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

合集下载

如何看待学术界对《中国的西北角》的评价

如何看待学术界对《中国的西北角》的评价

如何看待学术界对于《中国西北角》的评价?

“范长江第一次在《大公报》上公开如实的报道红军长征,是第一个深入西部地区,向全国大众报道红军长征情况的记者。”恐怕我们以后不能再用这样的语句评价范长江和其《中国的西北角》了。

范长江,中国新闻史上一位功勋卓越的人物,凭着其西北之行和途中写下并集结成书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下简称《西北角》)一系列通讯打响其在中国新闻界的名声,用其严谨客观的新闻态度和工作作风为中国新闻报道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其旁征博引的写作风格也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然而,学术界对其“成名作”《西北角》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

在新闻报道更加追求客观真实的今天,对《西北角》的另一种声音冲破众多赞扬之声异军突起,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个声音的源头就是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他早在1986年的《新闻与传播研究》上,就发了一篇论文《范长江前的几位西北考察者》,之后的《为什么不是范长江?》更是在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文章中,尹韵公列举了《大公报》大量的报道,论证为什么范长江不是“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认为范长江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失公失实”,同时又对他西北采访的目的和报道的影响提出了质疑。

似乎对范长江的贡献,学界也划分成了两派——“挺范派”和“倒范派”。虽然不牵扯到更多的利益,但两派关于范长江的争论,却也在学界吵得火热,最近的一次范东升和尹韵公之间的争议也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束。这些争论甚至导致范长江历史评价问题成为“一宗悬案”。在这里,作为争论局外人的我不过分倾向于任何“一派”的理论,只是想从其他几个角度来看待学界对《西北角》的争论。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作者:贾随平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1期

【摘要】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为了更好地弘扬长江精神,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关键词】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自1978年起,我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研究范长江的文章。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范长江的文章数量更是达到了空前,有大量的文章见诸于众多学术刊物,并且有一批学术专著面世。研究者将范长江及其作品放在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层面进行剖析,研究不断走向深化和细化,形成了较为开阔且合理的学术格局。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二、国内研究范长江的现状

1、范长江纪念活动推动了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

1987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1991年,由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这一奖项的设立鼓励了广大新闻人员,也使关于范长江的研究的对象扩大到了其他新闻工作者及该奖项本身,将二者有机结合了起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刘保全的《向获奖者学习做范长江式的记者》(《新闻知识》,1996年03期)、郑亚楠的《范长江新闻奖的精神寻找》(《新闻大学》,2008年02期)等文章,可以说扩展了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此项研究。

论《中国西北角》中“记者·媒介·社会”的关系

论《中国西北角》中“记者·媒介·社会”的关系

论《中国西北角》中“记者·媒介·社会”的关系

作者:邓帆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30期

[摘要]《中国的西北角》是范长江的经典著作,学习和研究其中的体现的传播学原理,对当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主要从落后的社会条件对媒介发展的制约、媒介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记者活动的影响、记者对社会的作用、《大公报》对范长江的支持、范长江对《大公报》的贡献六个方面对记者、媒介、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得出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的西北角》记者媒介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55-02

引言

通过《中国的西北角》相关学术研究的分析回顾,关于《中国的西北角》的学术研究主要在《中国的西北角》的新闻思想、地域特色、人文关怀、出版次数、边疆及民族宗教问题等方面,而关于《中国的西北角》中记者、媒介、社会三者关系的结合研究,当前学者少有涉及。而范长江的西北之行,是一次记者、媒介、社会紧密结合的活动,研究其中体现的记者、媒介、社会三者的关系,具有创新意义。

1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不仅通过传播而存在,而且我们可以正当地说社会存在于传播之中。”1媒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人际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要素,是形成社会一体化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力量。而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1.1 落后的社会条件制约着媒介功能的发挥

“对任何社会来说,不论发展程度如何,传播总是处于生存的中心位置。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加以报道,有决定需要作出,有知识需要加以扩散,或变革迫在眉睫——信息就开始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需要特别迫切和普遍。在那里,分配给传播媒介的任务比发展前要广泛得多。如果信息流动和传播渠道不适应于这些任务,就必须加强建设,使之达到所需要的水平。”2而在《中国的西北角》中,由于客观落后的社会条件,传播媒介的发展水平落后,出现最多的并不是报纸这个当时时代的主流媒介,而是各个政治势力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所

