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率分区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合集下载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规则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规则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规则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

简介

居住区绿地率是指在居住区内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是衡量居住区绿化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指标。下面将介绍居住区绿地率的相关规则及计算方法。

相关规则

1.绿地定义: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绿化带、庭院、草坪等未被建筑

物覆盖的土地或水域。

2.总用地面积:计算居住区总用地面积时,需包括所有居住用地、

道路、停车场、商业用地等。

3.绿地面积:计算居住区绿地面积时,需按照绿地定义,剔除建筑

物、道路及其他人工设施所占地面积,在此基础上计算绿地总面积。

4.计算公式:居住区绿地率 = 绿地面积 / 总用地面积× 100%。解释说明

举例说明居住区绿地率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个居住区的总用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绿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根据上述规则,可以计算出该居住区的绿地率:

•绿地面积 = 2000平方米

•总用地面积 = 10000平方米

根据绿地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绿地率 = 绿地面积 / 总用地面积× 100% = 2000 / 10000 × 100% = 20%

因此,该居住区的绿地率为20%。

居住区绿地率的计算可以帮助评估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计算注意事项

1.准确测量:在计算绿地面积和总用地面积时,需要进行准确的测

量和统计,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绿地定义遵循规定:在确定绿地面积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绿地定

义进行界定,避免将非绿地区域计算在内。

3.数据来源可靠:绿地面积和总用地面积的数据来源应可靠,可以

通过地籍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

地理位置

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至23°05′、东经113°14′至113°42′之间,处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滘)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出海口,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2海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番禺四周江环水绕,境内河网纵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已成为沟通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和连接广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莲花山港和南沙港每日来往香港的客轮九进九出,航程一个多小时。南沙港是天然良港,已兴建1个万吨级码头和两个2.5万吨级综合货运码头。十多年来交通建设,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的番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出来。

番禺区南辖市桥、沙头、东环、桥南等4个街道,大石、南村、石基、沙湾、钟村、新造、化龙、石楼、榄核、灵山、大岗、东涌、鱼窝头、黄阁、横沥、万顷沙、等16个镇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人民政府设在市桥,全区总人口94.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1万人。

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32.5亿元,全区农业总产值44.45亿元,工业总产值596.65亿元,全区完成税收66亿元(含海关税),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8.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亿元。全区经济运行特点是: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规模跃上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对值和人均数,分别达到全国县(区、县级市)的先进水平;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GDP增长创近几年新高,财政收入更是创历史最好水平;审批立项的项目数、计划投资额、实际投资额都超历史记录。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当地的绿地情况,以便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调研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二、绿地面积和分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调查范围内的绿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绿地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公园和市政设施周边。其中,住宅区占总绿地面积的50%,公园占30%,市政设施周边绿地占20%。

三、绿地类型和利用率

调查显示,绿地类型主要包括草坪、花坛、树木和小型景观设施等。其中,草坪占总绿地面积的60%,花坛占30%,树木

和小型景观设施占10%。

然而,调查还发现绿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在调查期间发现,大部分绿地只有高峰时段才有人工维护和使用。非高峰时段,绿地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绿地的植被容易杂草丛生、设施破损等问题。

四、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绿地管理和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期间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不满意。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绿地缺乏定期清理、设施老化和损坏、缺少垃圾桶等。

五、公众对绿地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绿地的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此外,公众呼吁增加绿地面积、提升绿地管理和维护水平,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绿地建设和改善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绿地情况:

1. 增加绿地面积:根据公众需求,增加绿地面积,提供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制定合理的绿地管理制度,确保绿地定期清理、设施维护和植被修剪等工作。

