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和化学变化

合集下载

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讲义

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讲义

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讲义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征和行为的概念,包括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个方面。

2. 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例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3.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二、物质的物化原理1. 物质的物化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2. 物化变化包括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3.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仅改变其物理性质的变化,例如液体蒸发成气体、固体融化成液体的过程。

4.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其化学组成发生变化的过程。

例如,铁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化学变化。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室服装,并注意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在进行物质的物化变化实验时,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3. 对于具有毒性、腐蚀性等危险性的化学试剂,必须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并在使用完毕后做好相应的处理和清理工作。

四、结语物质的性质、物化原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只有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这些知识,才能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维护实验室的安全。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做到安全第一,科学实验。

五、物质的物化变化实验与应用物质的物化变化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可以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下面我们将以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物化变化实验为例,来进一步探讨这些知识的应用。

1. 水的沸腾实验水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约为100摄氏度。

通过在实验室中加热水,我们可以观察到水从液态逐渐转变为气态的过程,这就是一种物质的物化变化实验。

物化形式知识点总结

物化形式知识点总结

物化形式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时有能量的变化,所以必须将化学反应和能量联系起来。

化学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或者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化学反应以反应式表示,反应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

2.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常见的燃烧物质包括燃料和木材。

燃烧是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以热和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燃烧反应可以用以下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例如,燃料甲烷(CH4)和氧气(O2)发生燃烧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 + 能量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当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在一起时,产生盐和水的起反应。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酸 + 碱→ 盐 + 水 + 能量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 能量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的过程。

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将电子从还原剂转移过来,产生氧化物和还原物。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物 + 还原物例如,铁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 + 3O2 → 2Fe2O35.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离子反应中,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结合并生成新的化合物。

离子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AB + CD → AD + CB例如,钠离子和氯离子发生离子反应:Na+ + Cl- → NaCl6.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当一种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就会分解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2KClO3=催2K化C剂l+3O2↑ E.H2+CuO=C△u△+H2O
D.CaCO3=CaO高+温CO2↑ F.HCl+NaOH=NaCl+H2O
(2)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推理,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做出恰当概括: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而棉布
无损”的原因:__其_中__酒_精_溶__液_中__含_水__量_较_多__,_酒__精_燃__烧_引_起__水_ _分_蒸_发__,_使__棉_布__的_温_度__达_不__到_着__火_点_,__所_以__棉_布_不__能_燃__烧____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无法点
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4、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4、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 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 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长期 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 会显著增加。 (1)“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反应。 (机2物)”甲或醛“的有化机学物式”为)C。H2O,它属于______(填“无 (3)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物化变化和性质判断作业题

物化变化和性质判断作业题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1、以下变化中:
①冰雪融化,②玻璃破碎,③食品腐烂变质,④木材制成桌椅,⑤二氧化碳被液化,
⑥氧气变成液氧,⑦铁生锈,⑧饼干变软,⑨食物的消化,⑩食盐溶解,
○11气球和车胎发生爆炸,○12火药爆炸,○13锅炉气压大而爆炸,○14铜变成铜绿(铜生锈),
○15铁变成铁水,○16保险丝熔断,○17蜡烛的燃烧,○18光合作用,○19铁铸成铁锅,
○20呼吸作用,○21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22食盐吸水回潮,○23电灯通电发光发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以下性质中:
①温度在100度以上时,水(会)变成水蒸汽,②酒精(容易)着火,
②红磷(是)暗红色的固体,④氧气(能)支持燃烧,⑤汽油(容易)挥发,
⑥氧气(能)微溶于水,⑦蜡烛熔点低,受热(会)熔化,⑧白磷(能)自燃,
⑨稀有气体(有)惰性,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11大米(可以)酿成酒,
○12牛奶(会)变酸,○13氧气液化后(会)变成淡蓝色,○14金刚石硬度很大
○15保险丝(容易)熔断,○16汽油(有)挥发性○17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如何判断是变化还是性质?答:在描述文字中包含有“可以”“能够”“会”“容易”“是”“有”等字眼的通常是指物质的性质。

