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体温的控制》一节的教学设计
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观察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图像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人的体温不是固定值,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的教师总结: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这三个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都可以代表被测人的体温。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人体存在体温说明什么?生:人体会发热 夏天人靠得近一些会觉得热说明什么?生:人体会散发热量 思考讨论:人类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生: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测量部位 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0——37.4 °C 36.7——37.7 °C36.9——37.9 °C 正常范围1.产热过程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或组织分别是什么?生:安静时主要产热的是内脏;运动时主要是肌肉活动:请你用柱状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柱状图并展示,相互评价活动:请你用扇形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扇形图并展示,相互评价2.散热过程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有哪些方式散热呢?展示皮肤散热图片生: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直接散热原理是什么? 产热量%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脑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16 56 18 10 18 90 1生:热传递思考与讨论:常温情况下和高温情况下分别以哪种散热方式为主?生:思考讨论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3.5体温的控制教案2.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恒定的体温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左右。
3.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4.保持正常的体温是恒温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
(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3.散热。
(1)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体温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体体温的生成和调节机制。
学生能够掌握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自己和他人健康、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体温的生成机制:代谢、运动、食物消化等产生的热量。
2.体温的调节机制:中枢调节、末梢调节。
3.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增减衣物、调节室温、科学饮食、适度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5分钟)1.显示一张人体温度调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引出“体温调节”这个概念,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体需要调节体温?Step 2 学习体温的生成机制(20分钟)1.分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回答问题:人体体温是如何产生的?2.教师梳理学生回答的关键点,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Step 3 学习体温的调节机制(30分钟)1.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体温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展示。
Step 4 学习体温调节的方法和措施(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体温情况下的体温调节方法。
例如:在寒冷环境下如何增加体温,在炎热环境下如何降低体温等。
2.学生展示扮演情景和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给予点评和指导。
Step 5 拓展练习(20分钟)1.出示一些常见的体温调节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解决办法。
2.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练习,然后交流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案。
Step 6 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解答。
四、教学反思:1.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形式,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第5节体温的控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体温的控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体温的控制”,属于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体温的生理机制、体温调节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过程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及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3. 作品呈现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体温的话题,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验视频等方式,讲解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体温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有逻辑性、条理性。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馈如何等。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情况等,并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与不足。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资源:本课需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视频资料等。
《体温的控制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体温的控制》。
体温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体温的控制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修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二、知识点讲解1. 体温的调节机制人体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下丘脑调节的。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扩张毛细血管等方式来散热;当体温过低时,身体会通过收缩毛细血管、颤抖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这种自动调节的过程就是体温的调节机制。
2. 合理控制体温的方法在夏天,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穿着透气衣物、避免暴晒等方式来降低体温;在冬天,我们可以通过穿厚衣服、多喝热水、加强锻炼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此外,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来控制体温。
三、案例分析小明在夏天外出玩耍时,由于平昔暴晒在太阳下,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这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体温呢?解决方法:小明应该立即找个阴凉处休息,喝一些清凉的水,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散热。
同时,可以适当洗个凉水澡或者用风扇吹风来降低体温。
四、练习题1. 体温是由哪个部位来调节的?A. 大脑B. 心脏C. 肺部D. 肝脏2. 在夏天如何降低体温?A. 穿厚衣服B. 喝热水C. 多喝水、穿透气衣物、避免暴晒D. 避免运动3. 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体温?A. 多喝酒B. 多吃辣椒C. 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D. 不吃不喝等待自然降温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体温的平衡,保持健康。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敬请等候!。
初中科学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的计量单位。
2.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了解体温的变化原因。
3. 理解体温的控制机制,知道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2.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3. 体温的控制机制4. 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温的概念、体温的正常范围、体温的控制机制。
2. 教学难点:体温的变化原因、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温的概念和控制机制。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4.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讲解体温的概念,介绍体温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华氏度等)。
3.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讲解体温的正常范围,分析体温变化的原因,如环境温度、运动等。
