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附答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图示,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图示,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三种方式。
2.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比较序号 辐射名称 辐射类型 辐射方向 作用 Ⅰ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射向地面 地面的直接热源 Ⅱ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射向大气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Ⅲ 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增温Ⅳ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云层:增厚湿度: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强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地表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面辐射也就越强。
②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③气象因素: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会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3.大气的保温作用(1)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被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
(2)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思考1.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答案一方面,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另一方面,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使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
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为什么同一季节的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而夜间多云,气温不会太低?答案同一季节,白天多云,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得多(吸收、反射多),故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多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空气中湿度比较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
探究点一各层大气的特点及意义探究活动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2讲《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复习与巩固一、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风的形成。
2.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能够理解气压中心形成和分布的原因,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熟悉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4.了解气候的自然规律和特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和对策。
知识经纬二、要点精析关键词: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天气系统气候(一)大气的分层结构与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特点对流层低纬17~18 km ①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③对流运动显中纬10~12 km 高纬8~9 km 著;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 km ①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吸收紫外线;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③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④天气晴朗,能见度好;⑤有利于高空飞行;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侵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层2000~3000 km ①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在②80~500 km 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大气的受热过程【典型例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 。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云量的多少既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影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它的厚度大约为10∼15km。
在这一层大气中,空气的温度通常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递减,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度递减。
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km。
这种温度递减的分布形式也被称为标准大气。
对流层中的空气主要靠地面受热而产生对流运动,也就是因为地面受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得空气变热,密度减小,从而形成气块上升的气流。
这样,就形成了大气中被称为对流的运动。
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是大气环流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使得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能够有效地垂直输送。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
第一,辐射是指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然后将热量辐射向大气。
太阳辐射热量经过大气层的透过、反射和散射后,最终达到地面。
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一部分会直接转化为感热,使地表温度升高;另一部分会转化为潜热,使水蒸气从地表蒸发转化为水蒸气。
地面升热后会向空气传递热量,使空气受到加热,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第二,传导是指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热量后,热量从地表向大气传导。
地面与大气之间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即地面升热后会向空气传递热量,使空气受到加热,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第三,对流是指地面受热后,空气受到加热而产生上升运动。
地面受热后,空气受到加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形成气块上升的气流。
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受到气温递减的影响,空气冷却,水蒸气凝结成云,随着云的不断增加,空气开始下沉,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动力过程和气候变化。
通过对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预测天气变化以及研究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标准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
目标评价
1.通过问题课前预习检测的达成目标1;
2.通过问题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1、针对训练、课后巩固达成目标2;
3.通过问题拓展训练、课后巩固达成目标3。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
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一、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层的名称、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5.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6.解释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学生反馈:
评价目标
达标情况
熟练掌握
基本掌握
没有掌握
、
(2)A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 ___;空气_____运动显著;天气现象______.
(3)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二、比较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课内探究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主探究1】
阅读教材:探究下列问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________相一致。地面反射率越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越____,地面辐射越弱。
(3)其他因素:以_____因素的影响最大。在同纬度地区,______会影响到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总结: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复习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复习学案湘教版必修1【考点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高度 温度分布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流层 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 )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 12-50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 )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 )升温;大气平流运动,天气( )有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 )反射无线电波(练一练)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1)图中 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2)在图中填注C 、D 、E 各层的名称。
(3)在上述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 )层, 适于高空飞行的是层,有对流现象的是 ( )层。
(本小题均填写文字)(4)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 )层被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层被吸收。
(5) 层被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考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还热给大地1. 大气对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作用 特点 规律( )作用 有选择性 平流层的(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 )和( )吸收红外光( )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作用越强( )作用 有选择性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2)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3)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3.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 纬度因素:(2)下垫面因素:(3) 气象因素:(练一练) 填空大气上界 ①⑤ ③ ② 图1⑥④(1)图1中数字分别是①辐射②大气作用③大气作用④辐射⑤大气作用⑥辐射(2)对保温作用最重要的环节是辐射【课堂练习】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读右图,完成3~4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1课时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理解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2.掌握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知识导引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2.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1)选择性吸收: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光。