浅析《中国的西北角》对当代记者的启示

浅析《中国的西北角》对当代记者的启示

并存
《 中国的西北角》整体用语特 点是 “ 严肃与 幽默 并存 ” ,
“ 古诗句 、 俗语 大 量 引 用 ” , 用 反语 进行 讽 刺 。 说这 本书行 文严肃是 因为 它采 用 了大量 的资料 当以佐 证, 而且 多用具体 数字 、 比喻 等 对 地 形地 貌 高 低 长 宽 进 行 描 述, 使 画面感很强 , 犹如所讲 事物就在眼前。称 之严肃还 因为 他在 写作 当中 , 始 终流露 出一种 强烈 的忧 国忧 民意 识 , 对 存 在 的 不 公 平 现 象 进 行 强 烈 的抨 击 , 对 受 苦 受 难 的 人们 表 示 深 切 的同情 。尽 管如此 , 范 长江并没有 因此而 陷入深深 的悲观 之 中, 没 有 使 文 章 苦 涩压 抑 。他 也 能 以风 趣 幽 默 的 一 面 展 示 他 热 爱 生 活 的姿 态 。 “ 假如我还在 少年时代 , 我希 望住 在青海 , 因为这里有 三 个年可过 , 汉回藏三个族各有一个年。” 范长江在祁连 山的扁 都 沟走饿 了 , 找 避 风 处打 尖 , 跑 了 一 二 公 里 在 较 薄 的 冰 下 弄 到 一小锅 饮水 , 当 马 望 着 水 喷气 时 , 他 写到 , “ 那 我们 只 好 说 ‘ 对不起 ’ 了” 。这 些 句 子俨 然像 一 个孩 子 般 俏 皮 , 使 人 读 起 来 觉得 轻 松 。 整 本 书 中作 者 还 大 量 运 用 古 诗 词 , 对 于 旅 途 中景 色 的 描 写, 相 关历 史故事 的讲述 , 当地 风土人情 、 民俗 习惯 的 , 作 者 都 能找到相 对应的古文描 写 , 为文章增添 了不少色彩。 在《 浩门河上游》 一节中 , 范长江认为明代诗人 陈桨有吟 祁 连 山 的一 首 诗 与 此 时 此 景 最 为 恰 当 , “ 马上 望 祁 连 , 连 峰 高 插天 ; 西走 接嘉 峪 , 凝 素无青烟 …… ” 作者 自己说 , 这段 节录 的叙事诗 , 把 祁连 山的风景和作用说 的明明白白。在《 祁连 山

读《中国的西北角》

读《中国的西北角》

王钰湲:读《中国的西北角》

王钰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刻,对祖国抱有强烈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范长江踏上了去中国西北采访的路途。范长江旅行的目的很明确,如他在《中国的西北角》的开头写道:“……记者此次国内长途旅行,目的在从各个方面表现现实的中国。现实的中国整个的在变化的过程中,而且正沉沦于破落与痛苦的阶段。自然我所得的印象,不会是富丽与安静,即使有一些安乐的现象,他的背后实存在着无限的苦痛与辛酸。”他在书中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现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北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社会黑暗。因为他,当时的社会乃至今天的我们,才能了解当时处于中国西北部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老百姓的艰苦生活。范长江,成功的用他的方式,运用他笔头的文字给他的读者带来了西北地区最真实的一面。也正是他的文字,成为了最吸引我阅读这本书的重点。