4. 体温的控制机制:讲解人体如何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恒定的体温。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总结体温的控制机制。
6. 实验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如在冷环境中观察体温的变化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温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体温概念、正常范围和控制机制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1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2.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学会体温的测量;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重点难点恒温概念的掌握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几X生活在热带以及寒带的骆驼图片,引出为什么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可以生活在温差如此之大的环境中?2.新课【教师活动】让学生用已经储备的知识,从体温这一个角度出发把幻灯片中的动物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播放短片,让学生找概念——什么叫冷血动物(变温动物)。
【学生活动】(从短片中提取信息,归纳得出结果)学生明确,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相应体温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人的正常恒定温度是多少?(一般学生都会回答是37摄氏度).【学生活动】让学生活动亲身测量一下体温,最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说的恒温是相对的允许在一定的X围内变动.【教师活动】展示老师自己的不同部位的体温,以及自己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不同时间里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祝老师不同部位体温值祝老师不同口腔不同时间体温值【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资料”2016年06月20日,气温36摄氏度。
一84岁高龄的老太,被人发现昏死在家中,送医院时已口吐白沫,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
”并让学生想一想老太太得了什么病?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前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上来是中暑,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通过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来解决中暑病因的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3.5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的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一、【自主学习】1.预习新知(1)鸟类和哺乳类属于 (“恒温”或“变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恒定的体温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身体的温度随环境而改变,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体温恒定并不是体温不变,而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的关系,但正常情况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如:一般傍晚体温略高于早晨的体温。
女性的体温略高于男性。
小孩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3.体温的测量可在、、等处进行,不同的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处测得的体温高于处测得的体温,处测得的体温又略高于处测得的体温。
讨论:维持恒定的体温又什么好处?1、恒定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的基本条件。
2、可以扩大动物的空间,适应的环境。
(二)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读图课本110页“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回答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作图:如何能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各器官的产热情况?二、散热:1.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其中90%以上的热量通过散发出去。
2.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3.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3 (新版)浙教版
《体温的控制》一、教材依据初中《科学》浙教版第三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二、设计思想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有关体温的知识。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三、教材分析本章的主题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影响所做出的相应反应。
本章内容以人为中心取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选取人体的体温为切入口,我认为选题选得很巧妙,体温的恒定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也与动物的行为有关,编者通过选取“体温的控制”这个恰到好处的实例,有利于把前面所学知识相互联系,深化理解,加强综合,充分说明了人体在不停地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与本章的主题相呼应。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与控制。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体温的控制有体会,但认识欠深入细致,八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图表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
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平时也能从其它渠道了解有关信息。
但是有些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他们已经自己意会了的东西往往很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常常会想说而不敢说,或者是说不清楚。
要把一些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学会体温的测量;5.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体温的控制》教案8-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5节体温的控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了
解产热与散热平衡的调节。
2.过程与方法: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念。
二、课堂探究
1.活动一、测自己腋下的体温,并将测量结果与身边的男女同学进行比较,得出什么结论?
我的体温是,结论:
2.自学归纳
下表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不同部位的三个温度值,从测量的
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36.4 °C 36.9°C 37.3 °C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口腔温度),分析体温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请完成下面
成员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37.0℃37.2 ℃37.3℃37.4℃37.2 ℃37.1℃
父亲36.8℃37.0℃37.1℃37.3 ℃37.1℃36.9 ℃
自己37.1 ℃37.3 ℃37.4 ℃37.5 ℃37.3 ℃37.1 ℃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C,正常人的体温固定的,而是一个温度。
(2)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
(3)正常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
范围内变动。
女性男性,小孩大人,傍晚早晨。
3、活动二、根据教材上表的数据和图,请在书上描述一下人体运动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分布柱状图
课后实践
小小论文:中暑
1、人为什么会中暑?
2、中暑后的表现?
3、如何预防中暑?
4、当发现有人中暑后如何救护?……………。
浙教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体温的控制学习教案
脑 内脏 肌肉 其第他10页(/共安29页静时)
第十一页,共29页。
产热过程(guòchéng)
机体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20~25% 用于做功,其余都以热能形式发散体外。 产热最多的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和 骨骼肌。内脏器官的产热量(rèliàng)约占机 体总产热量(rèliàng)的52%;安静时骨骼肌产 热量(rèliàng)约占25%。运动或使役时,肌肉 产热量(rèliàng)剧增,可达总热量(rèliàng)的 75%~90%。冷环境刺激可引起骨骼肌的寒 颤反应,使产热量(rèliàng)增加4~5倍。
第28页/共29页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由增皮多 肤直接散(sh发ūz 的
(zēn
hāng)
ɡ
duō)
第26页/共29页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课堂练习
4温、调人节体中的枢体产控热温脑制干在下,散使热 中的体
和
保生持命动态平衡,
从而使体温保持(活sh相动ēng对mìng) (xiāngduì)恒定,这是人体进
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 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皮肤血管口径(kǒujìng)的调节
与散热
第15页/共29页
第十六页,共29页。
比一比
低温 (dīw ēn)
血管__收_缩__,
皮肤血流量 _减__少__,皮肤 温度_下__降__, 散热量__减__少
正常
(zhèngchán g)体温
血管_舒__张_,皮 肤血流量_____
,增皮加肤温 _量___上____升__,散热
思考: 下表是在身体健康的小明同学身上几乎
(jīhū)同一时刻测得的三个部位温度值.
