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关系的性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第二章关系

离散数学第二章关系

例9 .设A={1,2,3,4} ,B={2,4,6,8,10} 。 R={(1,2),(2,4),(3,6)}。
则 (R) = {1,2,3}A , (R) = {2,4,6}B 。
二.关系的一些关联性质 17
离散数学
定理1. 设R1,R2 A×B是两个关系。若 R1 R2 ,则
(1)保序性: (R1) (R2) ; (2)保序性: (R1) (R2) ;
注:笛卡尔(1596-1650 ),法国数学家, 1637年发表《方法论》之 一《几何学》,首次提出坐标及变量概念。这里是其概念的推广。
定义2. • 二个集合A,B的(二维或二重)叉积定义为 A×B ={(a, b): a A bB} ; •其元素——二元组(a, b)通常称为序偶或偶对(ordered
故 (R1)∩ (R2) = {1,2 }
21
离散数学
所以 (R1)∩ (R2) (R1 ∩ R2) 。
元素aA和集合A1A在关系R A×B下的关联集 (1)a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
R(a)={b : bBaRb }B ;
(2) A1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1): R(A1)={b : bB (aA1)(aRb) }B 。
•当A=B时,即RA×A,则称R是A上的一个二元关 系。
例1 . 设A是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11
离散数学
R={(a,b) : aAbAa与b是同乡}A×A 于是,R是西安交通大学同学之间的同乡关系。
例2 . 设A是某一大家庭。
R1 = {(a,b) : aAbAa是b的父亲或母亲}A×A R2 = {(a,b) : aAbAa是b的哥哥或姐姐}A×A R3 = {(a,b) : aAbAa是b的丈夫或妻子}A×A 于是,

《离散数学关系》课件

《离散数学关系》课件
表示元素之间的顺序关系,如 大小关系、前后关系等。
等价关系
表示元素之间具有相同性质的 关系,等价关系具有自反性、 对称性和传递性。
偏序关系
表示元素之间的部分顺序关系 ,偏序关系具有自反性、反对
称性和传递性。
02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并
总结词
关系的并运算是将两个关系中的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关系。
性质
离散数学关系具有传递性、反对称性、自反性等性质。传递性是指如果关系R(x,y)和关系R(y,z)都成立,则关系 R(x,z)也成立;反对称性是指如果关系R(x,y)和关系R(y,x)同时成立,则x=y;自反性是指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x ,都存在关系R(x,x)。
关系的表示方法
表格法
通过表格的形式表示关系,行表示关系的起点,列表示关系的终 点,表格中的元素表示起点和终点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05 关系的应用
关系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关系数据库
关系代数
数据库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 的数据库,使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和存 储数据。关系数据库中的表通过行和 列来组织数据,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每一行代表一个记录。关系数据库 中的关系是指表格之间的关系,通过 主键和外键来建立表格之间的联系。
基数性质
关系的基数具有一些性质,如非 负性(基数总是大于或等于0)、 传递性(如果关系R中存在元素a 和b,且a和b之间有关系,那么 在关系S中a和b也一定有关系)等 。
基数计算
计算关系的基数需要先确定关系 中所有元素的数量,然后进行计 数。例如,如果一个关系是由两 个集合的笛卡尔积形成的,那么 它的基数就是这两个集合的元素 数量的乘积。
VS
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 为其推荐相关或感兴趣的物品或服务的过 程。在推荐系统中,关系是指用户和物品 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用户和物品之间的 关联规则和协同过滤等技术来实现个性化 推荐。

离散数学4-关系与函数

离散数学4-关系与函数
BA = {<a,1>,<b,1>,<c,1>,<a,2>,<b,2>,<c,2>,<a,3>, <b,3>,<c,3>}
A={}, P(A)A= {<,>, <{},>}
7
笛卡儿积的性质
不适合交换律 ABBA (AB, A, B) 不适合结合律 (AB)CA(BC) (A, B) 对于并或交运算满足分配律
<x,y>∈A×(B∪C) x∈A∧y∈B∪C x∈A∧(y∈B∨y∈C)
(x∈A∧y∈B)∨(x∈A∧y∈C) <x,y>∈A×B∨<x,y>∈A×C <x,y>∈(A×B)∪(A×C)
所以有A×(B∪C) = (A×B)∪(A×C).
10
二元关系的定义
定义 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集合非空, 且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 (2)集合是空集
❖关系R1 :{m, n}到 {w, x, y, z} ,且R1 ={<m, x>,<m, z>,<n, w>}。
❖ 计算R1∘R2
a R2 m
R1
w
b
n
x
o
y
c
p
z
23
第二种方法:关系矩阵乘法
利用图示(不是关系图)方法求合成
❖关系R2:{a, b, c}到 {m, n, o, p} ,且R2={<a, p>,<a, o>,<b, m>}。
12
从A到B的关系与A上的关系
定义 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系叫 做从A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 A上的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讲义》课件

