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合集下载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系统地来学习我们中国的诗词,我感受很深,也有很大的触动。

这本书共分为十七讲,分别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晏殊、李璟、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吴文英等诗人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极高的诗词作品。

对这十五位诗人的讲解,作者都曾结合了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各个方面。

书中的每一讲都介绍了一到两位作者,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一讲都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诗人在书中讲到的每一首诗词、每一位诗人,都会进行比较和联系,既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

例如,冯延巳对于晏殊及欧阳修的影响,以及这三位诗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柳永的词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拓展,以及对苏轼和周邦彦的影响;苏轼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轼和辛弃疾两人词的异同;周邦彦对姜夔以及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周邦彦、姜夔和吴文英三人作品的异同。

通过叶先生的分析讲解,在不断的比较中建立联系,让一位位诗人,一篇篇诗词不再孤立,让文字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读者更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灿烂的诗词文化,赋予了诗词新的生机,也让我这个二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后该如何教孩子学好语文。

我觉得把诗人和作品比较联系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本书第二个特色就是讲解分析细致入微,对一个时期内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你单单以为这本书只是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那就未免太草率了。

我觉得叶嘉莹先生这本书的立意很高,她把唐宋诗词放在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角度,甚至是整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中,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叶嘉莹先生曾说,她在书中也曾结合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在现在的开放政策下,青年们中间已经涌现了一股向西方追求新知的热潮,而古典文学的研讨和教学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得不求新的地步,所以先生就是想要以世界文化历史的大坐标为背景,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一点反思性的尝试。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感情的,不过他虽然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保持了词的本色。

他所写的爱情不再是一个没有个性的,随便给一个歌女唱的没有主人公的爱情歌曲了。

他往往用男子的口吻:我,写我所爱的女子。

我写的就是我自己,是男子对女子的感情,主观的感情。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他说跟一个女子离别了,还怀念她,梦见她了。

“昨夜夜半”,我“枕上分明梦见.”。

我跟这女子什么时候分别的呢?前一首《女冠子》说: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有月,有日,有年,我悲哀,我怀念,这是韦庄。

梦见什么?梦见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回来跟我说话。

“语多时”,谈了很长的时候,这个女子像从前一样美丽,“依旧桃花面”。

而且说话时的表情比较羞怯,时常垂下眼,低下头来,“频低柳叶眉”。

说“半羞还半喜”,她一方面见到所爱的人很欢喜,但一方面又很羞怯。

“欲去又依依”,我梦中梦到我们再见面,也梦到分离,梦到你要走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肯分别的样子,然后一梦醒来,“觉来知是梦”,那桃花面柳叶眉都是梦,所以我有说不尽的悲哀。

这是多么直接,多么真率的一种感情。

还有: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他还是用主观的男子怀念所爱的女子的口吻写的。

他说我记得在一棵花树下,一个深沈安静的夜晚。

在什么地点?是“水堂西面画帘垂”。

我第一次跟谢娘见面“携手暗相期”,我们订了海誓山盟,可是,我们分别了,“惆怅晓莺残月”,在破晓的莺啼,而天上的落月西斜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相别了。

“从此隔音尘”,连信都收不到了,踪迹形影更看不到了。

“如今俱是异乡人”,我们现在都离开了原来的地方。

“相见更无因”,再想见面,一个机会也没有了。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我们昨天曾经谈到柳永,说柳永这个人性格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个是有浪漫的天性,有音乐的才能。

从很年轻的时候,他就从事于当时的流行歌曲的创作了。

而且,他所从事的流行歌曲的创作,还与当日那些个达官显宦,像晏殊、欧阳修这些人不十分一样,因为晏殊、欧阳修所写的词,是他们这些个高级的达官贵人聚会的场合所演唱的歌词。

而柳永,因为他当时年轻,也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往来的都是市井之间的乐工和歌女。

而且,因为他对于音乐有特别的才能,特别的爱好,他就填写了一些被那些达官贵人们认为是比较浅俗的市井曲调、流行的慢词曲调。

我上次曾经讲过,有一次柳永来见当时身为宰相的晏殊。

我现在还要谈到,我以为在柳永的内心之中有一个想法,他认为当时的歌曲这样流行,而且这些个达官贵人像晏殊、欧阳修、范仲淹都填写歌词,便自以为他有填写歌词这样的才能,是可以得到那些人的赏识的。

根据宋人笔记记载,柳永的一生与他填写歌词的事情结合了很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人和他的作品结合了这样密切的关系,柳永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人。

