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四课 臧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节日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在花灯节的时候,人们会放出各种形状的灯笼,如花灯、红灯笼等,同时还会有各种表演和游戏活动。

一、正确答案为C。

B中“随心所欲”应为“随心所欲”。

二、哄堂大笑赞叹不已能歌善舞行善积德两面三刀不足三、激流的姑娘的容貌婀娜的舞姿悠扬的唱腔细腻的手法精湛的表演善良的性格动听的歌声四、能歌善舞善始善终行善。

善变面善。

善策五、选D。

比喻不恰当,野马脱缰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六、1)“宏愿”的意思是:大志向。

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他不仅没钱,还没有任何技能和工具去架桥。

2)“58座”说明XXX架了58座铁索桥。

他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说明他的贡献不仅仅是架桥,还创造了藏戏这一文化艺术形式。

七、藏戏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藏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起源于唐朝时期。

它以唱、跳、演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了藏族历史、文化、宗教等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藏戏还有一些独特的表演元素,如面具、服饰、道具等,使其更加具有神秘感和观赏性。

八、略。

节日是展现民族俗和欢乐的最佳时刻。

西方的圣诞、复活节、感恩节等节日通常具有宗教色彩,也有历史遗迹的痕迹。

对于每个人的童年回忆来说,节日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即使家境贫寒,圣诞节也必须有五彩小灯泡挂满的小树。

孩子们醒来时,总会在袜子里找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

在圣诞节的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在门前唱歌,讨些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逢一个节日就盼望着。

五月的樱桃和粽子,还要在额头上画上雄黄“王”字,以避五毒。

我会在纽扣上戴上用碎布缝制的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等等。

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些节日与古代诗人XXX有什么关系。

这是多么雅致的一个节日啊!七月的节日应该放莲花灯。

八月的节日即使再穷也要吃上一块月饼,也许还要做一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奉。

九月的登高节是最令漂泊在外的游子伤感的节日,也说明了中国人的一个突出民族特点:不忘本土文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藏戏》一文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xx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原文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特点及藏戏中各种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总结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藏戏》一文,了解藏戏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角色分工等。

2. 文化背景:介绍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藏戏。

3. 艺术特色:分析藏戏的唱腔、面具、服饰、动作等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藏戏的特点及藏戏中各种人物形象。

2. 难点:藏戏的艺术特色,如唱腔、面具、服饰、动作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藏戏面具、服饰等实物。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文资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藏戏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藏戏。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藏戏的特点及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藏戏的艺术特色,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藏戏的艺术特色,强调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

板书设计1. 课题:《藏戏》2. 重点内容:藏戏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角色分工、艺术特色等。

3. 关键词:藏戏、唱腔、面具、服饰、动作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总结藏戏的特点及人物形象,写一篇短文。

2. 选做题:研究藏戏的艺术特色,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写成研究报告。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藏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藏戏学案
预学单
1.搜集资料:了解“藏戏”的特点。

2.初读课文:读2~3遍,初步了解内容及表达特点。

3.认读词语:借助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
4.再读思考:藏戏,是什么样的一种戏剧呢?有什么独特之处?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5.精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将详写和略写的分清楚。

助学单
句子解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连续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句,点明了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好几天。

从而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承上启下。

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这段话引出下文,
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句式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能够在对比中突出说明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4藏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4藏戏》
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前导读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二、合作探究 归纳展示(对学、群学)
任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任务2: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
任务3: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这一环节的设计降低了学生概括特点的难度,学生能根据提示更精准地概括藏戏的特点。
三、讨论交流 点拨提升
要点点拨: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拓展提升练习
(1)“善”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善良,品质或言行好。②交好,和好。③熟习。④高明的,良好的。⑤长于,能做好。⑥爱,容易。
能歌善舞( ) 行善( ) 面善( )
善始善终( )善变( )善策( )
(2)“毫”在字典中的解释:①长而尖细的毛。②秤或戥子上的提绳。③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表示一点儿也没有或一点儿也不。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野马脱缰(jiāng) 吞噬(shì)琼浆(qióng) 青面獠牙(liáo)
B.优哉游哉(zāi) 招徕(lái) 随心所欲(yù) 毫无倦意(juàn)
C.哄堂大笑(hōng) 结束(shù) 行善积德(jī) 雪域高原(yù)
D.响彻旷野(chè) 婀娜(nuó) 赞叹不已(yǐ) 一鼓一钹(bá)
毫不稀奇( ) 明察秋毫( ) 头毫( ) 挥毫( )
3.考点强化练习
读句子,回答问题。
(1)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宏愿”的意思是:。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他不仅没钱,还。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1】篇〗课文简介:《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通课文,积累言语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了解藏族文化。

