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知识点讲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课⽂原⽂

蒹葭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chi]。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个青年男⼦对⼀个窈窕淑⼥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公对远⽅的意中⼈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见钟情-辗转反侧-钟⿎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宛在⽔中抵

蒹葭知识点总结

蒹葭知识点总结

蒹葭知识点总结

1. 蒹葭的起源与发展:

蒹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韵文体。《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其中,《风》部收录了大量的蒹葭,这些蒹葭描绘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体验,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蒹葭逐渐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

2. 蒹葭的特点:

(1)以叙事为主,以抒情为辅。蒹葭以叙事为主线,以抒发情感为辅助,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展现出诗人的感情和思想。蒹葭常常以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对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2)情感真挚深沉。蒹葭常常描绘离别、思念、乡愁等情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和人情的深切感慨。诗人借助蒹葭这种韵文形式,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题材广泛。蒹葭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包括爱情、离别、乡愁、自然景观等,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在创作蒹葭时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题材,使得蒹葭具有了更加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气息。

3. 蒹葭的影响与意义:

蒹葭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真挚情感、广泛主题、叙事抒情的特点,使得蒹葭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品种之一,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表现形式。

同时,蒹葭也为后世文学家和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启发,许多现代诗人都受到了蒹葭的影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蒹葭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12课《蒹葭》课件

第12课《蒹葭》课件
诗中的“伊人”实际上具有多义性,除了是一位爱而不得的女子之外,还可能是 在柳永的《蝶恋花》中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伊人” 象征美丽的女子;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提到“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中的“伊人”象征隐 居的贤士。 孔子追求的伊人是“仁”; 邓稼先追求的伊人是“振兴”...... 此诗中“伊人”的解释是心上人,但他也可以象征美丽的女子、隐居的贤士、追 求的理想以及所以一切美好的心中所念...... 无论“伊人”为何意,所爱之人也好,人生理想也罢,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对于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与 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 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 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在《诗经》中运用得十分广泛,赋中用 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都是很 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 比、兴都是为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 赋、比、兴中,赋是基础。
赋、比、兴三种手法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 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初读,体会韵律美
教师示范:深情朗诵第一章 请同学自由朗读诗歌,读的过程中注意两点:
一、注意生字,争取读的准确 二、注意节奏,争取读通顺。
初读,体会韵律美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wéi)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全部知识点

蒹葭全部知识点

蒹葭全部知识点

蒹葭,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的一种常见的

元素。蒹葭作为一种象征,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生命以及人类情感的感悟。本文将从蒹葭的特点、文学意义以及与人类情感的联系三个方面,逐步展开对蒹葭的解读。

1.蒹葭的特点蒹葭,又名芦苇,是一种生长在水边湿地的多年生植物。

它的茎高大而直立,叶片细长而柔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蒹葭的特点是在湿地环境中生长茂盛,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对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蒹葭在文学中的意义蒹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常常被用

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抒发。例如,在《诗经》中有许多描写蒹葭的诗句,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采采,白露未晞”,这些诗句通过描绘蒹葭的形象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3.蒹葭与人类情感的联系蒹葭作为一种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类情

感。蒹葭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的情感体验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蒹葭生长在湿地中需要承受风雨的洗礼,而人类在生活中也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通过描绘蒹葭的形象,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种植物上,借此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总结起来,蒹葭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其特点是生命力强、适应性广。在

文学作品中,蒹葭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与人类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蒹葭的描绘,人们可以借助这种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蒹葭的存在让我们更加关注自然,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将这些情感化为文学作品中的珍贵财富。

蒹葭 课件(知识点全)

蒹葭 课件(知识点全)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 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1、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 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景物:1
作用:造成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给人萧瑟冷落之感, 渲染了凄婉落寞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惆怅的 情怀。为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托物起兴,情景交融
3、诗中事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溯洄 sù huí 晞 xī 跻 jī 涘 sì
一读,读准字音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蒹葭: 苍苍—凄凄—采采 白露: 为霜—未晞—未已
道路: 长—跻—右
伊人所在: 方—湄—涘、央—坻—沚
4.这首诗从结构内容上看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 的爱情追求的?
写景
苍苍
蒹 葭
萋萋ຫໍສະໝຸດ Baidu
采采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凄凉清冷 寂寞感伤
朝露结融, 时间发展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

