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

合集下载

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in TCM Studies 苗明三Miao Mingsan , 孙艳红Sun Yanhong , 方晓燕Fang Xiaoyan

河南中医学院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要: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疾病的本质和中药的作用,既

不脱离中医的整体观,又能使中医从客观化、定量化上与综合、演绎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填补中医缺乏微观还原分析的空白,

不但有利于中医从朴素的方法论尽快地转到现代辨证的方法上来,也有利于利用基因组学这一纽带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

学紧密结合。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阴阳学说;脏象学说;中医证的研究;中药品种培育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

门学科。近年来在农林、医药、环境监测与石油、化工等方面

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基因工程药物的产生、转基因动物的

研制成功、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等已取得显著成就,分子生

物学已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 如何利用分子生物

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发展中医药,是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

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在中医药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已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

子水平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疾病的本质和中药的作用,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中医基础理论与分子生物学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高度抽象概括,

分子生物在中医药的应用(一)

分子生物在中医药的应用(一)

分子生物在中医药的应用(一)

分子生物在中医药的应用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的应用

中医药的疗效已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但中药复方中不同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被完全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揭示中药中不同分子之间及其与机体作用的细节,进而提出更为明确的药理机制和优化剂型。

分子生物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可以检测中药材的真实成分及它们的含量。例如,对于提取自某一中药材的药用部位的样本,可以使用PCR技术来检测药用部位的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药效及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中药复方中活性成分的筛选,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与疾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之间的关系。

在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体实验中,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药效。例如,PCR技术可用于检测中药方剂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通常具有多种成分,不同成分之间具有生物作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用分子生物技术来探究不同成分的相互作用,从而最优化中药复方的配伍,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总结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医药研究更为科学和精细,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手段。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仍需更多的实验证明。分子生物在中医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挑战与未来发展

虽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中药复方中的多种有机组分结构复杂,难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一一解析;中医药疗效机制复杂,需要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其他生物学技术手段来深入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及探讨_詹秀琴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及探讨_詹秀琴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及探讨詹秀琴 王明艳(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 对PCR及其延伸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作了总结,对该方法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作了说明,并对该技术在中药品种和质量鉴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鉴定 分子生物学

我国药材资源丰富,药用动植物约1万余种。但目前使用的药材来源复杂,时有互混、互代、以假充真现象存在。为确保中药使用安全有效,对各种药材进行准确鉴定显得十分必要。传统的中药鉴定手段有形态分类、解剖学特征以及理化鉴别等。但许多药材亲缘关系较近,外形类似,或经过加工后已不能辨别出原貌,此时传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蛋白电泳法和核酸分析法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正逐渐在中药鉴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有人已提出分子生药学这一新的概念。蛋白电泳法在中草药品种鉴定中应用较早,但其应用有局限性。因草药中蛋白含量低,且药用时多为干品,常有蛋白变性现象。而核酸作为生命物质的遗传基础,用于品种鉴定更为直接、可靠。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动、植物药材用此法进行了鉴定,如蛇类、贝类、西红花、溪黄草、郁金、莪术、人参、细辛、姜黄和葛根等。

1 几种常用的核酸分析方法

1.1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 P) 用1种或1种以上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不同来源中药的DN A样品,将所产生的片段进行凝胶电泳,然后EB染色,观察它们电泳图谱的差异,或者离心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探针进行杂交,再根据杂交区带的不同来区分。吴平等应用DN A研究技术从5种海马药材中提取DN A,用PCR技术扩增约450bp的12S r RN A基因片段和约490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RF L P分析,可以鉴别出2种海马。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阐述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取得的成绩和面临问题。方法:

从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分子生物学与中医临床研究及分子生物学与中药

三个方面阐述目前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结果:分子生物学无疑是加

速中医药现代化世界化的催化剂,所以把分子生物学引入到中医药研究中已经是

必然趋势。结论: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中医药的发展中发

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1802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研究

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止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

千年的历史。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源,形成了独特

而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逐渐以其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副作用少等优势而被世