作者为读者展示出了一条西北历史画廊。

读这本书,就如同读一部三十年代中国大西北的百科全书一般。范长江对历史的熟知度令人惊叹。一个个事件,每一个人物,他都为读者尽可能真真实实地描写出来。在这些篇章里,范长江为读者展示出了一条西北历史画廊。比如,在《西夏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里,可以看到范长江对宁夏的历史如同专家一般。他如同在讲故事一样的给读者描绘了西夏在宁夏建都以及走向灭亡的历史。范长江每到达一个地方,他都会为读者介绍当地的一些人文背景情况等:比如在西北地区既有诸葛亮走过的崎岖的山路,又有姜维种麦的故地;既有古代繁荣昌盛的商埠,又有刀剑撕杀的古战场;既有左宗棠修建的大道,又有邓艾父子所筑的桥梁;既有刘备住过的山寨,又有唐肃宗登极的地方。我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不止是名人,每每当范长江回忆起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他描绘的情景总会让我想到那活在当下的平民百姓呢,看到古人在山路上仰望天空,感叹着世界的千奇百态,或许他还是个诗人,低头马上跑回家,把他刚刚在天空上突然找寻到的灵感或者感触变化成为流传千古的诗歌,说到这,仿佛又好像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味,一个个已经满脸炮灰的士兵们从地上爬起来,毫不犹豫地拿起他身边的弓箭射向了在他旁边向他跑来的敌人。他为他的读者提供了深厚的背景资料,也为读者增加了知识来用历史来警惕当世的人们,并且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自由想象他给我们留下的画面,让每一个读完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范长江笔下的西北民族问题

范长江笔下的西北民族问题

范长江笔下的西北民族问题

作者:金石

来源:《今传媒》2010年第11期

摘要:民族问题是《中国的西北角》中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范长江以高屋建瓴的敏锐观察力,痛陈了西北民族关系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构想了合理的民族政策。范长江的通讯之所以能超越时人,在于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富有深度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西北;民族问题;范长江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88-02

20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各界人士纷纷到西北,“到西北”去成为社会关注的“国是”。记者们纷纷以《中央日报》、《大公报》、《开发西北》等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为阵地,对西北进行报道。范长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中国的西北角》的采写。范长江西北之行,行程万余里,途经多处少数民族聚居地。清政府严酷的民族政策、积贫积患的国内局势,使得贫困的西北民不聊生,民族问题日益严峻。范长江在《我的自述》中提及,其在《中国的西北角》中提出的五个问题之一为:“西北民族关系紧张,汉、蒙、回、藏内部并不团结,互相仇视甚深,是很大的隐患”。涉及民族问题的通讯在《中国的西北角》中所占篇目甚多,主要集中在第一篇、第三篇和第五篇中,总计达36篇,占全部篇目的56%。这次采写经历使得长江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民族问题的危急程度,对他的民族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敏锐地认识到国内民族问题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基本最起码要解决的项目”之一。

一、《中国的西北角》主要涉及的民族问题

《中国的西北角》涉及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范长江研究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编辑《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缘起与原则

范长江研究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编辑《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缘起与原则

范长江研究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编辑《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缘

起与原则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致力于推动中国西北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一出版物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研究面临着落后的状况,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也很少。由于西北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多学者深感忧虑,他们担心这一重要文化传统即将被遗忘,西北文化的研究也停滞不前。

为此,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组织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邀请了九位专家撰写《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展示西北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涉及到文学、历史、宗教和民俗等众多学科,以及有关西北地区的文化史。

在编写这一文献过程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求以最全面准确的研究成果展示西北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以保证其可靠性,以及促进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研究。

最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还发起了一系列研讨会,邀请了西北地区的文化专家,他们共同探讨西北文化研究的问题,并为《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出版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和建议,为中国西北文化的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不仅标志着西北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突破,也体现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致力于西北文化研究的积极态度,更是反映了我们追求范长江研究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的一种缩影。

严东学: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

严东学: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新闻巨子

——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的西北角》是范长江于1935年以《大公报》特邀记者的身份从成都经松潘到兰州的通讯集。也是范长江的成名作,他是第一个报道红军长征的国统区记者。也是研究三十年代松潘、平武及陇南、洮岷、河西、塞北一带文化、风俗的重要史料(民国版松潘县志出版于1924年,无三十年代的史料)。我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发在此处,对于爱好松潘历史的各位朋友有重要作用。文中的七月中旬,即1935年七月中旬。

