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本 身遭 到毁 弃 , 而恰 恰 是 使君 子 内涵 从 单 纯依 赖 身 份性 的束 缚 中解 放 出来 。思 想 史 的 进程 表 明 , 新 旧思 想体 系 的转 折 过 渡有 两 种 方 式 : 一 是 以全 新 的概 念表 达全 新 的 思 想 内容 ; 二 是 利 用 现成 的 概念来 表达 新思 想 内容 , 使 旧概念 与 新 内容 相结 合而 重新获 得发 展④。君 子 范 畴 的 内涵演 变 采取 的是 后一种 进程 方式 。这是 因为君子 范 畴本身在
Vo 1 . 1 7 , No . 2
A pr . 2 01 5
儒 家 君 子 人格 的 内涵 及 其 现 代 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王 国 良
( 安徽 大 学 哲 学 系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
摘要 ; 先秦儒 家代表人物孔子 、 孟子、 荀子提 出的基本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类型 。儒 家君子的 内涵品行充分体
政治层面一身正忠信自春秋以来世卿世禄的垄断政治局面趋于解体分化现实政权开始向广大的士阶层开放陪臣邑宰而最终发展为由布衣一跃成为国家卿相与此发展态势相一致儒家君子要求参政的气魄也愈来愈大姿态愈来愈高昂政治观点也愈来愈鲜明为此儒家也制订了一系列的从政准则和理想要求参政的君子予以实施参政即在政权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君子首先要做到身正具体表现是忠信守职用一双关语说明政治特征政者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枠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施仙于别人其身正不仙而行其身不正虽仙不从枟论语孟子荀子也都以修身作为不免有些简单化但对于当时许多其身不聚敛暴虐的统治者来说却具有矫正时弊的意身正就是自我调整端正自己这实际上是君子的自我品格的政治运用身正由忠信来体现忠即忠于职守并不具有效忠君主个人的意义但含有对国君负责的意而是具有突破氏族宗族框架的社会性的行政意义孔子一再言及主忠信孟子荀子也屡言信则是从外在方面表现的对君子的视听言动的忠的证实与信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对于百姓方面君子应该荀子以为君子应该忠信而二选贤举能孔子明确地把举贤才枟论语子路枠列为君子的为政措施之一随着政权开放范围的扩大举贤也愈来愈被强调孟子倡导尊俊杰在位枟孟子公孙丑上枠并力图以尊贤来突破贵胄等级藩篱孟子又认为在举贤方面慎重选拔人才将不慎与枟孟子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枟荀子从政三大节之一尚贤推德天下治枟荀子三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儒家君子的政治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君子孔子认为从政要节用而爱人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不仅仅为一国之利而不是为了执政者利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君孰与足枟论语颜渊枠这也就是民为社稷次之君为轻枟孟子尽心下枠这都孔子孟子都反对为君主私利而争城略地的不义战争反对征暴敛反对刑残百姓这种仁政理想就是在今然闪耀出光辉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讲王制王霸之道谋富国强国之策主张分分工反对聚敛聚敛而亡其基础是帄政爱民枟荀子爱民而安枟荀子君子人格的现付价值以上我们从个体社会政治三个层面揭示儒君子的内涵品行这三方面特征是相互联系146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此外儒家还要求君子游于艺以及注意仪表风度意在培养君子品格价值观对当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君子的自强意识是中国文明史上首次出现的个体新精神具有伟大的哲学革命的意义别是经历近百年艰辛曲折革命历程考验证明仍然具有先进意义有助于我们确立道路自信制度自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君子要义以为上凡事义具有公正的含义公正可以说是义具有正当性适当恰

《论语》中的“君子”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君子”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君子”及其现实意义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

二、君子的内涵

“君子”见于《论语》107 次。孔子所谓君子分为两种:身份意义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而未必有道德学问的人;道德意义的君子,即非贵族身份而有道德学问的人。具体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一)崇德重仁,孝悌安乐。首先,德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与至高要求,“君子怀德”(《里仁》)。其次,仁义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涵。作为道德标准的“仁”见于《论语》105 次。仁本质在“爱人”,即对人类的爱,包括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和消极的“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即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是君子的基本要求。