界所认可。然而这对于中医药本身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并且走向世界的目标还有一

段距离,而分子生物学无疑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世界化的催化剂,所以把分子生

物学引入到中医药研究中已经是必然趋势。

1分子生物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11分子生物学在藏象方面的研究

111基因在藏象方面的研究: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生殖,肾生髓。而DNA承载着所有遗传信息,通过DNA的复制会传递给子代,成熟的精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中的DNA包含了来自父母双方的全部遗传信息,DNA稳定是维持集

体稳态的中心,在体外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DNA修复通路正常,细胞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激活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激活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激活

学号20051320 姓名郁红礼

分子生物学是当今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一门前沿学科。近10年来,在农业、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医药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传统中医药学上的研究和应用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一些研究成果已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与启迪。中医药学是经历数千年历史发展起来的经验医学,目前中医学面临两个挑战,一是自身的突破和发展,二是真正走向世界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所接受。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医药是中医药现代化和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中医药“拿来”分子生物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由于中医药学对现代科技具有广阔的包容性,留给分子生物学的空间很大,作为生命科学带头学科的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将给中医药学的发展插上有力的翅膀。

一、中医药“拿来”分子生物学的必要性

(一)中医药面临的挑战

中医药学在世界医药学领域中曾经几度处于领先地位,数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繁衍昌盛和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发展也愈来愈明显。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它在疾病的防治中确实有效。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逐渐失去了在国际医药学领域中领先的地位,面临着种种挑战。

我们可以从中西医的比较中看出中医药面临的挑战。因为中西医学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各自的异质土壤里形成的医学体系,故它们有以下三大不同之处:

①中医是以朴素辩证的、宏观思辨的、定性描述的思维过程,以形象思维、类比为主的方法,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人体,辨证综合,辨证论治。西医则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注重微观与局部的研究,以实验思维分析为主的方法论,并向分子水平深入。②中医在“继承与发掘”宝库的前提下在理论上保持经典的继承性,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和运用。虽然也知道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但功力不深,建树不大。西医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基础指导临床,使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探人。③中医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保持整体的相对独立性,以“纯中医”为楷模,缓慢发展,仿佛现代科学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只给西医用,中医就不能用,而西医却在不断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科学方法来发展自己。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药作为中国上万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医学,凭借其独特的观念和治疗方式,一直广受欢迎。近些年来,受广大患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医认识到肿瘤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研究肿瘤的病理机制,以及中草药临床治疗和预防肿瘤的可能性。

传统的中医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体系结构非常复杂,研究肿瘤的特点是使用中草药、五味(甘、苦、酸、辛、咸)以及其他中医理论。例如,在肿瘤诊疗过程中,中草药可以被用来改善病人的免疫系统,以及抑制肿瘤的生长、分解肿瘤细胞、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等。与西方医学的治疗策略相比,中医肿瘤治疗的特点是以补充性治疗为主要治疗理念,提供更多的自然疗法,主要是以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和调节内分泌失调为主要疗法。

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研究正在正如同中草药和五味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药分子生物学是一种复杂的学科,通过分析肿瘤病理机制来指导中草药疗法的作用和机制。它不仅研究药物的功效作用的分子和细胞层次,还研究药物药理机制、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性等问题。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并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肿瘤的可能性。通过研究不同中草药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可以预防肿瘤发生和蔓延。此外,人们也可以利用药物筛选方法对抗肿瘤活性的中药进行研究,以便将传统中草药和分子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融为一体,以期取得更好的抗肿

瘤活性和更广泛的肿瘤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肿瘤病理机制和更有效的治疗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医药分子生物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结合了中医理论、中草药和分子生物学,利用药物筛选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实现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更精确目标。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肿瘤治疗,并且取得积极的疗效。

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学体系,融合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智慧,运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对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从古代中医养生的概念到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中医药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中。

现状

中医药在中国国内及国际上已逐渐走向稳定,开始适应现代化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接受科学研究的检验和考验。然而,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和生物科学中的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和缺乏共识,也给其传承、发展和推广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直以来,中医药的研究受限于许多因素,如化学成分不易检测、药物作用机制不完全清楚等。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够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中药的组分鉴定、药效评估和作用机制研究。

