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中医药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
![中医药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7357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e.png)
中医药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规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中医住院医师、中药师业务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结合我院实际,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制定本制度,望全院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一、培训对象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专科毕业的临床住院医师。
2、医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及新调入住院医师,按其临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1、住院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要达到卫生部《卫生部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水平。
2、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训方法(一)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年,第二阶段为两年。
第一阶段(第一年至第三年)第一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方法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
医学理论:巩固大学理论知识,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学习培训要求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临床技能: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重危病人抢救、接待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
专业外语:每小时能笔译2500个印刷符号以上。
文献综述:阅读指定的参考书刊及专题文献,完成一篇综述或论文。
完成第一阶段培训项目和内容,通过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第二阶段(第四年至第五年)第二阶段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二级或三级学科培训。
进一步加强本专业的“三基”训练,主要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安排一定的门、急诊和实验室工作。
打好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基础,担任总住院医师或相当的医疗行政管理工作半年以上,并安排适当时间参加基层预防保健工作。
医学理论:巩固本学科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相关理论,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临床技能:通过专科培训,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如承担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晚查房等。
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7ce4319e8b8f67d1cb94f.png)
**中医院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了提高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的基本诊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更好地系统掌握中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规范中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和《**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成立医院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培训工作规范进行。
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院长、协作单位领导)成员:(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学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体事宜,统筹管理培训工作。
各科室成立培训工作小组,由科室负责人任组长,负责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的实施。
各科室培训工作小组组长名单组长:(各临床科室负责人)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拟在本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但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为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必要的西医学有关临床知识和技术,能独立承担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四、培训招录培训对象的招录将根据我院各专业科室的师资力量和住宿容纳能力来确定每年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
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临床培训和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培训以学员自学为主。
跟师学习在专科培训阶段进行。
(一)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开展理论学习,内容包含中医临床进展、紧密结合临床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经典医籍,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中医辨证思维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知识。
中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上海医师协会中医科医师分会
![中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上海医师协会中医科医师分会](https://img.taocdn.com/s3/m/d5e4593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2.png)
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培训细则中医针灸推拿学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核心指导理论,专科技能特色鲜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三年专科培训,掌握针灸推拿临床诊疗思维,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专科诊疗,能应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并具备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
(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而严格的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理论、临床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能独立承担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常见病、部分疑难疾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了解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临床与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科研及教学能力,开展专科教学与部分科研。
从而在完成 3 年的专科基地培训后达到中医针推专科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取得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经过规范化培训,培训对象应具备:1.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热爱中医学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
2.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职业理念;遵守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3.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
4.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疗技能。
能独立、正确地运用中西医方法处理常见针灸推拿专科疾病和部分疑难病,并能为其他科室提供相关的专科咨询。
5.掌握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具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阅读能力。
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与发表研究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
6.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临床业务指导,并能胜任下级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
