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水体黑臭治理政策及典型案例
39个经典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案例详解
39个经典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案例详解
对于老百姓来说,大家看得见、闻得着、
感受强烈的就是城镇的黑臭水体。黑臭水体不
仅损害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城市
形象。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选择应遵循基本
五大原则: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
和安全性。在住建部发布的黑臭水体城市指南
中指出了控源截污技术、内源治理技术、生态
修复技术以及其他换水、就地、旁路处理等技
术,却未给出可借鉴的工程实例或组合工艺,
环保水圈为大家精选了39个黑臭水体治理项
目案例,详解如下:
北京市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北京马草河项目介绍
•项目概况:项目区河段长1.6km,每日有1万m³的市政尾水排入河道,且受到沿河城区部分污水直排入河,下河污染量大,造成河水恶臭,蚊蝇滋生,水生态系统崩溃,水质为劣Ⅴ类水体,严重影响沿河环境。
•治理工艺概述:采用底质改良+水质调控+高效生态浮岛+爱尔斯水生态系统构建+曝气复氧。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沟黑臭河道修复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高井沟河道总长约2.5公里,水面平均宽约23米,水均深约1米,河道正常蓄水量约5.75万立方米,底泥厚约1250px。两岸居民区众多,河道紧邻高井热电厂,沿岸污染排入严重,污染负荷污染种类较多,主要有外援污染源、内源污染源。其中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在分解成小分子时会严重消耗水中溶解氧,破坏流域生态平衡。
•治理工艺概述:邦源环保对高井沟进行分区治理,经过15天的生物治理后,水体臭味逐渐消除,底泥上翻现象缓解,水体透明度得到提升。在治理过程中,使用特有的Bacto-Zyme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快速抑制污染物,消除黑臭现象,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适时调整治理方案。使得河道治理结束后水清、水美,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
珠海市某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珠海市某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30T09:01:31.281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2期作者:杨中[导读] 文章以某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为案例提供了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思路。
珠海市香洲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摘要:以珠海市某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为例,通过以源头控制、截污纳管的方式对某排洪渠进行了系统整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以推广的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关键词:黑臭水体;市政工程;排水工程
引言:
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和《珠海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文章以某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为案例提供了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某流域内共有44条河涌,总长约250km,治理前Ⅳ类水体4条,占比9%;V类水体5条,占比11%;劣V类水体35条,占比79%,存在黑臭水体五条。该流域污染物超标项目主要有氨氮、总磷及COD。污染最严重的是某排洪渠,氨氮超标33.5倍,总磷超标3.0倍;该类型污染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别是石化企业、印染业、造纸业的废水和航运业产生的油污以及周边生活污水排放等。
某排洪渠自南向北全长2.38km,矩形过水断面,断面尺寸为12-20m。该渠汇水面积约为3.5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为2.01平方公里,林地1.57平方公里,无水体和农田用地,区域内产水量按重现期P=2%,约为140.99万立方米。
二、污染现状总结
(1)沿线以合流制为主,泵站规模不足导致污水溢出,污染附近水体。该区域存在较多老旧社区,老旧社区人口密集区,多为合流排水体制,合流污水主要排入附近现状排洪渠,虽然在末端进行了截污,但由于下游转输系统中的泵站规模不足,使得大量污水溢出,污染附近水体。(2)污水管道维护管养不到位。根据现场调研情况,排洪渠西侧为居民区和教学区,基本无管位可用,因此原有截污设施基本上均采用端点截污,并跨渠建设倒虹管将污水接至东侧现状D500污水管。由于倒虹管易堵塞,且难清淤,维护管养难度极大,因此大多截污设施因堵塞导致污水外溢。(3)上游水色较差,中下游污染严重。排洪渠上游段水色较差,有少量排污口排污,水体感观较差;中游段河道水质较差,水位较低,部分区域河床裸露,水体黑臭,河底覆盖厚厚的菌丝;下游段水质较差,水体混浊、透明度差、存在黑臭现象。(4)污染来源复杂,成因各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养殖污水是主要的持续性污染。该排洪渠水环境问题较为严峻,需要针对各自特点进行防治,“控源治污”,解决外源污染是必要前提。(5)河涌淤泥沉积严重。疏浚底泥量大,成分复杂,含水率较高,含有难降解性,生态毒性和可累积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经污水排放进入水体,通过沉淀、吸咐、络合等作用而沉积到底泥,对生物体造成毒害。同时底泥也含有N、P等营养物质,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思路探讨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思路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黑臭水体污
染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有效解决
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旨
在探讨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和思路。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集中和工业化进程拉开了我
国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的大幕。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的排放,以及一些非法建筑占用河道、违规倾倒垃圾等问题,加之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环保标准不严格等因素,导致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污水渗透和积累,从而形成黑臭水体。这些黑臭水体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给城市的形象和旅游业
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完善环保标准,实
施污水收集、净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其次,政府实施了
