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食疗养生之道
中医古老智慧--以食代药
中医古老智慧--以食代药
中国的历法里面,可分为二十四节气,不同节气有着不同的天地气候。人们顺之,生活起居皆有常,则得以养生。
在冬至,辛苦的人民白日劳动,容易积累疲劳,若在加上外在气候寒冷,便容易使人体产生疾病。也因此便有了冬至进补的概念。
当然,老祖先不会仅单纯进补,还会将进补的概念融入在饮食内。在饮食上不仅强调食物的美味,更希望在品尝味道的同时,加进调养身体的元素,比如四物鸡,除了鸡肉外,汤头里面还加了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中药,不仅添增四物鸡的风味,更可以起到调养身体的作用,适合容易手脚冰冷、脸色苍白的人使用,食物也有着疗愈的效果。
食材也被运用在中医方剂之中
此外,食疗不仅用在平时的饮食上,在中医方剂的某些药帖中,也可以到见它的影子,像是会在药帖内加进一些平常就吃的到的食物以增强疗效,比如像归脾汤,它里面加了我们常吃到的龙眼干。归脾汤可以补养心与脾,用在像是失眠等心脾血虚的疾病,都有不错的效用。而龙眼干在此刻便起到了补养心的功能。
煮食者境界超脱能为健康添力
然而,在煮食方面也有讲究,除了素材的真材实料外,调理这道菜的厨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里面包括了厨师的刀工、厨艺等,还有中国人讲究的天人合一的内心境界。
在庄子的“庖丁解牛”一篇,可知刀工的精湛,最后绝非单靠眼睛的利锐,还必须兼有内心的精神感官搭配才可达到庖丁般的技艺。厨师的用心调理、烹煮,将食物的原味保留下来,让佳肴不仅美味,也能起到对身体的正面效果。
中国古代的医药,除了有实证的智慧积累外,也蕴含着道家修炼的哲学观,将身心灵视为一个整体,维持其自然的平衡。每一个食物
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通过精神调养、药膳食疗、养生功法等整体、自然、综合地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即为养生。
其中药膳食疗养生是古代养生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药膳是一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由药物、食物、调料三部分组成,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而是通过药食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保养身体,调整人体阴阳,补养气血,疏通经络。
何为食补
所谓食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饮食来达到补益身体的目的。一方面要根据食物的营养功效来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来定,如体质阴阳、热寒、虚实等。
“药食同源”理论
在中国,“药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智慧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而且能够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在此基础上无数的中医学家(尤其是古代食医)、养生学家及道家、佛家等贤哲们又通过不懈的积累、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
认为“食之偏性为药性”,药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类是相对而言的,药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缓和、不良反应小;药物的作用相对显著、不良反应大。何况,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特性。
为什么说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日常饮食中获取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安身之本必之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合理的膳食安排不只是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等作用。另外,人们日常饮食以食物为主,逐渐地,人体功能对其极为适应,食补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再者,食补的和日常饮食不冲突,完全可以结合日常饮食来安排,不用担心是否有服药禁忌等,实行起来极为便利。
中国古代养生术
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与讲阴阳五行的中医学同出一脉,皆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对自然和人体的理解。古人认为,无论宇宙自然还是人体活动的变化,都有相通的规律,掌握了这个源于自然的变化规律,便可趋利避害,防病养生。所以,古人养生,讲求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即个人起居的规律要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相配合。又因为古代哲学尤重精神道德,体现在养生术上,也特别重视养神,主张要形神兼养,动静适度。
早在殷商时期,便有长寿的观念,开始了对养生术的探索。先秦诸子对自然和人体的理解和学说,奠定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经过始皇、汉武等为上位者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和财力支持,养生术在汉唐期间却误入了炼丹服石的歧途;宋元时期,药物养生才渐上正轨,并开始重视食疗之效;到了明清,出现大量食疗方剂,使养生术进入鼎盛时期;至近代以后,与中医学一样,传统养生术受到西方医学的挑战,进入了改革和创新期。
中国传统养生学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百花齐放、各自发展到理论融合、诸术交用的过程,出现了许多在养生理论和方法上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流派。
养神学派是指以养神为主要养生方法的学派。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老天之祖气与水谷之精气以及所吸入大气所合并而成的动力,“神”指一切意识、知觉和思维活动;三者相互影响,但由神作主导。
养形学派是指侧重形体锻炼的养生学派。以动养形,始于庄子,他提宣导引,开导引养生之先河。汉代以后,运动养生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华佗创了“五禽戏”,导引气功养生不断创新,宋代创立八段锦,明清太极拳盛行,以及近年兴起的锻炼形体方法,都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养形法。
最全收录:道家食疗养生大全
最全收录:道家食疗养生大全
中医不等同于中药,用药是在生病后不得已的情况下。真正高明的中医是让人不生病的学问。治神第一,养生第二,针灸第三,汤药第四。在这里,一起学习不生病的知识。
《周礼·天官》将食医作为古代四医之一,这种药食同源的历史给中国医学奠定了注重食疗的传统。道教服食派将食疗作为修道养生的方术之一,在道书中记载了大量药酒、药茶、道菜、药膳及用蔬菜、水果、调料、鱼肉、禽蛋、粮食等食品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实《黄帝内经素问》中早有以五味、五谷、五畜、五果、五菜治病之说及当食品性质与药性矛盾时,应遵守“食忌”之事。