广州公园绿地使用率研究——以广州烈士陵园和番禺新造镇公园为例

广州公园绿地使用率研究——以广州烈士陵园和番禺新造镇公园为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房 予 ( 广东省城 乡规划设计研 究院,广东 广州 5 1 0 2 9 0 )
F A N G Y u
( G u a n g d o n g U r b a n & R u r a I P I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9 0 , O h i n a )
K ey wo r d s :Ci t y p a r k s ; Ut i l i z a t i o n ; Gu a n g z h o u l n s u r r e c d o n a l Ma r t y r Ce me t e y r P a r k ; P a n y u Xi r 1 z a o To wn P a r k ; Ac c e s s i b i l i t y ; S e c u r i y t
关键词 :公园 绿地; 使用 率; 广卅 f 起义烈士陵园; 番禺 新造镇 公园; 可达性; 安全性 文章编号 :1 6 7 1 — 2 6 4 1( 2 0 1 3) 0 4 — 0 0 1 0 — 0 4 中 图分 类号 :T U 9 8 6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0 5 文 献标识码 :A 修 回日期 :2 0 1 3 — 0 7 — 1 7

快速城市化地区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2 5 (0 10 —0 10 1 0 —8 42 1)20 5 .4
我 国 目前 处于 快速 城市 化 阶段 ,部分 地 区正在 经历 高速城 市化 的演 变 . 国的城市 化水 平 14 我 99年 为
1 6 %I 0.0 J J

17 为 1.6 9 9年 8 %,3 9 0年增 长 了 83%;18 为 2 .1 .6 9 9年 62 %,即 18 90年代增 长 了 7 5 . %;19 2 99
了较 大发展 ,为番 禺的城 市化奠 定 了坚实 的基础 ,有力 地促进 了城 市化 的进 程 . 禺改 为广州市 辖 区 以后 , 番 广州 市实施 “ 南拓 ” 战略 ,大批 房地 产企 业在 番 禺圈地 ,楼 盘如 雨后 春 笋般树 立起 来 .广州 市政府 也将 大学
城、广州南站、广州新城( 包括亚运城) 等重大项 目布局在番禺. 00年番禺区总人 口为 13 20 6 万人 , 中户 其
24环保管理体制不适应快速城市化我国现行体制中将大环保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分散到了众多职能部门如工业废水归环保部门管理城市生活污水归市政部门管理排污口的设置又归水利部门管理形成九龙治水的格局缺乏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交叉领域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如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归哪个部门管如何管是否该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截污管网类似问题常常存在争论

广州大学城绿地规划说明书

广州大学城绿地规划说明书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区位与概况

一、概况

本次规划设计的地块位于小谷围岛,为整个大学城校区,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规划地块四面环水,岛上人口密度低,主要为耕地与林地。

二、地理区位及用地规模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最北部,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约15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

1、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3、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4、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5、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

—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的绿地资源逐渐受到破坏和耗竭,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绿化的关注。作为广州市市中心区以外的一个新兴城区,番禺区具有众多的绿地资源,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绿地资源已成为该区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绿地景观梯度是城市绿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绿地景观梯度变化可以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GIS技术对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该区域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GIS技术,对广州市番禺区的绿地景观梯度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为该区域的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

(1)构建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模型;

(2)利用GIS技术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3)探究造成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的原因,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数据采集

通过遥感图像获取番禺区的绿地信息,包括绿地面积、绿地分布情况等。同时,获取相关气象数据和人口数据。

(2)构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模型

结合绿地信息、气象数据和人口数据,构建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模型。

(3)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空间分析,并将其可视化展示。

(4)原因分析

通过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

(1)为广州市番禺区的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为城市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长隆一期初步设计说明

长隆一期初步设计说明

香江谢村地块商住项目(一期)

初步设计总说明

工程名称:香江谢村地块商住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香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合同号:11-063(1-4)

建设地点: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项目北侧是市广路,西侧是106国道,东南侧临景观带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主要设计依据文件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2000年版;(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城市建设部分)2000年版;(人防工程部分)2000》年版等有关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9.《广东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1.业主提供的规划范围内电子地形图

