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精品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 33]
这不仅体现了孔子的音乐审美观,同时也代表了孔子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审美理想。这种美善统一的审美理想与德国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美与善关系的认识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康德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
1 善:道德的力量
孔子与康德都把善定义为一种道德的教化力量。他们都认为,
所谓善是在文艺作品中体现的伦理与道德情感的导向作用。故此,尽善的文学作品其终极价值是一种囊括社会伦理道德及价值的人文关怀。
《论语》中虽然没有对于善的完整的定义,但是从孔子对于《韶》、《武》两种音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眼中歌颂大舜美德的《韶》乐是尽善的,而《武》乐中表现了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可见孔子赞美的是一种体现伦理道德美的文艺作品。所以,孔子所说的善即文学作品中关乎道德伦理的内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善的定义是根据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的[2: 43].这就表明,康德也认为善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伦理上的满足。康德所说的善的愉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道德的愉悦。
由此可知,对于善的理解孔子和康德是一样的。这种善统指一种美好的德行,表现在人身上就是文质彬彬君子品质,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对于道德伦理的歌颂。正因如此,孔子非常重视发挥文学作品中善的道德教化功能。
《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的文论思想
孔子的文论思想
1“温柔敦厚”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2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1.为什么说,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尽善尽美”?
(1)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要求文艺作品,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的美学思想
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它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彰显着尊卑位序的不同。"礼不下庶人",就反映出当时的礼并不为平民所制。对于越级的礼,孔子认为是不明智的。礼还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礼之用,和为贵。
再次,"成于乐".孔子认为音乐使他的所学得以完成,将音乐作为其教学工作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孔子是个陶醉于音乐的人,"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14]孔子听别人唱歌唱得好,一定要学会,并与人同唱。只有因吊丧落泪,出于对别人的同情和尊重,这一天才停止唱歌。孔子还将《诗经》以"弦歌之",虽现在我们已无法找到原稿,但是孔子对乐的喜爱可见一斑。"礼乐"二字也经常连用,以表示对古乐的推崇,试图达到"正乐"的目的。孔子闻乐识人的本领体现出他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美是处处存在的,世界没有美是万万不行的。美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浅析孔子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谢美20080340705
(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1班)
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关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文艺观。本文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几个方面对其文艺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孔子;文艺观;美善说;兴、观、群、怨;中和之美
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文化巨人,生活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化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他的文学思想是当时文学艺术(诗与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国上古时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归纳与总结。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探索社会人生与安邦治国的格言,显示其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对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构成了他关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文艺观,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1 文艺的态度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不仅与时代有关,还由于他对诗、乐有一种过于他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春秋末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而倡言“克己复礼,坚决维护周代礼乐制度的孔子,为“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匡亚明《孔子评传})就明确地把诗、乐与礼紧紧联夸一起,执着地要求诗、乐为礼来服务。《论语·泰伯篇》载: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对这段语录,在(礼记·仲尼燕居)中,曾假托孔子的话阐发说:“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在孔子看来,诗、礼、乐是修身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礼是中心环节,是立足点。修身要先学诗,因为诗能以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情来激动人心,振奋精神,感发志意,起到教育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礼,因为礼是立身行事的准则,“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而最后完成道德修养还要学习乐,通过音乐来冶性生情。由此可知,孔子是把诗、乐同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的,是把礼治思想贯穿于文艺思想之中的,诗乐都要以礼为指归,为礼来服务,这既是他的文艺观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他的文艺思想的精髓了。明乎此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格外地重视文艺了。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第二节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一、孔子及其思想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其文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联系。——深刻体现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
(一)哲学思想
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孔子不愿对抽象理论问题作宏观思辨研究,更注意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种影响及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论发展
(二)政治思想
“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
(三)伦理道德
(四)思想方法
(五)美学思想
二、孔子的文学观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
如: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人的道德修养总要从具体感性的榜样学起,而《诗经》在孔子看来就提供了这样的典范,使人们的言谈立身行事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义的依据。
②“立于礼”是比“兴于诗”更深入的阶段。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礼是贯穿“仁”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从学习生动形象的《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实际上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立身行事严格遵循礼的规定。
