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比较线段的长短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比较线段的长短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限定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作图,叫做尺规作图.要点感知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我们可用________分别测量出线段的长度来比较大小,或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____________做比较.要点感知3类似于数,线段也可以________.预习练习3-1如图,已知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则AB-AC=________,CD+DB=________.要点感知4线段上的一点将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一点叫做线段的________.预习练习4-1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________.当堂训练知识点1 用尺规作线段1.作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知识点2 线段长短的比较2.七年级一班的同学想举行一次拔河比赛,他们想从两条大绳中挑出一条最长的绳子,请你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 )A.把两条大绳的一端对齐,然后同一方向上拉直两条大绳,另一端在外面的即为长绳B.把两条绳子接在一起C .把两条绳子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D .没有办法挑选3.如图,若AB =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A .AC>BDB .AC<BDC .AC =BD D .不能确定4.(佛山中考)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精确到0.1厘米).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及和、差、倍、分 5.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合的是( )A .AD -CD =ACB .AC +CD =BD C .AC -BC =AB D .AB +BD =AD6.在直线m 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得AB =4 cm ,BC =3 cm ,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度为( )A .0.5 cmB .1 cmC .1.5 cmD .2 cm7.如图,C 为AB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D =AC -BDB .CD =12AB -BDC .CD =23BC D .AD =BC +CD8.如图,线段AC =12,BC =4,求AB 的长.9.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1)若AB=10,AC=6,求CD的长;(2)若AC=30,DB=10,求AB的长.课后作业10.(梧州期末)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 cm,MC=3 cm,则BC 的长是( )A.2 cm B.3 cmC.4 cm D.6 cm11.线段AB=2 cm,延长AB到C,使BC=AB,再延长BA到D,使BD=2AB,则线段DC的长为( ) A.4 cm B.5 cmC.6 cm D.2 cm12.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 ) A.3 B.2C.3或5 D.2或613.如图,点C,D,E都在线段AB上,已知AD=BC,E是线段AB的中点,则CE________DE.(填“>”“<”或“=”)14.已知线段AB=15 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使AC=7 cm,若M、N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则MN=________cm.15.如图,已知线段a、b、c,用圆规和直尺画线段,使它等于2a+b-c.16.如图,M是线段AB的中点,点C在线段AB上,且AC=4 cm,N是AC的中点,MN=3 cm,求线段CM和AB的长.挑战自我17.线段AB 上有两点P 、Q ,点P 将AB 分成两部分,AP ∶PB =2∶3;点Q 将AB 也分成两部分,AQ ∶QB =4∶1,且PQ =3 cm.求AP 、QB 的长.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无刻度的直尺 圆规 要点感知2 刻度尺 另一条线段上 要点感知3 加减 预习练习3-1 CB CB 要点感知4 中点 预习练习4-11 当堂训练1.略2.A3.C4.2.3(或2.4)5.B6.A7.C8.因为AB =AC -BC ,AC =12,BC =4,所以AB =12-4=8.9.(1)因为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所以CD =12BC.因为AB =10,AC =6,所以BC =AB -AC =10-6=4.所以CD =12BC =2. (2)因为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所以BC =2BD.因为BD =10,所以BC =2×10=20.因为AB =AC +BC ,AC =30,所以AB =30+20=50. 课后作业10.A 11.C 12.D 13.= 14.1115.(1)作射线AF ;(2)在射线AF 上顺次截取AB =BC =a ,CD =b ;(3)在线段AD 上截取DE =c.所以线段AE 即为所求.16.因为N 是AC 中点,AC =4 cm ,所以AN =NC =12AC =12×4=2(cm).因为MN =3 cm ,所以AM =AN+MN =2+3=5(cm).因为M 是AB 的中点,所以AB =2AM =2×5=10(cm). 挑战自我 17.画出图形.设AP =2x cm ,PB =3x cm ,则AB =5x c m.因为AQ∶QB=4∶1,所以AQ =4x cm ,QB =x cm.所以PQ =PB -QB =2x cm.因为PQ =3 cm ,所以2x =3.所以x =1.5.所以AP =3 cm ,Q B =1.5 cm.。

七年级数学上册 4.2《直线、射线与线段 》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4.2《直线、射线与线段 》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设计思想(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初一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水平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时时考虑到新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搞简单化的结论式教学。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大处着眼,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素质教育功能。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4)本课题通过对内容的挖掘与整理,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教室里学习数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 这样一个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学生通过本节从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在互动交流活动中,学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体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效果检测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学生进行相互评价2、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地鼓励、指导、点评,实施过程评价3、课后要求学生“蚂蚁爬行最短”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并写出数学小作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评价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点,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性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长度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本节课中应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例如,可以引入校园环境中的实例,如操场跑道的长度、篮球场的对角线长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线段长度的比较。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道路、桥梁、建筑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其中线段的长度。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线段长度比较的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d.度量法:利用尺子等工具,直接测量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
2.教师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比较线段长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的课桌、窗户的边框等,运用所学方法比较线段长度。
2.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线段长度比较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教学案例