12.广州市城市规划审批技术标准与准则

关于同意谢村地块商住项目申请规划条件问题的复函工程概况

项目用地的北侧是市广路,西侧是106国道,东南侧临景观带。

广州香江谢村地块商住项目(一期)规划用地面积64968平方米,没有需要保留之古建筑、构造物及古树木。

总建筑面积:109693平方米(计容积率面积),容积率1.69,绿地率为35.0%。含商铺及高层洋房。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2f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2f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万方数据
59
域增加35.87%,耕地减少41.4996,未利用地减少45.0896,其 余各地类之间有少量互相转移。 表3番禺区20∞~2∞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单位:hI铲
3.3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反映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反映 了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同时还反映了人类因素与自然环境 因素的综合效应。根据刘纪远等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 数,详见表4。
从袭3审可以看出,2000~2005年土地漉向砖1992~ 20∞零点媲漉囱总髂类戳,毽数量上仍有一定夔嬲。溺戆、本 壤、建浚躅辘继续增翱,辫篷、溪凌缝续壤多。2转瀚冬靼继骞 266筑93h帮流囱隶域、2秘i。37h拳流自建浚箍魏;辨她有 7457。42h舻流囱园地、4883。20h酽流尚水域、3806.69h静流向 建设用地;林地面积略有增加,2000~2005华闻增加了 465.65hm2。ijic向变动导致2005年土地利用情况发嫩了较大 变化,较2000年建设用地增加38.3996,园地增加15.52%,水
程度地域差异显著,但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992~2005年间,
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普遍高于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指 数在2.75级水平以上,其原因主要是北部距离市中心城区
较近,其辐射影响强。南部平原区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程
度相对较低,普遍在3.18级水平12上下。同时随着时间的推 移.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高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大量土地

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_覆被动态及其驱动力研究

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_覆被动态及其驱动力研究

S11 S 21 ... S ij S i1 ... S n1
式中:
S12 S 22 ... Si 2 ... Sn2
... S1 j ... S 2 j ... ... ... ... ... S ij ... S ni
... S1n ... S 2 n ... ... ... S in ... ... ... S nn
*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cover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YU Huai-yi, YU Long-sheng, LI Zhi-qin*, GUO Tao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uangzhou 510620, China
雨集中在 4~9 月, 占全年的 80%以上。2000 年撤销 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近年来,番禺区的国民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是广州“南拓”重点区域,区 位优势明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05 年广州市 区划调整在番禺区南部设立南沙区,本研究以区划 调整后番禺区行政区域为研究范围。 2.2 研究数据获取 选取卫星轨道号为 122/044 的 1990 年 10 月、 2000 年 9 月、2005 年 11 月、2008 年 3 月共 4 期 Landsat TM 影像作为研究数据, 影像质量较好, 研 究区域范围内无云。 采用 FLAASH 大气校正模型对 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 1:5 万地形图为基准,采用 二次多项式及最邻域插值法对其进行几何精校正, 控制误差在 1 个像元以内。TM 影像的分类采用光 谱角制图法和决策树分类方法相结合。光谱角制图 法 (SAM) 是在 N 维空间中比较光谱向量与参考光 谱向量间的夹角,评价两者的相似程度,并将相似 的光谱向量合并成特定的类别。在分类过程中,采 集了 30 多种参照光谱,对每类地物设置相应的光 谱 角阀值 进行初步 分类和 分类合 并,然后 结合 NDVI、坡度、坡向和高程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 法对 SAM 分类结果进行再分类。将研究区土地覆 被分为城镇用地、水域、农业用地、高密度植被、 低密度植被等 5 种类型(表 1) 。采用以上分类方法 有效的解决了分类过程中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 问题。结合原始 TM 影像和 SPOT 影像对分类结果 进行验证,总体分类精度达到 90%以上。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全面而具体地刻画区域土 地利用变化的结构、特征与各用地类型变化的方 向。转移矩阵的数学形式为: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

规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11.04

•【字号】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

•【施行日期】2016.01.01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33号

《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已经2015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14届18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建华

2015年11月4日

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2012年3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14届10次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

第14届185次常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市的规划区可以划分为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规划执行;尚未编制上述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市按照规划的城市区位和功能定位要求,对各项建设实施规划密度分区管制。规划密度分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具体控制指标和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规定。

第五条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宜居城乡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首善之区”、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目标,保持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城、田、海”的城市格局,发挥城乡规划引领城乡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番禺分区规划管理单元控规-说明书

