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答题技巧 1.鉴赏方法:因物寻志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 的形象等。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 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 想感情的深层分析。 2.审题、答题规范:关注提问方式,答题紧扣“物”“志” 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 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图)描绘了泉的什么形 象”。
二、赏析炼句答题步骤 1.分析诗(词)句的意思或描写的意境,把握其内容、情感。 2.抓住突出的一点(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简析,分析 表达效果。 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 情味等进行赏析。高考中,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常常是在题 目中引用后人的点评,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要求考生结 合诗歌句子进行分析。有时还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让考生明 确不同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的差异。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常见题型。从考查内容上看,该考点主要包括:品味 关键词(炼字)、赏析炼句、鉴赏语言特色。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 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 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 果。要炼的字往往是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 (词)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
(附答案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解析:选D; D项,“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是“叙事”。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白话诗歌]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
(附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 词中的李广,实则词人的自我写照。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南宋统治集团。
C. 下阕四句,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
D. 此篇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的极其风趣,实则带泪的微笑。
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1. C
2.①用典,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③反语,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表面微笑,实则心酸自嘲。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错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故选C。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专题讲练考点三鉴赏诗
答案:“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忧愁。
5.叠词 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 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中有 哪些叠词?其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赏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整合答案】 “深”字为诗眼,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写深情厚谊。
【思路导引】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的诗眼 是什么?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 字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句的诗眼是 哪个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倍”为诗眼。“倍”,更加。反衬此时的孤单,强调思乡念亲的情怀。
【答题建模】
考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答案:纯名词组合成句,省略动词(意象叠加)。这两句选取了代表典型景物的 名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旅人早行的图画;意象具足,所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具有极大的包孕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附答案)
一、导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考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梳理:
语言、技巧——形象、意境——思想、情感
示例: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用骆驼毛织成的粗布衣服。
诗歌表现技巧(手法)
一、抒情方式
1. 直抒胸臆
声声慢
[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直抒胸臆句一般是诗歌主旨所在。
2. 间接抒情
(1)融情于景(或叫“借景抒情”)
李清照《声声慢》
点拨:明确景情关系,景为情服务,服从于情。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旅夜书怀【注】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又开始了漂泊生活。
思考:其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1. 第一问:描绘出了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景物描绘,意思对即可)雄浑阔大的(景物特点,意思对即可)江间夜景。
第二问: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手法)诗人的渺小、无助,写出了诗人因漂泊无定而带来的凄怆心情(情感,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合理说法,也可酌情给分)。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精练(二)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精练(二)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
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人当时旅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悲慨之情。(4分)
【小题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请说说诗人在此联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答案】
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小题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主旨
【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 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 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 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本诗从题目“送人”可知是一首送别友人的 诗,从“从军”可知内容与边塞有关,前两联写景、叙事为主,后 两联主要抒情。“无地”“近天”“渡沙碛”“断人烟”极言从军 路途中的艰险;“宁论命”“不计年”写出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 嘱;“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中的“马寒”“雪没”言边地荒 寒,“防失道”透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参考答案
本词表达了作者的离别相思之情。又是落花满庭,夕 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 向谁诉说!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全 词写得孤寂冷落。
重点突破
破解诗人含蓄、复杂思想感的
四个角度
古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情感内容 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简单的;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有 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
【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 求,明确情感,确定答题步骤。指出作者的情感,再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由“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可知夸父有敢于太阳赛跑的宏大志向。“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赞扬夸父的力量大,一起跑到了虞渊下,都没分出胜负。“神力既 殊妙,倾河焉足有”讲夸父的神力大,能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 对夸父的赞美。“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讲了夸父给后人留下 的精神财富。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1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时跟踪练21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一、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法曲献仙音①·秋晚红白莲
吴文英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②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③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④,笑何郎⑤、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⑥。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注】①法曲献仙音:词牌名,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②澹:安静、安稳的样子。③清麝:清冽的麝香气息。④寸藕折长丝:折断寸藕可见长丝。⑤何郎:三国时的何逊,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人称“傅粉何郎”。⑥菱唱:采菱人所唱之歌。
本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词运用的修辞手法较多。起首两句“风拍波惊”与“露零秋觉”对仗工整,后面“艳拂潮妆”与“澹凝冰靥”也是如此,读来极具节奏感,富有音韵美。“断绿衰红江上”以“绿”代指叶,以“红”代指花,用语精练,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手法,将红白莲比作美人,写它们“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仿佛在对着彼此说话,惹人怜爱。还有比方的修辞手法,“伴鸳鸯秋梦”写红白莲花像鸳鸯双栖在水上,而自己形单影只,反衬与爱人不能相见的孤独孤寂。另外还有双关,“寸藕折长丝”既是说藕断丝连,也是指相恋的两人虽然远隔两地,但仍旧长相思。
【答案】①对偶。“风拍波惊”与“露零秋觉”相对,“艳拂潮妆”与“澹凝冰靥”相对,读来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②拟人。将水波、晚秋当作人来写,富于情味;将红白莲当作冷艳沉静、相对玉立的美人来写,表现出对荷花的怜爱。③借代。以“绿”“红”分别代借叶、花,用语简洁,凸显了叶、花的特点。④比方。“伴鸳鸯”两句,写红白莲像鸳鸯般双宿水上,而自己形单影只,表现出与爱人远离不能相见的怅惘。⑤双关。“寸藕折长丝”中的“丝”字一语双关,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分隔两地的爱人的思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解析版)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
【知识概述】
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两个角度:鉴赏语言运用特点和鉴赏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
1、读(题干)
——弄清题干问法,确定答题范畴;
2、品(文本)
——关注诗歌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体色彩等,从不同角度整体感受诗歌的整体语言特色。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
【题型分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遣词造句——即具体字词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炼字
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附:不同词性的字词常规表达效果
动词: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作用,使诗歌形象生动。