二)用礼贵和,恭让忠信。美国芬格兰特认为,人类的尊

严在于礼仪,君子是一尊神圣的礼器。“礼”见于《论语》74 次,指礼仪、礼制。有学者认为,儒家的思想核心是礼。孔子主张运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以礼约文;“君子和而不同”(《子路》),“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

《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

《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轫、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孔子在《论语》中从孝、仁、学、信对君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论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君子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君子;孝;仁;学;信

朱熹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南怀瑾认为孔子学说与《论语》具有不朽价值。后世学者慎思明辨,融会有得而见之艰难,必可得到自证。从这两

位先辈的评论中,可见学习《论语》的必要性。《论语》对君子人格的描述很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这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孝顺父母?尊重兄长

《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107?次,何谓“君子”?《说文解字》释“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1]32《现代汉语词典》释“子”:“古代特指有学问

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2]1663“君子”在古代大致分为三种:专以德言者,兼德

与位言之者,专以人君言者。[3]10有德者,即君子以德言,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品质的有德之人。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有位者,即君子以身份或地位言。如“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兼德与位者,即君子兼美好品德与社会地位

于一身。另外,王安石将“君子”分成有德者和有位者,他在《君子斋记》中说:“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有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位,?而无其德,?可以谓之君子。”[4]307此外,杨伯峻的分法和王安石一致,他认为《论语》中的君子,“有

儒家君子人格的价值及其现代传承

儒家君子人格的价值及其现代传承

儒家君子人格的价值及其现代传承

摘要:对君子人格的推崇是儒家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春秋时期,孔子重新定义了君子的内涵,提倡"君子儒";而反对"小人儒";,注重君子人格理念与儒家实践理性的有机融合,强调树立人格理想引导世道人心。当代为重建人文精神,移风易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迫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明晰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凸显"躬行";的实践特征和现实价值;重新解读和审识君子人格的多重性,赋予个体传承君子人格的责任意识;弘扬"三达德";君子之道的行为规范,塑造以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榜样,彰显我们重建礼仪之邦的信心。

关键词:孔子; 中华文明; 君子人格; 传承发展;

Abstract:Respect for the personality of a gentleman is the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nfucius re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a gentleman, advocates gentleman Confucianism and opposes little man Confucianism, and focuses o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gentleman' s personality and Confucian practical rationality, thereby establishing the ideal of personality and guiding the hearts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rebuild the humanistic spirit, promote the change of Customs, enhance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commun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and criticality of the personality of the Confucian gentleman, and to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ty of practice value; reinterpret and examine the multiplicity of a gentleman' s personality, giving individual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inheriting a gentleman' s personality; promoting the wisdom, benevolence and courage as gentleman' s code of conduct, shaping a realistic example of using a gentleman' s personality as an ideal personality, and demonstrating our confidence in rebuilding the state of etiquette.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所描述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内涵。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许多时候传统文化都把它作为一种模范。《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教诲语句,用简单而精湛的言语,深刻概

括了传统中国君子的核心素质。

首先,《论语》中提出的君子素质最重要的是忠孝。“忠而不依,孝而不安。”(论语)在中国传统中,忠孝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忠孝意味着要忠诚臣服于上级,但又不唯唯诺诺;要恪孝尊敬父母,又能独立思考实现自我。君子以忠孝为根本,朴实、正直,自然而然覆盖社会的范围,对社会生活具有影响力。

其次,《论语》也强调君子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求于人,不以其非有;受命于人,不以小轻。”(论语)君子要有勇气担当责任,学会负责任。君子不能藉着自己地位高而拒绝承担责任,也不能藉着自己地位低而小看自己的责任;而应该有勇气担当责任,学会提升自己的责任水平。仅仅知道原则和仓促的执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去选择和怎样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

第三,《论语》也特别强调君子要有中庸之道。“莫若爱人,莫若知人。”(论语)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偏不党”,是一种比较超

然的态度。君子要在不偏不党的基础上,爱憎分明,勇于表白自己的立场;要晓得分寸,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坚持中正不偏的方向,在社交正面表现出高尚的精神。