三上教科版科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教案

三上教科版科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教案

三上教科版科学课程是目前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一套科学教育课程,本文将对其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这一科目的教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课程目标《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章主要介绍物质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应用。

教育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区别。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二、预习部分学生在课前做的预习,主要包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预习自测等。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迅速熟悉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三、授课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物理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在本部分,老师通过图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例如:(1)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状态上发生的变化,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等。

(2)物理变化不会支配化学性质的改变,也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在本部分,老师通过例子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例如:(1)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如铁锈的生成、木糠发酵等。

(2)化学变化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应用。

在本部分,老师通过实例等方法让学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应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例如:(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在物质中,哪些具有物理变化,哪些具有物化变化?(2)你能举出一些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四、作业部分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后,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

1、知识点自我提升测试。

学生完成该测试可更好地增进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自我检测。

2、知识运用作业。

要求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

同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并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自适用于哪些场景。

五、总结部分在本章结束时,老师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高三物化知识点总结物理和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两门重要科学学科,本文将对高三物化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物化知识点的详细内容:1. 物理部分1.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运动学基本概念和公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题。

1.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平衡力、动力学和静力学等内容。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内容。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如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偏振光等,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1.4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库仑定律、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如电场强度、电势差、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化学部分2.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等内容。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需要掌握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并能够理解和运用化学键的概念。

2.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摩尔比、反应平衡常数、反应速率等,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2.3 酸碱与溶液酸碱与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和溶液的浓度等内容。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需要掌握酸碱与溶液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如pH值的计算、酸碱滴定等,并能够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4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变化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电解质溶液、电池和电解等内容。

物化变化分类

物化变化分类

物质变化分类
一、化学变化
1、火(燃烧)
2、食物变质(腐烂、发霉、氧化变色)
3、金属生锈,冶炼、腐蚀
4、食品制作(酿酒、酿醋、酸奶、酸菜、皮蛋、做熟,蓬松面食)
5、生命活动(呼吸、光合作用、开花结果)
6、关键词:制造、生成、中和
二、物理变化
1、状态(挥发、熔化、降雨、榨汁)
2、形状(变形、切割、粉碎)
3、吸附、导电、导热、延展
三、特殊情况分析
1、爆炸:
物理:轮胎爆炸、气球爆炸
化学:煤气爆炸、粉尘爆炸
2、干燥:
物理:浓硫酸吸水,
化学:铁粉干燥、生石灰碱石灰干燥
3、溶解:
化学:二氧化碳溶于水、氨气溶于水
物理:可溶性物质(白糖、食盐)
4、发光发热,能量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灯泡发光,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5、原子弹爆炸发生在原子层次以下,不是化学变化
重点: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1 物化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new

1 物化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new
27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由能量守恒定律:
某封闭系统,从状态1变为状态2的 过程,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能为Q,系统 对环境做的功为W,则引起系统热力学能 的变化值为:
U = U2-U1=Q +W 对于系统的微小变化: dU = dQ + dW
28
说明:(1) W为总功 (2)适用热力学封闭系统 (3)组成恒定的均相封闭系统:
31
二、功与过程
1、不同过程,体积功的具体计算
A 、气体向真空膨胀(自由膨胀)
P外=0 B、等容过程 C、等压过程
W= 0
dV= 0 W=0 P1=P2 =P外=常数 W =-P(V2-V1)
32
2、恒外压的膨胀和压缩过程 3kPa,1m3 膨胀 压缩 1kPa,3m3 TK, n mol
TK, n mol
(3)孤立系统: isolated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 既没有物质交换 又没有能量交换
8
几个基本概念
二、系统的性质与状态 1、性质的定义:描述系统(研究对 象)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性质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指: T、 P、 V、 n、 U、 S 、 H等 2、性质的分类: 广度性质 强度性质
9
几个基本概念
25
热力学第一定律
体系整体运动动能 总能量
体系外力场中势能 体系内部能量的总和
二、热力学能(内能) (internal energy)
体系内部所有质点、所有能量的总和, 包括一切形式的能量 —— 内能U 内能的绝对值无法测量,重要的是变化值
26
热力学第一定律
(2)讨论:
二、内能
● 内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即:系统状态确定,U具有确定的值。 ● 内能是体系的广度性质 (与n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物化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物态变化、溶液和溶解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方面。