他一生的很多的遭遇,都与他填写的歌词有密切的关系。

他自己心里想,他可以因为填写歌曲而得到上边的欣赏,他过去果然也填写过一首歌词,甚至得到过皇帝的欣赏,像他的《倾杯乐》。

我现在还要附带说明一点,在词的牌调里边,有的时候后边常常有这个“乐”二字。

“乐”有两个读音,像《齐天乐》、《清平乐)、《中兴乐》,读如月(yuè),但是,《抛球乐》、《倾杯乐》读如勒(lè)。

我所根据的是清朝万树(字红友)的《词律》。

因为《词律)是以牌调最后一个字的韵目为标准来编排的。

《词律》把《齐天乐》、《中兴乐)编在乐(yuè)的韵目里边。

《倾杯乐》、《抛球乐》编在乐(lè)韵目里边。

我们来看柳永写的《倾杯乐》: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

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三)我们现在看他的一首《水龙吟》。

《水龙吟》是一个曲调的名字,关于词的牌调,我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大家讲。

早期诗人、文人写的词,温庭筠、韦庄所写的词都是词里的“小令”,是非常短小的酒筵间的歌曲。

而像《水龙吟》这样的牌调是“长调”,篇幅比较长。

本来民间的歌曲,像敦煌歌曲原来早就有篇幅长的曲子。

不过早期诗人文士多用小令,诗人为长调歌曲写了大量歌词的是始于柳永,于是文人用长调写歌词的才逐渐多起来。

长调该怎么样呢?短的歌词由于篇幅短,可以抓住重点来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就可以过渡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了,只要掌握感情的重点来写就够了。

而长调,因为篇幅长,写时就一定要铺陈,要展开来写。

长调的铺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柳永所用的是一种平叙的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按时间、地点一直地说下去,如柳永的词《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柳永的这首词,上半阂是写景,下半阕是写对女子的怀念。

前面写景,后面写情,层次分明。

前面在写景之中,表现了一点自己的感慨,“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后边,“临风,想佳丽”,是男女的爱情。

词的进展是很妙的。

韦庄、温庭筠只写爱情,但不直说自己的情怀志意。

柳永写的时候,他站出来,作为一个仕宦失意的人,自己写才人的悲慨,写悲秋的情绪,写秋天的草木黄落、凋零,一个才人生命的落空。

而后半首马上回到男女的爱情,那是因为那时候长调展开时不能摆脱男女的感情。

尽管他自己也站出来写悲秋的感慨,但总是他马上就回来写男女的爱情。

柳永一向都是这样写的。

总是前面几句有悲慨,后面几句马上写爱情,当然柳永更多的词是全篇都写爱情的。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辛弃疾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辛弃疾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辛弃疾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辛弃疾辛弃疾本身是要进的,是忠义奋发的。

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

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

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

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

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就已经沦陷十年了。

祖父辛赞在他童年时常带着一群儿童去游览,指点山河,培育他们的国家民族思想。

当他二十二岁时,召集了二千多忠义之士。

此时,山东有位农民叫耿京,也组织了义勇军,手下有数十万人之多。

辛弃疾就带领他的人归附了耿京。

他为耿京出谋划策,说在沦陷区起义,一时兴起来的热情很容易就消退了,真正要光复国土,就要与朝廷取得联系。

耿京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于是就命辛弃疾带一批人南渡,到了建康,即今日的南京。

那时在建康巡幸的宋高宗召见了他,授予他们这些北方起义的人以官职,希望两边能够联合。

而当辛弃疾从南方北归,听耿京被害的消息,就带领了一批人马冲入金营,活捉奸细张安国,连夜押到建康斩首。

他相信,到南方之后,我一定可以打回北方去,我的故乡一定会光复。

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的,放废家居。

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他到南宋之初,曾经知滁州,此地十分荒凉贫瘠。

辛到后减免赋税,号召商贾,修养生息,不过一年的工夫,滁州就整个改观了。

他又做过江西提点刑狱,安抚使,湖南安抚使。

他的志意是收复失地,无论到哪里,想的都是备战,反攻。

来到湖南后,组织了“飞虎军”,并花了不少钱盖军营。

有人密告他用钱太浪费了,皇帝就下金牌诏令他停止训练。

辛弃疾把金牌藏起来,此时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于是他下令所辖居民都要从自己的家里揭下两片瓦交来。

他对皇帝汇报说你的金牌收到了,我的飞虎营已盖好了。

还有一次江西大饥荒,辛弃疾把公家的钱拿出来到各地购买粮食,救济灾民。

而且他说如果有人囤积粮食,搞投机倒把,我就斩。

当他分配买回来的粮食时,信州太守说:我们也有饥荒,你们是否能分一部分给我们。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摘要:I.引言- 介绍叶嘉莹及《唐诗宋词十七讲》- 阐述本书的主题和结构II.唐诗概述-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 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唐诗的特点和影响III.宋词概述- 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 宋词的特点和影响IV.叶嘉莹的唐诗宋词研究- 叶嘉莹的学术背景和成就- 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的研究成果- 叶嘉莹的研究方法和特点V.结论- 总结叶嘉莹的《唐诗宋词十七讲》- 评价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研究的贡献- 展望唐诗宋词研究的未来发展正文:I.引言叶嘉莹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唐诗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的一部代表作,全书分为十七讲,详细地讲述了唐诗和宋词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特点及其影响。