重难点、教学关键: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藏戏面具、藏戏《诺桑王子》录像剪辑。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例纪要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1、播放《诺桑王子》短片断(2分钟)。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

藏戏艺术有600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揭戏藏戏!3、板书课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4《藏戏》导学案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4《藏戏》导学案及答案

4、《藏戏》导学案教材分析:《藏戏》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四篇略读课文。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旷野、赞叹不已、随心所欲、优哉游哉”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1、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学前准备:通过网络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收集藏戏面具图片。

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预习提示单一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藏戏的哪些知识,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检测一】掌握生字词①指读词语: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咆哮婀娜演绎招徕吞噬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优哉游哉词语意思我会说,招徕,吞噬,哄堂大笑,婀娜优哉游哉,鸿雁,两面三刀,②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学检测二】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1.我能用自己的话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按()顺序,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接下来详细写(),紧接着介绍(),然后简略地说明(),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

二、细读课文,了解藏戏形成及特点预习提示单二1、自由读1-3段,思考藏戏的的特点是什么?2、自由读4-7段,(1)、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仔细体会。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4)、用自己话说一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3、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课文相关语句上作批注。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吞噬、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僧、缰、噬、琼、彻”等字的读音。

词语理解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鼻祖、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把握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感受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播放学生喜欢的戏剧录像片段,欣赏戏剧。

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种戏剧与藏戏的不同之处,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观看录像,感受丰富的戏曲种类。

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2.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

那里的人们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历史悠久、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吧!(板书:藏戏)3.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的录像画面,精当的语言介绍,激起学生了解藏戏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课文的欲望。

板块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1】篇〗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师: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

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1~3自然段)。

从这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这三个反问句中,我们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师:你很会读书,从作者开篇的连续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连续三个反问句中,概括出了藏戏的特色。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课文还具体描写了藏戏的面具,在课文的8~16自然段。

我和同桌一起给大家读一读。

(朗读8~16自然段。

)生: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的。

生:我来补充一下。

在16自然段,作者还写了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师:两位同学合作学习后,分工汇报,让我们了解了藏戏里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来的原因,谢谢你们。

但是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呢,谁能再具体地说说?生:我来说。

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威严,绿色代表柔顺,黄色代表吉祥等等,就是象征手法。

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状上肯定非常夸张,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这样就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了。

师:补充得非常好!了解藏戏的面具,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戏的独特魅力!除了面具,藏戏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色呢?我们继续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回顾全文,作者开篇用反问的手法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色,中间写藏戏的形成,最后又对藏戏的特色做了详细生动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大家仔细想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教学设计、反思及同步练习(精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教学设计、反思及同步练习(精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1.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2.体会藏戏的特色以及其艺术魅力。

藏戏的面具1课时一、激趣导入。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能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事。

(藏戏的特色及它产生的过程)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落写了藏戏的特色?(板书:形成特色)(1—3自然段:藏戏的特色。

[概括介绍])(4—7自然段:藏戏的形成)(8—18自然段:藏戏的特色。

[具体描写])3.默读课文,思考:(1)藏戏的特色有哪些?请读课文1—3自然段。

你读出了什么?(作者用三个反问句、排比的方式概括出藏戏的特色。

戴面具、没舞台、三五天,并板书。

)(2)再次浏览课文8—18自然段,找出与三个反问句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4自然段写戴面具特点;)(15—16自然段写藏戏没有舞台的特点;)(17自然段写一出藏戏要三五天的时间演完)(3)探究藏戏每一个特色。

①戴面具。

不同人物带不同颜色的面具。

(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以示朴实敦厚。

这是用象征、夸张的手法。

如: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因为红色代表威严……;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②不用舞台。

A.“不要……不要……不要……只要”说明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B.“观众”围坐,“艺人”说、唱、跳。

③三五天。

原因:重复、随心所欲……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特色的?(从面具、舞台、时间三个方面来介绍藏戏的。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四课藏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四课藏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第四课藏戏一、看拼音,写汉字。

tuōjāng tūn shìjùn qiào wǔzī() ()() ()yāyìkǒng bùpíjuàn yǎn yì()() ()()二、根据意思选择正确词语。

A、赞叹不止B、随心所欲C、咆哮D、婀娜E、演绎 1.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2.由着自己的心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4.姿态柔软而美好。

()5.称赞不止。

()三、选词填空。

深情盛情热情1.蒙古族人民骑马几十公里,()远迎客人。

2.进了蒙古包,他们()款待来客。

夕阳西下,他们和汉族客人依依不舍,()话别。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3.这会儿,太阳的脸开始泛出微红。

()4.远远地,我们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5.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背景,()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为其伴奏。

他们(),只要有()就行。

2.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下去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换一种说法)(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七、课外阅读木偶戏(节选)布袋木偶产生于明朝。

