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卫生学始动调节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卫生学始动调节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卫生学始动调节名词解释

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1).始动调节:大脑皮层工作能力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卫生意义:在学日、学周、学期、学年开始时,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都不宜太大,应逐渐加强。

(2).优势法则:

少数最强、最重要及符合愿望的刺激在皮层相应部位形成优势兴奋灶。

优势兴奋灶的兴奋度增高,并使其他部位呈抑制状态。

优势兴奋灶具有良好反应能力,易形成条件反射。

不同年龄儿童优势兴奋灶持续时间不同。

卫生意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考虑儿童不同年龄特点,确定教学持续时间

(3)动力定型:如果儿童体内外的条件刺激按照一定顺序多次重复后,在大脑上的兴奋、抑制过程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将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时相:兴奋过程扩散;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卫生意义: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要轻易改变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儿少卫生学 大纲

儿少卫生学 大纲

《儿少卫生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020801

课程名称:儿少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总学时:54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预防医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上课考勤(10%)、

实验课成绩(20%)。

《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儿少卫生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规律,及其学习、生活环境条件下的特殊卫生问题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和在预防医学领域及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

(一)掌握儿少卫生学的概念,任务和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熟悉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生长发育的调查方法和评价方法。掌握儿童少年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二)熟悉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并掌握儿童少年营养需求的特点及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特点。掌握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

(三)掌握教育过程的卫生要求,学习负担的评价方法,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的基本原理,教室采光和照明的卫生要求,教室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学校课桌椅卫生要求。了解儿童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模式、原则、内容和方法,学校卫生监督基本内容。

(四)运用儿少卫生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儿少卫生名词解释和大题

儿少卫生名词解释和大题

生长突增指儿童少年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一般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性早熟是指性发育年龄明显早于正常阈值(如男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6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8岁前来初潮)而导致的性器官、第二性征等一序列发育提前现象。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身高的突增高峰,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约为13~15岁,女生约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意外伤害:无目的性、无意识性的伤害如车祸、溺水跌落、烧伤、烫伤、中毒、切割伤。暴力:值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被剥夺的一类行为

自杀:指个体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愿(而非被迫)以杀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是指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一组儿童行为特征的综合症。

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行为。疲劳:是因脑力工作强度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学前卫生学笔记

学前卫生学笔记

第二节 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卫生
一、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卫生要求 (一)、制定生活制度的生理基础 (二)、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
二、幼儿园生活制度与幼儿整日生活的联 系
一日生活日程
合理的生活日程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将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 活动、游戏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 次数和间隔等给予合理的安排。
通过镶嵌式活动方式,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能有 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镶嵌式活动原则的运用:语言学习 大脑皮层和语言有关的区域有四个,分别与听说读写有关。 A.听觉性语言中枢:听懂别人说话。 B.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 C.视觉性语言中枢:理解语言,读懂文字。 D.书写中枢:书写。
二、呼吸系统
1、鼻部 第一道防线 易出血区 危险三角区
2、咽部 咽鼓管 中耳炎 第二道防线
3、喉部 声带发声部位
4、气管、支气管 第三道防线
二、呼吸系统
5、肺 肺发育的两个高峰期
6、呼吸功能 呼吸频率 肺活量
7、卫生保健 (1)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第三节第三节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卫生要求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卫生要求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为幼儿创造健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为幼儿创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康的心理社会环境二幼儿园各项活动要适合幼儿心理发育二幼儿园各项活动要适合幼儿心理发育水平水平三幼儿园各项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解剖生三幼儿园各项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理特点第三章第三章幼儿疾病防治幼儿疾病防治第一节第一节疾病的一般知识疾病的一般知识第一节第一节疾病的一般知识疾病的一般知识一疾病一疾病二致病因素二致病因素一外界因素一外界因素1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22理化因素理化因素33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44过敏性物质过敏性物质二内部因素二内部因素第一节第一节疾病的一般知识疾病的一般知识11发育免疫功能不足发育免疫功能不足22个体神经内分泌个体神经内分泌33个体的营养状况个体的营养状况44人的精神因素人的精神因素55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第一节第一节疾病的一般知识疾病的一般知识三疾病的表现三疾病的表现症状症状体征体征一发烧发热一发烧发热二哭闹二哭闹四呕吐四呕吐五咳嗽五咳嗽一呼吸道疾病儿童时期最常见一呼吸道疾病儿童时期最常见55岁岁前发病率最高前发病率最高二消化道疾病二消化道疾病三营养性疾病三营养性疾病四寄生虫病四寄生虫病五五官疾病五五官疾病第三节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一传染和传染病传染和传染病传染传染病原体病原体传染病传染病二传染病的特征二传染病的特征11有特异的病原体有特异的病原体22都具有传染性都具有传染性33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44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第三节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55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潜伏期潜伏期前驱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恢复期三传染病流行和发生的三个环节三传染病流行和发生的三个环节一传染源一传染源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带菌的动物带菌的动物第三节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1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22食物传播食物传播33水源传播水源传播44接触传播接触传播55血行传播血行传播66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第三节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77母婴传播母婴传播88土壤传播土壤传播三易感者易感人群三易感者易感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四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一管理传染源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者三保护易感者第三节

