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样本特征数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及其特征数 - 植保

第三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及其特征数 - 植保

正正正正正正 T
32
18
正正正正正
25
19
正正正 T
17
20

5
◎变异较大的计数资料,可按一定幅度的方法制作次数分布表。 【例如】研究水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共测 200 个穗,每穗粒数的变幅在 27-83,极差达 56。 以 5 粒为一组,作次数
表 3.3 200 个稻穗每穗粒数的次数分布表
每穗粒数( y )
计量资料在分组前需要确定组数、组距、各组中值及组限,然后将全部观测值划线计数归组。 书例 p37 以表 3.4 的 140 行水稻试验的产量为例,说明整理方法。
表 3.4 140 行水稻产量(单位:克)
177 215 197 97 123 159 245 119 119 131 149 152 167 104 161 214 125 175 219 118 192 176 175 95 136 199 116 165 214 95 158 83 137 80 138 151 187 126 196 134 206 137
成的一般水平,常用来进行资料间的比较。 (一)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各个观察值的总和除以观察值个数所得的商,称为算术平均数
通常用μ表示总体平均数. xN
xi
i 1
x
N
N
N
设有一个含 N 个观察值的有限总体,其观察值为 x1,x2,…,xN,则该总体的算术平均数μ定义为:
+c↓
+c↓
+c↓
第二组 82.5
90
97.5
类推 ………………………………………………
5. 原始资料归组
(二)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表

人教A版必修3《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优化训练ppt课件

人教A版必修3《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优化训练ppt课件
最中间位置 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 在____________
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 相等 ,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 的面积________
x1+x2+„+xn x= n (3)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单位:mL):
342,348,346,340,344,341,343,350,340,342
343.6 则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___.
解析:由于数据较大,又都在常数 342 附近波动,把各数
据都减去 342,得 0,6,4,-2,2,-1,1,8,-2,0,
1 则 x ′=10×(0+6+4-2+2-1+1+8-2+0)=1.6, 即 x = x ′+342=343.6.
人员
平均环数- x 方差s2
甲 8.6 3.5
乙 8.9 3.5
丙 8.9 2.1
丁 8.2 5.6
从这四个人中选择一人参加奥运会射击项目比赛,最佳人 选是( C )
A.甲
C.丙
B.乙
D.丁
【问题探究】
如何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答案:(1)众数是最高矩形底边的中点;(2)中位数左边和右
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3)平均
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它等于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
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题型 1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求法
【例 1】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 17 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 成绩/米 1.50 1.60 1.65 1.70 人数/名
1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x =17×(1.50×2+1.60×3+1.65×

2021学年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2021学年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s
2


1 6
[(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
+(100-100)2+(100-100)2]=1.
(2)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值相同.
又s2甲>s乙2 ,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只是总体的平 均数、标准差的近似.实际应用中,当所得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 时,需先分析平均水平,再计算标准差方差分析稳定情况.
[难点] 对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意 义的理解.
要点整合夯基础 课堂达标练经典
典例讲练破题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填一填]
[答一答] 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唯一吗?
提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唯一的,众数不唯 一,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还可以没有.如果有两个数 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的次数都多,那么这 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s=
30 3.
方法2适用于每个数据都比较接近同一个数的问题,当数据 又大又多时,更能体现方法2的优越性.
[变式训练4] 一组数据:3,4,6,7,10,其标准差是 6 .
解析:∵ x =15×(3+4+6+7+10)=6,
∴s2=
1 5
×[
(3-6)2+(4-6)2+(6-6)2+(7-6)2+(10-6)2]
[变式训练2] 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你 在直方图中标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对应的位置 (用虚线标明),并根据直方图读出其相应的估计值.
解: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对应的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众 数:右端虚线,中位数:左端虚线,平均数:左端虚线).由直 方图观察可得众数为2.25,中位数为2.02,平均数为2.02.

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三个特征数

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三个特征数

2.02这个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 位数值2.0不一样,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02这个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 位数值2.0不一样,这是因为样本数据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只是直观地表明分布 的形状,但是从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始 的数据内容,所以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到的中位数估计值往往与样本的实际 中位数值不一致.
1 ( x1 x 2 x n ) n
数,即 x=
频率 组距
众数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就是最高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 例如下面是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 从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 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 2.25t
0.5 0.4 0.3 0.2 0.1
O
0.5
1
1.5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是直方图的 频率 组距 平衡点n 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由公式:
1 X= ( x1 x 2 x n ) n
0.5 0.4 0.3
0.2
0.1 O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平均用水量(t)
上图显示了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 x=1.973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 体的数字特征
一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 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 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平均数: 一组数据 x1 , x2 xn 的算术平均
三、 三种数字特征的优缺点 1、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它数据信息的 忽视使得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如上例中众数是2.25t,它告诉 我们,月均用水量为2.25t的居民数比月均用水量为其它数值的居民 数多,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多多少. 2、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 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 时也会成为缺点。如上例中假设有某一用户月均用水量为10t, 那么它所占频率为0.01,几乎不影响中位数,但显然这一极端值是 不能忽视的。 3、由于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的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样本数 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数、中位数都不具有的 性质。也正因如此 ,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 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 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时可靠性降低。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统计学中的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样本数据集进行一系列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和解释,以得到样本数据集的基本特征和信息。

这些特征包括中心趋势、离散性、对称性和峰度等方面的统计量。

中心趋势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数值的一种指标,常见的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值的平均数,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升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观察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

众数是指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位置。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整体趋势。

离散性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变异程度的指标,常见的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一组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变异程度。

方差是每个数据值与均值之间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变异情况。

对称性是用来描述数据集分布形态的指标,常见的有偏度和峰度。

偏度是指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可以用来描述数据集的非对称性。

对称分布的偏度为0,正偏斜则偏度大于0,负偏斜则偏度小于0。

峰度是指数据分布的峰态程度,可以用来描述数据集的尖峭程度。

峰度大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更尖峭,峰度小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更平缓。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数据集的分布形态。

