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218c56d6c85ec3a87c2c58f.png)
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
2020/11/6
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比较
项目
生存环境
单细胞生物 水环境中
血细胞
血浆中
获取营养的方式
直接从水中获得所需要 的养料和氧气,并把代 谢的废物直接排到水中
?
2020/11/6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组成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肾脏排出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体液的组成
与细胞液有
何不同?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2020/11/6
血细胞
血液的成分
2020/11/6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 活的环境)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 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也叫淋巴。
(淋巴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020/11/6
2)内环境: •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 包括:
•
血浆
•
组织液
•
淋巴
•
图1-1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2020/11/6
左 右 锁 骨 下 静 脉
2020/11/6
2020/11/6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不同点: 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 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 中;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 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 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③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ppt课件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99d1a05087632301212a6.png)
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1.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 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 呼吸酶、过氧化氢酶)、分泌到外环境中的酶 (如消化酶)、核酸以及外界环境物质(如纤 维素、蔗糖)等。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 尿道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 尿液、消化液等)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 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边境战士在巡逻
钢铁工人在炼钢 抗洪战士在补充水分
26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带着问题阅读课文P5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 、
、
三个主要方面。
其2.中浓血度浆与渗细透胞压生约存为的关系: ,其大小主要
与3.渗透压、的概念: 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主
20
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Cl
-,K+,Ca2+,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血浆蛋白、脂质、氨基酸、
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细胞外液
细胞
人体
内环境
外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讨论:P4 从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和细胞代谢产物的角度, 分析细胞的内环境除了水还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资料分析与讨论
1.如何对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分类?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1 细胞的生活(含解析)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1 细胞的生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1b92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7.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1 细胞的生活一、单选题1.木头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A. 树叶B. 有机物C. 无机物D. 水2.栽培在土壤中的农作物,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抑制有害的物质进入植物体,从细胞角度考虑是由于()A. 细胞壁能保护细胞B. 细胞膜具备保护细胞的功能C. 细胞壁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A.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B. 糖类、水和脂肪C. 维生素、脂肪和糖类D. 维生素、糖、蛋白质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 水B. 糖类C. 无机盐D. 蛋白质5.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核酸B. 蛋白质C. 脂类D. 纤维素6.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B. 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C.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分子的大小和是否含碳D. 水、无机盐、核酸的分子比较小,属于无机物7.将鲜红的杨梅放入白酒中能浸泡出红色的杨梅酒,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细胞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8.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液泡9.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 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B. 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C.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D. 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10.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在线粒体上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
请推测:在人的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A. 角质层细胞B. 腹肌细胞C. 心肌细胞D. 脂肪细胞11.目前,我国居民身份证登记信息包括了录入指纹,那么,控制人指纹的遗传信息存在于()A. 细胞膜中B. 细胞质中C. 细胞核中D. 细胞壁中12.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DNA就是染色体;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c49282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9.png)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细胞的环境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并保持适当的温度、pH 值和水分。
以下是细胞生活的环境的一些重要因素。
首先,细胞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这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例如通过食物或培养基。
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和细胞质之间的通道进入细胞内部。
其次,氧气也是细胞生活的必要条件。
细胞需要氧气来进行代谢活动,如呼吸作用等。
氧气可以通过呼吸系统通过肺吸入,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
另一个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因素是维持适当的温度。
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但一般来说,细胞在体温下生长最佳。
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细胞的代谢功能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细胞还需要适当的 pH 值。
pH 值是指环境的酸碱度,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影响的。
如果 pH 值过高或过低,细胞的功能将受到影响。
对于许多细胞而言,维持 pH 值在 7.2至 7.4 的范围内最为适宜。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水的可用性。
细胞中的所有反应都需要水作为介质。
水不仅是在细胞内部进行代谢活动所必需的,而且还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帮助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
如果水分缺乏,细胞将无法正常运作,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总之,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营养、氧气、温度、pH 值和水分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
只有当这些因素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时,细胞才能正常地生长、繁殖和执行其功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43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32a6ca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7.png)
【情境迁移】 给身体健康的人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后,组织液含 量增加吗?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50 mL吗?为什么? 提示:给身体健康的人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后,生 理盐水会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即组织液含量增加;由 于生理盐水为人体内环境的等渗溶液,内环境渗透压相对不 变,细胞内液不会增加。
探究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一些人吃饺子时喜欢蘸醋,但其内环境中的pH并未 明显下降,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提示:人体内环境中存在HC、H2CO3等物质,可调节 pH,使其保持相对稳定。
2.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身体常出现组织水肿现象,试解释 其中的原因。
提示: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 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 水肿现象。
细胞外液中存在的物质
