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物膜法1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生物膜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生物膜](https://img.taocdn.com/s3/m/2033219c51e79b896802264f.png)
(2) 嵌 入 蛋 白
这类蛋白被紧密连 在膜上,并且不易溶 于水。主要靠疏水作 用通过某些非极性氨 基酸残基与膜脂疏水 部分相结合。 只有用破坏膜结构 的试剂,如有机溶剂 (氯仿)、超声波、 或去污剂(TritonX100)、SDS才能把它 们从膜中提取出来。
1998,美国MacKinnan 实验室获得链霉菌 倒锥形跨膜K+通道的 晶体。
4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 包括两段跨膜螺旋。
K+半径=0.133nm Na+半径=0.093nm
膜锚蛋白
内在蛋白的一 种特殊形式
有些膜内在蛋白本身并没有进入膜内,他们以共价键 与脂质、脂酰链或通过糖分子间接与脂质相结合并通过 他们的疏水部分插入到膜内,这种形式的内在蛋白称为 膜锚蛋白。
3. 糖类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A.磷脂分子中脂肪酸链的长短及不饱和程度: 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流动性越大. B.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有一定 的调控作用,
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的闭合环状结构干扰了 脂酰链的旋转异构化运动,因此降低膜的流动性, 在相变温度以下,阻止脂酰链的有序排列,降低 相变温度,保持膜的流动性。
鞘磷脂
H H O CH3 H3C-(CH2)12-C C- C- C- CH2-O-P-O-CH2-CH2-N+-CH3 H OH N-H OCH3 鞘氨醇 O C 胆碱鞘磷脂 R1
鞘氨醇作骨架 分子中有亲水的磷酸化的头部(胆碱或乙醇胺)和
疏水的两个碳氢链,其中一条来自鞘氨醇,另一条 来自脂肪酸。脂肪酸以酰胺键连在鞘氨醇上。
双半乳糖甘油二酯
③固 醇
又名甾醇,也是一类 重要的膜脂。 动物膜固醇主要是胆 固醇,植物主要有豆 固醇、谷固醇等,许 多真菌以麦角固醇为 主。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71fe50bed5b9f3f90f1cbe.png)
第七章一、名词解释:生物膜法接触曝气池二、填空:1,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______________上用于处理废水。
2,高负荷生物滤池在运行中将_______回流,_______以提高_________,提高生物膜、更新速度,防止滤池________。
3,生物转盘的基本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生物膜脱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生物滤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组成。
三、判断题:1,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的泥龄更长。
()2,活性污泥的产泥量比生物膜法少。
()3,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法的处理负荷更高。
()4,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反应器为接触氧化池,也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四、简答题:1,简述生物膜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生物膜处理法的运行特征是什么?3,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接触氧化池对填料的要求是什么?5,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特点是什么?6,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优、缺点是什么?7,生物膜脱落的原因是什么?五、计算题:1,某住宅小区人口10000人,排水量标准100L/(人?d),经沉淀处理后BOD5值为135mg/L,处理水的BOD5值不得大于15mg/L。
拟采用生物转盘处理,试进行生物转盘设计。
答案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固定于载体的表面形成所谓生物膜,当废水流经其表面时,互相接触,成为附着生长。
2,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起搅拌混合作用。
二:填空1,载体的表面2,二次沉淀池表面负荷堵塞3,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4,进水中含有过量毒物或抑制生物生长的物质。
5,池体滤料布水装置排水系统三:判断题对错对对四:简答题1,结构:好氧层、厌氧层、附着水层和流动水层工作原理:当流动水流经滤料表面时,有机物会从流动着的雾水中通过扩散作用转移到附着水层中去,并进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
环境生物学第五章课件(1)
![环境生物学第五章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448a8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物理法:沉淀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浮选法、吸附法、 萃取法、吹脱法、蒸发结晶法、反渗透法
化学法:化学凝聚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 物化法:电解法、电渗析法 生物法:好氧法、厌氧法等
大气污染物净化方法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重力沉降 旋风除尘 静电除尘 过滤式除尘
N、 NO3--N。
常用水质测定指标
总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的测定。 凯氏氮:指以凯氏法测得的氮量,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
能被转化为铵盐的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 物主要指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尿素以及氮为负三价的有 机氮化合物,由于一般水中存在的有机氮化合物多为这些, 故,在测定凯氏氮和氨氮之后,两者的差值即有机氮。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气体状态污染物的吸附与净化 气体吸收法 气体吸附法
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生物吸收法 生物洗涤法 生物过滤法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工业废弃物 物理与化学法:覆盖法、化学反应剂法 生物法:栽种永久性植物
城市垃圾 填埋法 堆肥法 制取沼气 焚烧法
BOD曲线
BOD曲线的七个阶段:
废水生物处理实际是水体的自净原理在水污染治理中 的应用,即模拟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生物过程。在特 定构筑物中人工创造适宜条件,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 用以高速度、高效率净化污水,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 的酶来降解转化有机物,将有机物最终转化为无害的 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环境因素
温度 酸碱度 营养 氧 底物浓度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可总括成如下图式:
微生物
复杂有机物
简单有机物
Hale Waihona Puke 胞外酶需氧微生物胞内酶
生物膜法_精品文档
![生物膜法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c581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2.png)
• 一、生物膜法的概述
•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
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法的实质是使细菌和真菌
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
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
泥———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
• —盘片的形状。一般为圆形平板,现在开始采用正多角形 和表面呈同心圆状波纹或放射状波纹的盘片;
• —盘片的直径。一般介于2.0-3.6m之间;
• —盘片的间距。盘片的间距标准值为30mm,多级转盘,前数级的间距为2535mm,后数级为10-20mm;
• —盘片材料。平板盘片多以聚氯乙烯塑料制成,而波纹板盘片则多采用聚酯 玻璃钢制成。
线速度以15-18m/min为宜。
1.