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加大对城市垃圾清理的力度,并鼓励企业开发并推广环保技术和设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再次,政府大力倡导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推进“绿色生活”,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加强环保意识,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针对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过程中,科技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环保
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研究,研发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并强化环境监测和数据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河段黑臭水体生态整治案例分析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河段黑臭水体生态整治案例分析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河段黑臭水体生态整治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河流的水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城市河段水污染问题突出,出现了“黑臭水体”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本文将对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河段的黑臭水体生态整治案例进行分析。
一、长江流域黑臭水体问题现状分析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承载着庞大的经济和生态压力。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河段黑臭水体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浑浊、异味扑鼻、水质恶劣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所致。长期以来,这些城市河段黑臭水体给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成都市岳池河黑臭水体整治案例分析
成都市岳池河位于成都市城区,是典型的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在该项目的整治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放线瞄准目标
针对岳池河黑臭水体整治,制定了治理目标和指标。明确了治理的范围和标准,并建立了有效的数据监测系统,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
2. 源头治理
对排入岳池河的各类污染物进行了综合治理,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提升处理效果。
3. 河道修复
对河道进行整治,清淤、疏浚和绿化等工作,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
4. 生态修复
在岳池河两岸建设了湿地公园和绿道,恢复生态环境,增加水体的景观价值,促进城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三、武汉市关山口黑臭水体整治案例分析
武汉市关山口河流经市北部,是典型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在该项目的整治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国内外水体黑臭治理政策及典型案例
国内外水体黑臭治理政策及典型案例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对水体污染展开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作。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水利建设已进入“生态水利”或“环境水利”的阶段,人工景观水体建设中注重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使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唯效率主义”水环境管理观念正在受到摒弃,各国转而尊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注重水体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各国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策
1)英国:科学规划重点治理
2013年,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依据《欧盟水框架指令》对其境内水体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质量处于“良好”以上的水体仅占总体的27%。针对境内水体污染物来源的分布状况,英国政府从农业生产和城镇生活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主要政策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强化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水体保护意识。首先在英格兰地区启动了“水域周边敏感地区农地管理项目”,对农业生产造成水体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向农民普及知识。
二是使用强制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危害。依据欧盟有关指令,严格限制硝酸盐和磷化合物化肥使用的数量和时间,并对违反规定的农户处以重罚。
三是提供指导和资金促使农户改变生产模式。英国政府设立了总额为21亿英镑的“环境监管项目”,与农户签订协议,确立其在水体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一系列激励措施,当前英格兰地区70%的农地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控制或避免水体污染的耕种模式。
在城镇生活方面,英国政府首先将英格兰地区划分为66个水体区域,每个区域实行地方政府、社区以及企业共同管理,并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2012年至2015年,累计投入1000万英镑,联合地方政府、社区和关注公共水体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推动社区机构加强水污染领域宣传工作,并支
浅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思路
浅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思路
发布时间:2022-12-04T07:29:17.61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5期作者:谷志鹏
[导读] 本文通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案例,分析了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谷志鹏
中山市工程建设技术事务中心广东中山 528403
摘要:本文通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案例,分析了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现状污染情况及排水设施状况,提出了黑臭水体治理思路,以期能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河涌;污染;治理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生活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河涌水体发黑、发臭,蚊虫、细菌大量滋生,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原清澈的河涌逐渐变为黑臭水体。中山市水系众多,河网密布,现状部分内河涌水质恶化,自净功能严重散失,水环境亟待改善,水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下文笔者对中山市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整治思路,并通过具体河涌整治案例阐述了具体整治措施。