教师资格证2019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卫生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2019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卫生学》知识点汇总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卫生学》知识点汇总

一、幼儿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幼儿卫生学——研究0-6岁幼儿生命活动的规律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增强幼儿体质的科学。

简单说来,幼儿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二、幼儿卫生学的历史发展情况

(一)古代(养育+胎教)

1.积累了小儿养育、卫生护理、食物选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经验(民间带小孩有特定的经验)

2.胎教(饮食起居+情绪行为)

(二)我国解放前的情况

(三)我国解放后的工作成绩

1.生长发育方面

2.儿童疾病防治方面

3.儿童营养方面

三、幼儿卫生学的理论基础

(一)遗传、环境、教育影响幼儿健康及发育

(二)国家教育方针、卫生方针保护儿童健康和教育

我国四大卫生方针: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面向广大民众、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结合

四、幼儿卫生学的任务和内容

该学科是集医学、营养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和任务的完成:

1.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

2.研究促进健康的措施

3.研究评价健康的方法

五、幼儿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调查统计法、观察实验法、体检法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第一节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

一、骨骼的发育特点

1. 骨骼在生长

2. 腕骨没钙化好

3. 骨盆还没长结实。

4. 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

5.骨头较软,富于弹性,容易变形

二、幼儿关节和韧带的发育

1.易脱臼、造成牵拉肘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整理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整理
学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建筑容积率的规定:城市小学不宜小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农 村小学不宜大于0.7,中学不宜大于0.8;小学每名学生不宜小于2.3㎡, 中学生不宜小于3.3㎡)
运动场地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4、 为使教学用房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干扰,要求建 筑物间距为南向教室冬至日时底层满床日照不应小于2小时,两排教室 的长边相对间距不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小于25m。 5、 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cm 6、 教室布置:要求教室前排桌(前缘)至黑板有2m或以上距离。 7、水平视角:不小于30°(即视察角,由学生看黑板的视线与黑板面
意义:培养兴趣,明确目标。 ②始动调节:学习开始时脑皮质的工作能力从低到高逐步进展,因为 脑皮质的功能调节需要一定时间。意义:学习强度要循序渐进,从易 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强。 ③动力定型:多次、重复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 时间的固定,以最经济的损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是条件反射的建 立、巩固、完善和自动化过程。 意义:从小注意技能和良好习惯的训练培养,良好作息制度不轻易改 变。 ④镶嵌式活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出现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 和休息区轮换(互相镶嵌)的现象。 意义:注意不同性质课程轮换,体力与脑力活动的交替,年龄越小, 交替越频繁。 ⑤保护性抑制:学习过程中,出现脑工作能力下降、早期疲劳的现 象。功能物质的损耗,引起超限生理性保护。意义:注意发现早期疲 劳,及时组织休息或安排其他活动。 38、 学生脑力工作能力变化类型:四型 Ⅰ型:学习日开始后工作能力逐步升高,约2小时后达到高峰,然后逐 渐下降;午间休息后回升,然后又下降;学习日末时降至略低于学日 开始时水平。 Ⅱ型:与I型相似,不同的是在学习日末时,因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 动引起兴奋,使工作能力略有回升,称“终末激发”。终末激发的出 现有一定条件和限度,与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的程度、能量贮备、学 习态度和情绪等有关。 Ⅲ型:工作能力从学习日开始到学日末持续升高。 Ⅳ型:和Ⅲ型相反,工作能力持续、迅速下降,即兴奋性很早就下 降。 39、 【终末激发】:大脑皮层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功能活动后,兴奋性 逐渐降低,但即将结束工作任务的喜悦又可反射引起大脑皮层一过性 兴奋性增高的现象。 40、 【疲劳】(fatigue):是在过强、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度虽不 大但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下,脑皮质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所产生的 保护性抑制。 41、 疲劳是客观的生理现象,疲倦是人的主观感觉,过劳是病理状 况。 42、 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的区别:(WD)