在进行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时,可以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绘图,然后计算中心趋势、离散性、对称性和峰度等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可以通过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指标得到。

绘图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和散点图等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而对于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应用。

首先,中心趋势的指标可以反映数据集中的代表性数值,帮助理解数据的总体趋势。

其次,离散性的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分散程度,帮助理解数据的变异程度。

高中数学必修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二)》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二)》导学案

数学(高二上)导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课题:用样本估计总体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任务1 标准差问题平均数向我们提供了样本数据的重要信息,但是平均数有时也会使我们作出对总体的片面判断,因为这个平均数掩盖了一些极端的情况,而这些极端情况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只有平均数还难以概括样本数据的实际状态.如: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79549107 4乙:9578768677如果你是教练,你应当如何对这次射击作出评价?思考1甲、乙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分别为多少环?答经计算得:x甲=110(7+8+7+9+5+4+9+10+7+4)=7,同理可得x乙=7.思考2观察下图中两人成绩的频率分布条形图,你能说明其水平差异在哪里吗?答直观上看,还是有差异的.如:甲成绩比较分散,乙成绩相对集中.思考3对于甲乙的射击成绩除了画出频率分布条形图比较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说明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答还经常用甲乙的极差与平均数一起比较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甲的环数极差=10-4=6,乙的环数极差=9-5=4.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与平均数一起,可以给我们许多关于样本数据的信息.显然,极差对极端值非常敏感,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统计策略.思考4 如何用数字去刻画这种分散程度呢?答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 . 思考5 所谓“平均距离”,其含义如何理解?答 假设样本数据是x 1,x 2,…,x n ,x 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x i 到x 的距离是|x i -x |(i =1,2,…,n ).于是,样本数据是x 1,x 2,…,x n 到x 的“平均距离”是S =|x 1-x |+|x 2-x |+…+|x n -x |n .由于上式含有绝对值,运算不太方便,因此,通常改用如下公式来计算标准差: s =1n[(x 1-x )2+(x 2-x )2+…+(x n -x )2]. 思考6 标准差的取值范围如何?若s =0表示怎样的意义?答 从标准差的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差s ≥0,当s =0时,意味着所有的样本数据等于样本平均数. 任务2 方差思考1 方差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答 人们有时用标准差的平方s 2—方差来代替标准差,作为测量样本数据分散程度的工具,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思考2 对于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x 1,x 2(x 1<x 2),它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果分别用x 和a 表示,那么x 和a 分别等于什么? 答 x =12(x 1+x 2),a =12(x 2-x 1).思考3 在数轴上,x 和a 有什么几何意义?由此说明标准差的大小对数据的离散程度有何影响?答 x 和a 的几何意义如下图所示.说明了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较分散;标准差越小离散程度越小,数据较集中在平均数周围.思考4 现实中的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往往是很多的,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是不知道的.如何求得总体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呢?答 通常的做法是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这与前面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近似地代替总体分布是类似的.只要样本的代表性好,这样做就是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例1求出问题中的甲乙两运动员射击成绩的标准差,并说明他们的成绩谁比较稳定?解x甲=110(7+8+7+9+5+4+9+10+7+4)=7,同理可得x乙=7.根据标准差的公式,s甲=110[(7-7)2+(8-7)2+…+(4-7)2]=2;同理可得s乙≈1.095.所以s甲>s乙.因此说明甲的成绩离散程度大,乙的成绩离散程度小.由此可以估计,乙比甲的射击成绩稳定.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答案 6.8任务3标准差及方差的应用例2画出下列四组样本数据的条形图,说明它们的异同点.(1)5,5,5,5,5,5,5,5,5;(2)4,4,4,5,5,5,6,6,6;(3)3,3,4,4,5,6,6,7,7;(4)2,2,2,2,5,8,8,8,8.解四组样本数据的条形图如下: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0,标准差分别是:0.00,0.82,1.49,2.83.它们有相同的平均数,但它们有不同的标准差,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跟踪训练2从甲、乙两种玉米中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甲:25、41、40、37、22、14、19、39、21、42;乙:27、16、44、27、44、16、40、40、16、40;(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解(1)x甲=110(25+41+40+37+22+14+19+39+21+42)=30,x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31,x甲<x乙.即乙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由方差公式得:s2甲=110[(25-30)2+(41-30)2+…+(42-30)2]=104.2,同理s2乙=128.8,∴s2甲<s2乙.即甲种玉米的苗长得齐.答乙种玉米苗长得高,甲种玉米苗长得齐.例3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25.40 mm的一种零件.为了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20件,量得其内径尺寸如下(单位:mm):甲25.4625.3225.4525.3925.3625.3425.4225.4525.3825.4225.3925.4325.3925.4025.44的,我们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但要求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3.在抽样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是具有随机性的,因此样本的数字特征也有随机性.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是一种统计思想,没有唯一答案.四、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两组数据中,平均值较大的一组方差较大B .平均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则反映数据离平均值的波动大小C .方差的求法是求出各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后再求和D .在记录两个人射击环数的两组数据中,方差大的表示射击水平高 答案 B2.将某选手的9个得分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1个最低分,7个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为91.现场作的9个分数的茎叶图后来有1个数据模糊,无法辨认,在图中以x 表示:则7个剩余分数的方差为( )A.1169B.367C .36D.677答案 B3.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x =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2,13B .2,1C .4,13D .4,3答案 D4.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

