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生态创新与绩效关系研究
宁波大学2014届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106040433 胡晓杰 某简支梁桥设计(方案B) 106040023 马薇 宁大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楼(主楼)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编制 106040074 付佳琦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研究 106040437 陈慧仙 宁波市江北大道以西滨江3#地块可行性研究 096040552 张洁君 科研中心建筑设计研究--复杂地形的对应 106040888 戴慧雪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反硝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106110012 林彤 106090003 刘建 106090006 王跃 购物空间行为研究—以XX超市为例 渔船应急方案设计与研究 安全文化对船员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096060086 蔡磊杰 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勤勇村村庄规划
小学数学估算内容的教学研究——以2001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的运算”为例 吴小鸥
106070019 杨瑾惠 《刀锋》的元小说特征 On the Features of Metafiction in W. S.Maugham's Razor 王松林 's Edge 104175908 蒋烨佳 環境と投資——寧波の日系企業を中心に 106070018 刘冠琴 『鼻』における利己主義について 106070056 吕方剑 外语课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效果评估——以《德语国家国情》为例 106070060 胡梁钰 以《厨房的钟》为例浅析博歇尔特短篇小说中的“废墟印象” 106190038 邬婷婷 《华女阿五》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 106190041 金亚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模态ppt课件使用实证研究 106070187 张怡沁 高中英语写作自评和互评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 106140019 陶燕娜 从意译看语言对思考的影响 106120011 陈海涛 “山.林下”自然养生馆视觉形象设计 106120136 崔春兰 寻觅——2014秋冬女装设计 106120148 彭小丽 “链”——2014秋冬女装设计
《绩效增长:人人都是绩效引擎》札记
《绩效增长:人人都是绩效引擎》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书籍简介 (3)1.2 作者介绍 (4)二、绩效增长的核心理念 (5)2.1 绩效的定义与重要性 (6)2.2 绩效增长的驱动因素 (7)2.3 绩效增长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9)三、绩效增长的实践策略 (10)3.1 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 (11)3.2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12)3.3 鼓励员工参与绩效改进 (13)3.4 监控与反馈绩效进展 (14)四、绩效增长的实际应用 (16)4.1 企业案例分析 (17)4.2 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方法 (18)4.3 绩效激励措施的实施技巧 (19)五、绩效增长的挑战与应对 (20)5.1 常见的绩效增长难题 (21)5.2 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23)5.3 持续优化绩效增长的环境 (24)六、结语 (26)6.1 绩效增长的长期价值 (26)6.2 人人参与绩效增长的重要性 (27)6.3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9)一、内容概览《绩效增长:人人都是绩效引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为我们揭示了绩效增长的奥秘。
本书不仅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还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绩效提升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大量案例和实践经验,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每一个人都转化为推动绩效增长的引擎。
书中首先阐述了绩效增长的重要性,指出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作者详细解析了绩效增长的三大核心要素:目标设定、过程管理、激励机制。
目标设定明确了方向,过程管理保证了执行的效率,而激励机制则激发了团队的活力。
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绩效增长的完整体系。
在目标设定部分,作者强调了SMART原则的重要性,即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时限明确。
这有助于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的绩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在过程管理方面,作者提出了“五步法”,包括目标分解、计划制定、执行跟踪、检查反馈和结果运用。
这套方法论帮助我们系统地管理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绩效的持续优化。
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企业绩效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摘要:以《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10种权威管理期刊为文献来源,CNKI 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得到了2010-2015年期间发表的181篇企业绩效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就文献的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主题、研究质量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近5年来中国企业绩效研究的发展动态,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另外还分析了各期刊刊载文献的特征、文献作者所属的单位和受到基金资助的情况,对企业绩效研究论文的发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企业绩效;研究现状;内容分析法引言:有效提升经营绩效从来都是企业的现实需求。
绩效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就与效果,但是对于如何定义一个企业的成就,如何评价相应的效果,学术界和企业界从来就没有完全一致的论述。
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竞争力以及经营者业绩成果都被认为是企业绩效的体现[1]。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企业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结果,具有数量和效率等属性。
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是管理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不仅学术界对此密切关注,企业界也有迫切的实际需求。
由于绩效评价问题与生俱来的发散性和多学科交叉性,长期以来,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背景的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会计学、生产运作学、市场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2]。
分析我国在企业绩效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数量众多的相关文献,本文克服了过去定性研究和单一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局限,采用了能够同时体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特征的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管理类重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分析,揭示企业绩效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学者和组织管理者们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我国企业绩效的现状研究企业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战略管理乃至整个管理领域研究关注的重中之重。
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综述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创新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而创新绩效的提升往往依赖于企业能否有效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和整合资源。
在这一背景下,结构嵌入性理论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结构嵌入性,作为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分支,强调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其位置、角色以及与其他节点的关系对其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结构嵌入性理论认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决定了其获取创新资源的能力和范围。
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往往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合作机会,从而更容易获取创新所需的资源和知识。
结构嵌入性还强调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稳定的网络结构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知识的深度交流和共享;而开放的网络结构则能够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创新思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创新潜力。
尽管结构嵌入性理论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结构嵌入性的度量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者在度量指标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现有研究多关注于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构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结构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结合现有的文献和理论,构建结构嵌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
我们将利用实际的企业数据,采用适当的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介绍当前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
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能助力企业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的飞速进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doc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2019年立项√ 2020年预备□)课程名称:教育组织与管理课程代码: 2200078申报人姓名: xxxxxxxxx联系电话: xxxxxxxxxxxx所属学科:教育学所属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申报日期: 2019 年 3月 20 日研究生院制二○一九年一月谢谢您的观赏填表说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字迹清楚、端正,内容翔实、准确。
2. 申请人所填内容,由所在学院负责审核。
3. 所填论文或专著须已在正式刊物上刊出或正式出版,截止时间是2018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加页。
5. 申报书及附件等内容,将上传到研究生院网站的课程网页。
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论文:(1)张晨宇,刘慧敏,韩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7.12.(2)张晨宇,宋晓晴,刘思琦.治理安排、组织学习能力与大学衍生企业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17.034.郜岭(1)郜岭,陆晓洁,郭月娟,潘武玲.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必要性[J].法学教育研究,2018.04(2)董乐,郜岭.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查—以北京市3所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115.刘进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向中国流动的开放式‘推-拉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71774015),2017年-至今(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模型与政策改革研究”(71403020),2014-2017(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学术职业流动研究”,2014-2017论文:(1)刘进,吕文晶.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2)刘进,林松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以印度尼西亚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3)刘进,徐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十九)——以土耳其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4)刘进,张露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流动轨迹研究——基于UNESCO(2006-2015)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18.09(5)刘进,陈劲.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9(6)刘进,张露瑶.自主招生学生是否比统招生优秀——2008年与2015年全国自主招生问卷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8.09(7)吕文晶,刘进.“一带一路”国家如何走出“人才陷阱”——以俄罗斯、印度和以色列为研究对象[J].江苏高教,2018.05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七、项目预算申请谢谢您的观赏八、项目审核意见谢谢您的观赏注:如有其它需要说明或解释的内容,请以附件形式同时提交。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领导权威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A、短期性B、外在性C、系统性D、内在性正确答案:D2、当人们发现所说的话不够明确,或者说写出的句子难以理解时•,自己对其做出调整,这种反馈称为()。
