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347心理学考试科目

347心理学考试科目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普通心理学:这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等。

2.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等。

3.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影响等方面。

4. 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原因、表现和治疗方法,包括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断和评估。

5. 咨询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咨询过程、咨询技巧和方法等。

6. 实验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7. 心理统计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实验设计等。

8. 心理测量学:研究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解释等方面。

9. 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10.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研究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以上是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的主要内容,具体考试科目和内容可能会因不同的院校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相关院校的招生简章或咨询相关老师了解具体信息。

南开大学心理学专硕347大纲

南开大学心理学专硕347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

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

卷面总分为300分。

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如下:普通心理学约8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发展心理学约40分;咨询心理学约40分;管理心理学约40分;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如下:I 普通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重要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II 社会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学各领域的重要理论和经典研究,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III 咨询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咨询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咨询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IV 发展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和经典研究,能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代码:347)的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目标包括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2、试卷结构:试卷由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组成,其中选择题占较大比例,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应用能力。

四、考查内容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具体考查范围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进行调整,考生需关注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五、考试要求
考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深入探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IntroductionIn curr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made a great achievement in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and we are now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barriers against us, and we get too little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As a government officer, I just advise that Free Trading can be realized, and as well enter the European Union (EU) as soon as possible. As a European country, the benefits of doing this will be absolute.Section 11.1)Efficiently using global resources, enriching and facilitating people’s life.Through trading internationally, we can purchase materials and other goods from other countries at a quite lower price, this can reduce our cost of producing products, and our people can buy more kind of goods just in domestic shops.2)Making the enterprises of Berce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and full filled withinnovation spirit. Since international trading is trading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compan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will occupy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our companies. In order to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our companies should make changes to adapt the global market, and this will help them establish the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companies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3)This is also a good chance to raise our international standing. International trading can not only bring us wealth, but also br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be known by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We should make use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so that our national power can be shown and developed.2. Free trade, now sometimes termed international trade, ha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that goods and services could be exchanged freely between countries with no barriers to this exchanges.For example, since the policy of free trade, Unilever purchase material from other countries more eas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ell its products to any other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without paying tariff. Governments of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also won’t set an y barriers against Unilever. Through free trade, Unilever can acquire materials which it cannot or expansive to produce, and no tariff let its good become more cheap, since its cost been reduced down. Since Unilever is a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work and exertion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esources will be positioned reasonably, also the free trade countries’ employment will be raised.3. Absolute advantage is said to occur when one country can produce a good or service to a pre-determined quality more cheaply than another country, for example, the UK may be able to produce cars more cheaply than say Indonesia. But Indonesia can produce excellent coffee far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UK. Each country is said to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these single commodities.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first described by David Ricardo, a British economist in 1817. effectively it states that: ‘even when 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over another country in terms of commodities they wish to trade it will still be to their mutual advantage to trade providing each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cost advantage’.Example: The economist Paul Samuelson provided another well known example in his Economics. Suppose that in a particular city the best lawyer happens also to be the best secretary, that is he would be the most productive lawyer and he would also be the best secretary in town. However, if this lawyer focused on the task of being an attorney and, instead of pursuing both occupations at once, employed a secretary, both the output of the lawyer and the secretary would increase.4.Protectionism1)Protecting industries: if a new industry is showing promise of growth and tobecome a major player, countries may feel a need to nurture this industry while it grows to become large enough and competitive enough to match foreign firms which are already enjoying economies of scale. These new industries are sometimes termed ‘infant’ or ‘sunrise’ industries.2)Over specialization: some industries may be protected because they are almostthe only one and if they decline drastically this could have a very severe impact on an economy.5. The most well known barriers to trade are tariffs. These are taxes or customs duties placed on foreign products to artificially raise their prices and this hopefully, suppresses domestic demand for them. Sometimes they may be used by a government as a way of raising revenue if they feel they cannot stem the flow of goods inwards. The United Kingdom at one stage had a special tax which was levied on imported cars. The purpose was to try and protect the UK automobile industry from foreign competition. But it failed because the UK population ‘ perceived’ the imported cars to be still better value than UK sourced vehicl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imported to home produced vehicles steadily rose. This particular tariff was obviously not very effective.Embargoes: these are an extreme form of barrier. In effect a country which imposes an embargo is saying ‘we will not allow you to import any quantity at all’. These tend to be only used when there are very serious disputes between countries or in even more extreme situations such as war e.g. gulf wars, Kosovo etc.6. The WTO dealt with in attempts to establish itself as the policing body promoting free trade.Dumping: anti-dumping policy is one of the few forms of restriction as allowed by the two rules.As an example, WTO issued final rulings on a long-term Brazil-U.S. cotton dispute, recently, authorizing Brazil to impose annual sanctions worth some 294.7 million U.S. dollars against illegal U.S. subsidies. By these two ways, WTO successfully settled many trade disputes.7. EU initiatives for simplifying national and community rules include SLIM(simpler legislation for the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European business test panel, which allows for consultation with business during the drafting stage of new legislation. Currently, a single currency is in use between the 16 members of the Euro zone since 1999. If considered as a single economy, the EU makes it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by nominal GDP and the second largest trade bloc economy in the world by PPP valuation of GDP. It is also the largest exporter, and largest importer of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he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to several large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and China.Section 28. The balance payments are the record of all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etween a country (in this case the UK)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t is split into two areas. Firstly, the current account measuring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he capital account which tracks capital flows into and out of the UK.The Current Account concerns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cludes Trade in Goods: covers the exports and imports of goods; Trade in Service: this will be the result of exporting services against the import of services. Income: this comes to a very small extent from compensation for employees includes direct and portfolio investment income and reserve assets; Current Transfers: consists of payments and receipts wher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exchange of a good or service.The Capital Account consists of Capital Transfers and acquisition and disposal of Non-produced Goods. The investment grants by the government and debts which the government has agreed with the creditor do not need to be metThe Financial Account which is the flow of direct portfolio and other investment and reserve assets.9. The trends in the UK econom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show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balance of trade deficit. Even a very marked increase in the income generated in the income section has not been sufficient to overcome this deficit and therefore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has also usually been in deficit.However these deficits have generally been reasonably well balanced out by surplus figures in the capital account. There has also been a much more relaxed attitude in any event toward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position. The reasoning is that whilst a deficit is not particularly desirable if it can be financed relatively easily then there is no real reason to allow this to cause problems in the UK economy. The UK economy has shown fairly consistent growth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this has helped.10. A UK firm manufactures hard discs for a computer firm in the USA. The cost is £100. The rate of the $ to the £ is $1.5 to £ 1. Cost to the American firm is £150. The rate change s to £=$2 which means the pound is stronger and the cost of the disc to the American firm is now$200. The American firm may consider this to be too expensive and look elsewhere for a cheaper alternative. If the value of the pound then falls to £1 to $1 then the cost to the American firm will be $100 and they are likely to purchase more at this cheaper price.The above example hopefully explains the effect that falls and rises in the value of a country’s currency can cause. Many businesses in the UK, particularl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complain bitterly about the strength of the UK pound.11. Advantages of single currency for UK:1)Reduce costs: firms and individuals do not have to pay as they move themselvesor goods or services from one EU country to another.2)Reduce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the UK pound will be at the same rate for allERUO members.Disadvantages of single currency for UK:1)Transitional cost: mainly those of changing systems, e.g. tills, computerizedsystem. Other aspects include staff training.2)Inability to devalue independently: individual governments lose this policyinstrument.12. Effect on individual:1)Transparency: the above also reduces the scope for price discrimination and willhelp create pressure to keep prices low.2)Keeps interest rates lower: the commitment to low inflation should alloweconomies to operate with lower costs.Effect on business:1)Increased foreign investment: direct inward investment should be attractedbecause of the reduction of uncertainty.2)Asymmetric interest rates: the UK operates a variable rate system. Most eurocountries operate a fixed rate system.13.1)Subsistence agriculture: much of the land is given over to this and there istherefore very little capital equipment employed and low productivity.2)Birth rates are usually high with a low life expectancy. In the most affluentcountries life expectancy is in the high 1970s and into 1980s. in the LDCs it may be as low as the 1940s.Section 314.1)They may be expected to increase taxes to help pay for investment –but theydon’t have a tax base.2)The aid programmers they get from the World Bank or IMF often carryconditions which they feel are difficult to comply with, and are expensive.The UK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ppears to recognize this and is acting to reduce the debt owed to it by LDCs.15. These have already been mentioned earlier but to recap: they are companies which produce products in more than one country. Foreign multi-nationals which have branche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K are FORD, GENERAL MOTORS, NESTLE, IBM, MITSUBISHI and NISSAN. They may bring the following benefits:1)Increase employment.2)Increase income.3)Invest in new technology.4)Force domestic industries to modernize.They may cause the following problems:1)They may use up natural resources very quickly.2)They may use their financial strength to impose their will on host countries.3)They will move to wherever costs are lowest.4)They may transfer most of their profits back to home country.ConclusionCompany should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gains come from trading internationally. But many countries have lots of trade barriers to protect their own industries, because they have absolute or comparative merits. Therefore, organization like WTO or EU provides a basic flat form like free trade to transfer goods or services. Otherwise, BOP is the exceedingly main standard to ensure the level of transaction between one country and others. It makes of current account, capital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 The European countries utilize single currency in recent years; growing developed countries place their extra capital into LDC or NIC.Reference:(1).Economics 2: The World Economy by China Modern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Page –33-35(2)./library/Enc/FreeTrade.html(3)./wiki/ASEAN_Free_Trade_Area(4)./wiki/Absolute_advantage。