7.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3年以临床工作需要为核心,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安排在针灸推拿专科病房、门诊、相关亚专科做住院医师工作,从针灸推拿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https://img.taocdn.com/s3/m/05cb60354b73f242336c5fd6.png)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2017)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八部委《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二十多年来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基础,积极探索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特制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共性提出要求。
各专科根据本专科特点分别制定培训细则。
一、培训目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部分疑难疾病诊疗工作的初年主治医师,能够参与多系统复杂疾病的诊疗工作并有独立见解,能指导下级医师。
(一)职业素养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二)专业能力在提高综合诊疗水平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本专科及相关专科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本专科最新的理论进展,了解本专科及相关学科最新诊疗手段的应用;具备疾病预防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解决临床实践问题、以及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能力;能够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做出尽可能符合患者最大利益的诊疗决策。
(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与患者、家属、同行和公众等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
(四)教学与科研能够承担见习/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具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和临床研究能力,具备论文撰写能力,能够熟练查阅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五)基于临床实践的学习和提高具备探讨和评价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能力,能够科学评价、学习和运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在不断自我评价和终身学习中提高临床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细则
![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d2655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0.png)
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细则为了规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国家《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制定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细则。
一、专科基地负责专科基地的建设、管理、考核评估,负责专培医师的临床培训及考核工作。
科教部为专科基地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必备的培训资源,协助专科基地开展招收学员相关培训工作和专科基地的建设、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社会化专培医师培训合同的签订及待遇保障。
二、专培医师准入资质。
培训对象自愿申请参加专培,培训对象以经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本单位或委派单位在职人员为主,以及未经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自愿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
三、专培医师基地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负责专培招收工作和承担培训任务,专科基地负责人统筹规划专培工作。
设立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成立教学小组,具体落实培训计划、入科教育、培训考核、定期评价等专培相关教学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四、专培医师必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及设备,严格遵守请假制度。
注意消防安全、医疗安全、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网络安全等。
五、专培医师在院期间需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包括医院岗前培训、医院质量继续培训、入科培训、心肺复苏培训等。
六、培训年限根据各专科的培训要求,一般为2-4年专科医师培训,培训以提高本专科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科教部每年对专培医师的培训轮转计划实施督查。
七、专培医师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专培基地组织过程考核实施,结业考核由中国医师协会统一要求、统一部署,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按要求完成培训并通过结业考核合格者,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统一制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八、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最长2年。
考核不合格者可申请补考,参加补考次数仅限两次。
专科培训以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同时接受相关科室的轮转培训和有关临床科研和教学训练。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4da6bdd36a32d73758180.png)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试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掌握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中医执业医师。
随着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全科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中医全科医生的培养,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招录对象、方法及招收比例根据省中医药局统一部署,每年定期通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面向全国招录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人员,或中医类别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比例不低于当年招收培训学员总数的10%。
二、培养时间1.本科学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33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26个月,基层实践6个月。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24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17个月,基层实践6个月。
3.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12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8个月,基层实践3个月。
专业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减免培训时间到24个月及12个月。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培养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三、培训内容(一)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军事化训练、医德教育、规培相关制度、病历书写、院感培训、感恩教育等,为期1周。
(二)理论学习1.全科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为期1个月,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康复学、社区常见病症及处理、中医养生保健学、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预防医学概论、科研方法与设计、综合素质培养等。
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和临床案例为重点,保证教学效果,具体安排见附件1。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23版)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33f69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e.png)
3. 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
• 日常考核
• 主要考核日常培训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医德医风、工作数量与质量、完成病证病种数、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及学习态度等内容。应在出科考核前完成。
• 出科考核