《离散数学讲义》课件
离散概率分布的定义
离散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事件在有限或可数无限的可 能结果集合中发生的概率的数学工具。
离散概率分布的种类
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 分布等。
离散概率分布的应用
离散概率分布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过 程,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一个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 ,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类型。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应 用
在统计学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常用的 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推断总体特征和比较不 同总体的差异。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的统计方法。
《离散数学讲义》ppt课件
目 录
• 离散数学简介 • 集合论 • 图论 • 离散概率论 • 逻辑学 • 离散统计学 • 应用案例分析
01
离散数学简介
离散数学的起源和定义
起源
离散数学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数学研 究,最初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一些实际 问题,如组合计数和图论问题。
定义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如集合、 图、树、逻辑等)的数学分支,它不 涉及连续的变量或函数。
联结词:如与(&&)、或(||)、非(!)等,用 于组合简单命题。
03
04
命题公式: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组合而 成的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
05
06
肯定前件、否定后件、析取三段论、合取 三段论等推理规则。
谓词逻辑
个体词
表示具体事物的符号。

离散数学第四章课件ppt

离散数学第四章课件ppt

例1 设R={<x,y>|x、y∈N∧y=x2}和S={<x,y>|x、 y∈N∧y=x+1}是N上的关系,求R-1、R*S、S*R。
解 R-1={<y,x>|x、y∈N∧y=x2}
R*S={<x,y>|x、y∈N∧y=x2+1}
S*R={<x,y>|x、y∈N∧y=(x+1)2}
定理4.9 设R和S为任意两个二元关系,则: (1)(R-1)-1=R。 (2)(R∪S)-1=R-1∪S-1。 (3)(R∩S)-1=R-1∩S-1。 (4)(R-S)-1=R-1-S-1。 (5)(A×B)-1=B×A。 证 (2)因为<x,y>∈(R∪S)-1<y,x>∈(R∪S) 明 <y,x>∈R∨<y,x>∈S
注: (1)当x≠y时,<x,y>≠<y,x>; (2)<x,y>= <u,v>当且仅当x=u∧y=v; (3)序偶<x,y>与集合 {x,y}不同。
定义4.2 n个元素x1、x2、…、xn按一定的 次序排列组成的有序序列称为有序n元组,记 作<x1,x2,…,xn>。
例如,表示时间的年月日组成一个三元组。
证 明
(2)因为y∈R[A∩B] x(x∈A∩B∧xRy) c∈A∧c∈B∧cRy
(c∈A∧cRy)∧(c∈B∧cRy)
y∈R[A]∧y∈R[B] y∈R[A]∩R[B], 所以R[A∩B] R[A]∩R[B]。
4.2.2关系矩阵与关系图
定义4.11 设A={x1,x2,…,xn},B={y1,

定理4.10 设R、S和T为任意三个二元关 系,则: (1)DR*SDR,RR*SRS。 (2)RS∧TWR*TS*W。 (3)R*(S∪T)=(R*S)∪(R*T)。 (4)R*(S∩T)(R*S)∩(R*T)。 (5)R*S-R*TR*(S-T)。 (6)(R*S)-1=S-1*R-1。 (7)(R*S)*T=R*(S*T)。