(2)散射和反射:散射主要改变太阳光线的方向;云层或尘埃能反射太阳光线,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反射越强。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1)地面辐射:如图中的B ,从波长看,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为大气辐射。
(3)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如图中的C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物体温度越高,其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物体温度越低,其辐射能力越弱,辐射波长越长。
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 000 K ,它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微米~0.76微米),故被称为短波辐射。
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比太阳温度低得多,其辐射的波长范围主要集中在3微米~120微米之间的红外波部分,因而被称为长波辐射。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点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波长关系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探究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核心归纳]1.大气的垂直分层地球大气从地面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将其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关系如下表所示:(1)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一些现象的成因。
【预备知识】(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吸收并增温。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所以说,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课堂探究】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下列现象的成因。
(1)同一地点,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为什么?(2)同一地点,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3)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比,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原因是?晚上温度低的原因又是?2.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过程(1)读右图,把A、B、C、D分别代表的过程填在图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读右下图:a.图中左、中、右三个部分,所代表的辐射类型依次是太阳辐射、辐射、辐射。
b.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反馈练习】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新教材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导学案姓名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2.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3.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4.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5.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作用力;6.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7.学会判读等压线图,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点的风向。
第一课时【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阅读教材P34“大气的受热过程”标题下的第一段,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阅读教材P34“大气的受热过程”标题下的第二三段,了解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到达地面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之后又发生哪些转化,据此填写下图。
3、阅读教材P34页书下注解(1)判断太阳、地面、大气的温度关系?温度: > >(2)判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关系:波长: > >太阳辐射为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为辐射。
4、阅读34页最后一段说明:为什么说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阅读教材P3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标题下的两段文字:(1)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2)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____________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3)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4)大气逆辐射为什么会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5)教材P35活动月球上,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
对比月球与地球的情况,月球上昼夜温差如此之大,关键在于月球的白天缺少大气的________ 和________等环节,无法对太阳辐射进行________作用,造成白天气温________,而月球的夜晚缺少_______________环节,无法对地面进行__________作用。
高中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 引言1.1 概述:在地理学中,大气层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薄层。
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
大气层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垂直层次,其中最底部的一层称为对流层。
对流层是我们所处的空间范围,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天气现象和气候事件。
了解大气垂直分层以及其中的受热过程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现象和预测天气变化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大气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是地理学领域一个长期以来广泛研究的课题。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和进行模拟实验等方式,努力深入探索和理解这些现象。
这样做有助于揭示大气运动和天候形成的基本原理,并为预测自然灾害以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大气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知识,深入探讨其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大气结构特征、热量来源及对流层的加热机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中能量和物质转移的过程,为了解天气变化、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开展气候模拟和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本文还将简要探讨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
2. 大气垂直分层2.1 对流层结构对流层是地球大气系统中最底层的层次,其厚度约为8-15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6.5℃,这被称为标准大气递减率。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此外,在对流层中还存在着气象活动最为剧烈和丰富的现象,包括云团、暴风雨等。
对流层结构的特点使得人类生活和绝大部分的气候现象发生在这一层。
2.2 放射层特征放射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在高度约为15-50公里之间。
与对流层相比,放射层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在放射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在某个高度达到最高点后又开始逐渐下降。
此现象被称为臭氧峰。
这种温度变化模式与对流平流转运方式相关联,并且使得放射层对于外部热量输入和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考地理复习第七讲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考地理复习第七讲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是地球的外包层,与地球的表面相接触,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四层。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的一层大气,大气中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平流层是对流层之上的一层大气,这一层的特点是温度基本保持恒定;中间层在平流层之上,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进入热层,温度逐渐增加。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有密切关系。
太阳辐射主要有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三种类型,其中可见光的辐射强度最大,红外线其次,紫外线最小。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太阳辐射的特点有关,可见光主要被地表吸收和反射,红外线则主要被大气吸收,而紫外线主要通过大气层到达地表。
由于太阳辐射不同波长的特点,大气在不同的高度上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是大气中温度随着高度逐渐减小的层次,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热量被地表吸收,地表加热后向上传导,使得对流层逐渐变暖。
大气的水平运动也会导致温度变化,水汽的凝结和蒸发过程也会影响温度的分布。
由于大气在对流层中的空气温度变化较大,所以会形成气象现象,如风、云、降水等。
在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太阳辐射主要被地表吸收,使地表温度升高。
随着地表温度的升高,地表上的空气也会受热而变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变热后密度减小,被更冷的空气抬升。
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逐渐降温,达到饱和时,水汽会凝结成水滴形成云,如果云内的水滴继续增长,就会形成降水。
同时,在抬升过程中,空气的压强减小,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形成上升气流。
大气的对流运动会导致热量的垂直运动,从而形成垂直的热对流循环。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决定了热量和水汽在大气中的垂直传播方式,影响了气候和气象现象的形成。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一些现象的成因。
【预备知识】(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吸收并增温。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所以说,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课堂探究】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下列现象的成因。
