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章1.2第2课时“非”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 1.1.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课件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 1.1.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课件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深入情境
例 1 下列命题中, p 是 q 的充分条件的有
.
(1)p: x-1=0,q:(x-1)(x+2)=0; (2)p:两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 (3)p:a>b,q:a2>b2 ; (4)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方形.
对于命题(1)、(2),我们可不可以称 q 是 p 的必要条件呢?
深入情境
例 1 下列命题中, p 是 q 的必要条件的有
.
(1)p: x-1=0,q:(x-1)(x+2)=0; (2)p:两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 (3)p:a>b,q:a2>b2 ; (4)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方形.
对于命题(2)、(4),我们可不可以称 q 是 p 的充分条件呢?


派墨
创子



高中数学选修2-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问题情境
问题1:请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x=y,则x2=y2; 真 (2)若x2>1,则x>1; 假 (3)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真
数学简化:
一般地,“若 p ,则 q ”为真命题,我们就说,“ p 推出 q ”,记 作 p q.“若 p ,则 q ”为假命题,我们就说,“ p 不能推出 q ”, 记作 p / q.

2018年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章1.1.1四种命题PPT课件

2018年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章1.1.1四种命题PPT课件
→ → ④在△ABC 中,若AB· BC>0,则△ABC 是钝角三角形.
①③④ 填序号)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
解析
答案
引申探究
→ → 1.本例中命题④改为:若AB· BC<0,则△ABC 是锐角三角形,该命题还是真 命题吗?
解 → → 不是真命题,AB· BC<0 只能说明∠B 是锐角,其他两角的情况不确定.
判断真假 的语句叫做命题. 梳理 (1)命题的概念:能够__________ (2)分类
真命题:判断为 真 的语句 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 假 的语句
知识点二
命题的构成形式
1.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则q”.其中p叫做命题的 条件 ,q叫做命题的
结论 .
2.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常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逆否命题:若a的平方根等于0,则a不是正数.
第1章 §1.1
命题及其关系
1.1.1 四种命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分类.
2.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3.了解命题的构成形式,能将命题改写为“若p,则q”的形式.
4.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所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
命题.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命题的概念
思考 在这些语句中哪些能判断出真假,哪些不能判断出真假. (1)这幅画真漂亮! (2)求证 3 是无理数; (3)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5)x>2 012; (6)若x2=2 0122,则x=2 012. 答案 (1)(2)(3)(5)不能判断真假; (4)(6)能判断真假.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1-2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1-2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12,1)∪(52,+∞). ……………14 分 法二 设 A={a|p(a)}=(0,1),B={a|q(a)} =(0,12)∪(52,+∞). ……………………………………8 分 ∴p 和 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a∈A∪B 且 a∉A∩B……12 分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12,1)∪(52,+∞). …………………14 分
名师点睛
1.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且”“或”“非”. 对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的理解可类比集合中“交” “并”“补”的含义理解:设A={x|x满足命题p},B={x|x满 足命题q},U为全集,则p∧q对应于A∩B,p∨q对应于 A∪B,¬p对应于∁UA.
2.对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 当p、q都为真,p且q才为真; 当p、q有一个为真,p或q就为真; p¬与p的真假性相反且一定有一个为真.
即 0<a<12或 a>52.…………………………………………………4 分 法一 (1)若 p 正确且 q 不正确,即函数 y=loga(x+1)在 x∈(0, +∞)内单调递减,曲线 y=x2+(2a-3)x+1 与 x 轴不交于两点, 因此 a∈(0,1)∩([12,1)∪(1,52]), 即 a∈[12,1). ………………………………………………… 8 分 (2)若 p 不正确且 q 正确,即函数 y=loga(x+1)在 x∈(0,+∞) 内不是单调递减,曲线 y=x2+(2a-3)x+1 与 x 轴交于两点,因 此 a∈(1,+∞)∩[(0,12)∪(52,+∞)],即 a∈(52,+∞).…12 分
【题后反思】 解答这类问题,应先由每个简单命题为 真,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再由复合命题的真值,得参数 所满足的条件,进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在综合参数的 取值范围时,有时利用集合来处理,可以简化解题的过 程.如本例的解法二,就较为简捷.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视频等素材 (4份打包)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视频等素材 (4份打包)