A、自我反馈B、模糊反馈C、正反馈D、外来反馈正确答案:A3、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A、双向的B、传递的C、单向的D、语言的正确答案:A4、团队设计因素是指可以实行()的团队特征。
A、管理控制B、组织情景设计C、监控培训D、团队效能正确答案:A5、中国台湾学者()等人在家长式领导理论建构与传播上影响甚大。
A、张世尧B、王宗明C、李萍D、郑伯勋正确答案:D6、()是指组织内的各成员通过学习组织的新知识和新概念,将其转换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并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A、内在化B、外在化C、社会化D、合并正确答案:A7、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且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A、合作的B、有机的C、复杂的D、网络的正确答案:B8、为测试不同领导风格,费德勒专门设计了1PC问卷,该1PC问卷由多少组对照形容词构成。
()A、17B、16C、14D、18正确答案:B9、下列描述不属于人格具有的特征的是()。
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变化性正确答案:D10、双因素理论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结合中国特殊的()。
A^国情B、社会C、实际正确答案:AIK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共性B、积极性C、个性D、欲望正确答案:C12、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发送者(信息源)、接收者(听众)、编码和解码、目标(目的)等()大要素。
A、六B、七C、十D、九正确答案:D13、()是指员工对工作有兴趣和好感,才会付出更多努力,产生组织公民行为,如果工作过于常规化,缺乏吸引力,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数据来源1、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正在逐步将传统的业务模式、流程、技术、数据等转化为数字化形态,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还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更高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发现市场机会,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从而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组织结构和文化的变革,使企业更加灵活、开放和包容,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效率。
然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
例如,企业需要面对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的有效整合和应用新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企业文化,这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的共赢。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点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研究意义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旨在丰富和深化我们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解。
通过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机制,本研究有望为现有的创新管理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解释。
(组织设计)河北挑战杯获奖作品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名单
作 者
学 校
指导老师
等级
新型免疫调节剂增强人体天然免疫功能的研究
王泽瑞 韩华 王磊 李靳伟 白炳鑫
河北大学
孟明 董志 史建红
特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对于ERP沙盘模拟的研究与创新
梁肇锋 杜玉乐 赵佩 李汉超 王欢 杜娜娜 祁江磊
石家庄经济学院
史巍
特
基于Galil控制器的AOI设备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杨常乐 赵晓光 龚坚圣 杨力 吕朋 许鹏 潘晓龙 吴雪莹
达娃央金 郭巍 刘冬雨 何一 张冰华 张桐建 张钰淇 李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李菊英
于海龙
特
超声降解有机污水最佳频率的确定及处理装置的研发
刘金峒 张小彬 刘晓楠 闫松 崔晓然 胡超
河北大学
闫正 邓泽超 李园园
特
齐墩果酸共晶的研制及热力学研究
任天坤 张宇睿 刘晓亚 王喆
河北医科大学
王静 杨彩琴
特
以PPARγ为靶点筛选飞机草活性成分研究
1
基于wifi控制的智能监控探测小车
张佳雨 陈德健 乔睿 李阳森 曲翔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李振华
1
边防部队多功能侦察飞行器
黄东毓 顾天凡 高阔 贺子翔 陈宇峰 林泽华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李峰
1
盲人电子眼
刘聪硕 杨磊 李永乾 杨伟明
河北工程大学
李晓东
1
河北省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以邯郸市电子平台建设的发展为例
苑春刚
1
我国光伏业可持续发展协调共享机制构建与模拟效应研究
——以中国“电谷”为例
叶凯文 李芳 陈寒钰 党捷 毛佳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
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其环保创新实践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压力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环保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框架,以解释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的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如何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绩效。
本文将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分析制度压力对企业绿色环保创新实践的推动作用。
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认为制度压力可以促使企业采取符合社会期望的环保创新行为。
本文将引入生态现代化理论,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绿色环保创新实践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推动生态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揭示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启示,为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绩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环保创新实践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制度压力对企业环保创新实践的影响及其对企业绩效的潜在作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3.08.30•【字号】浙人社发[2013]176号•【施行日期】2013.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176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课题负责人要按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一般立项课题,请于2014年5月30日前将课题成果一式三份报送结题(L2013开头的立项课题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R2013开头的报送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逾期不再受理。
未能按时完成课题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结题材料请寄:杭州市古翠路50号省人力社保大楼,邮编:310012。
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号西湖物资大楼8楼(邮编:310007)联系人:徐红梅、黄佳莺联系电话:*************85119302传真:*************邮箱:*************.cn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2楼(邮编:310005)联系人:童素娟联系电话(传真):*************邮箱:******************附件: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3年8月30日附件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3A001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及对策研究,施仁江,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2以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创新研究,施祺方,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3基于产学研平台的浙江省土建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彭国军,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4“知行合一”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尤利群,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05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王景,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06大学生就业困境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王忠华,浙江工商大学L2013A007基于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策略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3A008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胡永青,浙江理工大学L2013A009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发展策略研究,金碧华,浙江理工大学L2013A010浙江省社区老年养护工作就业队伍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赵映振,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1在杭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周燕,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2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探究,蔡云飞,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3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支撑环境研究,朱佐想,浙江大学L2013A014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研究,袁秀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15基于乐业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谢书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16大学生网络创业培训与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李俊,浙江科技学院L2013A017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远亚丽,湖州师范学院L2013A018医学高职生“就业互助模式”的构建研究,戴晟,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L2013A01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李晨,宁波工程学院L2013A020就业结构性矛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陈红新,嘉兴学院L2013A021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就业路径研究,杨燕群,嘉兴学院L2013A022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缺工对策研究,林彬,嘉兴学院L2013A023