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蒹葭》优质课件说课讲解

《蒹葭》优质课件说课讲解

思考:
《蒹葭》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 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芦苇、霜露、水等,给人以萧瑟之 感,烘托环境氛围,表达主人公凄婉之情; 后文的道路漫长等突出主人公对爱情的真挚 和执著的追求。
讨论一
• 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这 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对爱情的执着的 追求?
讨论二
2. 主人公追寻爱情的道路是如此的漫长而 艰辛,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你对此有 何看法?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蒹葭》优质课件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 化做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 闪着银光。 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 变幻不定的芦苇莽莽苍苍,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 我所怀念的人啊,她就在水的那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小洲上。
讨论三

蒹葭完整版课件

蒹葭完整版课件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诗歌,在反复中朗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3.深入理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生字词
整体感知
蒹葭( jiān jiā ) 伊人( yī rén ) 溯洄( sùhuí ) 晞( xī ) 湄( méi ) 跻( jī ) 坻( chí ) 涘( sì )
重难点解析
问题探究
探究一 【提问】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点拨】
芦苇 白露 秋水
景语即为情语,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问题探究
探究二 【提问】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wk.baidu.com拨】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 志不渝的青年。
逆流而下
好像
合作研讨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茂盛的样子
消失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sì 水边 溯 洄 从 之 ,道 阻 且 右。
迂回曲折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沚。
zhǐ 水中小沙滩
参考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 我心中那好姑娘, 逆流而上去找她, 顺流而下去寻她,
【点拨】
1.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
2.为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的探索精 神。

2024年蒹葭10分钟试讲稿【五篇】

2024年蒹葭10分钟试讲稿【五篇】

蒹葭10分钟试讲稿【五篇】

蒹葭10分钟试讲稿1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二、内容解读体味意境(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填空:这是一首的诗(朦胧凄美)(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凄清、迷离(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2、追寻伊人的过

程。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沚的变化——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诗经蒹葭知识点总结

诗经蒹葭知识点总结

诗经蒹葭知识点总结

一、《蒹葭》的作者和背景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作者是中国古代的诗人,文化名人屈原。屈原是中国

战国时期楚国人,也是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被誉为“楚辞之祖”。

《蒹葭》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百家争鸣的

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屈原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

二、《蒹葭》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内容

《蒹葭》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蒹葭这一植物展开,反映了人们的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诗中

写到“蒹葭之齐”、“庐陵之川”,描绘了庐陵的风景,表现了诗人的乡愁之情。同时,诗中

还描写了良人与诗人之间的离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良人的思念之情。

2. 艺术特色

《蒹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典独特、意境深沉。诗中运用了蒹葭、庐陵等形象意境,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离别

之情和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到深沉凄婉。

(2)语言简练、音韵优美。《蒹葭》的语言简练明快,音韵优美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3)情感真挚、自然流露。诗中表现出诗人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感知,情感真挚,

自然流露。

三、《蒹葭》的意义和价值

1. 文学价值

《蒹葭》是一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诗篇,它在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

艺术水准。它通过蒹葭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抒发了对故乡和良人

的深深眷恋之情。在意境丰富,抒情深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风采。

2. 思想价值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蒹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蒹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第12课《蒹葭》课件

第12课《蒹葭》课件
【问题补充2】情与景的关系
(正衬)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合作探究
【问题2】在追寻伊人的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道路艰险,时而逆流而上,时而顺流而下。 追求之人就在前方,但虚无缥缈,难以把握,可望而不可即。
押韵:苍-霜-方-长-央;晞-跻-坻-已-涘-沚
读诗韵
蒹葭
再次齐读《蒹葭》,感受《蒹葭》的诗歌韵味。 读完与同桌讨论,《蒹葭》在形式上还有什么 特点?
1.四个字为主,也允许有变化(四言为主)
2.不断重复,但是重复中有变化
明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口头翻译一下 这首诗歌吗?
重点实词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 “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在水之湄(méi) 宛在水中坻(chí) 宛在水中沚(zhǐ)

《蒹葭》教案6篇

《蒹葭》教案6篇

Enjoy accomplishment at high tide, enjoy life at low tide, do meaningful work when you are thinking, and do interesting things when you are not in the moo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

《蒹葭》教案6篇

《蒹葭》教案篇1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__

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第12课《蒹葭》课件

第12课《蒹葭》课件

简 介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 称《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 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 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 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积累: (1)意思相近的一组词:
苍苍、萋萋、采采:茂盛 坻、沚:水中陆地
湄、涘:水边
(2)表示时间推移的句子: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3)表示地点变化的句子: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4)运用起兴手法的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பைடு நூலகம்。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细细地品
1.本诗想表达什么感情? 2.本诗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 3.试说说蒹葭和白露的作用。
细细地品 1.本诗想表达什么感情? 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
细细地品 2.本诗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 重章叠句: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章用相 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蒹葭》优秀课件

