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课时安排

10课时

课题一十几减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几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二)、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丸子,今天小丸子到我们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首先请同桌小朋友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1、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教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 课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初步学习比较大小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初步学习比较大小

本文主要介绍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初步学习比较大小。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够较为准确地比较数字的大小,为未来更深入、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各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包括大小、相等和不等等。

(二)初步掌握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需要掌握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大小比较、多数比较和分数大小比较。

二、教学内容

(一)数字的大小关系

数字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数字的大小排序。在教学中,需要先让学生知道数字的大小关系,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学会数字的大小排序方法。

数字的大小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小关系

大小关系是指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时,第一个数就比第二个数大,反之亦然。例如:4>3,3<4。

2、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等的关系。当几个数的大小相等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等关系。例如:2=2,3=3=3。

3、不等关系

不等关系是指两个数的大小不一致的关系,也就是说两个数大小不相等。例如:4≠3。

(二)数字比较的方法

数字比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小比较

在学习数字比较时,大多数教师首先会教给孩子数字的大小比较。大小比较通常用于两个数字的比较,也可以用于多个数字比较。例如:5>2,3<8。

2、多数比较

多数比较主要用于三个或多个数字的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所有数字进行大小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4<5<7,8>5<1。

掌握方向的小技巧: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掌握方向的小技巧: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掌握方向的小技巧: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方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少的,无论是走路,还是驾驶汽车,都基于方向的概念。而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方向。在这个单元里,许多孩子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掌握这个难点。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方向。

第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

在开始掌握方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方向的具体概念。方向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或某个参照物的位置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说北方是指正对着北极点所处的方向;东方则是指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当我们学习方向时,需要准确理解这个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方向问题。

第二步:学习基本的方向术语

在学习方向时,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方向术语。例如,我们需要掌握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同时还需要了解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复合方向。这些方向术语是方向问题的基础,而且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第三步:学习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确定方向。在学习了基本方向术语后,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一下指南针的原理。可以让孩子们亲自练习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方法。

第四步:培养空间感知能力

在掌握方向时,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这个能力是孩子们分辨方向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练习拼图、搭乐高等游戏来培养这个能力。

第五步:熟练掌握方向题目的解题方法

孩子们需要熟练掌握方向题目的解题方法。在学习方向时,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充分练习各种方向题目。通过练习,孩子们可以逐渐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掌握能力。

总结:

在学习方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是理解方向概念、学习基本方向术语、掌握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并熟练掌握方向题目的解题方法。只有在全面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掌握方向这个有趣而又重要的数学难点。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方向问题,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数和被减数的含义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数和被减数的含义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数和被减数的含义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作为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对其学习通识素质和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数和被减数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

1.减法简介

减法是数学中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指的是计算两个数的差。简单来说,减法是一种运算,可以求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减法的符号为“-”,例如,10减去5,可以表示为10-5。

2.减数和被减数

在减法运算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减数和被减数。减数是被减去的数,也就是要被减去的数量。而被减数则是被减数中的一个数,也就是减去另一个数后的结果。例如,10-5中,10是被减数,5是减数。

3.减数和被减数的含义

3.1.减数

了解减数的含义很重要。减数是一个数,它需要被减去另一个数,即减去的数量。减数通常是比被减数小的数,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它也可以是一个变量或表达式。

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5减去3,3就是减数,因为它是被减去的数量。同样地,如果我们要计算y减去x,x就是减数,因为它是要减去的数量。

3.2.被减数

被减数是一个数,它需要减去另一个数,即减数,以得出差。被减数通常是比减数大的数,它也可以是一个变量或表达式。

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5减去3,5就是被减数,因为它是被减数减去3得到的结果。同样地,如果我们要计算y减去x,y就是被减数,因为要减去的量是x。

4.总结

在减法运算中,减数和被减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减数是需要减去的数量,而被减数则是减去数量的数。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通过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其他概念,并开展更深入的学习。

教学教案二: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程评估方法

教学教案二: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程评估方法

教学教案二: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程评估方法

一、引言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针对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本文重点对第二单元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课程评估方法,旨在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教育质量。

二、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共分为三章,包括认识大小,认识位置和认识形状。该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识别数字,认识大小的关系和位置关系,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三、课程评估方法

1、基于任务的评估方法——任务成就法

任务成就法是一种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程度来评估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任务,例如让学生进行大小排序、进行图形分类等,然后评估学生的完成情况。

2、基于表单的评估方法——问卷调查法

教师可以针对该单元内容,设计一份问题调查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发送一份调查表,以了解家长对该单元学习的反馈意见,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

3、基于能力的评估方法——能力分析法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测试,通过分析学生的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能力分析法旨在让教师更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4、基于观察的评估方法——教学观察法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察法,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和学习态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及时解决,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二单元-认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_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认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_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认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课时划分: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四……………………………………………………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课本第18~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联