范长江(1909.10.16—1970.23),原名范希天,生于四川内江。1927年初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求学。同年春前往武汉投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0军学生营,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流落到广州、福建、江西、安徽等地。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即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受挫后于1932年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开始为北平《晨报》、天津《益世报》、《大公报》写稿。

1935年7月以《大公报》记者身分,到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多里。

从成都出发,进入古老而又神秘的羌区阿坝,溯岷江而

上,进入人迹罕至的松潘、平武,翻越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地,从人间仙境的九寨沟进入陇南文县。在中寨小歇后,沿博峪河北上,进入白龙江的支流拱坝河流域,地处秦岭西延与岷峨交错地带的的岔岗岭,对范长江的生死考验成了他一生当中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到南峪寨,吃了一路藏粑的他,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米饭炒菜。渡过白龙江的伸臂式木桥,溯江而上到舟曲后,再由原路返回到两河口,沿宕昌岷江北上,经化马、官亭,进入阴平古道的北段——甘边第一关的花石峡邓邓桥天堑,北出洮岷之地到达兰州。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八)——穿越祁连山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八)——穿越祁连山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八)——穿越祁连山

编者按:1935-1936年期间,民国记者范长江来到大西北,进行了历时十个月,行程6000多公里的深入考察,所著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引起了全国轰动,范长江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这些通讯后来被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即重印7次,后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以下节选范长江与同伴,穿越祁连山的见闻。

范长江(1909~1970),著名记者、编辑

祁连山中

据向导的告诉,知道亹源至大梁计程有一百二十里,而且全系无人烟之草地,如果赶不到大梁,寄足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我们只好赶早出发,闻途中时有游牧之藏人杀人越货,故在亹源添加善于枪法且通藏情之护士(按:此护士非彼护士)一名。

穿越祁连山路径

早间约四时动身,明月当空,严霜被地,寒风迫面吹来,刺脸欲裂,眉目与鼻孔四周,皆凝重霜。记者所衣之藏服,此时亦减少其效力。走了将近二十里,才看见我们背后太阳慢慢的上升,从者多脚冻不能支持,下马步行以取暖。道路尽在平川川草地中,已由青海军队修成公路模样,异常平坦,平川中除有硷草外,极小的灌木亦不生长,四十里不见任何人家。远远山边草野间,间或有隐约的牛羊群和游牧毡房出现,那就是我们视界以内唯一的朋友和伴侣。

四十里至一站口,曰黑石头,有回回店一家,污浊破烂,无法入内。店内有奶茶可供饮用,余则一无所有。黑石头以西,又是八十里无人烟,地仍平坦。亹源以西,已不见野鸡,只有野兔。从者常于马上发枪,十发九中,途中粮食,因得重大的补充。

评《中国的西北角》

评《中国的西北角》

评《中国的西北角》

摘要: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的西北角》是范长江于1935年以《大公报》特邀记者的身份从成都经松潘到兰州的通讯集。是范长江的成名作,也是研究三十年代西北地区文化、风俗的重要史料,它揭开了当时在国民党统治下神秘西北地区的黑暗和危机,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并在其中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引起了全国震动,对后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范长江写作特点思想结构

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内容丰富,谈古论今,气势磅礴,意趣横生,表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后,“各界争购,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特赶印再版数千部,出书未及,复又售罄,而来函订购者尚多,当赶印三版,出售未及登广告,又经售罄,此书销行之广,为空前所未有。”可见此书在当时的影响力,下面笔者将对此书的写作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文章的结构特点

1、以游程为线,展开结构。此类结构的篇章较多,以《敦煌返张掖》为例,作者记叙了从敦煌到张掖沿途上各种各样的见闻:“十工”村甲长派人伺候时,表面上必恭必敬的情态;汽车开到三道沟,引来的无数男男女女“观众”;戈壁路上迷人的风沙;玉门县长坐着“八人大桥”在街上走一趟,让居民交“迎春费”的奇闻;玉门到酒泉路上成群的逃荒农民:以及河州人打猎时的壮观场面等等。作者以流畅的文笔,描绘所见所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身历其事。