1 河涌现状污染情况
根据对中山市河涌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查后,河涌污染主要为涌边建筑物直排污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合流管道溢流污染、初雨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支涌污染等,针对以上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需要分门别类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治理,防止污染源对现状河涌造成污染。
1.1点源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主河涌及其支涌,对河涌水质造成污染。点源污染的主要特点为排放点集中、污染物浓度高。部分河涌流域所属区域为合流制地区,排水系统和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城中村区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通过合流暗渠或管道直接排入河涌;由于存在错接、混接的情况,致使部分污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河涌;部分河涌附近虽然铺设了雨污分流管道,但仍存在新增的排污口直排问题,对河涌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和局限性分析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和局限性分析
【摘要】
黑臭水体治理是当前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展开,对黑臭水体治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主要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在对黑臭水体治理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性。在综合评价了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和局限性,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和问题,促进相关治理工作的开展,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技术措施、问题、局限性、发展方向、综合评价、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废水等多种有机物质的混合作用,河流、湖泊等水体出现难闻的臭味和黑色异味,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质量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黑臭水体治理不仅关乎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治理技术不够成熟、投入管理不足、群众参与度低等。
深入研究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和局限性,对于指导未来的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黑臭水体治理现状概述、技术措施分析、存在问题、局限性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和总结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
黑臭水体治理方法概述及典型案例解读
103INTERPRETA TION 解 读
区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方法概述及典型案例解读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京京,吴博
持续改善城市水体环境,满足人们对水体的观赏、使用和健康需求,不仅是我国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是我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物质基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求,到2030年,我国要总体消除城市建成区及周边的黑臭水体,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决心。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应当结合流域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技术手段,实现生态、人文和经济效益的多方面丰收。一、黑臭水体主要污染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很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被排入到湖泊和城市内河中,当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相关反应,产生臭味气体和相关具有颜色(通常是黑褐色)的物质,导致黑臭水体的产生。表1中列举了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来源。二、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概述(一)原位处理技术黑臭水体原位处理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直接在污染水体地点进行处理。原位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沉积物体积、去除污染物和水体毒性,防止污染物再次释放进入水体和改善水体生态学性质(如合适的生物量、溶解氧和pH 水平)。极低的溶解氧水平是导致水体黑臭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工曝气和活水处理(即循环水)等物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黑臭水体处理。人工曝气和水体循环可以改善水力条件,提高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然而,这类方法对于黑臭水体底部沉积物的去除具有局限性,同时难以平衡经济成本和效率。因此,人工曝气等物理处理方法通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社会影响
黑臭水体问题可能导致民众不满,影响社会 稳定。
03
国内外黑臭水体治理现状 及案例
国内治理现状
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 度,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
治理模式
国内黑臭水体治理主要采取控源 截污、生态修复和清淤疏浚等综 合治理模式,同时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其他技术手段。
治理成效
经过多年治理,我国黑臭水体治 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环境质 量得到一定改善,但治理任务依 然艰巨。
国外治理现状
政策经验
国外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为黑臭水体 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治理模式
国外黑臭水体治理注重生态修复和自然净化,采取 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治理效果。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危害 • 国内外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及案例 •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方法 • 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黑臭水体治理的优化建议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国内外对黑臭水体治理的 关注度不断提高