图8-32 生物转盘构造
2.工艺和维护运行方面的特点:
• a.微生物浓度高。 • b.生物相分级。 • c.污泥龄长。 • d.耐冲击负荷。 • e.产生的污泥量较少,约为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1/2左右,在水温为5-
20℃的范围内,BOD去除率为90%的条件下,去除1kgBOD的产泥量约 为0.25kg。 • f.动力消耗低,毎去除1kgBOD的耗电量约为0.7kwh。 • g.便于维护管理。 • h.发生二次污染的现象。 • i.生物转盘的流态,应按完全混合---推流来考虑。
• ②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达活 性污泥法的5~20 倍,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现 象。
• ③剩余污泥产量低
• 生物膜中食物链较长,剩余污泥产量低, 一般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少1/4左右。
高二生物选修1第5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修1第5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bc84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0.png)
高二生物选修1第5章知识点一、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知识。
1. 细胞的组成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的胞浆和细胞器的总称,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物质的摄取与排出、能量的供应与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3.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和分离的过程,用于细胞增殖;无丝分裂是指细胞的质体分裂的过程,用于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并参与细胞内外环境的交流。
1.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磷脂分子是构成细胞膜双层结构的主要成分,双层结构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的特点。
2.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它还参与细胞的识别、信号传导和细胞外环境的调节等功能。
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是细胞内供能最主要的细胞器。
它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供细胞使用。
2. 内质网内质网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器。
它参与合成和修饰蛋白质,以及储存、传递和生物膜的代谢等功能。
3.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内质网紧密相关,参与合成和修饰蛋白质,并将其分装成小泡,完成物质的运输和分泌等功能。
4. 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
它参与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将mRNA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大部分的遗传信息。
1. 核膜核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它由内核膜和外核膜组成,两者之间存在核孔。
2. 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第五章生物膜法
![第五章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3b5602763231126edb11fa.png)
生物滤池
1、池体 在20世纪30、40年代以前,生物滤池的池体 多为方形或矩形;在出现了旋转布水器之后, 则大多数的生物滤池均采用圆形池体,主要是 便于运行;高负荷生物滤池通常是圆形; 池壁可有孔洞或不带孔洞的两种:有孔洞的池 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在冬季易受低气 温的影响; 一般要求池壁高于滤料0.5m;在寒冷地区, 有时需要考虑防冻、采暖、或防蝇等措施。
生物膜构造
附着水层 有机物氧化 生物膜吸附 有机物氧化分解 同化合成
生物膜更新
(1) 厌氧膜的出现: ① 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氧气不能透入的内部深处将 转变为厌氧状态; ② 成熟的生物膜一般都由厌氧膜和好氧膜组成; ③ 好氧膜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一般厚度为2mm。 (2) 厌氧膜的加厚: ① 厌氧的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厌氧膜与好氧膜之间的 平衡被破坏; ② 气态产物的不断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填料上的附 着能力; ③ 成为老化生物膜,其净化功能较差,且易于脱落。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 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 处理法;首先于1893年在英国试验成功, 从1900年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污水长 时间以滴状形式,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 面形成生物膜----栖息生物膜的微生物以污 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污水净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普通生物滤池、高 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活性生物 滤池等。
生物膜处理工艺的特点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出现的微生物在类型、种属和数量的比较
微生物种类 活性污泥 生物膜法 细菌 ++++ ++++ 轮虫 + +++ 真菌 ++ +++ 线虫 + ++ 藻类 ++ 寡毛虫 ++ 鞭毛虫 ++ +++ 其它后生动物 + 肉足虫 ++ +++ 昆虫类 ++ 纤毛虫 ++++ ++++
生物膜法论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物膜法论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bc1e4a40029bd64783e2c1c.png)
目录目录 (1)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绪论 (1)1.2生物膜法概念 (1)1.3生物膜法的性质 (2)1.4生物膜法的分类 (2)1.4.1润壁型生物膜法 (2)1.4.2浸没型生物膜法 (2)1.4.3流动床型生物膜法 (3)1.5生物膜法的特点 (3)1.6生物膜法净化污水机理 (3)1.7生物膜的应用 (4)1.8生物膜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前景 (4)第二章举例说明 (5)2.1环境中磷的污染 (5)2.2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 (5)2.3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原理 (6)2.4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流程 (7)2.6试验材料 (9)2.7实验方法 (10)2.8系统运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1)2.9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11)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2)3.1实验结果 (12)3.2实验结果与讨论 (13)3.3结论 (13)第四章展望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摘要生物膜法的分类、性质、应用、特点以及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机理和生物膜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前景。
以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为例,详细的介绍了生物膜法除磷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生物膜法系统运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结实验结果,对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展望。