II.唐诗概述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诗歌。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唐诗仍处于摸索阶段,盛唐时期,唐诗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许多著名的诗人。

中唐时期,唐诗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白居易、刘禹锡等大批杰出的诗人。

晚唐时期,唐诗逐渐衰落,但仍有杜牧、李商隐等优秀的诗人。

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有:杜甫的《春望》、《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等。

唐诗的特点是: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注重形式美,追求韵律和谐;表达直接,感情真挚。

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III.宋词概述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唐代的曲子词。

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宋词逐渐成熟,出现了苏轼、李清照等著名的词人。

南宋时期,宋词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出现了辛弃疾、陆游等大批杰出的词人。

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阅读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嘉莹先生,字迦陵,一生痴情于中国古典诗词。

先生出生于书香之家,家教甚严,父亲叶廷元为北大英文系的高材生,母亲曾任教于女子职业学校。

先生六岁开蒙,熟读《论语》,十一二岁即可为文作诗,小学时成绩亮眼,跳级进入初中,十七岁考取辅仁大学。

1945年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1948年随先生赵东荪去到了台湾。

1966年离开台湾。

1969年定居温哥华。

我很爱读诗词,尤爱词。

这是从高中时候开始的,我的语文老师让我爱上了中国古典诗歌,她并不会古板地告诉我们这句词是什么意思,又表达了什么主旨。

她会把重要地字词讲完,扫清我们理解地障碍。

之后就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它的内涵,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毕竟每一个人由于经历不同,对同一首词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在书中叶先生也表达了这种想法。

她说词这种东西很奇妙的一点,就是它可以给读者丰富的多方面的联想。

读者因自己的修养品格和过去所收到的教育背景、环境、传统的不同,而能够从里边看出新鲜的意思。

叶先生的这一段话对于那个问题就解释得越发清楚了。

词最开始是配合着音乐歌唱的歌词,这种歌词本来只在民间流行。

后来读书人觉得歌曲音调很美,就开始自己填词。

词是有音律美的,以前都被忽略了。

直到遇到高中语文老师,她给我们听唱出来的词,让我们去感受音律的美,这是我对诗词的热爱,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在本书的开头,她讲了这本书写成的缘由,1986年她因为加拿大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要与川大的教授合写一本关于词学的书,在回国后,她见到了母校辅仁大学的校友们,大家邀请她做一次讲演,她的这次讲演不仅有校友会的同学参加,很多热爱中国诗词的人都来了。

她被人们的热情所感染,便开始在国内讲学。

这本书就是由她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喜爱古诗词的人都能读懂。

先生从唐宋词的源流讲起,从诗言志讲起。

主要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南唐二主,及至晏家父子、欧阳修、柳永,次的流传就越来越广了,而苏轼和辛弃疾两人更是将词推向高潮,不再局限于儿女私情,也可以显出胸怀,家国之情。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第一讲:唐诗宋词的背景与发展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心灵之音。

本讲将介绍唐诗宋词的背景与发展。

唐诗是盛世文化的产物,壮阔的盛世景象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精湛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人文思考使得唐诗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而宋词则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抒情为重,追求细腻的描写和微妙的情感表达。

第二讲:古代文人与唐宋诗词的关系古代文人在唐宋时期是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他们不仅是文学的创作者,更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他们以诗词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观察。

他们的诗词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讲: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与贡献叶嘉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与贡献不可忽视。

他以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眼光,阐释了许多经典之作,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魅力。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的藏书,也让广大读者受益良多。

第四讲:十七篇精选的古诗词欣赏本讲将选取十七首唐诗宋词进行欣赏。

这些作品涵盖了唐宋时期不同诗派和流派的代表作品,既有唐诗辉煌时期的佳作,也有宋词绚丽多彩的经典之作。

我们将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诗词,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感悟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第五讲:叶嘉莹对古诗文化的教育意义古代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叶嘉莹先生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一直注重对古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他通过对古代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六讲:叶嘉莹唐诗宋词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叶嘉莹先生对唐诗宋词的研究见解独到,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讲将探讨叶嘉莹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旨在促进唐诗宋词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学者们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讲: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韵律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韵律美成为文人雅士追求的对象。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儿浅薄的感想。

《唐宋词十七讲》是1987年嘉陵先生在北京、沈阳、大连等地举办唐宋词十七讲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其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十五家词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最爱以血书者’”。

这本是王国维称赞李后主之词的,但一切伟大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作者的生命,大词人跟小词人层次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感发生命的大小厚薄的不同。

这十五位词人确实在词之境界上有高低之分,词的生命有大小厚薄之不同,然先生选这十五位词人来讲,是他们对词的演进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中国的传统文学一直有道德伦理,政治教化方面的作用,而有一种文学形式在诞生之初并没有这些方面的束缚,这种文学形式就是词。

词与过去的文学传统是脱离的,因为词本是为了配合音乐曲调的歌词,在歌筵酒宴之间让美丽女子歌唱的。

然而,词“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词在发展过程中,从原本市井之间的流行歌曲,到文人、士大夫用来表现自己内心之中最幽深、最隐藏、最含蓄的感情。