系。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通过分数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例如,当我们将 12 分成 3 个相等的部分时,我们得到了 4。这就是基本的除法概念。

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的本质相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当我们用小数表示除法时,我们使用小数点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例如,当我们将 13 除以 4 时,我们将得到 3.25。而当我们使用分数表示除法时,我们会将结果写为 $3\frac{1}{4}$。这两种表示方式虽然不同,但它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部分。

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不仅仅在于它们的本质相同,还可以通过相互转换来互相表示。当我们需要将一个分数转换成小数时,我们可以将分子除以分母。例如,将 $3\frac{1}{4}$ 转换成小数就是将 13 除以 4,结果为 3.25。反之,当我们需要将一个小数转换成分数时,我们可以将小数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形式。例如,将 0.25 表示成分数就是将 $\frac{25}{100}$ 化简为 $\frac{1}{4}$。

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购物物品的平均价格时,我们可以使用分数除法或小数除法。假设我们购买了三件物品,它们的价格分别为 2.50 美元、3.75 美元和 4.25 美元,我们可以将价格相加得到 10.50 美

元,并将结果除以 3 得到 3.50 美元。这就是用小数除法计算平均价格的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将价格表示成分数,将它们相加,并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分数形式。例如,$\frac{2}{1}\frac{1}{2}$ 美元、$\frac{3}{1}\frac{3}{4}$ 美元和 $\frac{4}{1}\frac{1}{4}$ 美元的平均价格可以像这样计算:$\frac{19}{6}$,化简后得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难点:加法和减法的思维转换以及多步运算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

1.掌握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2.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3.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运算

1.导入新课: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回顾加法的基本概念。

2.课堂教学:讲解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加

法。

3.练习环节: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归纳:要求学生总结100以内的加法规律,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二课时: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1.复习加法:通过口算练习巩固加法知识。

2.引入减法:介绍100以内的减法概念,强调退位的方法。

3.操练环节: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练习,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4.拓展思维: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的减法运算。

第三课时:应用实践

1.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

解决问题。

2.分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加减法问题。

3.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

处。

五、教学评估

1.日常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检查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案: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知识。小数可以被看作是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小数除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学计算。然而,在学习小数除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计算结果。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错误一: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一致

小数除法中,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必须一致。如果一致,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但是如果不一致,就会导致计算出错。例如:我们需要计算1.25÷0.8,这个时候,我们发现 1.25 比 0.8 多一位小数,所以我们需要把 0.8 调整为和 1.25 小数位数一致的数,也就是 0.80,在计算时再把它调整回来即可。

纠正方法:将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补齐,然后再进行计算。

2.错误二:没有清晰标注小数点

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小数点的标注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清晰标注小数点,就会导致计算错误。例如:我们需要计算23.15÷5,如果我们没有标注小数点,直接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就会错误。

纠正方法:在进行小数除法计算时,一定要清晰地标注小数点。

3.错误三:忽略了小数位数的规律

小数除法中,小数的位数和位置都是有规律的,但是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导致结果计算错误。例如:我们需要计算2.36÷0.28,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小数位数的规律,直接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就会错误。其实,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把 0.28 乘以 10,得到 2.8,这样就和 2.36 的小数位数一致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课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的减法

练习课教案

十几减 9 的减法练习课赣州市黄金实验小学陈雪玲教学内容:

完成第 13 页的第 4 题-第 8 题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3- 9 17- 9 12- 9 15- 9 18- 9 14- 9 11- 9 16- 9 1)、集体订正 2)、评讲:

谁能说一说:

18- 9=?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

1 / 3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

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 18- 9 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

伴听。

2、填数计算 9+() =14 9+()

=16 14- 9= 16- 9= 9+()

=18 9+()=12 18-9= 12- 9= 学生口答说说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3、看图写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精选17篇〕

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局部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老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老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老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老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

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

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刚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老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老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

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忆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刚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4《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增强合作意识。

2.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难点: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引入,展示情境。

师:昨天学校举行了一次卫生评比活动,成绩已经公布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了,大家想不

想去看一看自己班的成绩呢?

生:很想去看一看。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宣传栏前看看自己班的成绩吧!

(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4情境图)

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生2:我知道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生3:我知道问题是要求二班得了多少面。

师:同学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你们能利用这些信息求出二班得了多少面吗?(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描述图中的信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总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总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本单元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平均分,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多方面思考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平均分(1)

第二课时平均分(2)

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1)

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2)

第五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整理和复习

练习课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材第17、第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教学教具

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

生: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

师: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

(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17页的情景图上)

师: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

【设计意图: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用这一现实的素材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生2: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3: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4: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呀!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

师: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怎么列式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优秀教案模板一:买衣服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优秀教案模板二:小小商店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_._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_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_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_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

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

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

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No:2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视算)

13-917-912-915-9

18-9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