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改革 健全市场主体
深化企业改革讲话稿
深化企业改革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公司向大家发表一份讲话,主题是“深化企业改革”。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们必须深化企业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改革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改革意义重大,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企业的抵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其次,我们要明确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们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
同时,我们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改革的合力,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我要谈谈具体的改革举措。
首先,我们要加强组织架构的优化。
企业是一个系统,各个部门之间要实现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我们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破除条条框框,打破沟通壁垒,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人才的流动。
其次,我们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让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再次,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
企业是有序的组织,需要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和管理的过程。
我们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模式,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坚定信心,共同推进改革。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总结
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总结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是指企业在经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善企业的内部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企业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升级要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在国际市场,企业必须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市场规则等差异,才能开展跨国业务。
因此,企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效率:通过改革,企业可以优化内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2.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创新能力:改革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4.资源整合:改革可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
5.人才培养:改革可以提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路径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经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
改革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增加收入。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扩大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2.组织改革组织改革是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简化层级、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沟通等方式来提高组织效率和灵活性,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管理改革管理改革是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包括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等方面。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股份公司《中国中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精神及股份公司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部署和落实好集团公司改革工作,借改革东风,扬奋进风帆,着力解决影响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执行力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围绕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主题,实现“三加强、三提升、三实现”改革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工作部署,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为主题,以“调结构、闯市场、练内功、保增长”为主线,以搞活经营管理、规范运行秩序、壮大经济实力为着力点,使命驱动,解放思想,问题倒逼,大胆实践,努力推动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和激活生产管理要素,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切实在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成果,为建设国内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目标:完善和发展中铁三局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和企业治理能力提升,全面实现“三加强、三提升、三实现”的改革目标。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加快突破目前“433”(营销额400亿元、营业额300亿元、净利润3亿元)的企业常态、向未来“644”(营销额600亿元、营业额400亿元、净利润4亿元)的先进业态基础格局建设进程,加快上、中、下游业务协调发展进程,加快企业运行新秩序建立和规范进程,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资本、文化迸发活力,让创造企业财富的要素效率充分发挥,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员工。
——加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433”向“644”基础格局建设。
坚持和发展治理模式、产权结构、资本运营、经营引领、安全生产、财务工经、自主创新基本制度,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焕发三局活力。
——加强“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行为能力建设。
坚持和发展公司治理、系统管理、层级管理、项目管理、业务管理和“八项规定”方面的基本制度,规范管理运行秩序,刚性约束持续改善,形成新规矩、新风尚、新面貌。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06•【字号】鲁办发〔2015〕10号•【施行日期】2015.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10号(2015年3月6日)为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鲁发〔2014〕13号),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当前几项重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一)加强董事会建设。
省属国有企业董事会一般设置成员7—9人,在平稳过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
完善选聘条件和程序,拓宽外部董事来源,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企业咨询机构等选聘专家学者担任外部董事,从国内外知名企业选聘优秀企业家担任外部董事,从财政、审计、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国资等省经济管理部门退休三年以上、从事相关经济工作五年以上的领导干部中选聘适合人员担任外部董事。
退休领导干部担任外部董事实行一年试用期制度。
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制度,常驻企业但不履行执行职责,以解决董事会信息不对称问题。
加强外部董事人才储备,2015年6月底前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
制定完善任职标准,配齐配强配好执行董事。
尽快启动董事会运转,在此过程中逐步配齐董事会成员,部分重点企业2015年5月底前配齐,2015年9月底前省管企业董事会人数全部达到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要求。
建立健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开展董事会授权试点,逐步落实董事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和经营层选聘等职权,落实总经理经营管理职权。
建立董事评价、问责制度,促进董事会成员依法履行职责,独立平等发表决策意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言: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实现创新的突破和成果的转化,就需要深化科技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搭建技术创新体系。
一、健全企业主体地位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要加强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优化创新环境,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实施科技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二、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导向。
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引导企业投入到市场有需求的技术研发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推动经济发展。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通过这种深度融合,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科技创新的升级换代。
四、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他们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总结:深化科技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创新突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汇报
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所做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提高企业的便利和效率。
我们的工作重点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放宽市场准入、优化监管服务和简化行政程序。
首先是放宽市场准入。
我们加强对国内外企业的市场准入审核,大力支持投资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我们进一步简化企业注册流程、优化办理时间,优先办理高新技术企业等类型的注册,优化营商环境的建立,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便。
其次是优化监管服务。
我们在日常监管中大幅减少证照备案和证明材料,优化执法程序,提高监管效率。
我们建立了监管在线平台,便民服务管理和监督全面实现可视化和透明化。
企业的需要和诉求得到了全面回应和答复,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简化行政程序。
我们针对企业在办理审批过程中的困难,我们加强内部流程和制度优化,提高效率。
通过自动化系统程序,我们优化年度检查,检查手续更简单、流程和步骤更明了,检查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优化监管服务和简化行政程序,优化了我们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加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更加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为企业和市区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耐心听取!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营商环境协调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监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审批环节,推动政府服务向企业自负盈亏转型。
加快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市场主体准入更加便利、高效。
同时优化企业投资审批机制,提高投资审批效率,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力。
深化市场化改革
深化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基础,市场化改革被认为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深化市场化改革,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济体制、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及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与前景。
一、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因此,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市场化改革可以推动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竞争政策与反垄断制度建设等。