青岛大学2020年347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

青岛大学2020年347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要求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设计2.纵向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4.双生子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l.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与基因2.生命的开始(二)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2.新生儿反射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三)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词汇的获得3. 语法的获得(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3. 心理理论(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4.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l.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心理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集中量数1.平均数2.众数和中数(二)差异量数1.全距和平均差2.方差和标准差3.差异系数(三)地位量数1.百分等级2.标准分数(四)相关系数1.相关关系2.相关计算方法二、推论统计(一)概率1.概率和分布2.基本随机变量的分布3.抽样分布(二)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2.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三)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单因素方差分析2.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3.完全随机两因素方差分析(五)非参数检验1.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2.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六)线性回归1.回归概述2.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七)项目分析1.项目的难度分析2.项目的区分度分析咨询心理学一、咨询心理学概述(一)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二、心理咨询的要素(一)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二)当事人(三)咨询师(四)其他变量三、咨询目标(一)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二)咨询目标概述(三)确定咨询目标(四)价值与价值干预四、咨询关系(一)咨询关系概述(二)工作同盟(三)助长条件(四)咨询关系与咨询师五、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一)对咨询过程的认识(二)咨询的基本阶段(三)结构化六、咨询过程:会谈(一)会谈的一般问题(二)倾听当事人(三)会谈技巧七、咨询过程:深入(一)协助当事人探索(二)协助当事人领悟(三)协助当事人行动八、个案厘析与评估(一)个案厘析与评估(二)几种主要治疗理论的个案厘析(三)临床评估九、专业伦理问题(一)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二)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三)保密(四)其他伦理问题十、精神分析疗法(一)精神分析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精神分析的治疗(四)精神分析疗法评价十一、行为疗法(一)行为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行为治疗过程(四)治疗技术(五)行为治疗评价十二、以人为中心疗法(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十三、理情行为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理情行为疗法评论十四、结构式家庭治疗(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结构家庭治疗评价十五、其他疗法(一)现实疗法(二)多态治疗(三)森田疗法(四)钟氏领悟疗法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湖南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7] 考试科目名称: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科目347北师大版)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科目347北师大版)

____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____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学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选择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物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4.《心理学与生活(16版)》.,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03.第二章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2.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2.正态分布3.二项分布4.t分布5.F分布6.样本平均数分布7.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协方差分析5.多因素方差分析6.事后检验(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七)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八)非参数检验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主成分分析3.因素分析参考书目:《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4.《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05.《行为科学统计》.Frederick J.Gravetter,Larry B.Wallnau著.王爱民,李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08.第三章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二)经典测量理论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347大纲2024年