《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重点)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重点)4.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体会研究几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长度的比较和计算【类型一】比较线段的长短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 )A.AB<CD B.AB>CDC.AB=CD 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由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得AB>CD,故选B.方法总结:比较线段长短时,叠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类型二】根据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如MC比NC长2cm,AC比BC长( )A.2cm B.4cm C.1cm D.6cm解析: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AC=2MC,BC=2NC,∴AC -BC=(MC-NC)×2=4cm,即AC比BC长4cm,故选B.方法总结:根据线段的中点表示出线段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未知线段的长度.【类型三】已知线段的比求线段的长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的三部分,点E是线段AD的中点,EC=2cm,求:(1)AD的长;(2)AB∶BE.解析:(1)根据线段的比,可设出未知数,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x的值,根据x的值,可得AD的长度;(2)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BE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解:(1)设AB=2x,则BC=3x,CD=4x,由线段的和差,得AD=AB+BC+CD=9x.由E为AD的中点,得ED=12AD=92x.由线段的和差得CE=DE-CD=92x-4x=x2=2.解得x=4.∴AD=9x=36(cm);(2)AB=2x=8(cm),BC=3x=12(cm).由线段的和差,得BE=BC-CE=12-2=10(cm).∴AB∶BE=8∶10=4∶5.方法总结: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类型四】当图形不确定时求线段的长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A.5 B.2.5 C.5或2.5 D.5或1解析: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AC=6-4=2,D是AC的中点,∴AD=1;(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AC=6+4=10,D是AC的中点,∴AD =5.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画图,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探究点二: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根据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缩短航程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线段的比较与性质(1)比较线段:度量法和叠合法.(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线段长度的计算(1)中点: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2)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人的高矮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同步练习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要在直线PQ上找一点C,使PC=3CQ,则点C应在( )A.P,Q之间B.点P的左边C.点Q的右边D.P,Q之间或在点Q的右边2.如果线段AB=5 cm,BC=3 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A.8 cmB.2 cmC.4 cmD.不能确定3.C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AB的中点,若AB的长为6.6 cm,则CD的长为( )A.0.8 cmB.1.1 cmC.3.3 cmD.4.4 cm4.如图所示,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B.CD=BCC.CD=AB-BDD.CD=AD-BC5.下面给出的4条线段中,最长的是( )A.dB.cC.bD.a6.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1,且线段AB的长度为6,则点B表示的数是.7.已知线段AB=7 cm,在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上画线段BC=1 cm,则线段AC= .8.如图所示,设A,B,C,D为4个居民小区,现要在四边形ABCD内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把购物中心建在何处,才能使4个居民小区到购物中心的距离之和最小?请说明理由.9.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1)如果AB=20 cm,AM=6 cm,求NC的长;(2)如果MN=6 cm,求AB的长.10.在桌面上放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如图所示,一只蚂蚁在顶点A处,它要爬到顶点B处找食物,你能帮助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吗?要是食物在顶点C处呢?★11.已知线段AB=12 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 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创新应用★12.在同一条公路旁,住着5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如图,不妨设这5人的家分别住在点A,B,D,E,F所示的位置,公司在点C处,若AB=4 km,BC=2 km,CD=3 km,DE=3 km,EF=1 km,他们全部乘出租车上班,车费单位报销.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6元(3 km以内,包括3 km),超过3 km超出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 km,以1 km计算),每辆车能容纳3人.(1)若他们分别乘出租车去上班,公司应支付车费多少元?(2)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D 注意本题中的条件是在直线PQ上找一点C,所以C可以在P,Q之间,也可以在点Q的右侧.2.D A,B,C三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3.B如图,AD=AB=3.3cm,AC=AB=2.2cm,所以CD=AD-AC=3.3-2.2=1.1(cm).4.B5.A6.-7或5 点B可能在点A的左侧,也有可能在点A的右侧.若点B在点A的左侧,则点B表示的数比点A表示的数小6,此时点B表示的数为-7;若点B在点A的右侧,则点B表示的数比点A表示的数大6,此时点B表示的数为5.7.8 cm或6 cm 分两种情况:①点C在线段AB内,②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8.解:连接AC,BD,交点P即为购物中心的位置.理由: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使购物中心到A,B,C,D的距离和最小,购物中心既要在AC上,又要在BD上.9.解:(1)因为M为AC的中点,所以MC=AM.又因为AM=6cm,所以AC=2×6=12(cm).因为AB=20cm,所以BC=AB-AC=20-12=8(cm).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NC=BC=4(cm).(2)因为M为AC的中点,所以MC=AM.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CN=BN.所以AB=AC+BC=2(MC+CN)=2MN=2×6=12(cm).10.解:如图所示,是该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食物在B处时的最短路线为线段AB,食物在C处时的最短路线为线段AC.11.解:(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①,图①因为M是AC的中点,所以AM=AC.又因为AC=AB-BC,AB=12cm,BC=6cm,所以AM=(AB-BC)=×(12-6)=3(cm).(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图②因为M是AC的中点,所以AM=AC.又因为AC=AB+BC,AB=12cm,BC=6cm,所以AM=AC=(AB+BC)=×(12+6)=9(cm).故AM的长度为3cm或9cm.创新应用12.解:(1)在A处乘车的车费为6+(4+2-3)×1.5=10.5(元);在B处乘车的车费为6元;在D处乘车的车费为6元;在E处乘车的车费为6+(3+3-3)×1.5=10.5(元);在F处乘车的车费为6+(1+3+3-3)×1.5=12(元),合计45元.(2)A,B同乘一辆车,从A开出,D,E,F同乘一辆车,从F开出,合计22.5元.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 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3. 能够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4. 体会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5. 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并学会运用.【重点】: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理解线段的和、差,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难点】:利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差,利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求线段的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实际运用.【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线段长短的比较合作探究:问题1 做手工时,在没有刻度尺的条件下,如何从较长的木棍上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短木棒的长?问题2 画在黑板上的线段是无法移动的,在只有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的情况下,如何再画一条与它相等的线段?要点归纳: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AB)等于已知线段(a)的作法:1.画射线AC;2.在射线AC上截取AB=a.问题3 若要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有哪些办法?你能从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试一试:比较线段AB,CD的长短.(1)度量法:分别测量线段AB、CD的长度,再进行比较:AB=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2)叠合法:将点A与点C重合,再进行比较:①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C,D之间,那么 AB_____CD.②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与点 D________,那么 AB = CD.③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那么 AB_________CD.探究点2:线段的和、差、倍、分画一画:在直线上画出线段AB=a,再在AB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b,线段AC就是与的和,记作AC= . 如果在AB上画线段BD=b,那么线段AD就是与的差,记作AD= .观察与思考: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要点归纳:如图,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M = MB = AB,或 AB = AM = MB例1 若AB = 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求:线段AD的长是多少?例2 如图,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3:2:5,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24,求线段AB、BC、CD的长.变式训练: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13AB=14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度时,当题目中涉及到线段长度的比例或倍分关系时,通常可以设未知数,运用方程思想求解.例3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变式训练:已知A,B,C三点共线,线段AB=25cm,BC=16cm,点E,F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为()A.21cm或4cm B.20.5cm C.4.5cm D.20.5cm或4.5cm方法总结:无图时求线段的长,应注意分类讨论,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①点在某一线段上;②点在该线段的延长线.针对训练1.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则AB +BC =____;AD -CD =___;BC = ___ -___= ___ - ___.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AB =8cm ,则AC = cm.3.如图,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的是 ( )A. AC =CBB. AB =2ACC. AC +CB =ABD. CB =21AB 4. 如图,已知线段a ,b ,画一条线段AB ,使AB =2a -b .5.如图,线段AB =4cm ,BC =6cm ,若点D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探究点3: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议一议:如图:从A 地到B 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 地到B 地的最短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想一想:1.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 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2. 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第1题图第2题图要点归纳: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最短.简称:两点之间,_____最短.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_______,叫做这两点的距离.针对训练1.如图,AB+BC AC,AC+BC AB,AB+AC BC(填“>”“<”或“=”). 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两侧,分别有A,B两个村庄,如图,现在要在公路l 上建一个汽车站C,使汽车站到A,B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汽车站的位置.二、课堂小结1. 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 比较两条线段大小 (长短) 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3. 线段的中点.因为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 =BM =21AB . (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4.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当堂检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间距离的定义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直线的长度2. 如图,AC =DB ,则图中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为_____________.第2题图 第3题图3.已知线段AB = 6 cm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若D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DC 的长为_____________.4.点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3,1,若BC=5,则AC=_________.5. 如图:AB =4cm ,BC =3cm ,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OB 的长度.6.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求CM和AD的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教案设计