1. 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市场主体和市场监管机构、完善市场规则与制度、加强市场化交易、建设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等。
2. 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是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改革的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价格机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市场化的价格调节机制,实现资源与产品的真实、合理和公平价格,并提高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4. 竞争政策与反垄断制度建设竞争政策和反垄断制度建设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旨在消除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三、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在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律的平衡、政府职能转变、产权保护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加强法治建设,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决策效能。
四、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与前景深化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机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营商环境,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一、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过去,繁琐的审批程序和长时间的等待给企业家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抑制了市场活力的释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加大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的力度。
现在,企业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进行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
二、优化税收政策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政府还积极推进税收改革,降低企业税负。
过去,高额的税收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
例如,推出了减免企业所得税、降低增值税税率等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保护知识产权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往往被侵权盗版、山寨产品等问题所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这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激励了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
四、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
过去,一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市场份额,扰乱了市场秩序,给合法经营者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还积极推进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市场的公正竞争。
五、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坚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企业内生活力
坚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内生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宣示了全国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强调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强调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和完善制度环境,不断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强调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强调国有企业要作表率,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果断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引导企业突出主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引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市场化改革既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也关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1. 深化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之一是要深化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意味着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改革,打破行政性干预,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建立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提高企业自主经营和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产权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另一个总体要求是要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产权和激励机制。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法治环境,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产权,激励企业实施市场化改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强化企业治理,提升经营效率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第三个总体要求是要强化企业治理,提升经营效率。
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就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治理,推动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任务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益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之一是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益。
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就要聚焦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上,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任务之二是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国有企业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迎接市场的挑战,实现长远发展。
3. 加强国有企业间的合作共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之三是要加强国有企业间的合作共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国有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解读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解读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指导意见》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下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有关背景情况。
国资委负责人: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国际上,联合国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全球约1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400多名专家参与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制订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出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
《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既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提案。
可以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是改革开放发展到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远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
但从整体看,中央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方式和方法也有待规范。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全面深化企业工作势在必行。
企业将促进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三、重点任务1.推进企业产权制度1)深化国有企业,加大股权多元化力度,引入民间资本,推进市场化。
2)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透明、有效的机制。
3)推进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提升国有资本投资效益,探索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
2.强化企业创新驱动1)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培育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2)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良好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3.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创新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2)推行全员员工素质培训,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
3)落实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的权益,加强职工权益保护。
4.加强企业社会责任1)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强化企业环境保护、劳动就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责任。
2)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工作保障措施1.完善机制体系1)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时间表。
2)完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3)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出台鼓励企业创新和的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2)建立风险投资机构,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发展。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健全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加强工作监督,建立追责机制,对不落实要求的企业进行问责。
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展改革委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现就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抓紧推出一批激活市场、释放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改革新举措,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牢牢把握问题导向,使改革更好服务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把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新老问题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等困难和问题,推动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改革措施及早出台、加快落地,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化解潜在风险,促进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既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又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充分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实践和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寻找改革的切入点,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更加符合群众需要和发展实际,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实现深化改革与法治保障的有机统一。
