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的学校教育
数字化时代的校园教育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校园教育变革在数字化时代,校园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被重新定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数字化技术使得教育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学术论文和教育视频等。
这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其次,数字化技术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变革。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被互动式、参与式和探究式教学所取代。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虚拟实验室、在线讨论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效果。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例如,学习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再者,数字化技术推动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智能校园系统,学校可以实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例如,智能排课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课程选择,自动生成最优的课程表;在线选课系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调整课程,方便快捷;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图书借阅、食堂消费、门禁管理等多种功能,提升校园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然而,数字化时代的校园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1.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变革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科技的进步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得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创新工具和资源,通过使用智能绘画软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则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美术作品。
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从而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美术教育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融合,如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正不断变革和创新,以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合理利用科技手段,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个性化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美术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美术教育中最直接的应用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智能绘画软件能够模拟各种绘画材料和技法,帮助学生实践并掌握绘画技巧。
这些软件具备智能分析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习惯和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这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
艺术创作的智能化探索:虽然艺术创作强调个性与创新,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智能化改革。
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智能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构建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提升学校教育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项目内容1. 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校园网络、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教育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2. 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智能化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3. 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开发智能化教学系统、研究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提供智能化教学、研究、管理等服务。
4.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探索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教学方法。
5. 教育管理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测、评估和优化。
6.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升教师智能化教育应用能力。
7. 学生能力培养: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研究能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筹备阶段:成立项目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2. 项目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等。
3. 项目验收阶段: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4. 项目运维阶段:建立健全项目运维管理制度,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持续的服务和支持。
五、项目预期效果1.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生满意度提高。
在AI时代教育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在AI时代教育的未来趋势是什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步入了 AI 时代。
AI 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那么,AI 时代教育的未来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性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需要面对一个班级数十名学生,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在 AI 时代,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
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AI 系统可以精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风格和知识掌握程度,从而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例如,对于数学学科,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判断其在某个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并推送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讲解视频。
对于语文学习,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不佳,系统则可以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辅导课程。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取得进步。
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将得到改善在过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但AI 技术的出现为打破这种不平衡带来了可能。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智能教育软件,身处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优质的课程内容。
而且,AI 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以更加生动、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降低学习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教育。
此外,虚拟实验室、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也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弥补教育资源的差距。
三、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将更加紧密AI 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单纯的理论学习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业务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观后感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观后感在当今时代,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学习、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员,我深刻认识到了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也对教育发展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
通过技术,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和行为模式,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
同时,技术还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其次,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是一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而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精准识别和应对。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多的教学能力和创意,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此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更加智能化和科技化。