• 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各专业培训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核中医思维与临床诊疗能力,中医内容比例不得低于70%;技能考核以本专业常见操作技 能为重点。应在出科前3天内完成。
根据其临床经历和诊疗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最低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个月,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低培训时间 不得少于12个月;学术学位研究生参加中医规培者,培训年限不减免。对一 些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经典桥梁学科如伤寒、金匮、温病、中医诊断、方剂 学等,培养目标为临床专业学位型者,可参照中医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 。
• 模块考核
• 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中药方剂知识、接诊能力、中医特色技能、西医基本技能(含急救)等模块。中医经典理论模块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其他模块由培训基地组织 实施。应在第二阶段培训前完成。
• 师承考核
• 包括跟师考勤情况和跟师笔记、典型医案总结、师承带教老师临床经验总结完成情况。应在结业考核前完成。
• 结业考核
• 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合格并获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可参加结业考核。结业考核合格标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均合格。
• 门诊培训
• 依据培训计划在临床科室门诊参加培训,重点提升培训对象中医思维、门诊接诊和临证能力。
培训方式
• 未能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门诊活动。 • 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经培训基地认证合格后,可独立接诊患者。 • 培训基地应按照每50名培训对象设置1间教学门诊的标准,开设一定数量的教学门诊,规范组织培训。未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参加教学门诊
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891e499a1c7aa00b42acb40.png)
**中医院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了提高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的基本诊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更好地系统掌握中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规范中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和《**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成立医院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培训工作规范进行。
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院长、协作单位领导)成员:(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学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体事宜,统筹管理培训工作。
各科室成立培训工作小组,由科室负责人任组长,负责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的实施。
各科室培训工作小组组长名单组长:(各临床科室负责人)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拟在本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但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为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必要的西医学有关临床知识和技术,能独立承担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四、培训招录培训对象的招录将根据我院各专业科室的师资力量和住宿容纳能力来确定每年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
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临床培训和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培训以学员自学为主。
跟师学习在专科培训阶段进行。
(一)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开展理论学习,内容包含中医临床进展、紧密结合临床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经典医籍,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中医辨证思维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知识。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705e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2.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总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对象(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具有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住院医师。
二、培训目标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三、培训年限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
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
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取得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年份及现有知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确定年限。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目前中医院科室设置情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中医骨伤科等11科。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培训,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以及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训练,主要在科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
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时间为三年。
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
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时间为两年。
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
![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3e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1.png)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试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掌握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中医执业医师。
随着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全科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中医全科医生的培养,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招录对象、方法及招收比例根据省中医药局统一部署,每年定期通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面向全国招录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人员,或中医类别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比例不低于当年招收培训学员总数的10%。
二、培养时间1.本科学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33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26个月,基层实践6个月。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24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17个月,基层实践6个月。
3.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员:培养时间为12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轮训8个月,基层实践3个月。
专业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减免培训时间到24个月及12个月。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培养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三、培训内容(一)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军事化训练、医德教育、规培相关制度、病历书写、院感培训、感恩教育等,为期1周。