广州市番禺分区规划管理单元控规-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索引

第一章BA0602规划管理单元规划背景 (4)

1 规划背景 (4)

2 相关规划与本次规划任务 (6)

3 本次规划范围与设计重点 (7)

4 规划构思 (8)

5 规划依据 (9)

6 规划原则 (9)

第二章发展条件分析 (11)

1 城市发展的外力 (11)

4 发展条件综述 (18)

第三章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8)

1 发展定位 (18)

2 发展目标 (19)

3 产业选择 (20)

第四章用地布局与规划 (20)

1 案例分析 (20)

2 规划理念—“发展基点” (23)

3 土地利用规划 (23)

4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28)

5 道路系统规划 (32)

6 绿地系统规划 (39)

7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41)

8 城市设计指引 (41)

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 (43)

1 给水工程规划 (43)

2 排水工程规划 (46)

3 电力工程规划 (47)

4 电信工程规划 (50)

5 邮政工程规划 (52)

6 燃气工程规划 (54)

7 管线综合规划 (55)

第七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56)

1 规划目标 (56)

2 规划依据 (56)

3 规划原则 (57)

4 环卫规划 (57)

第八章防洪及减灾规划 (59)

1 防洪规划 (59)

2 防震规划 (60)

3 消防规划 (62)

4 人防规划 (62)

第九章控制体系规划 (64)

1 地块划分 (64)

2 地块编码 (64)

3 控制体系 (64)

4 空间管制规划 (69)

第七章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72)

1 实施策略 (72)

2 实施建议 (73)

大石在广州区位图 第一章 BA0602规划管理单元规划背景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发布日期:2007-12-02

目次

第1节总则

第2节术语

第3节公共设施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4节居住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5节工业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6节仓储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7节公园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8节雕塑、纪念碑规划控制要求

附录用词说明

第1节总则

1.1 为进一步实现广州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2 本标准与准则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内的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管线规划内容参见市政篇相关规定。

1.3 本标准与准则是以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内外相关城市的同类标准,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1.4 本标准与准则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工艺、技术的更新。

1.5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6 本标准与准则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2节术语

2.1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2 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2.3 居住用地

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持续发展

而 我 国 城 市 边 缘 区 由于 传 统 的城 郊 分 管 体 制
, 、
产 业 结构不 断提升
, ,

次产 业 的 年 均 增 长 分 别 是

7% 15


9%
城 乡 间 不 同 的利 益 主 体 市 场 不 够 发 育 农 民 素 质 不 适 应




比重 由 2 0 0 0 年 的 8 8
,Baidu Nhomakorabea
其土 地利用变化在广度和 深 度上 都在 发 生深 刻 变化
年番 禺区地 区 生 产 总值达
14

28

亿元


十五 时



开 发利用 的好坏 直接 关 系 到 当地 社 会 经 济和 生 态 环 境 的可
期年均增长
和 14 8 %

7% 延


续 了 九 五 期年均


1 3 8 %的 快 速 增 长 5

:5 5

3 :3 5

9
演进 为
200 5
然 经 济 烙 印十 分 突 出 对 这
, ,

区域 的管理 缺 乏 规划理 论和 政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广州是一个快节奏、繁忙的大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了解广州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显示,广州的城市绿化面积相对较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城市公园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市民需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区内的公园数量有限,无论从面积还是从装修设施上来看,都远远不足以满足市民的需要。市民在工作之余,希望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而公园就是一个理想的场所。因此,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关键。

其次,城市绿地的分布不均衡,存在“绿地荒”。我们发现,广州的绿地分布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绿地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了没有绿地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一些地区的生活环境差,空气质量低,市民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的建设力度,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工业区,应优先进行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更加均衡。

再次,城市绿化管理不规范,导致绿地荒芜现象。我们调研发现,一些绿地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草坪荒芜,花草长势不好。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市民游玩的心情,也让旅游城市的形象受损。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绿地的日常维护和保洁工作,确保绿地的质量和景观效果。