黑臭水体成为城市环境治 理的难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水体污 染日益严重
化学法
总结词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水中的 污染物的方法。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国际经验总结与借鉴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国际经验总结与借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环境
问题之一。城市黑臭水体指的是由于排污、垃圾堆积等原因造成水体污染、异味以及环境恶化的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黑臭水体既是环境污染的体现,也是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开展治理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从国际的角度出发,总结和借鉴了国际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经验。
首先,要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整治。世界各国在治理黑臭水
体问题上,在政策制定、技术应用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新加坡采取了全面的治理措施,包括治理污水、提高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工业废水排放等,有效地减少了黑臭水体的数量和规模。我国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北京市通过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
其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需要注重污染源的控制。国外一些成功案例表明,要
治理黑臭水体,必须从污染源头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比如,荷兰在治理黑臭水体时,设立了专门的污染源监测岗位,监测并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同时采取了严格的污染物减排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我国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也有所实践,例如,在长江流域开展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工业和农业的污染源,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水
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可以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澳大利亚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和湿地建设技术治理黑臭水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利用人工湿地、生物过滤、膜分离等技术来治理黑臭水体。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水治理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治理效果。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篇一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黑臭水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城市的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平衡和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及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及危害
城市黑臭水体主要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水体发黑、发臭。此外,城市雨污合流、排水不畅、河道淤积等问题也是造成黑臭水体的原因。黑臭水体不仅破坏了水生态平衡,还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影响了城市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1.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清淤疏浚、引水冲刷等手段,通过清除河道底泥、改善水流条件等措施,有效降低水体的污染负荷。
2.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活动来降解、转化水中的污染物,如人工湿地、生物膜法等。
3. 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药剂或材料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危害,如化学除磷、氧化还原法等。
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1. 源头控制: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
2. 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再利用。同时,加强河道管理,定期进行河道清淤和生态补水。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快速增长,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黑臭水体问题。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解决黑臭水体问题,并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本调研将对黑臭水体治理进行深入研究。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黑臭水体的治理现状和成效,进一步总结有效的治理措施和经验,为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调研内容】
1. 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了解各地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情况,包括治理范围、工作进展等。
2. 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评估: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探讨各地黑臭水体治理后的环境改变和治理效果。
3. 治理措施和技术:调研不同地区采取的黑臭水体治理措施和技术,包括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水源保护等。
4. 政策与法规分析:研究黑臭水体治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分析其对治理工作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5. 经济投入和管理模式:了解黑臭水体治理的经费来源和投入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6. 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调研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参与度和认知程度,探讨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重要性。
【调研方法】
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黑臭水体治理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治理的历史和进程。
2. 实地考察:选择若干个黑臭水体治理的案例地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了解现状和成效。