教育者可以通过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技术还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教育数据,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而且,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的来说,时代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来思考和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又要注意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合技术,推动教育的智能化和科技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让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引领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引领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并分析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通过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人工智能可以推荐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虚拟场景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最后,人工智能还可以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学生的考勤、成绩等信息,减轻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共享性。
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再受制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推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和优化。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开发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工具,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最后,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校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资源调配,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
三、实践经验分享
在SEI20的实践中,很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两个实践案 例:
1、北京某中学:该校在数字化 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上海某高校:该校在智能化 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综上所述,SEI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面 融合和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 育普及。在实践过程中,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 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SEI20的全面发展。
2、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使得高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 济和社会发展。同时,高校也在不断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 育资源,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3、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绩。同时,高校也在不断加强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高素 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的校园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效率。 具体来说,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更好 地组织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 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
二、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的主要 内容
SEI20主要包括数字化校园、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SEI20的基础,它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和 基础数据库,实现校园环境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化校园包括校园门户网站、 校园一卡通、安防系统、多媒体教室等多种应用,使校园生活和学习更加便捷 和高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变革以及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进行详细探讨。
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智能教育辅助工具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研发智能辅助工具,比如自适应学习系统、基于学习分析的个性化建议系统、课堂互动工具等,这些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
2、虚拟教育环境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教育环境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
3、教育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教育数据分析,帮助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决策,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三、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变革1、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为学生设计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教学方式升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更加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思维方式。
3、推动教师角色升级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传递知识,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以扮演更多的辅助角色,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线上学习辅导等方式,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四、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1、更深入地融合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是必然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中,AI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宽广的应用场景未来,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应用于线上教育,也可以应用于线下教育,吸纳更多的场景,比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育数据分析等。
3、强大的能力支撑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加强大的能力支撑,具体表现为智能教育辅助工具的反馈和训练、虚拟教育环境的建设等方面。
五、总结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可以有效改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可以加速教育变革,推动教学方式的升级和教育角色的变革。
AI智能化教育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AI智能化教育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数字化时代,AI智能化教育正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AI智能化教育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在教育变革中的积极影响。
1. AI智能化教育的背景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日益提高,全球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AI智能化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
2. AI智能化教育的优势2.1 个性化学习AI智能化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内容提供。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AI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
2.2 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AI智能化教育系统可以整合全球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优质课程、名师讲座、学术研究等,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局限性。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获取最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科研能力。
2.3 提供实时反馈AI智能化教育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3. AI智能化教育的应用领域3.1 在线教育AI智能化教育在在线教育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全天候的学习,无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AI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为其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3.2 智能辅导AI智能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辅导服务。
AI系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学生可以通过与AI系统的互动,获得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3.3 职业教育AI智能化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学校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学校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并总结其意义和挑战。