【例3】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血红蛋白、H+ B.呼吸氧化酶、血浆蛋白、激素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葡萄糖、氨基酸、HP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呼吸氧化酶在线粒体内, 载体在细胞膜上,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葡萄糖、氨 基酸、HP都属于内环境成分,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探究四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内环境→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CO2: ①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组织细胞。 ②CO2:排出过程与O2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3)代谢废物:
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仅依靠内环境和细胞是无 法维持的,还需要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 现物质交换。这说明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外界环境, 体现了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b377f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1.png)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这个环境因不同的细胞而异,但有些基础条件是共通的。
在细胞生活的环境中,温度、pH值、水分、氧气、营养物质等因素对细胞生长和发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细胞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细胞内的酶活动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不同,但一般在37℃左右能达到最佳状态。
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细胞酶活性会降低或完全失活,造成细胞死亡。
pH值细胞内的pH值对其生长和发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细胞生长在pH 7.2 - 7.4的中性环境中。
当环境的pH值偏离正常范围时,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甚至影响细胞内部的酶的结构和酶活性。
水分水是细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细胞内物质的传递和交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环境中缺水时,细胞内的水分会大量丧失,从而影响到细胞的代谢和生理活动。
氧气氧气是组成生命体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的线粒体,而线粒体则需要氧气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当环境中缺氧时,细胞无法从氧气中获得肌肉,从而影响到细胞的生理活动。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础,每种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也不同。
在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也会对细胞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细胞生活的环境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环境中的温度、pH值、水分、氧气和营养物质等因素都会对细胞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对应细胞的环境需求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节,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0f595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份、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咱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切分析。
五、教学方式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讲课教学大体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讨、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进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利用课间时间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的学习。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合作探讨、精讲点拨探讨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不论男性仍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淋巴等〔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 11细胞生活的环境_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 11细胞生活的环境_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8f670b02020740be1e9bb2.png)
5、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D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 C、供给水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1)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②和③
。(填标号)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 显下降? 不会 ,原因是图中标号 ② 内存在着 缓冲 物质。
2013-6-7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成 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含 量(%) 90.7 4.4 2.1 成 分 含 量(%) 0.2 0.22 0.38
蛋 白 质
脂 质
卵磷脂 胆固醇 Na+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0.4
0.005 0.012 0.025
K+
0.02
0.01 0.0035 0.0001
思考?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生给别人输液时为 什么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 NaCl溶液,它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0.9%,组织细胞会吸水
溶液的质量分数高于0.9%,组织细胞会失水
2013-6-7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3、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下列哪项正确: A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B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D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2013-6-7
练一练 1、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B )
A、内环境指的是人体内的体液
细胞生活的环境—习题
![细胞生活的环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a3878caef8941ea66e051f.png)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单选题部分: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B.血液、体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和组织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和组织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血浆、淋巴3.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4.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 .组织液淋巴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5.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6.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氧气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7.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浆D.组织液8.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 .细胞外液B .细胞内液C .血浆、组织液、淋巴D .内环境 9.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A. 两者都由上皮细胞构成,无区别B. 构成两者的上皮细胞的层数不同C. 毛细淋巴管有一端是盲端D. 构成两者的细胞类型不同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 .组织细胞 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 .各级动脉和静脉 D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1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1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4.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 .组织液B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 .淋巴和组织液D .消化道和组织液 1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16.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Fe 2+B .K +C .Na +D .Ca 2+17.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后血浆的pH 会( )A .大于7.35~7.45B .远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 .稳定在3~418.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 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B.减小C.不变D.趋于酸性19. 长时间运动引起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其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 2、 Na 2CO 3 B. 降低、乳酸、 NaHCO 3 C .升高、CO 2、H 2CO 3 D .升高、乳酸、NaHCO 320.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 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ee9dccd9ed630b1c58eeb56e.png)
(2)酸碱度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酸碱平衡维持:缓冲对:NaHCO3/H2CO3 ; Na2HPO4/NaH2PO4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酸碱平衡维持:缓冲对:NaHCO3/H2CO3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讨论:内环境如何完成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讨论:内环境如何完成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6)以上讨论是否增进了你对本章首页题诗的理解?