《蒹葭》优秀课件

创意写作的过程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创作一 首现代诗歌。教师可提供一些关 键词或意象,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
创意写作的分享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朗诵和分 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 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
THANKS
感谢观看
审美观念
中国诗歌追求意境深远、 言简意赅,西方诗歌则强 调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观念异同探讨
爱情定义
不同文化对爱情的定义和认知存在差异,如东方文化强调责任与 奉献,西方文化更注重自由与激情。
婚姻观念
东方文化倾向于将婚姻视为家庭和社会责任,西方文化则更看重个 人幸福和自由选择。
性别角色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艺术手法
介绍《蒹葭》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比兴、象征、重章叠句等,并分析其作用和 效果。
表现技巧
分析诗人在表现情感、塑造形象、营造意境等方面所运用的技巧,如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等。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及其普遍性意义
爱情作为人类普遍情感
《蒹葭》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 追求,这种情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具有广泛的共鸣。
《蒹葭》优秀课件
汇报人: 2023-12-23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跨文化对比与国际化视野拓展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蒹葭》 教案

《蒹葭》  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

一、豁然开朗析教材,析学情

1、分析教材:《蒹葭》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了情致。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既想以此作为初中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收官,又想通过《蒹葭》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其他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分析学情: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尤其是本诗在《关雎》的学习以后,学生对《诗经》的有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易于吟唱,乐于吟唱。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

第12课《蒹葭》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说课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蒹葭》选自部编版教材八下第三单元,它是一首文质兼美的爱情诗。诗人用想象的手法,借助蒹葭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一个追求理想爱情的女子形象。本诗结构严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感饱满,想象丰富;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瑰宝《诗经》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其它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1.上《蒹葭》这一堂课前,学生刚学完《关雎》,了解了《诗经》的基本知识,学习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词等知识,重温了押韵、叠词等知识,相当于了解和掌握了诗歌韵律美形成的原因;另外,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停顿、拖音等,但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青春期的孩子对“歌咏爱情的诗”很感兴趣,抓住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去体会美好的爱,也引导他们较为自然地感受到这不仅仅只是一首“爱情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生活化。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诗歌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蒹葭之美,并能正确读写本诗的四个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展示等形式,从诵读、想象、分析理解等角度来赏析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形象美。能通过多种形式背诵,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

诗经·秦风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感受中国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原称为《诗》,或《诗三百》,是儒家的

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到了西汉初期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其表现

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共160篇,文学史上,“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雅”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颂”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作比兴。比、兴

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蒹葭》被誉为《诗经》中最优美的诗篇之

一,它以丰富的内涵和美感打动了千百年无数的读者。秋水蒹葭,千古绝唱,一直吟唱至今。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感受一下这水蒹葭的醇厚韵味。

不过,“诗非读不能品也”,首先,让我们感情投入地朗读全诗。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解读品味这首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

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气。此时正是深秋季节的清晨。诗人给我们营造出的是一种深秋季节凄清的气氛。

在这苍凉凄清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

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的心理。“伊人”指与诗人关系密切、为诗人

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的,然而现在她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她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逆流而上,道路艰险而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达到;如果顺流而下,尽管相距可能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

身影在水边晃动。

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如生。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

诗歌配合音乐回旋而咏唱的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

境十分清冷,心情越来越寂寞、凄凉。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渐变的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

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

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

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醇厚的意味。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

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全篇分三章,每章四句。除最末一小句是五言外,其他的都是四言。每章字句大致相同,只更换了少数词语,反复咏叹,令诗歌形式整齐,亦可增加抒

情效果。这种形式称为重章叠句。诗经作品大多语言质朴自然,用字浅白。诗中亦经常运用叠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使描景状物细致,更形象化。另外,运用叠字可增加节奏感,令感情浓重而逐层深入。

这首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感受,抒发诗人未能寻到伊人的惆怅与焦虑之情。此诗描写意中人的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著不变,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意象。

此诗以铺陈比兴的手法,十分真切地描

写了深秋的寒意萧瑟,以及歌者对所追求的对象的一往情深。

《蒹葭》出自《秦风》。对这首诗中“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

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而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但

是,一般将“伊人”视作恋人的较多(而且多数人都会把这个“伊人”想象成为女性),因为似乎只有男女青年的爱才如此浓烈真挚。

思考与练习

一、背诵全诗。关于这首诗主旨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一曲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