关系的性质-集合与关系-离散数学

关系的性质-集合与关系-离散数学
2


。 。 3
第12页
反对称
1

反对称
1

对称
1

1
。 对称
2
。 。 3
R1
1
2
。 。 3
R2
1
2
。 。 。 2。 3 3
R3 R4 对称
1
反对称
反对称

对称
2

非对称 非反对称 1

反对称 。
反对称 对称 对称与反对称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些关系它既是对称也是反对 称的,如空关系R4、恒等关系R8、关系 R9 。 任何不是对称的关系未必一定是反对称的关系,反之亦然。 存在既不是对称也不是反对称的关系。 如关系R7
定义:R是A中关系,对任何x,y,z∈A,若有<x,y>R和 <y,z>R,就有<x,z>R,则称R为A中的传递关系。 即R在A上传递(x)(y)(z)((xA∧yA∧zA ∧<x,y>R∧<y,z>R)<x,z>R)
五、传递性


定义:R是A中关系,对任何x,y,z∈A,若有<x,y>R和 <y,z>R,就有<x,z>R,则称R为A中的传递关系。 即R在A上传递 (x)(y)(z)((xA∧yA∧zA ∧<x,y>R∧<y,z>R)<x,z>R) 从关系关系图和关系矩阵中不易看清是否有传递性。 有时,必须直接根据传递的定义来检查。


定义:设R是集合A上的关系,若对于任意的x∈A 都有<x,x>R ,则称R为A中的反自反关系。 即R是A中反自反的(x)(xA<x,x>R) 从关系矩阵看反自反性: 主对角线都为0。

离散数学关系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离散数学关系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R2\R3)R4(R2R4)\(R3R4)
例2: 设X={a,b,c},R1={(a,a),(a,b)}, R2={(a,a),(b,c)},R3={(a,c),(b,b)}。
R2\R3={(a,a),(b,c)}
(R1R2)={(a,a),(a,c)} (R1R3)={(a,c),(a,b)}
25/25
(2)R1(R2∩R3)(R1R2)∩(R1R3)
(3)(R2∪R3)R4=(R2R4)∪(R3R4)
(4)(R2∩R3)R4(R2R4)∩(R3R4)
21/25
集合与图论 关系合成的性质
4、一般说来,合成运算对差运算不满足分配律: R1(R2\R3)(R1R2)\(R1R3)
6/25
集合与图论
关系的个数
例如:设A={1,2},B={a,b,c}, AB={(1,a),(1,b),(1,c),(2,a),(2,b),(2,c)}。
AB有6个元素,问题2:A到B的关系的个数 设|A|=m,|B|=n,则A到B上有多少个二元关系?
24/25
集合与图论 关系幂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定理6 设X是一个有限集合且X=n,R为X上的任 一二元关系,则存在非负整数s,t使得0≤s<t≤2n2且Rs=Rt。
定理7 设R是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存在非负整 数s,t,s<t,使得Rs=Rt,则
(1)Rs+k=Rt+k,k为非负整数; (2)Rs+kp+i=Rs+i,其中p=t-s,而k,i为非负整数; (3)令S={R0,R,R2,...,Rt-1},则对任意的非负的整数 q有RqS。
在这个定义中,要求X的每个元素x,都有xRx, 即(x, x) R。

离散数学PPT【共34张PPT】

离散数学PPT【共34张PPT】
15
18.4 点着色
定义17.9 (1) 图G的一种点着色——给图G的每个顶点涂上一种颜色,
使相邻顶点具有不同颜色 (2) 对G进行k着色(G是k-可着色的)——能用k种颜色给G
的顶点着色 (3) G的色数(G)=k——G是k-可着色的,但不是(k1)-可着色
的.
16
关于顶点着色的几个简单结果
定理17.19 (G)=1当且仅当G为零图 定理17.20 (Kn)=n 定理17.21 若G为奇圈或奇阶轮图,则(G)=3,若G为偶阶轮 图,则(G)=4. 定理17.22 若G的边集非空,则(G)=2当且仅当G为二部图.
路径 (7) M的交错圈——由M与EM中的边交替出现构成的G中圈
上图中,只有第一个图存在完美匹配
8
可增广路径及交错圈
(1)
(2)
(3)
设红色边在匹配M中,绿色边不在M中,则图(1)中的两条路 径均为可增广的交错路径;(2)中的全不是可增广的交错路 径;(3)中是一个交错圈. 不难看出,可增广交错路径中,不在M中的边比在M中的边 多一条. 交错圈一定为偶圈.
立集 (3) 最大点独立集——元素最多的点独立集 (4) 点独立数——最大点独立集中的元素个数,记为0
(1)
(2)
在图中,点独立数依次为2, 2, 3.
(3)
2
极大独立集与极小支配集
定理18.1 设G=<V,E>中无孤立点,则G的极大点独立集都是 极小支配集. 证明线索: (1) 设V*为G的极大点独立集,证明它也是支配集.
定理17.28 偶圈边色数为2,奇圈边色数为3. 定理17.29 (Wn) = n1, n4. 定理17.30 二部图的边色数等于最大度. 定理17.31 n为奇数(n1)时,(Kn)=n;