一、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建立起完善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教室等。
这些设施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学校应该优先投入资金用于硬件设施的升级和更新,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二、网络安全和数据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和数据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安全防护,确保师生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资料等重要数据。
三、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信息化时代,教师无需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和纸质资源,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教育资源数字化并进行共享。
学校可以建立起电子图书馆、在线教育平台等,让学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四、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可以引入智能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室等创新工具,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个性化教学信息化时代,个性化教学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学校可以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学生进行评估,找出其学习的短板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六、家校互动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家校互动。
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在线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七、学生信息管理和评价学校教育信息化还可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全面管理和评价。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挑战与路径
智慧教育2024年第2期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㊁挑战与路径李艳燕摘㊀要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㊂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持续地利用数字化㊁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变革教育系统的复合性的动态发展过程㊂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以学习环境为基础底座㊁智能技术群落与教育理论深度融合㊁注重培养多主体数字素养等核心特征㊂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新型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挑战,例如多空间学习数据难以互联互通㊁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体现不够明显㊁部分教育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㊂面对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潜在挑战,可以构建场景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㊁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变革㊁强化各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㊂关键词智能时代㊀教育数字化转型㊀教育高质量发展㊀数字素养㊀学习数据㊀教育强国㊀㊀一㊁引㊀言大数据㊁云计算㊁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经济㊁社会㊁科技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全球社会迅速进入智能时代㊂为更好地满足智能时代的社会需求,我国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㊂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 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㊁学习型大作者简介:李艳燕,工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㊂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面向数字社会发展的智慧教育支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9222019)㊂751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国 ①㊂如今,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㊂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持续地利用数字化㊁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变革教育系统的复合性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将智能技术整合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推动教学模式㊁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变革,对各教育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赋能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重构教育发展生态㊁优化教育人力资本结构㊁推动教育共治共建等㊂②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新型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具有不确定性的后果,在技术㊁主体㊁情境等层面带来诸多潜在风险㊂③因此,有必要厘清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分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㊂㊀㊀二、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厘清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总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特征,有助于深刻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为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㊁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打下基础㊂㊀㊀(一)基本概念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起源于数字化转型,其含义是将数字技术融入各个活动领域,对人类开展活动的方式进行系统㊁全面的变革重塑㊂④这一变革过程不是简单地升级系统㊁采集数据或更新设备,而是在数字化转换与升级的基础上,在战略层面系统规划,全面提升不同主体的数字化意识㊁思维和能力㊂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层次地改变业务模式㊁推动生产方式或组织形式创新的过程,具有长期发展演进和持续迭代升级的特征㊂随着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要求㊂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旨在采用数字技术和数字战略重构教育领域的组织业务和运营流程,增强教育组织运行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升教育领域运营绩效,实现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全面重塑㊂具体而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持续地利用数字化㊁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变革教育系统的复合性的动态发展过程㊂在这一过程中,应尊重教育活动的深刻性㊁丰富性和复杂性,⑤以师生为中心,聚焦教育教学主业,运用人工智能㊁大数据等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理念㊁教学场景㊁教学模式㊁教学技能和评价方式等,开展深入变革,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持续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㊂总之,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教育领域的系统性㊁根本性变革,是智能时代教育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㊂851①②③④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4页㊂王树涛㊁鲍俊威:‘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11期㊂董倍宏㊁杨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确定性风险及其治理“,‘电化教育研究“,2023年第13期㊂祝智庭㊁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 转基因 工程“,‘开放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㊂李芒㊁张华阳㊁葛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义与进路“,‘中国电化教育“,2023年第8期㊂智慧教育㊀㊀(二)核心特征在智能时代,我国就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了系列探索㊂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呈现出以下核心特征㊂1.以学习环境为基础底座学习环境是人类学习发生的重要场所,为学习者提供基础的学习场域与活动空间㊂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㊁大数据㊁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数字化㊁网络化㊁个性化㊁智能化学习环境的建立㊂智能时代的学习环境能够融合学校㊁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学习场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学习环境可计算㊁学习场景可感知㊁学习行为可关联和学习服务可协同,①从而为各教学主体提供优质㊁精准㊁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㊁高效的基础底座,是开展数字教育的基本条件㊂2.智能技术群落与教育理论深度融合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智能技术群落与教育理论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双向赋能㊂一方面,智能时代教育创新与变革呈现的趋势之一是利用新技术重塑教育生态㊂②以5G㊁物联网㊁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落用于教学实践,能够推动技术赋能教学过程,创新教育理论,变革教育形态,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变革㊂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地利用智能技术群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㊂目前,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都离不开具备洞察力㊁导向性㊁系统性的理论框架的指导㊂考虑到教育系统具有极高的复杂性,有必要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③指导智能技术群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㊂3.