一、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理论。

2. 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有摄氏度(C)、千克(kg)、焦耳(J)、摩尔(mol)、千帕(kPa)等。

3. 物理化学的基本量物理化学的基本量有温度、质量、焓,摩尔等。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度量,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焓是系统吸放热量的性质,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指的是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包括晶体、分子、离子和原子共价结构等。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相态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如反应活性、化学稳定性等。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等。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的速率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不可逆性、浓度不变、速率相等等。

四、物态变化1. 固液气三态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液体向气体的转化称为汽化,气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凝结,固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熔化。

2. 混合和分离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接触的物质整合在一起,分离是指将一个混合物的成分分开。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结晶、离心、萃取等。

五、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指溶质和溶剂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文科物化是指文科类考试中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主要包括了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应用。

下面是对文科物化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运动学:包括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机械振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波动光学: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4.电学:包括静电场、电流、电阻、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5.热学:包括热能传递、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化学平衡:包括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酸碱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和分类。

4.化学结构: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分子结构、分子式等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5.化学实验:包括实验操作、实验器具、实验原理等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三、物化知识点应用总结:1.地理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变化等现象;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的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

2.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3.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历史事件中的力和能量的转化;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历史上的化学发现和应用。

4.文学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形态和运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内部结构重新排列,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并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不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的特征:
1. 产生新物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并重新形成,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物质。

2. 能量变化
大多数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这些能量通常以热能的形式存在。

3. 不可逆性
化学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过程,很难将产物还原为原来的物质。

4. 物质性质改变
化学变化后,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反应等。

化学变化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例子。

化学变化不仅在自然界中无处
不在,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

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技物生地

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技物生地

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技物生地
首先,物化和生物化是密切相关的。

物化是指物质的转化和变化过程,而生物化则是生物体内部和外部的化学反应过程。

这两种过程在生物体内部同时进行,如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即是物化和生物化的结合体现。

其次,地物化和技物生地也有紧密的联系。

地物化是指地球表面的物质转化和变化过程,而技物生地则是人类利用技术手段改变地球表面的过程。

例如,人类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就是技物生地和地物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后,四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

物化和生物化过程的结果是地球物质的变化,而地物化和技物生地则是对物质变化的利用和改变。

因此,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了生命和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

- 1 -。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

物化知识点总结高三一、物理知识点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力学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三种。

(1)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研究一般物体在低速和宏观范围内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2)相对论力学相对论力学是研究高速运动和重力场下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方面,其中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相对论速度的运动规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相对论引力场的运动规律。

(3)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在量子力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和碰撞反应的规律等。

2.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静电场和静电力、电路和电功率、磁场和磁力、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3.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和温度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量传导和热辐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循环过程等。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学现象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干扰和衍射、光的偏振和吸收等。

5.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和声学现象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声音的音量和音色、声音的共振和干涉、声音的衰减和散射等。

6. 固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态材料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晶格、晶体的热运动和电子结构、晶体的导电性和磁性、晶体的光学性和声学性等。

7.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粒子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等。

二、化学知识点1. 基本理论(1)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包括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液晶结构等。

物化变化、物化性质、绿色化学

物化变化、物化性质、绿色化学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研究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1、组成:指物质含有哪些元素。

如,由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构:指物质一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及原子相互的结合方式。

如图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区别宏观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即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外观特征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不但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且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

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

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

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有毒性、腐蚀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三、绿色化学(热点)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化学元素及其反应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化学元素及其反应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化学元素及其反应原理的探究与应用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反应原理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所需要的各种化合物和材料。

在探究和应用化学元素及其反应原理方面,科学家们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一、化学元素的探究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将化学元素按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排列起来的根据,它由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明,被誉为化学史上的里程碑。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分为多个周期,同时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表明了各种元素的相似性和不同性质。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分类元素,并推理出目前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