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邢晓,衢州学院L2013A024基于外向型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王琼,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25高职外语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张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26高职院校毕业生延伸服务的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7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袁荣儿,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8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研究,徐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9基于双语教学的建设类高职学生就业策略研究,丁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0小微企业创业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姚华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1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因素和激励研究,朱哲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2产业升级背景下涉外电子商务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王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3高职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与就业促进策略研究,王慧,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原因探析,张梓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5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研究,沈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6高职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张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7基于校企合作基础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8城镇化建设对浙江高职创业教育的影响及改进研究,陈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9现代服务业视角下的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研究,吴远,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0基于就业拓展探析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宁波市为例,沈锡昂,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3A041养老护理员的现状调查与培养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方仕婷,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2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卢子敏,绍兴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3浙江省区域性劳动力供给预测分析,张春玉,浙江省劳科院L2013A044初创业者创业能力提升“321”培训模式路径探索--以长兴县为例,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L2013A045浙江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钱伟,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3A046海洋经济战略下的浙江省港口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胡启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7企业高技能人才创新行为分析与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金朝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8基于和谐视角的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朱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9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绩效评估,陈红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0产业融合发展下高技能人才开发途径与保障措施,许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1知识技能型人才职业成功内外动态发展研究,钱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52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途径研究,张野南,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3汽车产业发展与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陈立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4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瓶颈及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李书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3A055船舶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陈永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6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研究--以临安经济开发区为例,滕朝晖,临安市技工学校L2013A057医保基金管理绩效评估,傅鸿翔,省人力社保厅L2013A058新农合下农民医疗保险决策与医疗支出研究,程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59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研究,张娃庆,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60浙江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研究,朱力明,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61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邢淑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62浙江省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多维考量及其调整策略,战昱宁,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63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研究,马春生,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64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动态预警和分级响应机制研究,岳焱,嘉兴学院L2013A065高职院校编外用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二)资助项目L2013B001“第二次转型”时期,浙江省社会保障的不平衡性及社会规制研究--以养老保障为视角,刘芸,温州大学L2013B002基本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崔仕臣,温州医科大学L2013B00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与比较研究,郑栋,浙江纺织服装专业技术学院L2013B004基于养老金双轨制视角的收入再分配差距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吴晓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L2013B005浙江省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研究,童夏雨,浙江财经大学L2013B006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行为、意愿及其代际差异研究,陈野,嘉兴学院商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R2013A001 人口背景特征、制度性因素与科技人才收入满意度--基于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比研究,廖中举,浙江大学R2013A002 浙江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研究--兼论财政与税收作用的发挥,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3A003 高校高层次人才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诸燕,杭州师范大学R2013A004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研究,蒋征刚,浙江省疾控中心R2013A005 文化创意产业青年创业引导促进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张祝平,杭州市社会科学院R2013A00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孙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3A007 基于SERVQUAL框架的浙江省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姜英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08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以司法系统为例,孙培梁,浙江警官职业学院R2013A009 海洋经济驱动下泛海创新人才价值提升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陆可晶,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A010 涉外医疗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崔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1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邢海燕,绍兴文理学院R2013A012 技术标准下面向知识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许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3 衢州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许妍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4 12333舆情传递机制研究,李国进,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A015 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工作的对策研究,杨旭明,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B001 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苏俊杰,中国计量学院R2013B002 艺术类青年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钱舒,中国美术学院R2013B003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研究,胡榕,浙江农林大学R2013B00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模式研究,汤智,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5 浙江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思路研究,卓奕源,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6 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杭甬温的调查数据,刘国岩,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7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走向预测,陈勇,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8 校企政协同培养纺织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龚素王乐,浙江理工大学R2013B009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的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陈永斌,浙江传媒学院R2013B010 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视角,邵慰,浙江财经大学R2013B011 舟山群岛新区高层次海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朱晓辉,浙江海洋学院R2013B012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外语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英语为例,乔锟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3B013 杭州市文创企业的人才瓶颈问题和对策创新研究,郑秀田,杭州师范大学R2013B014 浙江省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徐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B015 