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
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发生形变的物体,不受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弹性。
2、塑性:发生形变的物体,在不受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1)要发生弹性形变(2)两物体要相互接触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3)、使用时应轻轻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4)、读数视线应与刻度盘相平。
二、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叫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是“G”
3、重力的三大特点(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3)、重力是非接触力。
4、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g=9.8 N/kg。即g=G/m=9.8Nkg
5、重力的定义式:G= mg
6、比值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牛顿。
7、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值向下(竖直向下:即总是垂直于水平面,或指向地心的方向)
8、重心:
(1)、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2)、对有规则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在它的几何中心。
(3)、对质量分布不均匀,或无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它的质量的分布及形状都有关。用悬挂法可确定它的重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四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四篇】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绝大部分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
4.1t=103kg1kg=1000g=103g1g=103m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纸片变成纸团)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
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餐具消毒)6.天平的使用:
先看、估测再使用。
①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②估测被测物
体的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
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
大;求和为称,准确记录。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
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m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
20-30个),测出总质量m总,再除以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写成公式:m=n总/n
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
8.测量物体体积能够下沉的物体:排液法溢液法
形状不规则
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悬挂法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ml、l 、cm3、dm3、m3
1ml=1cm3=ix 10- 3dm3=ix 10-6m3
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实行?如果能够,应该怎么实行该实验?分析: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空。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2)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2)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
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何忠盛)
F2
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
练 习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F1
O
L2 F2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F2
L1
F1 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 L 公式: F1· 1=F2· 2
1.确定杠杆的支点。 2.分析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各力 的大小和方向。 3.确定各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求解, 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例3、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只受
重力 竖直向下 到__________作用,方向________。
1、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C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重力 竖直向下 __________作用,方向________。 3、一个物体重100N,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0N,若物 体只受这两个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0N 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_____,合力 竖直向下 的方向________。 90N 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_____,合力 竖直向下 的方向________。
初三物理第13章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如轻压直尺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原状;压缩弹簧,松手后,弹簧也能恢复原状等等)
2、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如橡皮泥用力捏后松手它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用力握后松手它也不能恢复原状)
3、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如书放于桌面,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这种形变量很小,我们不易观察,那么书和桌子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我们平常称它们为压力和支持力。)我们平时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弹力、张力等等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4、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它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它就要损坏。
2、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注意
①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②拉动时要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尽量保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得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避免上述摩擦)。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第二节 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大到天体之间,小到灰尘之间,以及地球与它附近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是万有引力把地球和其他行星束缚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其他简单机械)
F=1/2G
O AF
L2 = R
GO A F O
根据杠杆G的平衡条件F1LO1=GFA2L2,有:GRG=2RF,
F = ——GR—— = —1—G
2R
2
G即:F=1/2G G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方,向是等臂 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_方,向是动 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F=15 G F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
G
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
G
F=
1 5
(G+G/)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_0 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 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 力的方向。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
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力和机械整章知识总结
《力和机械》复习学案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动摩探静摩擦摩擦力 3、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它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五节)
3.拉力作用点 不省距离 移动的距离
小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改变动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F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G
使用动滑轮有何好处?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方向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省力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动滑轮
滑轮的轴随 重物移动
源自文库
使用定滑轮有何好处?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方向 向上
向下
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近似相等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5cm
5cm
结论
相等
一、定滑轮
F3 F2 F1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拉力的方向 改变拉力的方向
(c)
(d)
轮轴
rR
1、定义:由轮和轴组
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
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2、轮轴的实质;可以连续旋转杠杆
1.定滑轮:
第五节 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 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初三滑轮知识点总结
初三滑轮知识点总结
滑轮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滑轮转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滑轮由固定在支架上的滚筒和固
定在支架上的滚线组成,当绳子通过滑轮时,力的方向和大小就会改变。
滑轮有单滑轮和组合滑轮两种。单滑轮是指只有一个滑轮,组合滑轮是指多个滑轮组合在
一起。组合滑轮的力的方向改变的倍数等于滑轮数,力的大小改变的倍数等于绳子的数量。
滑轮的机械优势是指通过滑轮组合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当使用滑轮的时候,我们需
要考虑摩擦力对力的影响,滑轮表面的摩擦力越小,滑轮效率就越高。
滑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应用。比如在家里,我们可以利用滑轮来提高劈柴的效率;在
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滑轮来提高物品的搬运效率。
总之,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通过滑轮的机械优势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滑轮。
《力和机械》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汇总
《力和机械》知识点汇总
www.5y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种类: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条形盒测力计;
平板测力计的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弹簧;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认清分度值和量程;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看指针与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
使用时;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使拉力与测力计外壳平行;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读数时视
线与刻度盘垂直;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4:应用重垂线:检验墙是否直;检验台面是否水平;
三、摩擦力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
力和机械知识点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力和机械知识点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力和机械知识点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知识梳理: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光年,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纳米;
2.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测量质量通常用天平;
3.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P= ,国际单位是:kg/m3
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耍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整理
《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认清分度值和量程;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
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开。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p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 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支点(O)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3)平衡条件:F1×L1=F2×L2(4)种类和应用: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锤子,起子,动滑轮钓鱼杆,筷子,镊子天平,定滑轮L1>L2省力但费距离L1<L2费力但省距离
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1)、定滑轮
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2)、动滑轮:
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定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滑轮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书中图形结构。本节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合的绕线方法。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平衡条件:F1×L1=F2×L2
(4)种类和应用:
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种类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L1 >L2 省力但费距离锤子,起子,动滑轮
费力杠杆L1 <L2 费力但省距离钓鱼杆,筷子,镊子
等臂杠杆L1 =L2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
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
(1)、定滑轮
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2)、动滑轮:
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动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
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1)绕线:(奇动偶定)。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 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绕线条数,比如上图1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2)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物/n
B、考虑滑轮重时F = (G物+G动)/n
C、拉力的移动距离S =nh
3、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三、经验之谈:
在画力臂示意图时一定要先找出动力、阻力的作用点,然后过支点作两个力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这条垂线就是力臂。根据比较L1、L2我们便知道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滑轮组是考试的热点,平时一定要多练习滑轮组中线的饶法,绕法和省力一定是联系起来的,按照要求答题,记住口诀:奇动偶定。
杠杆平衡条件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ηW总
额外功W额= W总– 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 η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η=G /(n F)
= G物/(G物+ G动)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