2、以某一事件为中心结构全篇。在《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里,作者就张掖破产是不是人懒的原因这一问题,对政府的“烟亩罚款”进行剖析,说明了张掖的破产,完全是由于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又如《磴口和宁阿之争》,围绕磴口设县,引起的蒙古阿拉善族和宁夏发生纠纷的事件来进行谋篇布局,给人以结构严谨集中之感。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例

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国家的耳目喉舌,始终担负着社会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事业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承载着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信息较为闭塞,新闻宣传工作与东部相比仍处于落后水平,如何遵循新闻传媒规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弘扬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范长江作为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20世纪30年代的西北之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实践课程,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介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的新闻史,范长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他对于西北地区的采访报道,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可以说是掀起了西北采访报道的先河。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中国杰出的新闻家,新闻记者。1935年,作为《大公报》社的记者,年仅26岁的他在“客观报道”精神的感召下,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大西北地区,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进行报道,他从四川出发、经过甘肃、青海、陕西等地,一路走来,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所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状况,回来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大公报》上发表,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后,更是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的重要地位。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的传播,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经济落后地区的传播现状。然而,和东部发达地区比起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媒体的应对能力仍很薄弱,这不仅表现在教育水平、人才引进的差距上,而且也表现在应对重要新闻事件和危机公关的事件处理上。因此,如何发挥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优势,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的西北角》写作特点

《中国的西北角》写作特点

浅析《中国的西北角》写作特点

摘要:《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作为彪炳史册的旅行游记体报告文学,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凭借高超的思想性、可读性、趣味性,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细究起来,这和作者摇曳多姿的修辞手法的应用、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国的西北角写作特点修辞手法

一、比喻、拟人、反讽等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常见比喻、拟人、反讽等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评价、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也常常融会贯通,互相交融。范长江在开篇描述自己得到这次来之不易的西北之行的机会时,将机会比喻成一个头发披在前面的美丽的姑娘,如果不趁着她对面来时抓住,等到她过去,事后苦苦思念,也无济于事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就如同美人一样,一旦没有抓住,就只有事后后悔莫及,扼腕长叹。庆幸作者抓住了机会这个美人,并加以好好珍惜,于是广大读者有机会跟随着范长江的脚步,一同踏上西北之行。

作者在成都平原上坐车,路面上一条条小沟交错的公路,让黄包车开在途中犹“如酸秀才哼‘古文观止’一样,左右摆头,只要小心谨慎的坐着,头碰车篷的次数总可以少些。”①将汽车在途中的左右颠簸,比作古代酸腐文人摇头晃脑地背书,这个比喻真是形

象生动、入木三分,让读者忍俊不禁的同时,仿佛也体会到了作者在车内那种摇晃、颠簸。

描述成都平原上所见的风景时,范长江将这里无边的青翠中唯有农家村落的土墙能见到稀零的黄土和北方乡村一片黄土偶尔点

缀着一丛丛柳树的绿色做了对比。接着描写了平原上背着米谷蔬菜去城里贩卖的农民,他们劳苦和兴奋的表情,仿佛是期待着卖出产品后可以偿还债务、付清捐税,过清闲的日子。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在后文的议论、分析中,犀利地指出了在现在的中国经济情势下,“他们的生活,只有一天一天的低落下去,绝无改善之可能!”②作者在文中除了对都市工业剥夺农村这一一般情况分析之外,还特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民经济殖民地经济的基本性质,日本丝织业对成都丝绸工业的破坏、中国农民生活对工业制成品的高度依赖、工业品远高于农产品的价格增长,综合看来在中国日益加重的政治剥削和经济剥削下,中国农民生活的恶化,绝无幸免。作者从常识角度出发,又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如此剥茧抽丝、条分缕析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文中给出的结论也显得具有科学性、可信性、说服性。

