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课时作业:超重与失重同步测试题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19)超重和失重 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19)超重和失重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了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2、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测量中,在太空空间站内不能做到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3、小刘正在荡秋千,当她运动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她处于失重状态B.她处于超重状态C.她处于平衡状态D.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秋千对她的作用力4、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三个阶段(如图所示):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
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持杆助跑过程,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撑杆起跳上升阶段,弯曲的撑杆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撑杆的作用力C.撑杆起跳上升阶段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在最高点手已离开撑杆,但运动员还能继续越过横杆,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向前的冲力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超、失重现象,利用电梯和体重计进行观测。
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乘电梯从1层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返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记录,请认真观察分析下列图片,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图2和图3,可估测电梯向上启动时的加速度B.根据图1和图2,可估测电梯向上制动时的速度C.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D.根据图4和图5,可估测电梯向下启动时的加速度6、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 t 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在5~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在10~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7、停在10层的电梯底板上放置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磁铁的极性及放置位置如图所示。
4.6 超重和失重 -同步练习(含答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4.6 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年5月21日,中国选手王宇在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南京站跳高比赛中,以2米31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
如图所示,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在空中经历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则运动员()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对秋千板的压力小于其重力3.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有一座建造在悬崖上的观光电梯,如图所示,该电梯垂直高度达33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层户外观光电梯,同时也是载重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被誉为“世界第一梯”。
假如你站在该观光电梯内,某段时间内你感觉到双脚“很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你的重力变大了B.你可能正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可能处于下行阶段D.电梯一定正在加速运行4.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5.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放置的台式弹簧秤上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秤的示数为15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装置此时正放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则物块的实际重力小于15NB.若该装置此时正放在经过拱桥最高点的汽车中,则物块的实际重力小于15NC.若该装置此时正放在月球的星球表面上,则物块的实际重力小于15ND.若该装置此时正放在匀速旋转的水平转台上并与水平转台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的实际重力小于15N6.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向罐中装满水,然后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则()A.易拉罐上升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速度越来越快B.易拉罐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速度越来越快C.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速度都不变D.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水不会从洞中射出7.晓玲同学在某次乘电梯过程中感觉到地板对自己的作用力变大了,则此时()A.她受的重力变大了B.她对电梯的压力变大了C.电梯一定在向上加速运动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8.如图所示为水上摩天轮的照片.假如乘客在轿箱中,随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环绕一周需18分钟.试判断下列关于轿箱中乘客的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乘客在乘坐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不变D.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乘客先超重后失重9.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持杆助跑过程,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撑杆起跳上升阶段,弯曲的撑杆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撑杆的作用力C.撑杆起跳上升阶段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最高点手已离开撑杆,运动员还能继续越过横杆,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向前的冲力二、多选题10.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1.在厦门一中第60届校运会上,高二男生林子涵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6m的高度,成为校运会跳高冠军,创造了厦门一中跳高新记录。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超重和失重(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6超重和失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1.(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期末)如果说一个人在电梯中“超重”了,是指()A.人的重力减小B.人的重力增大C.人对电梯的压力减小D.人对电梯的压力增大2.(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一个人站在电梯内的测力计上,若他发现体重变大了,则()A.电梯一定在加速下降B.电梯一定在减速上升C.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D.只要电梯减速运动就会出现这种现象3.(2019辽宁沈阳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指的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失重指的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指物体重力完全消失的现象B.站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C.被踢出去的足球(忽略空气阻力)在飞行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举重运动员双手举住杠铃不动时,杠铃处于超重状态4.(2019福建厦门高一上期末)(多选)厦门海底世界的“海狮顶球”节目因其互动性强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如图所示为一海狮把球顶向空中,并等其落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A.球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海狮对它的顶力作用B.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球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5.(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升降机绳索对同一悬挂物体拉力最小的是()A.以很大的速度匀速上升B.以很小的速度匀速下降C.以较小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以较小的加速度加速下降题组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超重和失重问题6.(多选)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体重计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取10m/s2)()A.升降机以8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8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7.(2019天津南开高一上期末)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有一个质量为m 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①人的重力为m(g+a)②人的重力为mg③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④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2019四川眉山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将小球用轻绳悬挂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轻绳拉力为12N,当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下运动时轻绳拉力为(g取10m/s2)()A.8NB.10NC.12ND.14N9.(2020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多选)北京欢乐谷游乐场天地双雄是双塔太空梭。