最后,君子还应具有忍耐力。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出,君子必须具备谦让、忍耐、宽容的美德,懂得把握分寸,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调节人际关系。君子应学会以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美德,让自己更有责任心,带着宽容心态去与他人交往,最后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作者:蒋昌丽,谢辉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及思想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君子”一词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竟然出现一百多次,为世人构建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君子人格”形象。这一形象不仅是孔子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载体,而且还是他毕生以求的人格美学理想的

外化,并最终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共同审美标准,对后世人格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是舶来品,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词,但有与之含义相近的词语,如“人品”、“品格”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被中国文化所吸纳,被主要用来代表个

体的道德水准,指人的伦理道德品质。在《论语》中,孔子把“人格”依次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并赋予了不同的德行规范。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在孔子看来,“圣人”是道德修养最高的等级,难以

企及,“故不得而见”,历史上也只有孔子被尊称为“圣人”。而仅次于“圣人”的“君子”

却“得见”,在他看来,君子理想才更为切实,更具有现实性,是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现实的“理想人格”,从而激发人们不断的克己修身,向“君子”靠近。在这千百年的追寻中,“君

子人格”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包蕴丰富的审美理想,让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去评说、去建构,日久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及其对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及其对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及其对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几千年来,《论语》被视为儒家之经典,国学之精髓。在中国,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翻开《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俯拾即是。“君子”——孔子精心勾勒和塑造的可望可及、可学可做的理想人格,是数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君子文化,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和精华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国之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培育出来的。可以这么说,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对接互补的。因此,研究《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现实而深远意义。

标签:君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政治文化建设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君子”在《论语》中是道德德行的主体,孔子试图通过“君子”这一完美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诉求。《论语》全书不过两万多字,总共也就二十篇,但据杨伯峻先生考证,“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竟有107次,几乎篇篇皆有“君子”一词的出现,可见君子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地位之重,同时也说明君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还强调过: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本文试以《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为切入点,探索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文化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从而探究《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对我党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论语》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论语》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论语》 君子 君子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 善对人的现代化特别是公民的现代健康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只有 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 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 格,……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 ”[1]《论语》中的君 子人格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如何挖掘《论语》君子人格的内在规定 性, 使其成为塑造现代人格的重要精神资源, 具有积极重要的意 义。
-192-
文化空间
文化
的成见及私心。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 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但他讲求的是遵循道 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附和。
(六)君子心怀天下 胸怀宇宙,关怀众生,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君子人格的重 要构成。 君子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君子 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论语·卫灵公》),君子没有小 聪 明 却 可 以 承担大任务。 “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 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从孔子与子路对话可看 出,孔子认为作为君子重视自身的修养只是君子的基本要求,君子 更应当是服务于社会的人,“修己” 的目的最终是要达到 “安人”、 “安百姓”,使人们生活稳定、人心安定,使社会秩序稳定。 三、倡导“君子人格”的当代价值 不可否认,《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我 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当代价值。 (一)倡导君子人格,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行 的最为重要条件。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市场主体具有与 之相适应的人格,比如,勤奋、进取、拼搏、诚信等品质。 这些品质正 是君子人格的内在规定性。 因此,通过倡导君子之自强不信、诚信 为本等人格,有利于养成市场主体反对消极无为,提倡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的大无畏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 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 的勇气;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遏制市场经济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欺诈勒索、坑蒙拐骗的丑恶行径,能够促进市场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从 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更可贵的是,君子人格主张“义以为上”,就是从价值取向上肯 定了君子“重义轻利”,“义然后取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正 是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和倡导的— ——在合乎道义的原 则下采取适 当的方式谋取正当的物质利益。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倡导君子重义 守信之人格,有利于“谋利而不失义,循义以生利,抑制泛市场化、 泛 商 品 化 取 向 ,抵 消 ‘利 益 最 大 化 ’对 市 场 主 体 的 片 面 化 误 导 ”[3],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倡导君子人格,有利于现代社会公民健康人格的养成 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得持续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成为 社会的必然要求。 君子人格具有好学、善思的基本特征而这正是现 代社会人格基本要求。 因此, 通过倡导君子人格中坚持不懈的学 习,不断深思的精神,可以促进人们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思辨精