最后,城市绿化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市民需求。调研中我们发

现,广州的城市绿化设施相对落后,很多公园缺少休息亭、游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市民在公园内休闲娱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影响了市民出行的体验。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城市绿化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增加公园内各类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标准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标准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标准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的。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93)和《居住区绿化设

计规范》(GB50490-2009)等有关标准,居住区绿地率一般

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区域性绿地率:按照国家规定,城市居住区应设区域性绿地。区域性绿地的面积一般不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10%。

2. 生态绿地率:根据居住区的具体规模和功能定位,应设置相应的生态绿地,包括湿地、水体、植被等。生态绿地的面积应按照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要求确定。

3. 小区绿地率:居住区内的小区绿地包括公园、街头绿地、庭院、游乐场等。小区绿地的面积一般不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20%。

4. 绿道网密度:居住区应设置绿道网,绿道网的布局应合理,便于居民步行和骑行。绿道网密度一般不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5%。

总的来说,居住区绿地率计算标准主要根据国家规定和相关标准制定,具体要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定位和地区特点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绿地率分区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袁媛韩焱张志君柳意云

【摘要】现行控规编制中居住区绿地率指标较为单一,未能综合考虑地块的人口、经济等条件,未能更好地体现居住区的生态要求。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向角度,探讨居住区绿地率分区的确定方法:①遵循碳氧平衡原则,建立基于生态效益的随容积率变化的绿地率模型,并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分区。②利用GIS平台,借鉴密度分区方法,构建基于经济效益的绿地率指标模型,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分级体系。整合优化基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的模型,最终形成绿地率分区与指标区间。

【关键词】开发控制;居住区;绿地率;番禺区

1.引言

随着城市蔓延的加剧,城市居住密度与开发强度的提高,绿地率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性最大[1],但我国居住区多采用“一刀切”的绿地率控制模式,且指标的确定缺乏技术依据,导致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和非议。

国外居住区绿地研究以生态住区建设和人居环境优化为主,立足现状保护和利用,结合当地地形、地物和环境,形成特色的规划布局[2]。生态住区的环境生态研究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创造居住区绿地系统[3],关注居住区规划中出现的各类能源、环境及社会问题,探索

不同层面改进居住环境方式[4-5]。而从绿化、绿地指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6]。

国内对于居住区绿地的研究集中于碳氧平衡分析、居民感知分析以及规划决策三个方面。碳氧平衡分析体现为根据绿地的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探讨居住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以及绿地定额问题[7-8]。居民感知分析方面,实证分析居民满意度与居民环境态度影响下的居住区绿地的合理规模[1]。规划决策方面,基于区域、城市(分区)、单元(场地)三个尺度进行绿地空间分析,建立一套与城市规划决策相对应的绿地扩

图1 技术路线图

图2 现行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确定体系(自绘)

图3番禺区居住区规划绿地率数值及频数(自绘

)

图4 番禺区居住区规划绿地率分布图(自绘

)

图5 居住区规划绿地率与容积率关系图(自绘)

展分析指标体系[9]

。居住区绿地研究集中于从碳氧平衡、居民感知以及规划决策等角度,过于理论化,缺少探讨绿地率与现实地块的适应性。

本文以番禺区为例,通过对125个规划与124个现状居住地块分析,发现绿地率指标控制的问题,通过构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的绿地率模型,优化番禺居住区绿地率指标控制(见图1)。其中番禺区定位为岭南生态宜居城区,现状居住区建设已成一定规模,以其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查阅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双向比较法。数据来源于相关技术管理规定,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部门与房产信息网站。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居住区绿地率指标控制的实操性不

足进行弥补,对居住区绿地开发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2.居住区绿地率确定方法及问题

2.1 绿地率确定

控规编制中确定绿地率指标的方式,主要是参考《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2005》(修建性详细规划篇)与广东省《居住小区技术规范》(DBJ15-11-94)对住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要求作出规定;另外,参考生态住区、低碳住区等对绿地率的要求,包括《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广东省绿色住区标准2009》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等,在原指标基础上增加5%。