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

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布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

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4*藏戏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念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

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机会能获得体面的职业。

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

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

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乱教室的黑板。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上讲台,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是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

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

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指大沙头贫民窟名声________。

例外:罗杰·罗尔斯与________不同,他不仅________,而且________。

(2)文中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这句话”是________。

(3)“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旗帜”在文章中指什么?(4)校长的话让他有了什么改变?【答案】(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3)信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配套作业+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配套作业+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配套作业+答案】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配套作业+答案】【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

2. 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学习重点】1.我要了解藏戏的特色。

2.我要学习课文的表达特点。

【学习难点】1.我要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2.我要学习唐东杰布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操作实践学习流程:课前预习→听读学习→教师讲解→过关检测【作者介绍】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一)图片导入:1、孩子们,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二人转、河南的豫剧、内乡的宛梆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

2、了解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它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贴近群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过渡:孩子们,,仅靠这一小段文字了解藏戏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藏戏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第一个学习任务:1、读准、读顺课文,圈画下面的词语,读好四字词语并给下列红字注音僧()人脱缰()吞噬()王妃()獠()牙一钹()演绎()哄()笑涉水过江为民造福能歌善舞行善积德雪域高原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师传身授。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4 藏戏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4 藏戏 部编版

4.《藏戏》【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咆哮、旷野、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的意思。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17 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如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南木特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

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全释着蕴藏在雪域高原的那份古老、沧桑、神秘、雄浑和悠远,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内涵。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装,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湘巴藏戏、江喝尔藏戏四大流派。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藏戏演出程式分为开场戏、正戏、结尾三个部分。

开场戏又称“温巴顿"。

具有净化场地、祈神赐福的意义;正戏又称“雄”。

主要表演传统剧目,有时还穿插藏族歌舞及民间艺术:结尾又称为“扎西”. 是演出结束后祝福吉祥的仪式。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至今在藏族地区有较好的留存。

不过近年来,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的出现,也面临着观众减少、剧团生存艰难、传统表演技艺逐渐流失等问题。

预习导航。

一、学法提示:同学们,一提到预习,我们首先想到把课文读熟,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读书时要学会思考,并留下思考的痕迹,也就是会批注。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藏戏-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藏戏-人教新课标版

课型:预习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7 藏戏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页至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学习并积累“剧种、面具、激流、发誓、鼻祖、咆哮、旷野、布施、柔顺、压抑、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生动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二、夯实基础一)字词积累1、认真读一读学习目标里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下面方格里。

2、我能给下列加粗倾斜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ōng òng②.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A. qèB. chè③.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A. bēiB. bèi④.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罕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A. zhāiB. zāi⑤..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A. bóB. bá⑥.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A. liàoB. liáo3、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一个叫()的年轻僧人想为百姓造福,于是通过()位能歌善舞的姑娘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在( )江上建成了( )座铁索桥。

这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学法指导:1、书写要规范工整,而且要懂得:读写的目的是记住它们!2、要善于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是多音字的要整理好笔记,区分清楚。

多音字笔记:哄背3、从相应的段落中找信息,自己再加以整理,弄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左边的空填起来并不难的。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

3、情感与态度: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尊重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各地方戏的经典片段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情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播放地方戏经典片段。

2、板书课题《藏戏》,解题,走进藏族的传统戏剧文化,激趣阅读。

二、初读知意1、翻开课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遇见不熟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2、分层次检查读书情况。

学习吃力一些的孩子由教师指名学生一一读一遍,注意正音,并可以带读,再由能力强的同学带读。

3、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认读过关。

4、边读边想,有感受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了解藏戏的传说及特点。

三、细读明趣1、交流你的发现,将课文归结为两个方面:“藏戏的传说”、“藏戏的特点”。

2、重点研读其中一部分,交流其中的哪一点让你印象最深品味作者谴此用句的顺心遂意,同时感受藏戏与藏族文化的魅力。

3、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相互交流。

四、才情展示1、成语听写大比拼。

2、一起哼唱家乡戏。

五、作业扩展阅读,了解有趣的民风民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蕴涵的深层涵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感受藏戏所表达的涵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藏戏的录象、以及记载,准备一些藏戏面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吗?生:粤剧!2、师:嗯,很好!你们都知道爷爷奶奶喜欢看粤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第四课臧戏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开山鼻祖、青面獠牙、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悟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悟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我能行: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大笑两面三()()心所欲()哉悠哉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歌声()的容貌
()的舞姿()的江水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换一种说法)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四、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五、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1、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2、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朗读,感悟一下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哄(堂)大笑两面三(刀)(随)心所欲(优)哉悠哉
二、(优美)的歌声(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咆哮)的江水
三、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四、略
五、1、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

2、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更完整。

3、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

4、这句话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