一个时代,两部经典——读《中国的西北角》《红星照耀中国》

一个时代,两部经典——读《中国的西北角》《红星照耀中国》




这 正 是 游记 的特点 ,但 这 又 极 具新 闻价值 ,西北 的经 济 、 西北 的生活 ,尤其是 红军长征落脚 于西北之后 的现状 , 此 时都 是外 界 最关 注 的焦 点 。 范 长 江 更 多 地 采 用 夹 叙 夹 议 的 方 式 完 成 着 他 的 写 作 ,对每一个 问题都有他独到而深刻 的认识 。比如对于 西北 民族 问题 ,他 就 有 超 越 一般 的思 考 ,认 为 民族 平 等 是 民族 和 睦 的前 提 , 民族 压 迫是 西北 地 区 民族 问题 尖 锐 的 根 源 。对 于 西 北 的 贫 困 ,西北 的麻 木 ,他 都 有 自己独 到 的认 识 。精 彩 而 又 恢 宏 的 评论 给读 者 极 大 的震 撼 ,文 章读 起 来优 美 却 不虚 浮 ,深刻 却 不刻 板 ,意 味深 长 。 同 时 ,他 的作 品充 满 着 强 烈 的地 域 色 彩 和 浓 郁 的文 化氛 围。写张 掖 ,写 酒泉无不 充满塞外 风情 ; 写青海 , 写宁夏 ,展现 出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一切使人感受 到祖国的辽 阔和中华 民族文化的丰富。而古人诗文 、历 史掌故 ,信手拈来 ,恰到好处 ,使文章 内容丰 富而又摇 曳 多姿 。 《 红 星照耀 中国 》与 《 中国的西北 角 》一样 ,也 以 作者 的行程 见闻安排结 构 ,但 不 同的是 ,《 中国的西北 角 》侧 重 于 “ 事” ,而 《 红星 照 耀 中 国 》则 侧 重 于 “ 人” 。 《 红 星 照耀 中 国 》中好 多 篇 章完 全 可 以单 独 拿 出来 当作 人 物 传 记 来读 。他 写 毛 泽 东 、周 恩 来 、贺 龙 、彭 德 怀 … … 借 人 物 的语 言 和行 动 ,表 达 人 物 的 精 神 世 界 ,刻 画 出一 个个 性 格 鲜 明 ,真实 而 又 艺术 的人物 形 象 。对 普 通 民众 、 红 军 士 兵 、少 年先 锋 队 的描 写 ,又 完 整 了 我们 对红 色 根 据 地 的认 识 。 与 范 长 江 的夹 叙 夹 议 不 同 ,斯诺 很 少 直 接 表 达 个 人 观 点 ,而 是把 对 中 国共 产 党 的赞 扬 ,对 苏 区 的 热爱 和对 国 民党 统 治 的 不 满渗 透在 字 里 行 间 ,让 读 者 在 对 比中 去 感受。但这并 不是说斯诺就没有精彩的评论 ,比如 《 红 星 照耀 中 国 ・ 举 国大迁 移 》中 : “ 共 产党 人 现在 正 在 写 一 部 长 征 的集 体 报 告 ,由好 几 十 个 参 加 长 征 的 人 执 笔 ,已 经 有 了三 十 万 字 ,还 没 有 完 成 。 冒 险 、探 索 、发 现 、勇 气 和 胆 怯 、胜 利 和 狂 喜 、艰 难 困苦 、英 勇 牺 牲 、忠 心耿 耿 ,这 些 千 千 万万 青 年 人 的经 久 不 衰 的热 情 、始 终 如 一 的希望 、令人惊诧 的革命乐 观情绪 ,像一把烈焰 ,贯 穿 着 这 一 切 ,他 们 不 论 在 人 力 面 前 ,或 者 在 大 自然 面前 , 上帝 面前 ,死亡面前 都绝不 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 及还有更多的东西 ,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 比的一次 远 征 的 历史 中了 。 ”这样 浪 漫 而抒 情 的 表达 正 是作 者 对 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 的讴歌与赞美。 这是两本 在当时引起轰动 的作 品,它们的出现不仅 让 世 界 认 识 到 一 个 不 一 样 的 中 国西 北 角 ,一 个 不 一 样 中 国的三十年代 。作 为通讯 文集 , 《 中国的西北角 》和 《 红 星照耀 中国》不仅为 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带来 了关于苏区 真 实消 息 ,也 为 人们 带 来 了 阅读 和学 习的 经典 。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