先生说:“读诗词,要超出外表所说的情事,看出一种精神上的本质才行。

”嘉陵先生讲词旁征博引,令人信服。

为了说明“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指的是什么,先生列举出“山眉”“山枕”“山屏”等几种可能,然后一一分析,最后得出“小山”是“山屏”的结论。

讲“懒起画蛾眉”的“蛾眉”联想到“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先生讲词不是粗暴地讲一讲原文大意,分析一下作者主旨,而是一句一句、一词一词,乃至一字一字地分析,挖掘,引用丰富的诗词来例证。

先生在对词之演进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在叙述词人个人风格特色时,也兼顾他们在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影响和关系。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今天我们要开始讲南唐的两位词人了,就是南唐的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我想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位词人。

尤其是李璟,我们称他李后主。

但是,在我们讲李璟和李煜的词以前,我现在要再回来谈到一点理论上的问题。

我们讲座开始讲温庭筠词以前,我曾谈了一些如何来欣赏词的理论,然后我们就讲了作品。

后来欣赏韦庄、冯正中两个人,我都集中地讲了他们的作品。

作品讲的多,理论的谈话就比较少。

可是,现在我们是应该停下来作一个回顾的时候了。

我们回顾到第一天我们讲的,引用了西方的阐释学hermeneutics的说法。

阐释学本来要追寻作者的原意。

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阐释古人的作品的时候,都带了我们自己的时代和个人的色彩。

因此,阐释学家们就说,我们追寻作者原意的结果,有的时候常常增加了我们解说人自己的背景的影响,就产生了一种衍生义。

像我们讲温庭筠词时所说的,张惠言说温词有屈子《离骚》的意思,说“照花前后镜”那几句诗,有《离骚》“初服”之义。

这是衍生义,这是张惠言说词的时候加上的衍生义。

我们今天要开始讲南唐中主的词了。

南唐中主词,我们选了一首。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簌簌泪珠多少恨,倚栏干。

-《山花子》这是一首小词。

而这首小词,王国维有评语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人间词话》这就牵涉到另外一种衍生义的解释了。

我们刚才说张惠言把温庭筠的词说成有风骚比兴之意,这是衍生的意思。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同样是一种衍生义。

南唐中主李璟这两句词的时候,也许只是写眼前所看见的“菡萏香销翠叶残”的景物,他不见得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一)下面咱们要讲韦庄的词了。

咱们在讲温庭筠的词的时候,你能够发觉,温庭筠的词比较是客观的,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说那个女子“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那个女子是悲伤,是欢喜?是相思,是怀念?他说了吗?没有说呀!确实是咱们讲的第一首,“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所呈现给咱们的也只是一幅图画,没有强烈的鲜明的主观的情感的表达和说明。

这正是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确实是歌筵酒席之间写给漂亮的女子去歌唱的歌词,诗人在写词的时候没有像作诗的时候有一个言志的意思,说我要表达某一种情感和心意。

“言志”,确实是说我自已的志意。

歌词的作者没有这一种意识存在。

他客观地写一个漂亮的女子,不表达自己主观的情感。

可是作品的美感却给咱们一种感受,它的语言符号,它的语码给咱们一种联想,把它的意义加深了,这是词第一步的进展。

可是,它还保留了没有主观思想和情感的特质,它只是写漂亮女子香艳的歌词。

到了韦庄的时候,词的进展就有了一点的进步。

韦庄的词有了什么呢?有了主观的抒情。

温庭筠他在语码里所透露的,有无他在生活上仕宦方面、政治方而被迫害或不得意的托喻?咱们上一次介绍温庭筠的生平,他的词或许有这种托喻的可能、可是他没有直接表现,这确实是什么缘故很多人不相信张惠言话的缘故。

因为作者自己没有主观的情感的表现,而屈原是有的,咱们相信屈原有托意,因为屈原曾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他把他关于国家的忠爱,做了主观的表现和说明。

他不是只用美女的形象,可是温庭筠只有美女的形象,没有表现主观的情感。

因此,咱们不能够确信说温庭筠那些个词里边果然是有一种喻托。

这确实是大伙儿不完全相信张惠言讲解的缘故。

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情感的。

只是他尽管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维持了词的本色。

确实是所写的情,只以爱情为主,跟他所写的诗有一种士医生念书人的理想和志意是不相同的。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P1 / 11:30诸位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朋友们!我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心情是非常感动的。

我是1924年在北京出生的,1945年大学毕业的,1947年的冬天离开了我的故乡北京。

因为我结婚,(1948年)随着我先生工作的调动,去到了台湾。

1966年离开台湾,到了美国。

1969年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直到现在。

自从1947年冬天离开了我自己的家乡北京以后,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教书的工作岗位,我所教的内容,都是中国的古典诗词。

我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很高兴能够把自己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介绍给国外的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们,有一种文化交流的意义。