(二)理论学习1.全科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为期1个月,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康复学、社区常见病症及处理、中医养生保健学、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预防医学概论、科研方法与设计、综合素质培养等。
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和临床案例为重点,保证教学效果,具体安排见附件1。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e7be2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e.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综合临床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关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些内容。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培养和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的综合临床能力,使其具备行医规范、诊断准确、治疗独到、医德优良等优秀品质。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使中医住院医师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临床技能:中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能,能够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中医临床操作和技术。
2. 医学知识:中医住院医师需要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中医药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对不同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3. 领导能力:中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协调医疗团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沟通能力:中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病患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培训:中医住院医师需要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相关知识。
2. 临床实践培训:中医住院医师需要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包括观摩老师的门诊和病房工作,参与病例讨论和病理讨论,积累临床经验。
3. 疾病诊治方案培训:中医住院医师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治方案,根据不同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4. 专科培训:中医住院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关的专科培训,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
培训期限一般为一到三年,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总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综合临床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使中医住院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技能、扎实的医学知识、领导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重点专科人才培训计划
![中医重点专科人才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e55e3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0.png)
中医重点专科人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中医重点专科人才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中医专业人才,提高其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工作,为中医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训内容1. 中医理论知识培养学员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深入理解,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重要著作的掌握,同时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等知识。
2. 中医基本技能通过系统的训练,学员需要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能,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的运用,针灸、推拿、艾灸等基本治疗方法的掌握。
3. 临床实践学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包括实习期间的患者诊疗及病例分析等。
4. 传统医学现代研究方法学员需要了解常用的中医现代研究方法,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等,以提高科研能力。
5. 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员对中医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所了解,包括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等。
三、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学员通过听课、参加讨论等方式,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2. 临床实践学员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3. 科研训练学员参与科研项目,实际操作临床试验,提高科研能力。
四、培训材料1. 《黄帝内经》: 经典名著,对中医理论有着重要影响。
2. 《伤寒杂病论》: 古代医学巨著,重要的临床经典。
3. 《金匮要略》: 古代医学巨著,对于中医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4.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包括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 《中医临床案例分析》: 包括实际临床案例,学习中医诊疗的方法和思路。
6. 《中医现代科研方法》: 包括中医现代科研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五、培训时间为期一年,包括半年课堂学习,半年临床实践和科研训练。
六、培训环境学员将在医院、中医院和科研机构进行培训,确保学员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和科研环境。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b18be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1.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第一章介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是为了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而编写的教材。
本教材主要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相关内容,全面培养中医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第一节中医基本理论1. 中医四大基本理论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六经治法为基础理论。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学说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经络学说认为经络为生命活动的通道;六经治法是根据经络学说建立起来的诊治原则。
2. 中医术语和名词解释中医术语和名词解释是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术语和名词的含义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理论非常重要。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1. 中医四诊法中医四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表面情况、听取病人的声音、嗅闻病人的气味、询问病人的病史及主观感觉,以及通过望诊、切诊等方法来确定病因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与技巧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与技巧是指在进行中医诊断时所应用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正确使用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第三章中医内科学第一节中医内科常见病中医内科学主要涵盖中医对于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包括感冒、咳嗽、发热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第二节中医内科专科中医内科学不仅包括对常见病的诊治,还包括对一些专科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比如中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第四章中医外科学第一节中医外科常见疾病中医外科学主要涵盖中医对于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外伤、疖肿、痔疮和骨折等。
第二节中医外科专科中医外科学还包括对一些外科专科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比如疝气、淋巴结核和乳腺增生等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第五章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98c2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d.png)