关键词:生物膜法;淹没式生物膜法;磷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考核(论文)Abstract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s classifications, the nature, apply th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purification sewage mechanism and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in our country urban sewage processing prospect. Take the submergence type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eliminates the phosphorus as an exampl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has eliminated the phosphorus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e technical process,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systems operation should the special attention question and the unusual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Summary experimental result, to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processing waste water forecast.Key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Submergence type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Phosphorus第一章引言1.1绪论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依靠有机物生存的微生物。
生物膜法资料
![生物膜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5b29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0.png)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技术。
生物膜是一种生物学屏障,由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形成一种薄膜状的结构。
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通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并同化其中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繁殖。
生物膜法的应用领域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工艺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污水治理等领域。
通过构建不同种类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生物膜法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对COD和BOD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显著。
其次,生物膜法具有稳定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此外,生物膜法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生物膜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物膜法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生物膜法将继续发展壮大,技术不断创新,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同时,生物膜法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膜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生物膜法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5章脂质和生物膜全解
![5章脂质和生物膜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24314baf1ffc4ffe47ac39.png)
五、磷脂
(一)甘油磷脂的结构
甘油磷脂是由sn-甘油-3-磷酸衍生而来的,甘油 骨架的C1和C2被脂肪酸酯化,胆碱、乙醇胺、 丝氨酸、肌醇、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等极性 头与磷酸连接。
(二)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属于两亲分子,在水中能形成 双分子微囊,可构成生物膜。 ★用碱或酶可水解成脂肪酸、甘 油和含氮碱,酶水解的一些中间 物如溶血甘油磷脂是强表面活性 剂,可使细胞膜溶解。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乳糜微粒由小肠上皮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从小肠 转运三酰甘油、胆固醇基其它脂质到血浆和其他组织; ★ VLDL在肝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主要功能是从肝 脏运在内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至各组织; ★ LDL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胆固醇至外围组织,并调 节这些部位胆固醇的从头合成; ★ HDL新生的前体形式在肝和小肠中合成,改型中 吸收死细胞和其它脂蛋白,将胆固醇酯化后快速往复 地转送到VLDL或LDL; ★血浆中LDL水平高而HDL水平低的个体容易患心血 管疾病。
(六)类二十碳烷
类二十碳烷是由20碳PUFA衍生而成的,包括前列腺素、 凝血恶烷和白三烯合成的前体主要是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存在广泛,种类较多,不同的前列腺素或同一前 列腺素作用于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如升高体温, 促进炎症,控制跨膜转运,调整突触传递,诱导睡眠,扩张血 管等。 凝血恶烷最早从血小板分离获得,能引起动脉收缩,诱发 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拴形成。 白三烯最早从白细胞分离获得,能促进趋化性,炎症和变 态反应。 阿司匹林消炎、镇痛、退热的原因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也抑制凝血恶烷合成,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二) 类固醇
由环戊烷多氢菲为基础的化合物,分子为扁平状,平面上的取 代基直立较稳定,但也有平伏状的。
厌氧生物法
![厌氧生物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04678102d276a200292e32.png)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 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 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则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3~8m,其中污泥 床1~2m,污泥悬浮层2~4m,多用钢结构或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 特点:
超高
三相分离区
反应区
布水区
UASB布置结果示意图 布置结果示意图
�
5.2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微生物量 (污泥浓 度),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 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氧化 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 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 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 制步骤.
一, 温度条件
(a)载体颗粒细,比表面积大,可高达2000~ 3000m2/m3左右,使床内具有很高的微生物浓 度,因此有机物容积负荷大,一般为10~ 4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短,具有较强 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 (b)载体处于流化状态,无床层堵塞现象,对 高,中,低浓度废水均表现出较好的效能;
100
相对活性(%)
80 60 40 20 0 4 5 6 7 8 9
pH 值
pH值对产甲烷菌活性的影响
三, 氧化还原电位
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 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 基本条件之一. 基本条件之一.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 敏感,这是因为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 敏感,这是因为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 化氢酶. 化氢酶. 氧是影响厌氧反应器中氧化还原电位条件 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的重要因素, 不是唯一因素.