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语言形象细腻。
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
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上诗歌的语言更加真实传神
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有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神奇的语言效果。
(2)修辞手法
在古典诗词中,常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各有其艺术效果,在鉴赏诗歌的语言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
古典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等。
(3)语体色彩
古典诗歌中涉及到语体分析,主要是口语的使用和典故的使用。
(1)口语使用
例:卜算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精选精练卷
南阳期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
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
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
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15、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14.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
15.(6分)两个字是“独”“空”。(2分,每个1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己。(2分)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2分)(意合即可)
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制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统考版2025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鉴赏诗歌的形象
课时作业17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对点练
1.[人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
2.[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
3.[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题目。
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4.[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答:
5.[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残梅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①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②在扬州。从来知韵胜,尴尬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炼字训练题+课件29张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 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 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谁家玉笛 暗飞声”意思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暗”字,意思是断续、隐约,表明不知笛声来自何处, 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因此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 外作客的人听,勾起人的离愁别恨。“散入春风满洛城” 意思是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满”字运用艺术 的夸张,让人觉得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衬托出 夜的安静及诗人闻笛后的内心的孤寂。
【答案】①形容词使用自然。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 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 字,在气氛上令人感到古城之空旷,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无相知之人自然 孤寂。②动词使用神奇。"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 影摇,仿佛城也摇起来,化静为动,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异趣横 生:“滴",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 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下滴下似的,突出了露珠将滴欲滴的动态感。
诗歌鉴赏——炼字
动词:“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形容词:“大漠孤烟直”的“孤”“直”。 数量词:“昨夜一枝开”的“一枝” 叠音词:“留连戏蝶时时舞”的“时时”
颜色词语:”尽荠麦青青“的”青“
含修辞:“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拟声词:”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呕哑“。
【高考语文易错点30】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试题+解析)
易错点30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
【典例分析】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瑞鸥坞•观潮
苏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①醉,齐声争唱浪婆②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③曲?尊前还唱使君④诗。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阅⑤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①山简,晋时人,好酒。②浪婆,波浪之神。③底,什么。④使君,指杭州大守陈襄,诗人。是日作者与之同游。⑤潘闿,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杭州,得观钱塘江潮。
1.以下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首词善于抓住特征性的事物,以物代人,如“小红旗”实指“踏浪儿”,二者前后相互辉映,相互补充。
B.第一首词“西兴渡口”两句,通过描写渡口落帆、山头红日等静态景物,暗示钱塘江已退潮,用笔精练含蓄。
C.第二首词“沧海尽成空”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江潮波澜壮阔的场面,又暗含了词人一事无成的感慨。
D.第二首词最后两句由回忆转到现实,写出了词人梦醒后依旧感到惊心动魄,更加凸显出钱塘江潮的雄壮。
2.两首词都塑造了弄潮儿的形象,分别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塞下曲①-其六[唐]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骁骁②。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③,烟尘飞至今。
(注释)①塞下曲: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其他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五言律诗。此题一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属《横吹曲》。②骏驶
诗歌鉴赏高考真题精练 (含答案)
诗歌鉴赏与文言文专题精练
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2013·重庆)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3·四川)
九日和韩魏公①
[宋]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仍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4·湖北)
早发
[唐]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简要分析。(5分)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前四句描绘“大鹏”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李白
笔下的“大鹏”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象征意义有何不同?
答案
运用夸张 (或 “想象 ”)的手法,写出了一只风起而飞,直上九
天;风歇而落,震荡沧海的大鹏。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是逍
遥自由的象征,李白笔下的“大鹏”是自信进取的象征。
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
1
2
3
4
5
6
7
答案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 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
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1
2
3
4
5
6
7
答案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 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①。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②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注 ①陲:边陲,国境,靠边界的地方。②沈冥:隐居的人。
1
2
3
4
5
6
7
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www.91taoke.com
本课结束
1
2
3
4
5
6
7
答案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Word版含答案
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
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碧空如洗、宁静安谧的环境中,月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
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①。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②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注①陲:边陲,国境,靠边界的地方。②沈冥:隐居的人。
诗中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写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而无法达
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注]春寒。
注特地:特别。
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发主人公的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与下片“独倚”呼应,衬托其孤独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注]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诗人作此诗时正值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1)诗中“丹橘”具有哪些内在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以岁寒而变节,只求贡献于人,荫庇他人。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势的小人。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元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
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②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④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这首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②博:众多,丰富。
③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④漫:枉,徒然。
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以上片为例,说说是如何塑造歌者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多才多艺)、年轻时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2)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直接描写突出歌者的多才多艺。“花柳上,斗尖新”,在各种竞赛中出类拔萃,表现歌者对技艺的追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突出其高亢美妙的歌声。“蜀锦缠头无数”是侧面描写,通过观众对她的赞赏,写出她技艺的高超。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诗,以抒心志。②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
(1)前四句描绘“大鹏”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李白笔下的“大鹏”与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