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什么
什么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什么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
宪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性质、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宪法的修改程序等方面。
首先,宪法的性质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安排和根本法律准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
宪法的性质决定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其次,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安排、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国家的根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再次,宪法的主要内容也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安排、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国家的根本原则。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规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最后,宪法的修改程序也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宪法的修改程序包括修改的主体、修改的程序和修改的条件等方面。
宪法的修改程序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规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总之,宪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性质、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宪法的修改程序等方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规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宪法的修改程序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规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宪法的核心内容决定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宪法
• 10.纲领性
(四)宪法的作用
• 一、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1. 巩固和维护国家权力 2.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
二、宪法对法制的作用
1.为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 2.为法制的完善奠定基础 1.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2.改革国家政治体制
三、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四、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五、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1.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 2.促进经济的发展
六、宪法发挥作用所必备的条件
1.宪法的充分实施 2.法制的健全和完备
(五)主要内容
• 1.审查法律、法规及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 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宪性 • 3、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业事业等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行 为的合宪性
• (三)国家的经济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 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 • (四)中央国家机关 •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 力的常设机关。具有两个显著特征:①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根据宪法的 规定,行使立法权,决定国家的重要问题,任免和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 员,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并行使全国人大授予它的其他职权。②它与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结合起来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但同时必须对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它不具有超越全国人大的权力。
• 5.最高人民法院
• 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 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 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1宪法知识问答
宪法知识问答1、什么是宪法?答:宪法是规定国家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2、什么是违宪?答:在我国,违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违宪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的行为与宪法原则相抵触。
狭义的违宪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国家机关领导成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与宪法相抵触。
3、现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了几部宪法?答: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5、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答: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7、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答: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9、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什么分配原则?答: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10、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其常设机关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公民年满几岁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18岁13、怎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于宪法的小知识
宪法小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018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宪法和推进依法治国举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再往前追溯,1982年宪法是对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2.宪法经历哪几次修改?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修正。
3.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4.谁有权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
5.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是什么?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问答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我国宪法经历几次修订?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4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权力行使的途径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权力行使的途径:(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何种经营体制?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问答题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问答题集1. 宪法是什么?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我国的宪法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设立宪法日的意义)答: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 你对国家宪法日有什么印象,和同学一起说说吧。
答:周日我和妈妈去公园,发现那里设有宪法宣传栏。
傍晚我和奶奶去广场散步,有宪法宣传小组给我们发宪法教育宣传单。
4. 通过对国家宪法日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宪法的内容?答:如:2018年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意思是我们要认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学习宪法的条款和精神,遵守宪法有关法律规定,维护宪法的实施,运用宪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自身权益。
5.我国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这个日子?答:我国的法制宣传日是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了。
设置原因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6.为什么“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答: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知识知多少大全
[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知识知多少大全宪法知识知多少?1、什么是宪法?答: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2、什么是宪法结构?我国宪法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答: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安排。
我国现行宪法结构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首都五篇、共一百三十八条.3、宪法的特征是什么?答: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第一,宪法规定了比一般法律更为重要的内容。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一般法律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
第二,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四,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更严格。
4、宪法的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答: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二是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三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5、我国宪法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二部宪法。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三部宪法,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
6、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过哪几修改?一共修改了几条?答: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作过四次修改,一共修改了31条。
7、什么是宪法解释?在我国、宪法解释由哪一些国家机关负责进行?答: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什么是宪法?
什么是宪法?作为一国之根本大法,宪法的功能和意义远远不止于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统一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人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强后盾。
那么,什么是宪法?它的产生源于何处?它有哪些特点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宪法的有关知识,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加深了解。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指规范国家基本制度、权力机关和公民权利义务的总章程。
它是一种法律,属于国家高规格法律的范畴。
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最高特点在于它是国家根本大法,也就是国家最高法律。
二、宪法的产生源泉宪法的产生源泉有三种:一是人力源,即由制定宪法的人所决定;二是历史源,即由国家历史、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三是自然源,即由法理学上的自然法和人权理论所提供的理论支撑。
三、宪法的特点和功能宪法具有以下特点:1、权威性:宪法是授权在于全体公民的根本法律,其权威性最高。
2、稳定性:宪法制定的原则和规定是不可改变的,并且不随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变动。
3、吸收性:宪法应该吸收先进的文化、制度、模式和经验,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4、普遍性: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为所有公民服务,不分国籍、民族、宗教或性别。
宪法的主要功能:1、宪法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地盘法,规定如何建立政治制度、行使国家权力和组成国家政府。
2、宪法保障了人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保人们的自由和尊严。
3、宪法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
4、宪法是权力的制衡和约束,通常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4、宪法是社会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石。
四、结语宪法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保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深对宪法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
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宪法更是至关重要的标志性文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自觉遵守、认真执行,为推进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宪法是什么-宪法的准确定义是什么?