3,厌氧接触法 ,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5d0d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4.png)
习题与思考题习题与思考题第⼀章污⽔⽔质与污染指标1.列表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2.⼀般情况下,⾼锰酸钾的氧化能⼒⼤于重铬酸钾(前者的标准氧还原电位为1.51V,后者为1.33V),为什么由前者测得的⾼锰酸盐指数值远⼩于由后者测得的COD值?3.通常COD>BOD20>BOD5>⾼锰酸盐指数,试分析原因。
4.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
⽣活污⽔的BOD5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第⼆章⽔体污染与⾃净1.怎样辨别河流的受污状况与⾃净能⼒?2.河流⽔体的主要⾃净机理是什么?氧垂曲线主要描述什么作⽤与过程?3.河流⾃净氧垂曲线⽅程式的⼯程意义是什么?应⽤时需注意什么问题?4.试验表明,T(℃)时的第⼀阶段⽣化需氧量L T与20℃时的第⼀阶段⽣化需氧量L20有如下关系:L T=(0.027+0.6)L20。
试问L为什么依温度的不同⽽异?5.某城镇废⽔量为500m3/h,服务的当量⼈⼝为19.2万,若每当量⼈⼝每天排出的BOD5为25g,试根据上题公式计算10℃(冬季)及24℃(夏季)时废⽔中BOD5的总量(kg/d),并略述其对处理负荷的影响。
6.在⽔体⾃净计算过程中,已确定出排污点处河⽔与污⽔完全混合后允许的有机物总量为11.20mg/L,已知混合后20℃时的耗氧速度常数为0.18,试求定排污点处允许的BOD5值。
7.⼀条⼤河的⾃净常数f=2.4,k1=0.23d-1,河⽔和废⽔混合在受污点的起始亏氧量为D a=3.2mg/L,起始L a=20.0mg/L。
试求:(1)距受污点1d流程处的亏氧量;(2)亏氧临界点的时间t c与亏氧量D c;(3)最⼤复氧速率点的时间t i与亏氧量D i。
第三章污⽔的物理处理1.城市污⽔常⽤的物理处理设备有哪些?各部分作⽤是什么?2.查阅资料和⼿册归纳总结格栅和筛⽹各⾃作⽤是什么?它们各适⽤于什么场合?3.试述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和⼆次沉淀池在污⽔处理中的功能。
水质工程习题
![水质工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ab3259312b3169a451a486.png)
求:计算该废水的色度;问该工业废水能否达到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5、已知:某工业废水B O D5为160m g/L,C O D为450m g/L求:该废水的可生化性程度是多少?问该工业废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方法?6、已知:某污水中含丙氨酸(C H3C H(N H2)C O O H)200m g/L求:该污水的理论需氧量是多少(O2m g/L)?四、思考题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试论述排放标准、水体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5、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种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6、何为植物营养元素,过多的氮、磷排入天然水体有何危害?7、耗氧有机物对水体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8、什么是水体自净?简述水体自净过程中的物理净化、化学净化与生物学净化作用。
9、氧垂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写出氧垂曲线的公式,并图示说明什么是氧垂点。
10、水域若发生“水华”和“赤潮”现象,试分析该水域水环境发生发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2002)中将地表水水质功能分为几类?哪类水质最好,哪类水质最差?做为城市饮用水源地用途是哪类水质?12、分析两阶段生化需氧量曲线,说明为何曲线会出现两个平台?B O D5与B O D u有何关系?(注:设计中的表面负荷、停留时间、堰口负荷按照规范要求取值。
)4、计算辐流式沉淀池尺寸已知:污水设计流量为0.5m3/s,ss=300mg/L,要求ss的去除率为60%试计算辐流式初沉淀池的尺寸(直径、有效水深)(注:设计中的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按照设计规范选取。
)四、思考题1、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物理处理法的去处对象是什么?物理处理法包括哪些方法?2、格栅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哪些场合?3、栅渣有哪些处置方法?4、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有何同异?它们各适用于何种污水处理工艺?5、初沉池和二沉池处理的对象有何同异?设计时对于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沉淀效率、构造、设计参数等有何不同要求?6、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在污水厂中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beeb1d6edb6f1aff001f9e.png)
一些微生物是以包裹附着的形式实现固定化的。
2. 有机类载体
有机类载体是生物膜技术发展中应用最广 泛的主要载体材料。这类载体主要有 PVC 、 PE、PS、PP、各类树脂、塑料、软性或半软 性纤维等,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都很大,从而 使有机负荷大为提高,也不易堵塞,在生产实 践中被广为采用,由于它便于沉淀分离,提高 了活性污泥处理厂的性能。
生物膜净化污水的机理及优势
1. 生物膜表面积大,能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 2. 有机物降解是在生物膜表层0.1-2mm的好氧生物膜内进行 3. 多种物质的传递过程: 空气 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微生物呼吸 污染物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生物降解 微生物代谢产物 H2O附着水层流动水层
3.生成污泥量少,易沉淀 4.动力消耗低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1、一级处理流程——完全混合型流态,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和减 速增长期的前段 2、二级处理流程——单级完全混合型流态、组合后为推流; 一段,F/M>2.1,对数增殖期 二段,F/M≈0.5,减速增殖期或内源呼吸期
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生物膜法的特征
