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比较

合集下载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临床常规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状态。

尿液潜血检验是通过尿液中隐性血红蛋白的检测,来反映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存在血液成分,因此如果尿液中检测到潜血阳性,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潜血阳性可能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的渗漏或溶解,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肾脏肿瘤等原因引起。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和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情况,下面将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一、尿液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分析1. 肾脏疾病:尿液潜血阳性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指标之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囊肿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2. 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是尿液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之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会导致尿道、膀胱、尿道球腺等器官受累,进而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3. 尿路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尿路结石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成分,从而造成尿液潜血阳性。

4. 肾脏肿瘤:肾脏肿瘤的发生也是导致尿液潜血阳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

尿液潜血阳性通常反映了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因此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尿液潜血阴性通常意味着尿液中不含有血液成分,这是正常情况下的检验结果。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尿液潜血阴性并不完全排除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

1. 早期肾脏疾病:某些早期肾脏疾病可能并不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潜血阳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评估。

2. 膀胱癌:尿液潜血阴性并不排除膀胱癌的可能性,因为膀胱癌并不一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血液成分。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RBC)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

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同时镜检有红细胞者260 例,镜检无红细胞者30 例。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者40 例,无红细胞者213 例。

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尿液分析仪是尿常规检测的手段之一,其简便、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

显微镜检查是目前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主要手段,但其检查耗时费力。

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了比较。

1 原理与方法1.1 原理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潜血的反应原理: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尿液中的某化学物质,如直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胞质内涵物,间接推断细胞的有无。

具体地说,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由黄色 草绿色 深蓝色的颜色变化,反应颜色的深浅与尿液被检测成分成正比。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2 方法1.2.1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使用尿液分析仪与仪器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于混匀的10 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纸条1 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

实验测定后,自动打印结果。

1.2.2 镜检方法取尿液10 mL于试管中,在离心力为400 g、回转半径15 cm、水平离心机1 500 r/min 条件下有效离心5 min。

然后手持离心管45°~90°弃去上层液,保留0.2 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20 μL于载玻片上镜检。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7 2 2 9 9 - 0 2
尿 液 潜 血 检 查 作 为 临 床 中诊 断 、 鉴别 疾病 的重要 检验 , 其 有 两 种 不 同 的检 验 方 法 分 别 是 : 显微 镜检 查红细 胞计 数法 、 尿
该 院接 受尿 液 潜 血 检 验 的尿 液 标 本 4 O例 , 通 过 不 同 的检 测 方 法 对 尿 液 红 细 胞 的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两种 检 测 方 法 的 检 测
阳性 共 8 例, 分 别按 照 其 中一 种 为 标 准 的情 况 下 另 外 一 种 检 测 方 法检 测 结 果假 阳性 比例 和假 阴性 呈现 不 同 , 同 时结 果 显 示 镜 检 加 尿 液 分 析 仪 检 验 的 效 果 要 优 于仅 镜 检 的 效 果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结 论 能 仅 取 其 中一 种 检 验 方 法 为检 验 结 果 , 应 该 结 合 考 虑 二 者 的 检 验 结果 。
[ 3 ] 卢宏洲 , 张志勇. 流行性 感 冒[ M] . 上海 : 复旦大 学出版 社, 2 0 1 0 :
3 .
E 4 5 Ya ma z a k i T, Na r i t a M, S a s a k i N, e t a 1 . C o mp a r i s o n o f P C R f o r
数, 最 红 取 均值 。 1 . 2 . 2 尿 液 分 析 仪 潜 血 检 验 法 尿 液 中含 有 血 红 蛋 白 , 而 血
液分析仪潜血检 验法_ 1 ] 。 临 床 中 传 统 采 用 显 微 镜 检 查 红 细 胞 计数法进行尿液 潜血检验 , 通 过 以 往 的 临 床 检 验 发 现 这 种 检 验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一种常见的尿液检验指标,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的溶解产物。

这种检测结果常用于诊断和评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下面将针对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1.阴性:这表示尿液中没有对红细胞的溶解产物进行检测。

阴性的结果通常是正常的,说明肾脏和尿液系统没有问题,也暗示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阳性:这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的溶解产物。

阳性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但它可能是某种健康问题的指标。

阳性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阳性的尿液潜血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肾脏疾病: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肾小球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指标。