《汉书·艺文志》载有《神农食禁》七卷,而后有《金匮要略》的食法、王叔和的《食论》,《隋书·经籍志》收集食疗著作四十余种,其中有《太官食经》、《崔氏食经》、《膳馐养疗》、刘休《食方》、马琬《食经》等。
孙思邈的弟子孟诜(621~713)撰有《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为《食疗本草》,把饮食疗法推进一步,是我国食品营养学和治疗学的专著。
此后食疗学续有发展,南唐陈士良又著有《食性本草》十卷。明代还有《救荒本草》一书问世,是专门记述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的。
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治篇”一卷,他在这篇的绪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食疗学的基本思想,是将各类食品按中医理论的药性学说分类,与人体腑脏的疾病相对应,从而提出治疗方案。
孙思邈的“食治篇”就是道家营养疗法的专篇。他总结出肝病喜酸,宜食犬肉、麻、李、韭等;肾病喜咸,宜食豕肉、大豆、粟、藿等;脾病喜甘,宜食牛肉、稗米、枣、葵等;心病喜苦,宜食羊肉、
第八章传统养生之饮食养生-PPT课件
2、作用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妇女产后虚弱及痔疮岀血 等,具有化解体内结石的功效;具有减肥、滋润 皮肤、毛发的作用。 3、主要事项 木耳有润燥滑肠之功,故大便不实者慎用;此外 鲜木耳不宜食用,易引起植物性皮炎。 五、补肾益精黑芝麻 1、性能与功能 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脾经;具有滋养 肝肾、润养脾肺的功能。 2、作用
要做到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日常饮食应该定时 定量,宜清淡。
《寿世保元》指出:“大渴不百度文库喝,大饥不大 食”。《蠢子医》指出:“口味宜去肥浓,节酸 咸”,即日常应该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肥甘厚 腻、酸咸过重的菜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 10g食盐的人群中, 其高血压发病率为10%,而每天吃盐多 2倍的人 群,高血压发病率增加 2 倍。可见古时饮食强调 清淡与现代医学控制食盐、动物脂肪等以放心血 管病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
咸食可调节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水盐代谢, 但心脏病、肾脏病和高血压病者不宜食盐过多。 《食疗歌》 谷物菜畜养身宝,四性五味任君调。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驱寒又化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炎发,绿豆解暑最为妙。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生津安胃数乌椒,润肺乌发食核桃。 蜜蜂润燥又益寿,葡萄悦声令年少。 劝君不妨多食补,必定少提药包包。
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五味调和原理
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
之
五味调和原理
受中华古典哲学阴阳论的影响,《黄帝内经》及后世的经典著作,都强调治病求本,本在阴阳,认为一切疾病的根本病因在阴阳失调,而阴阳和平是人体健康的根本特征;治病和养生之道,皆不出乎阴阳之理、皆须参透阴阳之理。因此,协调阴阳,保持或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状态,是防病治病的最高原则。
防病治病涉及饮食、起居、劳作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方面都需要协调阴阳,饮食养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运用食物保持或恢复人体阴阳和平状态,关键是根据食性选择食物。根据四性协调阴阳称为平调寒热,根据五味协调阴阳则称为五味调和,平调寒热与五味调和是协调阴阳的基本因素。由于四性属阳走肢体,五味属阴走五脏,而五脏是人体的核心。所以,五味调和是协调阴阳的主要因素。《黄帝内经》及后世的医学、养生学经典著作,对五味养五脏的过程及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概括地说,就是五味所走、五味所伤、五味所宜,从而得出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的基本结论。
1、五味所喜、五味所走
《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是谓五入”。《灵枢•九针论》补充说:“淡入胃”。《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入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这种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揭示了五味在人体内运动、气化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着脏腑的保养与治疗及用食用药。
中国古代名医的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名医的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养生的目的就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根据中医养生理论,运用调神、食养、药养等方法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可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
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创中草药和针灸治病养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探索医学养生的方法了。中国古代没有“体育”或“运动”的概念,对生命、健康和保健的方法等的知识,都属于“养生”或“修养”(修身养性)的范畴。曹操作了一首《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其中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名句。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养生家,有一句八字名言,“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6岁,其养生诀窍中就有常吃枸杞。
下面汇集的是中医名家养生的智慧,揭秘历代名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列子·仲尼》中说:“乐天知命”。《素问》里说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
中国古代的食疗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的食疗养生之道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养生学。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丰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食疗养生更是养生之道的精髓.