4.2直线、射线、线段第 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课目的 :1.联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目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形,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教课要点 :线段长短比较、线段的性质是要点.教课难点 :线段上点、三平分点、四平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境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何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2.议论课本 P128思虑题 :学生疏组议论:从 A 地到 B 地有四条道路,假如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 ?为何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着手 ,再说一说 .学生沟通比较的方法.除它们外可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 B 地的最短道路?为何 ?小组沟通后获得结论: 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联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 AB 的长度就是 A 、 B两点之间的距离.3.做一做 :在中国地图上丈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达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识题,是为了进一步稳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指引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过程 ,从中培育学生着手和合作沟通的能力.二、数学活动1.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学生议论、实践、沟通方法,师生总结评论.想想教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两条线段AB, CD. 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虑和议论的基础上 ,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胸怀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向来线上比较.教师对方法2议论、概括,引出用尺规作出两线段的和与差的作法,如图 4.2-10.试一试课本 P128练习 .折一折让学生将一条绳索对折,使绳索的端点重合,谈谈你的感觉.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 ,使线段的两头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 .指引学生看课本,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平分点 ?四平分点 ?画一画试试达成课本P130习题 4.2 第 9题 .三、课时小结四、讲堂作业1.必做题 :课本 P129~P130 习题 4.2第 5、 7、 8、 10 题.2.备选题 :(1) 数轴上 A,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 AB 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 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2)已知线段 AC 和 BC 在一条直线上 ,假如 AC =5.6 cm,BC=2.4 cm, 求线段 AC 和 BC 的中点之间的距离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精编】.doc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精编】.doc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学习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通过实例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以及线段的三等分点的意义.学习重点:线段比较大小以及线段的性质.学习难点: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及其应用.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29-P132;2.尝试完成教材P131的练习题;3.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画直线AB、画射线CD、画线段EF.2.任意画线段a.你能不能再画一条线段AB正好等于你先前所画的线段a.你是怎样画的?你想到了几种方法?二、合作探究:1.如何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①如果已知身高,我们如何比较?②如果不知身高,我们又如何比较?2.如何比较两根木条的长短?3.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①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我们如何比较AB、CD的大小?动手试试.②任意两条线段比较大小,其结果有几种可能性?【老师提示】比较线段的常用方法有两种:①度量法②圆规截取法4.试试身手:P131练习第1题.【老师提示】先估计大小关系看看我们的观察能力,再动手检验.5.①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是线段AB上一点,并且AM=BM 我们称点M是线段AB的中点.②怎样找出一条线段AB的中点M?③线段的三等分点、线段的四等分点.(观察P131图4.2-12)6.(1)P131思考.(2)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为什么不愿走人行横道呢?(3)从A 地架设输电线路到B地,怎样架设可以使输电线路最短?7.(1)线段的性质:(2)两点间的距离:8.画线段的和与差:a如图,已知两条线段a、b(a>b)(1)画线段a+b画法:①画射线AM;②在射线AN上顺次截取线段AB=a,BC=b.线段AC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a+b.记作AC=a+b.(2)画线段a-b三、学习小结:四、作业:1.P132练习第2题.2.P126习题3.2第5、6、7、8、9、10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教学重点:线段长短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教学难点: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2.讨论课本P128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为什么?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3.做一做:在中国地图上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小组合作完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活动1.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学生讨论、实践、交流方法,师生总结评价.想一想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教师对方法2讨论、归纳,引出用尺规作出两线段的和与差的作法,如图4.2-10.试一试课本P128练习.折一折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说说你的感受.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两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引导学生看课本,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画一画尝试完成课本P130习题4.2第9题.三、课时小结四、课堂作业1.必做题:课本P129~P130习题4.2第5、7、8、10题.2.备选题:(1)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2)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一些商场、饭店或写字楼中,常常能看到一种三翼式旋转门在圆柱体的空间內旋转.旋转门的三片旋转翼把空间等分成三个部分,如图是从上面俯视旋转门的平面图,两片旋转翼之间的角度是( )A.100°B.120°C.135°D.150°2.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A. B. C. D.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12⎛⎫⎪⎝⎭°=118″ B.38゜15′=38.15゜ C.24.8゜×2=49.6゜ D.90゜﹣85゜45′=4゜65′4.方程2x-3y=7,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A.y=13(7-2x) B.y=13(2x-7) C.x=12(7+3y) D.x=12(7-3y)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然后甲、乙两人合作x天完成这项工程,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41202030x+=+B.41202030x+=⨯C.412030x+= D.412030x x++=6.有理数m,n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n│-│m-n│的结果是()A.mB.2n-mC.-mD.m-2n7.若多项式5x2y|m|14-(m+1)y2﹣3是三次三项式,则m等于()A.﹣1B.0C.1D.28.甲班有54人,乙班有48人,要使甲班人数是乙班的2倍,设从乙班调往甲班人数x,可列方程()A.54+x=2(48﹣x) B.48+x=2(54﹣x) C.54﹣x=2×48 D.48+x=2×549.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36,25,两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b(a>b),则a-b等于()A .9B .10C .11D .1210.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与十进制的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C+F=1B ,19﹣F=A ,18÷4=6,则A×B=( ) A .72B .6EC .5FD .B011.如果|a ﹣1|+(b+2)2=0,则a ﹣b 的值是( ) A .-1B .1C .-3D .3 12.-6 的绝对值是( )A .6B .-6C .±6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3.如图,∠A + ∠B =90°,∠BCD + ∠B =90°.则∠A 与∠BCD 的大小关系是∠A ∠BCD (用“>、<、=”号填空).14.计算:23.5°+ 12°30′=__________°. 15.x =_____时,式子与互为相反数.16.当x=__________时,代数式6x+l 与-2x-13的值互为相反数. 17.23mx y -与35nx y 是同类项,则m n +=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案

比较线段的长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掌握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并会表示线段的和差;理解线段中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会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用类比的思想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经过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探索、发现规律,了解线段的性质公理以及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对具体实物进行演示,经历对线段的长短进行比较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线段的性质;线段中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大小;运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的和差;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绳子、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线段公理的探索出示情境1:一只小狗从A点到B点可以有多少条路线?你认为哪一条路线最好?出示情境2:公园里有用石子铺成的路,但是人们又从草坪中踏出一条小路,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数学道理?揭示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活动1:同学们,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方法?(1)目测法;(2)度量法:用尺子量出它们的身高,然后根据身高的大小比较出它们的高矮;(3)站在一起比;让两名同学先站在一起,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观察他们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高。

注意:比较长短的关键是让一头对齐问题1:同学们,其实两名同学可以近似被看成是两条线段,那我们能否借助于比较两位同学身高的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在黑板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让学生试着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1【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1【精品】