宪法是什么?宪法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宪法是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我国的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地遵守宪法以及衍生的其他一切法律,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宪法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我国的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地遵守宪法以及衍生的其他一切法律,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宪法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宪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一、修订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
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
▲二、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三、五四宪法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
被称为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什么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什么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原则和国家的根本权利。
宪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总体设计和安排,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的领导制度、国家的立法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国家的司法机关等。
国家的根本制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性质和政治结构,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
其次,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包括国家的发展目标、国家的建设任务、国家的改革任务、国家的发展战略等。
国家的根本任务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任务。
再次,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原则。
国家的根本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主权原则、国家的民主原则、国家的法治原则、国家的平等原则等。
国家的根本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念,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最后,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权利。
国家的根本权利是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包括国家公民的人身权利、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国家公民的经济权利、国家公民的社会权利等。
国家的根本权利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保障。
总之,宪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保障。
宪法的核心内容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作用,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宪法的定义是什么?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定义是什么?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宪法修正案,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说宪法宪法,那么宪法的定义是什么呢?宪法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律师365小编给大家做相关介绍。
我国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人在说宪法,很多人就想知道宪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做相关介绍。
▲一、宪法的定义是什么?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二)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宪法是什么?
宪法一词的来源中国:1. “赏善罚奸,国之宪法”指宪法等同一般的法律2. “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服令,罪死不赦”指宪法是优于一般法律的基本法3. “宪,刑禁”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西方:1.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古希腊)2.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市民议会制定的普通法规(古罗马)3.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的特权,以及他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中世纪)宪法是什么?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规范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所有的人)基本人权1.根本法——规范政府权力,确保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转,是人民管制政府的最高法律2.母法——控制普通法律的制定、效力、解释和适用,使成文法体系化,保障法制的统一3.公民权利的守护神(保障书)——为国家权力的行使划定了明确的界限,不仅保障了人权,也使人民成为主权者4.总章程——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5.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使社会得以稳定,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不必担心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会受侵犯新中国宪法历史沿革五四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七五宪法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七八宪法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经过两次修改,分别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
八二宪法我国当前现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至今经过四次修正: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分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四次修正。
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国家的根本法律制度,以及国家的根本精神和价值观念。
首先,宪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权划分、国家领导人的产生和职权行使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国家元首、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划分、国家机构的职权行使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权划分,以及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使。
其次,宪法的核心内容还包括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的文化制度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包括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社会政策、国家的基本社会体制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包括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政策、国家的基本文化体制等内容。
最后,宪法的核心内容还包括国家的根本法律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包括国家的法律体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包括国家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社会团体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法人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总之,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国家的根本法律制度,以及国家的根本精神和价值观念。
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的核心内容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法律约束力。
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Doing good deeds is the only truly happy action in life.(页眉可删)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概念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特征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政治性与法律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等这些基本的特征。
大家会发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其实就是紧密相连的。
一、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所制定的,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它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
从阶级实质来看,现代宪法基本上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型。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根本上同普通法律相一致,但又有所不同,具有它自身的特殊属性。
其特殊性表现为:宪法在内容、效力、制定与修改程序等方面与普通法明显有别。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宪法具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与特殊性宪法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许多普遍概念和一般性特征。
例如,成文宪法通常使用国家、主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政府、选举、监督等概念,规定保障人权、维护主权、规范公权、构建政府、法律效力等内容。
我国宪法从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既具有宪法的一般普遍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比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
此次宪法修改对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明确。
整体而言,我国宪法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借鉴域外经验的产物,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020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答案
2020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答案一、宪法是什么?宪法是一个国家或组织最高的法律文件,是规定国家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和公民权利的准则和原则。
宪法确立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
二、宪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1.确立国家政治制度: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领导机构和其职权的组成及运作方式,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确保国家的稳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宪法的制定和执行,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
3.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机会。
宪法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4.约束政府权力:宪法规定了政府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限制了政府的权力,避免滥用和对公民的侵害。
5.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政策,保障公民的基本福利和社会公平正义。
6.推动国家发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为国家发展提供基本框架和制度支持。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人民主权:宪法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选举和民主制度来实现国家权力的行使。
2.依法治国:宪法强调国家的行政权力必须以法律为基础,依法行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等。
4.三权分立:宪法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关,相互制衡,确保政府权力不被滥用。
5.统一和平等: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统一机制和平等原则,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强调所有人都应该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
四、如何保障宪法的实施?1.宪法宣誓:宪法的实施必须得到公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遵守和执行。
政府工作人员就职时,要宣誓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宪法监督:建立宪法监督机制,监督政府机关、官员和公民对宪法的遵守和实施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介绍3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介绍3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最高法律文件,于1982年通过并生效。
宪法共包括138个条款,分为四章,分别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以及宪法的修改。
宪法确立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基本政治原则,包括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领土、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等。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程序和国家宪法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基本制度框架。
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竞赛题库
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竞赛题库
1. 宪法是什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4. 宪法的生效方式是怎样的?
