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佑能的精品课教学设计公开课(1)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节约用水——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简析:“节约用水"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是学和做系列之二,属语文综合性学习。

其内容是引导学生以“水”为话题,了解农村、城市、家庭、学校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能有效地设计节水方案。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深刻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方法,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道理,参与节约用水的社会活动。

2、收集有关水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并从中提炼观点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通过汇报交流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学习水的坚忍齐心、博大灵动的高贵品质。

初步感受节约用水的意义和家庭节约用水常识,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自上古而来,我是水,一切生命的源泉,浇灌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涓涓细流滋润着草长莺飞,滚滚江河孕育着人类文明,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文明的摇篮,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水。

课前,我们各小组都搜集整理了有关“水"的资料,请大家交流一下。

二、汇报感知:学生分四组汇报收集的资料。

1、感知水文化,说说水的诗词(1)组长汇报(2)以“飞花令”展示搜集的关于水的诗词。

(3)中国文学长河中,不仅水的诗词丰富多彩,涉及到水的成语也是数不胜数啊。

2、谈“节水",学成语。

(1)组长汇报(2)以“成语PK”积累成语。

(3)水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水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我们记住古训——细水长流,饮水思源。

3、水资源的现状(1)第三组汇报水资源的现状:(2)通过第三组的汇报,我们意识到:地球上的水资源太宝贵了!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啊!4、“节水"大家谈(1)第四组汇报:身边的浪费水的现象做了小调查(2)通过节水快板,谈“节水”小窍门(3)谈谈节水小窍门。

国培

国培

国培作者:何佑能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摘要:创设情境,体验探究学习的开放性。

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它能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给予学生自主发现、提问的机会,是叩开探究学习之门的前提。

沟通交流,追求探究学习的研究性。

未来的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探究学习需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课堂上合作的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教师。

沟通交流,使得学生有了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并可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认可;沟通交流,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更利于建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学生个人的发现毕竟是有限的,合作交流才得以互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活动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要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研究性、过程性等鲜明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彻底改变教师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的方式,它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数学堂教学带来新的光彩,并带来一系列的思索。

观看了赵老师《生活中的负数》一课,这节课上得非常有特色,我深有感触。

他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是吃透了。

在课一开始,让学生记录足球比赛,转学情况、帐目结算三个事例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三组数量,这三个情境的创设是非常精彩的,既把握了知识的本质,又有机地创造了一个问题探究的情境,因为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通过情境创设,可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所以,学生在探究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用数据,单纯记录,有的用文字描述,有的加图标和符号,有的用小笑脸,还有的用“+”“-”号记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真的能探究起来,真的有自己的思考和有自己的想法。

之后,老师又利用很有价值的资源,把他们按四类进行分类,有序地进行反馈,来引导学生对这些鲜活的素材,进行充分的辨认和讨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究。

观察植物细胞1课时

观察植物细胞1课时

6
(擦) →(滴) →(撕) →(浸) →(展) →(盖) →(染) →(吸)
完成下列任务
一、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注意:每小组组长负责分工,精诚合作、协调一致, 一次做成功,以便有充足的时间画图、讨论、交流和 表达。
二、观察洋葱细胞结构并把观察到的 洋葱细胞及其结构画下来。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5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页,讨论、交流(3分钟) 制作步骤可用八个动词来表示: (擦) →(滴) →(撕) →(浸) →(展) →(盖) →(染) →(吸)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9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二、实验 1.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细胞 3.制作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取→浸→展→盖→染→吸 。 三、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位置稍偏左上方,务必使图形真实,用3H铅笔, 阴暗处用细点表示,右侧标注文字,下方写图形 名称。 四、洋葱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精品资料 新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10
学为所用 :
1、同学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 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和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 细胞质 等。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 _______ 细胞膜 。已被碘液染色的装片上,细胞中染色最深 _________ 细胞核 。 的结构是_______ 2、为了使临时装片内不产生气泡或少产生气泡,盖盖玻 片时应该( D) A.把盖玻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B.事先多滴几滴清水 C.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重重地压 D.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轻轻地平放

j q x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j q x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j q x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j q x教案设计(两课时)课题j q x课型新授课时安排共2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分析拼音与识字学词整合设计、同步进行。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精选学习内容,避免增加学习负担。

集中学习拼音之前,先安排一个识字单元,学习最简单的常用汉字,然后再系统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文字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教材分析重视汉语拼音的学习,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为学生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重视口语交际,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