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3

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3

知识探究
x甲 7, x乙 7
在一次射击选拔赛中,甲、乙两 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 如下: 甲:7 8 7 9 5 4 9 10 7 4 乙:9 5 7 8 7 6 8 6 7 7 甲、乙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分 别为多少环?哪一个运动员成绩比较稳 定?
x甲 7,
x乙 7
知识探究
甲、乙两人射击的平均成绩相等,画出两人 成绩的频率分布条形图如下:
频率 0.4 0.3 0.2 0.1 O
(甲)
0.4 0.3 0.2 0.1 O
频率
(乙)
环数
4 5 6 7 8 9 10
4 5 6 7 8 9 10 环数
甲的成绩比较分散,极差较大,乙的 成绩相对集中,比较稳定.
谁的稳定性好用什么数来衡量? 甲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 (7-7)+(8-7)+(7-7)+(9-7)+(5-7)+(4-7)+(97)+(10-7)+(7-7)+(4-7)=0 乙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 (9-7)+(5-7)+(7-7)+(8-7)+(7-7)+(6-7)+(87)+(6-7)+(7-7)+(7-7)=0
1.0 0.8 0.6 0.4 0.2
s = 1.49
s = 2.83
O
1 2 3 4 5 6 7 8
(3)
O
1 2 3 4 5 6 7 8
(4)
例2 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25.40mm的一种
零件,为了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 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抽取20件,量得其内径尺寸 如下(单位:mm):

总体的特征数

总体的特征数

总体是指所有研究对象的全体,特征数是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因此,总体的特征数是指总体在某个特征上的具体表现,可以是数值型特征,也可以是类别型特征。

对于数值型特征,总体的特征数通常是指总体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在某个特征上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帮助我们了解总体分布的基本情况。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总体的特征数可以是平均分、标准差等,这些指标可以告诉我们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以及成绩的差异程度。

对于类别型特征,总体的特征数通常是指每个类别的频数和所占比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在某个特征上的分布情况,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别的出现概率。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班级学生的性别比例,那么总体的特征数可以是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以及各自所占比例,这些指标可以告诉我们这个班级中男女学生的分布情况。

在具体研究中,总体的特征数通常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计算。

此外,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样本设计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总之,总体的特征数是研究总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总体分布的基本情况和特征的定量描述。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计算适当的特征数,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第三章抽样调查

第三章抽样调查

随机号码表(乱数表)
16 22 77 94 39 84 42 17 53 61 63 01 63 78 59 33 21 12 34 29 57 60 86 32 44 18 18 07 92 46 26 62 38 97 75 23 42 40 64 74 62 36 28 19 95 37 85 94 35 12
2、可以根据需要对各层的特性加以比较;
3、从管理和实施上看,比简单随机抽样便利得多。
二、分群随机抽样
分群随机抽样是将市场调查母体划分为若干个 群体,然后将若干群体作为抽样样本,采用单纯随 机抽样方法确定并对选定群体内的全体样本进行普 遍调查的一种方法。
分群随机抽样与分层随机抽样的区别在于:分 层随机抽样要求层间异质,层内同质;而分群随机 抽样正好相反,它要求群间同质,群内异质。
公式中:
ni :各层应抽出的样本数目 n :样本总数目 Ni :第i层的调查单位数 Si :第i层的调查单位的样本标准差
提示:根据经验,估计高收入层的收入离差为5000元,中收入层 的收入离差为3000元,低收入层的收入离差为1000元。
(1)求高收入层样本的标准差 根据标准差公式有: S高 = √50002 /200 =353元 S中 = √30002 /200 =212元 S低 = √10002 /200 =71元
ni =(Ni Si / ∑Ni Si ) ×n 【例题2】某公司要预测某地区家用电器的潜在用户, 这种商品的消费同居民收入水平有关,因而以家庭收 入为分层基础。假定该地区居民户即整个母体数为 1887户,已确定样本数为200户,家庭收入分高、中、 低三层,其中收入高的家庭户为75户,中等收入的家 庭为755户,低等收入的家庭为1057户。试用最佳比例 抽样法确定各层的样本数。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

统计学3.样本数据特征初步分析

频数分布
1. 一张整理有序的表格可以使数据中隐藏的信息清楚地表现出 来 2. 有助于采用图形方式来汇总数据 数据集表格不具有唯一性
频数分布
举例
以下数据表示一个当地咖啡馆进行的30笔交易 14 81 69 72 51 64 67 62 64 50 15 19 41 48 26 34 25 46 51 42 75 48 35 77 83 24 57 27 64 38
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
定性变量常常用非数值刻度来测量 对这些变量可以进行分类
可以采用两种最为常见的图形来描述定性变量的分布 饼图 条形图
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 -- 饼图
饼图的圆圈代表了所有观察值的集合 根据定性变量的类型数目将饼图分成几个部分
饼图每一部分的大小与每一类型的相对频数成正比
19001800170016001500累积计数频数806040201400100用直观方式显示定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量分布曲线分布曲线图形显示了每一组的累积频数或相对累积频数它可以用小于或大于来表示定性变量常常用非数值刻度来测量对这些变量可以进行分类可以采用两种最为常见的图形来描述定性变量的分布条形图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饼图每一部分的大小与每一类型的相对频数成正比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男性60女性40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对于定性变量而言条形图表示每一类型的百分比或计数频数每个条形图的高度代表每一类型的百分比或比例条形图的宽度没有意义所有类型的宽度均相同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条形条形20406080男性女性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用直观方式显示定性变量条形条形spssspss统计软件给我们的工作统计软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方便对各组情形进行总结条形图