347大纲2024年

2024年心理学347大纲
一、大纲简介
本大纲是针对2024年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导性文件,涵盖了
考试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二、目录大纲
1. 基础知识
1.1 心理学导论
1.2 研究方法与统计学基础
2. 心理学各领域
2.1 普通心理学
2.2 发展心理学
2.3 社会心理学
2.4 认知心理学
2.5 人格心理学
2.6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3. 应用与实践
3.1 心理治疗与干预
3.2 职业与组织心理学
4. 专业素养与伦理
4.1 心理学专业素养
4.2 心理学伦理规范
5. 综合考试要求
5.1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5.2 实验设计与研究能力
5.3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能力
6. 附录
6.1 相关法律法规与指导性文件
6.2 样卷及答案解析
三、大纲解读
本大纲着重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强化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及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通过阅读此大纲,考生可了解考试的内容结构和难度,以便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针对性地提高应试能力。

同时,对于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北师大心理学部2020年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命题指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20年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用户体验、心理咨询、消费心理、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考查对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深入论述。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心理学专业综合》采用自命题、全国统考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由公共科目和方向科目组成。

公共科目含《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研究方法》两个科目。

其中,《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实验设计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

每个专业方向的方向科目各设1门,详见下方。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第五节 长时记忆 第六节 内隐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九章 复合设计 第四编 应用研究 第十章 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第十一章 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第五编 分析和报告研究结果 第十二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Ⅰ):描述数据,置信区间,相关 第十三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Ⅱ):统计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第十四章 心理学的学术交流 Ⅲ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助人专业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第一节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第二节 当事人 第三节 咨询师 第四节 其他变量 第三章 咨询目标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 第四章 咨询关系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 第二节 工作同盟 第三节 助长条件 第四节 咨询关系与咨询师 第五章 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综合题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0 分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全国大纲版)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全国大纲版)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全国大纲版)应用心理硕士2011年开始全国统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心理学专业综合。

心理学专业综合涵盖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基础学科,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教育部发布命题指导意见,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目前在关于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版本比较多,让考生很难选择,凯程教育根据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指导意见给出的知识点,结合考研辅导经验,向参加应用心理硕士的考生推荐以下书籍:一、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临床心理学》胡佩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五、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六、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人民教育出版社七、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知识点基本在以上参考书中都可以找到,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两本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林崇德主编冯忠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然,同学们还可以看一些心理学专业期刊等。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心理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

347心理学专业(参考书目)

347心理学专业(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按照全国考试大纲命题(参考书目)一、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胡佩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五、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九、心理测量学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十、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修订版)》.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说明: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又称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本大纲自2011年发布以来,2012年、2013年教育部没有发布最新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以2011年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为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

其中,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知识点与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内容是一样的,一字不差,唯一区别是心理学史的内容。

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请先选择好学校,参考招生专业目录,学校有没有自己制定的参考书。

关于报考院校、参考书、报录比、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辅导班等问题请咨询博仁老师。