用人需求导向下的财会人才培养研究,邵月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3B016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服务外包模式研究,许尤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7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机制构建研究,杜宏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8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汪丽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9 面向信息服务业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华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0 经济转型下浙江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人才能力开发路径研究,林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谈黎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2 区域经济视域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技能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徐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3 企业人才职称评价多元体系的构建和思考,陆晓楠,浙江纺织服装专业技术学院R2013B024 浙江省休闲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丁春琴,杭州科技专业技术学院R2013B025 基于人--组织匹配理论的浙江省海洋经济战略性人才开发政策研究--以宁波为例,虞晓敏,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B026 转型时期浙江新生代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李繁,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B027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欠发达地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机制创新研究,贺翔,宁波大学R2013B028 浙江省智慧物流人才开发研究--以宁波市为例,王顺林,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9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义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研究与探索,孔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0 基于浙中产业环境下机电类高技能人培养体系建构研究,何永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1 国际电商人才STF培养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楼淑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2 浙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张伟,温州大学R2013B033 衢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研究,童玉娟,衢州学院R2013B034 制度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护理人才队伍研究,张昊,丽水学院R2013B035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研究,夏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6 基于有效性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张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B037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测评与考核-基于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证研究,陈晓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8 人力资源服务知名企业情况调查-基于杭州猎人公司的典型案例分析,殷宝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9 人力资源服务业走向预测,吴小蕾,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40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研究,侯德贤,宁波工程学院R2013B041 湖州市海归人才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韩海平,湖州市吴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B042 民营企业人才开发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台州市为例,洪赞,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C001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价值认同研究--以浙江省A大学为例,乐园罗,浙江大学R2013C002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与考核体系的融合研究,胡国庭,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3 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柳仕莺,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4 我国事业单位年金研究,韩娟,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5 基于生态取向的高校教师培养机制研究,王海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3C006 科研单位团队带头人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黄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R2013C007 绩效评价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谢军,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3C008 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杭州及周边地区高校为例,李镇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C009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职院校管理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倪志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0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研究,潘华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开发研究,谢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2 浙江省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指标优化研究,戴道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3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汪一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R2013C014 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纺织服装行业为例,徐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5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实践和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金晓童,温州医科大学R2013C016人力资源视角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於国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7 国际化背景下出国服务和涉外培训研究,吴苏苹,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8 关于企业管理人才任职资格研究,应春生,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R2013C019 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张利,浙江省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R2013C020 浙江省人事考试内部管控制度研究,朱树民,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R2013D001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形象塑造研究,张淑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2 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研究,吕媛媛,浙江理工大学R2013D003高校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和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比较研究,伍小龙,浙江理工大学R2013D004 国内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比较研究,任梅,浙江工业大学R2013D005 科举选才的经验与启示研究,刘希伟,杭州师范大学R2013D006 职业发展视野下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研究,李弟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7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8基于双因素理论和对应分析法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精神研究,徐颖,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D009人事考试的规程和制度研究,陈红梅,宁波杭州湾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3Z001 人力资源服务业概论,楼春锋,杭州浙佳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2013Z002 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张林,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Z003 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应校军,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Z004 人力资源猎头服务,陈雅,温州大学R2013Z005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沙居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R2013Z006 人力资源培训服务,梅胜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3Z007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测评与考核,郦巍铭,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R2013Z008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Z009 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陈丽君,浙江大学R2013Z010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潘维,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R2013Z011浙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研究, XXX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3Z012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较,冯志娟,浙江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江苏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宿爱云 张兆朋 冯刚/宋金海 王荣林/吉文林/ 贺生中/孟婷/王 康/丁小丽/方向 红/高月秀 杨现民 胡仁东
2-32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花鸟鱼虫标本制作小百科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三等奖
5-24 江苏师范大学 3-33 江苏师范大学
泛在学习时代的资源建设——走向生成与进化 我国大学学院组织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 践
奖项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3-10 河海大学 5-78 淮海工学院 1-86 南京大学 2-88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1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徐军海 张元 吕林海 孙爱武 肖德钧 朱轶 张连 赵进 周统建 董维春/张海滨 王静萍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udy on Virtual Simul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Garment Education,Training and Manufacturing(服装加工制造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 Management Innovation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发展调研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从松散到聚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建构理路 嬗变与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 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 向农村倾斜的高校专项招生政策:争论、反思与改革 高校招生工作常态化建设刍议 高职院校创客校园建设及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和素质 职教论坛 本位的双重视角 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及保障对策 对职业院校产教结合的思考 论高校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价值维度 江苏教育研究 教育与职业 教育评论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江苏高教》 当代教育科学 科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研究 《江苏高教》