山东省高中数学《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案2 新人教A版必修3

山东省高中数学《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案2 新人教A版必修3

第2课时标准差导入新课思路1平均数为我们提供了样本数据的重要信息,但是,有时平均数也会使我们作出对总体的片面判断.某地区的统计显示,该地区的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6 cm,给我们的印象是该地区的中学生生长发育好,身高较高.但是,假如这个平均数是从五十万名中学生抽出的五十名身高较高的学生计算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平均数就不能代表该地区所有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只有平均数难以概括样本数据的实际状态.所以我们学习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样本数据的统计量——标准差.(教师板书课题)思路2在一次射击选拔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甲运动员:7,8,7,9,5,4,9,10,7,4;乙运动员:9,5,7,8,7,6,8,6,7,7.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得更稳定些吗?如果你是教练,选哪位选手去参加正式比赛?我们知道,x甲=7,x乙=7.两个人射击的平均成绩是一样的.那么,是否两个人就没有水平差距呢?从上图直观上看,还是有差异的.很明显,甲的成绩比较分散,乙的成绩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组数据——标准差.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如何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数字特征(中位数、众数、平均数)?(2)有甲、乙两种钢筋,现从中各抽取一个标本(如下表)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单位:kg/mm2),通过计算发现,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均为125.甲110 121312512125135125135125乙115 112513115125125145125145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3)某种子公司为了在当地推行两种新水稻品种,对甲、乙两种水稻进行了连续7年的种植对比实验,年亩产量分别如下:(千克)甲:600, 880, 880, 620, 960, 570, 900(平均773)乙:800, 860, 850, 750, 750, 800, 700(平均787)请你用所学统计学的知识,说明选择哪种品种推广更好?(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某市按当地物价水平计算,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的家庭即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民政局对该市100户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它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6万元,民政局即宣布该市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你认为这样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如何考查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呢?把数据在坐标系中刻画出来,是否能直观地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讨论结果:(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众数:频率分布直方图面积最大的方条的横轴中点数字.(最高矩形的中点) 估计中位数:中位数把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成左右两边面积相等.估计平均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2)由上图可以看出,乙样本的最小值100低于甲样本的最小值110,乙样本的最大值145高于甲样本的最大值135,这说明乙种钢筋没有甲种钢筋的抗拉强度稳定.我们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range ).由上图可以看出,乙的极差较大,数据点较分散;甲的极差小,数据点较集中,这说明甲比乙稳定.运用极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操作简单方便,但如果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差异不大时,就不容易得出结论. (3)选择的依据应该是,产量高且稳产的品种,所以选择乙更为合理.(4)不符合实际.样本太小,没有代表性.若样本里有个别高收入者与多数低收入者差别太大.在统计学里,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需要结合实际,侧重于考察总体的相关数据特征.比如,市民平均收入问题,都是考察数据的分散程度.(5)把问题(3)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刻画出来.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知道,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更集中在平均数的附近,即乙的分散程度小, 如何用数字去刻画这种分散程度呢?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方差和标准差.标准差: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 所谓“平均距离”,其含义可作如下理解:假设样本数据是x 1,x 2,…,x n ,x 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x i 到x 的距离是|x i -x |(i=1,2,…,n).于是,样本数据x 1,x 2,…,x n 到x 的“平均距离”是S=nx x x x x x n ||||||21-++-+- .由于上式含有绝对值,运算不太方便,因此,通常改用如下公式来计算标准差: s=])()()[(122221x x x x x x nn -++-+- .意义:标准差用来表示稳定性,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大,也就越不稳定.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小,也就越稳定.从标准差的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差s≥0,当s=0时,意味着所有的样本数据都等于样本平均数.标准差还可以用于对样本数据的另外一种解释.例如,在关于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例子中,平均数x =1.973,标准差s=0.868,所以x +s=2.841,x +2s=3.709; x -s=1.105,x -2s=0.237.这100个数据中,在区间[x -2s,x +2s ]=[0.237,3.709]外的只有4个,也就是说,[x -2s, x +2s ]几乎包含了所有样本数据.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人们有时用标准差的平方s 2——方差来代替标准差,作为测量样本数据分散程度的工具: s 2=n1[(x 1-x )2+(x 2-x )2+…+(x n -x )2].显然,在刻画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上,方差与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往往是很多的,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是不知道的.如何求得总体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呢?通常的做法是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这与前面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近似地代替总体分布是类似的.只要样本的代表性好,这样做就是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两者都是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的是标准差.如导入中的运动员成绩的标准差的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计算运动员甲的成绩的标准差的过程如下:即s 甲=2.用类似的方法,可得s 乙≈1.095.由s 甲>s 乙可以知道,甲的成绩离散程度大,乙的成绩离散程度小.由此可以估计,乙比甲的射击成绩稳定. 应用示例思路1例1 画出下列四组样本数据的条形图,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1)5,5,5,5,5,5,5,5,5; (2)4,4,4,5,5,5,6,6,6; (3)3,3,4,4,5,6,6,7,7;(4)2,2,2,2,5,8,8,8,8. 分析:先画出数据的条形图,根据样本数据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利用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算出每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解:四组样本数据的条形图如下: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0,标准差分别是:0.00,0.82,1.49,2.83. 