教育过程卫生

教育过程卫生

疲劳可分为两个阶段:

Early fatigue
第一阶段:早期疲劳 表现为:兴奋过程泛化,内抑制过程减弱 Significant fatigue 第二阶段:显著疲劳 表现为:兴奋和内抑制过程均减弱

2.疲倦(tiredness) :

疲倦不同于疲劳,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疲劳是客观的生理现象,疲倦是主观的感觉。
Review
1. 营养因素 2. 体育运动 3. 急、慢性疾病 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 作息制度 5. 气候与季节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环境污染 6. 7. 社会家庭 与学习生活条件有 密切关系的常见病
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

从卫生学角度出发,研究各项教育措施 对不同年龄期儿童少年脑力和体力工作 能力、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 根据身心发育的年龄特点、脑力和体力 劳动生理以及心理卫生知识,提出组织 教育过程的卫生要求,排除或控制不良 的影响因素,以防止脑力和体力负担过 重,避免疲劳发展为过劳,进一步提高 学习效率,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学周工作能力变化中,高峰过早开始下降或
始终无明显高峰出现,则是不良的神经活动状
况。
(三)学年中脑力工作能力变化

在学年中,学期开始时脑力工作能力较 低,经始动调节作用后逐渐上升,后半 学期的工作能力高于前半学期,工作能 力高峰多在后半学期出现,但期末工作 能力仍有下降,放假之前出现终末激发 现象也较多见。

预防医学专业试题库: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汇总(4)

预防医学专业试题库: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汇总(4)

预防医学专业试题库: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汇总(4)

医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预防医学专业,笔试往往考查其专业知识较多,这篇文章就其中的一个科目儿童少年卫生学,给大家梳理下儿童少年卫生学在笔试中的一些考点。

学习的脑力卫生

1.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心理基础

2.儿童少年的认知活动的段层特点:

⑴幼儿:由感知水平上的分析综合向直觉形象水平的分析综合过渡。以游戏、参观教育为主,多用实物、图片、玩具作教具。

⑵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具体到抽象,注意发展口头语言的同时要使之向书面语言过渡。低年级可适当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式,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⑶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具有独立性、批判性、表面性、片面性。

⑷高中生:智力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注意培养其精确、观察和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

3.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卫生意义:

⑴优势法则:指从大量刺激中,选择少量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灶,,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如

不同语言作业中大脑不同脑区的激活:

看词: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

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脑区德激活;

说单词:引起前额叶的激活。

卫生意义:利用优势法则提高学习效率;儿少优势兴奋灶易消失,随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学时应注意

⑵始动调节:工作开始时,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始动调节在学日、学周、学年开始时均可见到。

卫生意义:教学过程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工作难度、强度。

⑶动力定型:当身体内外环境的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即相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 第十五章 教育过程卫生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 第十五章  教育过程卫生

第一节 教学过程卫生
(五)学习负荷的评价
1. 学习负荷(learning load ) 指学习时脑力工作的強度和时间。 2. 概念 疲劳、疲倦和过劳 3. 学习疲劳的表现 4. 学习疲劳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教学过程卫生
(五)学习负荷的评价
疲劳(fatigue)
定义: 是由于脑力工作的强度和(或)时间超负荷,导致皮质细胞 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第一节 教学过程卫生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1. 内容
脑力工作能力包括工作速度的快慢及其准确性,它直接反映大 脑皮层皮质功能状态。脑力工作能力在学习日、学习周、学期和学 年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并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 教学过程卫生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学日变化
(h)
学习日工作能力变化类型示意图
中枢神经递质及内分泌激素对学习记忆的作用
作用物质
主要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神经冲动的突触传递作用
5-羟色胺 肾上腺素
起内抑制作用,使注意力集中, 参与记忆痕迹再现 使大脑皮质全面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 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
内分泌激素 血管紧张素
加速学习,延长记忆
促肾上腺皮质素 参与选择性注意
脑啡呔、内啡呔 调节情绪良好,加强记忆
6. 学习兴趣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与各个脑区功能密切相关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与各个脑区功能密切相关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与各个脑区功能密切相关