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 变量与控制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 反应时法4. 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 人格测验5. 智力测验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 描述统计2. 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 知觉组织原则2. 形状知觉3. 深度知觉4. 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特征3. 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 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 长时记忆(五)遗忘1. 遗忘曲线2. 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过程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 演绎推理2. 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 启发法和判断2. 决策框架3. 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 智力测验的编制2. 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 智力三因素理论3. 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 非语言交流2. 文化与表情3. 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理论2. 坎农——巴德理论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 成就需要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七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0年)一、大纲综述《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临床与心理咨询、儿童发展与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人才。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科学性(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神经系统与心理学(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构成(二)脑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第三节感觉(一)颜色视觉(二)听觉理论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组织(二)错觉第五节意识(一)意识的含义(二)睡眠与梦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理论(二)记忆的种类(三)遗忘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种类(二)概念的形成(三)问题解决(四)判断和决策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三)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二)情绪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动机的类型(三)需要层次理论第十一节人格(一)主要的人格理论(二)人格测量第十二节变态心理学(一)正常与异常的界定(二)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心理统计(一)统计图表(二)统计量数(三)相关分析(四)参数估计(五)概率分布(六)参数检验(七)非参数检验(八)回归分析第二节心理测量(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二)心理测验的信、效度(三)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四)人格测验(五)智力测验(六)常用临床心理测验(七)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第三节实验设计(一)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与控制(额外变量)(二)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第四节观察法(一)观察的类型(二)行为取样(三)行为记录(四)数据分析第五节访谈法(一)访谈法的类型(二)访谈法的设计(三)访谈法实施过程和技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三)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第三节婴儿的心理发展(一)婴儿认知的发展(二)婴儿言语的发展(三)婴儿的气质(四)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第四节幼儿的心理发展(一)幼儿的游戏(二)幼儿言语的发展(三)幼儿认知的发展(四)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节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小学儿童的学习(二)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三)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第六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区别与联系(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对象与范围第二节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界定(一)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的方法(二)咨询师的价值观第三节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一)伦理决策(二)保密(三)多元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四)诊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五)咨询中的双重和多重关系第四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一)类型学理论(二)认知与发展理论(三)精神分析理论(四)行为主义理论(五)人本主义理论第五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目标与阶段(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阶段第六节心理咨询的技术(一)谈话咨询技术(二)参与和影响咨询技术(三)心理咨询评估技术(四)精神分析疗法(五)认知与行为疗法(六)个人中心疗法第七节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一)阻抗(二)移情与反移情(三)心理咨询与治疗记录第八节个体心理咨询分类及其应用(一)心理咨询的分类(二)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咨询三、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202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2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大体素养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进展潜力的优秀人材入学,为国家培育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术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材,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平安、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关于心理学专业的大体概念、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形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他心理学要紧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一实验法1.变量与操纵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映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式(二观观点(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大体概念2.心理考试的信效度3.心理考试的标准化4.人格考试5.智力考试6.常常利用临床心理考试7.心理考试的合理利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那么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心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进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点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经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看学习(三经历的含义(四经历的种类1.感觉经历2.短时经历与工作经历3.长时经历(五遗忘1.遗忘曲线2.阻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进程2.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定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定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考试的编制2.常常利用智力考试(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脸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判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绩动机1.成绩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育与进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考试(二投射考试第三章进展心理学第一节进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进展心理学的要紧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进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进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进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进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进展(二)青春期的生理进展(三)成年期的生理转变第四节认知进展(一)皮亚杰的心理进展时期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进展(三)青春期的认知进展(四)成人期的认知进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取得(一)婴幼儿言语进展(二)童年期言语进展第六节社会性进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意理进展时期(二)儿童期的社会性进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进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进展第七节性别进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取得第八节道德进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时期(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医治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医治与心理咨询中医治关系的特点及阻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式 6(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大体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式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样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神经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普遍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托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意理学社会思维第一节(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阻碍 7(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阻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成见(二)解决(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治理心理学治理哲学第一节(一)经济人假设(X 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 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 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 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鼓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 ERG 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点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 8(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进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依照顾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刻为 180 分钟,总分值为 300 分。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方向科目《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1.管理与心理科学的背景知识;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标志性事件;3.西方与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管理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测量法;3.实验法;4.现场研究法;5.案例研究二、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中西方学者的人性观1.性善论;2.性恶论;3.中性论;4.“经济人”假设;5.“社会人”假设;6.“自我实现人”假设;7.“复杂人”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的变化过程与历史背景(三)人性假设的管理运用三、个体管理的心理与行为科学基础(一)个人特质人格、气质、能力、态度等概念与定义(二)社会知觉1.知觉的影响因素;2.刻板印象;3.优先与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自我知觉(三)归因的理论与应用(四)工作中的态度改变与社会说服四、工作需要、动机与工作激励(一)需要与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动机的定义、成分;工作激励的定义与原理(二)激励的相关理论1.行为主义的激励理论;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三种需要”理论);3.过程激励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定理论);4.认知评价理论;5.激励的综合模型;6.挫折的相关理论与后果(三)工作激励的管理实践奖励制度、工作设计五、群体心理与团队管理(一)群体心理的概念与分类(二)群体动力1.群体规范;2.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2.群体决策的问题;3.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1.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2.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3.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4.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1.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2.团队的发展阶段;3.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4.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应变)理论;4.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1.简单结构;2.官僚制;3.线性组织;4.职能制组织;5.事业部制组织;6.矩形组织;7.网络型组织;8.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1.霍夫斯塔德的框架;2.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3.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1.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2.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3.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4.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5.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3.群体规范;4.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4.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5.群体决策的问题;6.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5.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6.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7.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8.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5.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6.团队的发展阶段;7.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8.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5.特质理论;6.行为理论;7.权变(应变)理论;8.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9.简单结构;10.官僚制;11.线性组织;12.职能制组织;13.事业部制组织;14.矩形组织;15.网络型组织;16.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4.霍夫斯塔德的框架;5.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6.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6.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7.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8.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9.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10.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考试大纲2024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考试大纲2024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4
2024年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考试性质与目标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考试注重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强调对心理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通常为3小时。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 普通心理学:要求考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2. 发展心理学: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掌握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原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儿童发展中的问题。