2019届高三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课时作业:超重与失重 同步测试题

3.5 超重与失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中物体的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射卫星所用的火箭燃料尚在燃烧,使卫星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产生超重现象B.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中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产生失重现象C.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卫星返回地球过程中,卫星向下做减速运动,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2. (2018·四川沪州质检)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3. 如图所示,某滑雪场的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质量为m=50g 的人坐在缆车内的水平座椅上,当缆车随索道以a=2m/s2 的加速度斜向上运动时,已知g=10m/s2 ,sin37°=0.6,cos37°=0.8,则()A. 座椅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B. 座椅对人的摩擦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C. 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560ND. 座椅对人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4.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t=2 s 时最大B.t=2 s 时最小C.t=8.5 s 时最大D.t=8.5 s 时最小5.(2018·安徽六安一中模拟)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800 NB.演员在最后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20 ND.滑杆长7.5 m6.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重物,用力F 向上提它,力F 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F 小于图中A 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B.图中A 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 成正比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B 的数值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7. 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A B C D8.如图甲所示,将物体 A 放在某摩天大楼升降电梯的底板上,随电梯一起运动,此过程中物体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60 kg,g 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75 mB.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275 mC.若5~15 s 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75 mD.若5~15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25 m二、计算题9.火箭发射卫星的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为a=5m/s2,卫星中用弹簧秤悬挂一个质量m=9kg 的物体。
2019高中物理 课时 超重失重每日一题(课堂同步系列二)新人教版必修1

超重失重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子中,如图所示,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能随时显示出金属块和弹簧对箱子上顶板和下底板的压力大小。
将箱子置于电梯中,随电梯沿竖直方向运动。
当箱子随电梯以a=4.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4.0 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 N。
取g=10 m/s2,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5 m/s2B.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5 m/s2C.匀速上升D.静止状态【参考答案】B【知识补给】超重失重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
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
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
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
5.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关系。
下表列出了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处状态的关系。
特别提醒:不论是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6.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三”技巧(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高中物理必修一【超重和失重】专题训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超重和失重】专题训练习题[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解析: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其实质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比重力大或比重力小,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故D正确。
答案:D2.(多选)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当体重计的示数增大时,可能的原因是()A.电梯以很大的速度上升B.电梯减速下降C.电梯减速上升D.电梯加速上升解析:电梯速度很大,若匀速上升,重力等于支持力,F N=mg,A错误;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都向下,电梯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示数小于重力,示数变小,C错误;电梯减速下降或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mg=ma,则F N=mg+ma>mg,体重计示数增大,B、D正确。
答案:BD3.如图所示,小孩在蹦床上沿竖直方向蹦跳,对其从最低点到离开床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小孩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小孩会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D.小孩刚离开蹦床时的速度最大解析:开始小孩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向上加速,小孩处于超重状态,当小孩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时,向上减速,小孩处于失重状态,小孩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故A、B错误,C正确;当小孩所受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D错误。
答案:C4.“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厂的大小随时间看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A.gB.2gC3g D.4g39F-mg解析:由图像可知mg=3F0,绳子最大拉力为F=9F0,最大加速度a二3mg-mg=2g,B正确。
2019届高三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课时作业:功、功率 同步测试题(PDF版,含答案)

5.1 功 功率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箱相同的货物,现要用电梯将它们从一楼运到二楼,其中图甲是利用扶梯台式电梯运送货物,图乙是用履带式自动电梯运送,假设两种情况下电梯都是匀速地运送货物,下列关于两电梯在运送货物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情况下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都对货物做正功 B .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 C .图甲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D .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2. 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 ,长度为L ,小木块质量为m ,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M 和m 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小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小木块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 ) A .μmgL B .2μmgL C.μmgL 2D .μ(M +m )gL3. 如图所示,乒乓球运动员用同一个乒乓球两次发球,乒乓球恰好都在等高处水平向左越过球网,从最高点落到台面的过程中(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第1次过网时的速度小于第2次的B .球第1次的速度变化量小于第2次的C .球两次落到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D .球两次落到台面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4.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 拉绳,使滑块从A 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 点上升至B 点和从B 点上升至C 点的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滑块经B 、C 两点的动能分别为E k B 和E k C ,图中AB =BC ,则( ) A .W 1>W 2 B .W 1<W 2C .W 1=W 2D .