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推动上升为法律法规。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市场化运作工作计划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市场化运作工作计划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战略。
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市场化运作工作计划的制定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革和市场化运作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传统的体制和经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市场化运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1.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核心任务。
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优化国有资产配置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国有资产的重组、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推进市场化经营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方式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
推进市场化经营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等,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化运作工作计划1.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干预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
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1.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化运作中,应该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效益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方案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方案一、引言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但在质量和效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的实施对于促进市场主体的壮大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的实施。
2.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化原则。
推行市场化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注重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合理、有序地发展。
(3)优化服务环境。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
(4)加强监管和引导。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培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
三、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1.总体目标打造市场竞争激烈、活力充沛的市场主体群体,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2.主要任务(1)优化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推进企业改革。
深化企业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支持和鼓励新型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创新型企业的成长。
(4)加强市场主体金融支持。
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优化市场环境(1)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2)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减少企业投资成本。
(3)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2.推进企业改革(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1. 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进行全面评估,并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外因素,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2. 深度评估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因国有企业改革的背后存在诸多内因。
国有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决策过程不够高效,创新精神不够突出。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
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多重困境,如规模过大、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些内因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并有必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2 国有企业改革的外因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外因同样不容忽视。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各个行业,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社会对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3. 广度评估3.1 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提高市场化程度。
第二,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加强决策层面的灵活性与效率。
第三,加强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第四,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和防控风险的力度,提高国有企业运营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2 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第一,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创新和效率的提升。
建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二,加强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提升其合规和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计,防止腐败行为和资源浪费。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经济效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经济效益国有企业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由于旧体制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强企业治理,提高决策效率企业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便捷性。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激励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二、优化企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营规模过大等问题,导致效益下降。
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优化企业结构,进行产业整合和市场化改革。
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盈利增长。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切实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方式,让员工与企业利益挂钩,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推动企业内部和外部竞争,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促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增强企业自主性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促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的自主性。
通过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规范国有资本的流转和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
同时,要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五、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参股民企等方式,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单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单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来,我们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开放为主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在推进各项工作和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调整与机构改革。
我们单位根据“精修现行机制,整合优化机构”的总要求,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抑制行政机构扩张,推进事中事后监督相分离改革,使政府职能更加专业化。
二是推动市场化改革。
我们单位大力促进公有资产产权制度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公有企业放管化进程,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存量问题。
同时坚持“三个下放”政策,给地方更多决策空间。
三是优化办事效率。
我们单位深入推进“一屋两签”、“网上办事”等服务性改革,实行“放管服”结合模式,完善流程和规程,扁平化办事体制,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领导体制改革。
我们单位健全督导体系,加强各项工作协调与落实,明确各部门职责,细化到人,各项工作有了明确责任人负责。
五是推进党的建设临时性系统改革。
我们单位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加强党的纵向管党和横向管干,推进区域党区调整优化,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党对的管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任务。
今后,我们单位还需继续努力,进一步
深入各项改革,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4年企业改革目标和措施
企业改革目标和措施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企业改革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建立产权
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优化人力
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改革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鼓励
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4.改善职工待遇:通过改革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提高职工的收入
水平和工作条件,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
1.深化产权改革:通过出售、转让、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实现产权多
元化,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2.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合并、分立、重组等方式优化组织结构,提
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3.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加
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职工的
素质和能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5.推进信息化进程: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和管理效率。
6.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
的监督和制约,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主体
一、市场主体居于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市场客体的占有者或交换活动的当事人都是市场主体。
主
政府
提供提供提供提供
生产公共公共产品
要素产品产品或服
务
提供生产要素
居民企业
提供产品或服务
要有:居民、企业、政府。
市场客体不能离开市场主体“自己到市场去”。
——《资本论》第一卷,第102页。
企业是市场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
——企业是要素资源的组合者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
——“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工业体系,而使它活跃起来的主导力量是企业。
”([美]凡勃仑:《企业论》)
二、企业理论
(一)什么是企业?