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1934年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的故事要从1935年说起,当时26岁的范长江,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他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他一路采访,途经四川江油、平武、松潘和甘肃西固、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范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公里,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他写的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最早见诸《大公报》上。另一篇更重要的通讯《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刊发于1935年11月23日的《大公报》上。范长江发的是纪行连载通讯,更能满足广大读者渴望了解红军长征北上情况的愿望,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公报》的发行数量陡增。不久,当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

接着数月内,此书又连出了七版,一时风行全国。

周恩来称赞范长江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范长江的西北纪行除了在《大公报》上连载外,据说还在海外《救国时报》上刊发过。

《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彭玺睿

1935年‎7月至19‎36年6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前往‎中国西北,足迹到达川‎、陕、青、甘、宁夏、内蒙等省市‎,全程四千余‎里,详细介绍了‎当时西北地‎区的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共分为六十‎六则通讯,五大篇章。

第一篇:《成兰纪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经由四‎川盆地行进‎至甘肃的见‎闻。作者的足迹‎逐渐由成都‎平原的农耕‎社会进入川‎西高原的藏‎民游牧区,着重描写了‎战乱之后,当地农村底‎层百姓穷困‎贫乏状况。随即是汉藏‎关系,以及当地因‎战乱而陷入‎的困境:“沿途饿殍载‎道,臭不可闻”。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地鸦片买卖‎吸食成风的‎忧虑。

第二篇:《陕甘形势片‎断》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长安‎和兰州的见‎闻,着重分析了‎在新的交通‎形势之下,长安和兰州‎的战略地位‎,以及陕甘边‎境、渭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其对渭水两‎岸百业萧条‎,遍种鸦片的‎痛心和焦虑‎成为该篇最‎难忘和引人‎深思的一段‎。

第三篇:《祁连山南的‎旅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青海‎的行程见闻‎,对当地的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做了‎大量的描写‎,并且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借以抒发作‎者的慨叹。此外,作者对青海‎当局的主要‎负责人也着‎以较多笔墨‎,详细分析了‎青海在特殊‎的多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在这一篇中‎,作者对于汉‎藏回之间的‎民族关系的‎分析让主旨‎思想更深一‎层,以“回教促进会‎”为切入点,进行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分析探讨‎。

《中国的西北角》报道方式探究

《中国的西北角》报道方式探究

《中国的西北角》报道方式探究

赵 妍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

摘 要:《中国的西北角》是中国新闻史的一部典范。对现今新闻界、对新闻记者价值观的树立、报道方式的选择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本重要的专著,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新闻体裁去界定,因为其中既有叙事,又有描写、抒情、议论。本文从《中国的西北角》的表现手法、新闻思想、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其报道方式,从而为当代的新闻通讯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表现手法;新闻思想;历史影响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2-0079-01

一、《中国的西北角》的表现手法

(一)最现代的古代人——引经据典

范长江,最现代的古代人——借古人之眼以观现代。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时巧妙地引用了诗词谚语、历史典故,引用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包括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岑参、韦应物、韩愈等几十位诗人在内的古诗词。在《兰州永登间》这一章节中,仅一个段落就接连引用3首古诗词。应时应景的引用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西北地区苍茫萧瑟的历史景象。

(二)最外行的内行人——史地介绍

范长江,最外行的内行人。范长江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要对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作详细的描述,有时还要穿插相关的历史背景。

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中提出:“新闻记者之所以可贵,除了有正确政治认识与坚贞的人格而外,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个知识,既要博,又要精。所谓‘博’,就是常识要丰富,无论国际国内、上下古今的问题,虽然不能无所不知,但是一个记者无论如何要对非常广泛的学科知识知道一些简单的概念。至少对许多问题,谈起来总能找着些门径,不能连几个基本名词都不懂。”[1]范长江不仅拥有新闻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拥有的地理、历史等知识也非常深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範長江和《中國的西北角》

新聞事業史的不斷向前發展離不開那些才華橫溢又熱愛新聞事業的新聞工作者們。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聞事業,用自己的熱情和汗水使新聞事業發展壯大,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在新聞史輝煌的發展進程中,總有一個名字讓大家肅然起敬,他就是範長江。他在30年代發表的《中國的西北角》這一新聞著作,曾震撼全國,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之作。

