首段(句)、中间段(句)、结尾段(句)、景物描写段(句)的作用。
分值2--4分。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段(句)的作用已有所了解,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问题,但是往往顾此失彼,对此类题的答题格式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开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中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结尾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4、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线索作用
中考记述文阅读第五讲抓住题眼,掌握阅读线索线索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是把资料或故事串连起来的一条脉络。
俗语说:“彩线穿珍珠”,“彩线”就是线索,“珍珠”就是资料或故事。
不是全部的文章都有线索,不过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有线索。
任何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都起码有一条线索,有的则有几条线索。
1.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经过叙写父亲过铁道卖橘子的过程,表现了父子相爱相怜的诚挚感人的感情。
2. 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如《春》这篇写景散文就以作者的喜爱为线索;《济南的冬季》以对济南的喜爱、热爱为线索;《秋季的》全文写三次看花,作者对母亲的冷视到理解,文章以我对母亲的和我不理解母爱的愧疚、自责为感情线索。
3.以详细事物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全篇以羚羊木雕这一物件为线索,环绕其写了父亲母亲逼问木雕,我送木雕,我要回木雕几件事,赞叹了我和友人间美好的友情 , 责备了父亲母亲不理解孩子的莽撞行为 , 号召做父亲母亲的应当理解少年 , 尊敬他们的人品。
4.以时间为线索。
如《金色花》写孩子变为金色花与妈妈一天的游戏玩闹。
以“当你洗浴后做祈祷”“吃过午餐、傍晚时”这些表示一天内时间推移的词句来组织全篇,推进情节的发展。
5.以事件为线索。
如《漫步》这篇文章就以漫步这一事件作为线索,文章不过环绕漫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事情的因由(母亲自体不好,要母亲多逛逛)、经过(漫步中发生走大路或走小道的分歧)、结果(母亲服从孙儿,走小道);又如《陈太丘与友期》。
6.以地址为线索。
如《小橘灯》,按地址的变换,全文可分四部分:表达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表达小姑娘家的情况;表达回寓所后的谈话;交代离村后的情况。
自然,不是什么事物都能够随意作为表达线索的,只有那些能够表现各样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文章或文学作品主题思想的详细事物,才能够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
查找文章线索的方法1.看标题 ;2.注意频频出现的词语或事物(物线、事线);3.注意抒怀谈论句(情线);4.开头结尾句(段)。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运用线索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及作用。
2. 常见线索的类型及运用。
3. 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突出线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记叙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及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内容连贯。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4. 讲解如何设置和突出线索: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部分设置线索,并通过过渡语句使其贯穿全文。
5.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索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动手修改一篇没有线索或线索不明显的作文,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连贯。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拟题目,现场写作一篇以时间或地点为线索的记叙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线索的运用,下周课堂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线索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来学习线索的运用。
2.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修改作文和课堂练习中掌握线索的设置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优秀作文中的线索运用,相互学习、交流。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素材库,用于分析线索的运用。
2. 作文修改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线索。
3. 教学PPT,用于展示线索的定义、类型和设置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及作用,让学生明确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讲解如何设置和突出线索。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作文中获取高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及运用3. 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运用线索4. 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5. 结合实例分析线索在优秀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和作用:详细讲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及运用:举例说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常见线索的运用方法。
4. 讲解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运用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巧妙地设置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5. 线索在优秀作文中的应用:分析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让学生感受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一篇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线索问题的作文。
2. 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线索的设置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成课堂笔记。
2. 写一篇作文,运用所学的线索技巧,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收集更多关于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实例,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和借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线索认知和运用方面的进步。
2. 结合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线索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和分享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实例,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来学习线索的运用。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并改进线索问题。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分析和讲解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粒粒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
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故此,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
2.考点探源(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教材设题多以明晰文章的线索为主,直接表达为“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或是给出某事某物等,让同学明确指出其作为“线索”的结构作用。
这两个问题其实本质相同,均须掌握判断记叙文线索的方法技巧。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归教材,从课文中寻找解题的奥秘吧!(一)以文析法案例1.《背影》【思考探究一】“背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归纳要点:以实物为线索。
文章标题即是线索,其作用是贯穿全文。
案例2. 《小石潭记》【思考探究一】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参考答案: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同游之人归纳要点:以游踪(人物+地点)为线索,根据游览者的游览路线组织全文。
案例3.《老山界》【思考探究一】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参考答案: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倒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主旨的探究教案设计.doc_PDF压缩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主旨的探究教案设计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阅读记叙文文章,了解主要故事情节。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人物、情节、环境,体会文章主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探究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如:2013河南《放学》第11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看自行车的女人》第10小题,分值4分,2016河南《母亲养蜗牛》第11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之主旨的探究。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已有所了解,能根据文章内容了解主要情节,但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不太到位,对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主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复习目标教学活动两类结构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主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知识链接一般在记叙文阅读题中,我们所说的中心、主题、主旨实质上指的是同一内容,即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概括主旨时除了要说明该文所写之事外,还要将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要赞扬的或要批评的现象归纳出来。
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记叙文考点的常考题型。
(一)2013河南《放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第95页)第11题: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4分)(二)2016河南《母亲养蜗牛》(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第92页)第11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三)《惦念那盘鸡毛菜》(说明与检测下册)第32页第4题: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乡愁,有人认为是表现生命中难忘的记忆。
记叙文阅读之线索-记叙文阅读之线索教案
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秀丽辉煌的金色花,我竟酸楚地流下
5.本文对比奇妙鲜亮,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
了眼泪。我想起自己过去曾无所顾忌地嘲讽它的丑陋,我深为自己的浅薄 比。
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
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顽强,在沙漠吞噬掉很多娇美的花卉之后,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经受的四种改变。
此刻,仙人掌傲慢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愈加深刻了。是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奇异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
3.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全部心血啊!
4.“我〞刚开始“不喜爱〞“不关心〞仙人掌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
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秀丽的金色花。
它并非只是一朵安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消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
然起敬。
美,一旦与坚韧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选自《当代学生》2021 年 Z2 期,有改动〕
第3页共3页
5.以人物为线索。如《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来布局 谋篇。
6.以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进展改变为线索,如《荔枝蜜》一文。 【阅读指导】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主要表如今三个方面: 1.对主题的作用:可以使主题更集中。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表达的, 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假如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 所谓主题的表现了。 2.对人物的作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更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 需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假如没有线索将事 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亮的。 3.对结构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这二者的有机结 合,可以使文章形成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假如没有“赞美〞这条 抒情线索,文章的结构就无疑会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
计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
)②,波澜又起
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
守桥
葛俊康
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
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
老葛剁了几下脚。
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
老葛的心更慌了。
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
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
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
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
妻子用手拉着绳子。
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
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
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
"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
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
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
村长也来了。
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
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
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
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
桥面完全露了出来。
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
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
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
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
"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
给孩子们再上堂课。
"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9.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