(1)同一地点,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为什么?(2)同一地点,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3)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比,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原因是?晚上温度低的原因又是?2.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过程(1)读右图,把A、B、C、D分别代表的过程填在图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读右下图:a.图中左、中、右三个部分,所代表的辐射类型依次是太阳辐射、辐射、辐射。
b.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反馈练习】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学案10:2.4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识记—基础梳理]1.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气温变化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后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1)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18 km,中纬度为10~12 km,高纬度为8~9 km;(2)平流层的22~27 km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能量来源①根本来源:A 。
②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 。
(2)两大环节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
②大气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 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不同。
②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③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盲区扫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大气逆辐射更强。
[图文助记]阳伞效应原理: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
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
[理解—要点突破]1.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时应注意三个方面(1)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2)自近地面向上,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的多少、空气的洁净度、干燥度。
高三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读课本35-36页文字部分和图2-2-2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2、通过动画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理解大气的保温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一)大气的组成【课前预习】1、低层大气成分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这些组成物质各有什么作用?(完成下面预习表格)【探究活动问题】2、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结合生活实际,简单举例说明)2、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答:二)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36文字内容和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在小黑板上完成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简图的绘制,并且能自行解说大气的结构,解说内容参考下列问题: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2、地球大气共分为哪几层?3、不同大气层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__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云雨雾雪现象,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随高度增加而__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作用。
__随高度增加先__后__80-500千米有若干___,利于_____通信1、对流层中有着频繁的云雨雾雪现象,而平流层中没有,为什么?(提示:结合成云致雨条件及大气运动思考)(答)2、常言道:“高处不胜寒”,描述的是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为什么随高度增加而降温?(不答)二、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36-P37文字及2-2-3“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墨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编写:陈潇审核:高二地理组日期: 2015.9.8 编号:04
大气分层大约高度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___________千
米以下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____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的关系
平流层___________
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利于飞机
高层大气________千
米以上
气温变化复杂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云和浮尘能吸收长波,尤其以水汽和二氧化碳为最多,绝
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________递减的重要原因;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
,它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_______相一致。
因素的影响最大。
在同纬度地区, ____________会影响到地面获得的太阳
思考1: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近地面温度高,对流层高度大;反之,就小。
因为温度高,观察图2,思考在①和②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会有什么变化?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
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形成
⑶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典题例析1
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大雪、冻雨等气象灾害。
下面四幅图是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学法点拨】
1.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分析方法
高处不胜寒,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地形不同,原因不同。
平原高空大气是因为距离地面热源太远,“供热不足”。
高山地区的大气是①地面热源太小②高空风力大,云雾多,削弱作用强。
高原是因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
2.图示法记忆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探究活动2: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
(1)想一想,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庄稼免遭了冻害,其原理是什么?
)
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
.热量支出大于收入
②两极有漫长的极夜,而极昼时太阳高度又很低
④极地及其附近地区终年太阳斜射,低纬地区终年太阳直射
②夏天天空多云,白天气温不太高
没有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也是明亮的④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课后巩固
1.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3题。
浓度增加将导致 ( )
2.大气中CO
2
减少 C.C增加 D.D增加
A.A减少 B.B
1
3.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 ( )
A.A增加 B.B
增加 C.B增加 D.E增加
1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 ③ D.④
6.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2012年冬季,华北地区频繁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回答7-8题。
7.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区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9-11题。
9.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10.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11.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
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12-13题。
12.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13.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个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
回答14-15题。
14.理论上,工作门打开时,门槛处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般应(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15.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
①a处土壤条件好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④b处温差大⑤b处温度高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16.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
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学生自我评价反馈】
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填空答案:
①12 ②递减 ③最密切 ④12~50 ⑤递增 ⑥高空飞行 ⑦50 ⑧选择性吸收 ⑨散射 ⑩反射 ⑪紫外 ⑫红外 ⑬越强 ⑭长波 ⑮对流层 ⑯地面辐射 ⑰长波 ⑱地面 ⑲保温
⑳强 ○21低纬 ○22两极 ○23大 ○24强 ○
25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26纬度的变化 ○27气象 ○
28年日照时数的长短 课堂活动:
思考1:纬度分布: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季节分布 :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于冬季。
探究1:
1. 一般规律:升高 6℃ 图1
变化: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会更加强烈;②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会减弱,大气比较稳定。
2. 特殊规律:乙丙丁;甲
典题例析1 B
典题例析2 CB
探究2
1)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从而减小了日较差。
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昼夜温差大。
(2)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3)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从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当堂训练:BDCCACD
课后巩固:ADDBA CCDBD BCADB
16.
(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
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