无法确定W 1和W 2的大小关系5. 质量m =20 kg 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g 取10 m/s 2,则( ) A .拉力F 的大小为100 NB .物体在4 s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 WC .4 s 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 JD .4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6. 质量为2×103 kg 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 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行驶过程中最大车速为30 m/s ,设阻力恒定,则( ) A .汽车所受阻力为6×103 NB .汽车在车速为5 m/s 时,加速度为3 m/s 2C .汽车在车速为15 m/s 时,加速度为1 m/s 2D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功率为6×104 W7.如图,一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 ) A .mgLω B.32mgLω C.12mgLω D.36mgLω 8. 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AB 段为曲线,B 点后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已知从t 1时刻开始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F 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的数值为m v 1t 1+F fB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m v 1t 1+F f )v 2C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率小于v 1+v 22D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率v 2=(mv 1F f t 1+1)v 19.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0.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方向恒定的水平拉力F 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在12t 0时刻开始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 )A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0mgB .物体在t 0时刻的加速度大小为2v 0t 0C .物体所受合外力在t 0时刻的功率为2F 0v 0D .水平力F 在t 0到2t 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为F 0⎝⎛⎭⎫2v 0+F 0t 0m 11.如图所示,两根轻质细线的一端拴在O 点、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楼道内的倾斜天花板上的a 点和b 点,一质量为m 的重物P 通过长度为L 的轻质细线固定在O 点,系统静止,Oa 水平、Ob 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现对重物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重物缓缓移动至OP 间细线转动60°,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W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Oa 上的拉力F 1不断增大,Ob 上的拉力F 2一定不变 B .Oa 上的拉力F 1可能不变,Ob 上的拉力F 2可能增大 C .W=mgL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 D .W=FL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二、计算题12.某汽车集团公司研制了一辆燃油与电动混合动力赛车,燃油发动机单独工作时的额定功率为P ,蓄电池供电的电力发动机单独工作时的额定功率为3P4,已知赛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1)若燃油发动机单独工作时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 ,则两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若赛车先单独启动电力发动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 1时间达到额定功率,然后以燃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单独启动继续加速,又经过t 2时间达到最大速度v 0,赛车总质量为m ,求赛车的整个加速距离.13.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t=0时,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在不同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值,具体情况如表格所示(g取=10 m/s2).求:时间t(s)0~22~44~66~8拉力F(N)4848(1)4 s末拉力的瞬时功率;(2)6~8 s内拉力所做的功;(3)8 s内拉力的平均功率.5·1 功 功率·限时作业答案1.【答案】D【解析】在图甲中,货物随电梯匀速上升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货物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故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选项C 错误;图乙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履带式自动电梯接触面垂直,此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货物位移垂直,故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故选项A 、B 错误,D 正确. 2.【答案】A【解析】将小木块缓慢拉至木板右端,拉力F 做功最少,其中F =μmg +F T ,F T =μmg ,小木块位移为L 2,所以W F =F ·L2=μmgL ,故A 对.3.【答案】C【解析】球下落的高度相同,由h =12gt 2可知下落的时间相等,因球第1次比第2次通过的水平位移大,根据x =vt 可知,球第1次过网时的速度大于第2次过网时的速度.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速度变化量只在竖直方向,由Δv =gt 可得速度变化量相等.重力的瞬时功率P =mgv y ,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相等,故球两次落到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平均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重力两次做的功相同,时间也相同,重力两次的平均功率也相同.故选C. 4.【答案】A【解析】绳子对滑块做的功为变力做功,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因绳子对滑块做的功等于拉力F 对绳子做的功,而拉力F 为恒力,W =F ·Δl ,Δl 为绳拉滑块过程中力F 的作用点移动的位移,大小等于滑轮左侧绳长的缩短量,由图可知,Δl AB >Δl BC ,故W 1>W 2,A 正确. 5.【答案】B【解析】取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图象可知物体与水平面间存在摩擦力,由图象可知0~2 s 内,-F -f =ma 1且a 1=-5 m/s 2;2~4 s 内,-F +f =ma 2且a 2=-1 m/s 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 =60 N ,f =40 N ,A 错误.由P =Fv 得4 s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 W ,B 正确.拉力做功W =-Fx ,x 为物体的位移,由图象可知位移为8 m,4 s 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 J ,C 错误.摩擦力做功W =fs ,摩擦力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故s 为路程,由图象可知总路程为12 m,4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80 J ,D 错误. 6.【答案】CD【解析】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由图线可知阻力大小F f =2 000 N ,故A 错误.倾斜图线的斜率表示功率,可知P =F f v =2 000×30 W =60 000 W ,车速为5 m/s时,汽车的加速度a =6 000-2 0002 000 m/s 2=2 m/s 2,故B 错误;当车速为15 m/s 时,牵引力F =P v =60 00015 N =4 000 N ,则加速度a =F -F f m =4 000-2 0002 000 m/s 2=1 m/s 2,故C 正确;汽车的最大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等于60 000 W ,故D 正确 7. 【答案】C【解析】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拉力的功率等于克服重力的功率,P F =P G =mgv y =mgv cos 60°=12mgωL ,故选C.8. 【答案】AD【解析】0~t 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v 1t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F f =ma ,解得F =m v 1t 1+F f ,选项A 正确;t 1~t 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 2时刻速度达到最大,此时F =F f ,汽车的功率等于P =F f v 2,选项B 错误;由图线可知,在t 1~t 2时间内,v -t 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位移大于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则汽车的平均速率大于v 1+v 22,选项C 错误;汽车在t 1时刻达到最大功率,则P =Fv 1=(m v 1t 1+F f )v 1,又P =F f v 2,解得v 2=(mv 1F f t 1+1)v 1,D 正确.9 【答案】B【解析】汽车启动时由P =Fv 和F -F f =ma 可知,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F 、加速度a 恒定不变,速度和功率均匀增大,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保持不变,牵引力逐渐减小到与阻力相等,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速度逐渐增大到最大速度,故A 、C 、D 正确,B 错误. 10【答案】AD【解析】物体在t 02时刻开始运动,说明此时阻力等于水平拉力,即f =F 0,动摩擦因数μ=F 0mg ,故A 正确;在t 0时刻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F 0-f =ma ,a =2F 0-f m ,故B 错误;物体在t 0时刻受到的合外力为F =2F 0-f =F 0,功率为P =F 0v 0,故C 错误;2t 0时刻速度为v =v 0+F 0m t 0,在t 0~2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v +v 02=2v 0+F 0m t 02,故平均功率为P =2F 0v =F 0(2v 0+F 0t 0m ),故D 正确.11.【答案】 AC【解析】对结点O 分析,细线OP 竖直方向上的拉力(大小为mg )与细线Ob 上的拉力F 2的竖直分力平衡,则F 2不变.