(2)大球与截面相切,小球与截面相切.
我们研究重点是什么呢?
(1)圆锥与两球的切点集(C1, C2); (2)截面与两球的切点(F1, F2); 与截线(椭圆)上点的数量关系!
听恩格斯的话: 研究什么数量关系?
我们一起探索
第一步:在椭圆上任取一点,标记为B; 第二步:将椭圆上的点A与截线上的点A重合, 滚动椭圆,将点对应在截线上,也记为B; 第三步:直线OB与两圆弧C1, C2分别交于S,T; 第四步:测量BS, BT, BF1, BF2 ; 第五步:研究上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椭圆即扁圆
P Q
A
HO
B
我花了很大力气 才找到了可具操 作性的定义
AHQH·B2H为常数.
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of Perga,约公元 前262~190年),古希腊数学家. 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 科学成果,它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 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
我们一起联想
实验:在锥形瓶中注入一些有色 液体,通过不断调整锥形瓶的位 置,观察水面的图形.
问题:除了圆,椭圆,还可能什 么有图形呢? 那让我们一起再来观察吧!
圆锥曲线
(苏教版选修2-1第2章)
什么是数学?
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 形式和数量关系.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 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我们的成长再现了历史的演变.
人的认识从感觉开始,再从
感觉上升到概念,最后形成思想。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摘自波利亚《数学的发现》第14章引言)
问题探索1
问题1:一张相纸长为12cm,宽为 8cm,在角落存在一个坏点,其距长 边2.2cm,距短边2cm. 要在正中洗 一个椭圆形照片,我们能不能避开这 个坏点呢?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类比归纳
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
p q.
此时 , 我们说 , 那么 p 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称充要 条件. 显然 , 如果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 那么 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 . 概括地说,如果p q,那么p 与 q互为充要条件. 例1: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1.是 2.p:x > 0,y > 0,q: xy> 0; 2.不是 3.p: a > b ,q: a + c > b + c; 3.是 4.p:x > 5, ,q: x > 10 4.不是 5.p: a > b ,q: a2 > b2 5.不是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练习5、
1.已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那么┐p是┐q的_______________.
充分不必要条件
注、等价法(转化为逆否命题)
2:若┐A是┐B的充要条件,┐C是┐B的充 要条 A 件,则A为C的( )条件 A.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不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练习6、
1.已知P:|2x-3|>1;q:1/(x2+x-6)>0, 则┐p是┐q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p:|x+1|>2,q:x2<5x-6, 则┐p是┐q的( ) A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即p q,
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注:
①充分性: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足够 的,足以保证的。符合“若p则q”为真(p=>q)的形式,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第1部分 第2章 2.1 圆锥曲线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第1部分 第2章 2.1 圆锥曲线
反过来,若PA+PB=2a(a>0,常数)是不能推出P点轨迹是椭圆的. 这是因为:仅当2a>AB时,P点轨迹才是椭圆;而当2a=AB时,P点 轨迹是线段AB;当2a<AB时,P点无轨迹,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综上,甲是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综上,甲是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的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
行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
法;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例1] 平面内动点M到两点F1(-3,0),F2(3,0)的距离之和 为3m,问m取何值时M的轨迹是椭圆?
[思路点拨] 若M的轨迹是椭圆,则MF1+MF2为常数, 但要注意这个常数大于F1F2.
[精解详析] ∵MF1+MF2=3m, ∴M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当3m大于F1F2 时,由椭圆定义知,M的轨迹为椭圆, ∴3m>F1F2= 3+32+0-02=6, ∴m>2,∴当m>2时,M的轨迹是椭圆.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
理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