2.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而原子则是由原子核和围绕着核的电子构成。

原子的结构包括了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和围绕着核的电子云。

分子的结构则包括了分子中的原子及其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大小和反应性。

3.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和其他元素的反应。

例如,氧气在空气中十分活泼,可以与大量元素发生反应,而氦气则非常稳定,在常温下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反应。

二、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1.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需要氧气和可燃物质共同存在。

对于火灾事故而言,掌握燃烧反应规律可以有助于帮助人们规避危险。

此外,燃烧反应也被广泛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如化学工业和能源生产。

2.腐蚀反应腐蚀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不利的一种,它使物质表面受到损伤或腐烂。

对于材料工程师来说,掌握腐蚀反应规律有助于抑制和预防材料的腐蚀,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此外,腐蚀反应也被广泛用于金属材料加工业中。

3.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到了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酸和碱。

这种反应可以被用于酸碱指示剂的制作和实际应用中,例如在做颜料和填料等领域中,制作各种酸碱指示剂有着重要用途。

4.核反应核反应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化学反应,它可以释放大量能量,并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行业,如核能、核反应堆和核燃料。

淀粉老化的概念

淀粉老化的概念

淀粉老化的概念淀粉老化是指淀粉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其物化特性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淀粉主要由两种多糖类组成,即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的结构比较复杂,含有α-1,6-葡萄糖苷键,而直链淀粉没有支链结构。

淀粉老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胀发阶段和糊化阶段。

在胀发阶段,淀粉颗粒开始吸水膨胀,水分渗透到淀粉颗粒的内部。

这导致淀粉颗粒的体积膨胀,并形成一种黏稠的胶状物质,称为胀胶。

在糊化阶段,淀粉颗粒开始破裂,释放出淀粉分子。

同时,淀粉分子也开始与周围的水分分子结合,形成淀粉糊。

淀粉老化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变化发生。

首先,在胀发阶段,淀粉颗粒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其次,在糊化阶段,淀粉颗粒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会影响淀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淀粉老化会导致淀粉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在胀发阶段,淀粉颗粒的膨胀程度取决于淀粉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含水量。

一般来说,淀粉颗粒越小,胀发程度越高。

在糊化阶段,淀粉分子与水分分子结合,形成黏稠的糊状物质。

这种糊状物质具有高粘度和胶结性,常被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黏稠物质的制备。

淀粉老化也会导致淀粉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在胀发阶段,淀粉颗粒的破裂释放出淀粉分子。

这些淀粉分子与周围的水分分子结合,形成淀粉糊。

在糊化阶段,淀粉分子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淀粉分子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被水分分子断裂,形成糊化淀粉分子。

这些糊化淀粉分子的结构更加松散,容易被水分更好地吸收。

淀粉老化的过程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淀粉老化速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淀粉老化速率越快。

其他因素,如淀粉的类型、pH值和添加剂(如盐、酸、糖等)也会影响淀粉老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淀粉老化是指淀粉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其物化特性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淀粉的老化过程分为胀发阶段和糊化阶段,会导致淀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淀粉的老化速度受温度、淀粉类型、pH值和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

北京高一化学期末考点总结

北京高一化学期末考点总结

北京高一化学期末考点总结一、离子键与共有键离子键是由于两种带有异名的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其中一种离子是阴离子,另一种是阳离子。

共有键是由于原子间轨道的重叠而形成的。

1. 离子键的性质和特点(1) 高熔点和沸点:由于离子键是通过静电力相连的,因此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才能打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2) 良好的导电性:由于离子具有电荷,所以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离子可自由运动,从而使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 坚硬脆断:离子化合物由于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较大,结构比较牢固,所以它们通常是坚硬而脆断的。

(4) 可溶于极性溶剂:由于离子带电,因此它们易于与极性溶剂中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水合物,所以通常能在极性溶剂中溶解。

(5) 不导电性:在固态中,由于离子无法自由运动,因此离子化合物不导电。

2. 共有键的性质和特点(1) 低熔点和沸点:由于共有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因此只需消耗较小的能量就能打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共有键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2) 软性和延展性:共有键化合物中的原子在共有键中通过电子对的共享相互连接,因此它们相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较为松散,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软性。