人类大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神秘的器官之一,其内部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而这个神经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位于大脑表面的皮层结构。人类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灰质区域,密布着各种脑区,每个脑区具有其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与人类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息息相关。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可分为四个叶片,即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每个叶片又分为多个脑区。不同的脑区在大脑皮层上有着清晰的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如运动、视觉、听觉、语言和记忆等。这些脑区的功能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人类的日常活动和认知过程。

首先,额叶是人类大脑皮层的前部,位于眉毛上方。额叶中的前额叶和眶额叶是人类认知功能的关键区域。它们参与了学习、记忆、决策、情绪调节和社会行为等高级认知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人类进行复杂的思维、规划和决策,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情绪。

接下来是顶叶,位于大脑皮层的顶部。顶叶包含了中央转运脑区和顶上回。中央转运脑区与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协调和运动规划。顶上回则与触觉和位置感知有关,帮助我们感知身体的位置和环境的空间分布。

然后是颞叶,位于大脑皮层的侧面。颞叶中的颞上回、颞下回和颞中回等脑区对听觉、语言和记忆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颞上回与听觉处理密切相关,帮助我们分辨声音的来源和意义。颞下回主要参与了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是人类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颞中回则与记忆功能紧密相关,帮助我们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验和信息。

最后是枕叶,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枕叶中的枕上回和枕下回等脑区在视觉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枕上回负责辨别视觉信息中的颜色和运动,并参与视觉的空间分析。而枕下回则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帮助我们认知和识别视觉刺激。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可视幼儿年龄和个体差异而定。年龄越小时间越长;体弱儿可多睡一些
年龄 1-6月 7-12月 1-2岁 睡眠时间 24+ 14-15 13-14
2-3岁 12
5-7岁 11
成人 8
还要保证睡眠的质量,让幼儿睡得熟、睡得安稳
(三)保证空气新鲜
(四)合理安排和严格执行作息制度
要注意几点:一天中游戏时间多,上课时间少;各项活动时 间较短,内容与方式多变;进餐间隔时间短,睡眠时间长; 生活自理时间比较多
活动;与情绪反应有关
(4)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调节人体活 动的最高中枢,是进行思维和意识活动的器官。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半球表面是一层灰质,又叫大脑皮层; 皮层以内为白质,称为大脑髓质。三条较大沟裂将大脑半球表 面分为四部分——额叶、顶叶、顳叶、枕叶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能接受刺激、整合处理信息,并以记 忆的形式贮存信息。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判断正误
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 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泛化现象
2、刚出生的婴儿,当乳头一接触嘴唇,立即产生吸奶的动作,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3、“望梅止渴”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4、婴幼儿活泼好动,容易激动,自控力较差,这是因为他们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1少儿卫生学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

重点研究对象群体是:童年期、青春期。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跨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体育学、体质人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科学2胎儿-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遵循近侧发展律;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

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几个年龄期)1婴儿期(0-1岁)2幼儿前期(1-3岁)3幼儿期(3-6岁)4童年期(6-12)5青春期(10-20)6青年期(18-25)。

4.自胎儿4个月开始起至出生后1年称为第一生长突增期在青春期早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持续的3年左右称为第二生长突增期

5性早熟的分类;真性、假性、部分性。

1.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理功能水平: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

3.运动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他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

4.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6.优势法则:当人们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各有其当代表的区域,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7.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8.动力定型:身体内、外环境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与此相关神经环路即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

一、名解

1、生长(growth):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长短、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量变,一般可分为形态变化和化学生长两方面。

2、发育(development):身体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的成熟。属质变。

3、成熟(maturity):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4、头尾发展规律(principal of cephalocaudal development):在婴幼儿期,粗大动作按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发育程序进行。即所谓的头尾发展规律。

5、青春期(adolescence/puberty):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逐渐过渡的时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6、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群体儿童少年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将按遗传潜能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7、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是指一旦障碍生长的疫病因素被克服,儿童将以超过该年龄速度的方式生长,从而不同程度地赶上正常生长轨迹的现象。

8、身高速度高峰(peak height velocity,PHV):以身高为代表,生长速度在童年期较平稳的基础上出现快速增长,1~2年后达到高峰,称为“身高速度高峰”。

9、近视(myopia):指眼睛辨认远方(5m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

大脑皮层是人类大脑最复杂的部分之一,它负责控制和协调人体的

各种感知、运动和认知功能。大脑皮层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征。本文将介绍大脑皮层中的几个重