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使红细胞进入尿液中。

2.尿路感染: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指标。

尿路感染会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发炎,从而引起尿液中红细胞的溶解。

3.结石或肿瘤:尿液中的结石或肿瘤可能会刺激尿液系统,导致红细胞溶解。

4.创伤或损伤: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尿液系统的创伤或损伤的指标,如膀胱或尿道损伤。

5.药物或某些食物:某些药物或食物摄入也可能导致尿液潜血阳性,如利尿剂、某些止痛药以及高红肉摄入等。

对于阳性的尿液潜血结果,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进行评估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可能的进一步检查包括尿沉渣检查、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尿培养等。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尿液潜血是一种重要的尿液检验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阳性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指标,但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只有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才能确定具体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所以,在尿液潜血阳性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医学建议和治疗。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准确性分析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准确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贾茗茗,崔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镜检结果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360-361.
[2]庄玉荣.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药,2015(8):74.
[3] L Samal,JA Linder. The primary care perspective on routine urine dipstick screening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albuminuria[J].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3,8(1):131-135.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准确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性,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来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尿潜血检测的100例患者,均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疑似有尿潜血。10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27.41±6.56)岁。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The Co m pa r a t i ve St udy of t he Tw o Te s t s i n t he Ur i ne 0 cc u l t Bl ood
CHEN S hu - yu e
n h u a S e c o n d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H y a n g ,  ̄ y a n g4 1 3 5 2 2 , C h i n a )
可减 少漏诊 和误 诊 ,提 高 临床检验 的准确率 。 【 关 键词 】尿 液 分析 仪 ;显微 镜检 验 ;尿 液潜血 ;比较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R 4 4 6 . 1 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0 - 0 4 9 7 - 0 2
t e s t i n g me t ho d s i n u in r e o c c u l t b l o od t e s t .M e t h o ds Ur in e s pe c i me n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J ul y 2 01 0 t o J u l y 2 01 1 i n o u r h o s p i ml o ut p a t i e n t o r i n p a t i e n t
u ine r a n a l y z e r a n d mi c r o s c o p e i n s p e c t i o n i n u r i n e o c c u l t b l o o d t e s t , wh i c h c a n r e d uc e t h e mi s di a g n os i s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c l i n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发布时间:2022-10-14T03:33:09.0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3期作者:陈历艳[导读]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尿液潜血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其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

陈历艳成都市金牛区金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尿液潜血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其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

结果:显微镜镜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检出时间显著长于尿液分析仪,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均有各自应用优势,其中,尿液分析仪检测速度较快,检测准确度较低,显微镜镜检检测准确度高,但是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受检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尿液潜血检验尿液潜血检验是临床筛查和诊断尿路感染、结石、膀胱炎等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虽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是,为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临床采取有效的检验技术开展尿液潜血检验,目前,常用的尿液潜血检验有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1]。

本文主要分析和比较了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项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条件下,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在我院行尿液潜血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18岁者,(2)对尿液潜血检验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及循环系统疾病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分布:23-70岁,平均年龄(51.74±2.23)岁。

两种不同方法对600例尿液潜血检测结果对比论文

两种不同方法对600例尿液潜血检测结果对比论文

两种不同方法对600例尿液潜血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00-01【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中潜血,并对两种诊断结果的可信性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对600例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与镜检结果有一定出入。

假阳性均存在。

结论尿液分析仪虽然可以起到一定过筛作用,但不可忽视显微镜镜检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镜检潜血潜血就是“潜在的出血”,临床上是指肉眼下或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有红血球的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红血球遭破坏时,其内含的血红素就会释放出来,才能侦测到血红素的反应。

但是红血球为何会在离开身体前就破裂了呢,可能是红血球本身的寿命已到,如同泡沫般自行溶解,也可能是喝了大量的水,尿液变得淡薄、张力降低,红血球因而破裂,因此潜血时,就如同有血尿一般是临床上一种不可等闲视之的警讯。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迅速普及[1],尿液潜血的显微镜检查将被尿液分析仪替代的趋势在一些医院日益明显,测量参数不仅快速、简便,不再像使用显微镜检查一样耗时费力了,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那么这种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潜血的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如何呢?笔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我院600例门诊尿液查体者潜血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取600例门诊查体者新鲜尿液标本,严格按照仪器说明[2],并采用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同时取混合后标本10ml,以15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约0.2ml尿沉渣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覆盖镜检。