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重点)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重点)4.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体会研究几何的意义.一、情境导入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长度的比较和计算【类型一】比较线段的长短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 )A.AB<CD B.AB>CDC.AB=CD 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由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得AB>CD,故选B.方法总结:比较线段长短时,叠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类型二】根据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如MC比NC长2cm,AC比BC长( )A .2cmB .4cmC .1cmD .6cm解析:点M 是AC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中点,∴AC =2MC ,BC =2NC ,∴AC -BC =(MC -NC )×2=4cm ,即AC 比BC 长4cm ,故选B.方法总结:根据线段的中点表示出线段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未知线段的长度.【类型三】 已知线段的比求线段的长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3∶4的三部分,点E 是线段AD 的中点,EC =2cm ,求:(1)AD 的长;(2)AB ∶BE .解析:(1)根据线段的比,可设出未知数,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的值,根据的值,可得AD 的长度;(2)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BE 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解:(1)设AB =2,则BC =3,CD =4,由线段的和差,得AD =AB +BC +CD =9.由E 为AD 的中点,得ED =12AD =92. 由线段的和差得CE =DE -CD =92-4=x 2=2. 解得=4.∴AD =9=36(cm);(2)AB =2=8(cm),BC =3=12(cm).由线段的和差,得BE =BC -CE =12-2=10(cm).∴AB ∶BE =8∶10=4∶5.方法总结: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类型四】 如果线段AB =6,点C 在直线AB 上,BC =4,D 是AC 的中点,那么A 、D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5B .2.5C .5或2.5D .5或1解析: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AC=6-4=2,D是AC的中点,∴AD=1;(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AC=6+4=10,D是AC的中点,∴AD=5.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画图,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探究点二: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根据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缩短航程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线段的比较与性质(1)比较线段:度量法和叠合法.(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线段长度的计算(1)中点: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2)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人的高矮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2.2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4.2.2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4.2.2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2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内容包括: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并学会运用.2.内容解析本节知识是本教材第四章的第2节内容,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开端,对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以后的几何知识非常重要,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应充分注重直观认识和操作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立足于学生实际,着眼于中小学的衔接,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出发,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观察归纳,让他们了解几何学习的基本的操作方法,学习结论获得的策略,对进一步去理解线段本质属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关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图形意识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线段比较大小以及线段的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2)能够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3)体会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4)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并学会运用.2.目标解析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叠合法和度量法比较线段的大小;会表示线段的大小关系;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生能够分别用图形和符号来表示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能够由等分点确定数量关系,或由数量关系确定等分点,综合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比较得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并能举例说明其实际应用;理解两点的距离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知识,但将对图形的认识与对数量的认识结合起来,是学生未曾深入体验过的.尤其用作图来表示线段的和、差等数量关系,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综合运用,对于刚刚进入几何语言学习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前一学段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已有所体会,但学生容易将两点的距离与连接两点的线段混淆,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两个概念的辨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自学导航问题:老师手里的纸上有一条线段,你能在你的本上作出一条同样大小的线段来吗?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则: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思考:如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你能从比身高上受到一些启发吗?判断线段AB和CD的大小.(1)如图1,线段AB和CD的大小关系是AB___CD;(2)如图2,线段AB和CD的大小关系是AB___CD;(3)如图3,线段AB和CD的大小关系是AB___CD.(二)合作探究如图,线段AB和AC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线段AC与线段AB的差是哪条线段?你还能从图中观察出其他线段间的和、差关系吗?(1) AB<AC(2) AC-AB=BC,AC-BC=AB,BC+AB=AC.如图,已知线段a和线段b,怎样通过作图得到a与b的和、a与b的差呢?如图,已知线段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解:则:线段AC=2a-b.如图,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2a.解:则:线段AB=2a.如上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AB,AB=2AM=2BM.因此可得:AM=BM=12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AB,AM=MN=NB=13AB=3AM=3MN=3NBAB,AM=MN=NP=PB=14AB=4AM=4MN=4NP=4PB思考: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之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联系你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估计下列图中线段AB与线段AC的大小关系,再用刻度尺或用圆规来检验你的估计.AB___AC AB___AC AB___AC(二)考点解析例1.如图①,有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你能准确地比较线段AB与线段BC的长短吗?解法1(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AB=2.0cm,BC=1.7cm,所以AB>BC.解法2(叠合法):(1)如图①,折叠纸片,使线段BC与线段AB在一条直线上,这时点C落在A,B之间,所以AB>BC.(2)如图①,利用圆规在射线BA上截取BC'=BC.因为AB>BC'所以AB>BC.【迁移应用】1.如图,比较线段a和b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2.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A.AB>A'B'B.AB=A'B'C.AB<A'B'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3.体育课上,小悦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M,N,P,Q四点处,则表示他最好成绩的点是( )A.MB.NC.PD.Q4.如图,比较这两组线段的长短.解:如图①,把图中的线段AB、线段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C重合,点B与点D在点A的同侧,得点B在C,D之间,所以AB<CD.如图①,把图中的线段AB、线段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C重合,得点D和点B重合,所以AB=CD.例2.如图,已知线段a、b、c,其中a>b>c.(1)尺规作图:在射线AP上求作线段AB,使AB=a+cb;(2)若a=4、b=3、c=2,求AB的长.解:(1)如图,在射线AP上作线段AC=a,在AC的延长线上作线段CD=c,在线段AD上作BD=b,则AB=a+cb.(2)因为a=4,b=3,c=2,所以AB=a+cb=4+23=3.【迁移应用】1.如图,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使得AB=a+2b.小明给出了四个步骤:①在射线AM上截取线段AP=a;①则线段AB=a+2b;①在射线PM上截取PQ=b,QB=b;①画射线AM.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合的是( )A.ADCD=ACB.ACBC=ABC.AB+BD=ADD.AC+BD=AD例3.如图,AC=6cm , BC=15cm , 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13BC ,求MN 的长.解:因为M 是AC 的中点,AC=6cm , 所以MC=12AC=12×6=3(cm)因为BC=15cm所以CN=13BC=13×15=5(cm)所以MN=MC+CN=3+5=8(cm) 【迁移应用】1.下列条件中能确定C 是线段AB 的中点的是( )A.AC=BCB.AB=BCC.AC=BC=12AB D.AC+BC=AB2.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D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10cm ,BC=4 cm ,则AD 的长为( ) A.2cm B.3cm C.4cm D.6cm3.如图,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BC=2AB ,D 是AC 的中点,若AB=2cm ,求BD 的长.解:因为AB=2cm ,所以BC=2AB=4cm.所以AC=AB+BC=6cm.因为D是AC的中点,AC=3cm.所以AD=12所以BD=ADAB=lcm.4.如图,C,D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E是线段DB的中点,AB=12cm,求线段CE的长.