3. 专家访谈:与黑臭水体治理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4. 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黑臭水体调研报告
黑臭水体调研报告
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水污染、缺乏水生态、烂泥淤泥等原因,形成的有害水体。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极大地威胁了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力度。本文通过实地对黑臭水体进行调研,结合数据和实际情况,分析了黑臭水体存在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一、黑臭水体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水污染、缺乏水生态、烂泥淤泥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黑臭水体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黑臭水体近30万处,涉及水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黑臭水体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清洁污水,
导致从其它出水口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水体。
2.工业废水排放:一些企业非法排放废水,大量含有有害
物质的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水体中。
3.雨污水混合:由于城市排水管网存在雨污水混合问题,
导致降雨时雨水和污水一起排入水体。
二、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案
1.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政府应该在城市周边建设污水处理厂,以解决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
2.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对于高污染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和治理,建立严厉的罚款制度。
3.推广雨污分流:城市应该针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将污水管和雨水管分开,解决雨污水混合导致的问题。
4.加大投入,强力治理: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加强黑臭水体的治理,包括清除污泥、增强生态保护、对水体进行祛臭等措施,切实保护水质。
盘点国外五大治理案例
水十条:盘点国外五大治理案例
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中国水环境治理大幕开启,我们先了解国外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津和剑桥校际人力艇比赛在伦敦泰晤士河水道上进行。 CFP 图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水体黑臭问题及其治理与控制现状
水体黑臭问题及其治理与控制现状
1.1我国黑臭水体环境问题现状
河流、景观水体等为城镇、乡村提供饮用水源和舟棹交通之利,对城镇、、乡村的存在形态及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城镇或乡村水体历来被人们视为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污通道和排污场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污染问题一直不太重视,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工业废水简单处理后和生活污水就近直排入河,导致许多城市河流重蹈西方国家覆辙,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珠江广州河段、松花江哈尔滨段、沈阳市城区河段、深圳市城区河段、南京市内外秦淮河、无锡市区河道、常州市运河及其支流、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小河段等。其中上海的苏州河最早出现问题,从1920年起,河流的水质就开始恶化,出现了季节性的水体黑臭现象,到70,80年代时己成为一条终年黑臭的“污水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趋严重的河流污染问题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许多城市花巨资对一些河流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但这些河流保护与管理行为往往沿用传统的规划治理观念和技术方法,大多停留在水污染控制和水利工程层面,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从而导致我国在河流治理和管理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1999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141个国控城市河段中有63.8%的城市河段为Ⅳ到劣V类水质,如上海的苏州河、宁波的内河、苏州的外城河、南京的秦淮河、常州的大通河等等,水质均受到严重污染,黑臭现象非常突出。城市水体的黑臭严重威胁了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城
黑臭水体治理管理办法
黑臭水体治理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
黑臭水体是指污染严重的水体,水质差、气味难闻、生态环境恶劣,
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长期以来,黑臭水体治
理成为了环保部门的重点工作。
二、黑臭水体治理现状
1. 治理成效:经过多年的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治理黑臭水体1.07万个,完成率达到94.5%。
2. 治理难点: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一方面,黑臭水
体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治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治理后的水体需要长期维护,否则会出现反弹现象。
三、黑臭水体治理管理办法
1. 规划设计阶段
(1)建立黑臭水体治理规划,制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2)开展水体环境状况评估,明确治理重点和难点。
(3)制定治理计划,明确治理时间、投资和责任单位。
2. 施工阶段
(1)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预算等。(2)进行治理工程施工,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清淤疏浚和修建生态
景观等。
(3)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治理工程质量和进度。
3. 运营管理阶段
(1)建立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职责。
(2)加强水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四、黑臭水体治理案例
1.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河黑臭水体治理