③孔子所说“乐”,不是一般的“乐”,而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正乐)。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
美学思想的定义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启示
孔子也常常以玉来比君子之德。《荀子·法行篇》记载:子贡问于孔 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 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 曰:“恶。赐,是何言也! 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 夫玉者,君子比 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 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 辞也。故虽有琅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此之谓也。”这说明玉的美好名贵,并不是因为玉少,所以更显珍贵,而 是因为玉具有象征仁、知、勇、情、义等道德的特征,才使君子感到它 美而可贵。所以珉虽然雕上许多花纹,但不如玉的光泽明澈可爱。玉与 珉的差别在质而不在文。玉不仅有自然的美,并且具有象征君子之德的 特征,这就使人见了更能妙发性灵,丰富想象,受到美的感染和享受。由 此可见,“君子比德”的审美观点,是孔子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这种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大的影响。
结合起来。个体的心理愿望同社会的伦理规范的交汇融合,成 为孔子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孔子的美学就是他的“仁学” 思
想的延伸。中庸是是至诚、至善、至美的三个维度的统一。至 诚的道德情感是它的根本,完美地遵守社会规范、求无缺憾的美 是它的本质。中庸不是庸俗的折中,而是诚、善、美的巅峰。
孔子的美学思想里有两个重要的范畴,即“文”和“质”,孔子曾着 重论述了二者矛盾统一的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雍也》) 文就是文采,华饰。质就是实质,指事物的本质。 文、质的关系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辞藻, 就显得粗野。文采辞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所谓“华而不实”,“繁于 文采,则见以为史。”(《韩非子难言》) 就像祭神的颂词一样,有漂亮的 文词而无实际的内容。朱熹曾解释:“彬彬,物相杂而适均之貌”。“文 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 孔子认为,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彬彬”、文质兼备, 但就文、质比较,他更强调质的重要性。而孔子强调的“质”则是指仁、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孔子的美学理论体系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里仁为美”的主张,这是他对文艺和审美活动进行观察和总结所得出的基本认识。他认为“乐”是实现“仁”的一种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乐”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在先秦社会的各种艺术门类中,“乐”占据中心的位置,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此古代艺术美学中的许多精深见解,常常来自对音乐的创作和欣赏。另一方面,孔子看到了音乐这一表情艺术的特性,就是乐可以冶性,可以生情,可以成仁。因为它可以移人性情,感发心志,所以人们乐于接受而行仁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明显地重视艺术的功利性,并且把艺术看作人们的一种内在心理欲求,因此只有学习礼乐,才会成为全面的人,合目的的人。孔子关于“成于乐”、“游于艺”的艺术观,是在正视艺术感染作用的前提下所作的理论上的高度概括。而对艺术作用的具体阐释,则是他关于“兴、观、群、怨”审美范畴的论列。按后人的解释,“兴”的价值在于使人“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就是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使人情感激发。所谓“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这样孔子便把艺术与社会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社会意义。艺术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不仅给人以教益,供人以认识的对象,而且还具有美刺社会的功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兴、观、群、怨”说,是个统一的整体,又各有侧重,总的都是强调艺术的功能和作用。此后的荀子、曹丕、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沿着这个线索,多有发挥,在我国古代艺术美学中,形成一种占据优势的理论观点。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
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中和之美的文艺批评观。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朱熹《诗集传序》:“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由此可见,此语不仅仅是对《诗经·关睢》的评论,而且反映着孔子重要的文艺批评原则,即“中和”之美,“中和之美”,即要求在美和艺术中,把各种对立的因素和成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不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追求达到这种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古典艺术理论的共同特点。所不同的是,这种“中和”之美,在孔子的学说中还是人类在高尚道德品质的完满体现。因此,以“中和”之美为中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是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之具体原则体现,孔子认为诗歌的作用不仅在于表现感情,而且在于情感的塑造,即使人的感情在艺术的具体感情形式中得到抒发,而且得到提升,使之与人类的社会化情感协调一致,和谐统一。这种“适度”的诗教的具体美学原则体现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中国特有的心理学一伦理学美学原则对中国传统美学影响深远,以后许多艺术问题、艺术范畴的讨论都无不可以由此溯源,如刘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等。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孟子孔子文学观念
孟子孔子文学观念
孔子和孟子的文学观念如下:
1.孔子把文学看作是一种道德实践,认为文学和礼仪制度、音乐舞蹈一样可以健全人的品格,起到人性塑造的作用。他主张以"文之以礼乐"而后"可以成人",即通过文学的教化作用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1。
2.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讲求"养浩然之气",对后来文学理论中的"文气"起到了奠基作用。
此外,荀子对儒家文学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形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汉代儒士信奉孔子的"温柔敦厚"的思想,进一步形成了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等,也是孔子和孟子文学观念的延伸和发展。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仁
由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所衍生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仁是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孔子音乐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具有伦理学的意义。
查《说文解字》,仁的本义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儒家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是自然人,二人以上就成为社会人。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仁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仁德;二是仁者;三是等同于。孔子仁的思想要义是爱人。《论语颜渊》篇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的爱是爱惜、爱护之意,为广义之爱,即大爱。孔子曾称赞曾点时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也是孔子关于仁的一种政治理想,更是一种审美境界。《论语》中记载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仁是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这才符合孔子仁的要求。在孔夫子看来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旧有的社会体制正在解体,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孔子希望以仁的文化理念来教育人民,通过群体的努力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而仁的实质正是治民的一种手段。在大道不行上德不再,礼制崩溃、乐制破坏的情况下,孔子提出并推广仁具有开创性意义。