2018年苏教版数学选修2-1第1章 1.1.2

2018年苏教版数学选修2-1第1章 1.1.2

【解析】
(1)a2+b2=0 成立时,当且仅当 a=b=0.故应填“充要”. 两个三
(2)因为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但两个三角形相似 D 角形全等,所以填“充分不必要”. (3)因为 a2>0D
a>0,如(-2)2>0,但-2>0 不成立;又 a>0⇒a2>0,
所以“a2>0”是“a>0” 在不同区间的单调性是不同的, 故“sin α>sin β”是“α>β”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1)当 x>2 时,一定有 x≥1,故填⇒; (2)当 c≤0 时,a>b 不能推出 ac>bc,故填 D ;
(3)因为 ac2>bc2,所以 c2>0,所以 a>b,故填⇒; (4)a,b,c 成等差数列,则 b-a=c-b 即 2b=a+c,故填⇒.
【答案】 (1)⇒ (2)D (3)⇒ (4)⇒
(3)若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则 AC⊥BD; 反之, 若 AC⊥BD, 则四边形 ABCD 不一定为菱形.故“四边形 ABCD 为菱形”是“AC⊥BD”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ln(x+1)<0⇔0<1+x<1⇔-1<x<0,而(-1,0)是(-∞,0)的真子集,所以 “x<0”是“ln(x+1)<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1)充要 (2)充分不必要 (3)必要不充分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章 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件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章 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件
当 t∈[12,4]时,ymin=1. 所以只需 a>1 即可.
∴a 的取值范围为(1,+∞).
易错警示
对量词的否定不当致误
(2012·高考安徽卷改编)命题“存在实数x,使x>1”
的否定是_对__任__意__实___数__x_,__都__有___x_≤__1___________.
[解析] “存在实数x,使x>1”的否定是“对任意实数x,都 有x≤1”.
[错因与防范] (1)本题易误把“存在”否定为“不存在”, 而“存在”的否定其实是“任意”.
(2)忽略x>1的否定.
(3)解决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的问题时,有以下几 点请注意: ①正确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含义,从整体上把 握,明确其否定的实质. ②记住一些常用的词语的否定形式及其规律.
(5)虽然不含逻辑联结词,其实“指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中
省略了“所有的”,所以该命题是全称命题且为真命题.
[方法归纳] 判定一个语句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可分三个步骤: (1)首先判定语句是否为命题,若不是命题,就当然不是全称 命题或存在性命题. (2)若是命题,再分析命题中所含的量词,含有全称量词的命 题是全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是存在性命题. (3)当命题中不含量词时,要注意理解命题含义的实质.
2.(2012·高考辽宁卷改编)已知命题p:∀x1,x2∈R,
(f(x2)-f(x1))(x2-x1)≥0,则﹃p是_③_______.
①∃x1,x2∈R,(f(x2)-f(x1))(x2-x1)≤0; ②∀x1,x2∈R,(f(x2)-f(x1))(x2-x1)≤0; ③∃x1,x2∈R,(f(x2)-f(x1))(x2-x1)<0; ④∀x1,x2∈R,(f(x2)-f(x1))(x2-x1)<0. 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性命题.故﹃p为: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感知概念 形形成成概概念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⒊ 尝试初步运用
探究问题:
① 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件?
探究结论:
p可能是q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因此要判断是否有 p 或q q .p
感知概念 形形成成概概念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探究结论:
1“. pq”就是“xP xQ”即“PQ”
用图形可以表示为: P 或Q
P、Q
2“. p q”即“ P =Q”,
用图形可以表示为: P、Q
感知概念 形成概念 理理解解概概念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练习2:
1.已知: p : 0 x 5,q : x 2 3 ,则p 是q的什么条件?
2.x y 5 是 x 3 或y 2 的什么条件?
⑷ p :A∩B=A, q :A B;
⑸ p :a >b , q :a2 >b2;
命题⑴ p q,根据逆否命题
,
即如果没有q成立,就一定没有p成
立, q成立是p成立“必须要有”的
条件,称 q是 p的必要条件.
感知概念 形形成成概概念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充分、必要条件定义:
如果 pq,那么p是q 成立的充分 条件,同时, q是 p成立的必要条件.
充分不必要 充分不必要 必要不充分
(真) (真) (假) (假)
既充分又必要 不充分不必要
感知概念 形形成成概概念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充要条件定义 如果 p是 q的充分条件, 同时又是 q的必要 条件,则称 p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 要条件.
记作:p q
感知概念 形形成成概概念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小结作业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1-1-2第2课时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1-1-2第2课时

题型一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 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 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在△ABC中,p:A>B,q:BC>AC; (2)对于实数x,y,p:x+y≠6,q:x≠2或y≠4; (3)在△ABC中,p:sin A>sin B,q:tan A>tan B; (4)已知x,y∈R,p:(x-1)2+(y-2)2=0,q:(x-1)(y- 2)=0.
题型三 求充分条件
【例3】 已知方程 x2+(2k-1)x+k2=0,求使方程有两个大于1 的根的充要条件. [思路探索] 求充要条件就是求它的等价命题. 解 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 x1,x2,则 x1,x2 都大于 1 的充 要条件是
(2k-1)2-4k2≥0, ( (xx11- -11) )+ ((x2-x2- 1)1)>0>,0,整理得
k≤14, x1+x2-2>0, x1x2-(x1+x2)+1>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k-≤(14,2k-1)-2>0, 解得 k<-2. k2+(2k-1)+1>0,
所以所求的充要条件是 k∈(-∞,-2).
规律方法 求充要条件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1)先由结论寻找使之成立的必要条件,再验证它也是使 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既保证充分性和必要性都成立. (2)变换结论为等价命题,使每一步都可逆,直接得到使 命题成立的充要条件.
名师点睛
如何理解充要条件 p是q的充要条件意味着“p成立,则q必成立,p不成立, 则q必不成立”,简记为“有之必有果,无之则无果” 拓展:命题成立的四种条件 ①若p⇒q,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p q,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④若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第1部分 第2章 2.6 2.6.2 求曲线的方程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课件:第1部分 第2章 2.6 2.6.2 求曲线的方程