它们有相同的平均数,但它们有不同的标准差,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例2 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25.40 mm 的一种零件.为了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20件,量得其内径尺寸如下(单位:mm): 甲25.46 25.32 25.45 25.39 25.36 25.34 25.42 25.45 25.38 25.42 25.39 25.43 25.39 25.40 25.44 25.40 25.42 25.35 25.41 25.39 乙25.40 25.43 25.44 25.48 25.48 25.47 25.49 25.49 25.36 25.3425.33 25.43 25.43 25.32 25.47 25.31 25.32 25.32 25.32 25.48从生产的零件内径的尺寸看,谁生产的质量较高?分析:每一个工人生产的所有零件的内径尺寸组成一个总体.由于零件的生产标准已经给出(内径25.40 mm),生产质量可以从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两个角度来衡量.总体的平均数与内径标准尺寸25.40 mm 的差异大时质量低,差异小时质量高;当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尺寸很接近时,总体的标准差小的时候质量高,标准差大的时候质量低.这样,比较两人的生产质量,只要比较他们所生产的零件内径尺寸所组成的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大小即可.但是,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都是不知道的,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抽样分别获得相应的样本数据,然后比较这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以此作为两个总体之间差异的估计值. 解:用计算器计算可得甲x ≈25.401,乙x ≈25.406;s 甲≈0.037,s 乙≈0.068.从样本平均数看,甲生产的零件内径比乙的更接近内径标准(25.40 mm),但是差异很小;从样本标准差看,由于s 甲<s 乙,因此甲生产的零件内径比乙的稳定程度高得多.于是,可以作出判断,甲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比乙的高一些.点评: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一名工人生产的零件内径(总体)的质量判断,与所抽取的零件内径(样本数据)直接相关.显然,我们可以从这名工人生产的零件中获取许多样本.这样,尽管总体是同一个,但由于样本不同,相应的样本频率分布与平均数、标准差等都会发生改变,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总体情况的估计.如果样本的代表性差,那么对总体所作出的估计就会产生偏差;样本没有代表性时,对总体作出错误估计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讲随机抽样时反复强调样本代表性的理由.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条件许可时,通常采取适当增加样本容量的方法.当然,关键还是要改进抽样方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变式训练某地区全体九年级的3 00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科学测试,为了估计学生的成绩,从不同学校的不同程度的学生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100分12人,90分30人,80分18人,70分24人,60分12人,50分4人.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地区3 000名学生的平均分、合格率(60或60分以上均属合格). 解:运用计算器计算得:100450126024701880309012100⨯+⨯+⨯+⨯+⨯+⨯=79.40,(12+30+18+24+12)÷100=96%,所以样本的平均分是79.40分,合格率是96%,由此来估计总体3 000名学生的平均分是79.40分,合格率是96%.思路2例1 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t/hm 2),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哪一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品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甲 9.8 9.9 10.1 10 10.2 乙9.410.310.89.79.8解:甲品种的样本平均数为10,样本方差为 [(9.8-10)2 +(9.9-10)2+(10.1-10)2+(10-10)2+(10.2-10)2]÷5=0.02. 乙品种的样本平均数也为10,样本方差为 [(9.4-10)2+(10.3-10)2+(10.8-10)2+(9.7-10)2+(9.8-10)2]÷5=0.24. 因为0.24>0.02,所以,由这组数据可以认为甲种水稻的产量比较稳定.例2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标准差.天数151—180 181—210 211—240 241—270 271—300 301—330 331—360 361—390灯泡数1111820251672分析:用每一区间内的组中值作为相应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再求平均寿命. 解:各组中值分别为165,195,225,255,285,315,345,375,由此算得平均数约为165×1%+195 ×11%+225×18%+255×20%+285×25%+315×16%+345×7%+375×2%=267.9≈268(天). 这些组中值的方差为1001×[1×(165-268)2+11×(195-268)2+18×(225-268)2+20×(255-268)2+25×(285-268)2+16×(315-268)2+7×(345-268)2+2×(375-268)2]=2 128.60(天2). 故所求的标准差约6.2128≈46(天).答: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68天,标准差约为46天. 知能训练 (1)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____.(2)若给定一组数据x 1,x 2,…,x n ,方差为s 2,则ax 1,ax 2,…,ax n 的方差是____________. (3)在相同条件下对自行车运动员甲、乙两人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甲 27 38 30 37 35 31 乙 33 29 38 34 28 36试判断选谁参加某项重大比赛更合适? 答案:(1)9.5,0.016 (2)a 2s 2(3)甲x =33,乙x =33,33734722=>=乙甲s s ,乙的成绩比甲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更合适. 拓展提升某养鱼专业户在一个养鱼池放入一批鱼苗,一年以后准备出售,为了在出售以前估计卖掉鱼后有多少收入,这个专业户已经了解到市场的销售价是每千克15元,请问,这个专业户还应该了解什么?怎样去了解?请你为他设计一个方案.解:这个专业户应了解鱼的总重量,可以先捕出一些鱼(设有x 条),作上标记后放回鱼塘,过一段时间再捕出一些鱼(设有a 条),观察其中带有标记的鱼的条数,作为一个样本来估计总体,则鱼塘中鱼的总条数鱼的条数鱼塘中所有带有标记的条鱼中带有标记的条数)(x aa =这样就可以求得总条数,同时把第二次捕出的鱼的平均重量求出来,就可以估计鱼塘中的平均重量,进而估计全部鱼的重量,最后估计出收入. 课堂小结1.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分两类: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 2.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两个手段(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需要从总体中抽取一个质量较高的样本,才能不会产生较大的估计偏差,且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结果也就越精确. 作业习题2.2A 组4、5、6、7,B 组1、2.设计感想统计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是新教材的亮点.仅仅想借助“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及公式,简单模仿课本例题”来学习,是绝对不行的.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其原因在于样本的随机性.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们从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分布、均值和标准差,而只是总体的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的容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教师建议:亲身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合理决策”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概念等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在情感、意志等领域也得到了协调发展,这才是学校学习的科学而全面的目标,习题设置有层次,尽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也是高考命题原则.。