我1977年回到祖国来旅游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有的旅客,拿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他们都非常欣喜,非常热情地在阅读。

我在旅途之中就受到了很大的感动。

我想我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培养我受教育的,我多年来在海外宣扬我们祖国的文化,这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可是当我在1977年旅游的时候,看到我们自己祖国的同胞这么爱好中国古典诗词,我想我也应该回到祖国来,与我们祖国的文化的源流能够继承接续起来。

我好像是一滴水,要回到我们祖国的江河之中。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有一个念头,我愿意回到自己祖国来,也能够教古典诗词,跟国内的爱好古典诗词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的朋友们来共同研讨,向他们学习。

这一次的讲座,我自己本来没有想到能够有这么多的朋友来参加。

因为本来我是去年(1986年)4月,由于加拿大跟中国的文化交流,要与川大缪钺教授合写一本论词的书而回到祖国来的。

那个时候见到了我们辅仁大学校友会的学长、朋友们,他们跟我说,要我给校友会作一次讲演。

我想校友会的很多学长为我们校友会的筹备和建立,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在海外一点也没有贡献,所以当校友叫我作几次讲演的时候,我想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就答应作一次讲演。

我本来以为就是校友会的朋友们,可是没有想到,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一、作者介绍叶嘉莹,字迦陵。

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先生‛,‚先生‛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

早年因政治动乱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支撑家庭。

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里说‚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慰藉。

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

你才不被这些利益物质的欲望所迷乱。

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和家庭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恒的。

怀着对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89年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说:‚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死了,是比心灵麻木还要严重。

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

所以在内心空虚的时候就要去阅读,去旅行,去寻找心灵的敏锐性,去寻找给予内心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2温庭筠(一)以上只是简单的对词的特质的介绍。

现在我的开始介绍第一位作者-温庭绮。

我们说词在中国文学体式之中是很奇妙的一种文学体式,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载道言志的观念,摆脱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束缚,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

我们在讲的时候,先不介绍作者的生平。

在海外,外国的朋友讲中国诗的,他们最不同意的,最不赞成的,就是说我们喜欢用作者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

本来批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把衡量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可是,我们中国评论一篇作品,常常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

这是对重点的一个误置。

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不合乎文学艺术的原理和原则的。

特别是在60年代的时候,那正是西方所谓新批评(New criticism)盛行的时候,有些所谓现代派诗人,还有些诗歌的理论家,像艾略特(T.S.Eliot)和卫姆塞特(W.K.Winsatt)等人,曾提出作者原意谬论(Intentional FaLLacy)之说,以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textur,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以为这才是决定一篇诗歌作品的好坏的标准,而不是从作者原意来决定的。

可是,这些年来,从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阐释学(Hermeneutic)学派流行以后,因为他们要推寻作者的原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所以又开始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了。

我个人以为这两者本来是不可偏废的。

可是词作为给美女歌唱的爱情的歌词,我们可以暂时先不介绍温庭筠的思想和生平,而直接看他的一首词-《菩萨蛮》。

《菩萨蛮》是一个词曲曲牌的牌调的名字,而不是像诗里边的题目。

且看这首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孺、双双金鹧鸪。

我们从这首词的表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他写的是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摘要:
1.野马尘埃的含义
2.野马尘埃的造句方法
3.野马尘埃的实际应用
正文:
野马尘埃,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用来形容局势动荡不安,或情况紧急。

其中,“野马”指的是在原野上奔跑的马,而“尘埃”则是指飞扬的尘土。

当马在原野上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如同飞扬的尘埃,因此得名“野马尘埃”。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那么,如何用野马尘埃这个成语来造句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句子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紧急或动荡的局势。

例如:“战争使得国家陷入了野马尘埃之中。

”这句话表示,由于战争的影响,国家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野马尘埃这个成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来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情况。

在政治领域,可以用来形容国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在经济领域,可以用来形容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在社会领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的不安定和紧张气氛。

通过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某种紧迫和动荡的氛围。

总之,野马尘埃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周邦彦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周邦彦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周邦彦 我们把秦少游讲完了,现在要看另一个作者-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晚期的一个重要作者,是北宋的集大成的一个作者。

因为后边这几个词人的作品很多,词调也很长,我们时间不够了,所以近来我常常把我的论词绝句写出来,就是掌握几个重点,我论周邦彦词的绝句是: 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勾勒见清真。

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

当年转益亦多师,博大精工世所知。

更喜谋篇能拓境,传奇妙写入新词。

早年州里称疏隽,晚岁人看似木鸡。

多少元丰元枯慨,乌纱潮溅露端倪。

周邦彦是个结北开南的人物,他是集结了北宋的大成,而开拓了南宋先声的人物。

他所开拓的先声是什么?很可惜,没有时间讲南宋的词人了。

我要借这个机会简单的说一下,周邦彦开拓出来的一种作风,对于南宋有很大的影响,就是前面绝句说的“不矜感发矜思力。

”我们虽然已经讲了北宋的这么多作者,从唐五代以来说吧,从温韦冯李,晏殊、欧阳修,一直到柳永、苏东坡、秦少游,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的心灵的本质都是不相同的。