3.点P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
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解:设d是点F到直线x=8的距离,
根据题意,得PdF=12.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F(2,0)为焦
c=2, 点,x=8为准线的椭圆,则ac2=8, ∴b2=a2-c2=16-4=12. 故点P的轨迹方程为1x62+1y22 =1.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化简时需要使用代 数中的恒等变形的方法.
(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 上”.这一步的证明是必要的.从教材内容看,这一步不作要 求,可以省略,但在完成第(4)步时,所用的变形方法应都是可 逆的,否则要作适当说明.
直接法求曲线方程
[例1] △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a>c>b,且a,c,b成等差数列,AB=2,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解得ac=2=21. 6,
4.如图所示,已知点C为圆(x+ 2 )2+y2=4的圆心,点A( 2 , 0),P是圆上的动点,点Q在圆的半径CP上,且 MQ ·AP =0, AP=2 AM .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
解:圆(x+ 2)2+y2=4的圆心为C(- 2,0),半径r =2,∵·AP=0, AP=2 AM , ∴MQ⊥AP,点M为AP的中点,即QM垂直平分AP. 连结AQ, 则AQ=QP, ∴|QC-QA|=|QC-QP|=CP=r=2. 又|AC|=2 2>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 以C(- 2,0),A( 2,0)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 线, 由c= 2,a=1,得b2=1, 因此点Q的轨迹方程为x2-y2=1.
2.求曲线的方程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2)定义法; (3)相关点代入法; (4)待定系数法等.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本章归纳整合(一)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本章归纳整合(一)
件;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1已】知不等式|x-m|<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x13<
,1求 2
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x-m|<1可化为m-1<m+1,
又∵不等式|x-m|<1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3<x<12, (如图) ∴mm- +11≤ ≥1312, ,解得mm≤ ≥43-,12,即-12≤m≤43.
专题四 用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理解集合间的关系
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是我们理解集合间关系的很好工 具,有以下常用结论:P⊆Q即“∀x∈P,都有x∈Q成立”, P∩Q≠∅即“∃x∈P,有x∈Q成立”.
【例4已】知集合P=[ 12,2],函数f(x)=log2(ax2-2x+2)的定义域 为Q; (1)若P∩Q=P,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Q≠∅,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由 ax2-2x+2>0,得 a>-2(1x)2+2x=
高中数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本章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
要点归纳
1.命题 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一个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 构成.由命题的正确与否,可将命题分为真命题、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若原命题:若p则q;则逆命题:若q则p(结论和条件“换 位”);否命题:若非p则非q(条件和结论都否定“换质”);逆否 命题:若非q则非p(条件和结论“换质”后又“换位”). (2)原命题与逆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称为互否 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注意: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而互逆或互否的两个 命题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命题趋势
命题是数学的重要构成形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数学的 重要概念,故命题及其关系是数学高考的必考内容和热门考 点.而对逻辑联结词的考查主要是通过逻辑联结词考查集 合、函数等知识内容,对量词的考查主要是全称命题与存在 性命题的否定.本章内容一般占5~10分,预测今后的高考 在考查上述基本题型的基础上,可能会在解答题的条件中穿 插关于量词比较隐蔽的叙述,能否发现并合理转换成具有可 操作性的数学表达式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
分别判断由下列命题构成的 “p∧q”“p∨q”“綈p”形式的命题
的真假. (1)p:函数y=x2和函数y=2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q:函数y=2x是增函数. 解 因为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为假命题,p∨q为 真命题,綈p为真命题. (2)p:7>7;q:7=7. 解 因为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为假命题,p∨q为
知识点三 思考 答案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已知命题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分别写出命题p的否命题和 命题p的否命题:如果一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对角