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方法二、文献综述2.1 ESG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2 ESG与企业创新的关系2.3 ESG在国内外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三、ESG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分析3.1 ESG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3.2 ESG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四、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4.1 企业创新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4.2 企业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4.3 企业创新对企业社会绩效的影响五、ESG与企业绩效:实证分析5.1 研究样本介绍5.2 数据源和变量定义5.3 实证结果与分析六、实证结果的启示和对策建议6.1 实证结果的启示6.2 对策建议七、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7.1 研究局限7.2 未来研究方向八、结论8.1 研究结论8.2 研究贡献与不足参考文献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不再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逐渐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即要在经济目标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ESG成为一个新兴的投资理念和企业管理模式。
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在投资和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
由于ESG 因素的具体表现仍不确定和不可量化,使得ESG在实践中的应用普遍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企业在考虑ESG因素时,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本文将从ESG与企业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ESG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机制,特别是ESG在企业的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创新是企业得以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ESG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一个难点。
大量的研究显示,企业在ESG维度得分高的情况下,创新能力也更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ESG促进企业创新转化成企业绩效提升,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从ESG与企业创新的角度,探讨ESG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种机制是否成立。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杜丹丽,付益鹏,高 琨(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收稿日期:2020-02-19 修回日期:2020-05-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 J A 63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4035);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 E U C F P 201826)作者简介:杜丹丽(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付益鹏(1996-),男,湖南株洲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发展与创新管理;高琨(1995-),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㊂摘 要: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㊂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㊁B o o t s t r a p 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㊂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㊂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㊂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生态系统规范机制D O I :10.6049/k j j b yd c .202001017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10-0105-09H o w d o e s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A f f e c t E n t e r pr i s e s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s t e m a M o d e r a t e d M e d i a t i o n M o d e lD u D a n l i ,F u Y i p e n g,G a o K u n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H a r b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r b i n 150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t h i s s t u d y e x p l o r e s h o w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a f f e c t s e n t e r pr i s e s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w i t h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e r a c t i o n a s t h e m e d i a t i n g v a r i a b l e a n d e c o s y s t e m r e g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a s t h e m o d e r a t i n g v a r i a b l e .T h e s t u d y p r o c e s s e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307c o m p a n y s a m p l e s b y S E M ,B o o t s t r a p an d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T h e s t u d y f i n d s t h a t :f i r s t l y ,i n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p a r t i a l l y d i r e c t l ya f f e c t s 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e c o n d l y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e r a c t i o n c a n p a r t i a l l y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t h e i m pa c t o f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t o 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i r d l y ,t h e e c o s y s t e m r e g 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c a n p a r t i a l l y po s i -t i v e l y r e g u l a t e t h e i m p a c t o f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T h e s e f i n d i n g s e n l i g h t e n t h e r e gu l a t o r s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t o m a k e d i f f e r e n t i m pl e m e n t a t i o n p l a n s t o e n h a n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r e a t e a n a c t i v e a t m o s p h e r e o f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a n d f o r m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e c o s y s t e m r e g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K e y Wo r d s :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C o r p o r a t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R e g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0 引言快速变化的技术与市场环境对企业资源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企业创新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㊂以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聚合了多元化参与者,凭借异质性创新资源组合与合作创新的协同效应,实现超越个体累积的共同价值目标㊂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参与程度严重不足[1],创新生态系统中群体价值共创与个体创新绩效的关系不明确导致缺乏积极性,无法有效地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创新资源互动,从而导致参与程度不足㊂因此,探索创新生态系统内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直接关乎企业经营绩效与创新生态系统发展㊂学者们普遍认为价值共创可以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并从能力提升[2]㊁互动创造优势[3]㊁创新模式革新[4]等角度给出了解释㊂而关于价值共创提升创新绩效的实现机制,学者观点较为多样化㊂陈旭升与董和琴[5]在探究价值共创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时引入网络嵌入理论,解释价值共创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S k a r m e a s等[6]以关系资源为中介变量解读二者关系,认为价值共创会建立良好关系,从而带来创新绩效提升㊂然而,现有分析大多基于一般性角度,鲜有研究对创新生态系统内价值共创进行深入探究[7]㊂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主要模式,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讨论创新绩效,能够充分考虑现阶段创新活动中各类因素,更好地指导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㊂基于此,本研究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为中介变量㊁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调节变量,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最后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提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对策与建议,对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及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㊂1理论与假设1.1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1993年M o o r e将生态学观点与竞争战略相结合,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雏形 商业生态系统 ,然后, A d n e r于2006年明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作为一种协同机制,企业通过这种协同机制将个体与他者联系,并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输出价值㊂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解读大多致力于阐述这一协同机制的具体内涵㊂例如,Z a h r a等[8]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基于长期信任关系而形成的松散又相互关联的网络;王丽平等[9]指出,创新生态系统以企业为基础㊁以社会组织为纽带㊁与利益相关企业构成多维体系㊂总结学界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已形成关于其内涵的共识,即具有互动需求的多边㊁异质参与者之间建立的联盟结构,以实现共同价值主张[10],其本质侧重于从互补性㊁依赖性角度解释企业战略选择和创新活动[11]㊂随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发展,近年来部分学者选择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切入视角㊂对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存在两类主要的解读与诠释:一类是将其理解为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研究企业创新活动;另一类则将其理解成研究对象为创新生态系统内成员或群落㊂本研究以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理论基础,以系统内企业为研究对象㊂1.