3. 社会心理学:要求考生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的机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

4. 实验心理学:要求考生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了解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心理学实验和研究。

5. 心理统计与测量:要求考生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考试大纲说明
本考试大纲是指导考试的纲领性文件,考生应认真学习和掌握大纲内容,全面了解考试要求和考试形式,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

同时,考生应注意及时关注考试大纲的更新和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心理学考试科目

心理学考试科目

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70分
发展心理学约60分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约55分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约60分
变态心理学约55分
试卷难易结构
易.中.难比例依次约为6:2:2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尽可能详细!)
参考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心理学专业综合》
考试内容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能力。
试卷分值结构
心理学导论单选15*2,简答1*10,综合题1*30约70分
发展心理学单选10*2,简答1*10,综合题1*30约60分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单选15*2,多选5*3,简答1*10,约55分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单选10*2,简答1*10,综合题1*30约60分
变态心理学单选15*2,多选5*3,简答1*10,约55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备注
自命题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心理学专业综合347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心理学专业综合347考试大纲

5.治疗案例分析和解读; 6.森田疗法的评价。 (十)沙盘游戏治疗 1.沙盘游戏的概念与历史; 2.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 3.沙盘疗法治疗程序; 4.沙盘疗法的基本技术; 5.治疗案例探讨与分析; 6.沙盘疗法应用与评价。 (十一)团体心理治疗 1.团体心理治疗的概念、分类; 2.团体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 3.团体心理治疗的治疗程序; 4.团体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5.团体心理治疗的评价。 (十二)心理治疗督导 1.心理治疗督导的概念与意义; 2.心理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 3.心理督导的原则与实施。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心理学专业综合(347)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心理学专业综合(347)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
招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 位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 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 质量。 Ⅱ 考查目标
1.人格障碍和人格改变的关系。 2.人格障碍的各类型的临床表现。 3.三大分类系统对人格障碍诊断的异同点。 (十四)性障碍 1.性障碍的概念、判别标准。 2.性身份障碍的概念和分类。 3.性偏好障碍的概念、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要点。 4.性指向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理论解释和防治要点。 5.性功能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和防治要点。 (十五)物质滥用和依赖 1.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和戒断状态的概念。 2.吸烟的危害和防治。 3.酒精滥用与依赖的危害和防治要点。 4.阿片类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危害、临床表现和防治要点。 5.苯丙胺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十六)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1.精神病的概念和特征。 2.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理论解释、诊断标准(CCMD-3) 和防治要点。 3.偏执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4.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 (十七)常见于儿少期的心理障碍 1.儿少期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和特点。 2.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类型与特点、诊断评估和防治要点。 3.儿童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CCMD-3)。 4.品行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和防治要点。 5.儿童孤独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十八)相关的行业、法律和伦理问题 1.心理治疗师的能力、保密原则和双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 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研究对象 (2) 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 1. 变量与控制 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反应时法 4. 心理物理学方法 (2) 观察法
(3) 行为矫正理论 (4) 期望理论 (5) 公平理论 (6) 目标设置理论 (7) 工作特征理论 (8) 工作再设计 第三节 领导理论 (1) 领导特质理论 (2) 领导行为风格理论 (3) 领导权变理论 (4) 领导情景理论 第四节 组织理论 (1) 组织结构 (2) 组织文化 (3) 组织变革与发展
第七节 性别发展 (1) 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 (2) 性别角色的获得
第八节 道德发展 (1)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2) 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