离散数学关系-PPT

离散数学关系-PPT
离散数学关系
基本要求和重难点:
• 基本要求
了解序偶与笛卡尔积,掌握关系得性质和运算,重 点掌握关系闭包运算得求法和偏序关系及哈斯图 得正确画法。
• 重难点
关系5种性质得判断,关系得闭包运算和偏序关系 得性质及特殊元素得判断。
引言
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一些常见关系, 例:家庭集合,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全校同学作为一个集合,有同班关系,同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在计算机逻辑设计中,应用了等 价关系,相容关系。 在编译原理、关系数据库、数据结构、数学中也有 关系。
例题
返回第5、3节目录
五、传递性例题
例: A={1,2,3,4} R={<1,4>,<4,3>,<1,3>,<3,1>,<1,2>,<3,2>,<2,3>, <4,2>,<1,1>,<3,3>} R不就是传递得
返回传递性
返回第5、3节目录
六、举 例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任何集合上得
返回总目录
一、自反性
自反性
定义: 若xA,均有xRx,那么称R就是自反得。
A上关系R就是自反得x(xA xRx)
在关系矩阵中,反映为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 在关系图中,反映为每结点都有自回路 例1: A={1,2,3},R={<1,1>,<2,2>,<3,3>,<1,2>}
1 23
例2:“=”关系和“≤”关系就是自反得吗?
S={<4,2>,<2,5>,<3,1>,<1,3>}

离散数学 关系的性质 PPT

离散数学 关系的性质 PPT
离散数学 关系的性质
自反性与反自反性
例: 自反关系: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
小于等于关系LA, 整除关系DA 反自反关系:实数集上的小于关系
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
实例
例1 A={1,2,3}, R1, R2, R3是A上的关系, 其中 R1={<1,1>,<2,2>} R2={<1,1>,<2,2>,<3,3>,<1,2>} R3={<1,3>}
说明: • 对于有穷集合A (|A|=n) 上的关系, (3)中的并是有 限的. • 若 R是自反的,则 r(R)=R; 若R是对称的,则
s(R)=R; 若R是传递的,则 t(R)=R.
(3)t(R)=R∪R2∪R3∪…
先证R∪R2∪… t(R)成立,为此只需证明对任意 的正整数n有 Rn t(R)即可。用归纳法。 n=1时,有 R1=R t(R)。 假设Rnt(R)成立,那么对任意的<x,y>有
R2自反, R3反自反, R1既不是自反也不是反自反的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
实例: 对称关系: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
反对称关系:恒等关系IA,空关系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
实例
例2 设A={1,2,3}, R1, R2, R3和R4都是A上的关系, 其中 R1={<1,1>,<2,2>}, R2={<1,1>,<1,2>,<2,1>} R3={<1,2>,<1,3>}, R4={<1,2>,<2,1>,<1,3>}
R1 和 R3 是A上的传递关系 R2不是A上的传递关系

离散数学1.4__关系的性质

离散数学1.4__关系的性质

自反
2 { 0,0 , 1,2 , 1,1 , 2,2 , 2,3 , 3,3 } 自反
3 { 2,1 , 0,0 , 3,3 }
非自反
4 { 0,1 , 2,3 , 1,2 }
反自反
2.反自反的二元关系
(1). 定义: R是A上的二元关系,若x(x∈A→<x,x>R), 则称R在A上是反自反的二元关系. 即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a,都有(a,a) R,则称R为 反自反的二元关系。 例如A={a,b,c}, R={ (a,b),(b,c),(b,a)},则R是反自反的。
R1={<1,1>,<2,2>}
R2={<1,2>,<2,3>}
R1 是A上的传递关系 R2不是A上的传递关系
关系性质判别汇总
表达式 关系 矩阵 自反性 主对角 线元素 全是1 反自反性 主对角线 元素全是 0 对称性 矩阵是 对称矩 阵 反对称性 若rij=1, 且 i≠j, 则rji=0 传递性
20
二、关系性质的充要条件
设R为A上的关系, 则 (1) R在A上自反当且仅当 IA R
(2) R在A上反自反当且仅当 R∩IA=
(3) R在A上对称当且仅当 R=R1
(4) R在A上反对称当且仅当 R∩R1IA
(5) R在A上传递当且仅当 RRR
21
例5

