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跟我一起做》教学设计
《我会编程》——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我会编程》——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案我会编程——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编程概念,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简单的编程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单元一:认识编程课时一:什么是编程?- 学生将了解编程是指通过编写一系列指令来告诉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
- 学生将学习编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游戏开发、网站设计等。
课时二:可视化编程工具- 学生将了解可视化编程工具,如“Scratch”等。
-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可视化编程环境中创建简单的动画或游戏。
单元二:基础编程概念课时一:算法和指令- 学生将学习什么是算法和指令,并理解它们在编程中的作用。
- 学生将通过编写简单的指令来控制角色在可视化编程环境中移动。
课时二:循环和条件语句-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循环和条件语句来实现重复和判断。
- 学生将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任务,如绘制图形、播放音乐等。
单元三:创意编程课时一:动画设计-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可视化编程工具创建自己的动画。
- 学生将探索不同的角色、背景和动作,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有趣的动画作品。
课时二:游戏设计-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游戏,并了解游戏规则和逻辑。
- 学生将使用可视化编程工具创建自己的游戏,并与同学分享游戏作品。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编程概念和基础知识。
- 演示示范:通过在可视化编程环境中展示编程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编程的实际操作。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编程任务中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学习和交流。
- 创意发散:鼓励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展现创造力,设计出独特和有趣的作品。
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 作品展示:学生将展示自己在编程任务中创作的动画或游戏作品。
-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编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课堂练习及课文知识点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一、填空题1.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学习使用_____来制作课程表,它可以方便地展示每天的课程安排。
2. 制作课程表时,我们需要设置合适的_____和_____,以清晰地显示课程信息。
3.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表格不仅可以用于制作课程表,还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的_____等实际问题。
二、选择题1. 在制作课程表时,我们通常使用哪种工具来插入行和列?()A. 画笔工具B. 表格工具C. 文字工具D. 图片工具2. 下列哪项不是制作课程表时可能用到的操作?()A. 合并单元格B. 插入斜线C. 绘制圆形D. 调整单元格大小3. 课程表中的每个单元格通常用于表示什么?()A. 一个完整的课程B. 一个班级的学生C. 一个时间段内的课程D. 一个老师的姓名三、判断题1. 制作课程表时,不需要考虑表格的整齐和美观。
()2. 我们可以在课程表中添加颜色或图案,使其更具个性化。
()3. 课程表只能用于展示学生的课程安排,没有其他用途。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步骤。
2. 谈谈学习制作课程表对你的帮助或启发。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答案:1. 表格2. 行;列3. 通讯录、花名册二、选择题答案:1. B2. C3. C三、判断题答案:1. ×2. √3. ×四、简答题1答案: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确定课程表的格式和布局;然后使用表格工具创建表格,并设置合适的行数和列数;接着在表格中输入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和地点等;最后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表格的样式,如合并单元格、添加颜色或边框等,使课程表更加清晰美观。
2答案:学习制作课程表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在于,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整理和展示信息。
通过制作课程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此外,课程表的制作也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设计

三、我们还是到工具箱中找找多边形工具,老师说一下操作步骤。单击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然后将鼠标移到画图区,注意当鼠标指针变成“+”时。按下左键,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画出一条边。再取一点,点击鼠标左键,(反复取点)直至终点与起点重合,双击鼠标左键,一个多边形就画好了。同学们可以动手试一试。
教学重点
掌握图像属性的设置,圆角矩形工具、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的组合和颜色的搭配。
教具准备
计算机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请同学们看图是不是又出现了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圆角矩形工具、多边形工具,它们的使用方法与其它工具相同,请大家一起动手来了解这个新朋友吧。
2.橡皮的魔力。
3.神奇的填充工具。
三、学生研究性体验
学生来画可爱的太阳。用刷子和橡皮、填充工具。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用神奇的魔力来画你喜欢的图形。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有些同学不仅画了可爱的太阳,还画了许多自己想象中的画,真是漂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讲解
指导
总结全课
观察
讨论
操作
课堂
2、选定工具的妙用
改变图片的大小:在选定框的四周会出现八个控制点,指向控制点,鼠标指针变双向箭头,拖动鼠标改变图片大小;删除操作:选定图片,按Delete键,删除选中图片。
(三)巩固新知,作品创作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图画,结合美术绘画在构图上、色彩上、层次上、整体效果等方面的知识,利用今天学习的移动、复制等操作方法创作一幅《美丽的花园》的美丽图画,最好再加入自己喜欢的景物,相信会让你的作品更精彩。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说课稿一、教学背景与教材分析本说课稿是针对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我是什么》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计算机是一种什么样的设备- 掌握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四、教学过程和方法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展示计算机,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猜测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并描述它的功能。
2.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猜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计算机。
3. 观察与讨论:- 让学生观察课堂中展示的实物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并通过讨论,整理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种计算机的应用场景,让他们分享并讨论。
5. 结束环节:-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并鼓励他们对计算机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同时,学生们对科技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保持了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期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1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桌面上的图标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够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时,认识窗口的组成部分。
过程方法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操作实践情感态度通过对程序窗口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1、窗口介绍。
2、记住系统窗口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窗口的操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了解什么是窗口?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都指向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桌面上就出现一个称为“视窗”的图形,我们通常也把视窗称为“窗口”,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
