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渔歌子》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词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来说两句。

(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

他的钩离水面三尺,这能钓到鱼吗?他是在钓个人——周文王。

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

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果然帮助周文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

)2、唐代词人张志和钓鱼与姜太公钓鱼有几他相似之处,也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词——《渔歌子》感受他的钓鱼世界。

(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读出“词”味1、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第一次,注意生字,把每个字读准。

第二次,要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那你很了不起。

2、指名朗读。

3、结合进行生字教学。

三、精读感悟,悟出“词”画1、什么叫“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2、找出景物:(1)导言:张志和这个人啊,非常了不起。

他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

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里边藏着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

读一读书,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地读。

(2)生标画,师巡堂。

(3)、交流:现在请同学来汇报一下发现了哪些景物?3、想象色彩:如果你们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们会用上那些色彩呢?为什么?假如这黑板就是一张画纸,老师想让同学们把这些景物用彩色粉笔画下来,使这幅画看起来更美。

怎么画呢?(生板演)4、想象画面:(1)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景物,这么多的色彩,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2)想像,此刻的你,正漫步在西塞山脚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5、体会心情:你的心情怎么样啊?当你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有什么想说的?(读全词)四、拓展延伸,品出“钓”情:1、这么美的景象,你愿意归去吗?张志和呢?你们怎么知道的?“青箬笠,绿蓑衣”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而已,你猜他是怎样的神情呢?2、作诗和诗:他不愿意回去,他的哥哥却很担心他。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具体内容为《渔歌子》一课。

该课文为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渔家生活的美好景象。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意境体会及创作背景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渔歌子》,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了解江南水乡渔家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与意境体会。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诗歌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渔歌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节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字典查找不熟悉的字词。

4. 课文解析:分析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意境体会: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6. 创作背景了解:简要介绍作者张志和及《渔歌子》的创作背景。

7.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渔家生活的认识。

8.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渔歌子》意境相近的诗歌,进行赏析。

9.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4. 意境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渔歌子》,并背诵其中两句话。

(2)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造句。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渔家生活的短文。

2. 答案:(1)示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描绘渔家生活的诗歌,进一步了解渔家文化。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四年级下《渔歌子》篇1设计理念1、把握词眼“不须归”,以不同层次的读贯穿课堂,努力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

2、通过品味词的语言,还原、丰富词的画面,理解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色。

3、理解诗词与扩大阅读量相合,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做法,提高课堂实效。

如:通过对比诵读张松龄、苏轼的词,加深体会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和词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2、拓展相关诗词进行对比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

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一、导入:回顾《忆江南》,走进《渔歌子》。

师:烟花三月走江南!这些天咱们可没闲着,去了充满田园气息的《乡下人家》,才了翁卷的《乡村四月》,又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风光领略无数,江南美景尽收眼底,怎一个“好”字了得!难怪白居易会写下《忆江南》师:真好!这是我们学过的第一首词,你们一定知道许多有关词的知识吧?(《忆江南》词牌名,词有长短句,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词还可以唱呢。

)师:了解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吟诵的《渔歌子》,又是一首词。

(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注意“渔”字有三点水,渔翁的渔。

二、前置性学习检测1、生字、生词、多音字(你能不能说上一句话,用上这个字的不同读音!)2、找出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3、如果让你选一种颜色来做为春天的代表色,你认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二、吟诵出词的味道。

(反复读)出示词()1、初读要求:请大家试着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整首词读正确、读流畅。

a、自由读b、个别读两三个,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

具体内容包括:熟读并背诵《渔歌子》;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渔歌子》,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渔歌子》,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进而引入本课《渔歌子》。

2. 朗读感悟(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渔歌子》,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等,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3. 理解诗意(15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诗句的意境,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创作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6. 情景体验(10分钟)学生扮演诗人,代入诗句中的角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如:“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让学生体会诗人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 重点词汇:韵律美、意境美、山水、诗人情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渔歌子》为例,创作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句。

例:高山流水遇知音,烟雨朦胧似仙境。

林间鸟语传佳音,绿意盎然共诗心。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古诗——《渔歌子》。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渔歌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渔民生活的词,全词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结合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意象和情感。

