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作者:童云国沈素芳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8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共通能力。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教学法是一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培养元认知
一、新课程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大致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
其中,课程功能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内容要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事实上,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或已经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生学习,如启发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治学型学习指导法、元认知教学法等。
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到元认知教学法不失为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且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元认知理论概述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指主体在对自身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100多年前,教育界就提出了“思维的思维”这一观点。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正式提出了元认知理论,他把元认知概括为对认知的认知。
近30年以来,中外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对此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完善。
元认知是对自己的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它包括三个方面:①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任务、个体、策略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知识;②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随着认知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③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
总体上看,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才可能产生元认知体验;良好的元认知体验又为有效的元认知监控打下基础;有效的元认知监控同时又促进元认知知识的提升和元认知体验的增强,最终提高主体的元认知水平。
三、元认知培养策略
元认知是对自己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
比如现在解一道题,我会用什么方法思考呢?是简单的还是笨拙的?这种针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就是元认知。
因为元认知是针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所以元认知最大的功能就在于能帮助人们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能更加科学、和谐。
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对象、目的、作用方式等几个方面,正因为元认知有别于一般的认知,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因教而教、学生不能因学而学。
进行元认知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元认识知识是元认识的基础,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元认识知识:
(1)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如科学探究的涵义、科学探究的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以及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充分了解影响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三个因素。
即个人因素、课题因素和策略因素。
(3)使学生学会识别模式。
研究表明要促进知识迁移不仅要教学生使用何种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策略,即学生学会识别模式。
(二)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指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用原来的方法思考不好、不容易解决问题,而用现在学到的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更好,更容易解决问题。
当学生有了这种体验以后,再遇到问题,他们就知道应该用简便方法去思考,而不用笨拙方法。
1.充分结合化学实验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成败之悲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和动手能力,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高度自觉思维的场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而化学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情境。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之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补充一些兴趣实验,让学生自己动
脑设计、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概括,并把它讲述出来,进行集体评价或小组评价,使学生的元认知体验由无意识、潜意识、朦胧意识发展到清晰意识、自觉意识的阶段。
2.展示思维过程,暴露思维缺陷
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有的只能用灌输法,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用电脑模拟出来,如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但绝大部分的化学知识还必须靠学生自己去分析、推理、总结和运用。
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也应该要求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自己的思维缺陷,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调控。
3.适时适地、恰如其分地表扬与激励学生
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们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教师绝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但要恰如其分,有时要一分为二地对待问题。
(三)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元认知监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监视,一个是自我控制。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生要监视自己是否用好方法去思考,因此元认知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正在用什么方法思考问题以及这方法好不好。
第二步要实施控制,如果发现这是好方法,就继续下去;当发现自己方法不对时,就开始控制,换一种方法去思考。
元认知监控是一个元认知发挥作用的过程,但是这种监控很难。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把思维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注意自己用什么方法思考。
因此,要培养元认知监控能力,就要进行训练。
1.加强自我提问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提问训练,就是要自己给自己提问题。
比如看到一道题目后,首先想到的是我该干什么。
应该是分析问题,问自己“我仔细分析问题没有?”问题分析之后,接着应该干什么呢?第一步、第二步做了,我第三步做了没有?通过自我提问来推动思维的发展。
2.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班级整体教育有其优越性,面广量大、气氛浓烈;也有其明显的弊端,标准单一、难以调控。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确定学习任务,创建合作学习情境,增强学习情趣,使学生群体之间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增强学生之间信息沟通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把自我监控过程的八个方面——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落实到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适应新课程改革,运用元认知理论探索教法和学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这其中,很多具体做法还有待于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桑标,王小晔.元认知与学生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曹义琼,周志华.元认知在化学解题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化学教育,2002,(7~8).
[3]J.H.弗拉维尔著,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窦洪庚.发展元认识与实施自我评价[J].化学教育,2004,(11).
[5]王秀红,李艳梅.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元认识能力[J].化学教育,2004,(9).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