如何运行程序,打开窗口呢?别着急,请跟我一起学。
2、新授(一)、打开窗口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打开窗口:1、把指针移动到桌面的图标上,然后双击。
2、单击“开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图标或需要打开的文档并单击它。
“开始”菜单中的每一个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就打开一个窗口。
(二)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最小化按钮、化按钮、关闭按钮、工作区、边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1、窗口的化、最小化和还原化与还原:单击“化”按钮,窗口就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化”按钮就由“化”变换为“还原”。
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
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动窗口化是无法移动的。
3、窗口大小的改变4、窗口的关闭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
3、练一练1、完成练习12、通过“开始”菜单打开“写字板”窗口,练习窗口的化、最小化、还原、移动、缩放等各种操作,然后关闭窗口。
4、拓展知识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支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小达人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小达人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小达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2. 学会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3. 能够开启和关闭电脑;4. 能够启动和退出软件程序;5. 能够在电脑上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和编辑;6. 掌握基本的文件管理和保存。
二、教学内容1. 电脑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 电脑主机的组成及作用- 显示器、键盘、鼠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鼠标的左键、右键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及其功能3. 电脑开启和关闭- 启动电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关闭电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软件程序的启动和退出- 启动常用软件的方法- 退出软件程序的步骤5. 文字输入和编辑- 使用键盘进行文字输入- 基本的文字编辑操作6. 文件管理和保存- 创建文件夹和文件的方法- 将文件保存到指定位置的方法- 文件的复制、剪切和粘贴操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计算机的种类、电脑的发展历程等,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2. 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
3. 电脑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教师使用幻灯片或者图片向学生介绍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的使用方法。
4.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分别点击鼠标左键和右键,并学习键盘上的常用按键。
5. 电脑开启和关闭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启动电脑,并提醒注意事项。
同时,教授关闭电脑的方法和相应的注意事项。
6. 软件程序的启动和退出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启动常用的软件程序,例如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等,并让学生实际操作启动软件。
随后,教师演示退出软件程序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并掌握技巧。
7. 文字输入和编辑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讲解如何使用键盘进行文字输入和基本的文字编辑。
人教版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有创意的电脑操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有创意的电脑操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创意的电脑操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使用常见的电脑操作命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教授以下内容:1. 电脑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有创意的电脑操作技巧。
3. 利用电脑操作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单的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对有创意的电脑操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创意与电脑操作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电脑操作命令和技巧,如拖拽、复制粘贴、快捷键等。
3.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进行有创意的电脑操作练,如制作有创意的图片、编辑有创意的文档等。
4. 成果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有创意的电脑操作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创意的来源和技巧。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和收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要点1. 理解有创意的电脑操作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常见的电脑操作命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电脑实验室或学生个人电脑。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实践情况。
2. 评价学生的创意操作作品和分享表达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有创意的电脑操作实践,分享自己的成果。
2. 引导学生关注创意电脑操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1教案泰山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更清晰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学生在制作课表的过程中,增强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增强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出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课表。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课表的制作,不依赖教师的指导。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伦理与法律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首先,通过制作课表的任务,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其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规划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最后,教育学生遵守信息伦理与法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制作课表的任务,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使用PPT课件进行讲解和展示,清晰地呈现制作课表的步骤和要点。
-视频: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
-重点知识点:制作个人课表的基本步骤。
-关键词:新建表格、输入数据、设置格式、保存。
-板书句子:制作个人课表的基本步骤:新建表格、输入数据、设置格式、保存。
②重点突出:
-重点知识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1教案泰山版

- 输入和编辑数据
- 调整单元格大小和格式
- 使用公式和函数(如SUM、AVERAGE)
- 数据排序和筛选
- 保存和打印工作簿
3. 课表制作的步骤
- 确定课程信息
- 设计课表布局
- 输入课程数据
- 调整格式和布局
- 审核和修正课表
4. 时间管理技巧
- 识别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时间碎片
举例:在教授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时,重点讲解如何快速填充时间序列,例如周一至周五的时段,以及如何复制单元格格式以保持课表的一致性。
2. 教学难点
- 数据排序与筛选: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排序和筛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 公式的应用: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公式,但基本的求和、平均值等计算可能会对部分学生构成难点。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计算机
- 投影仪
- 打印机(可选)