高一数学必修3课件: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

高一数学必修3课件: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
- - - 1 2 2 即s2= n[(x1-x ) +(x2-x) +„+(xn-x )]

(2)特征:与 标准差 的作用相同,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 均数波动程度的大小. (3)取值范围: [0,+∞).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知识拓展] 数据组x1,x2,„,xn的平均数为 x ,方差 为s2,标准差为s,则数据组ax1+b,ax2+b,„,axn+b(a, b为常数)的平均数为a x +b,方差为a2s2,标准差为as.
第二章
统计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随堂应用练习 方法警示探究
思路方法技巧 课后强化作业 探索延拓创新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温故知新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用图表来组织样本数据,并且还学习 了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为了更好地把握总体的 规律,我们还需要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
[答案] A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解析] 32=1.
1 2 2 1 2 2 2 由s = (x1+x2+„+xn)- x ,得s = ×100- n 10
2
第二章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5.方差 (1)定义:标准差的平方,
2.2
2.2.2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 必修3
命题方向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详细描述
核密度估计基于核函数,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获得未知 密度函数的估计。常用的核函数包括高斯核、多项式核等。核密度估计具有稳健 性和适应性,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分布。
最近邻估计
总结词
最近邻估计是一种非参数回归估计方法,通过找到与观测点 最近的训练点来估计未知的函数值。
详细描述
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估计总体特征数,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可 以估计未来几年的销售趋势。
总体特征数估计的常见方法
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特征 数的估计值,如用样本均值估计 总体均值。
区间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一个区间, 该区间包含了真实的总体特征数。 例如,通过样本方差来估计总体 方差的一个置信区间。
详细描述
分位数估计基于分位数概念,通过找到与观测点相同分位数的训练点来估计未知的函数值。这种方法 能够处理各种分位数回归问题,尤其适用于数据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分位数估计具有稳健性和适应性 ,能够处理异常值和离群点。
04
估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估计方法的比较
样本大小
不同的估计方法对样本大小的要求不同,有些方法需要大样本才能获 得准确估计,而有些方法在小样本下也能有较好的表现。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
总结词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中,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用于衡量模型的性能和预测能力。
详细描述
在机器学习中,模型的性能通常通过一些指标来评估,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 这些指标的计算需要基于总体特征数的估计。通过估计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正负样本数 量、混淆矩阵等数据,可以全面了解模型的性能和预测能力,为模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
特点

研究法

研究法

实验统计方法第一章绪论1、合理地进行调查或试验设计,科学地整理、分析所收集得来的资料是生物统计的根本任务。

2、生物统计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提供试验或调查设计的方法——合理地收集必要而有代表性资料。

(2)提供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①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绘制统计表、统计图;②统计分析最重要的内容——差异显著性检验;③统计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对试验指标或植物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即相关回归分析。

3、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4、常用分析资料的统计分析:5、生物统计学: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收集、分析、表达和解释生物现象的科学。

6、近代描述统计学。

英国人高尔登——生物统计学之父。

贡献:①首先在生物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②提出『变异』、『相关』、『回归』等概念和方法。

1886年,高尔登在论文中提出『在遗传中身长向中等身长回归』观点,正式提出『回归』概念。

7、现代推断统计学。

由定性转为定量;变革在农业田间试验中完成。

(1)哥塞特的t检验与小样本思想;1908年提出『平均数的概率误差』概念。

(2)R·费雪(在统计学的地位非常显赫)提出『抽样分析』、『方差分析』、『随机化原则』等概念和方法。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一、常用术语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于研究总体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n>30为大样本,n≤30为小样本)。

3、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记为n ,对应总体参数为N 。

4、随机样本: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组成样本。

5、参数(总体特征数):μ—总体平均数δ—总体标准差(希腊字母)统计量(样本特征数):x—样本平均数S—样本标准差(拉丁字母)二、资料的分类﹛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1、数量性状:能够以测量或计数的方式表示其特征的性状。

2、数量性状资料:观察测定数量性状而获得的数据。

3、连续性变数:量、测手段得到的计量资料;间断性变数:计数方式得到的计数资料。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第二章标准差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第二章标准差

(3)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 a,0,1,2,3,若该样 本的平均值为 1,则样本方差为___2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15×(a+0+1+2+3)=1,解得 a=-1. 所以样本方差为 s2=15×[(-1-1)2+(0-1)2+(1-1)2 +(2-1)2+(3-1)2]=2.
课堂互动探究
解 (1)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得甲的平均数为
x 甲=110×(8+9+7+9+7+6+10+10+8+6)=8,
乙的平均数为 x 乙=110×(10+9+8+6+8+7+9+7+8
+8)=8,
甲的标准差为
s


110×[8-82+9-82+…+6-82]= 2,
乙的标准差为
s


110×[10-82+9-82+…+8-82]= 530,
=6,ຫໍສະໝຸດ 则标准差为
51×[2-62+4-62+6-62+8-62+10-62] =
2 2.
3.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运动会射击项目选拔赛, 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所示:
若要从这四人中选择一人去参加该运动会射击项目比 赛,最佳人选是___丙_____.(填“甲”“乙”“丙”“丁” 中的一个)
拓展提升 由图形分析标准差、方差的大小
从四个图形可以直观看出第一组数据没有波动性,第 二、三组数据的波动性都比较小,而第四组数据的波动性相 对较大,利用标准差的意义可以直观得到答案.
【跟踪训练 3】 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 5 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
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
C.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统计学答案 丛湖平第三版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统计学答案 丛湖平第三版

6. 某年级男生跳高成绩……
닠닠 = 5닠 + (닠.475)/6 닠닠 = 57.92
解: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 k、z(因为是跳高,值越大水平越高,故用 D=5+u 的计算公式)
닠 = k 5 + − 2.8 2 − Z 닠닠 = k 5 + 2.8 2 − Z
解得 k=1.786,z=8.644
3721
73
5329
10
59
3481
63
3969
11
52
2704
70
4900
12
60
3600
64
4096
733
45367
808
54834
(2)求 与 2的均值。根据平均数的求解公式,有 = 2 = 2/n = 8닠8/ 2 =6.6。
/n = 733/ 2 =6.0;
(3)H0: = 2(假设篮球队和排球队队员纵跳水平无差异)。
u1=13 13.2 u2=13.8
第二步:求区间的 ui 值。
=
− s
=
3− 3.2 닠.4
=−
닠.5,
2=
− s
=
3.8− 닠.4
3.2
=
.5,
第三步:根据 ui 值求各区间的面积(概率),根据正态分布表,有:
第一区间(- ∞,0.5]所围成的面积(概率)经查表为 0.6915,则(- ∞,-0.5]为 1-0.6915=0.3085。
身高为 150cm 的 U 分:
=
− s
=
5닠− 62. 4
=− 3.닠25
Z 分: = 5닠 + 6

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1. 平均值(Mean):样本特征的平均数,用于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越散布。

3. 方差(Variance):标准差的平方,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4. 偏度(Skewness):描述数据的不对称性,正偏表示右尾较长,负偏表示左尾较长。