根据从事专业,采取病房与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21个月)
中医肛肠科
中医皮肤科
中医妇科
2
病房、门珍各培训1个月,在病房培训时每周参加不少
于1次的门诊培训
中医儿科
2
病房或门诊培训2个月。以痛房培训为主时,每周参加不少于1次的门诊培训
针灸推拿
康复科
针灸科
2
选择2个科室,病房或门诊各培训1个月。以病房培训为主时,每周参加不少于1次的门诊培训。
中医骨伤科
1
以病房培训为主,每周参加不少于1次的门诊培训
中医眼科
1
门诊培训各半个月
中医耳鼻咽喉科
急诊科
2
急诊门诊、病房(常症监护室)各培训1个月
其他专业和辅助科室
1
可选医学影像科、心电图室、超声医学科、中药房中的12个科室。中药房为必选科室
第二阶段
(12个月)
预期从事专业的相关科室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
阶段
科室名需
痔训时间
(月)
培训方式
第一阶段
中医内科
肺病科
8
选择不少于4个科室,每个科室培训1~2个月。以病房培训为主,每周应参加不少于1次的门诊培训
心病科
脑病科
牌胃病科
肾病科
内分泌科
血液科
肿瘤科
风湿病科
其他
中医外科
中医外科(疮瘠、乳腺、周围血管、其他专病专科)
2
选择2个科室,各培训1个月。中医外科(疮荡、乳腺、周围血管、其他专病专科)、中医肛肠科以病房培训为主,每周参加不少于1次的门诊培训;中医皮肤科以门诊∙培训为主
总则(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总则(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00c0150c22590102029dd3.png)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总则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 2015 97号),为确保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培养合格专科医师,特制定本标准㊂一㊁培训目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㊁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㊁缜密的临床思维㊁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疑难重症诊疗工作的高素质临床专科医师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素养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自觉遵守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敬佑生命㊁救死扶伤㊁甘于奉献㊁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㊂真诚守信㊁廉洁公正㊁精进审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㊂(二)专科诊疗能力熟练掌握本专科及相关专科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要点,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做出合理医疗决策㊁规范完成本专科临床技术操作,能解决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疑难重症的诊疗问题㊂(三)沟通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制订适宜的诊疗方案㊂能与其他医务人员团结合作,协调和利用各种卫生资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㊂(四)教学科研能力追求卓越,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提升的能力,胜任指导下级医师的临床教学1工作,掌握临床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能承担临床研究㊂二㊁培训内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依据本总则和相应专科培训细则实施㊂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㊁政策法规㊁人际沟通交流㊁专业理论知识㊁临床实践能力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㊂(一)理论学习1.公共理论㊂包括医德医风㊁政策法规㊁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㊁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㊁医学心理学㊁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㊁预防医学㊁循证医学,临床教学㊁临床科研的有关知识㊂2.专业理论㊂包括本专科和相关专科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能融会贯通正确运用于临床诊疗实践㊂(二)临床实践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本专科和相关专科常见多发疾病以及疑难重症的病因㊁发病机制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指导下级医师制订专科诊疗方案,承担会诊与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相应专科培训细则的要求㊂三㊁培训方式(一)培训年限各专科根据本专科人才成长规律和培训目标设置培训年限,一般为2~4年;根据实际,有的专科培训时间可为1年㊂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经个人申请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意(单位委派培训对象还需经委派单位同意),培训时间可适当顺延,顺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㊂顺延期间不享受财政补助,培训相关费用由个人承担㊂(二)培训方法理论学习以有计划的自学为主,集中面授㊁远程教学㊁学术讲座等方式为辅㊂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主要采取在本专科和相关科室临床岗位轮转的方式进行㊂培训对象通过参加临床诊疗实践以及基地组织的模拟培训㊁技能操作专项训练㊁教学查房等多种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培训任务㊂科研能力培训主要在专科基地统筹安排下,学习有关科研理论知识和技能,参加在研课题研究,培养临床研究思维和论文撰写能力㊂2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培训细则中医针灸推拿学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核心指导理论,专科技能特色鲜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三年专科培训,掌握针灸推拿临床诊疗思维,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专科诊疗,能应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并具备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
(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而严格的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理论、临床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能独立承担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常见病、部分疑难疾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了解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临床与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科研及教学能力,开展专科教学与部分科研。
从而在完成 3 年的专科基地培训后达到中医针推专科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取得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经过规范化培训,培训对象应具备:1.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热爱中医学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
2.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职业理念;遵守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3.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
4.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疗技能。
能独立、正确地运用中西医方法处理常见针灸推拿专科疾病和部分疑难病,并能为其他科室提供相关的专科咨询5.掌握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具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阅读能力。
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与发表研究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
6.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临床业务指导,并能胜任下级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
7.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3 年以临床工作需要为核心,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安排在针灸推拿专科病房、门诊、相关亚专科做住院医师工作,从针灸推拿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训。
轮转科室安排推拿科病房(期间承担专科住院总工作3个月)推拿科门诊9 个月8 个月医学影像科 1 个月针灸科病房(期间承担专科住院总工作 3 个月)针灸科门诊9 个月8 个月急诊、ICU (三)培训内容和要求1 个月1、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考核要求来和方式来制定培训内容)掌握:针灸推拿发展史,针灸推拿学临床特点,十二经脉、经筋、“筋骨整体观”、脊柱病因学说、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体格检查与专科检查,推拿科常用中药方剂。
