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潘逸凡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10期
摘要:文章针对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尤其是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国内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关键词:景观偏好;环境影响评价;景观视觉环境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新建项目对自然环境和景观视觉环境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景观视觉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步恶化,并逐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大量对景观视觉环境评价(LVEA)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1]。我国幅员辽阔,具有独特的景观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山水美学理论,对现代景观视觉的环境评价虽然起步较晚,但自1985年以来,也逐步出台了有关景观视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尽管有法可依,环境影响评价至今仍未将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作为重点纳入体系之中。基于此,文章针对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尤其是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国内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1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主要是指在历史资料的回顾评价与景观视觉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对景观环境因为人为因素(建设项目、区域规划等)所产生的变化进行识别、评价和预测,提出避免或消减负面影响的对策[2]。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性论题: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具体物质要素及其质量状态;(2)社会性论题: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包括行为、心理、感觉、文化等;(3)经济性论题:景观环境的经济价值等[3,4]。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起源于1960年代,继欧美国家先后颁布了《野地法》(美国,1964)、《乡村法》(英国,1968)、《国家环境政策法》(美国,1969)等一系列保护景观视觉环境的法规后,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亟待推广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及综合整理,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同时,由于景观视觉环境评价涉及的学科众多,该领域的研究也有着学派林立的特征。目前公认的四大学派分别为: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经验学派(Experimental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和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
专家学派通常由专业人士将景观分析拆分为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基本元素进行评价工作,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欧美国家的风景管理系统、土地规划部门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风景美学质量评价。
经验学派认为景观价值建立于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中,并且与评价人的经历体会息息相关。经验学派在景观评价过程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而弱化了景观的客观属性,使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的同时,相对缺乏实用价值。
认知学派强调景观的空间意义和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这种评价方法既受景观整体特征影响,也受评价者的认知影响,由于评价从更为抽象的维量出发,因此实用性较弱。
心理物理学派通过测量公众对景观的普遍审美态度来获取景观环境质量的评价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景观环境质量量表与各景观成分之间的数学关系,由于评价方法严格因而具备较强的可靠性,通常应用于项目建设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
四大学派的特点分析比较如表1。
2 景观偏好研究
2.1 景观偏好研究的定义与起源
因个人的经验、需求、期待及心理状态,对景观进行的评价、偏好选择、行为与决策,称为景观偏好[5,6]。早期的研究通常认为,相比于人造景观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纯自然景观更受欢迎。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以及更多的旅游资源开发,人造景观和改造景观势必会越来越多[7],因此需要更准确的研究方法来判断影响人们景观偏好的具体元素,以便在建设与改造景观时适应相应区域的审美需求,景观偏好研究因此迅速发展起来[8]。
景观偏好研究作为景观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景观视觉环境评价四大学派中,其中在心理物理学派中的应用最为普及。这种基于感官的评价方法在对中小范围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可信度非常高。目前,基于景观偏好建立的诸多评价模型已应用于景观管理体系,公众偏好也已作为评价的关键要素被整合到生态系统管理的分析、规划和实施中。
2.2 景观偏好研究进展
在早期的景观偏好研究中,研究者对景观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具体景观特征的视觉效果,诸如植被种类、建筑物风格类型等[9],随着研究深入,景观特征因素也被更细化的分解描述,在Arriaza[10]等的研究中,植被覆盖率、色彩对比度、荒芜率等14个评价因素被纳入度量景观属性的评价。Bulut[11]等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色彩多样性、天空面积比、人造因素的积极消极比率等影响因素。
在Karjalainen[12]等的研究中,利用数码景观模拟器对景观进行评估,提出景观模拟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图片的技术精度,二是现实景观的真实还原度。在这两点要素水平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数码景观模拟器能够科学评估景观的美学价值,但景观娱乐价值还需要大量的区域景观偏好数据作为基础参数纳入研究。
Thomas等[13]将3D技术引入景观偏好研究中,通过模拟动态的行人、骑车人的移动速度,将传统研究方法无法表现的影响因子纳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速水平的运动模式对小径景观有更积极的影响。同时,研究也为景观研究中纳入动态影响因素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参考。
景观偏好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在学习国外相关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评估、美学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涉及居住景观、植物景观、自然旅游景观等多种景观类型。基于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现状条件,目前针对旅游资源评估的研究较多。刘媛媛等[14]和叶晓敏等[5]探讨了文化差异特性对景观偏好的影响。廖圣晓等[15]针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游客对不同类型植物、植物群落、空间环境和植物景观的偏好程度,并由统计得出观花植物、乔灌草混交群落、半封闭的植物空间和林中溪流景观受不同游客群体的偏好性最强。周玮等[16]运用瑟斯顿态度比较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游客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偏好的游后感知特征,并提出商业文化过度泛化降低游客对夫子庙文化的体验评价,夫子庙旅游开发还需运用合理的文化传承方式。这些研究对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优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景观偏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景观偏好逐步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一方面解决了建设项目景观环境的区域影响难以客观评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杨懿琨等[17]选取长沙市6个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邀请非专业大学生、专业大学生和专家三个群体对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三个群体对居住区复层植物景观、色叶类植物景观和水体旁植物景观的景观审美态度上具有一致性,研究者针对此结果分析了植物景观中评价最高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模式,以对长沙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周春玲等[18]采用SBE法建立楼间绿地的美景度预测模型,邀请5组不同背景的测试人群(外语系学生、园林专业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园林专家及从业人员、普通公众)对居住区30个楼间绿地进行美景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背景的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的相关性较其他各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相关性更好;水体和冠幅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因子。
叶晓敏[14]以杭州市西湖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游客文化背景(中国游客、亚洲其他国家游客、欧美游客)和亚文化背景(小学生、老年人、民工、园林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对景观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背景对文化景观偏好影响较大,欧美游客对中国特色景观兴趣较高,亚文化背景对样本个体具有显著的景观偏好特征。该研究结果对于制定特色旅游线路,合理开发和规划西湖区域旅游项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