高倍镜下连续计数10个视野中红细胞数,以rbc≤0~2个/hp为阴性,rbc>2个/hp为阳性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600例标本经仪器分析后,潜血阳性92例,其中经镜检,12例阴性,80例阳性;潜血阴性508例,镜检后发现,其中20例阳性,488例阴性。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23例患者,对其采用尿液显微镜红细胞方法和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方法进行检验,并评估两种检验方法的符合程度。

结果:采用尿液镜检结果显示,尿液分析仪检验呈阳性反应,镜检发现红细胞94例,无红细胞29例,尿液分析仪检验呈阴性反应,镜检发现红细胞33例,无红细胞90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有显著差异。

结论:临床上采用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进行临床检验的效果较好,应当联合应用。

【关键词】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分析临床上应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常规的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方法简单、快捷,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且检测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帮助较大。

当前,显微镜检查是检测尿液成分的最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此种检测方法费力耗时,不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

对于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到底应用哪一种方法以更适应患者的病情治疗非常重要。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对其应用两种不停方法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23例患者,其中,男性71例,年龄在15-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岁,女性52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岁。

对其采用尿液显微镜红细胞方法和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方法进行检验,并评估两种检验方法的符合程度。

1.2 方法尿液分析仪主要采用干化学试纸方法,采用与仪器相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取10ml患者的新鲜尿液,然后将尿试纸条浸入到尿液中,经过3秒后取出,然后放置在仪器上进行测定,完成检测后自动打印出检测结果。

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方法首先取患者的10ml尿液,放置在试管中,水平离心机定为每分钟1500r,有效离心为5分钟,回转半径定为15cm,然后取试管的45°-90°之间,将上层液体除去,只留下0.2ml的尿沉渣,然后将其均匀混合,取20μl的剂量放置在载玻片上进行显微镜检测。

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对尿液潜血的对比分析

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对尿液潜血的对比分析
2 结 果
法. 干 化 学 法 试 纸 法 阳性 结 果 低 于 显 微 镜 法 , 且速度快 、 重 复
性好 . 适 于 标 本 量 大 时 筛 检 用 显 微 镜 法 操 作 繁琐 . 且 受 到 操
作 者 经 验 等 因 素影 响 . 但 其 可 以 肉 眼发 现 红 细 胞 等有 形 成 分 形态 。 判 断 直 观 可 靠 。干 化 学 试 纸 法 主要 原 理 [ 4 ] 为: 根 据 多 联 试 带 上 各 模 块 化 学 物 质 与 尿 液 成 分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后 的颜 色
3 讨 论
液分析仪 P U Y. 1 6 8 8 及尿干化学试带 ( 普 朗 医疗 ) 。
1 . 3 方 法
1 . 3 . 1 干化学试纸
每份标本取 l O m l 尿 液 样 本 .浸 入 干 化
干化 学试纸法[ 2 ] 检测尿液尿 液潜血 . 检 测 过 程 中 易受 到 温度 、 酸 碱度 、 药 物 等 因 素 影 响 而 造 成 检 验 结 果 呈 现 假 阳 性
选 取我院 2 0 0 6年 1 月~ 2 0 1 1 年 l 2月
治疗 的 2 3 9例 H I WA I D S患 者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均 给 予 抗 病 毒治 疗 , 观察临床疗效 、 免 疫 学 和 病毒 学疗 效 及 不 良反 应 情
况。 结果 2 3 9例 患 者 死 亡 2 O例 , 失访 1 2例 , 停药 l 6例 , 在治 1 9 1 例。 在治 1 9 1 例 患者 治 疗 前 WH O临床Ⅲ期、 Ⅳ 期 分别 有 4 0例 和 5 7例 , 最 近 一 次 随 访 WHO 临 床 Ⅲ 期 、 Ⅳ 期 分 别 有 2例 和 1例 ; 1 9 1 例患 者 C D 4 + T淋 巴细 胞 数 值 均 有显 著增高 ( P < 0 . 0 1 )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1 7 1 例 治 疗 一 年 以上 的 在 治 患 者 中 H I V 病 毒 载i < 5 0 c o p i e s / m l 者 1 5 0例 ( 8 7 . 7 %) , 病毒 载t  ̄> 1 0 0 0 c o p i e s / m l 者 1 1例 ( 6 . 4 %) ; 在治 1 9 1例 患 者 因 药 物 不 良 反 应 更 换 治 疗 方 案 8 6例 次 。 结 论 当前 应 用 一线 治疗 方 案 治疗 H I V / A I D S患 者 具 有 较 高 的病 毒 学 、 免 疫 学 及 临床 疗 效 . 但 应 注 意 治 疗 过 程 中存 在 的 不 良反 应 情 况 . 应根 据 具 体 情 况 及 时 更 换 治 疗方 案 , 以改善患者预后。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方法对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300例就诊患者中,117例患者为男性,183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6.7±1.8)岁。