解:因为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12=4(cm)所以CD=DB=13因为E是线段DB的中点,DB=2cm,所以DE=12所以CE=CD+DE=4+2=6(cm).例4.如图,小明家在B处,现在小明要去位于D处的同学家.(1)最近的路线是__________;(2)B,D两点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迁移应用】1.若AB=4cm,BC=3cm,则A,C两点的距离( )A.1cmB.7cmC.1cm或7cmD.不确定2.小明捡到一片沿直线折断了的银剩下的杏叶(如图),他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要在公路上修建一个汽车站Р,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出汽车站P的位置.解:如图,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交点即为汽车站Р的位置.例5.如图①,一只蚂蚁要沿着正方体表面从点A爬到点B,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径(下底面不可通行).解:如图①,有4条最短路径,以A→E→B为例进行说明:如图①,将正方体的正面,右面展开,连接AB,与中间的一条边交于点E,则A→E→B即为其中一条最短路径.(其他三条类似)【迁移应用】如图,A,B,C,D为四个居民小区,现要在附近建一个购物中心.应把购物中心建在何处,才能使四个居民小区到购物中心的距离之和最小?请确定购物中心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如图,连接AC ,BD 相交于点P ,点Р就是购物中心的位置. 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6.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点C ,使BC=12AB ,D 为AC 的中点,DC=3cm ,求DB 的长.解:因为D 为AC 的中点,DC=3cm , 所以AC=2DC=2×3=6(cm). 因为BC=12AB ,所以BC=13AC=13×6=2(cm) 所以DB=DCBC=32=1(cm). 【迁移应用】1.如图,已知线段AB=3cm ,延长线段AB 到点C ,使BC=2AB ,延长线段BA 到点D ,使AD①AC=4①3,M 是BD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解:因为AB=3cm ,BC=2AB , 所以BC=6cm , 所以AC=AB+BC=9cm. 因为AD:AC=4①3, 所以AD=43AC=12cm ,因为M 是BD 的中点, 所以BM=12BD=152cm ,所以AM=BMAB=1523=92(cm).例7.如图,已知C ,D 两点将线段AB 分为三部分,且AC:CD:DB=2:3:4.若M 为AB 的中点,N 为BD 的中点,且MN=5,求AB 的长.解:因为AC:CD:DB=2①3①4, 所以设AC=2x ,CD=3x ,DB=4x. 所以AB=AC+CD+DB=2x+3x+4x=9x. 因为M 为AB 的中点,N 为BD 的中点, 所以BM=12AB=92x ,BN=12BD=2x.因为MN=BMBN=5, 所以92x2x=5,解得x=2. 所以AB=9×2=18. 【迁移应用】1.如图,B 和C 为线段AD 上两点,AB①BC:CD=3①1①6,M 是AD 的中点.若MC=2,则AD 的长为________.2.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且满足CD=14AD=16BC ,E ,F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如果EF=5cm ,求线段AB 的长度.解:设CD=xcm. 因为 CD=14AD=16BC ,因为E ,F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所以EC=12AC=12(ADCD)=1.5xcm , DF=12BD=12(BCCD)=2.5xcm.因为EF=EC+CD+DF=5cm , 所以1.5x+x+2.5x=5, 所以x=1.所以AB=AD+BCCD=4x+6xx=9x=9(cm).例8.在直线l 上有四点A ,B ,C ,D ,已知AB=24,AC=6,D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AD 的长.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①,当点C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得 BC=AB+AC=24+6=30.由D 是BC 的中点,得CD=12BC=15.以AD=CDAC=9.①如图①,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得 BC=ABAC=246=18.由D 是BC 的中点,得CD=12BC=9.所以AD=CD+AC=15.综上所述,线段AD 的长为9或15.【迁移应用】1.如图,C 为线段AD 上的一点,B 为CD 的中点,且AD=9,CD=4.若点E 在直线AD 上,且EA=1,则BE 的长为( )A.4B.6或8C.6D.82.A ,B ,C 是直线l 上的点,线段BC 的长为4,M ,N 分别为线段AB ,BC 的中点,MN 的长为3,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___.例9.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若AC=9cm ,CB=6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AC+CB=acm ,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MN 的长.解:(1)因为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所以MC=12AC ,CN=12BC.因为AC=9cm ,CB=6cm ,所以MN=MC+CN=12AC+12BC=12(AC+BC)=12×(9+6)=7.5(cm). (2)因为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所以MC=12AC ,CN=12BC.因为AC+CB=a cm ,所以MN=MC+CN=12(AC+CB)=12a cm. 【迁移应用】如图,D 为线段BC 的中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ED=9,求线段AB 的长度.解:因为D 是线段BC 的中点, 所以CD=BD.因为E 为线段AC 的中点, 所以AE=CE.所以AB=AC+BC=2EC+2CD=2ED=2×9=18.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 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 学案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AB )等于已知线段(a )的作法: AC 上截取AB=a.,CD 的长短.AB 、CD 的长度,再进行比较:所以_______>_______; (2)叠合法:将点A 与点C 重合,再进行比较: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C ,D 之间,那么 AB_____CD.②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与点 D________,那么 AB = CD.③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那么 AB_________CD.探究点2:线段的和、差、倍、分画一画:在直线上画出线段AB =a ,再在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 =b ,线段AC 就是与 的和,记作AC = . 如果在AB 上画线段BD =b ,那么线段AD 就是 与的差,记作AD = .观察与思考: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要点归纳:如图,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 BM ,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 AM = MB = AB ,或 AB = AM = MB例1 若AB = 6cm ,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B 的中点,求:线段AD 的长是多少?例2 如图,B 、C 是线段AD 上两点,且AB :BC :CD=3:2:5,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EF=24,求线段AB 、BC 、CD 的长.变式训练: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13AB=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度时,当题目中涉及到线段长度的比例或倍分关系时,通常可以设未知数,运用方程思想求解.例3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 ,BC=4cm ,那么A ,C 两点的距离是( ) A .1cm B .9cm C .1cm 或9c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变式训练:已知A ,B ,C 三点共线,线段AB=25cm ,BC=16cm ,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的中点,则线段EF 的长为( )A .21cm 或4cmB .20.5cmC .4.5cmD .20.5cm 或4.5cm方法总结:无图时求线段的长,应注意分类讨论,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①点在某一线段上;②点在该线段的延长线.针对训练1.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则AB +BC =____;AD -CD =___;BC = ___ -___= ___ - ___.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AB =8cm ,则AC = cm.3.如图,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的是 ( ) A. AC =CB B. AB =2AC C. AC +CB =AB D. CB =21AB 4. 如图,已知线段a ,b ,画一条线段AB ,使AB =2a -b .5.如图,线段AB =4cm ,BC =6cm ,若点D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BC 的中点, 求线段DE 的长.探究点3: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议一议:如图:从A 地到B 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 地到B 地的最短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想一想:1. 如图,这是A ,B 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 ,B 两地行程最 短,应如何设计线路?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2. 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 ,B 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第1题图 第2题图要点归纳: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最短.简称:两点之间,_____最短. 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_______,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针对训练1. 如图,AB +BC AC ,AC +BC AB ,AB +AC BC (填“>”“<”或“=”). 其 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2.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两侧,分别有A ,B 两个村庄,如图,现在要在公路l 上建一个汽 车站C ,使汽车站到A ,B 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汽车站的位置.二、课堂小结1. 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 比较两条线段大小 (长短) 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3. 线段的中点.因为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所以AM =BM =21AB . (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4.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间距离的定义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直线的长度2. 如图,AC =DB ,则图中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为_____________.第2题图 第3题图3.已知线段AB = 6 cm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若D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DC 的长为_____________.4.点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3,1,若BC=5,则AC=_________.5. 如图:AB =4cm ,BC =3cm ,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OB 的长度.6.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求CM 和AD 的长.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 版见光盘或网站下载:(无须登录,直接下。