(1)治理目标:完成黑臭水体治理,恢复水体生态,改善周边环境。(2)治理措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清淤疏浚和修建生态景观等。(3)治理成效:北关河治理后,水质明显改善,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河黑臭水体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水体黑臭治理政策及典型案例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对水体污染展开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作。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水利建设已进入“生态水利”或“环境水利”的阶段,人工景观水体建设中注重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使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唯效率主义”水环境管理观念正在受到摒弃,各国转而尊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注重水体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各国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策
1)英国:科学规划重点治理
2013年,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依据《欧盟水框架指令》对其境内水体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质量处于“良好”以上的水体仅占总体的27%。针对境内水体污染物来源的分布状况,英国政府从农业生产和城镇生活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主要政策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强化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水体保护意识。首先在英格兰地区启动了“水域周边敏感地区农地管理项目”,对农业生产造成水体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向农民普及知识。
二是使用强制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危害。依据欧盟有关指令,严格限制硝酸盐和磷化合物化肥使用的数量和时间,并对违反规定的农户处以重罚。
三是提供指导和资金促使农户改变生产模式。英国政府设立了总额为21亿英镑的“环境监管项目”,与农户签订协议,确立其在水体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一系列激励措施,当前英格兰地区70%的农地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控制或避免水体污染的耕种模式。
在城镇生活方面,英国政府首先将英格兰地区划分为66个水体区域,每个区域实行地方政府、社区以及企业共同管理,并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2012年至2015年,累计投入1000万英镑,联合地方政府、社区和关注公共水体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推动社区机构加强水污染领域宣传工作,并支
持居民区污水管道改造等活动,降低居民生活污水对公共水体污染。与此同时,加强中央、地方政府和公路管理局的协作,提升水体保护在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针对城镇生活垃圾对公共水体的污染控制,在与社区合作加强宣传的同时,主要通过重金处罚的方式予以控制。英国当前针对城市地区的河流、湖泊、海滨区域等公共水体建立了全面的监控体系,对向公共水体丢弃垃圾的个人最高处以2500英镑的罚金。
2)韩国:总量管理分类防治在上世纪工业化发展时期,韩国也发生过水质污染事故,事故伤痛的记忆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保意识提升,使韩国民众对水污染防治的关注度非常高。韩国政府也为此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制定了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水污染防治办法。
韩国环境保护部门将水质污染的原因按污染源划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大类。点源污染指的是由固定排放源产生的污染,这其中包括生活污水,占到了此类污染量的60%:工业废水,占39%:畜牧业废水,占1%左右。非点源污染指的是道路、土壤等中的污染物质和富营养化物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由于此类污染发生地点不固定、范围广,因此成为韩国政府关注和集中治理的重点。
韩国环境部根据不同的水质污染源类别制定了相应的防治办法。对于点源污染源,韩国政府主要通过设立污水处理厂,并根据污水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学处理。对于非点源污染治理起来则相对复杂,首先在农民中倡导正确的施肥方法,即在农作物对肥料需求旺盛时期集中施肥,其他时期少施肥,绝不过度施肥,以减少土壤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其次是在主要道路等污染源与水源地之间修复和加强自然生态系统,设置植被缓冲带,减少不透水层面积等。
韩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水质污染总量管理制是治理水污染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水质污染总量管理制是指各地方政府针对管辖区段的河川科学地制定目标水质,以此推算出为实现和维持目标水质最大的水质污染物容忍量,并据此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管理制度。韩国环保专家认为,污染总量管理制的实施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通过科学的水质管理,提高了环境治理的效率性,使环保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最小化,提高了治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其次是规划细化到各级政府,细化到各排污源
头,使各方责任明确,使政府和企业间、企业和企业间矛盾最小化,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再次是在制定规划时统合上下游区域的意见,避免了地域间的矛盾,增强了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3)德国:完善立法研发技术
在德国,人们可以享用到充足且优质的饮用水。除了德国水资源丰富之外,还得益于完善的立法、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资源保护措施。
在德国水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水平衡管理法》。一直到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通过前,1.K事务管理一直都属于各州自行管辖事务。根据《基本法》原第75条规定,联邦对于水管理有框架性立法权限,但直到1957年联邦议会才通过《水平衡管理法》。1976年德国利用经济手段对水体保护进行补充的《废水征费法》,才最终在水管理领域制定了联邦范围内统一的法律性框架。这是德国首次按“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收取环境保护费用。费率取决于排水数量和其所含有危害物的性质。污水排放收费能促进水消费者尽可能降低排放。收费资金由联邦政府支配,专门用于支持水体质量保护和提高。
德国水资源管制和水体保护受到欧盟法律性规范的深刻影响。2000年12月,欧盟开始实施水框架指令,并要求到2015年所有水体在数量和化学两方面达到良好状态。数量状态良好是指地下水汲取和恢复能实现平衡。据统计,2008年德国己有95%地下水域能实现数量状态良好。
2009年德国颁布联邦新水法,在水务上从原来的框架性立法权限升级为完整立法权限。新法在整体上承袭了原法规大量内容,但不只是条文重新表述和结构重新编排,更是大量吸收了各州水法中的内容,同时还将欧盟指令及时转化为成员国国内法,在德国历史中第一次实现了全国统一的、直接适用的水管理法。德国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沈百鑫告诉记者:“德国水体治理可以总结为:一个理念,即综合治理:两个标准,即环境质量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三个立足点,即设施、水危害物质和特别保护区。”
德国对废水处理执行相当高的标准。德国联邦能源与水经济联合会的资料显示,与欧盟许多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废水几乎100%按欧盟最高标准进行处理。“水供给和处理的长期安全性、高饮用水质量、高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