对重物分析,应用图解法可知水平拉力F 不断增大,又F 2不变,对结点O 和重物分析,由于水平方向平衡,可知F 1不断增大,故A 正确,B 错误;由题意可知重物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拉力和重力垂直半径方向的分力等大,拉力做功功率P=mg sin θ·v 不断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mgL (1-cos 60°),选项C 正确,D 错误.12. 【答案】(1)210 km/h (2)P (3t 1+8t 2)v 0-4mv 38P【解析】(1)燃油发动机单独工作,P =F 1v 1=fv 1两台发动机同时工作,P +3P4=F 2v 2=fv 2最大速度v 2=7v 14=210 km/h.(2)燃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最大速度为v 0, 阻力f =Pv 0匀加速过程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发动机的平均功率为3P8,设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有3P 8t 1+Pt 2-fs =12mv 20解得s =P (3t 1+8t 2)v 0-4mv 308P .13.【答案】(1)32 W (2)96 J (3)20 W【解析】(1)在0~2 s 内,拉力等于4 N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4 N ,故物体静止.在2~4 s 内,拉力F =8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解得a =2 m/s 2位移为x 1=12a (Δt )2=4 m4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 =a Δt =4 m/s 4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P =Fv =8×4 W =32 W.(2)在4~6 s 内,拉力等于4 N ,滑动摩擦力等于4 N ,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x 2=v Δt =4×2 m =8 m在6~8 s 内,拉力仍然是F =8 N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仍为a =2 m/s 2.位移x 3=v Δt +12a (Δt )2=12 m拉力所做的功W =Fx 3=8×12 J =96 J.(3)8 s 内拉力做功W =0+8×4 J +4×8 J +96 J =160 J 平均功率P =Wt =20 W.5·1 功 功率·答题纸一、选择题二、计算题 12。
2019届高三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课时作业:两类基本问题(PDF版,含答案)

3.3两类基本问题(一)——已知力求运动一、选择题1.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2.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列选项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其中正确的是()3.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4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8 N和12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B.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5 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6 m/s24.以相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A.a球最先到达M点B.b球最先到达M点C.c球最先到达M点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力F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A<a BD.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 A>v B7. (2018·河北衡水中学一调)如图,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
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 超重和失重1高中1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分层作业(十七) 超重和失重[合格基础练](时间:1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多选)如图是娱乐节目中设计的“导师战车”.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时,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 m 的倾斜直轨道向下运动;某时刻开始减速,到达站在轨道末端的学员面前时,恰好静止,整个过程历时4 s .将加速、减速过程分别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战车运动过程中导师先失重后超重B .战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不变C .战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一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D .战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5 m/sAD [“导师战车”沿斜面先加速后减速,战车上的导师先失重后超重,A 正确;战车所受的合外力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外力不同,B 错误;因不知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关系,故不能判断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关系,C 错误;设最大速度为v m ,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m2,由v m2t =x 可得v m =5 m/s ,D 正确.]2.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支架,支架上固一电磁铁A ,电磁铁A 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 ,电磁铁A 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 .某时刻接通电源,在铁块B 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忽大忽小B [很多同学认为,当铁块B 被吸起时脱离台秤,所以对台秤的压力消失,台秤的示数减小,从而错选C.其实,铁块B 被吸起的过程是铁块B 加速上升的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即整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整体对托盘的压力大于整体的重力.故选项B 正确.]3.(多选)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测量中,仪器能正常使用的是( )A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B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 .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BD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零,所以不能用它来测物体的重力,将物体和砝码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时,对盘的压力均为零,所以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A、C错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作的,这些都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所以B、D正确.]4.(多选)如图是我国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BC [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飞船加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船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故C正确;向上加速时,由牛顿第二律知F=mg+ma,虽然加速度减小,但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仍大于重力,故D错误.]5.如图所示,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B [水桶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容器壁无压力,故水不会流出,故选B.]6.(多选)如图甲所示,竖直电梯中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压力传感器P上,电脑可描绘出物体对P的压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图乙中K、L、M、N四条图线是电梯在四种运动状态下由电脑获得的Ft图线,由图线分析电梯的运动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图线K可知,此时电梯一处于匀加速上升状态B.由图线L可知,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一于gC.由图线M可知,此时电梯一处于静止状态D.由图线N可知,此时电梯加速度的方向一先向上后向下BD [由图乙可知,图线M的支持力于重力,电梯可能处于静止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图线L的支持力F N=2mg,由F N-mg=ma可知,电梯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上,B正确;由图线K可知,物体对P的压力大于重力且逐渐增大,电梯的加速度一方向竖直向上且越来越大,A错误;由图线N 可知,物体对P的压力先大于mg,后小于mg,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上后竖直向下,D正确.]二、非选择题(14分)7.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 =4 kg 的物体,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电梯具体的运动(g 取10 m/s 2):(1)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1=40 N ,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2=32 N ,且保持不变;(3)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3=44 N ,且保持不变.