部编版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示范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结合上面的作图,你能作线段的和与差么?
三、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 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动手试一试 !
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比较两条线段大小(长短)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必做题:学案P111 1---9
选做题:学案P109 10--11




3、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以及线段的性 质
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
教法学法
指导
讲练结合法,引导法,观察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提要
3、如图,线段AB=6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AC,AD的长.
四、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 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你想走哪条路?为什么?
归纳: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 射线、线段
课题:4.2直线、 射线、线段(第2课时)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人教版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线段长短的比较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圆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于身高的情境,了解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借助于实际情境,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事实。

过程与方法感受用类比的思想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经过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感。

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探索、发现规律,了解线段的性质公理以及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态度与情感在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比较线段的方法、线段的公理难点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大小教学手段方法师生互动法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方法?同学回答分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每组选代表到前面演示: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并用语言叙述。

学生发表见解,得出结论:(1)目测法;(2)测量法;(3)站在一起比。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尝试新知问题:我们能否借助于比较两位同学身高的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1)剪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折纸的方法,比较相邻两边的长短。

(2)剪一个三角形纸片,用折纸的方法,比较三边长短。

(3)在半透明纸上画两条线段,剪下后进行折合比较。

教师总结:方法1、目测法。

适用于线段的差别明显时,用观察和估测就可以比较长短。

但当两条线段的长短相近时要用测量或叠合法加以比较。

度量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长度大的线段较长,长度小的线段较短,长度相等时两线段相等。