但对于《渔歌子》这首词所描绘的江南水乡景色和渔民生活,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箬、纶”等4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想象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渔民的悠闲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渔民的悠闲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我会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优美的古筝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江南水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渔民生活的古诗——《渔歌子》。

2.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8分钟)我会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词,并尝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封面范本)
设计主题:《渔歌子》教学设计
学科:
学校:
授课教师:
日期:二〇年月日
(内容范本)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
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

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篇一」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要详细了解,更能体会词的内在深意,继而为体会诗人的人生志趣铺垫。

先给学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时间,然后教师补充。

这样才会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长久保持下去。

)3、请学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词1、谁愿意把这首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边看边小声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描写的景物,为想象画面做准备。

)3、白鹭、套话、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使一幅多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借助这些词汇所展示的画面,边想象边组织语言,用生动的现代语言描述西塞山边的美丽,既接受古代汉语的熏陶,有发展现代语言,一举两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创作的小散文。

5、出示图象。

观看图像,结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鸣。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体会情感1、齐读《渔歌子》,说说如何理解“不须归”.指导学生理解不归哪儿,体会作者不回家,弃官隐居,一去不返的原因。

指导学生结合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来理解。

2、带着体会到的、作者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能背下来更好。

3、总结。

四、课堂练习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五、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张志和、白居易,请同学们查找白居易、张志和的诗词,并有感情地诵读,开一个古诗文朗读会,从朗读中赏析古诗词。

板书设计;词两首日出江花红胜火让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春日胜景春来江水绿如蓝白鹭、桃花、流水让人流连忘返的西塞山边美景鳜鱼、斜风、细雨小学语文《渔歌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导入出示图片猜古诗。

在祖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我们曾和李白一起独坐敬亭山,体会“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心境;我们曾和刘禹锡一起观望洞庭的美景,感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景象;我们也曾和白居易一起忆江南,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采。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词带给我们的魅力。

二.初读古诗1.检查生字词。

指导箬笠、蓑衣。

根据偏旁来看。

2.指生读古诗,生评价。

3.出示停顿再自由练习读词。

4.师范读,指生再读。

三.品读感悟1.你从这首词当中看到什么颜色?生自由答。

通过这些颜色我们知道描写的一定是春天,春天来了,青山、绿水、白鹭、红花、青箬笠、绿蓑衣,单看这些颜色,张志和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热闹的春天美景。

2.考完你们的眼神,该考一考你们的耳朵了,从这首词中听到什么声音?展开想象,自由发挥,生答。

3.讨论:刚才你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美在哪里?可以是一处景,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等等。

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把你找到的美分享给同桌。

预设:(1)生:西塞山美。

下雨的时候,山上有云雾的,山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师: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啊!简直就是仙境,就是人间天堂啊!(2)生:白鹭美。

就在这烟雨蒙蒙的西塞山前,还有一群白鹭在飞。

师:这一青一白,一动一静,多么生动的画面!能用你的朗读变现这份美吗?一行白鹭上青天,多么悠闲自在啊!难怪渔翁不须归呢!(3)画面中还有哪些美景让我们留恋?桃花流水。

出示图片,看到的怎样的桃花?桃花夹两岸,流水绕青山,这一静一动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呢!能用朗读把这份美表达出来吗?“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看来这桃花也开在你心中了。

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西塞山前花这么多,诗人笔下只有桃花流水呢?出示诗句,这是李白在山中居住时写下的诗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原文:张志和的《渔歌子》。

2. 课文注释: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

3.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张志和及其创作背景。

4. 课文解析:分析诗歌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生僻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古诗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注释中生僻字、词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把握。

2. 教学重点:课文解析,包括韵律、修辞手法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渔歌子》。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

3. 讲解: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分析诗歌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4.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诗歌的美。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渔歌子》风格相近的诗歌,进行分析比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山水田园诗,锻炼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原文:《渔歌子》2. 生僻字、词解释3. 诗歌意境、韵律、修辞手法分析4. 课堂互动环节:提问与解答七、作业设计《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答案: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空旷的雪景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高洁的情怀。