3.学情分析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每课都配有整合的情境图,提示拼音字母的音或形,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联系。

每幅整合的情境图都包含一个故事情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图画,看图说话,从中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字母和音节,将发展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学习目标学会j q x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学会j q x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评价任务1.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发音指导,编儿歌练发音。

2.观察字母,联系生活记字母,书写字母。

教学活动设计一、情境激趣,复习引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拼音乐园逛一逛。

准备——出发!(配上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2.师:拼音乐园到了,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瞧,它们来了!(课件出示前几课学过的声母:b、p、m、f、d、t、n、l、ɡ、k、h。

)逐个出示拼音字母(自由读——指名读)3.师:太棒了!看到小朋友们到拼音乐园里能认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小鱼娃(课件出示:ü戴帽子的形象)也眼馋极了,也想到拼音乐园去玩一玩。

第11课《短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1课《短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1课《短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1《短文二篇》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短文大意。

2.熟读成诵,赏析典型词语,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短文大意。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赏析典型词语,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导语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

(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短文大意。

2.熟读成诵,赏析典型词语,感受作者情感。

(三)资料助读1.作家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上与蔡襄、米芾、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

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

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二、课文讲授(一)读准字音无与为乐(yǔ)相与(yǔ)藻荇交横(z ǎo )(xìng )(二)读出节奏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齐读原文,朗读技巧点拨:一读字正腔圆。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二读通顺流畅。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2《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2《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2《自强不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自强不息”,选自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1.2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理解自强的意义,认识自强的重要性,学会自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强品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培养自强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对自强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强的意义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强的意义,认识自强的重要性,学会自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强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自强的意义,认识自强的重要性,学会自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自强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强的意义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激励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分析、讨论问题等。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引出本课的主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强的意义、重要性和方法。

《第11-12章》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11-12章》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尊敬的用户: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

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

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简单机械和功设计意图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中要复习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关系,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出现乱套公式,测机械的效率和计算机械效率时,如何确定有用功和总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针对以上情况,考虑到是复习课,可让学生课前对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起到小结的作用;同时为了搞清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不乱套用计算公式,组织和引导同学分析和理解,通过比较的方法,借助例题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通过知识的梳理,让同学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由老师提出本节的重难点,组织和引导同学分析和理解,达到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通过比较的方法,借助例题,让同学能够区分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不乱套用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的计算和单位。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计算和单位。

教学难点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教学过程程序内容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框架图中的问题进行准备。

知识点框架图:一、知识点的梳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框架图,请学生按照框架图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做简单的点评。

答:功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几种不做功的情况:一是物体由于惯性移动了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三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9课辛亥革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9课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文字、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国家挺身而出的理念!二、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举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II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一一习近平【新课设计】回忆:19世纪末,当越来越多的人希冀通过改良的方式拯救祖国于危亡之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行者开始了革命救国的伟大尝试,根据上节课学习,回忆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学生回答)宣传革命思想、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形势一日千里!革命救国逐渐成为时代主旋律,以孙中山、黄兴等人为代表的革命志士掀起了表表烈烈的反清斗争!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42、P43页文字,完成以下表格一、革命志士的奋斗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山岗起义1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观看剪辑视频“革命志士的奋斗.出示材料:材料一:徐锡解临刑前,他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终年34岁。