命题p的否定,并结合本题说明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与其否定有何区别? 线不相等; 命题p的否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命题的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有着本质的区别,命题的否定只否定原命题的 结论,不能否定原命题的条件,而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
解答
反思与感悟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跟踪训练2
已知命题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
④ 填序号) 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 ①(綈p)∨q;②p∧q;③(綈p)∧(綈q);④(綈p)∨(綈q).
解析
由于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假命题,因此,命题綈p 是假命题,
解答
引申探究 写出本例中所给命题的否命题. 解 (1)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不都是全等三角形.
(2)若m2+n2≠0,则实数m,n不全为零.
(3)若xy≠0,则x≠0且y≠0.
解答
反思与感悟
綈 p是对命题p 的全盘否定,对一些词语的正确否定是
写綈p的关键,如“都”的否定是“不都”,“至多两个”的反面是 “至少三个”、“p∧q”的否定是“(綈p)∨(綈q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对(1)判断“(綈p)∧q”“(綈q)∨p”的真假;对 (2)判断“p∧(綈q)”“p∨(綈q)”“(綈p)∧(綈q)”“(綈p)∨(綈q)”的真假. 解 (1)因为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 所以綈p是真命题,綈q是假命题,即(綈p)∧q为真命题,(綈q)∨p为假命题. (2)因为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 所以綈p是真命题,綈q是假命题, 所以p∧(綈q)为假命题,p∨(綈q)为假命题; (綈p)∧(綈q)为假命题,(綈p)∨(綈q)为真命题.
{x|-1<x<2且x≠0,1} 时为假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p得-1≤x≤2,又q:x∈Z,得p∧q:x∈{-1,0,1,2}. 綈p:x<-1或x>2,因为“p∧q”与“綈p”同时为假,所以p真且q假, 故-1<x<2且x≠0,1.
梳理 (1)命题的否定:“非”命题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 ①“綈p”是否定命题p的结论,不否定命题p的条件,这也是“綈p”与否 命题的区别; ②p与“綈p”的真假必定相反; ③“綈p”必须包含p的所有对立面. (2)否命题:求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时,要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1.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是一回事.( × )
2.命题“方程x2-3=0没有有理根”的否定为“方程x2-3=0有有理根”.
( √ )
3.命题“若a2>b2,则|a|>|b|”的否定为“若a2>b2,则|a|<|b|”.( × )
题型探究
类型一
綈p命题及构成形式
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形式. (1)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解 解 解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都是全等三角形. 若m2+n2=0,则实数m,n不全为零. 若xy=0,则x≠0且y≠0. (2)若m2+n2=0,则实数m,n全为零; (3)若xy=0,则x=0或y=0.
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反思与感悟
由真值表可判断 p∨q,p∧q,綈p命题的真假,反之,
由p∨q,p∧q,綈p命题的真假也可判断p,q的真假情况.一般求满足 p假成立的参数范围,应先求p真成立的参数的范围,再求其补集.
跟踪训练3
已知命题p:|x2-x|≤2,q:x∈Z,若“p∧q”与“綈p”同
梳理
(1)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
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2)命题綈p的真假:若p是真命题,则綈p必是 假 命题;若p是假命题,
则綈p必是 真 命题.
知识点二
“p∧q”与“p∨q”的否定
对复合命题“p∧q”的否定,除将简单命题p,q否定外,还需将“且”变 为“ 或 ”.对复合命题“p∨q”的否定,除将简单命题p,q否定外,还 需将“∨”变为“ ∧ ”. 复合命题的真假,主要利用真值表来判断,其步骤如下: (1)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2)判断其中各简单命题的真假; (3)利用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命题綈q是真命题,从而(綈p)∨q,p∧q,(綈p)∧(綈q)都是假命题,(綈
p)∨(綈q)为真命题.
解析
答案
类型三 例3
命题的否定的真假应用
已知命题p:方程x2+2ax+1=0有两个大于-1的实数根,命题q:
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 - ax + 1>0 的解集为 R ,若 “p∨q” 与 “ 綈 q” 同时为
跟踪训练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形式. (1)p:y =sin x是周期函数; 解 解 解 解 綈p:y =sin x不是周期函数. 綈p:3≥2. 綈p: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 綈p:5是75的约数.
解答
(2)p:3<2; (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4)p:5不是75的约数.
类型二 例2
第1章 §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第2课时 “非”
学习目标
1.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能写出简单命题的“綈p”命题. 2.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初步应用. 3.理解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逻辑联结词“非”
思考 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p:5是25的算术平方根;q:5不是25的算术平方根. (2)p:y=tan x是偶函数;q:y=tan x不是偶函数. 答案 两组命题中,命题q都是命题p的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