基础研究方面,中医药的研究已经从草根阶段步入实验室,改

变了以往基于传统经验和试错的研究方式,从分子生物学、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个方面对中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近年来很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显示了中医

药的疗效。

未来

在未来,中医药的研究将更多地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不断推

进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的研究和应用。中医药作为天然药物,其物质及能量在不同药物和配伍中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

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对中医药的作用机制解析、优化复方、加强

药效,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产业化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中

医药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并

进一步走向世界。同时,从产业化角度看,中医药的生产加工、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可以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药效物质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疾病靶点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基因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数据,可以揭示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机制,进而加速新药的开发和筛选。

2.药效评估: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评估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例如,通过基因表达分析、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研究中药对细胞和生物体内不同基因、蛋白质的表达和代谢的影响,从而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3.质量控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例如,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中药材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检测,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纯度。

4.中药与基因相互作用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中药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基因多态性研究可以揭示不同个体对中药反应的差异,从而个体化用药和针对性治疗。

5.中药药效物质的合成: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合成和生产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和药效物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减少对传统中草药的依赖性。

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中医药领域提供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1/ 1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硕士

中医肿瘤、中医药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以中医学作为基础,在肿瘤防治和治疗领域中运用药物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兴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起,其在肿瘤防治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和中国西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发病机制,以及中药药理机制的研究入手,结合综述中医肿瘤、中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中药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中药药理及临床治疗肿瘤技术。

中医传统医学对肿瘤病机理的研究很早。唐代医学家张仲景提出“风者虚,寒者实,热者血瘀,湿者烂”等多种病机的理论,改变了古代“肿瘤为简单病毒”的理论,为研究和治疗肿瘤提供了基础。近代以来,在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下,建立了中国西医学和中国传统治疗肿瘤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住院治疗、外用药、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

20世纪90年代中医肿瘤、中药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医了解到肿瘤形成和发展的病机,并开发出改变肿瘤发展过程的新型药物,以改变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及其不足,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达到预后改善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肿瘤护理和中药治疗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例如,结合综合中医特色治疗体系,综合调摄抗肿瘤活性物质,实施系统性综合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展中药药理、肿瘤预防和靶向治疗研究,探究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

制,发现药物靶点,以及发展抗肿瘤新药。

此外,还有一些以中药特色为主体的抗肿瘤技术,如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和浸渍方法,可以有效补充传统抗肿瘤技术。通过研究,已发现一些对肿瘤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分子,如特异性抗原、抗体及其他多种特异性分子,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效果。

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

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卢晓丹 07级中医临床2班 200706000240

【摘要】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藏象学说、针灸学、中医临床以及中药鉴定培育与开发等方面应用的作用,既不脱离中医的整体观,又能使中医从客观化、定量化上与综合、演绎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填补中医缺乏微观还原分析的空白,不但有利于中医从朴素的方法论尽快地转到现代辨证的方法上来,也有利于利用基因组学这一纽带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中医现代化;应用及展望

中医理论主要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原则等内容,虽然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导致其中存在一些糟粕,但瑕不掩瑜,中医药学仍以其辨证的整体观、构成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以及属于天然植物药的中药所特有的低毒性、无耐药性、具有整体调节效应等优势而逐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认同并引起了持续升温的中医热。但是中医药学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仅凭祖先传下的传统中医理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使之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明中医辨证原理及中药的作用机理。这样,传统的中国中医药学才能转变为现代中医药学,并真正成为世界的中医药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生命科学中其他学科的发展。而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中医药,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这样才能加快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医药“拿来”分子生物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由于中医药学对现代科技具有广阔的包含性,留给分子生物学的空问很大,作为生命科学带头学科的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必将极大的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分子中药与中药现代化