有这么多不同的作者和作品,可是你要注意到,所有的截至今天所讲的秦少游为止,他们的好处大都是属于以感发取胜这一个类型的。

其中只有温庭筠是比较不重直接感发的一个作者,不过温词都是小令,所以也就比较看不到什么思力的安排,而是以名物予人以美感之联想取胜的。

自柳永而后虽然长调渐多,但柳永的“对潇潇幕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等词仍是以感发为主的。

苏东坡所写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也是直接的感发。

所以,从唐五代,一直到秦少游“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带给读者的大都有一种直接感动人心的力量,更不用说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了。

所有这些词的好处,都是带着一种直接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这本来是属于我们中国诗歌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从《诗经》开始就是以这样直接的、不隔膜的方式写作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非常直接的给人一种兴发和感动。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李璟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李璟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簌簌泪珠多少恨,倚栏杆。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评语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南唐中主李璟传下来的词很少,现在一般认为值得相信的不过四首而已。

我曾写过一首论李璟的绝句说:“凋残翠叶意如何,愁见西风起绿波。

便有美人迟暮感,胜人少许不须多。

”不须要多,有这么一首词就对得起我们了。

“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说荷花的香气消减了,它已经开了很久,将要残败了。

宇宙之间植物的凋零,不同的花种有不同的凋落方式,引起看的人有不同的感动。

荷花是怎么凋零的?它本来是圆满的花瓣,它的凋落是残缺,是残破,一片片陆续凋落的。

荷叶呢?本来那么大,那么碧绿,那么莹洁的,它也是慢慢干枯,残破了。

这个景物我们知道了。

可是,他是怎样写的呢?假如同样看见荷花的凋落,我说:“荷瓣凋零荷叶残”,意思一点都不改,平仄也完全合乎规律。

这句话就不高明。

为什么“菡萏香销翠叶残”就好呢?词人的好坏,成功与否,就在他创作时那一点点微妙的感觉。

真正的一个伟大的词人,不只是有博大深厚的胸襟,感情,怀抱,而且他有敏锐感受的能力。

那菡萏与荷瓣有何不同?荷瓣荷叶说得比较平庸。

菡萏出于《尔雅释草》:“荷。

其花菡萏。

”给人以珍贵的感觉。

“香销”,香是多么美好芬芳。

“翠叶残”,翠是翡翠的碧绿的颜色,也给人珍贵美好的感受。

所有的草木都会凋零,但越是珍贵越是美好的生命的凋零,就引起我们更深更大的悲哀。

碧绿的水波是菡萏托身所在,是菡萏生长的整个大环境。

他说“ 菡萏香销翠叶残”还不算,而且更是“西风愁起绿波间”,强有力地表现了一种生命摇落凋伤的悲哀,正是这种感发的力量引起王国维联想到“ 众芳芜秽”。

屈原说:“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如果我种的花死去了,你们大家种的花却活着,那我一个人种的花都死掉有什么关系!他说我所悲哀的是“众芳”,是大家的花都死去了,这才是可悲的事情。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5王沂孙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5王沂孙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55 王沂孙(四)我现在就要回来说了。

到中晚唐五代以后,有词兴起了。

咏物词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我刚才说了,早期的词,就是民间里巷之间流行的歌曲,无所谓专门咏物的词。

文人诗客插手来写的时候,都是写美女跟爱情的。

他们写美女的时候,写爱情的时候,并没有把美女当作一个物来写,也没有一定要在美女之中有托意。

最早本来是没有这样的意思的,写一个美女是她“脚上鞋儿四寸罗”,有四寸的金莲,是罗做的鞋,“唇边朱粉一樱多”,她嘴唇上搽的红色胭脂就像一颗樱桃那么大;“见人无语但回波”,她看见人不讲话,总是回头一看,好像是似有情又无情的样子。

后边他所写的就是他看到这个女子以后的感情,是“料得有心怜宋玉,也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份共伊么?”那纯粹是风流浪漫的小词。

这么美的女子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的末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

她既然是对我回眸一笑,所以我就料想,这个女子有心怜宋玉,宋玉是有才的,又浪漫的,她一定是对我也有点情意,可是这个女子已经结婚了,有一主人了,是只应无奈这楚襄何。

她是属于楚襄王的,我宋玉再有才气也是没有办法的。

又说:“今生有份共伊么?”这一辈子我能有幸运和她在一起吗?这是什么词!这完全是风流浪漫的,一点寄托都没有的。

就是这样一类的词,词里是本来有这样一类内容的。

还有一首词,说:“晚逐香车入凤城”,我们一起去游春。

傍晚黄昏,女的坐着车,男的游春是骑着马;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坐在一辆香车之中,这个女子很美,我不认得她,就追她的车,“晚逐香车”。