要的功能区域。

首先,我们来讨论感觉区域。大脑皮层包含多个感觉区域,分别负

责处理不同的感觉信息。例如,视觉皮层位于大脑的后部,主要负责

处理视觉信息。听觉皮层位于颞叶区域,负责处理听觉信号。嗅觉皮

层位于颞叶的内侧,参与嗅觉信息的处理。触觉皮层位于大脑的顶部,负责处理触觉和体感信息。这些感觉区域相互连接,共同协调感知信

息的处理和解读。

其次,运动区域也是大脑皮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皮层位于大脑

的中央回,包括了初级运动皮层和运动规划区域。初级运动皮层负责

执行肌肉的运动指令,而运动规划区域则负责计划和组织复杂的运动

序列。这些运动区域通过神经纤维与脊髓和肌肉相连,实现了大脑对

身体运动的控制。

此外,大脑皮层还包含了许多高级认知区域。前额叶皮层是思维和

决策的中心,负责规划、判断和控制人的行为。顶叶皮层参与语言和

数学的处理,其中布罗德曼区域负责语言理解和表达。颞叶皮层涉及

记忆和情绪的处理,海马体是该区域中与记忆相关的重要结构。枕叶

皮层参与空间认知和导航,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环境的空间结构。

除了以上几个功能区域,大脑皮层还包含了许多其他的功能区域,如注意力区域、情绪区域和语音区域等。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些网络在大脑皮层中相互协同工作,实现了人类思维、感知和行为的高度复杂性。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是统帅和管理其他各器官各系统活动的“司令部”。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和支配下协调地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的刺激传到大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以及植物神经,它们把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官联系起来。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就是由无数的神经元所组成的。据估计,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1000亿个神经元,仅大脑皮层中就约有140亿。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具有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每个神经元都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具有整合信息的功能;突起是细胞体向外突出的部分,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有许多分支,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轴突细而长,一个神经元通常只有一个,可以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如肌肉或腺体。轴突也叫神经纤维,其末端分布于其它组织中,并形成各种神经末梢。许多平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就成为分布全身的神经。

(二)髓鞘

髓鞘是包裹在神经元轴突外面的一层膜,呈管状。髓鞘由施旺细胞和髓鞘细胞膜组成,具有绝缘作用(相邻轴突之间的电气绝缘,以避免干扰);提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过“跳跃式传导”的机制来加快动作电位的传递);还有保护轴突的作用(在一些轴突受损的情况下引导轴突的再生)。