分子中药与中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与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学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学以其辩证的整体观、构成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以及属于天然植物药的中药所特有的低毒性、确切疗效、无耐药性并具整体调节和双向调节效应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上引起了持续升温的中医药热。但是,中医药学要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完成自身的现代化。在生命的层次上,不光要从整体上认识,而且要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近年来,围绕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课题,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在中医诊断的规范化方面、微观辨证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因其既反映了细胞的微观分子结构,研究了生命物质基础,又反映了人的整体水平的功能规律,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中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学科。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中医中药,阐明两者之问的内在联系,共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对于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l 中医理论研究与分子生物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分子水平去研究中医,不仅证实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有机地沟通功能与物质之间的联系。中医以阴阳学说来解释生命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性。过去曾从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机能变化进行了不少研究。1973年美国生物学家Goldberg根据cAMP、cGMP这一对环核苷酸对细胞功能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和相对平衡作用,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认为这就是东方医学的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我国对cAMP、cGMP与中医阴阳学说进行了研究。不少文献报道阳虚者cG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阴虚者cA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升高。进一步分析cAMP、cGMP与阴虚、阳虚的关系,阳虚者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而阴虚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由于环核苷酸是传递细胞信息、调节细胞代谢、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把它看作阴阳的物质基础之一,临床具有很大实用性。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脏腑之问存在着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心主血,肝藏血,肝阳上亢可致中风,肝郁气滞可引起心血瘀阻。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与肝关系密切。如肝脏对脂肪代谢过程亢进,可引起内源性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胆固醇升高,肝脏释出较高脂肪时,促使血管内皮增生,并易形成高浓度脂类过氧化物,血管壁内cAMP水平下降,前列腺I2合成减

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发中药

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发中药

实现“1035”工程目标,不仅可提高我国自主创制 新药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形成一个规 模的医药企业集团,还将培养早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 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初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从新药 研制与开发产业化各环节学科配套的,力量雄厚的科 技队伍。
第五节 建立和发展新学科、 新领域
一、加快发展生物信息学和尽早 启动“后基因组研究” 二、方剂化学和方剂药理学
一、中药的国际市场现状
二、中药现代化的迫切性
1、知识产权问题 2、中药现代化使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3、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中药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及内容
1、中药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
(1)使中药能合法地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 美市场。 (2)制定国际承认的中药标准,对中药的作用 “说得清楚”。 (3)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疗效基础,找出有 效成分,把“传统中药”变成“现代中药”。
1、维甲酸受体基因 2、砷剂的疗效
3、引起细胞凋亡及对基因影响
4、亚砷酸注射液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第三节 寻求方证、药证的 分子机制
1、方证的概念
2、药证的概念与特点 3、分子水平求机制
第四节 中药现代化Baidu Nhomakorabea中药 分子生物学研究
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 科学方法,借鉴现代药学发展的经验,以临床药效为 基础,研究剂型改革,开发新制剂,发展新应用,努 力开创出具有中药传统特色和与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 相适应的新剂型,造福人类,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振 兴中华作出贡献。

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中医药物的药效机制却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中医药物的主要成分

中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化学物质,它们通常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按照其生物活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碱类:这类物质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典型的代表物质是川楝碱、马钱子碱、鸦胆子碱等。

2.多酚类:这些物质在药物中的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例如,银杏叶中的酚类物质能够提高脑部血流量,改善记忆和认知能力。

3.生物活性多糖: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中医药物中的多糖物质具有敏感性,这类物质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代表性的物质包括灵芝多糖、芦荟多糖等。

4.挥发油:这类物质通常具有强烈的香气,主要存在于药材的花、果、叶等部位中。例如,薄荷叶中的挥发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以上的生物活性物质都是中医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中药的综合药效,从而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二、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对中医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已经发现,中医药物中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可以通过影响蛋白质、基因和代谢途径等分子机制来发挥药理作用。

1.蛋白质作用机制

生物碱类化合物通常通过与细胞膜中的受体相结合,从而影响膜通透性,具有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日益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各个医疗领域,其中

包括中医药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并探讨这些应用的潜力和展望。

一、基因检测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基因检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学领域的个体化治疗,它通过

对病人的基因组检测,了解其遗传基础及个性化特征,为中医药学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