重视多主体数字素养的培养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中的公民在学习㊁工作㊁生活等领域应具备的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例如数字资源获取㊁制作㊁使用㊁评价㊁创新㊁分享等㊂④教育要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求教师㊁学生㊁学校管理者等各教育主体同步具备数字意识㊁拥有计算思维㊁能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㊁承担数字社会责任㊂在智能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不同教育主体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视教师㊁学生及教育管理者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培养教育主体对技术的辩证性认知与批判性思考,为不同的教育主体构筑共同的数字化精神空间,从而促进各教育主体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实现人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共生㊂㊀㊀三、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潜在挑战智能时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为教育的变革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是,随着教育数字化951①②③④李艳燕:‘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学习环境的变革与升级“,‘人民论坛㊃学术前沿“,2023年第20期㊂黄荣怀㊁王运武㊁焦艳丽:‘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关于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的命题“,‘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第7期㊂祝智庭㊁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4期㊂‘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㊂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转型的持续深入,诸多潜在问题与挑战也渐渐出现㊂㊀㊀(一)多空间学习数据难以互联互通智能时代的学习环境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从教室逐步延伸到社区㊁家庭等社会性场域,从学校物理空间逐步扩展到线上线下结合㊁校内校外融通的泛在学习空间㊂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校㊁家庭㊁社会等场域严重割裂,①不同学习场域拥有独立的数据系统和数据标准,缺乏整合与协同机制,导致各学习空间的信息共享不畅㊁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各场域的学习支持服务难以协同联动,学习情境难以联通㊂如何突破信息壁垒,构建开放互联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不同学习空间中各种智能化服务的无缝协同,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㊂㊀㊀(二)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体现不够明显新型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带来了诸多可能,但在教育领域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潜在风险㊂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部分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个性化学习,辅助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但在应用的过程中,用户面临隐私被泄露㊁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获取的信息也可能存在错误或偏差㊂②此外,在当前的新型教育场景中,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案例仍然相对缺乏,规模化㊁可复制的应用模式较少,不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的积累和推广㊂虽然部分教育机构小范围地尝试了数字化教育项目,但很少出现可以被扩大应用,或者能够在不同地区和学校成功复制的实践经验,这导致数字化教育呈碎片化,具有不稳定性,新型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㊂㊀㊀(三)部分教育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智能技术对教育转型的作用受到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技术对教育的多种可能性需要通过主体的实践才能实现㊂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主要面临意愿障碍和能力障碍㊂一方面,部分教育管理者㊁教师㊁家长等参与主体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意愿不足,尚未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㊂例如,部分学校管理者没有充分落实 一把手工程 ,阻碍了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㊂另一方面,部分师生的数字素养有待加强㊂部分教师对如何运用新兴技术赋能教学㊁管理㊁评价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感到困惑,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影响了智能学习环境中学习效果的提升㊂㊀㊀四、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路径针对多空间学习数据难以互联互通㊁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体现得不够明显㊁部分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解决的措施包括构建场景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㊁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变革㊁强化各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等㊂061①②③周伟㊁杜静㊁汪燕等:‘面向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计算框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㊂李艳燕㊁郑娅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人民论坛“,2023年第23期㊂尚俊杰㊁李秀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3期㊂智慧教育㊀㊀(一)构建场景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不同学习场景具有各自的特征,应结合场景特点及教育需求,展开探索性实证研究,总结不同场景的教育教学规律,建立场景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㊂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健全新时期统筹多场景的数字教育管理体系㊂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场景,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控,推进统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教育应用场景和数字空间,面向多场景的各个要素制定相匹配的标准,形成内在协调的数字教育管理体系,提升统一的数字化保障能力㊂同时,结合各区域教育场景的个性化特征调整管理方案,并全面协调公众㊁专家㊁技术企业等不同主体,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由分散建设向集约共享㊁统分结合转变㊂第二,转变教学方式,推进场景驱动的 互联网+教育 示范试点建设㊂在因地制宜吸收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面向不同教育场景推进 互联网+教育 的创新应用试点示范㊂例如,建立跨学段业务联动和流程协同的工作制度,保障不同学段㊁不同教育场域在数据衔接方面的稳定性,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探索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推动教学模式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结合㊁课内课外融通的多元形式转变,总结和分享先进的实践经验,推动优质教学案例传播与推广㊂第三,转变治理方式,推动数据驱动的多场景教育治理㊂在智能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突破多终端㊁多应用㊁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应用壁垒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㊂①面对不同教育场景的复杂数据,必须制定数据采集与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不同场景教育数据的采集流程㊂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大数据体系,推进现有教学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大规模㊁多模态㊁跨领域的教育数据实时采集㊁集成分析和可视计算,构建全时态㊁多场景㊁广覆盖的教育大数据资源库㊂基于丰富的跨场域教育数据,要进一步加强多场景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实施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推动教育决策从传统的经验式决策向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转变㊂㊀㊀(二)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应不断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教育的新途径,推进教学方式的系统性变革㊂一方面,加快大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推进高性能设施环境㊁普适性数字终端环境㊁创新型教室环境㊁物联化智能新场景建设,提高学校物联智能化水平㊂另一方面,提高教师使用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㊁ 北京教育云 ㊁智能教学助手㊁人工智能教师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促进数字化教育与体育㊁美育㊁劳动教育等多元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数字化由单一技术的独立应用升级为跨学科㊁多场景的综合应用,形成一批创新性强㊁成熟度高㊁可复制㊁可推广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与实践经验推广㊂第一,实行融合多模态学习分析的学习过程追踪㊂模态是一种可表征的客观存在的161①刘邦奇㊁胡健㊁袁婷婷等:‘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数字化转型:内涵㊁框架及典型场景“,‘开放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㊂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符号系统,如人的语言㊁表情㊁身体动作等经过编码后都可以成为一种模态㊂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利用伴随式数据采集设备非介入式地感知和采集视觉㊁听觉㊁触觉等多模态信息㊂例如,通过感知和采集视觉信息,基于学习者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可以分析他们的学习投入程度;通过感知和采集声音信息,可以识别学习者的表达内容和情感倾向,分析他们的情感特征;通过感知和采集触觉信息,收集学习者的书写和手势信息,可以了解他们的操作能力㊂对多模态数据的感知与分析,有助于智能地识别学习者实时的学习状态,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有效㊁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支持㊂第二,提供人机协同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㊂在教育领域,人机协同指充分发挥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不同教学主体与智能学习系统的高效互动与协作㊂随着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的发展,利用物联网㊁大数据㊁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能学习系统,提供个性化㊁自适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教师㊁学生㊁教育管理者等不同主体与智能学习系统的高效互动与协作,将成为智能时代学习环境的重要发展趋势㊂智能学习系统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精确地识别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遭遇的挑战,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高效㊁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绩效,帮助教师全面㊁精准地了解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㊂智能学习系统还能够根据学习者对问题的回答和反馈,调整学习资源的内容和难度,以适应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使他们积极参与㊁深入思考,提高学习质量㊂借助人机协同,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㊁地点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学习,并获得智联融通的一体化学习体验㊂换言之,无论在学校㊁家庭或社会场域,无论在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学习者都可以与智能学习系统深入交互,并获得优质㊁高效㊁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同时,学习者可以随时在学习社区中与其他学习者沟通交互,增强学习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㊂第三,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㊂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探索与战略抉择㊂可以从各级各类学校中遴选一批学习环境建设基础好㊁新技术应用效果佳的学校,作为数字化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构建一个涵盖大㊁中㊁小学校,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数字化教育创新发展联盟㊂在联盟内进一步遴选出覆盖中小学全学段㊁全学科㊁不同版本教材的万堂数字教育优质课程,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学校的标杆案例,形成成熟的㊁可供推广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化教学实践成果,为各地区学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提供参考范例㊂㊀㊀(三)强化各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应充分重视管理者㊁教师㊁学生等教育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亟须对不同主体的数字素养培训进行系统改革和整体创新,以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㊁优质㊁精准㊁灵活供给㊂第一,落实学校管理者数字教育领导力提升项目㊂开展相关行动,增强各级各类教育领导者的数字教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中小学校㊁幼儿园㊁职业学校㊁特殊教育学校㊁高等①杨彦军㊁徐刚㊁童慧:‘智能学习环境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深度学习监测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㊂261智慧教育院校中主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长(园长)及教育部门信息化工作负责人的数字教育领导力㊂各级行政部门㊁教师教育部门也应建立面向学校主要领导人的数字教育领导力培训机制,明确培训课程㊁课时和考评办法,落实数字教育发展理念㊁方法与措施㊂第二,充分重视教师数字素养与能力的提升㊂一方面,应将数字素养视为新时代教师的基本功,纳入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与主体意识,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㊂另一方面,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新技术的激励机制,将教师数字素养与绩效考核㊁职称评定㊁骨干教师评选等挂钩,激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内生动力,着力打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教师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具备多场域促学能力和创新能力㊂第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适应力㊂完善学生的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方式,通过课程㊁培训㊁讲座㊁在线资源等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熟悉数字工具㊁平台和资源,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学习方式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数字化环境下的道德行为规范㊂此外,建立多途径的监管㊁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无感式㊁伴随式教育数据采集和智能评价工具,获取学生在学习㊁考试㊁劳动㊁社会活动等过程中的多维度㊁全过程㊁动态化的数据,生成精准的学生画像,形成诊断性评价报告,对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价,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确保学习者将数字素养应用到实践行动中㊂㊀㊀四、结㊀语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具有创新价值㊁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教育领域的一场系统性㊁根本性变革,为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更高的社会需求和更多的可能㊂面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潜在风险,例如多空间学习数据难以互联互通㊁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体现得不够明显㊁部分教育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可以通过构建场景驱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㊁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变革㊁强化各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等多种渠道予以解决㊂通过学习环境的协同构建㊁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㊁各教育主体的协同参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将稳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学习生态将逐步形成,最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㊂责任编辑:沈㊀丹361。
全联接与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未来的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发展
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协作: • 机器智能提供更加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支持环境 • 机器智能实现大脑认知过程的精准测量、评价 • 提供人-机协作学习服务:学伴、辅导等 • 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协作学习与知识创新
未来教育将是基于全联接与智能技术的新教育体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
1997:
2017:
DeepBlue
AlphaGo/AlphaGo Zero
智能运算/专家系统
机器学习
未来: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仿人脑
未来街头: 趾高气扬的机器人 VS
乞讨的人类
“无用阶层”
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发展的悖论
机器已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我们还 在教育学生像机器那样学习….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 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
快速计算和 记忆存储的能力
“能理解会思考”
运算智能
感知智能
视觉、听觉、触觉 等感知能力
认知智能
基于感知智能技术的学习测量
师生 外显行为
感知
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应答、 师生互动等
学生的注意力、 内在动机、 学习风格等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教育
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 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 系。
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 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数字化学校教育包括哪些
数字化学校教育包括哪些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学校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趋势。
数字化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课堂教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便捷、高效、互动的教学环境。