-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类似替代品)
- 课表模板(提前准备好的电子文件)
2. 课程平台
- 教学管理系统(如学校自有的学习平台)
- 课堂互动工具(如电子白板)
3. 信息化资源
- 课表制作相关教学视频
- 课表制作指导手册或电子书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表制作相关的拓展知识,如时间管理的技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课表制作,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2教案泰山版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课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课程设置: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设置,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掌握制作课表的方法: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来制作个人课表,包括输入课程名称、时间等信息。
(3)美化课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课表进行美化,使其更具个性化和可视化,提高信息处理的兴趣。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2019-2020年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我的课表我来做 1教案 泰山版

2019-2020年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 1教案泰山版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 2教案泰山版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表格行、列、斜线的插入,设置表格边框的样式以及设置表格底纹的操作。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的对表格进行修饰的方法。
2.技能目标:(1)掌握表格修饰的几种操作方法;(2)能够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制作表格;(3)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3.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对象的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对表格的修饰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会如何在Word文档中输入及修饰文字的方法,同样也为修饰表格中的文字做好了准备。
学生学习过如何在Word中给文字加边框的操作,这些都为今天的表格修饰做好了准备。
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媒体的选择本课中笔者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课程表,同时也用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一些简单的页面,以此来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学生讨论──导出教学目标师:(利用视频展示台)请同学们将你们带来的课程表送给老师,说说谁的课程表最漂亮。
漂亮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有的说某个同学课程表中的文字好看,也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边框线漂亮,还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底色好看,若是换成图片就更好看了等等。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某个表格的某一点好看,没有完全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计算机做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一个表格好吗?生:好!师: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让表格最漂亮到底要对表格做那些修饰呢?(学生讨论)有的说要对文字,也有的说要对边框线,还有的说要对表格的底纹加以修饰。
2019-2020年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我的课表我来做 2教案 泰山版

2019-2020年二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我的课表我来做 2教案泰山版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表格行、列、斜线的插入,设置表格边框的样式以及设置表格底纹的操作。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的对表格进行修饰的方法。
2.技能目标:(1)掌握表格修饰的几种操作方法;(2)能够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制作表格;(3)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3.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对象的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对表格的修饰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会如何在Word文档中输入及修饰文字的方法,同样也为修饰表格中的文字做好了准备。
学生学习过如何在Word中给文字加边框的操作,这些都为今天的表格修饰做好了准备。
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媒体的选择本课中笔者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课程表,同时也用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一些简单的页面,以此来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学生讨论──导出教学目标师:(利用视频展示台)请同学们将你们带来的课程表送给老师,说说谁的课程表最漂亮。
漂亮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有的说某个同学课程表中的文字好看,也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边框线漂亮,还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底色好看,若是换成图片就更好看了等等。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某个表格的某一点好看,没有完全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计算机做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一个表格好吗?生:好!师: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让表格最漂亮到底要对表格做那些修饰呢?(学生讨论)有的说要对文字,也有的说要对边框线,还有的说要对表格的底纹加以修饰。
师:(小结)(1)怎样给表格中输入文字;(2)如何修饰表格内的文字;(3)如何修饰表格的边框线的样式。
《跟我一起做》幼儿大班说课稿

•••••••••••••••••《跟我一起做》幼儿大班说课稿《跟我一起做》幼儿大班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跟我一起做》。
一、教材分析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尤其是跟自己的朋友。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培养合作意识。
诗歌通过学做各种动作,引导孩子同自己的朋友一起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学会合作、懂得分享、体验愉悦。
让孩子学会和同伴一起游戏,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正是这首诗歌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目标1、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激发对语言、图书、文字的兴趣。
2、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词的意义。
3、认读重点字词:跟、一起、站、跑、跳、向前。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词的意义。
2、认读重点字词:跟、一起、站、跑、跳、向前。
四、教学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
会玩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熟悉这种跟学的游戏形式。
2、物质准备挂图、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幻灯片。
五、教学法本次活动采用了表演游戏法,让幼儿运用身体动律生动、具体的表现词语、提高幼儿的综合活动能力。
提问法,与幼儿进行互动学习交流。
六、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像我这要做”,那小朋友能不能说一下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像我这样做,我们现在开始做游戏好吗?来小朋友们站起来“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走一走,我走呀走呀走。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转一转,我转呀转呀转。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拍一拍,我拍呀拍呀拍。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爬一爬,我爬呀爬呀爬。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扭一扭,我扭呀扭呀扭。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跳一跳,我跳呀跳呀跳。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跑一跑,我跑呀跑呀跑。
谢谢大家!好了,做完这个小游戏那,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一幅图,图的名字叫13跟我一起做,小朋友看这幅图上面都有谁啊?他们在做什么?哦小狗跟着小朋友,小猫跟着小狗,小兔跟着小猫。