础资料。

1.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学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组基因中发生的变异所造成的多种基因表达状态,包括单核苷酸多

态性(SNP)和in/del变异。在中医药学中,基因多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因

为它与药物代谢、药物副作用和药物反应等方面有关系。在临床上,乙肝携带者能够通过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情况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畅销药物盐酸利巴韦林能够促进乙肝病毒清除,但在个别病人受体的变异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基因

多态性的检测可以提供个体化治疗策略。

2.药效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

药效基因组学是一种利用全基因组方法研究药物治疗反应的新技术。它可以分析药物

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发现影响药效的基因,从而预测药物治疗效果。在中医药学中,药效

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于早期预测不同患者的药物反应以及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针对中草

药的多种复方制剂来说,药效基因组学的技术可以识别放血蓼所搭配的草药成分是其有效

成分在基因水平上的作用。

3. 药代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

药代基因组学是指基因组学、药物代谢学和药物学三者之间的交叉学科。利用此技术,可以分析某一特定基因的变异导致不同物种个体处理药物的差异,其中包括药物的代谢和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DNA条形码技术进行中药材的鉴定和检测。例如,通过测定中药

材中的特定基因或序列,可以确定中药材的种类和产地,

从而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2. 中药药效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中药的活

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通过分析中药对靶标基因的调节作用,可以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3. 中药新药研发: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和优化中

药活性成分,并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结构改造,可以获得更加

有效的药物。

4. 中药防治疾病: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中药对疾

病的防治作用。例如,通过分析中药对相关疾病相关基因

的调节作用,可以揭示中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临床

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中医药的质量控制、药效研究、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效果,推动中医药的现代

化和国际化进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关系.doc2

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关系.doc2

摘要:介绍医学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医学分子生物学促进了中医药的研究:医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基础的研究、中医临床的研究和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上的应用和展望。关键字: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应用及展望

医学分子生物学时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因而广泛地融合到中医药领域中,成为现代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各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医学分子生物学促进中医药的研究

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二者都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只是研究的方法不同而已。近年来,中医药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拓宽研究思路,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医学分子生物学在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学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基础理论的发展,而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迅速发展的生物医学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将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中医学相互渗透,必将促进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分子水平去研究中医,不仅证实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有机地沟通功能与物质之间的联系。中医以阴阳学说来解释生命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性,如何从客观入手,揭示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和一般规律?过去曾从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系

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机能变化进行了不少研究。1973年美国生物学家Goldberg根据cAMP、cGMP这一对环核甘酸对细胞功能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和相对平衡作用,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认为这就是东方医学的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1】。近几年来我国对cAMP、cGMP与中医阴阳学说进行了研究。不少文献报道阳虚者cG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阴虚者cA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升高。进一步分析cAMP、cGMP与阴虚、阳虚的关系,可见阳虚者主要表现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而阴虚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由于环核甘酸是传递细胞信息、调节细胞代谢、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把环核甘酸看作阴阳的物质基础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很大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卢晓丹07级中医临床2班200706000240

【摘要】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藏象学说、针灸学、中医临床以及中药鉴定培育与开发等方面应用的作用,既不脱离中医的整体观,又能使中医从客观化、定量化上与综合、演绎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填补中医缺乏微观还原分析的空白,不但有利于中医从朴素的方法论尽快地转到现代辨证的方法上来,也有利于利用基因组学这一纽带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中医现代化;应用及展望

中医理论主要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原则等内容,虽然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导致其中存在一些糟粕,但瑕不掩瑜,中医药学仍以其辨证的整体观、构成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以及属于天然植物药的中药所特有的低毒性、无耐药性、具有整体调节效应等优势而逐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认同并引起了持续升温的中医热。但是中医药学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仅凭祖先传下的传统中医理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使之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明中医辨证原理及中药的作用机理。这样,传统的中国中医药学才能转变为现代中医药学,并真正成为世界的中医药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生命科学中其他学科的发展。而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中医药,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这样才能加快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医药“拿来”分子生物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由于中医药学对现代科技具有广阔的包含性,留给分子生物学的空问很大,作为生命科学带头学科的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必将极大的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肾与基因关系的探讨。

