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9406

课程中文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经济学

开课学期: 5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其他4学时)

总学分: 3

二、课程目标

针对修过《经济学原理》课程本科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特点,《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力图在经济学直观原理和经验案例的基础上,运用代数、微积分等数学工具,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讲授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结合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例证,启发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兴趣和思路,使学生学习建立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方法。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达到:

(1)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逻辑线索和分析方法,在思维方法上经济学化;

(2)能够将现实中松散和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和抽象为适合于经济分析的约束条件下的经济行为人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基本决策问题;

(3)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导论(2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帮助学生建立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明确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达到的目标。

教学内容:

1.1市场:建立模型、最优化与选择、保留价格、市场均衡、帕累托效率

2 消费者理论(20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篇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消费者选者面临的约束条件;认识几种常用的描述消费者口味的方法;理解消费者如何做出自己的消费决策,并进一步理解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会如何改变;理解为什么价格变化对需求存在不同的影响。掌握几种常用的描述消费者福利变化的工具;掌握市场需求是如何加总得到的,理解弹性在描述市场需求时的作用,理解市场均衡的概念,深刻理解税收的实质及其对市场均衡的作用,熟练掌握税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如何分担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代码:ZX100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3

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

面向对象:财政学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讲导论与预算约束 3

第二讲偏好与效用 3

第三讲选择与需求 3

第四讲显示偏好与斯勒茨基方程 3

第五讲需求分析与跨期选择问题/不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0140035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

2.课程性质:必修

3.适用专业: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

5.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

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

[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

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

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安排

二、教学内容

第1讲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围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主题,扼要介绍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认为:微观经济学既是一门实证科学又是一门规范科学,更大程度上关注的是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有关的实证问题;作为买方和卖方集合的市场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体。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总体认识,明确该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学科(120201)

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开课学期:1

课内总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继续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学会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

该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掌握微积分的知识,线性代数的知识和一定的数理统计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稀缺性和机会成本

第二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第三节经济模型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需求函数

第四节收入与闲暇

第五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六节n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

第七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进展

第三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第一节预期效用与主观概率

第二节两个悖论

第三节风险测定

第四节风险防范

第五节风险规避度量

第六节资产需求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企业最优化行为

第三节投入需求

第四节成本函数

第五节联合产品

第六节m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

第七节企业行为理论的新进展

第五章市场均衡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大纲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大纲
2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与进度表课次讲授内容学时教材与参考书章节课后作业1预算与偏好经济假设与模型预算约束集及其性质偏好假设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3第1章第2章第3章各章复习题2效用选择与需求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与边际替代率最优选择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商品分类反需求曲线3第4章第5章第6章各章复习题3显示偏好斯勒茨基方程及其应用显示偏好的概念与应用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生产要素禀赋与预算约束3第7章第8章第9章各章复习题课外作业14跨期选择与资产市场跨期预算约束风险度量资产收益与capm模型3第10章第11章各章复习题5不确定性与消费者剩余期望效用拟线性效用补偿变化等价变化3第12章第13章第14章各章复习题6市场需求与均衡弹性边际收益曲线市场均衡比较静态学税负与pareto最优3第15章第16章各章复习题7生产技术与利润最大化边际技术替代率长期与短期规模报酬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反要素需求函数3第17章第18章各章复习题8成本最小化与成本曲线各种成本的概念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市场特征厂商供给曲线与行业供给曲线3第19章第20章各章复习题课外作业29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完全竞争竞争供给反供给曲线经济租金生产者剩余经济利润3第21章第22章各章复习题10垄断与市场定价垄断形式自然垄断各种价格歧视买方垄断上游垄断与下游垄断3第23章第24章各章复习题11寡头垄断与博弈论寡头垄断特征基本寡头垄断形式联合定价与合谋博弈基本概念3第25章第26章各章复习题课外作业312交换经济与生产经济edgeworth框图walras法则竞争均衡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生产的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偏好的汇总与社会福利函数3第27章第28章各章复习题13社会选择与福利以及3第29章各章复习题3偏好汇总社会福利函数公平分配嫉妒与平等课外作业414外部效应外部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pigou税与coase定理共有地悲剧第30章各章复习题15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3第31章各章复习题16信息与激励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与激励3第32章各章复习题课外作业5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以

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运行机制。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重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等;

2. 掌握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市场结构的不同特点,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效率和公

平性;

4. 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5. 理解企业生产和成本的关系,掌握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

三、课程内容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a. 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

b.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 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

a. 需求的概念与弹性分析

b. 供给的概念与弹性分析

c.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

3. 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

a.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b. 垄断市场结构

c.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d. 集中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

4. 价格理论与价格弹性

a. 成本和供给决定价格

b. 需求弹性的概念与计算

c. 价格弹性的实际应用

5. 企业生产和成本

a. 企业生产函数和长期短期成本曲线

b. 边际分析与企业供应决策

c.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系统性地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市场行为、企业决策等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4. 课堂练习:布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效果。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明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掌握微观个体在市场机制作用