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价值共创2000年,P r a h a l a d&R a m a s w a m y提出价值共创,意指一种以个体为中心,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的方法㊂随着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的深度结合,S t o r b a c k a等[12]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研究思路,认为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一个宏观问题,需要从中观层面进行分析,关注生态主体间交互活动和资源㊂王发明和朱美娟[13]明确定义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即创新生态系统各创新主体基于共同创新目标,在相同且相对稳定的创新环境下,开放协作共享创新资源,从而不断创造价值获取利润㊂从中可以看出,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价值共创更加强调开放协作与资源共享㊂戴亦舒等[7]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了创新生态系统内价值共创实现路径,即各主体通过开放协作满足各自价值获取目标和生态系统整体目标㊂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开放协作㊁系统成员交互活动㊁资源共享对于系统内价值创造和创新利润获取具有重要作用㊂P r a h a l a d&R a m a s w a m y[14]将价值共创概念划分为对话㊁渠道/获取㊁风险评估和透明度4个维度㊂①对话,能够增进企业间理解㊁实现互惠和知识共享;②渠道,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所需服务信息与资源;风险评估,要求参与的企业必须共同评价和承担风险;透明度,能确保信息和资源高度透明化,提升信赖程度和合作愿望㊂本研究基于P r a h a l a d&R a m a s w a m y的研究成果,将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划分为对话㊁渠道/获取㊁风险评估和透明度4个维度㊂1.3创新资源互动创新资源互动衍生于资源互动,2002年H a k a n s-s o n&W a l u s z e w s k i[15]将资源互动定义为 组织间互动中资源整合与共同培育 ㊂资源互动中资源泛指一般性资源,然而企业异质性源于资源禀赋,若缺少对企业资源的研究,将难以充分解释不同企业在创新行为方面的巨大差异㊂因而,一般性资源弱化了创新活动中企业独有的知识㊁技术等创新资源对于创新活动与绩效的关键影响㊂创新资源是指能够直接为创新提供新机会,或者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对于创新具有重要价值的企业资源[15]㊂资源互动观认为资源产生经济价值的潜力取决于其与其它资源的整合方式,所以,创新资源互动并不仅是创新生态系统内异质性创新资源的流动,创新生态系统为成员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企业应利用创新生态系统,将自身资源与其它企业的资源进行正确组合以获得竞争优势[16]㊂因此,本研究认为,创新资源互动是企业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其他成员在合作创新互动中进行创新资源的流动㊁整合与共同培育㊂㊃60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1.4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1)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与企业创新绩效㊂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其拥有的异质性资源以及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㊂因此,企业需要与拥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合作㊁共享彼此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创造更大的创新价值㊂首先,对话能使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合作主体投入优势资源,充分共享资源和信息,有利于维护主体间长久关系,从而有效沟通以克服合作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提升企业创新绩效㊂其次,主体间通过对话能够展开深层沟通交流,促进建立战略关系,而良好的战略关系能够提升企业技术与知识整合利用效率,最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㊂此外,创新生态系统中上下游企业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间对话,可以增进主体理解创新活动目的,并可能产生更加新颖的创新想法[17],带动创新产品研发绩效提升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a: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对话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㊂渠道/获取要求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对于资讯㊁创新资源等加以取用而非拥有,从而更快速与便利地获得体验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否有效获取㊁整合㊁利用内外资源成为决定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㊂渠道为企业取用合作伙伴创新资源提供合法路径,保证创新资源获取的有效性,而创新资源中的专有性知识㊁低成本知识技术协同会为合作创新主体带来优于市场与竞争对手的效益和利润㊂此外,价值共创产生的多样化渠道能够拓宽创新生态系统内个体企业知识共享活动范围,延展知识共享宽度[18]㊂渠道越多样化,企业能够搜寻与获取外界知识的范围就越广,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也越强[19]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b: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渠道/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㊂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通过价值共创开展创新活动主要面临技术风险㊁市场风险㊁合作风险等,风险评估强调创新生态系统内各主体风险共担,这能够增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使每个合作主体相信其他合作伙伴愿意且有能力完成其相应义务的承诺,表现为企业相信其他合作伙伴不会利用自己的弱点而获利[20],由此降低合作风险㊂此外,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风险共担有利于提升市场积极性[21],企业研发投入会随其风险承担水平提高而增加,研发投入越多,企业资本积累越快,其核心竞争力也会相应增强,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大价值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c: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风险评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㊂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活动会使企业透明度下降,企业创新强度越大,为避免研发信息泄露,其往往越不愿意详细披露研发状况,因而创新投入会增加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22],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合作创新活动无法继续进行㊂价值共创要求企业提升创新活动透明度,确保价值共创过程中创新资源应用信息公开透明,降低合作主体因创新压力放弃继续开展价值共创与互动的几率㊂其次,透明度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资源㊂信息透明度较高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创新资源,尤其是资金援助[23],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d: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㊂(2)创新资源互动的中介作用㊂创新资源互动可以带来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间资源整合,创新资源只有经过有效整合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㊂创新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了源要素在新型科研机构内高效流动与生产,提高了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和潜在价值㊂此外,创新资源互动需要合作主体共享创新资源,而共享能够增强主体间信任强度,有助于创造安全稳定的合作创新群体氛围,该氛围会对主体合作创新态度带来积极影响,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创新资源互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㊂平等的互动沟通有助于信息共享㊁资源互换及形成和维持信任,信任是主体互动时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24],有利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并通过创新资源互动带来创新绩效提升㊂同时,合作创新主体间正式与非正式对话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增进交流互动有助于资源整合过程中合作主体及时传递各自观点与诉求,提升资源整合和培育的效率与质量㊂渠道为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构建了快速传递信息与资源的平台和路径,多样化渠道使企业拥有更多互动对象与互动机会,丰富了创新资源互动组合方式㊂渠道增加也能帮助企业在庞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中搜集分散的异质性创新资源,创新资源异质性与分散性是影响创新资源整合效率的关键因素㊂另外,创新资源关键性使其更难发生所有权转移,仅获取使用权有助于消除企业对丧失核心竞争力的顾虑,化解创新资源互动障碍㊂创新生态系统中风险评估带来的风险共担能够充分降低成员违约行为的发生,让所有在合作创新中投入资源的组织感受到加强的保护[25],从而降低企业担心其他主体投机行为而不愿进行创新资源互动的顾虑㊂此外,风险评估能够增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使各主体相信合作伙伴愿意且有能力兑现其承诺[20],从而促进创新资源互动㊂提升透明度能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从组织外获取资源并整合资源的成本,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㊂同时,由于创新需要长期性消耗创新资源,容易出现创新资源供不应求而产生的创新资源对创新活动的约束㊂提升透明度可以让合作伙伴及时了解创新进程,及时通过互动匹配相应创新㊃701㊃第10期杜丹丽,付益鹏,高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资源,增强创新资源互动时效性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H3a: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对话对创新资源互动有正向促进作用;H3b: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渠道/获取对创新资源互动有正向促进作用;H3c: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风险评估对创新资源互动有正向促进作用;H3d: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透明度对创新资源互动有正向促进作用;H4:创新资源互动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㊂(3)生态系统规范机制的调节作用㊂生态系统规范能够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统一的认知基础,这种共同认知为企业间实现价值创造㊁知识学习与交互提供了基础,同时,也能使不同企业产生对概念的共同理解与阐释,从而在沟通与交流时使用共享语言,提升沟通与对话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创新资源互动效率㊂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有效,越有利于企业拓展创新资源交互渠道,提升资源获取与交互效率㊂有效的生态系统规范机制可以降低知识共享交易成本,在总资本有限的情况下,交易成本降低使企业知识共享次数增加,从而建立更多共享渠道,提升创新资源互动频率㊂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企业越能放下合作创新过程中的过分顾虑,积极与合作伙伴共担风险㊂在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创新生态系统可能出现 搭便车 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导致创新生态系统最终解体㊂这类机会主义行为会破坏成员间信任,导致企业面对风险与危机时秉持更悲观态度,从而降低甚至放弃与合作伙伴的创新资源互动㊂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企业越能合理预估合作伙伴行为活动㊂生态系统规范机制是创新生态系统所有制度及成员约定的集合,是所有系统成员都需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有助于成员对彼此行为产生合理预期,从而提升系统成员间信任㊂此外,完备的生态规范机制能够降低系统成员间信息交换障碍,降低因信息传递障碍产生的信息不对等,提升合作创新透明度,并增加透明度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H5a: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对话对创新资源互动的正向作用越大;H5b: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渠道/获取对创新资源互动的正向作用越大;H5c: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风险评估对创新资源互动的正向作用越大;H5d:生态系统规范机制越完备,透明度对创新资源互动的正向作用越大㊂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假设模型2研究方法2.1变量测量本研究中价值共创㊁企业创新绩效㊁生态系统规范机制3个变量的问卷设计,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并根据研究视角创新生态系统调整其适用性㊂创新资源互动目前尚无成熟量表,借鉴相关概念成熟量表构建变量测量问卷,通过预调研检验调整,最终形成正式问卷㊂采用L