叠合法。

将线段AB放到线段CD上,使点A和点C重合,点B和点D在重合点的同侧。

(教师板书第一种情况,后两种情况由学生自己推导完成。

学生观察,思考,再抢答。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教学重点:线段长短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教学难点: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2.讨论课本P128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为什么?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3.做一做:在中国地图上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小组合作完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活动1.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学生讨论、实践、交流方法,师生总结评价.想一想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教师对方法2讨论、归纳,引出用尺规作出两线段的和与差的作法,如图4.2-10.试一试课本P128练习.折一折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说说你的感受.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两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引导学生看课本,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画一画尝试完成课本P130习题4.2第9题.三、课时小结四、课堂作业1.必做题:课本P129~P130习题4.2第5、7、8、10题.2.备选题:(1)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2)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几何体是棱锥的是( )A. B. C.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①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两个钉子,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③多项式5ab -是一次二项式 ④232a b π的系数是32A.1B.2C.3D.43.如图,直线AB 和CD 交于点O ,OA 平分∠EOC ,若∠EOC =70°,则∠BOD 的度数为( )A .70°B .35°C .30°D .110°4.有一“数值转换机”如图所示,则输出的结果为( )A .x-23B .123- C .23-x D .235.甲队有工人96人,乙队有工人72人,如果要求乙队的人数是甲队人数的13,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如果设应从乙队调x 人到甲队,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96+x=13(72﹣x ) B.13(96+x )=72﹣x C.13(96﹣x )=72﹣x D.13×96+x=72﹣x 6.已知622x y 和312m nx y -是同类项,那么2m+n 的值( )A.3B.4C.5D.67.下面四个整式中,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是( )A.()()322x x x ++-B.()36x x ++C.()232x x ++D.25x x +8.图中为王强同学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 )A .20分B .40分C .60分D .80分9.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s =12ab ,那么b =2s aB.如果12x =6,那么x =3 C.如果x -3=y -3,那么x -y =0 D.如果mx =my ,那么x =y10的相反数是( )B.C.2D.﹣211.等边△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C 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 绕顶点沿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 所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2009次后,点B ( )A .不对应任何数B .对应的数是2007C .对应的数是2008D .对应的数是2009 1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2)+(+1)=-3B .(-2)-(-1)=-1C .(-2)×(-1)=-2D .(-2)÷(-1)=-2 二、填空题13.如图,若CB=2cm ,CB=13AB ,AB=13AE ,AC=13AD ,则AB=_____cm ,DE=_____cm .14.若90,90αββγ∠+∠=︒∠+∠=︒,则α∠与γ∠的关系是_______ ,理由是_____ 15.A 、B 两个动点在数轴上做匀速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以及位置记录如表:A 、B 两点相距9个单位长度时,时间t 的值为________.16.某小组几名同学准备到图书馆整理一批图书,若一名同学单独做要 40h 完成.现在该小组全体同学一起先做 8h 后,有 2 名同学因故离开,剩下的同学再做 4h ,正好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名同学的工作效率相同,问该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若设该小组共有 x 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17.225ab π-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次;18.由一些正整数组成的数表如下(表中下一行中数的个数是上一行中数的个数的2倍):若规定坐标号(m,n )表示第m 行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7,4)所表示的数是_____;(5,8)与(8,5)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_;数2012对应的坐标号是_________19.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的值为4,则输出的值为______.20.在“1,﹣0.3,13+,0,﹣3.3”这五个数中,非负有理数______(写出所有符合题意的数). 三、解答题2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C ,∠BOC -∠BOD = 20°,求∠BOE 的度数.22.如图,以直线AB 上的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OD ,满足∠AOC =54°,∠BOD =13∠BOC ,求∠BOD 的度数.23.某市有甲、乙两种出租车,他们的服务质量相同.甲的计价方式为:当行驶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10元,每超过1千米则另外收费1.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乙的计价方式为:当行驶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8元,每超过1千米则另外收费1.7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某人到该市出差,需要乘坐的路程为x 千米.(1)当x=5时,请分别求出乘坐甲、乙两种出租车的费用; (2)若某人乘坐的路程大于3千米,试解答下列问题:①计算此人分别乘坐甲、乙出租车所需要的费用(用含x 的式子表示); ②请帮他规划一下乘坐哪种车较合算?24.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 (1)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2)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25.化简与求值:(1)化简:a-(5a-3b )+2(a-2b );(2)先化简,再求值:2(x 2-2xy )-(x 2-2xy ),其中x=12,y=-1. 2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a|﹣|b+2|+2|c|﹣|a+b|+|c ﹣a|.27.已知|x+1|+(y+2)2=0,求x+y 的值. 28.计算:(1)(3)74--+-- (2) 211()(6)5()3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C3.B4.C5.B6.D7.D8.A9.C10.B11.C12.B二、填空题13.6, 614.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15.2或4秒16. SKIPIF 1 < 0解析:84(2)1 4040x x-+=17. SKIPIF 1 < 0 3解析:25π- 318.134, 12144,(10,495). 19.5520.1,+ SKIPIF 1 < 0 ,0解析:1,+13,0三、解答题21.∠BOE=140°.22.42°23.(1)乘坐甲、乙两种出租车的费用分别为12.4元,11.4元;(2)①甲:(1.2x+6.4)元,乙:(1.7x+2.9)元;②当他乘坐的路程在大于3千米而小于7千米时,坐乙出租车较为合算;当他乘坐的路程为7千米时,坐两种出租车所需要的费用一样多;当他乘坐的路程大于7千米时,坐甲出租车较为合算.24.这个班有45名学生,这批图书共有155本.25.(1)-2a-b;(2)=54.26.a+3c-2 27.﹣3.28.(1)6;(2)22.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快艇从P 处向正北航行到A 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 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 )A .北偏东30°B .北偏东80°C .北偏西30°D .北偏西50°2.∠A 的余角与∠A 的补角互为补角,那么 2∠A 是( ) A .直角B .锐角C .钝角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3.如图,直线AB 和CD 交于点O ,OA 平分∠EOC ,若∠EOC =70°,则∠BOD 的度数为( )A .70°B .35°C .30°D .110°4.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1x-1=0 B.3x 2=2 C.3x+y=1 D.0.3﹣0.2=﹣x5.已知关于x 的方程360ax x ++=的解是2x =,则a 的值是( ) A.-6B.2C.-2D.66.在代数式 a+b ,37x 2,5a ,m ,0,3a b a b +-,32x y -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A.6B.5C.4D.37.下列各组中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的是 A.23x 2y 与-xy 2 B.20.5a b 与20.5a c C.3b 与3abcD.20.1m n -与215nm 8.某车间原计划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了12小时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还多生产60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x 个零件,则所列方程为( ) A .()13x 12x 1060=++ B .()12x 1013x 60+=+ C .x x 60101312+-=D .x 60x101213+-= 9.在x 2y ,-15,-8x+4y ,43ab 四个代数式中,单项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0.下列计算结果中等于3的数是( ) A.74-++ B.()()74-++ C.74++-D.()()73---11.若m 是有理数,则m m +的值是( ) A.正数B.负数C.0或正数D.0或负数12.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 b >B.a >-bC.b <-aD.a +b >0二、填空题13.已知点A 在O 的北偏西60方向,点B 在点O 的南偏东40方向,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 14.计算,4839'6731'︒︒+= ________15.当x=__________时,代数式6x+l 与-2x-13的值互为相反数.16.某校七年级学生乘车去郊外秋游,如果每辆汽车坐45人,那么有16人坐不上汽车;如果每辆汽车坐50人,那么有一辆汽车空出9个座位,有x 辆汽车,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______. 17.化简:2(x ﹣3)﹣(﹣x+4)=____. 18.数轴上,如果点A 表示–78,点B 表示–67,那么离原点较近的点是__________.(填A 或B ) 19.|a|=1,|b|=4,且ab <0,则a +b =________.20.实数 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y| - |x| +| z|=_____.三、解答题21.(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 上有两个点C 、D ,图中共有 条线段;(2)(模型构建):如果线段上有m 个点(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则该线段上共有 条线段.请简要说明结论的正确性;(3)(拓展应用):8位同学参加班上组织的象棋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即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类比(模型构建)简要说明.22.《孙子算经》中有过样一道题,原文如下: “今有百鹿入城,家取一鹿不尽,又三家共一鹿适尽,问城中家几何?” 大意为:今有100头鹿进城,每家取一头鹿,没有取完,剩下的鹿每3家共取一头,恰好取完,问城中有多少户人家?请解答上述问题.23.我们知道:“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下面给你介绍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问题: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将0.2∙化成分数.解:设•0.2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0得:•100.210x ⨯=,由•0.20.222---=、,得:••100.2 2.222---20.2⨯==+, 所以210x x +=,解得:29x =,即•20.29=.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将0.3∙写成分数形式为 ;(2)方法归纳:由示例可知:如果循环节为1位时,设方程后两边同时乘以10.那么如果循环节为2位时,设方程后两边同时应乘以 ;(3)请你仿照上述方法把••0.45化成分数,要求写出解答过程.24.已知△ABC 中,∠A=60°,∠ACB=40°,D 为BC 边延长线上一点,BM 平分∠ABC ,E 为射线BM 上一点.(1)如图1,连接CE , ①若CE ∥AB ,求∠BEC 的度数; ②若CE 平分∠ACD ,求∠BEC 的度数.(2)若直线CE 垂直于△ABC 的一边,请直接写出∠BEC 的度数.25.先化简,再求值:3(-x+2y 2)-2(3x-y 2)+6x ,其中x=-1,y=-2 26.先化简,再求值(1)求代数式14(4a 2-2a-8)-(12a-1),其中a=1; (2)求代数式12x-2(x-13y 2)+(-32x+13y 2)的值,其中x=23,y=-2.27.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1,132-,0,1.5,-2. 比较大小: < < < < < 28.下面是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1)若输入x 的值是7,则输出y 的值等于 ;(2)若输出y 的值是7,则输入x 的值等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B4.D5.A6.D7.D8.B9.C10.B11.C12.C二、填空题13.160°14. SKIPIF 1 < 0解析:11610'︒15.16. SKIPIF 1 < 0解析:4516509x x +=-17.3x ﹣1018.B19.±320.x+y+z三、解答题21.(1)6;(2)(1)2m m -,理由见解析;(3)28,理由见解析. 22.城中有75户人家.23.(1)13(2)100(3)51124.(1)①40°;②30°;(2)50°,130°,10°25.3526.(1)-1(2)227.比较大小见解析,画图见解析.28.详见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4.2第2课时 线段长度的比较与运算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4.2第2课时 线段长度的比较与运算人教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段的长短比较、有关计算与线段的基本事实. 难点 线段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设计
(2)你能在图中画出一条最短的路线吗?
活动1 新课导入 4.两点之间,
最短.
(1)从A地到B地有几条道路可以走?
(2)∵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解:(1)∵AB=10,AC=6,
1.下列线段表示正确的是( B ) 1.教材P126~127 部分内容.
∴AM=AC+CM=4+1=5(cm).
∵M是AB的中点,
∴AB=2AM=2×5=10(cm).
解:(1)∵AB=10,AC=6,
活动2 探究新知
(1)从A地到B地有几条道路可以走?
4.2 直线、射线、线段
∴Hale Waihona Puke B=30+20=50.(1)什么叫做尺规作图?
∴NC= AC= ×4=2(cm).
1 (1)若AB=10,AC=6,求CD的长; A.BC= (2)线段的中点和等分点有什么性质? 2 (1)若AB=10,AC=6,求CD的长;
3 3 (2)若AC=30,BD=10,求AB的长.
C)
练习
4.如图,M是线段AB的中点,点C在线段AB上,且AC=4 cm,N是AC的
中点,MN=3 cm,求线段CM和AB的长.
解:∵N是AC的中点,AC=4 cm,
∴NC=
1 2
AC=
1 2
×4=2(cm).
∵MN=3 cm,
∴CM=NM-NC=3-2=1(cm),
(3)在线段AD上截取DE=c.
C.BC= AB
D.BC= AC
活动2 探究新知
A.线段M B.线段m C.线段Mn (3)任意画两条线段AB,CD,如何比较AB,CD的大小,其结果有几种?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2 第2课时 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教学重点线段长短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教学难点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2.讨论课本P128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为什么?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3.做一做在中国地图上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小组合作完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活动1.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学生讨论、实践、交流方法,师生总结评价.想一想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教师对方法2讨论、归纳,引出用尺规作出两线段的和与差的作法,如图4.2-10.试一试课本P128练习.折一折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说说你的感受.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两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引导学生看课本,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画一画尝试完成课本P130习题4.2第9题.三、课时小结四、课堂作业1.必做题课本P129~P130习题4.2第5、7、8、10题.2.备选题(1)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2)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上册4.2.2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胡凡