卫生学意义

卫生学意义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儿童年龄越小,优势兴奋灶易建立也易消失,
讲课内容和形式应多种多样。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身体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顺序不变地
重复多次以后,在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
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这就是动力定型。
第13章 第一节
教学卫生和学校卫生服务 教学卫生
START
教学要求
1、掌握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2、掌握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及疲劳、疲倦和 过劳的概念。 3、熟悉学习疲劳时的表现和学习疲劳的评价方法。 4、了解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心理基础。 5、了解学生作息制度的制定原则。
第一节 教学卫生
工作学习开始时,工作能力较低,然后工作能力逐渐上升,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卫生学意义
在安排学日、学周和学年作息制度时都要注意到始动调
节现象的存在,在学习开始时工作强度要小些,以后随时间
↑→ 加大强度。
2、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
大脑在外来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刺激最强、最主
卫生学要求
1、符合儿童少年的年龄生理特点。
2、符合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点。 3、符合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 教学卫生
•学习的概念
心理学的一般定义是: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及行 为变化的过程。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或动物的行为变化是由经 验引起的,而经验是由学习或训练获得的。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4.镶嵌式活动 (mosaic situation): 可使大脑各个区域的机能轮换,使各个区域轮流休 息,维持较长的工作能力。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同一方式的学习时间过 长,降低大脑工作能力。
卫生意义:
※教学安排中注意课程性质的轮换
※年龄越小,各种活动的轮换越频繁
优势兴奋灶具有良好反应能力,易形成条件反 射。
不同年龄儿童优势兴奋灶持续时间不同。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2. 优势法则: 卫生意义: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考虑儿童不同年龄特点,确定教学持续时间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是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形成。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 : 一级皮层区(又称投射区):从外周来的冲动达到这里, 或是冲动由这里走向外周。 二级皮层区(又称投射-联络区):在这里,对所有的信 息进行加工,或者准备相应的程序。 三级皮层区(又称重叠区):它是大脑两半球最后发展起 来的器官,这里综合许多皮层区域的协同活动,以保证形 成心理活动的最复杂形式。
皮层内生化代谢的活跃也是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关键。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1.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
大脑皮层工作能力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
卫生意义:
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强度应逐步加大。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2.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 少数最强、最重要及符合愿望的刺激在皮层相 应部位形成优势兴奋灶。 优势兴奋灶的兴奋度增高,并使其他部位呈抑 制状态。
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力工作 能力,表现为大脑工作速度和准确性。 1.学日工作能力变化特点: 有四种类型,Ⅰ、Ⅱ型是理想的神经活动类型, 学日末工作能力无明显下降。Ⅲ、Ⅳ型属不良状况 终末激发(final arouse)的出现有一定条件和限 度。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2.学周工作能力变化特点: 周一工作能力略低,周三达高峰,周五下降或出 现终末激发,周末工作能力恢复。 学周无明显高峰,或高峰下降过早提示不良状况。 3.学年特点: 学期初能力较低,学期末能力下降或有终末激发。 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相对低。
二、脑的第二基本机能联合区
它们将外周的信息分别传递到适宜于接受某一类信息 (如视觉、听觉或一般感觉信息)的许多细小的组织, 因而具有高度的模式特异性。这一联合区以一级皮层区 为基础,并在二级皮层区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在三级 皮层区进行高级抽象和经验储存。
三、脑的第三基本机能联合区 可将皮层各叶三级区的信息进行第二次加工,形成自 己的行动、计划与程序,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原 初的意图。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调节活动是在言语的 直接参与下实现的,因而进行了具有抽象思维和记忆的 智力活动。二级皮层区接受三级皮层区传达的信息,即 把将执行某种行为的指令进行有组织的运动整合,激活 该皮层区的大小锥体细胞,使眼睛、头颈部、手、足和 整个躯干的肌肉运动处于行动前的准备状态,然后再将 指令传达到一级皮质区的中央前回运动区,将实现精细 、准确行为的神经冲动发往外周。
使条件反射的出现恒定而精确,细胞能量损耗小。
动力定型分为三个时相:
兴奋过程扩散 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 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
儿童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易形成。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卫生意义:
※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不要轻易改变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二、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5.保护性抑制 (protective inhibit): 是生理性保护机能,大脑皮层处于休息状态,并加强恢复 疲劳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重要原因
卫生意义:
※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适时组织休息 ※教学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注意早期疲劳表现,避免过劳发生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教育过程卫生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
◆从卫生学角度,研究教育措施对儿童少 年的影响; ◆根据儿童特点,科学合理组织教育过程
核心是:控制或消除不良因素,为儿童创 建最佳的受教育的精神和物质条件。
第一节 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
一、学习的生理心理
学习:接受信号,识别处理信号,产生知觉、注意、 记忆、思维。
一、脑的第一基本机能联合区
位于脑干网状结构、间脑和大脑皮层内侧部,是按照“非特异 性”神经网的形式构成的,兴奋不是以个别的神经冲动扩散,也不 按照“全或无”的规律,而是分阶段、逐步地改变自己的兴奋水平 ,从而调节整个神经器官的状态。它是通过上行网状系统和下行网 状系统发挥作用的,而网状结构器官的工作又受皮层高级部位的调 节和控制。为了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人应当处于觉醒的状态 ,只有在觉醒的状态下,才能使心理过程完全合乎要求地进行。觉 醒状态主要靠大脑皮层适当的紧张度或兴奋来维持,而皮层最适宜 的紧张度则不仅由皮层下脑干中的一群特殊的神经细胞来保证和调 节,而且也由接受外界各种刺激的皮层调节。
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年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
内因
性别(生理发育的差异) 健康状况 遗传(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能) 学习动机(优势兴奋灶的产生)
环境因素
学习和生活条件 情绪因素
记忆:识别、保持、重现、再认
1)感觉性记忆:瞬间保存(0.25-2秒) 2)短时记忆(第一记忆):数秒-1分钟 3)长时记忆(第二记忆):数分钟至数年 4)永久记忆(第三记忆):可终生记忆

学习的生理负荷主要落在第二信号系统。 学习和记忆的心理活动必须有三个基本功能联 合区的参与: ①保持调节紧张度和唤醒状态的联合区; ②接受、加工和保存外部信息的联合区; ③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情感心理活动的联合 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