i k e r t7点量表,1代表 非常不同意 , 7代表 非常同意 ㊂其中,价值共创参照任际范等[26]基于D A R T模型编制的价值共创量表,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对价值共创的对话㊁渠道/获取㊁风险评估与透明度4个维度进行测度,共有12个题项;企业创新绩效参照陈劲和陈钰芬[27]的研究量表,分为企业创新投入㊁企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创新产出3个维度,共计9个题项;创新资源互动参照秦立公等[28]关于资源互动的研究以及尹苗苗和马艳丽(2014)关于资源整合的研究,提出创新资源互动量表;生态系统规范机制参照宋华等(2018)的研究量表,共4个题项㊂2.2预调研检验本研究中价值共创㊁企业创新绩效㊁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量表虽为成熟量表,但为检验其对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的适切性,需要进行预调研检验,创新资源互动量表源于相关概念量表改编,有必要采用预调研检验量表质量与适用性㊂预调研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㊂(1)预调研信度检验㊂预调研问卷信度检验结果表明,价值共创的对话㊁渠道/获取㊁风险评估与透明度4个维度C r o n b a c h'sɑ分别为0.869㊁0.880㊁0.900和0.815,企业创新绩效㊁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3个变量的C r o n b a c h'sɑ为0.972㊁0.918和0.915,均大于0.7㊂然而,创新资源互动题项I r i c6的C I T C值分别为0.437,未能达到可接受值0.5,故删除㊂删除后,创新资源互动测量量表C r o n b a c h'sɑ为0.920,综上,预调研问卷调整后信度表现良好㊂(2)预调研效度检验㊂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预调研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价值共创㊁企业创新绩效㊁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4个变量的KMO值分别为0.874㊁0.921㊁0.881与0.896(>0.7),㊃80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且B a r t l e t t 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均为0.000(<0.05)㊂预调研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各变量测量量表效度良好㊂2.3 数据收集与样本分布通过M B A 课堂㊁网络以及个人关系网络3种方式发放问卷,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3份,将存在无反应偏差现象等无效问卷剔除后得到30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7.71%)㊂问卷调研企业所在行业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电子信息㊁高技术服务与航空航天,分别占比49.84%㊁16.94%㊁11.07%㊂问卷调研企业总资产规模低于1000万元㊁1000万元~1亿元㊁1亿元~10亿元㊁10亿元以上分别占45.28%㊁39.74%㊁10.75%㊁4.23%㊂企业员工数量200人以下㊁200人~500人㊁500人~2000人㊁2000人以上分别占34.53%㊁45.93%㊁15.96%㊁3.58%㊂3 数据与结果分析3.1 信效度分析(1)信度分析㊂运用S P S S 21.0软件测算各变量C r o n b a c h 's ɑ系数值,其中,价值共创变量的对话维度C r o n b a c h 's ɑ系数值最低,为0.922,渠道/获取㊁风险评估和透明度的C r o n b a c h 's ɑ系数值分别为0.941㊁0.931㊁0.945㊂此外,企业创新绩效㊁创新资源互动㊁生态规范机制3个变量C r o n b a c h 's ɑ系数值分别为0.972㊁0.947㊁0.927㊂结果表明,正式问卷数据信度比较理想,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测量量表与问卷较为成功,正式问卷具有较高信度㊂(2)效度分析㊂主要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 F A )进行效度检验,通过AMO S 21.0软件建立潜在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测算得到各因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由此得到各变量A V E 值与C R 值㊂各潜变量聚合效度分析结果见表1,普遍认为可接受的聚合效度需要所有因子载荷大于0.5,变量的C R 值在0.7以上,A V E >0.5㊂潜在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805~0.951之间,C R 值均大于0.7,A V E 值均大于0.5,表明聚合效度良好㊂各潜变量聚合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㊂良好的区分效度要求一对潜在变量中任意潜在变量的A V E值大于其相关系数平方值㊂本研究中各潜变量A V E 值均大于其相关系数的平方,表明各潜变量区分效度良好㊂表1 聚合效度检验结果变量题项标准化因子载荷A V EC R 对话D i a 1企业同合作伙伴沟通协调责权利关系,保证创新生态系统运行0.8810.8000.923D i a 2企业和合作伙伴的表现,我们会定期反馈给对方0.896D i a 3企业尽可能与合作伙伴交流对话0.906渠道/获取A c c 1合作伙伴可以很容易访问我们的信息平台0.9300.8440.942A c c 2合作伙伴能够很容易从各种渠道获得我们的创新服务或产品信息0.901A c c 3合作伙伴不一定要获得我们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才能获取这些产品或服务信息0.925风险评估R i s 1我们告知合作企业所有可能的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的风险0.8790.8220.933R i s 2我们会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和规避机制,以帮助我们和合作企业规避共同风险0.951R i s 3我们会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同合作企业建立损失赔偿机制0.888透明度T r a 1企业不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合作0.9260.8530.946T r a 2企业和合作伙伴坦诚以待,不隐瞒关键信息0.926T r a 3即使可能获得额外利润,企业也不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0.918企业创新绩效I n p1企业高级职称人员比重较高0.8880.7930.972I n p2与其它企业合作后,新产品开发成本明显降低0.897I n p3与其它企业合作后,研发资产规模有了较大增长0.896E n t 1企业研发人员薪酬水平普遍偏高0.901E n t 2企业注重研发人员培训0.891E n t 3企业建立了高效运行的创新管理流程体系0.890O u t 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明显增大0.871O u t 2每年专利授予数量明显提高0.902O u t 3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率显著提高0.880生态规范机制E r m 1创新生态系统中有较为健全的正式规则0.8050.7400.919E r m 2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协调和信息机制0.881E r m 3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具备某些共同知识0.922E r m 4创新生态系统具备共同认可的认证制度0.827创新资源互动I r i c 1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频繁的创新资源交流0.8480.7500.947I r i c 2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创新资源流动顺畅,渠道完善0.887I r i c 3企业能对合作伙伴创新资源需求快速响应0.881I r i c 4企业能够有创造性地将新资源与现有资源组合0.863I r i c 5企业能获取并有效吸收利用合作伙伴创新资源0.885I i r i c 7企业获取到的创新资源及时准确有效0.830㊃901㊃第10期 杜丹丽,付益鹏,高 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创新对环境绩效影响的研究述评
企业创新对环境绩效影响的研究述评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环境绩效是衡量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表现的综合指标。
研究企业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收集实证数据和进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企业创新如何影响环境绩效。
这些研究发现,企业创新对企业的环境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创新还可以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A. 创新与环境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持续改进和突破,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环境绩效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企业创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其环境绩效往往较好。
企业创新可以促进环境保护,许多新型技术和产品具有环保特性,如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设备等,这些创新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企业通过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企业创新可以推动环境法规的完善和执行,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政府对环境法规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企业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这些法规要求,提高环境合规水平。
企业创新的成功案例也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企业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什么是理论视角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朱留财)
什么是理论视角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朱留财)要点导读:《决定》是现代环境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元治理,环境善治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公民社会部门根据一定的治理原则和机制进行更好的环境决策,公平和持续地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目标要求。
因此,认真学习《决定》,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树立现代环境治理观念,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各项环保工作。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从现代环境治理与善治理论视角分析,中国环境治理开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的里程碑,也是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经济持续、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的和谐社会跨越的里程碑。
现代环境治理结构历经了市场经营者的一元治理,政府和市场的二元治理,到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元治理的变迁路径环境治理就是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中,环境福祉的利益相关者们谁来进行环境决策以及如何去制定环境决策,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达到一定的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并力求绩效的最大化和可持续性。
环境善治则指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公民社会部门根据一定的治理原则和机制进行更好的环境决策,公平和持续地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目标要求。
这三大部门是环境利益的所有相关者的集合构成,即指环境治理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治理的市场失灵、政府治理的政府失灵,日益增长的环境福祉的需求和环境权益的追求激发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并成为环境治理的第三力量。
特别是这种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决策权等环境权益追求获得了国际环境法的保障。
这样,现代环境治理结构变迁历经了从市场经营者的一元治理,政府和市场的二元治理,再到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元治理的变迁路径。
从经济学发展的视角来看,环境治理变迁的背后有其深刻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机制,但是导致经济发展中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即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此乃环境治理的市场失灵。
生态嵌入、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收稿日期:2022 11 21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FJY004)通讯作者简介:李霁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与税收。
E mail:ljyou@dhu.edu.cn。