七年级数学上册4.2.2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胡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比较线段的长短教课方案随县万和镇中心学校胡凡教材说明“比较线段的长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内容。

教课方案思想本节课是几何入门中特别重要的一节课,它是学生初步对几何语言、几何公义、几何定义的初步接触,是很拥有基础性的一节课,它为未来进一步的学习,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用布鲁姆的发现法理论来讲,它是平面几何的最先步的构造之一,是承前启后的要点一课。

教课方案理念本节的教课联合详细的教课内容,采纳“创建情境,导入新课——着手实践,试试自学——合时点拔,升华新知——当堂检测,加强新知——梳理小结评论鼓舞---- 部署作业,稳固提升”的模式睁开。

内容的体现突出以下几个特色:1、从风趣的问题情形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自由欢乐的氛围中研究新知。

2、整堂课让学生试试、自学,并指引学生着手操作,让学生能充分体验自主研究后的欢乐感,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加强应意图识,在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质问题的同时,浸透对数学知识的和蔼感。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 借助详细情境,得出“两点之间的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2.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过程与方法:经历比较线段长短的研究过程,提升着手能力、察看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知识根源于实质生活的思想.【教课重难点】要点:两条线段大小的比较难点:会用直尺和圆规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掌握使用直尺和圆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教课准备】多媒体、圆规、刻度尺、矩形纸片、插有木棍的箱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 一) 创建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来考考大家的眼力。

在这个木箱上有两根木棍,大家看一下,哪一根木棍较长一些?究竟哪一根较长,我们取出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 怎么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比较线段的长短。

(板书课题)2.出示教课目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2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教学重点:线段长短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教学难点: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2.讨论课本P128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为什么?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3.做一做:在中国地图上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小组合作完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活动1.教师给出任务: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学生讨论、实践、交流方法,师生总结评价.想一想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教师对方法2讨论、归纳,引出用尺规作出两线段的和与差的作法,如图4.2-10.试一试课本P128练习.折一折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说说你的感受.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两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引导学生看课本,你能找到线段的中点吗?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画一画尝试完成课本P130习题4.2第9题.三、课时小结四、课堂作业1.必做题:课本P129~P130习题4.2第5、7、8、10题.2.备选题:(1)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2)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直线L 经过点A ,那么点A 在直线L 上C.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角的平分线D.若AB =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2.已知∠AOB =20°,∠BOC =30°,求∠AOC 的度数,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50° B.10° C.50°或10° D.不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连接两点的线中,垂线段最短;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③若两条直线有两个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重合;④若AB+BC=AC ,则A 、B 、C 三点共线.A .1B .2C .3D .44.下列所给条件,不能列出方程的是( )A.某数比它的平方小6B.某数加上3,再乘以2等于14C.某数与它的12的差 D.某数的3倍与7的和等于29 5.在解方程12323x x -+-=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3(x ﹣1)﹣2(2x+3)=6B.3(x ﹣1)﹣2(2x+3)=1C.2(x ﹣1)﹣2(2x+3)=6D.3(x ﹣1)﹣2(2x+3)=3 6.如果2214m n xy +-与31353m n x y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为( ) A.2 B.1 C.0 D.-17.为了参加全校文艺演出,某年级组建了46人的合唱队和30人的舞蹈队,现根据演出需要,从舞蹈队中抽调了部分同学参加合唱队,使合唱队的人数恰好是舞蹈队的人数的3倍.设从舞蹈队中抽调了x 人参加合唱队,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A.3(46-x )=30+xB.46+x=3(30-x )C.46-3x=30+xD.46-x=3(30-x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xy x y -+-的项是xy ,x ,y ,4B .单项式m 的系数为0,次数为0C .单项式22a b 的系数是2,次数是2D .1是单项式 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 =2是方程2x+1=4的解B .5不是单项式C .﹣3ab 2和b 2a 是同类项D .单项式3ab 的系数是3 10.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 000 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6.8×109元B .6.8×108元C .6.8×107元D .6.8×106元11.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b ﹣c|﹣|c ﹣a|( )A.b ﹣2c+aB.b ﹣2c ﹣aC.b+aD.b ﹣a12.-0.2的相反数是( )A.-2B.2C.0.2D.-5 二、填空题13.已知点A 在O 的北偏西60方向,点B 在点O 的南偏东40方向,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14.一个角是它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_____.15.设[)x 表示大于x 的最小整数,如[)34=,[)1.2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与情感
在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比较线段的方法、线段的公理
难点
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大小
教学手段方法
师生互动法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方法?
(3)在半透明纸上画两条线段,剪下后进行折合比较。教师总结:
方法1、目测法。适用于线段的差别明显时,用观察和估测就可以比较长短。但当两条线段的长短相近时要用测量或叠合法加以比较。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度,长度大的线段较长,长度小
的线段较短,长度相等时两线段相等。
叠合法。将线段AB放到线段CD上,使点A和点C重合,点B和点D在重合点的同侧。
线段长短的比较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
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圆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于身高的情境,了解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借助于实际情境,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事实。
过程与方法
感受用类比的思想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经过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探索、发现规律,了解线段的性质公理以及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第一种情况,后两种情况由学生自己推导完成。
学生观察,思考,再抢答。
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结论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活动体会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发展学生自由探究、合作交流的创新精神。




(1)猫看见鱼的运动、小狗看见骨头的运动。提问:小猫、小狗为什么都选择直的路线?
3.什么是两点之间的距离?4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思想?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
整理知识.
同学回答
分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
每组选代表到前面演示: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并用语言叙述。
学生发表见解,得出结论:(1)目测法;(2)测量法;(3)站在一起比。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问题:我们能否借助于比较两位同学身高的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1)剪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折纸的方法,比较相邻两边的长短。(2)剪一个三角形纸片,用折纸的方法,比较三边长短。
(2)一个人过马路到对面的商店去。提问:为什么有些人要直穿草坪过马路到对面,却不愿走人行横道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得
出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借助实际情境,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一事实。




1.比较线段你有哪些方法?2.根据线段的中点可以得到哪些数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