孔子的君子人格修养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的君子人格修养及其现代启示
(一)33岁以前,故乡耕读 (二)34-35岁,短暂出国 (三)36-50岁,在鲁治学 (四)51-54岁,短暂出仕 (五)55-68岁,周游列国 (六)68-73岁,晚年居鲁
四、孔子的文化史地位和贡献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有“至圣先师”、“万世 师表”之美誉。
宋人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之论;国 学大师钱穆评价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 人”,是对中国文化具有“最深影响和最大贡 献者”。
的“三纲六纪” 封建社会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正式得以确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九、如何进行自我修养
1、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 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 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2、四绝
毋意(凭空猜想),毋必(固执己见), 毋固(绝对肯定),毋我(自以为是)。 (子罕)
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播和对世道人心的挽一33岁以前故乡耕读二3435岁短暂出国三3650岁在鲁治学四5154岁短暂出仕五5568岁周游列国六6873岁晚年居鲁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有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之美誉
孔子的君子人格修养 及其现代启示
河南大学文学院 王利锁 教授
一、儒家思想的价值趋向和历史选
择的必然性
在治国理念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曾进 行过艰难的选择,法家、黄老道家和儒 家均曾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至汉武帝时,最终确立以儒家思想作为 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说,选择儒 家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结果。因为儒家描绘的社会理想 蓝图和人生价值目标追求符合人们的基 本诉求和愿望。

《论语》中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

《论语》中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
1 . 1 当代 大 学生生 活 中的忧虑
忧患 意识是 人 的一种理 智 的认 识 活 动 。子 日 : “ 人 无 远虑 , 必有 近 忧 。 ” ( 《 论语 ・ 卫灵 公 》 ) 强 烈地 忧 患
意识能够让人明白肩负的使命 , 明确理想 目标 , 主动解决忧患 。可是换个角度思考的话 , 由于当代大学生心
于转型期 , 受就业形势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复杂 , 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其中, 最典型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4 ) 9 . 2 1
基 金项 目: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 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招标项 目( 2 0 1 l s k 7 0 5 )
作者简 介: 路丙辉 ( 1 9 6 8 一 ) , 男, 安徽全椒人 , 副教 授 , 硕 士生导师 , 主要从 事思想 政治教 育研究 ; 周开 源 ( 1 9 9 1 一 ) , 男, 安徽 亳州
第2 5卷
第 2期






Vo 1 . 2 5 No . 2
Fe b.201 5
2 0 1 5年 2月
J O URNAL O F CHANG CHUN UN I VE RS I T Y
《 论语》 中君 子人格对 当代大学生成长 的现实价值
路丙辉 ,周开源
( 安徽师 范大学 政治学 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2 )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

儒家孔孟“君子”人格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社会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为背景,以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人性本善”理论为依据,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特质。孔孟“君子”人格的思想特制主要包括: 君子以仁爱精神为道德准则、君子以重义轻利为荣辱观念、君子要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君子要有言而有信的品质等。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励人们养成优秀的人格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思想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君子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君子的坚毅品质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健康、全面的发展;君子言而有信的品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关键词:孔孟,“君子”人格,现代价值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The Concept and Its Modern Values

Abstract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generat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ased on social inter-face, the background of turbulent times, to Confucius, "Benevolence," Mencius "basically good" theory, has a rich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special ideological character include: the caring spirit of the gentleman code of ethics, the gentleman Valuing Loyalty to honor the concept of self-improvement will be a gentleman, a gentleman to be true to its word and so on.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not only at the tim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on our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evelop good character has a positive meaning.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entleman's character in "love" thinking, help to promote interpersonal harmony; gentleman Valuing Loyalty ideas will help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the gentleman in the determined quality conducive to social and personal heal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A gentleman true to its word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market economy improved.