那么,数字化学校教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智能教室智能教室是指通过数字化教育技术,将教室内部环境变得更加舒适、智能化。
其中包括智能投影仪、智能白板、智能音响等设备。
动动手指,随时调整音响、投影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互动教学和小组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化学习网络化学习是指将学习材料、题目、教学视频等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网络化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还让学生们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三、在线测评在数字化学校教育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多数情况下都会被记录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中。
学校的网络平台会实施在线测评,通过测评结果进行评级,监测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表现,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
这将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监督和指导,并能够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正确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四、移动化学习移动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移动化学习是与时代同步而生的,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学生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学习。
移动化学习让教学始终贴近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满意度和学习兴趣。
五、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过程的方式,这样学生在不进行实际实验的情况下,就能熟练掌握实验的各个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同时不会出现实验过程中华丽打脸的尴尬情况。
虚拟实验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易于控制等优点,是数字化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总之,通过数字化学校教育的方式,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让我们一起关注数字化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情况。
一、硬件设施的配备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首先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
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让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计算机教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计算机设备,满足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供了条件。
校园网络的覆盖实现了校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
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学校的教学资源库,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材料。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智能校园系统,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二、教学软件的应用在教学软件方面,学校引入了多种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辅助软件。
例如,在线课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管理软件帮助教师更方便地进行课程安排、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成绩管理等工作,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学科专用软件,如数学绘图软件、物理实验模拟软件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而在线协作工具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他们可以共同完成项目、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为了更好地应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学校注重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新的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和趋势。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教师们逐渐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再仅仅将多媒体作为展示工具,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在线阅读平台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写作分享;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数学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改进策略1. 引言1.1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们需要具备更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刀切”,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加精准和有效。
人工智能还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评估,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教学反馈和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重视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但整体普及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很多地方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人工智能教育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教师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和教学能力,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单一,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部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缺乏现代化设备支持,无法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虽有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进策略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现有问题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个新兴领域,许多老师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教授学生人工智能知识,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须趋势。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这个趋势,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教学。
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广泛而深刻的,涵盖了教育科技学、教育管理学、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优势数字化时代为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个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首先,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丰富的学习环境,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其次,数字化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步改变了学习方式和方法,使学习更加高效、便捷、自由和有趣。
最后,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加好。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更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效果。
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实践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共同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方面,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需要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全面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并制定可行、具体的数字化教育发展计划,包括教育软硬件的购置、更新和维护,建设适合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校园网络环境,打造智慧校园。
教师方面,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需要教师具备更为广泛而紧密的信息化技能和知识素养,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教育资源,创造更全面、更有效和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
学生方面,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需要学生具备快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并能够即时反馈和分享学习成果,从而建立同侪支持系统,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和能力。
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未来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面对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智能科技与教育交叉融合的研究,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教育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水平。
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与发展探索
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与发展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