通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对30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验。

结果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检验所得结果与通过尿常规对尿液检查所得的结果存在差异。

结论显微镜检查与尿常规检查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能够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医院应该对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联合利用。

【关键词】尿液潜血;尿常规检查;显微镜检查;分析尿液潜血检验属于尿液检查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检查项目。

尿液显微镜检验红细胞以及通过尿液分析仪对潜血反应进行检验是尿液潜血检验最为常用的检验方法。

这其中,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潜血的检验相对更多的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这主要是因为患者非肾小球性血尿和肾小球性血尿通过显微镜检验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临床结果,所以临床上的相关专家提出将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的结果可以视为尿液潜血检验的标准结果,这是尿液分析仪所不具备的优点。

但是,现阶段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上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准确的方向发展,能够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的诊断依据。

而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潜血进行检查则较为消耗时间和精力,很多患者不愿接受显微镜尿液沉渣检查。

以下对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肾脏、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探讨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183例患者为男性,117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6.7±1.8)岁。

尿潜血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应用效果对比

尿潜血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应用效果对比

尿潜血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应用效果对比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Uritest-500 尿液分析仪法测定尿液潜血样本130例与人工显微镜法阳性率比较。

结果(1)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尿液分析仪法潜血检验假阳性率偏高。

结论尿液分析儀潜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可联合使用,对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度具有积极作用。

标签: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尿液潜血检验尿液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诊断泌尿系统及肾脏疾病。

尿常规中红细胞项检验可为炎症、结石和肿瘤等所致的出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

临床中对尿潜血的检测主要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2]。

尿液分析仪基本原理是,用尿干化学分析试带上模块中的试剂与尿液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呈现颜色不同而定性和半定量的,方便快速。

但在实验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容易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显微镜计数方法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某些错误报告。

本研究探讨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中的临床应用。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检验科接收的新鲜晨尿标本130例(2016-10-1---2016-10-31,21-74岁,性别不限)。

2.方法2.1标本采集用一次性无菌尿杯采集中断新鲜晨尿,混匀后分两管,一管用于尿液分析仪检验,另一管用于尿沉渣显微镜检验。

均在2h内完成检验。

2.2尿液分析仪法严格按照Uritest-500 尿液分析仪说明书操作,先进行质控,再用原装试剂带对混匀尿标本进行测定。

2.3尿沉渣显微镜检验法取混匀晨尿10ml于刻度离心管内,以1500r/min 离心5min,弃上清液留0.2ml沉淀物,混匀后取20l于载玻片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至少观察10个视野,记录红细胞形态及数目。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比较目的比较尿液潜血检测中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的结果。

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6例泌尿肾病科患者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干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检验,比较检验结果。

结果干化学法假阴性为0.0%,假阳性为8.90%,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为0.0%,假阴性为0.68%,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

結论尿潜血试验中免疫胶体金法在灵敏度上要比干化学法弱,但特异度方面要较干化学法强,因此临床中可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标签:干化学法;免疫胶体金法;尿液潜血尿液潜血试验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是尿路感染及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中用于尿液潜血试验的方法有干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1]。

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方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特选取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6例泌尿肾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女69例,男7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8±3.2)岁。

1.2方法在早晨进行患者首次中段尿的取样,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2h内进行三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即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红细胞镜检以及干化学检测。

通过严密的操作和实验,得出精确的实验结果,并进行一定的记录工作,确保各种数据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1.3尿液潜血检验结果的判断标准阳性:镜检(+),免疫胶体金法(+),干化学法阴血(+);阴性:镜检(-),免疫胶体金法(-),干化学法阴血(-);假阳性:镜检(-),免疫胶体金法(-),干化学法阴血(+);假阴性:镜检(+),免疫胶体金法(+),干化学法阴血(-)。