2.2规划绿地率

整合番禺已编控规,提取居住用地(含村庄居住用地)125个,其中对应的绿地率指标为12%~42%。12%和20%仅出现1次,均位于番禺中心城区北区;42%也出现了1次,位于城区东区。出现次数最多的为30%,其次为25%和35%。30%多分布在中心城区南区,洛溪

大石居住片区。25%的居住地块多分布在番禺旧城区,包括中心城区中区、西区及北区。35%

多分布在洛溪岛、大学城片区。

125个居住用地共有50个规划容积率数据(从0.5到3.6),对应10个绿地率数据(从12%到42%)(见图5)。处在相同绿地率水平的住区,容积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处于25%和30%的容积率数值最为集中,跨度由0.5到3.8不等。显然,绿地率为30%的情况下,容积率为0.5的住区会比容积率为3.8的住区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单一而固定的绿地指标并不能如实保证住区的生态水平。

2.3 现状绿地率

通过搜房网、互动百科、新浪乐居等网站,共选取124个居住区进行分析(见图6、图7)。居住区平均绿地水平为30%左右,57%住区绿地率取值在30%~40%范围内;6%的居住区绿地率小于25%,说

明居住区存在一定的开发失控现象;19%的住区绿地

率是45%及以上的,在城市建设用地急剧紧张的背景下,高绿地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粗放与低效,也反映出控规中对绿地率指标限定下限值的不足。

空间分布上,洛溪板块、中心城区北区和南区住区绿地率相对较大。77个住区位于“已有绿地率控制指标”区域,其中不符合控规要求绿地率指标的有12个,占16%,反映居住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开发失控;符合控规但住区绿地率≥45%的住区有12个,占16%,主要分布在洛溪板块、中心区中区和南区。其中中心区地块综合价值较高,高绿地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粗放与低效。

现状居住区容积率有65个数据,而绿地率只有30个。以绿地率35%

的住区为例,其中

图6 居住区现状绿地率取值情况1(自绘) 图8 居住区现状绿地率分布图(自绘

)

图7 居住区现状绿地率取值情况2(自绘) 图9 与控规指标矛盾的住区分布(自绘

)

图10 1998-2013年居住区绿地率与容积

率关系图(自绘)

包括容积率跨度从1到3.8的住区。证明单一固定的绿地率指标不能保证生态水平,为了更好的发挥绿地率指标的实际意义,需加强生态效益的评估。

2.4 绿地率存在问题

现行居住区绿地率控制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1)单一固定的绿地指标不能保证居住区的生态水平。技术标准的绿地率指标并不以居住人口密度等因素为基础,但实际开发中高人口密度的住区显然比低人口密度的住区需要更高的绿地率。而确定居住区人口密度的控制要素是容积率,因此,为有效发挥住区绿地的生态效应与生态水平,绿地率指标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容积率间的关系。

(2)绿地率指标确定依据不充分,缺少地块实际的综合考量。绿地率指标依据规定性技术标准与规划成果,缺乏适应性与科学性。一方面导致绿地率的实施性降低,产生开发失控现象;另一方面,存在部分开发商盲目提高绿地指标,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制定指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块经济价值,实现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居住区绿地率分区研究

3.1 基于生态效益的绿地率确定 3.1.1动态方程

绿地率反映住区具有的氧气供应潜力,根据碳

氧平衡原则,住区居民的总耗氧量与绿地的释氧量应达到平衡。住区耗氧量与人口数量相关,而决定人口数量的开发指标为容积率。因此,容积率与绿地率之间形成一个氧气需求量与供应量的等量关系,根据关系函数,对番禺区“人均耗氧量”、“每平方米绿地的释氧量”、“人均居住面积”这三个系数进行确定并由此得出适合番禺区的住区绿地率动态方程(见图11)。

(1)人均居住面积

根据2000-2012年《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得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数据,通过对二者回归分析(见图12),预测2020年人均住房面积为42.39㎡。

图11随容积率而变化的居住区绿地率动态方程(自绘

)

图12番禺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随年份

变化关系图(自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