韵律:五言绝句,平仄对仗工整。

修辞手法:对比、夸张、象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山水田园诗,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课文注释中生僻字、词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把握。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古诗两首》中的《渔歌子》。

本诗为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渔夫的日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学习、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背景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渔歌子》,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古诗的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句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朗读的技巧。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古诗的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让学生欣赏。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背景了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志和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诗意,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诗中的场景。

(2)进行诗句接龙游戏,巩固诗句记忆。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诗人:张志和3. 重点词语: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4. 诗句解析:(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渔歌子》。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了解其他有关江南水乡的古诗,进行对比阅读。

2. 答案:(1)见课本。

(2)见学生个人描述。

(3)见学生个人拓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渔歌子》的基本内容。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渔歌子》。

本诗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反映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渔歌子》,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诗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播放春天的山水画面,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b. 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由朗读《渔歌子》,注意字音、停顿。

b.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b. 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诗中的景色和情感。

4. 课堂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b.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a. 学生仿写诗句,描绘春天的景色。

b. 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b. 学生齐读《渔歌子》,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

六、板书设计1. 《渔歌子》2. 内容:a. 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 景色:春天、水乡、白鹭、桃花、鳜鱼c. 情感:悠闲、自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春天。

2. 答案: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枝头欢唱。

人们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渔歌子》的诗意,提高了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歌子》。

理解《渔歌子》中的生词和短语。

分析《渔歌子》的韵律和节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利用图片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渔歌子》的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渔歌子》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教授《渔歌子》的原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意义。

2.2 生词和短语:解释《渔歌子》中出现的新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

2.3 韵律和节奏:分析《渔歌子》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其音乐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图片或图像,激发学生对《渔歌子》的兴趣。

3.2 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渔歌子》,并鼓励他们进行背诵。

3.3 词汇练习: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渔歌子》中的生词和短语。

3.4 韵律和节奏:通过朗读和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渔歌子》的韵律和节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通过观察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渔歌子》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4.2 学生词汇练习的评价:通过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渔歌子》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学生韵律和节奏的感受评价:通过观察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渔歌子》韵律和节奏的感受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原文:提供《渔歌子》的原文,可以使用教材或相关资料。

5.2 生词和短语:提供生词和短语的解释和例句,可以使用词汇表或相关资料。

5.3 韵律和节奏:提供关于韵律和节奏的教学资料,可以使用音乐教材或相关资料。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朗读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渔歌子》的朗读练习,互相倾听并给予反馈。

6.2 词汇游戏:设计词汇游戏,如接龙、拼图等,帮助学生巩固《渔歌子》中的生词和短语。

6.3 韵律和节奏游戏:设计韵律和节奏游戏,如拍手游戏、节奏模仿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渔歌子》的音乐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精品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精品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渔歌子》一课。

内容包括:词牌介绍、词的创作背景、词的全文解析、重点词语解析、诗词意境领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渔歌子》的词牌特点,理解词的全文,学会鉴赏古代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所表现的山水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渔歌子》的词牌特点,理解词的全文,学会鉴赏古代诗词。

2. 教学难点:领悟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渔歌子》。

2. 新课导入:介绍词牌《渔歌子》,讲解词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初步了解词的内容。

3. 诗词解析:(1)学生自读词文,理解词的大意。

(2)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渔歌子”、“西塞山”、“白鹭”等。

(3)分析词的韵律、对仗,体会词的节奏美。

4. 意境领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词中意境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画面。

(2)仿写一首以《渔歌子》为词牌的诗词。

6. 例题讲解:以课后习题为例,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古代诗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渔歌子》2. 板书内容:(1)词牌:《渔歌子》(2)作者:张志和(3)重点词语: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箬笠、蓑衣(4)诗词意境:山水之美、渔翁之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渔歌子》。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画面。

(3)仿写一首以《渔歌子》为词牌的诗词。

2. 答案:(1)略(2)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渔歌子》的内容和鉴赏方法。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1、认识词中的生字,掌握“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1,课件出示柳宗元的《江雪》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请同学比较二者的区别,引入词的概念,初步了解词的特点。