5. 峰度(Kurtosis):描述数据的尖锐程度,正峰表示尖峰,负峰表示平坦。

6. 中位数(Median):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取中间的值,用于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

7. 最小值(Minimum):样本特征中的最小值。

8. 最大值(Maximum):样本特征中的最大值。

9. 四分位数(Quartiles):将数据分成四等份,分别取1/4、1/2、3/4位置的值,用于描述数据的整体分布。

10. 百分位数(Percentiles):类似四分位数,但可以取任意百分比位置的值,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11. 众数(Mode):样本特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12.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取值范围[-1,1],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0表示无相关。

13. 协方差(Covariance):描述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可以根据协方差求得相关系数。

14. 百分比变化(Percentage change):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变化程度,比如当前值与先前值之间的差异。

15. 正确率(Accuracy):描述分类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比例。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样本特征指标,具体使用哪些指标取决于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

三对三样本 差异检验方法

三对三样本 差异检验方法

三对三样本差异检验方法1. 三对三样本差异检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比较三组配对样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

2. 该方法适用于三组配对样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例如同一组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点或条件下的观测数据。

3. 在进行三对三样本差异检验时,首先需要收集三组配对样本的数据,确保每一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4. 接下来,将每一组的配对样本逐对进行配对差值的计算,得到每一组的差异值。

5. 然后,可以使用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三组差异值之间的差异,常见的方法包括偏差校正的t检验、方差分析(ANOVA)和非参数方法等。

6. t检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差异检验方法,适用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的数据。

通过计算差异值的均值和标准差,来判断三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7. 方差分析(ANOVA)方法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差异的方法,可以扩展到三个或更多个组别之间的比较。

8. ANOVA方法通过计算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来判断整体差异是否显著。

通常使用F统计量来进行判断,通过设置显著性水平来进行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9. 非参数方法是一种用于处理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方法,常见的非参数方法包括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

10. Mann-Whitney U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样本之间差异的非参数方法,将配对差异值按照大小排序,比较两组之间的秩和来判断差异是否显著。

11. Kruskal-Wallis H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个组别之间差异的非参数方法,将配对差异值按照大小排序,通过计算秩和来判断整体差异是否显著。

12.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混合效应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来进行三对三样本差异的分析。

13. 三对三样本差异检验的结果通常会给出差异值的平均差异、标准差、p值等指标。

p值小于预设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则差异被认为是显著的。

14. 在进行差异检验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选取和配对的合理性,避免选择性偏倚和配对效应的影响。

生物统计学名词解释

生物统计学名词解释

1.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2. 参数:对总体特征的度量,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3. 统计数:由样本计算所得的样本特征的数值,它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4. 实验误差:实验误差是实验测量值(包括直接和间接测量值)与真值(客观存在的准确值)之差。

5. 随机误差:由于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

6. 系统误差: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或定向性的偏差。

7. 准确性:在试验或调查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8. 精确性:在试验或调查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9. 全距(极差):是指样本数据资料中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的差值。

组中值:是指两个组限下线和上限的中间值。

10. 算数平均数:是指总体或样本资料中哥哥给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个数所得的商。

特性:(1)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的总和等于零(2)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其平均数之差平方的总和,比各观测值与任一数值离均差的平方和小,即离均差平方和最小11. 中位数:是指将试验或调查资料中所有观测值以大小顺序排列,居中位置的观测值。

12. 众数: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次数最多一组的中点值。

13. 方差:指用样本容量n 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平均的平方和。

14. 标准差:指方差的平方根和。

15. 变异系数:指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

16. 概率:指某事件A 在n 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几次,当试验次数n 不断增大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W (A )概率就越来越接近某一确定值P ,于是则定P 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17. 中心极限定律:是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的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这组定理是数理统计学和误差分析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大量随机变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f f

a X na
X n
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一)直接法求平均数
若一个样本容量不大,样本数据又未归类,则可采 用公式(3-1)计算。 例如,随机抽取某中学初三年级10名男生,并测得身高 数据(单位:cm)如下:
编号 1 2 168 3 159 4 161 5 154 6 157 7 159 8 160 9 160 10 160 ∑ 1608
M d Lmd