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和发展探索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分述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也会探讨智能化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最后,对智能化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背景从信息化时代到智能化时代的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可以更加个性化、高效、优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源的短缺和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有限等问题。
因此,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关注的方向。
现状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教育智能化改革的途径。
智慧课堂、智能教育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智能化教育设备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转变。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时获取和分析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借助智能教育平台进行个性化辅导和评估。
此外,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也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创新。
这些智能化的工具和设备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元化、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智能化教育改革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智能化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能力。
通过在线学习课程和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节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通过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践的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智能化教育改革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讲解和知识传授,而智能化教育更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辅导。
教师需要具备熟练操作智慧教室设备的能力,并能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和智能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活动。
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通过数据分析来个性化辅导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成长。
可能面临的挑战学校教育智能化改革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个性化教学与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学与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个性化教学与教育智能化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展趋势。
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更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需求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对所有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
这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感到学习过于困难或轻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个性化教学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速度、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
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例如,对于擅长视觉学习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图片、图表等教学材料;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
个性化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个性化教学也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如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灵活的教学安排等。
教育智能化则为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智能化的教育平台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精准的依据。
例如,在线学习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时间、答题情况、错误类型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系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程度,从而为其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
智能辅导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学习帮助和反馈。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系统能够迅速给出解答和提示,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辅导策略。
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设备与管理规定
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设备与管理规定学校教育的教学信息化设备及管理规定一. 信息化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学校教育的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学革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引进和管理规定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综合能力、创造激发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二. 教学信息化设备的种类目前,学校教育中常见的教学信息化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音视频设备、智能白板等。
这些设备的引进旨在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三. 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优势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引进不仅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途径。
通过利用教育信息化设备,学校可以提供实时的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等资源,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室教学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四. 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电脑和智能白板进行互动教学、利用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等等。
这些设备在课堂上的应用,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 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的管理规定在学校中合理使用教育信息化设备,需要严格管理规定。
首先,学校需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活动。
同时,学校应制定设备借用和维护的规定,并建立设备管理的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六. 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成本与效益引进教育信息化设备无疑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这些设备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
合理使用教育信息化设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长远来看,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七. 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角色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引进需要教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时代的学校教育2018年09月13日中国教育报作者:陈玉琨田爱丽教育是一个最难被技术撬动的领域。
在互联网改变社会方方面面的时候,教育“是这一时代的例外”,没有产生多少令人振奋的变革。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说:“我们的学校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领域。
”然而,教育一旦被撬动,很可能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结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教师职能深刻的变革,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的教育。
教学手段变革利用技术提高知识学习效益、促进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学习更为自主的思想一直被改革者所追求着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普莱西(S.Pressey)就设计了几种自动测验学生智力和知识的机器,以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在学习后得到及时反馈。
让普莱西失望的是,该机器虽然被发明出来了,但是他所期望的“教育产业革命”并没有出现。
从教育技术发展史的角度观之,普莱西的重要贡献在于,和以往的利用电影放映机、电视装置、影片及磁带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机器相比,他想出了一个让学生担任主要角色的机器。
1958年,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教学机器”一文,他认为,要满足越来越多受教育者的需求,仅靠办更多的学校和训练更多的教师是不够的,需要发明一台机器来替代教师或教材的部分功能,以便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更有成效的交往,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