1.4统计学分析通过利用SPSS20.O软件将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数的资料的比较要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干化学法假阴性为0.0%,假阳性为8.90%,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为0.0%,假阴性为0.68%,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临床检验中非常常见的一项检查,它可以检测尿液中隐藏的血液成分,是很多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

一、尿液潜血的检测方法尿液潜血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常规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常规方法是通过尿液的着色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潜血,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古典的马凡染色法和三氯乙酸法。

免疫学方法则是通过对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检测来判断是否存在潜血,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二、尿液潜血的临床意义尿液潜血是很多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临床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肾炎肾炎是尿液潜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此外,新月体性肾炎、膜性肾病等也常常伴随有尿液潜血的表现。

2、肾结石肾结石是尿液潜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结石刺激肾小管和尿路时就会导致尿液中出现潜血的表现。

3、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也是尿液潜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不仅会导致尿液潜血的出现,还会伴随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其他病理性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的病理性疾病也会伴随着尿液潜血的表现,比如肾小球疾病、膀胱肿瘤、尿道炎等等。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主要是判断潜血的阳性和阴性,并对其阳性的程度进行评估。

具体内容如下:1、阳性和阴性判断尿液潜血的阳性和阴性判断是指判断是否存在潜血的表现。

阳性表示尿液中存在血液成分,阴性表示尿液中不存在血液成分。

2、阳性程度评估当尿液潜血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进一步需要评估其阳性的程度。

一般来说,阳性程度有+、++、+++、++++四个等级,其中+表示微弱阳性,而++++则表示极强阳性,阳性程度越高,说明尿液中的血液成分越多。

四、注意事项1、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尿液潜血的检测前应先进行清洁操作,避免尿液中的细菌和沉淀物污染。

2、尿液潜血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近期运动、进食某些食物、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应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的排除。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指尿液中红细胞非常微小或不可见,但在尿液检查中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方法检测到的现象。

红细胞潜血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可用于判断尿液系统的疾病。

本文将对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尿液潜血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

化学法通过尿液与含有间苯二酚的试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来确定是否存在尿液潜血。

免疫法则是通过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

尿液潜血的检查结果常见的有阴性和阳性两种情况。

阴性表示尿液中没有红细胞溶解或红细胞数目非常少,属于正常范围。

阳性则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可分为微量和大量两种。

对于尿液潜血阴性的结果,通常说明尿液中不存在明显的红细胞溶解或红细胞数目非常少。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尿液系统一般处于正常状态,没有明确的疾病迹象。

但要注意,尿液潜血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尿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有时低浓度的红细胞可能无法被检测到。

尿液潜血阳性分为微量和大量两种情况。

微量潜血通常指尿液中红细胞数目较少,常见于尿路感染、尿石症、肾小球疾病等疾病。

在微量潜血阳性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情况,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来进一步判断疾病的具体原因。

大量潜血一般指尿液中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阻塞性肾病、肾结石、膀胱癌等疾病。

大量潜血通常是尿液中红细胞溶解所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尿液颜色深红或棕黑色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潜血阳性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疾病,仅仅是一个提示性的结果。

进一步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尿液潜血阳性常常需要与其他疾病指标综合分析,如尿蛋白、尿胆原、尿激酶等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浅析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浅析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浅析
杨同朝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3
【摘要】目的:通过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对我院门诊随机300例患者留取的尿标本,立即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3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26例,假阳性率为17.40%。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0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41例,假阴性率为6.62%。

两种检查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反应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

【总页数】2页(P1228-1229)
【作者】杨同朝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2
【相关文献】
1.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J], 罗怀芳;
2.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浅析 [J], 杨同朝
3.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J], 罗怀芳
4.两种临床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J], 宋晓晶
5.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韩呈武;刘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对比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对比

干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对比发布时间:2023-03-06T06:37:19.28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10月作者:张晖[导读] 目的对比并评价尿液潜血检测中干化学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差异与临床应用价值张晖杭州赛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摘要:目的对比并评价尿液潜血检测中干化学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差异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肾病患者,采集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尿液潜血试验,对比这2种方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价值。