优点: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生物膜体积小、微生 物量高、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生物相相对稳定、对毒物和冲击负荷抵 抗性强、处理效果高、操作方便、剩余污泥少,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 厂
缺点:
1.需要较多的填料和支撑结构, 基建投资高。 2.出水常携带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大量非活性细小的悬浮物分 散在水中使处理水的澄清度降低
半软性填料、及球状悬浮型填料等:
接触氧化池的分类
1. 按曝气位置 分流式——国外多用
填料区水流较稳定,有利于生物膜的 生长,但冲刷力不够,生物膜不易脱 落;可采用鼓风曝气或表面曝气装置;
05排水工程-第五章生物膜法02
![05排水工程-第五章生物膜法02](https://img.taocdn.com/s3/m/60fd3b2da32d7375a41780fd.png)
2、工艺流程 a、一段法部分污泥回流。 工艺1:生物滤池出水直接向滤池回流;由 二次沉淀池向初次沉淀池回流污泥,有助于 生物膜接种。 工艺2:处理水回流滤池前,可避免加大初 次沉淀池容积,生物污泥由二次沉淀池回流 初次沉淀池,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工艺3:处理水和生物污泥同步从二次沉淀 池回流初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沉 淀效果,加大了滤池的水力负荷。弊端在于 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负荷。 工艺4:不设二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 池的效果,并使其兼行二次沉淀池的功能。 工艺5:处理水直接由滤池出水回流,生物 污泥则从二次沉淀池回流,然后两者同步回 流初次沉淀池。
3) 旋转布水器计算与设计
a、旋转布水器的直径D′=D-200mm
( D滤池直径)
b 、布水横管的数目及其管径D〞, 布水横管可以采用钢管或铝管,横管数目一般2-4根, 管中流速v= 0.5~ 1.0m/s,管底离滤床表面150~ 250mm,以避免风力的影响。 c、布水横管的出水孔口数(m)、孔口直径(d)及每个孔口距池中心 的距离(ri)。 设计依据:V>0.5m/s以及每个孔口的喷洒面积基本相等。则 m= 1/[1-(1-a/d)] a为最末端2个出流孔口间距的2倍,取0.08m; 出口孔径d一般10-15mm,不得小于10mm。 每个出流孔口距滤池中心的距离(ri) ri=R( i/m)(开平方) (中间 间距大、外侧小)R为布水半径(D′/2), i为从池中心算起,每个孔 口的排列顺序。孔口间距一般从300mm,开始逐步减少到40mm。 d.每分钟的旋转周数n=34.78×106/m·d2·D′ e.工作水头(包括沿程水损、局部水损,而局部水损又含孔口阻力,管 口降速水头)∴H=h1+h2+h3 ,布水器所需压力为0.5~1.0m。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186931b90d6c85ec3ac60c.png)
1生物膜法本节主要内容一.生物膜法概述 二.生物膜的基本原理 三.生物滤池 四.生物滤池的运行 五.生物转盘 六.其他型式的生物膜法2第一节 生物膜法概述3一.生物膜法概述 定义: 依靠固着于固体介质的微生物(生物膜)的新 陈代谢作用来净化废水中污染物。
同时,生物 膜也在更新。
特点: 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管理较为简便。
具有稳定的生态系。
生成污泥量少。
生 生 物 物 膜 膜 法 法 概 概 述 述4一.生物膜法概述 分类: 润壁型生物膜法 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 淹没型生物膜法 如接触氧化等 流动床型生物膜法 生物膜构成:由菌胶团、真菌、原生动物、藻类、 等组成系统。
生物膜的构造:好氧层、厌氧层、附着层。
生物膜净化过程:通过物质传递在微生物作用下, 将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吸附等 。
生 生 物 物 膜 膜 法 法 概 概 述 述5二.生物膜的基本原理生物膜的形成污水,挂膜介质,溶解氧 生 生 物 物 膜 膜 的 的 形 形 成 成 生物膜6第二节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7二.生物膜的基本原理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与净化① 当生物膜达到一 定厚度时,才有可 BOD 能依次出现厌氧 层、缺氧层、好氧 DO 层; ② 生物膜在进行增 CO2、H2O、NH4+ 殖的同时,也不断 N2、H2S等 更新脱落。
生物膜 更新脱落的原因主 要有:水力冲刷、 太厚重量大、原生 动物松动、厌氧层 与介质粘着力小。
NO3- 等介质 介质厌氧层 厌氧层缺氧层 缺氧层 好氧层 好氧层8第三节 生物滤池9三.生物滤池 一 生物膜法概述 构造与功能 生 生 物 物 滤 滤 池 池 构 构 造 造 与 与 功 功 能 能 构造: 滤料、池壁、池底、布水设备、排水系统、进气及 布气10第四节生物滤池的运行第五节生物转盘第六节其它型式的生物膜法六.其他型式的生物膜法-接触氧化一、曝气的作用及实现方法接触氧化是利用生长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在的好氧条件下,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5a1c8cd4d8d15abe234e60.png)
排水假底
池底
集水沟
池底除支撑滤料外,还要排泄滤床上的来水, 池底中心轴线上设有集水沟,两侧底面向集水沟 倾斜,池底和集水沟的坡度约1%~2%。 集水沟要有充分的高度,并在任何时候不会漫 流,确保空气能在水面上畅通无阻,使滤池中空 隙充满空气。
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出水 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 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缺点:占地面积大,灰蝇很多,影响时,滤池是串联工作的,污水经初步沉淀后进入一级生物 滤池,出水经相应的中间沉淀池去除残膜后用泵送入二级生物滤 池,二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经过沉淀后排出污水厂。 工作一段时间后,一级生物滤池因表面生物膜累积,即将出现 堵塞,改作二级生物滤池,而原来的二级生物滤池则改作一级生物 滤池。 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比并联流程负荷率可提高两三倍。
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同时发生着多过程
有机物在 污水和生 物膜中的 传质过程
有机物的 好氧和厌 氧代谢过 程
氧在污水 和生物膜 中的传质 过程
生物膜的 生长和脱 落等过程