她进城,我就跟她进城。

“东风斜揭绣帘轻”,一阵春风吹过,把它车前的帐幔吹开了一点,我就看到了她。

这个女子也是“慢回娇眼笑盈盈”,冲我回眸这么一看,而且睑上露出了一种微笑,是“慢回娇眼笑盈盈”。

这个男子说了:“消息未通何计是”,我不认识她,也没法跟她通信。

“计”就是计策。

我有何好办法,“消息未通何计是”,“直须佯醉且随行”,我只好假装喝醉了酒,反正我就跟她走吧,看她到底住在哪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词十七讲(作者:叶嘉莹)温庭筠篇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唐宋词。

讲到唐宋词我就想起来,我是出生在北京一个很古老的旧传统的家庭。

我小的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小朋友那样上什么托儿所啦、幼儿园啦、小学啦,对这些我都没有机会。

我是在家里受的旧式的教育。

我小的时候是念的“四书”“五经”一类,像《论语》、《孟子》等古书。

我伯父、我父亲都喜欢古典诗词,所以从小的时候,就教我背诗,就像唱歌一样地背一些诗。

我十一二岁以后,他们就教我学习作诗。

我说作诗,没有说作词,因为中国旧传统有一个观念,认为诗里边所讲的是“诗言志”,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教化,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

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哪?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爱情,是伤春怨别,是这样的内容。

所以我想我的家长,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候只教我读诗、作诗,没有教过我读词和填词。

但是有些个美好的文学,它本身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被它吸引了,就被它感动了。

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给同学写的纪念册上,就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词句。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美,我们分别以后,相隔千里之远,但是我们共同对着天上的明月,借着月光我们就有一份感情交流,彼此怀念的这一种相联系的感觉。

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读词,但是没有人教过我读词和填词。

后来我上了辅仁大学以后,开始读词了,那个时候我曾经跟随孙人和,即孙蜀丞老师学过词,也跟随顾羡季老师学过词。

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是教词,他们也创作、也填词。

而我上大学的年代1941一1945年,那是北平(北京当时叫北平)沦陷的时期。

那个时候,我们老师写作的词里边,常常流露有一份爱国的情思。

所以前几年我回国来,见到我同班的老同学,曾经写了一首诗,里边有这样两句:“读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

”我说我记得我们当年同班的同学,读书的时候正是乱离的战争的时候,北平沦陷的年代,所以说“读书曾值乱离年”。

“学写新词比兴先”,我们学写新词,而新词里边表面虽然写的是爱情,可是它们也寄托了爱国的感情在其中,有比兴的思想在里边。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思索的。

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的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

我年轻的时候,很不赞成这一套说法。

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呢?诗歌的本身,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诗是教化呢?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我以为一般衡量文学,有两个不同的标准。

有的人喜欢用道德和政治的尺寸来衡量文学作品,有的人喜欢用美学的艺术的价值观念来衡量文学作品。

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

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

从隋唐以来,中国有一种新兴的音乐,这种音乐是中国旧有的音乐融汇了当时外来音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词就是配合这些新兴的音乐的歌曲来歌唱的歌词。

所以词本来并无深义。

词,就是歌词的意思。

这种歌词,最早是在民间流行的,后来士大夫们这些读书人,他们觉得这个歌曲的音调很美,可是一般民间的歌词则是比较俚俗的,所以这些文人诗客,就开始自己着手来填写歌词了。

中国最早的一本文人诗客写的词集叫做《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编辑的,完成是在10世纪的时候,那是在中国历史中的晚唐五代十国期间。

《花间集》前面有欧阳炯写的一篇序文。

关于词的起源,我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论词之起源》,大家可以参看。

那篇文章写得比较仔细,我现在讲得简单一点。

我要说《花间集》编选时候的用意和性质。

我们中国人熟知《花间集》就是书的名字。

但是我在国外要讲《花间集》,就要用英文介绍说是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The Flowers,是说花丛里边的歌词的一个集子。

你看多么美丽的名字。

我们老说《花间集》、《花间集》,司空见惯,把它变成了一个非常生硬、非常死板的名词了。

但是,你换一个新鲜的角度来看它,你会觉得《花间集》是个很美的名称。

而且从这个《花间集》的名称里,就可以想象到,那里边的歌词一定是非常美丽的歌词,是当时的诗人文士写了歌词,在歌筵酒席之间交给美丽的歌女去演唱的歌词。

所以欧阳炯在《花间集》的序文里,就曾说这些歌词是“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拍是唱歌打的拍板,檀是檀香木,用檀香木做的拍板。

最早的歌词,《花间集》里收辑的所谓的诗客曲子词,原是交给妙龄少女去演唱的美丽的歌词,这当然要适合歌唱的背景。

所以,写的大多是爱情的歌词,是相思怀念、伤春怨别的歌词。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之中,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本来不在中国过去的文以载道的教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的衡量之内的。

在中国的文学里边,词是一个跟中国过去的载道的传统脱离,而并不被它限制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