"食疗"历史悠久。孔子是公元前551年----479年的人,享年72岁,在二千多年前能活到70多岁是很少有的高寿了。孔子的长寿,与他讲究饮食之道是分不开的。《论语》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这些话的意思是食物放久变味了不吃,鱼肉之类菜肴腐败了不吃,菜肴的色彩不中看不吃,味道不鲜美不吃,不讲究烹饪不吃,不到用餐的时间不吃。告诫人们讲究养生之道,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滥吃滥喝的意思。孔子的饮食观对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影响很深,是中国食疗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民族兴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孙思邈是唐代名医,生于公元581---682年,享年101岁。他在《千金方》一书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仍用药尔"。可见我们的祖先对食物疗法是何等的重视,可见古代对"食疗"己是何等的普及了!
提起食疗,就不得不提起我们老祖宗精湛的医理.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这类食物包括:糯米、高粱、南瓜、姜、葱、蒜,洋葱,韭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食物除" 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 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五谷补五脏中医告诉你五谷怎样吃最养生
五谷补五脏中医告诉你五谷怎样吃最养生
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一、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五谷之贵——小麦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秋天播种,冬天生长,春天长叶,夏天结果实。说“瑞雪兆丰年”,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其实都是在说小麦冬季被雪覆盖,来年就会有个好年景。可见,小麦具备了四季的精华,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小麦在我国
什么是食疗养生?食疗养生之道,食疗养生的优点与重要性
什么是食疗养生?食疗养生之道,食疗养生的优点与重要性
什么是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又称食疗,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有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两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食疗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养生文化源远流长,食疗养生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养生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养生减肥、护肤、护发。食疗养生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更经典的说法是: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养生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在古代中国,道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中与养生之
道的关系尤为密切。道家思想以追求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
心理念,养生就是一种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本文将从道家思想的基
本原理、养生之道、养生实践等方面逐一加以论述。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与自然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在古
代中国的道家养生观念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
变化,遵循天道,与自然相融合。道家认为,身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
和谐密切相关,只有借鉴自然界的法则,才能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道家养生之道注重内外兼修。在内修方面,强调养心养性的重要性。道家认为,人的心境应该保持宁静、淡泊,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心
灵的宁静。内修的关键在于调和人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此外,
道家还强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运动,调节气血,增强体质。
在外修方面,道家强调环境的整洁以及与自然的亲近。道家主张生
活要有秩序,善于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持清洁。同时,道家养生
之道也倡导人们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密切的联系。观赏自然美景、接触大自然,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身心放松,进而达到养心养性的目的。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也提倡饮食的调节。按照道家的观点,生活的饮食应当依据四时之变化而适度调整。道家强调节制饮食,避免过度或不足。另外,选用优质食材,追求天然、绿色的食品,也
是道家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可以维持人
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健康体魄。
道家还注重养生实践。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道家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录入:管理员上传时间:2012-06-19 点击次数:696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古人在清心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式养生之可行之道,今胪列如下,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1、安神定心法:孙思邈在《存神炼气铭》中指出:“若欲存身,先安神气。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惧,身存年永。”既安其神者,方静其心,盈其身;存其身;永其年。
2、清静无为法:老子《道德经》主张“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清静无为的方法,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就是说,要尽量虚其心灵,排除杂念,始终如一的坚守清静,务必心清神静。要做到虚静,“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如能这样便可节护专神,延年益寿。老子认为:清净无为者,不做力所不及的事;恬淡虚无者,能淡待生活中的事与物;道法自然者,能顺乎自然以无为生。这样的人可以“贵生”即心“不以事累意”身“不以物累形”。
3、守神祛病法:《黄帝内经》早有“精神内守”的著名思想,“精神内守”是养生之法,总的要求及功效是:清除妄心;抑制邪念;意念集中,神不外驰,内养元气,外慎六淫,阴阳平衡,气存形全,故而不生病
4、静神化治法:中国古代医学思想中富有“清静养神”的主张,“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神化治,动则苛疾起,即清静者,可生元神,化元气,治疾起。“清静者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清静养神可以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抗病力增强,不易生病。