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了生物滤池净化 污水的性能。影响这些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滤池高度 负 荷 率
另一种方式是用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河水或回流出水代替部分工业废水 进行运行,运行过程中把二次沉淀池中的污泥不断回流到滤池的进水中。
第三节
生物转盘法
生物转盘的流程
生物转盘的工作特点
1954年在联邦德国的Heilbronn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生物 转盘污水处理厂。 (1)不需曝气和回流,运行时动力消耗和费用低; (2)运行管理简单,技术要求不高; (3)工作稳定,适应能力强; (4)适应不同浓度、不同水质的污水; (5)剩余污泥量少,易于沉淀脱水; (6)没有滤池蝇、恶臭、堵塞、泡沫、噪音等问题; (7)可多层立体布臵; (8)一般需加开孔防护罩保护、保温。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第5章 生物膜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第5章 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172f5019e8b8f67d1cb948.png)
生物膜法
§5.1 概述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
理技术,这种处理方法的实质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微生物如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 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 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生物膜上的微 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殖。一般, 这个过程所需的氧气直接来自大气。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是对上述过程的强化。
3)生物膜内生物体的分布不均匀,且孔隙率和密度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细胞簇间的空间
形成了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孔隙,竖直方向形成孔,水平方向形成沟。传质过程复杂, 单一参数(如有效扩散系数)来描述基质、电子受体等在生物膜内的传质是不充分的。
4)生物膜内存在物种的竞争,生物膜的外部以活性生物体为主,内部以生物体残骸为主。
滤床
滤床: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主体,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上面铺有滤料。理
想的滤料应有以下几个特征:表面积大、孔隙率大、生物不能分解,也不能抑制
生物生长、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有一定机械强度、抗冰冻、价格低廉,适合就
地取材。
以前一般采用碎石、卵石、炉
渣、焦炭等实心拳状无机滤料。
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由聚氯乙烯、
一般规定:
1. 普通生物滤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个,并按同时工作设计,设计 流量按平均日污水流量计算,当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时,BOD5的容积 负荷可按表所列数据选用,水力负荷为0.9-3.7m3/(m2d)。对于工业 废水应通过实验来确定。普通生物滤池的计算公式见下页表。
2. 池壁高度比滤料表面层高出0.5-0.9m,用以挡风,保证布水均匀。 3. 池底四周开设通风孔,其总面积不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f368171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2.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部分高一的学生觉得生物很难学,考试也总是考不好。
那么我们就要将课本最基本的知识先理解和掌握好。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什么是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二、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ADP+Pi+能量ATPATP酶ADP+Pi+能量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12H2O+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讨论:1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生物膜法讲义
![生物膜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e83cbb4561252d381eb6e4d.png)
生物膜法讲义生物膜法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他是依附固着于固体介质别处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质。
当含有大年夜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连续赓续地经由过程某种固体介质别处时,在介质的别处上会逐步进展出各类微生物,当微生物的质(活性)与量(数量)积聚到必定程度,便形成了生物膜。
生物膜内部主假如由细菌、真菌、原爽朗物、后爽朗物和一些藻类构成。
当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养分物质,被微生物所摄取,污水获得净化,微生物本身也在滋长、进展。
生物膜法本质是污水泥土自净的人工强化过程,这种方法既古老,又是成长中的生物处理技巧。
早在1893年英国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应用了生物膜技巧,并于1900年应用于污水处理范畴。
应用生物膜净化污水的装配称为生物膜反响器。
迄今为止,属于生物膜处理法的反响器有生物滤池(包含通俗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及生物接触氧化等。
第一节生物膜的构造及净化机理一、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净化道理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道理可用图(12-1)来说明。
污水流过固体介质(滤料)别处经由一段时刻后,固体介质别处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覆盖了滤料别处。