(3) 不溶于极性溶剂:共有键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享形成化学键,使其成为大分子。

这些大分子通常不溶于极性溶剂。

(4) 一般不导电:共有键化合物中的原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共有键,因此共有键化合物通常不导电。

二、物质的量的概念与化学计量1. 物质的量与摩尔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数量大小的基本概念,用单位摩尔(mol)表示。

1摩尔物质的质量称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物质)或相对公式质量(离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物质)或相对公式质量(离子化合物)也可用来计算物质的量。

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用数值关系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变化情况的过程。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物化课件

物化课件
,计算 由ΔS (T) 计算Δ G (T) ,计算Δ
14
若由Δ 计算Δ 若由ΔH(T )计算ΔG(T)更方便 反应: G=ΔH-TΔ 等 T ,反应:ΔG=ΔH-TΔS G G H G H ( )P = -ΔS= T T T G 2 G=-Δ T( ) P -ΔG=-ΔH 同除 T T G T( ) P G H T = 2 2 T T
可逆电池 ——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W`=nFE
n:1 摩尔反应时得失电子量 摩尔电子的电量, 库仑(96500) F:1 摩尔电子的电量,96480 库仑(96500) 电池电动势(可测) E:电池电动势(可测)
TP,可逆电池: 等 TP ,可逆电池:ΔrGm =-W`=- nFE
4
4)化学反应等温式 4)化学反应等温式
r r
C P d论可逆与否, 说明:无论可逆与否,都可由定义式 计算Δ 计算ΔrG
2)由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 计算Δ 2)由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 ,计算ΔrG 由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m
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 ,由稳定单质 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T,P ) 由稳定单质 , 标态下的化合物时, 完全反应生成 1mol 标态下的化合物时,反应 的自由能变化值 Δf G θ
3.化学变化的Δ 3.化学变化的ΔG 化学变化的 1)定义式 定义式: -TΔ 1)定义式:ΔrGm=ΔrHm-TΔrSm
计算Δ 由 298K 的ΔfHm,Sm 计算ΔrHm,ΔrSm
-TΔ ΔrG(T )=ΔrH(T )-TΔrS(T)
∫ 298K) Δ S(T)=Δ S(298K)+ ∫
Δr H(T)=Δr H(298K)+ 298K)
θ
θ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学习目标
1.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2. 认识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 初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问题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定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思考:(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不变,那么它变了什么呢?
(3)炸弹爆炸和轮胎爆炸本质上是否一致?
(4)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5)发生物理变化时是否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是否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跟踪训练:判断下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冰块消融;⑵铁块拉成铁丝;⑶钢铁生锈;
⑷水变成水蒸气;⑸苹果腐烂;⑹木材做成课桌;
问题三: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思考:(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哪些现象?
(2)是否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不但,还会伴随着。

问题四: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所有的分子都是由构成。

物质都是由组成。

(补充元素符号)
当堂测试: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变化B.发光发热
C.新物质生成D.固态变成气态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汽油挥发
3.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在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只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该变化是()A.钢铁生锈B.纸张燃烧C.牛奶变酸D.干冰升华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火药爆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六、课后达标题:
A组: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水变成冰
C.菜刀生锈
D.汽油挥发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铜器生锈
B.粮食酿酒
C.冰雪融化
D.食醋除垢
3.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汽油燃烧
B.食物霉变
C.煤气中
D.酒精挥发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云雾消散
B.滴水成冰
C.铁杵磨针
D.蜡炬成灰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牛奶变酸C.铁锅生锈D.氢气燃烧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水分蒸发
C. 烟花燃放
D. 粮食酿酒
B组: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牛奶变酸矿石粉碎
C、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D、光合作用蜡烛融化
2、下列语句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石
B、积沙成塔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铁杵磨成针
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
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
D、道路冲毁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液化气燃烧
B、面粉发酵
C、把土豆切成丝
D、菜刀生锈
5.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煮熟 B.液化石油气燃烧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