教学设计(教案)何祖瑜

教学设计(教案)何祖瑜

教学设计(教案)何祖瑜第一章:教学理论基础1.1 教学概述教学的定义和意义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 教学理论的发展传统教学理论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新发展1.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第二章:学生的学习与发展2.1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策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适应性2.2 学生的情感与社会发展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调控学生的社会技能和人际交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辅导2.3 学生的多元智能与潜能开发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学生的多元智能评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培养策略第三章: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策略的定义和作用教学策略的类型和选择原则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和评价3.2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定义和分类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和组合策略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和评价3.3 教学媒体的整合与应用教学媒体的作用和类型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教学媒体的实践应用和评价第四章:课程设计与评价4.1 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的定义和目标课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课程设计的实践应用和评价4.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的定义和来源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和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的实践应用和评价4.3 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定义和目的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指标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和问题分析第五章:教学管理与发展5.1 教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教学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学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教学管理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5.2 教学领导与团队建设教学领导的定义和角色教学领导的能力和策略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5.3 教学发展与创新教学发展的定义和意义教学创新的类型和途径教学创新的支持条件和评价方法第六章: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6.1 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学准备与规划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学生学习指导与反馈6.2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教学案例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案例的类型和选择原则教学案例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步骤6.3 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第七章:课程评价与教学质量7.1 课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课程评价的定义和目标课程评价的类型和指标课程评价的实践应用和问题分析7.2 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学生学习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有效反馈的策略和技巧7.3 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改进教学质量的内涵和标准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教学质量改进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第八章: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8.1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应用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分类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工具教育技术的选择和整合原则8.2 教育技术创新与发展教育技术创新的类型和趋势教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挑战教育技术创新的实践案例和启示8.3 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原则和问题教育技术应用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和法律案例分析第九章:跨文化教学与多元文化教育9.1 跨文化教学的原理与策略跨文化教学的定义和意义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和原则跨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9.2 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和理念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9.3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国际教育合作的意义和形式国际教育合作的策略和挑战国际教育合作的案例分析和启示第十章: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10.1 教育改革的背景与趋势教育改革的驱动因素和目标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教育改革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10.2 教育发展的评估与监测教育发展的评估方法和工具教育发展的监测体系和指标教育发展的评估和监测实践案例和启示10.3 教育未来的展望与探索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教育未来的探索领域和方向教育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策略与方法、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管理与发展、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课程评价与教学质量、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跨文化教学与多元文化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小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小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小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研究《小泉》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 《小泉》的阅读与理解- 与《小泉》相关的辅助材料的分析与讨论- 听写与文学创作3.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导入《小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预兴趣。

- 导入相关生词,为后续阅读做准备。

第二课时:阅读与理解- 学生独立阅读《小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第三课时:辅助材料分析与讨论- 教师提供与《小泉》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材料。

-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讨论,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

第四课时:听写与文学创作- 教师进行《小泉》的听写测试,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 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写一篇类似《小泉》风格的小短文,或是编写一个与《小泉》故事情节相关的情景剧本。

4.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听写测试和文学创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 教师向学生提供及时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教学资源准备- 《小泉》的教材与相关辅助材料- PPT 或教学板书,用于导入和说明- 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听写测试的准备材料- 纸和笔,用于学生的文学创作6. 教学效果评估本教学设计的评估方式包括:- 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成绩- 学生的文学创作质量和创意程度-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7. 教学心得与改进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入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活动,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这样做真好第五课懂礼貌人人夸教案粤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这样做真好第五课懂礼貌人人夸教案粤教版
3.加强家校合作:我将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和指导,共同培养孩子的礼貌素养。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礼貌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礼貌行为。板书内容包括:
1.礼貌的概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礼貌的定义,如“礼貌是与人交往时的友好表现”。
2.教学组织:在教学组织方面,我发现有时课堂活动的安排不够合理,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导致某些环节过于冗长或过于紧凑。
3.三、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纪律:我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和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2.优化教学组织:我将重新审视和调整课堂活动的安排,确保时间分配得当,让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挂图、教学模具等。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与课程相关的电子教材、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
4.教学手段:讲解、演示、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游戏、歌曲、儿歌等。
教学流程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这样做真好第五课懂礼貌人人夸教案粤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粤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这样做真好”中的第五课“懂礼貌人人夸”。课程内容包括:1.学习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2.了解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行为;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
2.互动式教学: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13课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3课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3课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卖油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文言文虚词与实词的表现力。

3.梳理情节冲突,明确人物形象。

4.读解欧阳修埋藏于《卖油翁》的“道"之密码。

教学重难点:1.精准体会文言“炼字”之妙。

2.多层次解析卖油翁形象。

3.多角度理解《卖油翁》的旨归。

教学过程:一、导入·热场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印象中的欧阳修?他是游历山水间的醉翁,他是洛阳城下的花下客,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盟主"……二、以朗读为支架,感知文本(一)朗读支架:请同学们齐读,通过1+1小组演绎文本,生生评价。

朗读提示:如果同桌中有一位声音表现力较强,或者声音条件与作品当中两个人物不太契合,可以把人物对话的朗读任务全部都交由一个同学来展现,另外一位负责旁白。

评价提示:依据人物形象来评价演绎的方式。

(二)翻译文本重点实词解释:1、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3、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之: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用。

13、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16、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