(弹簧均处于伸长状态) [解析] (1)当T 1=40 N 时,根据牛顿第二律T 1-mg =ma 1,解得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 1=T 1-mg m =40-4×104m/s 2=0 m/s 2,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当T 2=32 N 时,根据牛顿第二律T 2-mg =ma 2,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 2=T 2-mg m =32-404m/s 2=-2 m/s 2,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3)当T 3=44 N 时,根据牛顿第二律T 3-mg =ma 3,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 3=T 3-mg m =44-404m/s 2=1 m/s 2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答案]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3)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级过关练](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图的塔吊是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 的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g 取10 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A .前10 s 的悬线的拉力恒为1 500 NB .46 s 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C .0~10 s 材料处于失重状态D .在30~36 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B [由图可知前10 s 内材料的加速度a =0.1 m/s 2,由F -mg =ma 可解得悬线的拉力为1 515 N ,选项A 错误.由图像面积可得整个过程材料上升的高度是28 m ,下降的高度为6 m,46 s 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 ,选项B 正确.0~10 s 材料加速度向上,材料处于超重状态,F >mg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选项C 错误.因30~36 s 材料加速度向下,材料处于失重状态,F <mg ,在30~36 s 钢索最不容易发生断裂,选项D 错误.]2.(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 放在真空容器B 内,小球的直径恰好于正方体B 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A 、B 一起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没有弹力B.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有弹力C.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上板一有压力D.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下板一有压力AC [若不计空气阻力,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对B没有压力,B对A也没有支持力,故A正确,B错误;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律得: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律分析:A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A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向下的压力,因此B对A的压力向下,即A对B的上板一有压力,C正确,D 错误.]3.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滑轮,跨过滑轮的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在图中虚线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系统的总重力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系统的总重力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小车一向右匀加速运动C [小球稳在题图中虚线位置,则小球和小车有相同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水平向右,故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小车既可以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也可以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C正确.]4.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B [根据vt图像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律F-mg=ma可判断支持力F的变化情况:失重→于重力→超重→超重→于重力→失重,故选项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t=0到t1=2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律得:F1-mg=ma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12a1t21在t1=2 s到t2=5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于mg,故电梯匀速上升,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v1=a1t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t1).在t 2=5 s 到t 3=6 s 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 ,故电梯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 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律得:mg -F 2=ma 2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 3=v 1(t 3-t 2)-12a 2(t 3-t 2)2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 =h 1+h 2+h 3由以上各式和题中的数据,解得h =9 m. [答案] 9 m6.(14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 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25 s 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大小; (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律得mg -F f =ma又F f =0.04mg 即mg -0.04mg =ma 解得a =9.6 m/s 2. (2)由s =12at 2得s =12×9.6×252 m =3 000 m.[答案] (1)9.6 m/s 2(2)3 000 m。
4.6 超重和失重练习题—【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4.6 超重和失重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处于静止时增加或减小了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重力都没有变化2.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C.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3.如图所示,一乒乓球用细绳系于盛有水的容器底部,某时刻细绳断开,在乒乓球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台秤示数( )A.变大B.不变C.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4.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重力,根据读数与物体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一定加速上升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一定加速下降C.读数为0,表明装置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一定匀速上升或下降5.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6、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7.超重与失重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中的两大难题.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超重和失重.假如某同学家住10楼,那么他从一楼开始坐电梯回家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将是( )A.先超重,后等重,再失重B.先失重,后等重,再超重C.一直超重D.一直失重8、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德劳因突出重围,以2米38的成绩夺冠(如图所示).则()A.德劳因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B.德劳因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德劳因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德劳因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9.质量为60kg的人在电梯里站在体重计上与电梯一起匀加速上升,电梯的加速度为5m/s2,则体重计的读数应为(g=10 m/s2)( )A.60 kg B.90 kg C.65 kg D.30 kg10.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则在加速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处于失重状态C.扶梯对顾客没有摩擦力的作用D.顾客对扶梯的压力等于顾客的重力三、计算题11.某人在以a=0.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可举起m1=90 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少千克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2=40 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大?(g取10 m/s2)12: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所示,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g取10m/s2)(1)升降机匀速上升;(2)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3)升降机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或匀加速下降.13、:如图所示,用绳子将质量为2kg的盘式弹簧秤吊起,使秤盘保持水平.在秤盘上放上质量为0.5kg的砝码之后,使整个秤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秤的指针示数为0.55k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盘式弹簧秤运动加速度的方向.(2)盘式弹簧秤运动加速度的大小.(3)绳子对盘式弹簧秤的拉力.超重和失重练习题(答案)1、D.2、D.3、C4、C5、B6、D7、A.8、B9、B. 10、A11、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如图甲所示,设人的最大“举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1g -F =m 1a 1,所以F =m 1(g -a 1)=855 N.当他在地面上举物体时,设最多举起质量为m 0的物体,则有m 0g -F =0,所以m 0=85.5 kg.