2,板书课题,读课题《渔歌子》,注意“子”的`读音,因为这是词牌名,应读第三声。

1、请学生自由朗读本首词三遍,要求:读第一遍时,把字音读准;读第二遍时,做到字字落实;读第三遍时,能把词的韵味读出来就更好了。

2、指导读好“塞,鳜鱼,箬笠,蓑衣”的字音。

3、理解“箬笠,蓑衣”的意思,教与学生识字辨义的方法。

4、反馈读况。

请几名同学读文,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字字落实了。

5、流利地,字正腔圆的齐读本词。

6、在生读的基础上,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渔歌子》的节奏。

师:有人说诗词能够传递一个人的情感,能够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其实,诗词在很多时候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画面。

那么张志和的这首词中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画面呢?也就是说: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来。

1、学生边读边找景物。

2、交流汇报。

3、伴随着音乐师读词,学生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些景物的颜色、姿态是怎样的。

4、先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画面,再让学生把整个画面连起来具体生动地说一说,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们似乎忘了什么?是画中的人,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老师相信你们透过这个背影能想象出渔夫的神情。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歌子》优秀教案设计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歌子》优秀教案设计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歌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领会渔歌子的人生态度;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并表达自己的理解;3.能够通过朗读和思考,体会诗歌的美,增强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渔歌子的人生态度,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和修辞手法,增强语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阅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渔歌子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课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3.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3.课文解析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1.渔歌子“盼鱼得鱼,叹网空”的人生态度;2.课文中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掌控的思想;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等。

4.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并增强语感。

5.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回答一下问题:1.我们有哪些坚持不懈的努力?2.怎样做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渔歌子的人生态度和课文中的思想,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6.总结教师对课文的内容、意思、语言和修辞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总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重点。

四、课后练习1.默想并背诵课文;2.练习解读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3.仿写课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4.制作相关的图文表达作品。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估,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提升自己。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渔歌子的人生态度和课文中的思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诗词的背景,感悟诗词的意境,品味诗词的语言,学习诗词的朗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渔歌子》的内容,把握其描绘的景象,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学会诗词的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渔歌子》的内容,感悟诗词的意境,品味诗词的语言。

2.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技巧,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意境。

3. 诗词学习:a.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b. 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分享学习心得。

c.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

4.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词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渔歌子》2. 作者:张志和3. 意境: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4. 重点词语:渔歌、西塞山、桃花流水、鳜鱼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渔歌子》为题,写一篇描绘渔村景象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诗词的朗读技巧,但对诗词意境的感悟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诗词意境的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古诗词朗诵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诗词的朗读技巧3. 意境的感悟4.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紧扣诗词内容,将重点放在对诗词意境的感悟上,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词。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

设计思路:
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诗意,感受诗词的魅力。

预设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春日垂钓图。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了解学情,制定学法、教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词题。

1、回忆唐诗历程。

2、简介什么是词。

二、了解作者。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反复读,一字一句的读,读得字正腔圆,特别注意老师标注了红色的生字。

(1)、指导书写。

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词中出现的“塞”这个多音字。

2、学生自由读诗。

3、请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再请学生读出节奏。

4、取掉词中的拼音认真读词。

5、按划分的节奏朗读。

6、听录音声情并茂的读。

7、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着背诵。

四、创设优美情景,感悟特有意境。

1、你在词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出示)
2、谁来读这些景物,把景物读进同学们的脑海中去。

3、这首词在描写什么?让我们静静读这首词,联系课文中的注解,结合课文的插图,试着想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找出文章词
中描写的九种景物,教师板书)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4、看着9种景物反复诵读《渔歌子》,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5、谁能根据这首词,把景物的特点读出来?
五、熟读成诵,理解词意。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句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溪流中的鳜鱼很肥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意: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他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家。

整首词的词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六、把《渔歌子》这首词编写成一个小故事。

七、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渔歌子》中你喜欢的景物画下来。

八、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