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随手捏来都是画—收集图片素材》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随手捏来都是画—收集图片素材》教案一年纪:小学二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图片素材的来源和种类掌握如何从网络上搜索和下载合适的图片素材了解图片素材的保存和管理方法技能性目标能够根据需求从网络上搜索并下载合适的图片素材掌握图片素材的保存和管理方法能够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的编辑和处理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素材收集和管理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通过图片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图片素材的搜索和下载方法图片素材的保存和管理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需求筛选和选择合适的图片素材如何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的编辑和处理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素材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网络环境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获取和使用图片素材。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随手捏来都是画——收集图片素材》。
2.新课讲解介绍图片素材的来源和种类,如搜索引擎、专业素材网站、社交媒体等。
讲解如何根据需求在各大平台上搜索和筛选合适的图片素材。
介绍图片素材的下载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践操作分组任务:每个小组根据指定主题,从网络上搜索并下载相应的图片素材。
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并分享自己收集的图片素材,互相学习和借鉴。
4.图片素材的保存和管理讲解如何建立合理的文件夹结构和命名规则,以便于管理和查找图片素材。
介绍常用的图片管理软件和在线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图片素材。
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基本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在线编辑工具等),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的编辑和处理。
学生实践:对自己收集的图片素材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裁剪、旋转、调整大小等。
5.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精选4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精选4篇)教案:教学文书教案:电力术语教案:明清来华传教士和教会的案件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知道Windows101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驾驭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识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娴熟驾驭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娴熟驾驭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爱好。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打算:计算机、网络及协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101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
也可以绘制比较困难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101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起先”按钮,打开“起先”菜单;B.将鼠标指向“起先”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很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变更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态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跟我一起做》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7-09-26T09:19:56.75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作者:杨明振王丽娟
[导读] 学生除了所学的知识以外,还反映自己在小袋鼠的经历中得到了启示,不少人都表示以后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设计者: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名山农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延军农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跟我一起做》是龙教版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十课,位于本册的画图版块。
涉及的内容是windows画图程序中
图像的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
画图程序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最常用的工具程序之一,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好本课,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像处理
技巧,为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性的绘画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画图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画图基本工具的运用,他们会打开画
图,保存图像、掌握了图像的复制与粘贴等操作。
二年级的学生对动画非常感兴趣,不太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自控能力差,主动探究的兴趣不能持久。
所以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并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节课。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有二个知识点:一是对图像的翻转与旋转,二是对图像的拉伸与扭曲,这两部分内容涉及到对称轴、方向、角度问题,知识容量
很大,学生具体操作能行,但理解运用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将这节课化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翻转、旋转,然后,第二课时再去讲扭曲和拉伸。
这样,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在运用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会对图块进行翻转和旋转。
能力目标: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能完成操作。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能力。
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像翻转与旋转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翻转与旋转操作的区别,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选择。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范例分析法;实物直观演示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综合运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范例分析和实物直观演示教学方法。
看动画片是每个儿童最大的爱好,要问
现在什么动画片最招人喜欢,当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选取了这个动画片中的情趣的故事,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任务的动机。
通过情境创设三个具体的
任务,我把教学内
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我抓住合理的演示时机,及时使用实物直观演示
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学法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
重要的手段之一。
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
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质疑和解疑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发现和应用能力。
三、媒体运用
信息技术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
我们学校机房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老师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
方便。
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开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导语:(出示课件1)同学们,羊村学校正在开放假家长会。
1、你们每次放寒暑假在家长会上老师会叮嘱什么?