掌握以下病种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专科诊疗常规:项痹(落枕、颈椎病、环枢椎半脱位、颈性眩晕、颈椎间盘突出症)、漏肩风(肩周炎)、腰痛(急性腰伤扭、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扭伤与劳损、后天性脊椎滑脱、腰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小关节紊乱、伤筋(踝关节扭伤、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膝痹(膝骨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痛经、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脑性瘫痪、小儿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厌食、咳嗽、便秘、夜啼。
掌握以下技能:①病史采集书写及体格检查针灸推拿专科体检技能为重点)②脊柱与四肢关节的X 线、CT和MRI诊断,头颅CT和MRI诊断,胸片的诊断。
③心电图的操作与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的临床意义④常见生化与免疫指标的临床意义。
⑤中医四诊相关内容。
⑥摸诊。
掌握推拿科常用推拿手法操作:松解类手法(扌袞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推法、擦法、搓法、抹法、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拍法、击法、弹拨法、抖法、运法、振法、扫散法、平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摇法、拔伸法、扳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捏脊法、运法、捣法、开天门、退六腑、推上三关、打马过天河、推上七节骨、分推胸腹阴阳、摩腹、拿肚角、黄蜂入洞、开璇玑、按弦走搓摩)。
掌握推拿功法基本概念与易筋经十二势。
掌握推拿介质的使用。
掌握推拿科中风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评定。
熟悉:头痛、眩晕、胸痹、不寐、歸、消渴病、乳痈、疳积、遗尿、产后身痛、震颤麻痹等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推拿治疗。
一指禅推拿、扌袞法推拿、内功推拿三大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及其在临床应用。
推拿功法易筋经防治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等推拿适宜技术。
了解:经典著作(《内5》〈济总录卷四治法按摩篇》〈瀹骈文》《医宗金鉴》)中的有关推拿文献。
国内外脊柱手法概况及推拿手法临床研究进展。
书写:住院志72份,门诊病案144份,大病历12份。
跟师病案30份。
2.培训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3)常用经络、腧穴、方剂和基础理论要求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的巡行路线与主治病症。
腧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肩醪、阳池、后溪、风市、阴市、悬钟、大椎、肩夕卜俞、腰阳关、殷门、曲泽、大陵、曲泉、太溪、廉泉、通里、哑门、丰隆、太冲、气海、地仓、颊车、牵正、水沟、四白、下关、十二井穴、劳宫、哑门、关冲、关元、神阙、风池、金津、玉液、咽后壁、百会、内关、行间、侠溪、头维、中脘、阴陵泉、曲池、太阳、风府、天柱、颈夹脊、肝俞、肾俞、脾俞、胃俞、三阴交、膏肓、膈俞、神门、列缺、印堂、内庭、率谷、外关、足临泣、天柱、四神聪、风门、血海、丝竹空、翳风、地机、阳白、四白、颧髎、攒竹、鱼腰、口禾髎、迎香、肺俞、尺泽、鱼际、委中、身柱、太渊、膻中、孔最、百劳、定喘、天突、郄门、心俞、胆俞、中渚、厥阴俞、安眠、照海、申脉、涌泉、太白、公孙、关元、志室、魄户、巨阙、气海俞、上腕、间使、交信、耳门、听宫、听会、鸠尾,上星、腰奇、十宣、承浆、肘髎、大包、期门、胃脘下俞、少府、复溜、命门、光明、支沟、下脘、梁门、梁丘、天枢、章门、大肠俞、上巨虚、水分、大横、归来、秩边、中极、膀胱俞、委阳、次髎、三焦俞、曲骨、会阴、大赫、水道、飞扬、金门、子宫、腰阳关、然谷、阴谷、肩井、上髎、乳根、四缝、灵台、角孙、屋翳、天宗、阑尾、腹结、二白、腰痛穴、居髎、膝眼、膝阳关、丘墟、肩贞、小海、阳溪、阳谷、肩前、阴郄、落枕穴、承扶、犊鼻、承山、髀关、带脉、二间、睛明、承泣、球后、素髎、胆囊穴、日月。
小儿推拿特定穴天门、坎宫、腹、天柱骨、脊柱、七节骨、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四横纹、板门、三关、六腑、天河水、肚角。
方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甘麦大枣汤、补阳还五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身痛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复元活血汤、酸枣仁汤、小柴胡汤、逍遥散、吴茱萸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苓桂术甘汤、独活寄生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半夏厚朴汤、羚角钩藤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左归丸、右归丸。
中成药天王补心浓缩丸、松龄血脉康胶囊、醒脑静注射液、中风回春片、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再造丸、脑安胶囊、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大活络丸、脉络通片、小活络丸、祖师麻片、万通筋骨片、二妙丸、尫痹颗粒。
中医典籍针灸文献:《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推拿文献:经典著作(《P经》、〈济总录卷四治法按摩篇》、〈瀹骈文》《医宗金鉴》)中的有关推拿内容。
基础理论要求针灸推拿发展史,针灸推拿学临床特点,十二经脉、经筋、“筋骨整体观”、脊柱病因学说、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体格检查与专科检查。
(4)急危重症临床能力培训:熟悉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衰、上消化道出血、骨折、脱位等的诊断与应急处理。
(5)教学能力培训:小讲课(包括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18次/3 年协助组织疑难病例讨论:6 次/3年教学查房:18次/3 年对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见习医师的带教、指导:1人次/2 月修改病史:修改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见习医师书写的病史9 份/3 年(6)科研能力培训:专科培训同时攻读博士学位者在三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必须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课题标书的申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 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仅专科培训者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课题标书的撰写,在科学统计源杂志发表论文 1 篇。
(7)理论学习的要求:三年共参加培训医院组织的院内业务学习20次。
针灸科业务学习18次。
推拿科业务学习18 次。
推荐相关书籍目录和网络:沈学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帼中医药出版社,2008.胡玲.经络腧穴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2生出版社,2006.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7民卫生出版社,2006.俞大方.推拿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严隽陶.推拿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房敏,刘明军.推拿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丁季峰.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四、考核方法及方式(一)过程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和阶段考核(或年度考核)1、日常考核:(1)医师职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考勤制度参考培训医院人事制度。
考核方式:培训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督导《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临床实践培训指标:①病种、病例数及操作例数(次数):按照该专科主治医师标准,需明确完成目标数,在手册上记录实际完成数。
① 上交书面材料:住院录、大病历、门诊病案、疑难病例讨论、操作记录(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内容,必须本人操作)、师承医案、个人医案、参加中医教学查房记录等(可以跨科参加)。
考核方式:由医学院毕教委组织专家评判。
2、出科考核:(1)专业理论考核:题型以A2、A3、A4 为主。
(2)病例分析:床旁考核,针对所管病例进行问诊、体检、辨证分析、病史归纳、诊断、鉴别诊断、诊疗方案确立。
(3)临床技能操作:随机抽取一个该专科病例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考核方式:培训基地成立考核小组,专业委员会需建立题库,实施出科考核。
3、阶段考核(或年度考核):考核方式:由各专科专业委员会负责命题、审题、评分、决定考核时间并实施考核。
考核说明:专科医师根据培训阶段参加相应的考核。
各阶段考核满分100 分,考核内容中任意一项成绩低于该项分值的60%视为不合格。
第一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可参加下一年度的考核,第二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半年内可参加一次补考。
三年内通过所有考核。
(1)第一阶段:①专业理论考核:机考,题库中随机抽题,题型以A2、A3、A4为主,内容应覆盖基础知识(60%)及专业理论(40%)。
②完成临床综述 1 篇者可加分以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