5、静而能虑法:是儒家的“养神法”主要表现为“虚静坐忘”的修炼方法。《大学》对“静”与“神”的关系作出了明确阐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在达到静而能虑,必须通过“坐忘”修炼。静坐忘我是儒家的修养大法。
延年益寿学学中国古代名人的养生九字诀
延年益寿学学中国古代名人的养生九字诀
目录:
第一章:延年益寿我国古代名人养生九字诀
第二章:养生传承揭秘古代文人养生7法
第三章:古人养生保健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古代有许多人人养生保健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一些古代名人养生妙招,赶快跟着小编一起到下文看看学学日常养生高招吧。
延年益寿我国古代名人养生九字诀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养生的文化也十分丰富,而古代名人的养生文化是一直是我们的宝贵遗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名人养生“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
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惊蛰中国古代养生智慧与健康之道的传承
惊蛰中国古代养生智慧与健康之道的传承
惊蛰——中国古代养生智慧与健康之道的传承
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着春天的来临。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注重春季的养生,将其视为调理身体的黄金时期。通过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健康之道,人们在惊蛰这个节气中积极调
整生活、饮食和锻炼方式,以迎接新的一年。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养
生智慧与健康之道在惊蛰这个节气中的传承。
一、养生智慧与惊蛰的关系
1.1 中国古代养生智慧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从未停止。早在战国时期
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养生的记载。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季节节气为基础的养生智慧。
1.2 惊蛰的意义与养生方法
惊蛰被认为是春天开始的象征,是养生的重要节点。人们根据自
然界的变化,注重在惊蛰时节调整饮食、生活和锻炼方式,以适应新
的季节。
二、饮食养生——平衡营养摄入
2.1 温补性食物的选择
惊蛰时节,人们注重摄取温热性食物,以适应春季的气温变化。
常见的温补食物有姜、胡桃、羊肉等,这些食物可提高体内的阳气。
2.2 果蔬保健饮食
惊蛰时节正值蔬果丰收季节,人们会选择新鲜的瓜果蔬菜,以满
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同时,粗粮和豆类也是惊蛰时节重
要的饮食选择,它们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
三、生活养生——调整作息与心态
3.1 调整作息规律
惊蛰是春季的开始,人们需要逐渐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
充分利用日光和新鲜空气。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身体的
代谢和免疫系统的提高。
3.2 保持愉悦心态
惊蛰时节,人们要保持愉悦的心态,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各
本草纲目的食物养生
本草纲目的食物养生
《本草纲目》:食本草,药食同源,七分养,祛病健体,调机理,固基防病,补元神,益寿延年本草纲目的食物养生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草纲目食物养生的方法
食粥养生
食粥在我国有很悠久的传统,粥在古代称“糜”。宋代诗人陆游曾著《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李时珍对于粥疗法也相当推崇,认为粥得谷物之精华,能畅胃气,生津液,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脾胃虚弱之人。《本草纲目》盛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并告诫世人:“大致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春季养肝护脾也最宜喝粥。如荠菜粥具有清肝明目凉血通淋作用,适于高血压、目赤尿浊者食用;猪肝绿豆粥,将绿豆和米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的猪肝放入同煮,熟后加适量盐即成,可补肝养血,清热明目。
豆类养生
豆类食品是中医“药食同源”的一个典型代表。《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红豆则不仅可以寄托相思,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鲫鱼同煮食可利水消肿。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本草纲目》云:白扁豆能“止泻痢,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故消化不良、呕吐、慢性泄泻等病人可以常服。绿豆,味甘,性寒,无毒,不仅是炎炎夏日中清暑益气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尿解酒,治疮肿,疗烫伤。在民间验方中,将绿豆粉炒成焦黄,用醋调敷,可以治疗肿毒初发。
中国古代最流行的九种养生法
中国古代最流行的九种养生法
中国古代养生观念史上长寿、多子多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福气,不少人都渴望长命百岁,并且健康生活。今天向您推荐古代最流行的9大养生法,您可以借鉴一下。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的食疗养生之道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养生学。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丰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食疗养生更是养生之道的精髓.
"食疗"历史悠久。孔子是公元前551年----479年的人,享年72岁,在二千多年前能活到70多岁是很少有的高寿了。孔子的长寿,与他讲究饮食之道是分不开的。《论语》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这些话的意思是食物放久变味了不吃,鱼肉之类菜肴腐败了不吃,菜肴的色彩不中看不吃,味道不鲜美不吃,不讲究烹饪不吃,不到用餐的时间不吃。告诫人们讲究养生之道,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滥吃滥喝的意思。孔子的饮食观对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影响很深,是中国食疗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民族兴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孙思邈是唐代名医,生于公元581---682年,享年101岁。他在《千金方》一书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仍用药尔"。可见我们的祖先对食物疗法是何等的重视,可见古代对"食疗"己是何等的普及了!
提起食疗,就不得不提起我们老祖宗精湛的医理.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这类食物包括:糯米、高粱、南瓜、姜、葱、蒜,洋葱,韭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食物除" 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 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
现今我国食疗学已逐渐与现代营养治疗学相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医疗保健实用科学。不仅在国内风行,也己走向世界,令各国惊叹不己,群起效仿,近年来,五湖四海到处兴起了"中国食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