生态嵌入、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李霁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和技术的颠覆性发展,如何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外部合作能力是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嵌入性理论和生态系统研究的涌现与交叉融合为企业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生态嵌入成为企业突破资源约束、共享优质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基于此,本文以58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嵌入和政治生态嵌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合作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中介了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流动正向调节了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及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合作能力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企业创新绩效;合作能力;知识流动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145(2023)05 0051 08doi:10.11847/fj.42.5.51AStudyontheRelationshipamongEcologyEmbeddedness,CooperativeCapability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TheModeratedMediatingEffectBasedonKnowledgeFlowLIJiyou(GloriousSunSchoolofBusinessandManagement,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0051,China)Abstract:Withthefiercemarketcompetitionandthedisruptivedevelopmentoftechnology,howtoobtaininnovativeresourcesandenhanceexternalcooperationcapabilityisakeyproblem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innova tion.Theemergenceandcross integrationofembeddednesstheoryandecosystemresearchprovideabrand newperspectiveforenterprisetosolvetheseproblems,ecologyembeddednesshasbecomeanimportantwayforenterprisetobreakthroughresourceconstraints,sharehigh qualityresourcesandgaincompetitiveadvantages.Basedonthis,thispapertakes581innovativepilotenterprisesastheresearchobject,anddiscussestheimpactmechanismofecologyembeddedness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Theresultsshowthat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and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have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s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andenterprisecooperativecapability.Cooperativecapability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andmedi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Knowledgeflowpositivelymoder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cooperationcapability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moreover,itpositivelymoderatesthemediatingeffectofcooperationcapability.Keywords: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cooperationcapability;knowledgeflow1 引言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
人工智能企业战略变革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2020 年 第 1 期
人工智能企业战略变革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院 郭志岗 李朝红
摘要: 本文以 RESSET 数据库中 2010 - 2018 年人工智能概念板块的 37 家上市企业为样本ꎬ 以战略
变革和内部控制为切入点ꎬ 构造实证分析模型来研究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的调
能从 20文以人工智能企业为样本ꎬ 在研究人
起、 低谷、 复苏和高速发展四个历程ꎮ 近年来ꎬ
工智能企业总体战略变革与绩效关系的同时ꎬ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ꎬ 其中
进一步研究职能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ꎬ
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ꎮ 与此
王慧 (2018) 研究认为环境复杂性和动态
线性关 系ꎮ Zhang 和 Rajagopalan ( 2010 ) 的 研
性均对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调
系ꎮ 陈收等 (2012) 和朱丹 (2018) 通过实证
合能力在跨界行为与绩效的关系之间发挥着显
究表明战略变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 U 型关
的倒 U 型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ꎬ 对研发战略和财务战略变革与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ꎮ
关键词: 战略变革 企业绩效 内部控制 人工智能
一、 引言
虽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ꎬ 并且成果丰
硕ꎬ 但是由于理论体系和制度架构尚不完善ꎬ
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ꎬ 简称 AI)
具体将职能战略划分为市场营销战略、 研发战
同时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ꎬ 带
略、 生产运营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财务
风险需要平衡吗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倒U型关系及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
风险需要平衡吗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倒U型关系及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一、本文概述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商业环境中,新企业的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深入分析创业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理论模型的构建,本文期望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关于风险承担、创业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从而指导他们在实践中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述新企业风险承担的概念及其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接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风险承担有助于提升绩效,但过高的风险承担可能导致绩效下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引入创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其在风险承担与绩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创业能力被定义为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通过创新、资源整合和战略管理等手段,实现目标并创造价值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创业能力在风险承担与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从而为理论模型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关于风险承担、创业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指导他们在实践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风险承担水平,提升创业能力,以实现更好的绩效表现。
本文也期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创业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
这些风险对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然而,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早期的研究普遍认为,风险承担是新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ANG J i n g S HI J i a n j u n LI U Qi u h u a
( 1 . Na n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Na n j i n g,Ch i n a ; 2 .U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u s i n e s s a n d Ec o n o mi c s ,Be i j i n g,Ch i n a )
e c o — i nn ov a t i on a n d e c on om i c pe r f or ma nc e i n t he c om p a ny wi t h h i gh or g a ni z a t i on l e a r n i ng l e v e 1 .I t wa s
Abs t r a c t :Fr om di f f e r e n t pe r s p e c t i ve s,t hi s s t ud y pr o po s e d a d yn a mi c i nv e r t e d U— s h a pe d r e l a t i on —
Re l a t i o n s hi p b e t we e n Ent e r pr i s e Ec o — I nn o v a t i o n a n d Pe r f o r ma nc e
f r o m t he Pe r s pe c t i v e o f Le a r ni ng Th e o r y
f o und t h a t t h e mod e r a t e e f f e c t o f or g a ni z a t i on l e a r ni ng on r e l a t i o ns hi p b e t we e n e c o — — i nno v a t i o n a nd e c o — —
i n c ompa ny wa s e xa mi ne d . Th e e mpi r i c a l r e s u l t s ho we d t ha t t he r e i s a U— s ha p e d r e l a t i o ns hi p b e t we e n
s h i p b e t we e n e c o —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e mp i r i c a l l y j u s t i f i e d i t .F u r t h e r ,t h e oo r d —
n o m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i mp o r t a n t v a r i a b l e i n e c o — — i n n o v a — — t i o n wh i c h ma k e s e c o — i n n o v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 o t h e r i n n o v a t i o n ) .
学 习理 论 视 角 下 的 企 业 生 态 创 新 与 绩 效 关 系研 究
杨 静 施 建 军 刘 秋 华
( 1 . 南 京 工 程 学 院经 济 管理 学 院 ; 2 .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国 际 商 学 院)
摘 要 :以多 重视 角提 出并 实证 检 验 生态创 新 与 经济 绩效 之 间存 在 倒 U 型关 系; 并进 一 步 挖掘 与检 验 企业从 “ 绿” 到“ 金” 受到 组 织 学 习能 力这 一互 补 性 资 产 的 调 节作 用。 实证 结 果 表 明, 在 高水 平组 织 学 习企 业 , 生 态创 新 与 经济绩 效呈 显著 的 U 型 关 系; 指 出并检 验 了组 织 学 习
e r a t e e f f e c t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a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a s s e t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f r o态创新 与 经济 绩效 的调 节效 应是 通过 环境 绩 效 ( 生 态创 新 有 别 于其 他创 新 活 动 的 重要 变
量) 传 导的 。
关 键词 : 生 态创 新 ; 组 织学 习 ; 经 济绩 效 ;环境 绩效
中图 法分类 号 : C 9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8 8 4 X( 2 0 1 5 ) 0 6 — 0 8 6 5 — 0 8
第 1 2 卷 第 6期
2 0 1 5年 6月
管
理 学
报
V01 .1 2 No. 6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1 o f M a na ge me nt
J u n e .2 0 1 5
DOI编 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8 4 x . 2 0 1 5 . 0 6 . 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