论《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及其现代价值

论《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及其现代价值

论《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周易》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先秦诸典,多是这种用法。君一般指的是贵族男子。自孔子而来,君子多指人格修养,道德品质优良的男子。这是由于《论语》对君子作出了大量的直接与间接的论述。孔子及其弟子多次指出君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哪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具有君子的品质。《论语》一书,共出现“君子”一词107次,加上其他关于古往今来人物的评述,如管仲,澹台灭明等。这些论述几乎构成了儒家关于君子的一个基本的界定。

关键词:君子;人格修养;道德品质;人治;现代化价值

一、君子的人格修养

1.1君子的人格范畴及其界定

君子具有复杂的修养与品质。这些复杂的品质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社会伦理方面,孔子推崇君子维护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秩序,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自然这也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所谓的“礼”就是尊卑有序,家国同构。把家庭之中对父母兄长的孝悌转移到对君主的忠诚,并依靠严格的礼乐制度维护。如在《学而》中孔子这样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如在《子路》章关于“名不正则言不顺”和“四子侍坐”中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在人格修养的具体个人品质方面,孔子推崇实干少言、安贫乐道、自省自查、行合中庸之道、坚韧不拔而积极进取的人为君子。这其中,孔子尤其推崇君子要合乎中庸之道。如“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惠而不费”、“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儒家学派极为推崇的君子的美好品质之一。另外,孔子也极其推崇安贫乐道,如充斥在《论语》中对颜回的大量称赞。都高度赞扬了颜回虽身处贫困之中,仍然无忧无虑,一心向道的品质。最典型的就是在《雍也》一章这句千古名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富贵的态度,孔子主张,要取之有道,这在《论语》一书有大量论述,这里不在一一列举。孔子反对投机取巧,囤积居奇。而相对于求富贵,孔子更为推崇的是不为富贵而学,为社会责任而学,这种出世的社会品质,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式牺牲品质,成为后世儒家学者信奉者一以贯之的基本操守。孟子讲达则兼济天下。这个理论是儒家学派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儒家学派为后世统治者所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论语》中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

《论语》中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

《论语》中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价值

《论语》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引导、构建、完善、提升和

保障的作用。《论语》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引导、构建、完善、提升和保障的作用。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论语》

中孔子的礼学思想与仁、人伦道德和人的情感都有密切联系,而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礼仪

教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修养自身、与他人相处和在具体环境应用中都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礼学思想的分析,提取其中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部分,在大学生礼仪交往方面给以指导。

"礼"做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存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语》中孔子的礼学思想与仁、人伦道德和人的情感都存有密切联系,而这对于当代大

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学识自身、与他人相处和在具体内容环境应用领

域中都充分发挥了不容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礼学思想的分析,抽

取其中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部分,在大学生礼仪相处方面给以指导。

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教育的意义

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教育的意义

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教育的意义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呈现了君子人格的理想形象。君子人

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在当代人格教育中,借鉴《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可以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首先,《论语》所描绘的君子人格强调的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君子应

具备仁、义、礼、智等美德,这与当代人格教育中所强调的道德品质培养

是一致的。现代社会伴随着价值观多元化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人们容易陷

入功利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境地,缺乏对自身道德义务的认知和责任感。因此,在当代人格教育中弘扬《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以成

为有良好道德行为的公民。

其次,《论语》中的君子人格注重理性思辨和学问修养。《论语》中

有很多和学问、知识相关的语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

知新"等。在当代人格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与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和学问修养。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性增长,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给个体带来

巨大的认知压力。培养学生的学问修养和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辨识

真伪、正确分析问题以及实现自己的自主思考。君子人格所强调的理性思

辨和学问修养,能够指导当代个体在获取和运用知识中成为自主、全面发

展的人。

再次,《论语》中的君子人格注重的是自我修养和人际关系处理。孔

子强调君子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个人内在修养的同时,

也关注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人格教育中,注重培养学

生的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使个体对自身负责,更能使他们融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儒家君子文化的现实意义

儒家在其思想体系中有丰富而系统的“君子观”,树立了君子的理想人格,形成了沿袭中国古代文明整个过程的君子文化。君子,作为适合于人的发展的理想人格,儒家更加注重强调成就君子人格对于塑造理想人格的现实意义,包括强调君子的“德性”,强调君子人格“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以及“名与实”的统一等。儒家关于君子人格的思想传统源自孔子和孟子。

孔子曰:“君子怀德”