那个过程是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初始时期,亦称挂膜。
关于不合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性质不合的污水,挂膜时期需天阁下完成挂膜。
从图(12-1)中能够看出,固体介质(滤料)别处外,依次由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流淌水层构成了生物膜降解有机物的构造。
降解有机物的过程本质确实是生物膜与水层之间多种物质的迁徙与微生物生化反响过程。
因为生物膜的吸附感化,其别处附着着一层专门薄的水层,称之为附着水层。
它相关于外侧活动的水流——流淌水层,是静止的。
这层水膜中的有机物起首被吸附在生物膜上,被生物膜氧化。
因为附着水层中有机物浓度比流淌层中的低,依照传质理论,流淌水层的有机物可经由过程水流的紊动和浓度差扩散感化进入附着水层,并进一步扩散到生物膜中,被生物膜吸附、分化、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滤池个数和滤床尺寸
池体一般采用负荷法计算。 取值:容积负荷1.2kgBOD5/(m3滤料.d);表面面积负荷1.1~
2kgBOD5/(m2滤料.d);水力负荷10-30m3/(m3.d),其主要 取决于污水浓度或回流比:
a、进水浓度(BOD)Sa=αSe (Se为出水浓度),α见表5-5取值,它 反映了其可降解的能力。
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沉淀污水经配水槽进入 滤池A(作为一段滤池 考虑),再经二次沉淀 池的A沉淀池处理,处 理水用泵抽升送入滤池 B(二段滤池),然后 通过沉淀池B处理后排 放,经一段时间后,转 换水流方向。优点:有 效提高处理效果,缺点, 增加建设成本。
3、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特点:
构造与普通生物滤池同(池体、滤料、布水与排水系统), 不同之处如下: a、池形圆形 使用的滤料直径较大,一般为40-100mm,空隙率高。 b、旋转式布水器 污水以一定的压力流入位于池中央处的固定竖管,再流入布 水横管。
滤料粒径并非越小越好,会造成堵塞,影响通风。早 期主要以拳状碎石为滤料,其直径在2.5~04cm左右。
设置目的
(3) 布水设备
为了使污水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滤床表面上 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分为两类
移动式(常用回 转式)布水器
固定式喷嘴 布水系统
回转式布水器的中央是一 根空心的立柱,底端与设在 池底下面的进水管衔接。其 所需水头在0.6~1.5m左右。
b、回流稀释倍数 n=(S0-Sa)/(Sa-Se) c、滤料容积V=Q(n+1)Sa/NV d、滤池表面积A=V/H,
e、R=QR/Q =回流水量/原污水量 f、Sa=(So+RSe)/(1+R) Sa—向滤池喷洒污水的BOD值;So—原
污水的BOD值。Se-滤池处理水的BOD值;R—回流比
或按表面负荷计算A= Q(n+1)Sa/NA NA面积负荷 或按水力负荷计算A= Q(n+1)/ Nq Nq 水力负荷
污水在粗滤料上喷洒,处理构筑物称为生物滤池。污水流经表 面,在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 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净化污水。
污水先要预处理,去除原污水中的悬浮物等能够堵塞滤料的污 染物,并使水质均化。脱落的生物膜随处理水流出,因此,生 物滤池后也应设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予以截留。
第五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生物膜法
5.1 概述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有 机物,有厌氧和好氧两种,主要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是 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 吸附并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
生物膜法是对污水土地的模拟和强化。
a、一段法部分污泥回流。
工艺1:生物滤池出水直接向滤池回流;由 二次沉淀池向初次沉淀池回流污泥,有助于 生物膜接种。
工艺2:处理水回流滤池前,可避免加大初 次沉淀池容积,生物污泥由二次沉淀池回流 初次沉淀池,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工艺3:处理水和生物污泥同步从二次沉淀 池回流初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沉 淀效果,加大了滤池的水力负荷。弊端在于 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负荷。
c、布水横管的出水孔口数(m)、孔口直径(d)及每个孔口距池中心 的距离(ri)。 设计依据:V>0.5m/s以及每个孔口的喷洒面积基本相等。则 m= 1/[1-(1-a/d)] a为最末端2个出流孔口间距的2倍,取0.08m;
出口孔径d一般10-15mm,不得小于10mm。
每个出流孔口距滤池中心的距离(ri) ri=R(i/m)(开平方) (中间间
5.2.2、普通生物滤池(滴滤池)
1、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
(1)池体
典型的生物滤池的构造
滤料
布水装置
池体
排水系统
高于池表面0.50.9m。带孔洞和 不带孔洞的两种形
式。
(2)滤料
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
(1)比表面积大,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面积; (2)质坚、高强耐腐蚀、抗冰冻。 (3)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使 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 (4)价格低廉,就地取材,便于加工、运输。
距大、外侧小)R为布水半径(D′/2),i为从池中心算起,每个孔口的 排列顺序。孔口间距一般从300mm,开始逐步减少到40mm。
d.每分钟的旋转周数n=34.78×106/m·d2·D′
e.工作水头(包括沿程水损、局部水损,而局部水损又含孔口阻力,管 口降速水头)∴H=h1+h2+h3 ,布水器所需压力为0.5~1.0m。
进入高负荷生物滤池的BOD5值必须低于200mg/L,否则用处理水回流加以 稀释。 回流产生的效应: (1)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 (2)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加速生物膜更新,抑 制厌氧层发育,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3)抑制滤池蝇的过度滋长; (4)减轻散发的臭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工艺流程