A {1,2,3},下面分别给出集合A上三个关系的
11
R也是反对称的。
注意,“对称的”和“反对称的”这两个概念并非相互对立,
相互排斥的。存在着既不是对称的又不是反对称的二元 关系,也存在着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二元关系。 例如 A={a,b,c,d} R={(a,b),(b,a),(c,d)}

离散数学28.关系的性质1

离散数学28.关系的性质1
例如,集合X上的全域关系EX、 恒等关系IX都不是X上的反 自反关系.
2)若关系R不是反自反的,关系R也不一定是自反的,反之也 成立.
XZ-{0}时,整除关系 R2={<x,y>x,yX∧x整除y}. 都是自反关系.
(3) 数集X上的小于关系 R3= {<x,y>x,yX∧xy}. 不是自反的.
若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充要条件: • 1) R是自反的恒等关系IX R. • 2) R是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全是1. • 3) R是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有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 个x∈X,有<x,x>R,则称二元关系R是反自反的.
R在X上反自反 (x)(xX <x,x>R ). 例如,数集X上的小于关系 R3={<x,y>x,yX∧xy} 空关系 ,均为反自反关系.
若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是反自反的充要条件: • 1) R是反自反的恒等关系IX R= . • 2) R是反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全是0. • 3) R是反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没有自回路.
设 X={1,2,3}, R1={<1,1>,<2,2>,<3,3>,<1,2>} 是X上的自反关系; R2={<1,3>} 是X上的反自反关系; R3 ={<1,1>,<1,2>,<2,2>,<2,3>} 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注意:
1)一个关系R如果是自反的,一定不是反自反的;如果是反自 反 的,则一定不是自反的.
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性质主要有5种: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 称性、传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对称、反对称. R2 对称,不反对称. R3 反对称,不对称. R4 不对称、也不反对称.
.
6
传递性
实例: A上的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 小于等于关系, 小于关系,整除关系,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
.
7
实例
例3 设A={1,2,3}, R1, R2, R3是A上的关系, 其中 R1={<1,1>,<2,2>} R2={<1,2>,<2,3>} R3={<1,3>}
集合表示 矩阵表示 图表示
闭包的性质
.
16
闭包定义
定义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R的自反(对
称或传递)闭包是A上的关系R, 使得R满足以
下条件: (1)R是自反的(对称的或传递的) (2)RR (3)对A上任何包含R的自反(对称或传递) 关系 R 有 RR.
一般将 R 的自反闭包记作 r(R), 对称闭包记作 s(R), 传递闭包记作 t(R).
R1 和 R3 是A上的传递关系 R2不是A上的传递关系
.
8
关系性质的充要条件
设R为A上的关系, 则 (1) R在A上自反当且仅当 IA R (2) R在A上反自反当且仅当 R∩IA= (3) R在A上对称当且仅当 R=R1 (4) R在A上反对称当且仅当 R∩R1IA (5) R在A上传递当且仅当 RRR
.
19
再证t(R)R∪R2∪…成立,为此只须证明 R∪R2∪…是传递的。
4.3 关系的性质
自反性 反自反自反 反自反
x∈A,有 x∈A,有 <x,x>R), <x,x>R,
对称
反对称
传递
若 <x,y>∈R 有<y,x>∈R),
若<x,y>∈R且x y ,则<y,x> R
若<x,y>∈R <y,z>∈R,则