结果干化学法检测的阳性率81%(58/72)、阴性率19%(14/72);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的阳性率93%(67/72)、阴性率7%(5/72);免疫胶体金检测法阳性率比干化学法高(P<0.05);干化学法检测的准确度88%(60/72);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的准确度99%(71/72);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准确度比干化学法高(P<0.05)。

结论在尿液潜血检测过程中,免疫胶体金法的准确性高于干化学法。

临床检测中可将免疫胶体金法与干化学法相结合,提高尿潜血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为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干化学法;免疫胶体金法;尿液潜血检测;应用对比引言在进行尿液潜血的实验中,一般采用的是干化学法,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潜血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检测上还有一定的缺陷,而免疫胶体金法的应用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弥补,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来进行差异分析,从而不断地提升尿液潜血检测工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肾病患者72例。

研究纳入男性41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9~33岁,平均(16±3)岁。

研究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

1.2方法检测采用Olympus显微镜、Combiscan-500尿液分析仪与配套检测试纸、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抗-隐血试验试纸。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用于尿液潜血检验的临床效果比较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用于尿液潜血检验的临床效果比较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用于尿液潜血检验的临床效果比较陈成塔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26
【摘要】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用于尿液潜血检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尿液标本124份,分别利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方法展开尿液潜血检验,比较2种方法的检验结果。

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潜血结果阳性率为65.32%,显微镜检查阳性率为66.94%,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8)。

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各有利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若必要可联合应用2种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总页数】2页(P175-176)
【作者】陈成塔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2.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3.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4.比较尿液
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5.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技术的差异探析张春莉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技术的差异探析张春莉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技术的差异探析张春莉发布时间:2023-06-07T08:33:39.1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张春莉[导读] 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100例行尿液潜血检测患者,入选患者采集尿液样本后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以《尿液检验的临床解读》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本次金标准诊断阳性46例,阴性54例;联合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硬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尿液分析仪检查、单独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均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因此可以采取联合检验方式,有助于提高尿液潜血检测的准确性。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441821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100例行尿液潜血检测患者,入选患者采集尿液样本后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以《尿液检验的临床解读》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本次金标准诊断阳性46例,阴性54例;联合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硬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尿液分析仪检查、单独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均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因此可以采取联合检验方式,有助于提高尿液潜血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液潜血检验;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尿液潜血检验是用于观察尿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检查项目,在筛查尿路结石、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1]。

过去主要是使用显微镜下红细胞计数检验,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费时费力,无法满足临床检验的要求。

尿液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检验设备,其主要是使用干化学试纸法,对尿液成分进行化学检验,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在基层医院获得推广应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比较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

方法:选取300例空腹晨尿标本,分别采取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以人工显微镜作质控,对比两种方法检测准确性。

结果: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82.7%,阴性率17.3%;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74.7%,阴性率25.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干化学分析仪准确度为88%,免疫胶体金法准确度为97%,两组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均可有效检测尿潜血阳性,免疫胶体金法更准确,临床价值高。

标签: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尿潜血阳性
尿潜血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疾病常见指标,为肾脏、尿路感染等疾病判定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1]。

因此准确判断尿潜血阳性是保证临床诊治合理性的关键环节。

随着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快速发展,使尿常规检测日渐方便,也在临床应用中日渐广泛。

显微镜是临床目前诊断尿液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就以300例空腹晨尿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其诊断准确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份空腹晨尿标本选自2011年8月-2013年10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其尿液标本均为晨尿,约为50 ml,以一次性尿杯送检;男168例,女132例;年龄20~70岁,平均(42.6±3.8)岁。

1.2 诊断方法
选自OL YMPUS显微镜;尿干化学分析仪选自COMBISCAN-500型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大便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抗隐血检测试纸。

于洁净试管置入10~15 ml晨尿标本,尿液充分浸入试纸,滤除余液。

根据尿液沉渣标准化操作规范,对收集尿液标本进行检查,离心管中倒入混合均匀尿液,离心5 min,去除上层清液,以滤纸擦干管口,留约0.3 ml沉渣量,混匀后以尿沉渣检查。

2 h内进行干化学隐血、红细胞镜检和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

1.3 评价指标
以人工显微镜做质控,干化学法检验基础,胶体金法作为对照,阳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阴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假阳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假阴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2]。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
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82.7%(248/300),阴性率17.3%(52/300);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74.7%(224/300),阴性率25.3%(76/300);两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方法检测准确度对比
干化学分析仪假阳性30例,假阴性6例;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6例,假阴性3例。