《论语》中,孔子所论君子主要是从“道德意义”上来阐发的。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孔子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以突出君子之德的高尚以及他对“君子怀德”的推崇。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说:“按此章言人人殊。窃谓当指趋向而言之。君子终日所思者,是如何进德修业,小人则求田问舍而已。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则唯利是图,虽蹈刑辟而不顾也。”即君子与小人所关心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惦记着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心念自己的切身利益;君子考虑刑典法纪,小人考虑自己得到的实惠。

君子怀德,德者,仁德;刑者,刑法。决定君子本质内容的关键因素是仁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旦没有仁爱之心,那就不配称君子,甚至会违背一般的做人道德。“君子怀德”,

— 1 —

而能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明晓大义,这是君子的应有之德。历史上的仁德君子,大都具有心忧天下、兼济天下的情怀,即具有“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厚、仁爱情怀。君子与常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君子人生的航标,指引生命的航程;而其中的人生观又能影响价值观,价值观支撑人生观,这样更能充实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论语》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君子 君子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 善对人的现代化特别是公民的现代健康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只有 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 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 格,……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 ”[1]《论语》中的君 子人格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如何挖掘《论语》君子人格的内在规定 性, 使其成为塑造现代人格的重要精神资源, 具有积极重要的意 义。
改革与开放 2012 年 10 月刊
浅议《论语》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朱晓晖 李海峰 (西安外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君子人格”是《论语》中提倡的当时社会的理想人格。 君子人格内涵丰富,其主要规定性表现为:好学善思、仁爱明 智、重义守信、自强不息、豁达宽正、心怀天下等品质。这些内在规定性使其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社会公 民健康人格的养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宠辱,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沮丧,乐观面对现实。 其次,善待亲 人 。 “君 子 成 人 之 美 ,不 成 人 之 恶 ” (《 论 语·颜 渊 》), 君 子 帮 助 别 人、成全别人,遇事应先替他人考虑,对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
“君 子 道 者 三 , 仁 者 不 忧 , 智 者 不 惑 , 勇 者 不 惧 ”(《论 语·宪 问》),明智是君子具有的基本品德之一。 何为“智”? 其一,知人,了 解自己、理解别人。 所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君 子应对各种不良的言辞有及高的辨别能力,所以君子知言而知人, 知言而慎言,这是君子明智的重要表现。 其二,知仁、知信、知礼、知 义 。 “择 不 处 仁 ,焉 得 智 ”(《论 语·里 仁 》),“务 民 之 义 ,敬 鬼 神 而 远 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其三,知是非。 “宰我问日:‘仁者,虽 告之日,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 可 陷 也 ;可 欺 也 ,不 可 罔 也 ’”(《论 语·雍 也 》),在 孔 子 看 来 ,君 子 尽 管心地善良,救人心切,但绝不可能被完全不合情理的事所蒙蔽。 如果君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不足以称为智。
(三)君子重义守信 重义是君子的重要特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 之 于 比 ”(《论 语·里 仁 》),君 子 “重 义 轻 利 ”、“见 利 思 义 ”,体 现 了 “义 以 为 上 ”的 道 德 情 怀 。 “君 子 喻 于 义 ,小 人 喻 于 利 ”(《论 语·里 仁》),追求义或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行义”是君子的本 质,“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 语·阳 货 》),在 面 对 利 与 义 的 选 择 时 ,君 子 要 “义 以 为 上 ”。 但 是,孔子倡导的君子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要 求 君 子 “见 利 思 义 ”,“见 利 思 义 ,见 危 授 命 ,久 要 不 忘 平 生 之 言 ,亦 可 以 为 成 人 矣 ”(《论 语·宪 问 》), 尤 其 是 当 义 利 不 能 两 全 时 , 君 子 应 舍利而取义。 君子面 对“利”或富贵,就要以“道”取之,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忠信守诺、大义凛然是君子人格的基本内容。 “人而无信,不知 其可也”(《论语·为政》), 君子无信就做不成事, 就无法立足于社 会。 可见,孔子把诚信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也就是 “言而有 信 ”,“故 君 子 名 之 必 可 言 也 , 言 之 必 可 行 也 ” (《 论 语·子 路 》), “ 君 子 义 以 为 质 ,礼 以 行 之 ,孙 以 出 之 ,信 以 成 之 ”(《论 语·卫 灵 公 》)。 (四)君子自强不息 自强、自立、奋斗不止是君子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 君子人格 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求人们好学上进。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主体 自 身 的 品 格 ,君 子 要 “不 怨 天 , 不 尤 人 下 学 而 上 达 ” (《 论 语·宪 问 》), 因为 “君子求诸己” (《论语·卫灵公》),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自立自 强,靠自己发奋努力成功。 君子关心现实,努力实践,为实现自己理 想 而 不 懈 奋 斗 ,“刚 、毅 、木 、 讷 近 仁 ” (《 论 语·子 路 》), 君 子 具 有 坚 强 的意志而不屈服于外力。 这种挺立生命,刚健自强、追求不息的人 生态度,正是君子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五)君子豁达宽正 通达、宽宏、公正,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君子的内在追求。 “君 子 坦 荡 荡 ”(《 论 语·述 而 》),君 子 光 明 磊 落 ,不 忧 不 惧 ,所 以 心 胸宽广坦荡。 “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豁达大方是君子为 人 处 世 的 原 则 。 “君 子 不 以 言 举 人 , 不 以 人 废 言 ”(《论 语·卫 灵 公》), 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 也不单凭人而否定他的言论。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论语·子张》),君 子 尊 敬 贤 德 的人而包容群众,称赞好人而怜悯不行的人。 “君子周而不比”(《论 语·为 政 》),君 子 以 公 正 之 心 对 待 天 下 众 人 , 不 徇 私 护 短 , 没 有 预 定
一、“君子”称谓的演变 “君子”的称谓,西周时就已经普遍流行。 最初的“君子”一词主 要是作为具有一定身份的贵族或是有地位的人的通称。 由此可知, “君子”在最初是不具有“道德”的内涵的,仅只是作为一种身份、地 位的称谓。 作为一种通称,对君子也就可褒可贬。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氏族贵族特权的衰落,“君子”专指当权贵族的情况逐渐改 变,有时一也用来称呼亲爱的人或受尊敬的人,逐渐从身份地位上 的概念演变为道德品质的内涵。 尤其是孔子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以 品格为标志的“君子”概念,确立了以道德理想为目标的理想人格。 二、《论语》中君子人格内涵之规定性 《论语》 是一部集中反映了孔子言论和孔子思想的古代经典。 《论语》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而孔子把君子人格作为当时社会的 理想人格。 这种君子人格既立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所具有的 现实性品格,同时又具有对理想无限追求的超越精神。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君子好学善思 好学、深思是君子人格的优秀品质。 君子首先应当勤奋好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明确说 明了君子应该是勤奋学习, 修身养性之人。 “君子博学于文”(《论 语·雍 也 》),君 子 学 习 一 切 知 识 智 慧 来 充 实 自 己 的 内 在 ,净 化 自 己 的心灵。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指出了君子不能像只 具 备 特 定 用 途 的 器 具 一 样 ,要 具 备 多 种 才 能 和 技 艺 ,要 “博 学 于 文 ”,这 样 才能不背离君子之道。 君子人格中的好学与善思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不可偏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也就是说,君子不 仅好学同时善于思考、反思。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 惧。 ’曰:‘不忧不惧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论 语·颜 渊 》),“君 子 区 别 于 他 人 ,最 大 的 特 点 是 善 于 思 考 ,特 别 是对自己一举一动的反思,从思想到行为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自己 的言行与仪表的完美”[2], “思”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 检讨,看是 否符合君子人格的标准。 (二)君子仁爱明智 “仁者爱人”,“仁爱” 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核, 是一种道德信 念,君子以能坚守这种道德信念为特征。 而作为君子坚守的内在信 念的仁,是在亲情基础上,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做 人、待人和处理人我关系 的态度。 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违 仁 ,造 次 必 于 是 ,颠 沛 必 于 是 ”(《论 语·里 仁 》),君 子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坚守仁,不违仁。 君子这种仁爱的品格首 先表现为善待自己。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坦然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