此人在某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 2=40 kg 的物体,由于m 0=85.5 kg>m 2=40 kg ,显然此时升降机一定处于超重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2g =m 2a 2,所以a 2=F -m2g m2=11.375 m/s 2,即升降机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1.375 m/s 2.答案:85.5 kg 11.375 m/s 212、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人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1)升降机匀速上升时a =0,所以有F N -mg =0,即F N =mg =6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 N′=F N =600N .(2)升降机匀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取向上为正方向,则有F N1-mg =ma 1所以F N1=m (g +a 1)=60×(10+4)N =84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 N′1=F N1=840N .(3)升降机匀减速上升或匀加速下降时,加速度方向都向下,人都处于失重状态,取向下为正方向,则有mg -F N2=ma 2所以F N2=m (g -a 2)=60×(10-3)N =42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 N′2=F N2=420N .13、解析:(1)秤的指针示数为0.55kg ,大于砝码的质量,所以砝码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砝码处于超重状态,可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2)由牛顿第二定律:F N -mg =ma ,所以a =FN -mg m =0.55×10-0.5×100.5m/s 2=1m/s 2(3)以弹簧秤与砝码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F T -(m +M )g =(m +M )a 代入数据得:F T =27.5N ,方向竖直向上.。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4.6 超重和失重 同步练习(带答案)

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同学在电梯里站在台秤上称体重,发现体重明显大于在静止地面上称的体重,则()A. 电梯一定处于上升阶段B. 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阶段C. 电梯可能处于加速下降阶段D. 电梯的加速度一定向上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增大了B.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减小了C.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其所受的重力为零D. 不论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其所受重力均没有变化3.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为m(g+a)B. 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C. 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g+a)D. 此人的视重为m(g+a)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A. 物体在0~2s处于失重状态B. 物体在2~8s处于超重状态1/ 14C. 物体在8~10s处于失重状态D. 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5.在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中,小明成功跳过了1.7m的高度。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B. 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 小明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D. 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6.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
他看到升降机内挂着重物的弹簧秤的示数为40N。
已知弹簧秤下挂着的物体的重力为50N,取g=10m/s2,则人对地板的压力为()A. 大于500NB. 小于500NC. 等于500ND. 上述说法均不对7.质量为m的人站在做直线运动的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为a,人处于失重状态,那么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A. mgB. maC. m(g−a)D. m(g+a)8.若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做下列运动时,不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是()A. 自由落体B. 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C. 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D. 竖直向下匀速运动9.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乘客的座椅能随着道路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
高考物理总复习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练习6

超重和失重(6)1.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人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m(g+a)B.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C.此人受的重力为m(g+a)D.此人的视重为m(g+a)2.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A.上下举哑铃 B.做引体向上 C.拉弹簧拉力器 D.跳绳3.一个人站在封闭的升降机中,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发现他处于超重状态,则在这段时间内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是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4.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各时刻不分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12B.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相同,但所受重力不同C.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D.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相反,运动方向也相反5.人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人所受重力B.人对底板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C.人所受重力将减小D.人所受重力保持不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就会出现失重现象B.物体竖直向下减速运动时会出现失重现象C.只要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就处于超重状态,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无关D.只要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物体就一定处于超重或失重7.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感受,其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对上述过程,关于座舱中的人所处的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座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B.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C.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8.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在空中经历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则运动员()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9.升降机地板上放一台秤,台秤的盘中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某时刻,台秤的读数为0.8mg,则此时物体处于(填“超重”或“失重”)状态,其加速度的大小为10.质量是50Kg的小敏站在电梯里的台称上.(1)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多大?(2)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台秤的示数多大?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2.答案: C解析:在宇宙飞船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现象完全消失,任何物体间都没有相互作用力,C对;3.答案:向上解析:判断超重还是失重,主要是判断加速度方向,只要加速度向上就是超重状态,只要加速度向下就是失重状态,加速上升及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减速上升及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4.答案: C解析: A、t1和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受重力也没有发生了变化.故AB错误.C.t3时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上匀速运动.故C正确.D.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两个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反.但运动方向都可能向上或向下,不一定相反,故D错误.5.答案: AD解析:人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说明人受到的力合力向下F=mg-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支持力小于重力,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将减小,人对地板的压力减小,但实际重力不变,BC错误,AD正确6.答案: C解析: A、物体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物体竖直向下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C.只要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就处于超重状态,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无关,故C正确D.