八年级科学上册《体温的控制》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体温的控制》学案浙教版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恒定的体温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 左右。
3、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4、保持正常的体温是恒温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
(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3、散热。
(1)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5 体温的控制 学案.doc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因此称为。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
3.散热有和两种方式4.测量体温并分析数据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测量部位______________ )(1)比较自己在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比较自己和同学的体温可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一个家庭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热量16%18%二、合作探究(一)恒定的体温某小孩在同一时间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 7 °C37. 2 °C37. 4 °C讨论:维持恒定体温有什么好处/(二)产热和散热1.比较在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分别是什么?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1作图:如何能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各器官的产热情况?A脑内脏骨骼肌其他(安静时)2.讨论:冬天和夏天手背上的皮肤血管有什么不同么?正常体温高温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散热量,低温Qrz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 散热量(三)体温受脑的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来调节和控制的O思考:1. 还有哪些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2. 寒冷或炎热时,如果体温调节不及时,人体会有什么表现?【达标检测】1. 下列对体温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人体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并且保持不变B. 人体口腔中测出的温度最接近人体体内的温度C. 人的体温昼夜会有波动,一般清晨略低,傍晚略高D. 体温升高一定是病理性的发热2. 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 A. 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 骨骼肌产热和内脏产热保持平衡 C. 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保持平衡 D. 以上说法都对3. 人体在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时,常常会汗流淡背,这主要是 () A.排出多余的水分 B.排出多余的无机盐 C.保持人体正常体温D.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4. 当环境温度达到35°C 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靠 进行;在冷得“发抖”时,骨骼肌产生的热量会。
体温控制教学设计
体温的控制教课方案体温的控制教课方案范文一、教材地位及学情剖析《体温的控制》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完“激素调理和神经调理”后给出的一个详细的生命活动调理的例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分类,对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有必定的认识,可是关于恒温动物详细到人类是怎么保持体温仍是比较疑惑的。
前方学过的受力均衡、溶解均衡及生活中相关均衡的例子为学生理解本节中的产热和散热均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中的均衡思想也为此后学生学习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原理做好铺垫。
二、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经过学习,能够说出“体温恒定”的观点,认识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及理解体温均衡的调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读图、读表,培育学生剖析办理信息的能力;经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明确合作的` 重要性。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到人体是一个一致的整体,领会生命生计的复杂性,提升生命保护意识。
三、教课重难点1.要点:产热与散热的动向均衡和体温调理的过程。
2.难点:体温均衡调理的控制过程。
四、教课过程1.联系生活,问题导入教师发问:“假如室外此刻骄阳当头或许北风瑟瑟,你们会有如何的感觉?我们的体温会不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呢?”待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后追问:“那是否是意味着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学生举例回答。
[ 设计企图 ]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长进一步发问,由旧知引出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研读图表,得出结论教师给出自己一天不一样时辰测的腋窝体温的表格、某位同学同一天相邻很近的时辰测的身体不一样部位的体温表格和一天中某一个家庭全部成员的体温变化曲线图,指引学生小组睁开议论,自行剖析,得出人体体温变化的规律:正常人体体温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颠簸,不一样部位温度不一样,并且还受年纪、日夜、性别等要素的影响。
[ 设计企图 ] 让学生经历剖析数据、概括总结的过程,培育学生剖析和办理数据的能力,促使学生达成对体温相对恒定理解的架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体温的控制》一节的教学设计
浙江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311122)齐亚坤
[摘要]《体温的控制》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后给出的一个 具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例子。
在《体温的控制》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分析处理数据、设计小实验、小组讨 论、构建模型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渗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思想。
[关键词]体温控制;联系生活;小组讨论;统一整体
[中图分类号]G 633. 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9-0087-02
科学•教f 後针‘
一、
教 学情分析
《体温的 》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
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完“激素调节和 调节”后给出的一个具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例子。
学生在七年 级
学
物的分类,对恒
物和变
物
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恒 物具体到人类是怎么
体温还是比较 的。
前面学过的受力 、溶
及生
活中 的例子为学生理解本节中的产热和散热¥衡打下了 的基础,此中的¥衡思想也为今后学生
学
守恒、能量守恒
理
铺垫。
二、 教学目标
1. 知‘与故能”标
通过学习,可以说出“体温恒定”的概念,了解产热 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及理解体 的调节过
程。
2. 过程与方法”标
通过读图、读表,培养学生 理信息的能力;通组合作,提高学生与人 的能力,让学生明确合
作的重要性。
3. 情感6皮与价值观”标
学生体会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会生命生
存的复杂性,提高生命保护意识。
三、 教学1.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和体温调节的过 程。
2. 难点:体
调节的控制过程。
四、 教学过程
1. 联7生活,问题导入
教师提问&如果室外现在烈日当头或者寒风瑟瑟, 你们会
样的
?