第一讲孔子及儒家文艺美学思想[教育]
第一讲孔子及儒家文艺美学思想
概述: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孔子“思无邪”、“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兴观群怨”等文艺观念,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中庸的内涵:符合“礼”,执其两端。本节另一重点《礼记·乐记》。
第一部分: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论语》节录: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
叛道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绘事后素”是孔子美学思想及美学命题之一,从其语出至今一直备受历代学者的阐发与讨论,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一部丰富多样的解读史。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思想的解读进行系统的爬梳与分析,挖掘其美学思想、价值及意义,以进行深入、独到的美学思想研究。本文的框架结构围绕“绘事后素”的历代阐发而确立,首先从“绘事后素”的字源字义出发,论述其本义上的内涵;回归语出原文《诗·卫风·硕人》研究“绘事后素”的提出过程;再从思想文化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绘事后素”的缘由。其次,根据历代学人在阐发中多将“素喻为礼”与“绘喻文、素喻质”的两大差异,分别讨论绘事后素之于艺术美和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与意义。最后,观照当下,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与审美文化等相关现实问题,探究“绘事后素”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本文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作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论述,以期梳理清晰“绘事后素”的美学内蕴与具体影响,并管窥儒家文艺美与人格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建构我国当代美学及文论话语提供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资源。
关键词:绘事后素;人格美;艺术美;孔子美学;儒家美学
Abstract
As one of Confucius'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aesthetic propositions,“Hui Shi Hou Su”has been elaborated and discussed by scholars of all ages since its inception. Various sounds constitute a rich and divers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This article uses a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logic to systematically comb and organi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Hui Shi Hou Su”thoughts by all these scholars to dig out its aesthetic thoughts,values,and meanings,and make it concrete,in-depth,and unique research.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 is centered on the elaboration of“Hui Shi Hou Su”,starting from the source meaning of“Hui Shi Hou Su”,discussing its original meaning;and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language of“Poetry,Weifeng,and Shuoren”explore the proposing process of“Hui Shi Hou Su”;then analyze the reason of“Hui Shi Hou Su”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ology,culture,ideological basis an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Secondl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wo aspects of the beauty of painting,art and personality respectively, and probes into the specific 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lement of painting.Finally,combine the current social hot-spots and related issues of aesthetic culture,and explore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and inspiration of“Hui Shi Hou Su”. This article from a new and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aesthetics of“Hui Shi Hou Su”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discussion,which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Confucian aesthetics,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onfucian aesthetics,and then enrich the content of Chinese aesthetic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一个从经济、到思想、都发生着重大变革的时代。而孔子正是这一变革时代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伦理、道德和文艺思想中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个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他的思想中还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思想中的新内容。他之所以成为后来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决不是偶然的。孔子的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孔子“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乃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孔子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一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一面。因此,他可以把《诗经》中的这些不同内容、不同思想倾向的作品,都包容在他的“思无邪”之内。“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不难看出,孔子对《诗经》中表现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愿望的作品和表现下层官吏牢骚不满的作品的肯定,是和他提倡“仁”的思想的新内容相联系的,也正是他重视人的价值,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在文艺思想上的表现。“思无邪”中的“无邪”即是“归于正”,符合“中正”,也就是“中和”。他的这种“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就是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看,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是过于直露。这种审美情趣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民族心理和感情因素。我们欣赏艺术和处理工作、生活,都喜欢有和谐的节奏,不喜欢过度的紧张和强烈的刺激。中国人固然欣赏“悲剧”的壮烈,“喜剧”的幽默,也许更喜欢“正剧”“大团圆”的“中和”。这应该是和孔子的诗乐之教的审美观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吧。“文”和“质”是孔子文艺和美学思想里两个重要的范畴。《论语》中讲“质”和“文”的关系的有两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论语?颜渊》)这两条都是就培养人的性格美来说的。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词藻,就显得粗野;文采词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文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兼备,但就文、质比较起来,他更强调质的重要性。《论语?先进》中有: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另外,《论语?八佾》中有:子夏问曰:“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