之,指葫芦。

17、惟:意为只,不过。

18、杓:同“勺"。

19、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2011年恩平市 优质课评选教案

2011年恩平市 优质课评选教案

2011年恩平市中学教师优质课比赛参赛学校:鳌峰中学参赛科目:数学参赛课题: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参赛教师:何学坚14.3.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任务分析学习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组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难点对应关系的理解及实际问题的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x+y=5这是什么?学生: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2]探究一 :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方程x+y=5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 y =方程x-y=2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 y =2、观察右边图象,直线y= -x + 5上点A的坐标是。

点B的坐标是。

3、x+y=5有组解,其中和是方程的解。

问题:直线上每一点的坐标与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什么联系?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老师引导学生完善,归纳。

归纳:对于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总能转化成y=kx+b的形式,所以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着一个一次函数。

归纳: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着一个一次函数,同时也对应着一条直线。

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都对应着方程的一个解。

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引导学生归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品质。

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3]探究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1、x + y = 4→ y=2、x - y = 2→ y= 结合3和4思考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与方程组的解有什么联系?归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所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新旧知识结合得出结论,学生容易接受、掌握。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y1= -x+4 和 y2= x-2的图象,找出交点坐标。

4、解方程组得[活动4] 练习:1、一次函数y=5-x 与y=2x-1图象的交点为(2,3),则方程组 的解为 .2、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函数 与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 3、若方程⎩⎨⎧=+=+3222y x y x 没有解,则一次函数 y=2-x 与 y=23 -x 的图象必定( )A 、重合B 、平行C 、相交D 、无法判断学生思考,练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思想品德教育核心要义;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品质;3. 培养学生拥有共同进步的意识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2. 培养学生的共同进步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品质;2.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共同进步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课堂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内容(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分别是指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3. 学习新课内容(3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黑板展示相关信息,向学生介绍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事件中的实践意义。

(3)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

(4)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 深化理解,合作学习(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从生活中选取一个实际案例,讲述该案例中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具体表现。

(2)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议。

(3)学生根据讨论和展示的结果,总结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归纳,反思提升(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习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个人对未来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努力方向。

六、课堂作业:根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写一篇作文,描述一个你见到过的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场景,并给出你的感想和启示。

七下道法第二单元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下道法第二单元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下道法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道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要义。

3. 了解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道的含义和代表(2)道家的核心思想(3)道家的修身养性方法2. 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庄学派(2)荀子学派(3)列子学派三、教学重点1. 理解道的含义及道家的核心思想。

2. 掌握道家的修身养性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道家思想的核心要义。

2. 分辨不同道家学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道的含义。

2. 示范性教学法:以不同的道家学派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道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3.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探索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讲解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道的含义和代表: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意为宇宙普遍的规律和原理。

道代表着真理、自然和道德的最高境界。

(2)道家的核心思想:a. 追求自然与朴素道家强调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 返本归真道家提倡回归本真,摒弃儒家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

c.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过于追求干预和控制会导致不负责任的结果。

d. 迷信自由意志道家认为迷信自由意志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主张顺从自然和道的规律。

(3)道家的修身养性方法a. 禅修参禅是道家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专注和警觉的能力。

b. 保持平衡道家主张保持心智和身体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和谐。

c. 避免功利主义道家反对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3. 研究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庄学派:a.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b. 核心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思想自由与个性发展。

(2)荀子学派:a. 代表人物:荀子b. 核心思想:强调积极人为的努力和道德自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姓名:
何佑能
工作单位:
盘州市保基乡格所小学
学科年级:
数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91、92-93页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
3、揭示课题:“半个”还能用1、2、3这样的整数来表示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堂气氛热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
(一人半个)
引用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帮助猪八戒分桃子,理解 “平均分”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并渗透互 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一、操作体验,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这个月饼我们一人一半。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写作: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板书: ),读作:二分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 1 表示,边读边写。 (我们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每个同学又分到几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
4、学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
5、相互交流分数的读写法。
6、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7、独立、小组合作等形式
展示学生成果。
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交流讨论心得,领悟所学得以所用
规律: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1、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2、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3、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再以这些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2、课件播放故事:有一天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要想使八戒和悟空分的桃子一样多,必须怎么分?(板书:平均分)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俩个,每人得几个? 只有一个桃子可怎么分呢?
2、生动手操作
折出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折一折折出一个正方形的41 怎样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出来。
小结: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揭示分数概念。 像1/2、1/4„„,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操作体验,探究新知。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
二、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来到集市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 1/4)
2、解决问题: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1—41—81-21——24——18——11—41_8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