干化学分析仪准确度为88%;免疫胶体金法准确度为97%;两组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液潜血是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中基本项目,表现为尿液红细胞数量减少,其造成原因包括结石、炎症、肿瘤等,通过检测尿液中红细胞数量,以此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3],提高患者诊治率。

若临床缺乏准确有效诊断方法,忽视尿液潜血的诊断,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极易形成慢性肾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必须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发生尿毒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通常健康人尿液中不存在红细胞,临床诊断时必须要重视尿潜血阳性的诊断。

尿液分析仪操作简单,速度快,是检测尿液标本常用设备,通过过氧化氢催化作用进行检测。

在此次300例患者中,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82.7%,阴性率17.3%;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74.7%,阴性率25.3%;两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结果可以看出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免疫胶体金法,可见,干化学法对检验尿潜血检验具有较高敏感性,可在临床中进行筛查,但特异性较低,易出现误诊。

在准确度分析中,干化学分析仪准确度为88%,免疫胶体金法准确度为97%;两组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免疫胶体金法准确度高,特异性较高,可在临床检测中进一步确诊。

给予干化学分析法的尿液分析仪,其参数多,速度快,可高效、准确检测到较多数量的标本,可作为各级医院普遍使用检验设备,在对潜血予以检验时,经对过氧化氢进行催化,将其作为电子受体,使色源氧化呈色,血红蛋白成分中的血红素在结合试剂后会为氧化呈色。

因此对尿液标本予以尿液分析仪检测时,尿液成分中混有肌红蛋白、细菌代谢产物等,以此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较高检测率。

免疫胶体金法通过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对红血蛋白进行判定,动物血、铁剂等因素不会干扰检测准确性,可在5 min内检出超过0.2 μg/ml血红蛋白[4],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对尿潜血假阳性具有较高有效性。

在此次研究中,干化学分析仪假阳性30例,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6例;可见,免疫胶体金法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

在临床检测予以离心时,若离心速度过快,会破坏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份;若速度过慢,当每毫升尿液中存在的RBC低于5000时,沉渣中难以寻找到RBC。

因此临床诊断时,会遗漏隐匿型肾小球肾炎,因此若操作者在检验尿液标本时,若出现问题或对检测结果存在怀疑时,需根据潜血反应加以证实检测结果。

假阳性是尿液分析仪诊断中常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可以与红细胞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以与红细胞溶解释放的血红蛋白发生阳性反应,而显微镜下检测只能够检测出尿液中未溶解的红细胞。

健康人体尿液中含有微量血红蛋白,多为阴性。

通过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为阳性,显微镜下难见红细胞碎片。

部分患者尿液中存在对热不稳定酶,会改变试剂颜色,发生潜血反应阳性,通过镜检则显示阴性。

标本长时间存放或于高温状态中存放,相应增加了潜血反应的阳性率。

通过镜检可相应减少红细胞数量,致假阳性[5-6]。

患者进食或服用药物会影响尿液,呈碱性,以此破坏了患者RBC,生成褐色颗粒,使潜血反应为阳性,而镜检为阴性;高蛋白尿样会降低试剂潜血反应的灵敏度,致潜血反应出现假阴性;尿液中存在较多黏液成分,会包裹RBC,导致潜血反应为假阴性。

因此在存放尿液标本时,应尽量缩短标本存放时间。

采用尿试纸检测时,若尿试纸条被污染或不妥善保存及操作不正确,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因此临床检测时应保证仪器、试剂质量过关。

总而言之,干化学分析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均可有效检测尿潜血阳性,免疫胶体金法更准确,特异性较高,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振强,昊兆怀,黄丽萍.尿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中医治疗方法(附90例)[J].中国医院导报,2007,4(33):68-69.
[2]张翠玲,王贞,白洪涛,等.一种鉴别尿潜血假阳性的方法[J].大连医学大学学报,2011,33(1):94-95.
[3]王清兰.尿潜血阳性红细胞定位诊断509例分析[J].中医误诊学杂志,2007,7(30):7314.
[4]聂宗杰.不同检验方法对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847-1848.
[5]熊云梅.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6):282.
[6]陈丽芳.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99-2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