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验结果,他发明了“能为自我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机器,以便像“私人导师”一样支持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地学习。
在随后的岁月中,努力设计更为精密的教学机器辅助学生更有效学习的尝试并没有停止。
尽管在上世纪,利用教学机器来改善教学的努力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利用技术普及教学、提高学习效益、让学生学习更为自主的思想仍被后来者所追求,尤其是如程序教学所倡导的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等,在今天依然是指导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理念。
事实上,教育先行者们设想的教学机器在当下已经呼之欲出。
2017年受国家863项目支持的高考机器人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尽管其成绩并不非常理想。
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2015年,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研发的一款智能机器人,通过了日本多数大学的入学考试,测试分数达到511分,高于平均分数416分。
这一分数已经有80%的机会进入日本411所私立大学和33所国立大学。
上海智而仁信息科技研发的“自适应智能诊断系统”,基于学科的内在逻辑,已经能智能地诊断学生在初中理科领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批阅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在内的所有试卷。
机器人以其强大的储存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会成为“不缺角的万宝全书”,在智能诊断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知识,成为教师最得力的助手。
在知识与技能传授方面,教师只要成为“组织者”就行,而把那些重复、烦琐、枯燥的机械式工作交给机器。
在不远的将来,在因特尔实验室里的集知识与技能提供、实时智能诊断、虚拟实验与远程互动等技术于一体的无纸化教室将走出实验室,走进校园,逐步成为学校的组成部分,助推无纸化校园的实现。
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佳佳”也将走进教室,成为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一名助理教师或学生学习的私人助理。
教师职能变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以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机器人的出现,将会极大地改变教师的职能。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而言,认知领域的教学可以交给机器,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教育以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
即使在认知领域,机器能够胜任的大体是“识记”“理解”等低阶目标的教学,而学生“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等高阶认知能力的提升,则仍然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其实,这一概念是可以分解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是学生智慧的提升与人格完善相统一的过程。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机器完全可以胜任,教师则需要在育人上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简而言之,在智能化教育推行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把“教书”的职能交给机器,把“育人”的重任留给教师。
教师无疑是受益者,当然,他们更应当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
学习方式变革自适应学习将成为这一时代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特点智能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指向是实现每位学生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已经使得学生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大规模协作的团队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可以在校学习也可以在家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
在学习私人助理的帮助下,根据学科的逻辑与自身学习的认知特点更高效地学习。
自适应学习将成为这一时代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特点。
自适应就是根据各门学科自身逻辑,为各门学科的概念与原理构筑一个“知识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平面的,而是多维的,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因而,他们就有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达成最终学习的目标,这一途径不可能完全相同。
在这一意义上,自适应就是适应自己最优方式的学习,是自主与个性化的学习。
班级授课制度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制度,在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同时它也因难以“因材施教”而广受诟病,“选课制”“学分制”与“走班制”都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举措,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内容变革我们在智能化的时代还不能忘了历史、哲学与民族文化的学习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引发了教育界关于课程价值的一场讨论。
斯宾塞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实现“完满生活”,人们需要的知识当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工业化时代,为了解放人的体力,物理无疑成了最有价值的学科;在对新材料的追求中,化学也凸显出了它的作用;在人类追求更健康生活的过程时,生命科学又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在智能化时代,作为人工智能核心的“算法”当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此,人们需要改变今天数学教学的重点,诸如穷举、优化剪枝、蒙特罗拉随机过程、贝叶斯递归推理等,将会以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方式进入课堂。
近百年来,现代科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唯独对人自身的研究还处于启蒙和初始阶段,尤其是对人如何学习、大脑如何工作等脑科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学习规律的揭示更有待深入。
人工智能技术旨在让机器模仿人的认知能力,让机器具备人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人自身学习特点的研究越是深入,对学习规律揭示得越多,对教育规律总结得越多,人工智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工智能作为让机器模拟人类认知能力的技术,极大地依赖脑科学的发展,相信今后的脑科学不会在中小学课堂缺席。
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技术企图控制人类生活的时候,就需要技术伦理教育的干预与政府法律的保护。
自2018年3月中旬英国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被曝以不当手段获取8700万名“脸书”用户数据,直接导致了欧盟在2018年5月25日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个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保护法案,将使得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隐私侵权做法不再合法。
如今,我国一些技术公司堂而皇之地将“脸部识别”与“情绪识别”引入课堂,用于师生教与学的监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伦理教育的干预与政府法律的保护,轻则严重挫伤师生的尊严,重则导致社会混乱。
人脸识别只有在公安部门的监管下,才能进行;“情绪识别”只有在征得教师与学生同意,且只能在用于教师与学生自我改进的活动时,才是合理与合法的。
所谓“合理”就是合乎科学研究伦理,所谓“合法”就是合乎国家法律。
希腊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在一篇题为《世界在十字路口,有人却要建围墙》的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被要求——这种要求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要求都要严厉——思考如何使用这些新发现的能力,而且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没法通过一个数学方程式、一个算法或一个新的应用来解决。
它是一个深层的政治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直指我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
”著名的阿西莫夫关于机器人三大定律强调: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第一定律:在不违反第零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在不违反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
第三定律:在不违反第零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的生存。
然而,“脸书”与“剑桥分析”的行为告诉我们,阿西莫夫的三定律并不会自动实现,为此,我们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时候就要同步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并呼吁政府加快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立法,以促进人工智能教育与人工智能运用的健康发展。
尤其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在当前人们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的时候,欧美又有人强调历史与哲学课程(HPH)的重要性。
一个不懂思考与反思的民族必定是前行不远的民族。
由此,我们在智能化的时代还不能忘了历史、哲学与民族文化的学习。
此外,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培养与培训方式。
比如,微格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培养师范生与初任教师的有用方式,然而,在实践中却未能真正得到推行。
其原因就在于,它一直依靠录像回放与人工点评分析等技术,成本高昂。
借助于人工智能对教学流程的自动分析、抓取、比较与匹配将有可能极大提高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效率,受到教师的欢迎。
(作者陈玉琨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田爱丽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