<x,z>∈R),
前提
推理过程
结论
例4 证明若 IA R ,则 R在A上自反.
证 任取x,
xA <x,x> IA <x,x>R 因此 R 在 A 上是自反的.
.
11
对称性证明
证明模式 证明R在A上对称
任取<x, y>
<x,y>R ……………..….……. <y,x>R
前提
推理过程
结论
例5 证明若 R=R1 , 则R在A上对称. 证 任取<x,y>
如果两点之 如果顶点
间有边, 是一 xi 连通到
条有向边(无 xk , 则从 xi
双向边)
到 xk 有边
.
2
自反性与反自反性
例: 自反关系: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
小于等于关系LA, 整除关系DA 反自反关系:实数集上的小于关系
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
.
3
实例
例1 A={1,2,3}, R1, R2, R3是A上的关系, 其中 R1={<1,1>,<2,2>} R2={<1,1>,<2,2>,<3,3>,<1,2>} R3={<1,3>}
.
9
实例
例.判断下图中关系的性质, 并说明理由.
(1)不自反也不反自反;对称, 不反对称;不传递.
(2)反自反,不是自反的;反对称,不是对称的; 是传递的.
(3)自反,不反自反;反对称,不是对称;不传递.
.
10
自反性证明
证明模式 证明R在A上自反
任取x,
xA ……………..….……. <x,x>R
.
17
闭包的构造方法
定理1 设R为A上的关系, 则有
(1) r(R) = R∪R0
(2) s(R) = R∪R1
(3) t(R) = R∪R2∪R3∪…
说明:
• 对于有穷集合A (|A|=n) 上的关系, (3)中的并是有
限的.
• 若 R是自反的,则 r(R)=R; 若R是对称的,则
s(R)=R; 若R是传递的,则 t(R)=R.
表达 式
关系 矩阵
关系 图
IAR
主对角 线元素 全是1
每个顶 点都有 环
R∩IA= R=R1
主对角 线元素 全是0
矩阵是对 称矩阵
每个顶 点都没 有环
如果两个
顶点之间 有边, 是一 对方向相 反的边(无 单边)
R∩R1 IA RRR
若rij=1, 且 i≠j, 则rji=0
对M2中1所 在位置, M中相应 位置都是1
R2自反, R3反自反, R1既不是自反也不是反自反的
.
4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
实例: 对称关系: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
反对称关系:恒等关系IA,空关系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
.
5
实例
例2 设A={1,2,3}, R1, R2, R3和R4都是A上的关系, 其中 R1={<1,1>,<2,2>}, R2={<1,1>,<1,2>,<2,1>} R3={<1,2>,<1,3>}, R4={<1,2>,<2,1>,<1,3>}
<x,y>R <y,x>R 1 < y, x >R 因此 R 在 A 上是对称的.
.
12
反对称性证明
证明模式 证明R在A上反对称
任取<x, y>
<x,y>R<y,x>R ………..………. x=y
前提
推理过程
结论
例6 证明若 R∩R1IA , 则R在A上反对称. 证 任取<x,y>
<x,y>R <y, x>R <x,y>R <x,y>R 1
<x,y>R <y,z>R <x,z>RR <x,z>R 因此 R 在 A 上是传递的.
.
14
运算与性质的关系
R11 R1∩R2 R1∪R2 R1R2 R1∘R2
自反性 反自反性






×


×
对称性 反对称性





×


×
×
传递性 √ √ × × ×
.
15
4.4 关系的闭包
闭包定义 闭包的构造方法
<x,y>R∩R 1 <x,y>IA x=y
因此 R 在 A 上是反对称的.
.
13
传递性证明
证明模式 证明R在A上传递
任取<x, y>,<y, z>
<x,y>R<y, z>R …..………. <x,z>R
前提
推理过程
结论
例7 证明若 RRR , 则R在A上传递. 证 任取<x,y>,<y, z>
.
18
(3)t(R)=R∪R2∪R3∪…
先证R∪R2∪… t(R)成立,为此只需证明对任意 的正整数n有 Rn t(R)即可。用归纳法。 n=1时,有 R1=R t(R)。 假设Rnt(R)成立,那么对任意的<x,y>有
<x,y>∈Rn+1=Rn R t(<x,t>∈Rn∧<t,y>∈R) t(<x,t>∈t(R)∧<t,y>∈t(R)) <x,y>∈t(R) (因为t(R)是传递的) 这就证明了Rn+1 t(R)。 由归纳法命题得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