5. 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6.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规定?
7. 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有哪些规定?
8.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法律权威?
9.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
10.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利和民主权利?
11.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12.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13.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法治?
14.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5.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16.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17.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18.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和文化权益?
19.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
20.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司法权利和人权保护?
21.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和宗教权益?
22. 学习宪法的意义是什么?
23. 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宪法?
24. 学生要如何参与宪法实施和维护?
25.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和遵守宪法?
26.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27. 宪法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28. 宪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是什么?
29. 宪法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如何体现?
30. 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关于宪法的一年级作文10篇
关于宪法的一年级作文10篇1. 什么是宪法?2. 宪法的作用是什么?3. 宪法是如何制定的?4.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 宪法保障了哪些基本权利?6.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力?7. 宪法如何维护国家的法制?8. 宪法如何维护民主和法治?9. 宪法如何实施和修改?10. 宪法的重要性和普及教育。
1.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和监察等方面的规定和组织。
2. 宪法的作用是什么?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具有法律效力。
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限制了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3. 宪法是如何制定的?宪法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通常由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颁布。
4.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平等原则、联邦原则、省权原则、协商原则等。
5. 宪法保障了哪些基本权利?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移动自由、教育权利等。
6.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力?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力。
7. 宪法如何维护国家的法制?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并规定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和监察机制,从而维护国家的法制。
8. 宪法如何维护民主和法治?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限制,保证了民主和法治的实现。
9. 宪法如何实施和修改?宪法的实施和修改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负责,需要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并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颁布,保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10. 宪法的重要性和普及教育。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宪法普及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1.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规定了公民权利、政府权力、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和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什么
作者:傅绍忠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8期
摘要今年中国宪法历史满100年,100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情况的巨大变化,对宪法的认识也发生变化。
到了现代之后,什么是宪法的问题,实际上人们已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说。
本文采取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以历史背景和内涵为出发点,即近代宪法就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保障公民权益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宪法是章程,是一种贯穿整个法律体系的法律原则,不是根本法。
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关键词依宪治国历史背景约束权力保障权利
作者简介:傅绍忠,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023-02
今年正好是中国宪法历史满100年,回首过去,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一个《共同纲领》,这是1949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临时宪法。
后来相继产生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中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通过的。
中国人接触和逐步接受近现代宪法观念,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
100年间中国的宪法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情况不断变化,人们对宪法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
在现代之前,法学里面首先就会研究什么是法这个问题,像宪法学里面首先就会研究什么是宪法这个问题。
可是,到了现代之后呢,人们发现对什么是法的问题,什么是宪法的问题,实际上人们已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说。
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依法治国,但首先是依宪治国,第一步还得回答宪法是个什么东西,只有把基本问题弄清楚了,才能更好认识宪法在中国的发展。
因此,本人就宪法是什么这个问题谈下自己的一点理解:
1.从历史来看;首先,从普通法的体系看宪法的起源看,其实最早事实上它不是规范一个国家的constitution,任何一个机构、一个组织,它都有一部constitution,公司有公司的constitution,协会有协会的constitution。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词,你就会发现其实它的根源,它的最根本的一个目的,在我看来,宪法它就是一个章程,它要把这个团体,它的整个的构成架构起来。
组织一个团体首先需要的是什么?就是把框架给它搭起来,要有一个structure。
国家也一样,国家怎么一个构成,有哪几个部分,要把这个架子给搭起来。
其次,最初的宪法,它实际上是一个限制王权的东西,是国王和中小贵族之间的一个妥协性文件。
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
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指确认立宪政体
的法律。
此时的宪法的功能就像我国的民主集中制一样只是个原则,提纲挈领的作用,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对个人权利的保障。
例如1787年通过,1789年生效的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只规定了国家的政权和组织形式,反联邦党人抨击宪法缺乏保护基本公众自由和权利的条款。
豍第三,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巩固斗争成果的产物。
在近代宪法产生之前,一个国家内部各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终决定全都掌握在封建君主手中。
当时尽管存在各项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通过一个基本正当的法律程序来解决,而是通过封建君主来处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近代宪法是适应限制封建王权、保障公民权益的要求而产生的。
比如1905年清末“新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由于出现了宪法,封建君主就不能随意掠夺公民的财富,随意享有各种封建特权,由于出现了宪法,民主的关念深入人心,任何企图走封建道路的势力都是行不通的,被人民大众所不允许。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人民的讨逆中死去便是很好的佐证。
继而近代意义上对宪法概念的使用,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宪法必须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列宁说过:“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
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回顾历史,宪法可以说是一个保险箱,在推翻封建制度后,资产阶级为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用宪法来保障已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所以本质上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和事实化。
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中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他们的政府的人民的决议。
豎
2.从内涵来看:首先,宪法最突出的外在特征是其国家根本性,由于每一个国家里面由于它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它所理解的宪法可能都不相同,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内容。
其次,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固然具有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历史性、纲领性等。
但是有一点是与普通法律相同的,那就是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法”。
这是大部分书作者的看法。
”但本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宪法是个原则或是个指导性的规则或是法律之上的“东西”,如果说宪法是法,意味着它的地位是和普通法同等的地位,给人一种平起平坐的感觉,说的严重点好像是“乱伦”了。
不管从制定的主体和制定的程序以及效力上来分析,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知道,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整者。
而法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规定人们在一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的。
如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调整的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实体和程序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与普通法不同的是,宪法所调整的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豏这里的社会关系明显不同于具体部门法所调整的关系,它是具体部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源和源泉,它是对所有的社会关系的抽象和概括。
依据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等各种划分法的方法中,宪法不属于任何一个分类当中。
我特想提的是,有人依据公私法的划分,认为宪法是公法。
这是我不赞同的。
公法与私法是一种很古老的划分方法。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其《学说汇篡》中就已经做出了这种划分;查士丁尼在《法学阶梯》中也对此进行了区分。
但这时的公法观念主要着眼于公法保障公共权力的行使与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其后发展起来的公法观念在此基础上又确立了抵制公共权力的内涵和属性。
豐以此类推,私法观念主要着眼于私法保障个人权利的行驶
和维护个人利益方面。
还有学者在谈到宪法时指出,“那种将宪法归类于公法或仅仅看作是公法观点是非常不合乎实际的,宪法应当是与私法、公法对称的一个单独类型,即根本法”。
“宪法是划分法权的根本法,它不仅要调整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政府和人民关系“的法律表现),还要调整权利的关系(作为个体的”人民“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权力与权力的关系(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豑这一观点认为,宪法是凌驾于公法与私法之上的一个法律,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就无疑包含着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平等的内容。
至于通常由宪法确认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更是典型的民事权利。
而如果不将宪法看作是超越于公法与私法之上的根本法,就无法合理解释一些法律现象,也无法充分反映宪法的基本属性。
豒本人认为,这一认识也是极不妥当的。
第一,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根据不是建立在将其与私法、公法对称的基础上的,而是以法律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属性的根本性为依据的,并且,法学史上也缺乏这样的认识传统。
第二,宪法不在公民之间直接分配权利义务,其政治法的属性决定它只负责调整政治领域中的关系,也即政府与人民之间及政府各机构内部之间的关系。
正如亨利·范·马尔赛文所指出的那样,“宪法仍然没有超出国家的政治关系领域。
宪法对个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影响,也不包括调整人民彼此之间的行为的原则或规则”。
也就是说,宪法是包含了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但是,其根本法的属性决定它不调整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即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宪法的效力无论扩张到何种程度,也难以包容私人之间的权利关系,这是由宪法关系的属性所决定的,否则就像陈宝音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宪法就成为包罗万象的法律大全了。
所以说,宪法是章程,是一种贯穿整个法律体系的法律原则,不是根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