中医认为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肾精是肾主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者共同作用从而发挥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的“先天之精”的功能。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基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基因是生物体内特定的DNA核苷酸片段,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直接影响着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生殖、遗传,与中医“肾主生长发育”之间有着许多内在关系[1]。“肾主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的体现是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衰老分子机理的研究颇为关注,并逐渐深入。张晓文等[1]鉴于基因对衰老的调控作用同中医关于肾气盛衰对衰老的决定作用有一定的相似性,推论出“肾主生长发育”的实质就是基因调控,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肾气”的认识,为从基因表达与调控角度阐述补肾中药延缓衰老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亦有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抗衰老机制是通过改善老年人的DNA修复能力而实现的。另外中药抗衰老还可通过基因调控,以增强编码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水平。另有研究发现中药除通过改善老年人的DNA修复能力而实现抗衰老外,还可清除自由基、增强神经生长因子(NCF)受体等作用来达到抗衰老之目的[2、3]。在肾主骨生髓理论研究方面,刘福春等[4]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和测定3HTdR掺入细胞核DNA的方法,发现“阳虚”动物骨髓细胞DNA合成率下降,因而认识到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与促进核酸蛋白质代谢有关。杨金蓉[5]运用“恐伤肾”原理恐吓母鼠,造成子鼠先天肾气亏虚的动物模型,然后检验子鼠胸腺核酸含量,发现恐吓各组DNA、RNA含量及RNA/DNA值均有所降低,且恐吓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以上都说明中医脏象学说是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的。

1.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证明,中医药、针灸学在功能基因调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已有不少报道中医药及针灸能对某些关键性基因起到调控作用,从而改善甚至纠正其病理状态,达到国际前沿水平[6]。随着针灸学应用和研究世界化的趋势,其治疗机制的阐释显得日益重要[7]。发挥针灸的疗效优势,结合针灸在调控功能基因方面的潜在优势,对其治疗机制加以阐释,已成为针灸学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针灸学研究结论涉及到不少生命科学还不能解释的问题,如经络现象、腧穴现象和针灸治疗机制等。针灸科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灸

学的任务是应用针灸的方法探索生命科学并在临床上应用其成果[8]。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促使一些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全新针灸理论应运而生,如“针灸基因组学”的提出,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基因研究的大背景,推动和加速了针灸学的发展,并有望解开针灸科学中的诸多之谜。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针刺介导下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的观察。其内容主要包括:针刺对即刻早期基因家族的影响,对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影响和基因技术在针灸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针刺起效时间、电针频率)等。近年来有关针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几乎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主要涉及疼痛、癫狂、老年性痴呆、系统再生与修复、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一些疑难及重大疾病,并且研究方向已触及到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传导、神经再生及发育等热门领域,所用方法有免疫组化、PCR、原位杂交、斑点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1.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遗传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与基因的突变、缺失、插入、表达异常、调控异常有密切关系[9]。运用中医药治疗这些疾病疗效显著,而且毒副作用小,如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理论,运用肾气丸治疗男性不育等男科疾病,其机理为肾气丸能促进体内雄性激素睾酮与核内受体结合,进而启动DNA转录并促进RNA合成[10]。王乙忠等[11]运用纯中药制剂扶正抑癌冲剂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MRL),DNA指数及非整倍数率均呈现下降或恢复正常,PH染色体明显减少,运用PCR检测BCR/ABL基因转阴,表明该方具有抑制或消除恶性克隆的作用。

吴志奎等[12]运用补肾生血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能明显提高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和抗碱血红蛋白,提高血红蛋白珠蛋白链比,通过Pt-PCR检测,该药能促进γ-珠蛋白的mRNA基因转录和表达,诱导HbF合成,从而代偿了γ-珠蛋白基因缺陷。

王树庆等[13]运用补肾化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影响骨髓AgNORs细胞的机理可能与改善骨髓循环或刺激造血细胞,从而促进rDNA和rRNA 的合成代谢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