1、 曝气生物滤池的特征 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
当滤层内的截污量达 到某种程度时,对滤 层进行反冲洗,反冲 水通过反冲水排放管 排出。
塔滤的工艺设计可以按BOD5-容积允许负荷率进行。
出水BOD
q=Q/A
例题5-3(P220-221) 某城镇居民5000人,排水量标准100L/(人·d),冬季水 温12度,每人每日产生的BODu值以40g计,生活污水拟 用塔滤处理,处理水的BODu按35mg/L考虑。
5.2.5曝气生物滤池
V—空气流速 △T—滤池内、外温差
例题5-1 (p211页)
5、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生物滤池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 滤池类型和流程选择; 滤池个数和滤床尺寸; 二次沉淀池的形式、个数和工艺尺寸的确定; 布水设备的计算。
1)滤池池体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常用的负荷率有: BOD-容积负荷率:一般1200gBOD5/m3d BOD-面积负荷率,一般在1100-2000gBOD5/m2d 水力负荷率—每平方米滤池表面每日所能接受的污水量
缺点: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处理水量大的污水;易堵塞;灰 蝇很多,散发臭味,影响环境卫生。生物滤池适用于小城镇和 边远地区。
5.2.3、高负荷生物滤池
1 特征 提高了滤池的BOD-负荷率,高于普通生物滤池的6-8倍,水力负荷率高达 10倍。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时通过限制进水BOD5 值和在运行上采取处理水回 流等技术而达到的。
1893年英国Corbett在Salford创建了第一个具有喷嘴布水 装置的生物滤池。迄今为止,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 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 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
是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 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 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 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 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 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脉冲式生物滤池配水系统
(4)排水系统
作
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
用
保证通风
2、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与计算 1)BOD5容积1负) 荷率:每立方米滤料在1d内所能接受的BOD5量, 单位gBOD5/m3滤料•d 2)水力负荷率: m3污水/m3滤料•d
3、普通生物滤池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 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 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简单,节约能源。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 ①活性污泥法系人工强化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大,处理能 力强,而膜法更趋于自然净化原理。 ②活性污泥法为人工强化三相传质,膜法趋向浓度差扩散传 质,传质效果较活性污泥差,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差。 ③适于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小规模生活污理厂。
生物膜法 的主要工艺
5.2 生物滤池
5.2.1 概述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基础上,经 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技术。
生物膜高度亲水,外 侧为吸水层,在膜表 面和一定深度繁殖着 大量的微生物,并形 成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的食物链。
5.1.1、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1、生物膜构造:
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状态良好的生物膜是 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固体杂质等构成的生态系 统,细菌占主导地位。 挂膜-成熟-形成内外两层膜,好氧膜的厚度一般2mm左右。
固定式布水系统由投配池、 布水管道和喷嘴组成。。
污水流入投配池 是连续的,但布水 是间歇式,喷水周 期5-8min。
投配池内设虹吸 装置(间歇供水,使 滤料排水后间歇充 氧,生物膜再生)。
排水干管布设在 滤池表面下0.5-0.8 m,支(竖)管依据喷 咀服务半径设置,高 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上安装 喷咀,通过喷咀均 匀布水。。
2、有机物降解过程
➢ 空气中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 ➢ 污水中有机物由流动水层传递到附着水层,再进入生物膜 ➢ 微生物代谢产物: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3、生物膜的老化与更新 生物膜从开始形成到成熟,生物膜要经历潜伏和生长两个阶段, 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在20度左右的条件现大致需要30天左 右的时间。
2、工艺方面的特征:
a、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顺水流方向形成了微生态系统。 b、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但是,如果生物膜内部形成的厌 氧层过厚,在其脱落后,将有大量的非活性的细小悬浮物分散于水中, 使处理水的澄清度降低。 c、能处理低浓度污水。生物膜能处理活性污泥法不能处理的低浓度污
水和微污染的原水,使B0D5降至5-10mg/L。 d、易于维护管理、节能。无污泥回流系统,甚至无曝气系统,节能并 易运行管理。
工艺4:不设二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 池的效果,并使其兼行二次沉淀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