下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的

基本条件和原则;了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以及西方经济学所包

含的意识形态。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

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

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的经

济现象。

二、课程教学

要求讲授过程中,在保持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

基础上,应注意其局限性的介绍。突出重点、难点的基础上,

应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动向。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讲授相关理

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经济现象

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

微积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

一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

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

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的教学

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本课程相关的综合性案例分析,

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并演示如何应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以及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

五、课程教学

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收集及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习得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提高经济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背景和意义

1.2 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

1.3 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

二、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2.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2.3 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2.4 边际效应与边际分析

2.5 机会成本与选择

三、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3.1 效用理论

3.1.1 性质和特点

3.1.2 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3.2 需求理论

3.2.1 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

3.2.2 需求的决定因素

3.3 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

四、生产与成本理论

4.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4.1.1 产出与输入关系

4.1.2 短期与长期

4.2 成本理论

4.2.1 总成本与边际成本

4.2.2 不同成本概念及其关系

五、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

5.1 市场结构分类与特征

5.2 完全竞争市场

5.2.1 供给与需求决定市场价格 5.2.2 短期与长期市场均衡

5.3 垄断市场

5.3.1 垄断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5.3.2 垄断的福利损失与监管

5.4 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

六、收入分配理论与市场失灵

6.1 边际生产力和边际利润

6.2 市场收入与福利分析

6.3 市场失灵的类型与原因

6.4 政府干预与调节

七、信息经济学

7.1 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7.2 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

7.3 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

7.4 技术进步与创新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是在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规范运用数学语言,系统阐述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加深学习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此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更深入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建模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体会经济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为今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试图通过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经济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热点问题,加强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

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利用数学工具推导相关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所以,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基他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运用运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稀缺性、选择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等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学时数:50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是国际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二、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理论分析、演算推导、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1讲绪论(2学时)

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局限、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什么是市场、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基本要求:了解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掌握什么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重点:能够正确判断出一经济问题是属于实证问题还是规范问题。

难点:实际价格、名义价格的区分。

第2讲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4学时)

基本内容:市场机制、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

基本要求:了解供给需求曲线、供给需求弹性、理解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的区别。

重点:需求-供给模型、弹性、价格控制。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核心基础课,也是经济类专业的推荐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经济分析,加强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培养以经济思维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Ⅰ)(4课时)

第一节预算约束

第二节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收入、价格的变动和需求

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五节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与普通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求解。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特征;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掌握收入-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掌握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习题要点: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求解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Ⅱ)(4课时)

第一节显示性偏好理论

第二节消费者在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第三节消费者跨期选择

本章重点、难点:显示性偏好理论、消费者跨期选择。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显示性偏好理论,会由此推导无差异曲线,能够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物价指数与生活水平;掌握消费者跨期选择理论。

习题要点:直接显示性偏好间接显示性偏好显示性偏好弱公理显示性偏好强公理劳动供给曲线跨期选择理论。

第三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Ⅰ)(4课时)

第一节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对生产函数的假定与规模报酬

第三节短期分析

第四节长期分析

第五节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第六节扩展线

第七节生产弹性

第八节线性生产函数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6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

目标1: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

目标2: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数学分析和图形描述,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为高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3: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厘清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由消费者均衡论、生产者均衡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论组成。对于微观经济学中没有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应运用图形、案例和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这是本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应细讲、精讲;对于与微观经济学相重复的内容,应粗讲或选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问题,启发式讲解,化整为零,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归纳总结。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采取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或课后进行讨论。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专业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基本理论讲授与最新发展介绍的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教学过程中要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同时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经济模型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第三节什么是市场

第四节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教学重点、难点: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的概念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经济模型;理解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复习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3、什么是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市场机制

第二节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第三节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第四节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

第五节政府干预的结果——价格控制

教学重点、难点: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理解短期弹性、长期弹性和价格控制,掌握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复习思考题:

1、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划分的?

2、什么是价格控制?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后果是什么?

3、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的区别?

第三章消费者需求

第一节消费者偏好

第二节预算约束

第三节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显示性偏好

第五节效用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拐角解、显示性偏好和等边际法则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理解显示性偏好、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和等边际法则,掌握拐角解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拐角解及实现条件是什么?

2、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等边际法则?

4、试述显示性偏好理论。

第四章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

第一节个别需求

第二节收入和替代效应

第三节市场需求

第四节消费者剩余

第五节连带外部效应

5.1 攀比效应

5.2 虚荣效应

教学重点、难点:攀比效应和替代效应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理解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简述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第五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第一节风险描述

第二节风险的偏好

2.1 不同的风险偏好

第三节降低风险

教学重点、难点:风险爱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三种不同的类型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风险爱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三种不同的类型

复习思考题:

画图说明三种不同的风险偏好类型。

第六章生产

第一节生产的技术

第二节等产量线

第三节一种投入(劳动)的生产

第四节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第五节规模报酬

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报酬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不变是否矛盾,为什么?

第七章生产成本

第一节短期成本

第二节长期成本

第三节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教学重点、难点: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范围经济的概念,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及计量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