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故D错误7.答案: C解析: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阶段,加速度向下,且a=g,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匀减速下降阶段,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8.答案: D解析: A、上升过程运动员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下落过程运动员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C、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加速度向下,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9.答案:失重、0.2g解析:物体对地板的压力为N=0.8mg,小于物体的真实的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应该是向下的,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0.8mg=ma;所以a=0.2g;10.答案:(1)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是600N;(2)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台秤的示数是400N解析:(1)对人受力分析,人受电梯底部的支持力F和重力mg,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mg=ma得:F1=mg+ma=6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F′1=F1=600N(2)对人受力分析,人受电梯底部的支持力F和重力mg,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 2=ma得:F2=mg-ma=4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F′2=F2=400N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6.超重和失重》压轴同步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超重和失重》2023年压轴同步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分析】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其他跟重力没有关系的实验都可以进行.【解答】解: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此时物体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A错误;B、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物体对弹簧秤没有拉力,所以不能测物体的重力,故B错误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C正确D、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与重力现象有关,所以该实验不能完成,故D错误故选:Co【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在太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解题关键是看哪一种实验工具是利用重力来工作的,那么,这种实验工具就不能使用.2 .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
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解答】解:无论向哪个方向抛出,抛出之后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和容器的运动状态相同,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水不会流出,所以D正确。
超重和失重 课时作业(含解析) (11)

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节 超重和失重每日拔高练一.单项选择()1.如图所示,某段时间内站立在体重计上的一位同学完成下蹲动作。
下列图像能反应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 .2.如图,站在电梯内的人质量为M ,举起质量为m 的木箱紧压在电梯的顶板上,当木箱和人共同以a 的加速度随电梯加速上升时,测得木箱对顶板的压力为F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为B .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为Ft ()()M m g a ++()()M m g a F +++C .人对木箱的推力大小为D .人对木箱的推力大小为3.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利用体重计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她首先蹲在体重计上,然后突然起立.她从开始起立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变化情况是A. 先小于体重,后等于体重B. 先大于体重,后等于体重C. 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D. 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4.如图所示,充满某种液体的密闭容器用绳子悬挂在天花板上,轻弹簧A 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轻弹簧B 上端固定在容器顶部。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材质的实心球,甲连在A 的上端,乙连在B 的下端,丙悬浮在液体中。
已知甲.乙.丙和液体的密度关系为乙<丙=液<甲,则剪断绳的瞬间相对于容器(不计空气阻力)( )A. 甲球将向上运动,乙.丙球将向下运动B. 甲.丙球将向上运动,乙球将向下运动C. 甲球将向上运动,乙球将向下运动,丙球不动D. 甲球将向下运动,乙球将向上运动,丙球不动5.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将数根直径为22米.高为40.5米的空心钢筒打入海底围成人工岛,创造了快速筑岛的世界纪录。
一根钢筒的重力为G ,由起重机用8根对称分布的.长为22米的钢索将其吊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筒受到8个力作用B .每根钢索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C .钢索拉力的合力与钢筒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若将钢筒加速吊起则钢筒处于超重状态6.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恰能沿楔形物块的斜面匀速下滑;现在让滑块做以下四种情况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静()m g a +()m g a F +-ρρρρ止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 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 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卷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D.不论超重或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3.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能继续使用的是()A.水银温度计B.天平C.打点计时器D.弹簧测力计4.如图所示,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关于人受到的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为零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支持力等于重力D.支持力大于重力5.撑杆跳是田径运动项目一种。
在这项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制的杆子,经过快速助跑后,借助杆子撑地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
关于撑杆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所受重力B.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小于运动员所受重力C.在运动员起跳上升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D.在运动员越过杆子下落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7.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8.如图所示记录的是升降机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象,升降机水平底板放着重物,根据图象可知()A.第5s内升降机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0~5s内升降机的位移为10mC.0~2s内重物处于超重状态D.2s~4s内重物处于失重状态9.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20N的物块,如图1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传感器所受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超重状态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10.某人在以a=2m/s2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1=75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5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大?(g取10m/s2).11.“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A.人从a点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12.如图所示,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一起跳动作的示意图,图甲中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力传感器画出的压力F随时间1变化的图线。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四章第六节超重和失重1 相关概念2 超重和失重的比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超重时物体重力变大,失重时物体重力变小。
( )2.电梯启动时,电梯里的人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 3.若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测体重,则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时,体重计的示数一定大于人的重力。
( )4.根据电梯中的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确定电梯的运动情况。