第四章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 第二节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 第三节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 第五节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 (2) 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 (3) 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
(3) 个案法 (4) 心理测量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 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 人格测验 5. 智力测验 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 (5) 心理统计 1. 描述统计 2. 推论统计 (6) 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第三节 感觉 (1) 感觉的含义 (2) 颜色视觉 (3) 声音的心理维度 第四节 知觉 (1) 知觉的含义和特性 (2) 知觉组织 1. 知觉组织原则 2. 形状知觉 3. 深度知觉 4. 运动知觉 (3) 错觉 第五节 意识和注意 (1) 意识与无意识 1. 意识的含义
第四节 认知发展 (1)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2) 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3)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4) 成人期的认知发展 (5) 认知老化
第五节 语言获得 (1) 婴幼儿言语发展 (2) 童年期言语发展
第六节 社会性发展 (1) 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2) 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3)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4) 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五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思维 (1) 自我概念 (2) 自尊 (3) 行为归因 (4) 自我知觉 第二节 社会影响 (1) 从众 (2) 说服 (3) 群体影响 第三节 社会关系 (1) 偏见 (2) 攻击 (3) 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4) 冲突
第六章 管理心理学 第一节 管理哲学 (1) 经济人假设(X理论) (2) 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3) 社会人假设 (4) 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5) 文化人假设(Z理论) (6) 决策人假设 (7) 学习人假设 第二节 组织激励 (1) 三重需要理论 (2) ERG理论
1. 成就需要 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4) 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 (5) 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 人格的含义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 (1) 精神分析流派 (2) 行为主义流派 (3) 认知流派 (4) 人本主义流派 (5) 特质流派 (6) 生物学流派 第三节 人格测量 (1) 客观测验 (2) 投射测验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 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
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 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 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 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 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 归纳推理 (5) 判断和决策 1. 启发法和判断 2. 决策框架 3. 决策规避 第八节 智力 (1) 智力的含义 (2) 智力的测量 1. 智力测验的编制 2. 常用智力测验 (3) 智力理论 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2. 智力三因素理论 3. 多元智力理论 第九节 情绪 (1) 情绪的含义和功能 (2) 表情 1. 非语言交流 2. 文化与表情 3. 面部表情 (3) 情绪理论 1. 詹姆斯​——兰格理论 2. 坎农——巴德理论 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十节 动机 (1) 动机的含义 (2) 生理动机 (3) 个人成就动机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横断设计 (2) 纵向设计 (3) 聚合交叉设计 (4) 双生子设计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 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 (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4) 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节 生理发展 (1) 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 (2)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3) 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第二节 焦虑障碍 (1) 恐怖症 (2) 强迫症 (3) 惊恐障碍 (4) 广泛性焦虑障碍 (5)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节 心境障碍 (1) 单相情感障碍 (2) 双相情感障碍 第四节 进食障碍 第五节 人格障碍 第六节 物质依赖 第七节 儿童心理障碍 (1) 孤独症 (2) 多动症
2. 意识的功能 3. 睡眠与梦 (2) 注意过程 1. 注意的含义 2. 注意的特征 3. 选择性注意 第六节 学习和记忆 (1) 学习的含义 (2) 学习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 观察学习 (3) 记忆的含义 (4) 记忆的种类 1. 感觉记忆 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3. 长时记忆 (5) 遗忘 1. 遗忘曲线 2. 影响遗忘的因素 第七节 思维 (1) 思维的含义及种类 (2) 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 (3) 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过程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推理 1. 演绎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