N 1 i ( n1 ) 2 f md


Lmd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由小向大计算) N 表示总频数 n1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下限的频数总和 i 表示频数分布表上的组距 f md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分数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总和
组中值 7.65 7.95 8.25 8.55 8.85 9.15 9.45 9.75 10.05 10.35
频数 2 8 22 31 42 26 12 4 3 1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频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态分布和一般的偏态分布中,分布最高峰 所对应的数值即是众数。如果没有明显的集中趋 势或最高峰点,众数可以不存在。当然,也会存 在有两个最高峰点或集中趋势,因此,也可以有 两个众数。众数的图示见图3.2:
cX
i 1
n
i
cX 1 cX 2 cX n c( X 1 X 2 X n ) c X i
i 1 n
(2)若c为常数,则 事实上,
n
c nc
i 1
n
c c c c nc
i 1
例如,当c=2,n=6时
c 2 2 2 2 2 2 6 2 12
身高 164 cm
X X
n 164 168 159 161 154 157 159 163 163 160 10 160.8cm
即,该校10名初三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0.8(cm)。
(二)用加权法求平均数
(1)对离散型数据的加权计算 当变量只出现少数几个数值时,且同一数值重 复的次数比较多,则按公式(3-2)计算加权算术平 均数。 例如,某射击运动员50发射击成绩如表3.3,试求该 运动员的平均成绩。
对小样本未归类数据用直接法计算算术平均数时, 应当熟悉如下性质: (1)各变量的总和等于算术平均数与变量总次数的乘 积,即
X nX
(2)各变量值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零的任意数, 则平均数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即
( X A) X A n
(3)各变量值乘以(或除以)一个任意数,则平均数 也乘以(或除以)该数,即
当样本容量为奇数时,居于中间位置的那40.2 43.5 43.8 46.2 48.1 48.8 49.9 则
n 1 7 1 d 4 2 2
即,这7位儿童的中位数Md 是第4位置的46.2cm。
当样本容量为偶数时,则以中间两个数成绩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例如,有8位少年运动员的推铅球成绩(m)经排序后为: 10.20 10.35 10.84 10.68 10.92 11.05 11.21 11.38 则
图3-4 对称的分布中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同一数值
但在偏态分布中众数、中位数及均值就不再是同一个 数值了。在尾巴拖在右边的正偏态(或右偏态)分布中, 众数最小,中位数适中,均值最大;而在尾巴拖在左边的 负偏态(或左偏态)分布中,众数最大,中位数适中,均 值最小。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各有其用,要根据研究目的 和这三个数量特征的特点来灵活运用。
m f 2500 X 62.5 f 40
即,体育系某班40名学生运动生理学考试的平均值 是62.5分。
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
平均值作为统计集中趋势的代表值有一个重要的 性质,就是平均值是统计分布的均衡点,即不论统 计分布是对称的分布还是偏态分布,只有在均值点 上才能支撑这一分布,使其保持平衡。这一均衡点 在物理上称为重心。
表3.3
某射击运动员50发射击成绩平均数计算表 频数 4 3 18 22 fx 20 18 144 198
环数(X) 5 6 8 9
10
合计
3
50
30
410
X
Xf f
410 8 . 2 ( 环) 50
即,该射击运动员射击的平均成绩是8.2环。
2、对已分组的连续型数据求平均数 对连续型数据,若数据较多且已分组,则以组中值代 表该组量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公式为
i 1
6
(3)若有变量X、Y,则有
(X
i 1
n
i
Yi ) X i Yi
i 1 i 1
n
n
事实上,
(X
i 1
n
i
Yi ) ( X 1 Y1 ) ( X 2 Y2 ) ( X n Yn ) ( X 1 X 2 X n ) (Y1 Y2 Yn ) X i Yi
第三章
样本特征数
在分析和研究体育现象时,常以样本的特 征数去估计总体的参数,这也是抽样研究中 的一种主要手段。样本特征数的主要两种形 式是集中位置量数和离中位置量数。
第一节 求和符号与运算法则
一、求和符号
符号“∑”(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是指 “总和”的意思。我们常用符号“∑”表示若干数的连 加求和,如果随机变量X是由三个变量4,7,9组成, 则∑X表示所有X值的相加: ∑X=4+7+9=20
为规范表示,我们给每个变量值一个下标,即 X1=4,X2=7,X3=9。这样,求和结果为
X
i 1
3 i 1
3
i
X 1 X 2 X 3 20
表示X的下标 i 从1加到3。 这里 ,
Xi 这个连加算式可表示为 i 1
n
即:
n
X
i 1
n
i
X1 X 2 X n
亦即
X
Xf f

Xf
n
(3-2)
加权算术平均数亦有如下性质: (1)
n X
Xf
n
(2)
( X A) f X A
(3)
A X
( AX ) f
n
,
1 X A
(
X )f A n
(4)
(X X ) f
0
权数在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中起着权衡轻重 的作用,当各变量值的权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 简单算术平均数。 这时, f1 f 2 f n a,
因此 , i 1 表示 n 项数之和。i =1,2,…,n时, Xi 分别为第1,2,…,n项,表示n个X值相加。通常 求和符号∑的上下标省略,简单记作∑X。
X
i
二、运算法则
连加和的计算法则有:
(1)设c是一个常数,Xi 是变量,则
cX
i 1
n
i
c X i
i 1
n
此性质可由连加和定义证明:
频数 1 2 0 2 3 8 7 7 7 5 6 48
累结 1 3 3 5 8 13 23 30 37 42 48
计算步骤:

(1)求二分之一总频数。即
N 1 49 24 5 2 2

(2)确定中位数所在组。由小向大累结频数,直至
略大于
N 1 为止,该组就是中位数所在组。表 2
中80-85组,就是中位数所在组。
图3.2 众数图示
二、中位数
中位数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一般 用Md 表示。显然,中位数将数据分成两半,一半数据比 中位数据大,一半数据比中位数据小。中位数是从位置上 确定的,个别极端大值或极端小值的变化不影响中位数数 值,因而具有稳健性。中位数位置的计算公式为
n 1 d 2
式中,d是中位数的位置顺序,n是观察个数。

(5)将以上所求结果与中位数所在组下限求和,便是中 位数.
M d Lmd
N 1 i 49 5 ( n1 ) 80 ( 23) 81.07 2 f md 2 7
第三节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各观察值的总和除以各观测值 的总频数所得的商。用符号 X 表示(读作X杠或 拔〈bar〉),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例如:150名男生60m跑成绩(s)的频数分布表, 见表3.1。
从表中可见,第5组的频数最多,为42人,组 中值是8.85,因而150名男生60m跑的众数 M0=8.85m。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组限 7.5 7.8 8.1 8.4 8.7 9.0 9.3 9.6 9.9 10.2
A X
( AX ) , n
X ( ) 1 A X A n
(4)各变量与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即
(X X ) 0
事实上,
(X X ) X nX
X X n n
X X 0
(5)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的平方和为最小,即
2 ( X X ) 最小值
即,中位数是第4位成绩与第5位成绩的平均数 Md =(10.68+10.92)/2=10.8(m)
n 1 8 1 d 4.5 2 2

利用频数分布表计算中位数
当原始数据较多,难以排序,并对原始数据 整理已经编成了频数分布表。可用内插法,通 过频数分布表计算中位数。计算时,可以在频 数分布表上由数据大的向数据小的方向计算, 也可以由数据小的向数据大的方向计算。其计 算公式为:

(3)确定从中位数所在组取多少个频数,就能使由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