生:(作业、安全等等)
2、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羊们的假期前家长会是什么样子的。
【点评:学生梳理老师的叮嘱,相同的话语产生共鸣,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二、新授
(一)情境激趣
(看屏幕):慢羊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面有可怕的大灰狼,看到这样的动物一定要逃跑!……对不起,不是这张,是这一张。
师:“是这张吗?”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图像放反了、倒了。
从而引出本课知识点—垂直翻转。
】
师:“同学们现在都会使用画图程序,在画图程序的“图像”菜单中藏着秘密武器,能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一:将狼的图像摆放正确
1.打画图程序;
2.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来源”一项,选任务一粘贴到画图程序中;
3.将狼的图像摆放正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时我提出:遇到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看书、网络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练习会现两种情况:一类是用垂直翻转解决问题,是正确的;另一类是用旋转的方法,这时图中的“狼”字成了错别字。
】
图像经学生的处理有了不同的结果。
“谁完成了任务,愿意给大家演示?”“你有不同的方法吗?”在学生的演示下,垂直翻转、水平翻转、不同角度旋转都呈现在眼前。
【点评:教师通过实物(透明图样)直观演示,配合学生电脑操作,(垂直翻转是上下颠倒,水平翻转是左右颠倒,旋转是改变方位)使学生明白旋转和翻转的区别。
清楚旋转的角度:90度,180度,270度以及顺时针,水平和垂直等数学知识。
学生从教师的直观、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产生效果,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记忆也更加深刻。
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为以后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
(二)情境设疑
(看屏幕):小袋鼠贪吃怕苦,离家出走,差点被狼吃了,快让小袋鼠进羊村……
【设计意图:引出任务二】
任务二:把大门打开,让小袋鼠进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会“垂直翻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平翻转。
】
这里老师没有明确指出,打开的大门是什么状态,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边想像,过操作。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有困难的学生,一边引导他们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活动,以强带弱,使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创作。
【点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完成的作品很有个性。
有部分同学自主尝试了对图像进行拉伸与扭曲,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原来在门可以这样开!教师及时评价学生,让每粒金子闪光。
】
(三)情境创作
小袋鼠进了羊村,安全了。
都知道狼吃羊,怎么小袋鼠会差点被狼听了?听小袋鼠怎么说……
(看屏幕):小袋鼠贪吃怕苦,没有学好本领。
小袋鼠现在怎么办?看小袋鼠的行动……
【设计意图:小袋鼠奋力挥拳,挂在树上的沙袋不停地摆过来摆过去。
通过沙袋的摆动,使学生了解90°、180°、270°不同角度旋转。
】
任务三:看看沙袋中的灰太狼,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点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挥你的想像力,体会按一定角度旋转的不同。
】
故事该结尾了。
三、小结
小袋鼠学好了本领,可以安全的回家了。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总体点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和体会,目的是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
在这个小结中,学生除了所学的知识以外,还反映自己在小袋鼠的经历中得到了启示,不少人都表示以后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