範長江,原名範希天,四川內江人。他是新中國新聞事業創始人之一,曾先後擔任新華社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等職。1990年設立的“範長江新聞獎”是新聞類的最高獎項。範長江是中國新聞史上一名非常優秀的記者,而且範長江在年輕時就才華出眾,並且心系著國家民族的安危。《中》就是在抗日戰爭即將爆發,中華民族面臨生存危機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敵人將要佔據我們的若干大城市,這時的西北、西南地區作為抗戰後方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範長江非常關注紅軍北上以後中國的動向和西北、西南地區的情況。於是,1935年7月中旬,年僅26歲的範長江,隻身前往人跡罕至的大西北採訪,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翻過雪山、爬過草地,越過祁連山,繞過賀蘭山,西達敦煌,北至包頭,跋山涉水上千裏,歷時10個月,,足迹及于川、陕、青、甘、宁、内蒙等广大地區;其西北旅行考察線路,與紅軍長征過程或重疊、或交錯。他的69篇旅行通訊,真實的記錄了中國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時記載了紅軍長征的情況,既有真切見聞,又有深切議論,既有廣博知識,又有人間情懷,在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大

公報》上陸續發表後,引起了社會上的強烈反映;隨後結集成《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出版,“未及一月,初版數千部已售罄”。

範長江在艱險困苦的西北地區做考察採訪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对派腐败无能,国共两党长期针锋相对,使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有志于救国的人们都在探索寻求中国的出路,人们的眼光不期而然地转向了地广人稀的西北。有军事眼光的人们认为,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以后,西北地区将成为抗战的后方,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这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中国的西部进行长征,红军挥师北上,将对整个中国的政治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荒僻的西北地区的状况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少为人所知,红军的情况也由于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不为民众所了解。在这种形势下,范长江开始了他的西北之旅,力图比较深入地了解即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他认为他是“因时代的苦闷,逼得到各地去视察”。他的旅行通讯发表以后,引起“悬心于艰危国运的人们”的强烈反响,汇集成书以后,在几个月内连出九版,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中国的西北角》在這種特定的时机和特定的地区環境下,生動具體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因而具有很深刻的时代意义。范长江西北之行每到一处,必有对那个地方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的记述。这种地理的、历史的考察描写,使人们对他报道的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一个总体的轮廓式的了解。這也是《中國的西北角》的特點之一。他对山川地势,名胜古迹描述得很细致,使读者仿佛跟著他

一道旅行,增长着各种地理和历史的知识。对那些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地方,他的记载尤为详实。在一些地方,甚至对公开发行的地图和有关的记载有所纠正和置疑,以至他的报道,可以成为旅行指南,也可見範長江知識的淵博和精湛的文筆。他关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的描述也使他的报道带有浓厚的游记色彩,所不同的,是他在着重考察军事地理的同时,处处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辅相成,以及历史变迁和现实生活的相互关联,把对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的描述作为反映西北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的铺陈和补充,为他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的画面提供自然和历史的背景。

范长江对西北社会的考察,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各个领域。他对所看到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夠随时提出问题,並加以深刻的分析。例如他报道的民族问题,既详细报道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民族关系不平等的现状以及民族关系恶化所带来的后果;又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探索解决的方法,使他的旅行通讯,有事实,有分析,有结论。

尤为可贵的是,他在他的旅行通讯中,第一次客观地报道了红军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正确地指出红军成功的基础在于民众,并正确地预计了红军进军的方向和意图,周恩来同志在西安见到他时说:“我们红军里的人,对于你的名字都很熟悉。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

《中国的西北角》正如一幅幅社会写生,构成了西北大势的长卷。其中政治之黑暗,军阀之专横,宗教之愚昧,交通之隔塞,教育之落后,

民生之痛苦,无不以浓重的笔触,使人惊,使人悲,使人愤,使人思;同时,在他的画卷中,也不乏明朗而悠远的塞外风光,多姿多彩的民风土俗,和对西北少数民族勇悍特制的素描,使人感到祖国的辽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