1、作为生产函数(技术关系)的企业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利润最大化”人格化的生产组织。
2、作为要素配置方式的企业
科斯: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市场交易费用(获得准确市场信息的费用、谈判费用、履行契约的费用)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
(二)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
1、激励问题
2、经营者选择问题
激励问题
由于不确定性(无法对合作的总收益进行准确预期)和团队生产(每个成员的投入或对整体收益的贡献难以准确度量),使得难以完全依每个成员对整体收益的贡献获得报酬。
因此,无论按什么方式分配收益,都会使成员产生偷懒动机。
由此产生激励问题:如何使企业成员有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而不选择偷懒?
激励机制
为减少团队生产中偷懒行为:
选择部分成员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监工)
但谁来监督监工?
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分享利润)
谁更适合当监工:经营者和生产者?
红塔集团褚时健
褚时健,原玉溪红塔烟草(集团)董事长、总裁。
任职17年来,全厂固定资产从1978年的1000多万元发展到1996年的70亿元人民币,每年创利税近200个亿。
而他的工资,不到人民币1000元/月。
1995年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利用职务之便,私分公款355.1061万美元,褚时健获174万美元。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营者选择问题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让真正有经营才能的人占据经营者岗位至关重要。
现代企业理论的若干重要结论
1、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匹配。
2、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分配给企业中最具信息优势、最难监督的成员。
3、让真正承担风险的资本所有者拥有成为经营者的优先权或选择经营者的权威。
三、国有企业改革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五大阶段
1、1980年前后,进入初期的放权让利阶段
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企业领导体制上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2、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3、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4、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加快
抓大放小
5、自2002年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对改革的评价
1、在解决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上进展较大。
将剩余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权由政府转给了企业
2、在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上进展不大。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仍主要由主管部门和组织部门任命,而不是由真正承担风险的资本所有者从竞争性的经营者市场上选择。
(选人的部门不承担经营失败的损失)
邓亚萍和即刻搜索
⏹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后将品牌改名为即刻搜索)总经理。
⏹2013年11月,即刻搜索关闭了多项产品服务,面临关停的窘境。
而总经理邓亚萍在2年内花光20亿投资。
(二)国有企业现存问题
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因素。
从企业内部看,相当一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缓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黄淑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求是》2014.3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1、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3、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
四、民营企业改革
“家族式”、“家长制”治理方式弊端严重。
实质上还是企业经营者选择问题。
(一)家族制企业弊端显现
1. 资本结构、人力资本结构比较封闭,排斥外来要素进入。
2. 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权过于集中,主要凭经验决策风险高。
3. 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内控机制不健全。
结论: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制度,不能给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微观制度基础和有效机制。
中国当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企业的传承风险:
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
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民营家族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0家,其中1431家为民营公司,这1431家民营企业中又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所指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在实际参和经营管理的企业。
)
民营家族企业二代接班
从2013年起,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父(母)子(女)的关系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帮。
二代接棒,业绩普遍不如创一代
福布斯调查显示,尽管二代接掌的企业规模仍在扩张,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几乎达到一代掌管的两倍,但是2.5%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远低于一代操控大局的9.9%。
而从3年平均净利润率增长来看,一代掌权的企业,其3年平均净利润率为8.7%,而二代接班后其3年平均净利润率仅为6.4%。
这说明二
代对于企业的掌控和发展盈利能力,都比一代要逊色。
民营企业改革的三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