( )5.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完全由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 )6.若某一段时间内,电梯中的人感觉自己完全飘起来了,说明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且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 )7.若人在完全失重的电梯中,不能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 )破疑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B.生活小区电梯启动瞬间,电梯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加D.飞机减速下降过程中,飞机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2.(多选)打篮球时,运动员竖直起跳投篮的过程可分为下蹲、蹬地、离地上升和下落四个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下蹲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离地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破疑典例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N,此人站在静止的地面上可以举起600 N的重物(g取10m/s²)。
关于电梯的运动以及此时人在电梯中最多可以举起多少千克的重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此人可举起48 kg的重物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此人可举起48 kg的重物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此人可举起75 kg的重物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此人可举起75 kg的重物答案①大于②小于③零④零⑤加速⑥减速⑦加速⑧减速1.×2.×电梯向上启动时,电梯里的人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向下启动时,电梯里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超重和失重》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一辆汽车通过定滑轮吊起一个重物,若汽车匀速向右沿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在加速上升B.重物在匀速上升C.重物处于失重状态D.无法判断重物的加速度方向2.某“失重”餐厅的传菜装置如图所示,运送菜品的小车沿等螺距轨道向下做匀速率运动,该轨道各处弯曲程度相同,在此过程中,小车()A.机械能保持不变B.动量保持不变C.所受合力不为零D.处于超重状态3.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起立”和“下蹲”动作,图中呈现的是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A.此人先下蹲后起立B.此人先起立后下蹲C.起立时先失重后超重D.下蹲时先超重后失重4.跳伞运动员由高空沿竖直方向落下,t1时刻开启降落伞,t2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t3时刻落地,速度传感器记录此过程中运动员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跳伞运动员及降落伞的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他们处于超重状态B.t1~t2时间内,他们受到的空气阻力逐渐增大C.t1时刻,他们所受重力的功率最大D.t2~t3时间内,他们的机械能守恒5.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惊人一跳”挽救了一名年轻女子。
彭清林在空中可看作自由下落,时间约为1.8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高度约为32mB.落水前1s内的位移约为5mC.落水前的瞬时速度约为32m/sD.自由下落过程中彭清林处于失重状态6.如图所示,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站起”动作,下图是计算机显示的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人完成了两次“下蹲”、“站起”动作B.此人的质量为500kgC.“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D.“站起”过程中,人对传感器的力小于传感器对人的力7.如图所示,对参加蹦床比赛的运动员进行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蹦床上上升阶段,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运动员刚离开蹦床时,速度最大C.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速度一直减小8.热气球某次竖直升空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像的20s~30s段为曲线,其余部分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气球在5s末的加速度与在15s末的加速度相同B.热气球吊篮内的物体在15s末时处于超重状态C.热气球在20s~30s内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热气球在10s末上升到最高点二、非选择题9.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13g,g为重力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超重与失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
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中物体的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卫星所用的火箭燃料尚在燃烧,使卫星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产生超重现象
B.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中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产生失重现象
C.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D.卫星返回地球过程中,卫星向下做减速运动,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四川沪州质检)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
2. (2018·
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
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
3. 如图所示,某滑雪场的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质量为m=50g 的人坐在缆车内的水平
座椅上,当缆车随索道以a=2m/s2 的加速度斜向上运动时,已知g=10m/s2 ,sin37°
=0.6,cos37°=0.8,则()
A. 座椅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B. 座椅对人的摩擦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
C. 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560N
D. 座椅对人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且指向右上方
4.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 a 的正方向,则
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 s 时最大
B.t=2 s 时最小
C.t=8.5 s 时最大
D.t=8.5 s 时最小
5.(2018·安徽六安一中模拟)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
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
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 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
员的v-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20 N
D.滑杆长7.5 m
6.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重物,用力 F 向上提它,力 F 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 小于图中 A 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
B.图中 A 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 F 成正比
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 B 的数值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
重力加速度
7. 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F 与
时间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将物体 A 放在某摩天大楼升降电梯的底板上,随电梯一起运动,此过程中物体对
升降机底板的压力 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 A 的质量为60 kg,g 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
大小为175 m
B.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
大小为275 m
C.若5~15 s 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 内电梯的
位移大小为75 m
D.若5~15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 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25 m
二、计算题
9.火箭发射卫星的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为a=5m/s2,卫星中用弹簧秤悬
挂一个质量m=9kg 的物体。
当卫星升空到某高处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5N,那么此时卫星距
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千米(地球半径取R=6400km,g=10m/s2)?
10. 某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有一个拉板块的双人游戏,考验两人的默契度.如图所示,一长L=0.60 m、质量M=0.40 kg 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m=0.80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一人用水平恒力F1 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另一人用竖直恒
力F2 向上拉动滑块,使滑块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1)为使木板能向上运动,求F1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若F1=22 N,为使滑块与木板能发生相对滑动,求F2 必须满足什么
条件?
(3)游戏中,如果滑块上移h=1.5 m 时,滑块与木板没有分离,才算两
人配合默契,游戏成功.现F1=24 N,F2=16 N,请通过计算判断游戏能否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