的体温会不会随外界的温
变化而变
?”待学生
&那是不是
意味着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学生举例 。
[设 图]在学生 的生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由旧知引出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读图表,得出结奋
教师给出 天不 的腋窝体温的 、
学
天相邻很近的
的身体不同部位的体
和一天中
个家
成员的体温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小组展
,自行分析,得出人体体温
变化的 :正常人体体温会 个 的范围内波
,不同部
不同,而且还受年龄、昼夜、性别等因
素的 。
[设
图]让学生经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完成对
体温相对恒
定理解的架构。
3. 创设情境,引出#知
教师以一杯热水为例,提问学生&如何 杯水的
不变?”学生同桌
,给出
的方
,如可以安
个
加热器,或是用棉布包裹杯子
来保温等。
教师借此引出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产
热 散热 。
[设计意图]以一杯
热水
为例创设问题情
境,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为引出体温相
对恒
定的机理做好铺垫。
4. 动手操作,发散思雉
学生阅读课本第115页的表3 — 6“人体几种器
组织的产热
比”,让学生
转化为扇形图、条形统计图,并在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三种不同数据表现 法的优缺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 人在安:态
下或剧烈运
下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设
图]通过 、画
图,培养学生获取
信息
、处
理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
5. 联7生活,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既然人体会产热,
那么人体又是如何散 热来
体温的相对恒定的?
散热的
?”让
学生结
不同的季节身体的散热情况来。
学生会说出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浑身出 。
教师进
高温和 下 管变化的视频,同时请学生
读课本第115页的图3 — 31,结合夏天剧烈运动手 上“青筋”爆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
可以通
管的
和扩张来调节。
教师
最后总结当人体的体温高于环境温度和低于环境温度
人体的散热 。
[设 图]联系生活,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感受人体
散热
的方式,使得抽象
的知识变
得直观
形象,进而突出
体温恒
定是产
热
和散热
动态平衡的结果。
6. J 、組付奋,构建模型
教师抛出 :人体是如何控制产热和散热¥衡的呢?请学生阅读P P T 上的材料, ,总结归纳相
中#来学#豸
\°' J ~2017-10~中句
血管舒张 体温相血管收缩汗液增加
对恒定骨髂肌战栗产
动态平衡
散热 热
五、板书设计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
关知识。
学生答出“控制体温的中枢神经在下丘脑”这。
接着,教师再
学生
组
:结合神经
调节的过程和生活体验,谈谈人体在寒冷环境和炎热 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方法,并与课本第11'页的图3
一32“体温的调节”做对照。
学生把自己讨论的结果用
磁吸纸贴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补充,最终形成下面的流 程。
炎热环境
寒冷环境
皮肤热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增加汗的分泌, 皮肤的血管舒张
I
增加散热
战栗,皮肤的血管收
缩立毛肌收缩
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体温相对恒定
[设计
意图]通
过小组讨论
、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构
建模型图,让学生体会到人体体温调节是在神经
一激素
调节下的一个整体过程,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 生物学思想。
下丘脑——
体温调节的中枢
六、教学反思
“体温调节”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人体是一个 体,人体能对周围环境作出
、反应,以适应变
的环境”的一个重要实例,同时本节内容是从现象到 人体内部调节的机理,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
因此,教 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人手,激发学生的探
欲望,引导学生亲身体 的形成过程,进而促进学生完成对 的有效建构,同时逐步渗透“人体是一个 体”的生物学思想。
本节课还 教学中体现了科学思
法的运用,如归纳、建模、类比、比
较等,同时还注重渗透
思想,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
学生的思 力。
[
参
考
文
献
]
张建朝.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数理化学习,2009(5).
!
黄春香)
通过拓展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江苏苏州
市吴江
区盛泽
中学(215228)周素芬
[摘要]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现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只能通 过记忆完成,因此很难达到较好的理解和内化。
拓展实验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拓展实验为切入点,开展生 物教学,让学生通过拓展实验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拓展实验;科学素养;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9-0088-02
4生物•教
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 阵地,以自然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教育,是培养科学 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教育。
科学素养包括
科学 、观念、价值观、方法、精神和道德等。
调 i 明,虽然学生的科学素养
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与发
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学生缺少对科学 的 程 法的理解,而且其科学 对欠缺,学校对科学
的培养还
较大。
以往的教育
-强调分数,
了能力培养,比如通 种方法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和
的能力、和解决
的能力、在活 展过程中
与队 作的能力等。
正如
生所说&手和
,是
教育的开始;手脑双
全,是 教育的目的。
”在生物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
实践能力不强,,
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密不可
, 和中国家庭对独生子女的
代。
学
生
会参与实践活动,一旦 独立
决。
展实 是 的手 结 的 法。
本 主
要 生物拓展实验对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促进作
用。
一、拓展实验与科学素养的关
系
1.拓表卖验Z 进科学素]。
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
要求是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高 .
国家综合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生物 实验,特别是对拓展实验的开发,其
于学生科学素
养的提高。
科学素养包括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
炎
热环境
寒冷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