它突破了伦理道德、政治观念的限制,完全是唯美的艺术的歌词。

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后来词学家、词学评论家,他们就把道德伦理的价值标准,加在中国这个本来不受伦理道德限制的歌词上面去了。

清朝一个有名的词学家名叫张惠言,他说词这种文学形式,是可以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是可以表现那些有品德、有理想、有志意、有抱负的贤人君子他们内心之中最隐约最深曲的一种内心的怨悱,一种感动,一种追求而不得的这样的怨悱的感情。

他的这种说法是对还是不对呢?有人反对他了。

我现在都是很简单的举例证,如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有一位有名的学者,就是王国维。

他写过一本评论词的书,是很有名的一本著作,叫《人间词话》。

在《人间词话》里边,他就曾批评张惠言,说“固哉皋文之为词也”。

皋文是张惠言的号,他说张惠言讲词,真是太顽固了。

像这些写词的词人,并没有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的用心,而张惠言要这样讲,所以说他是“深文罗织”,是自己画了一个框框,要把别人的作品都套在这个模式之中,这是错误的,这是顽固的,这是不应该的。

所以,王国维批评了张惠言。

可是,另外一个奇妙的事情又发生了。

王国维虽然批评张惠言用贤人君子的感情来讲爱情的小词是不对的,而王国维却也曾经举过很多五代和两宋的词人的词,说这些词人所写的一些个词句,表现了“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

他说像北宋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写的本是相思离别,因为这首词的前半,还有两句,说的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恨”字有的版本作“别”)。

他说天上的明月它不知道我们和相爱之人离别以后的这种离愁别恨的痛苦。

苏东坡也曾有词句说“何事偏向别时圆”!为什么人在分别,你偏偏团圆,更增加我的离愁别恨。

“明月不谙离恨苫,斜光到晓穿朱户。

”他说月亮慢慢地西斜,它的光线从朱红色的门窗照进来,我一夜无眠,看到月光从深夜直到天明,所以他写的是离别。

然后在下半首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因为他头天晚上无眠,没有睡觉,第二天早晨才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天晚上,当深秋的时候,秋风萧瑟。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昨夜的西风,把碧绿的树叶吹得凋零了。

当树叶零落之后,窗前楼上没有了那些个大树的荫蔽的时候,他说我一个人独上高楼,望那天边的远处,我所怀念的人所在的地方,一直望到天的尽头。

欧阳修曾有两句词,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

所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的原是相思离别,可是王国维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

王国维又曾经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说我衣服的腰带越来越宽松了。

这说明人越来越消瘦,《古诗十九首》说的“思君令人老”,我的衣带渐宽是因为相思,因为怀念。

他说我就是为了你而相思而憔悴消瘦的,衣带渐宽,但是我也不后悔,我始终不会后悔。

为什么?因为“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我所爱的那个人,值得消瘦而憔悴。

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种境界。

我想大家对王国维的说法应该是很熟悉的,因为我看到我们国内的报纸上有的时候有人写文章,谈到这三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是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他是说我期待、等待我所爱的人,在正月十五元宵花灯的聚会之上,游人这么多,哪一个是我所寻找的我所爱的那个人呢?他说“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群众之间找了千百次,“蓦然回首”,猛然一回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所爱的人,没有在那些繁华喧闹的人群之中,在灯火最冷清的、最阑珊的、比较黑暗的角落,我看到了我所爱的人。

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种境界”。

我刚才所举的几个例证,都是写爱情的小词。

王国维为什么从这些写爱情的词里边,看到了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呢?关于这三种境界,我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收在《迦陵论词丛稿》里边。

关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是我过去在台湾写的,大家可以参看。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的词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文学作品,它本来是不在社会伦理道德的范围标准之内的。

可是,词这个东两很奇妙的一点,就是它可以给读者丰富的多方面的联想。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读者因自已的修养、品格和过去所受到的教育的背景、环境、传统的不同,而能够从里边看出来新鲜的意思。

刚才介绍说,我可能也会参照一些西方的文学理论。

我其实中国的修养很浅薄,西方的修养也很浅薄。

但是,因为我既然是在中国的旧传统的教育之中生长的,而后来的几十年,我也曾在西方社会生活过很多年,所以我虽然浅薄,但是我有自已个人的一点点感受和体会。

我觉得我小的时候,盲目地反对什么诗教了,什么比兴了,我认为这是很拘束人的思想的。

可是,我现在学习读了一点西方的文学理论之后,反而觉得,我们中国过去很多关于诗词的批评和欣赏的理论,虽然没有像现在西方的那么科学化,那么逻辑化,那么有体系,有思想辩证的这样细密的文学理论,然而却实实在在是合乎西方的某些文学理论的,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

就跟小词本来是爱情的歌词,而居然被张惠言、王国维看出这么多大道理来一样的奇妙。

我要讲的是什么呢?我最近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讲到西方的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有一种我们中文可能是译做阐释学(Hermeneutics)的理论。

西方的这个阐释学是怎么说的呢?本来,Hermeneutics的原义,最初指的是西方对于《圣经》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