讨论:内环境如何完成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6)以上讨论是否增进了你对本章首页题诗的理解? ① 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约占 2/3
约占 1/3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内环境
1.体液: 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约占 2/3
约占 1/3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 细胞外液 —— 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含量
3.1~5.2mmol/L 137~147mmol/L 3.5~5.3mmol/L 2.2~2.65mmol/L 0.81~1.45mmol/L 0.73~1.06mmol/L
11~30μmol/L 99~110mmol/L 22~28nmol/L 21~31.3mmol/L
4. 细胞外液的成分
4. 细胞外液的成分
讨论4:从葡萄糖、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尿素、钠中,任选一种你熟 悉的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第1册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第1册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b6ce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1.png)
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教学难点: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min
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不断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引导,以草履虫为例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参与各种器官的组成,最终得出“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内环境让每一个细胞共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
1min
小结
本节课重要概念小结
10min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任务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1: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和问题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绘制内环境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概念图。
归纳概括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泌尿和循环系统与外界环境建立物质交换路径,内环境也是外环境和细胞之间的中转和缓冲。
分析细胞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认同单细胞生物需要生活在水环境中,并提出问题:“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 min
人体内的液体环境
认识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观察血液高速离心后的结果,初步认识血浆。
15min
细胞外液——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认识内环境
任务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都有哪些物质?
2. 通过绘制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之间的关系图,阐明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内环境是一个整体;通过绘制简图表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阐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模仿并运用绘制关系图的方法直观表现生物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2课时) 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一自主学习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___________中。
(2)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______________的液体。
体液包括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和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3)内环境是由构成的环境。
其成分可分为、和。
因此内环境也叫(约占有体液1/3)。
(4)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的液体,又叫液。
它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环境,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有时手和脚磨出“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5)血浆并不就是血液,它是血液中除去后的液体部分,是直接生活的环境。
(6)淋巴液也叫 ,其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_____ 。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的______________。
(7)说说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相互关系,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思考:细胞内液和细胞液概念等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根据下列血浆化学成分平均值分析:(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
无机物包括和(如Na+、K+、Ca2+、Mg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如葡萄糖)、(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从表中可以看出、离子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_____________。
(4)血浆中的HPO42-、HCO3-作用主要是维持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水90.7 卵磷脂0.2血清白蛋白 4.4 胆固醇0.22血清球蛋白0.4 Na+0.38纤维蛋白原0.005 K+0.02氨基酸氮0.012 Ca2+0.01尿素氮0.025 Mg2+0.0005其他非蛋白氮0.38 Fe3+0.0001葡萄糖0.08 Cl_0.36乳酸0.025 HPO42_0.01各种脂肪酸0.38 SO42_0.0001脂肪0.14 HCO3_0.17血浆的 __________。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6)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___,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括、和三方面。
(2)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少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主要来源于和两种离子。
人细胞血浆的渗透压约为_____kPa。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
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左右。
思考:运动员剧烈运动之后,体内血浆PH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人体内组织细胞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可直接从__________中获得;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也可直接排到____________中。
(2)维持渗透压的Na+、C 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都是来自于____________。
后者经过________系统的消化、吸收(这些物质被吸收的方式都是______________),并进入____________系统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3)______________是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知识速记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
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4、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1)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2)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3)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5、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
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 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二合作探究案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内环境指什么?主要由哪些液体组成?“内”的含义是什么?1-2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1-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思考,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血泡,血泡和水泡的成分相同吗?1-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下列液体是否构成内环境,说明理由汗液尿液血浆消化液细胞质基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典例1.图1—3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细胞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内CO2浓度_____(大于、小于、等于)胰腺细胞中的CO2浓度。
(3)若图中毛细血管中的氧气被运输到图中组织细胞中利用,至少通过了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
2 细胞外液的成分和本质2-1仔细分析教材P4<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列举血浆中的成分可划分为哪几类?(2)根据内环境三种成分的相互关系,想一想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哪两者成分最相近,并说明理由。
胰腺细胞2-2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1血红蛋白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TP合成酶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胃蛋白酶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属于内环境的一组是( )A 氧气氯离子胰岛素载体蛋白B 二氧化碳凝血酶原胃蛋白酶尿素C 呼吸氧化酶甲状腺激素脂肪葡萄糖D 维生素核苷酸胆固醇纤维蛋白原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质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
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运动员在运动会上参加完800米比赛后,其体内血浆PH一定小于正常范围(7.35-7.45)值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常考知识点--------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原因分析如图所示3-3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理解性记忆>细胞可以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图解如图所示。
①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②内环境的各种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范围,而不是某一恒定值。
如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为36.5—37.5 ℃;血液的pH变化范围为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 kPa(37 ℃时);血糖正常水平为0.8—1.2 g/L等。
(1)血浆成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组织液,组织液成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入血浆。
(2)组织液成分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
(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