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
四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与比较
![四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7120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a.png)
四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与比较
四种植物细胞分别为根尖细胞、花粉管尖端细胞、茎尖细胞和
叶片表皮细胞。
下面对它们的有丝分裂进行观察与比较:
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根尖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通常不再进行细胞增殖,因
此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非常少见。
在有丝分裂中,可以发现根尖细
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即正常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 花粉管尖端细胞有丝分裂
花粉管尖端细胞是从小孢子分裂发育而来的,具有较高的分裂
活性。
在有丝分裂中,花粉管尖端细胞会出现朝向细胞极的纺锤体,并且染色体会在纺锤体的拉力下分裂为两个相同的染色体。
花粉管
尖端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助于花粉管的长成和花粉粒的向雌蕊输精。
3. 茎尖细胞有丝分裂
茎尖细胞是一种快速生长的细胞,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和分裂
能力。
在有丝分裂中,茎尖细胞的纺锤体相对较小,染色体的分离
也比较快速。
茎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助于茎的生长和植物的扩张。
4. 叶片表皮细胞有丝分裂
叶片表皮细胞是一种成熟的细胞,大部分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但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受到逆境或创伤刺激时,叶片表皮细胞可能
会重新恢复分裂能力。
在有丝分裂中,可以发现叶片表皮细胞的纺
锤体发育不完全,染色体的排列不规则。
这种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对
较少见。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da7789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b.png)
显微镜观察
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处 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
绘制细胞分裂图谱
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分裂图谱,标注各 个时期的特点。
实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 损坏细胞。
观察时要细心,注意区 分不同时期的细胞特点。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 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 存放。
注意安全,避免试剂对 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王金发.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 张丽华.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9, 55(3): 345-352.
扩展阅读
[4] 王晓梅.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J]. 生物学通报, 2017, 52(10): 16-19.
实验结果还表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是细胞分裂的关键环节, 对维持遗传稳定性和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运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有 关,这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06
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01
02
03
[1] 李志勇. 植物学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载玻片和盖玻片
用于放置根尖细胞,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设备
01
02
03
04
显微镜
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
酒精灯
用于加热盐酸酒精混合液,进 行解离操作。
镊子
用于夹取根尖细胞,放置在载 玻片上。
烧杯和量筒
用于配制实验所需的解离液和 染色液。
植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植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70881e25ef7ba0d4a733bad.png)
(2)教师讲授: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3.任务方案:全班分成5个小组,各组分别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列出任务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审核方案;确定最后方案。
4.任务实施。
5.检查评价:学生互查,教师抽查任务的实施情况;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并对显微镜进行保养;能根据观察的结果正确区分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2、知识目标: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3、素质目标: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的良好品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解决措施:反复练习。
基础知识
细胞繁殖的概念与方式;细胞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多倍体的概念。
课后作业
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设计
1.布置任务,明确信息:洋葱根尖的培养,根尖的染色与切片的制作,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2.知识准备。
(2)中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以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体形成。
(3)后期:构成每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从着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分离变成两组子染色体,且两组子染色体分别被纺锤丝拉向相反的两极。
(4)末期: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新细胞壁形成,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考核评价标准
1.学习态度20分现场打分
根据是否勤于思考、敢于动手、善于合作几个方面来判断。分为10、8、6、<6分四个等级。
2.课堂表现25分现场打分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4edca6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7.png)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
实验材料:1. 植物根尖组织样品2. 盐水和冷冻甘油溶液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注射器、刀片和镊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段植物根尖,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用注射器将冷冻甘油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并用镊子将根尖细胞捞出,放在冷冻甘油溶液中。
3. 使用刀片将细胞轻轻切碎,然后将玻片盖在细胞上。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并以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首先,细胞核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细胞核周围开始出现较浓的染色质。
然后,染色质会排列成长而细的纺锤体,纺锤体两端各有一个星状结构,称为中心体。
之后,染色质开始聚集在纺锤体的等分线上,这是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表现。
最后,染色质开始在等分线上分离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染色体的一条亚单体,随后分离得更远,细胞核也开始变长。
最终,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完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核的染色质聚集、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以及新的细胞核形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有丝分裂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对细胞核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遗传学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相关分子机制。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ac10c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2.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一、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实验材料及其准备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
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洋葱根尖的培养:在室温为10℃~25℃条件下,实验前3~5天将洋葱鳞茎剥去一层外皮,用刀片切去鳞茎底部陈根或削去一薄层,露出新的细胞有利于洋葱鳞茎尽早生根。
将鳞茎放在盛满水的烧杯上,使其底部接触水面,放在温暖、向阳处。
每天换水,以免氧气不足导致根尖腐烂;温度过低会使细胞生长缓慢,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三、实验步骤: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四、思考与分析例1、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常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 。
(2)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在10℃下解离5min ,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
结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较好地分散开,原因是 。
(3)如果观察的某细胞在视野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向 方移动。
解析:(1)在培养洋葱根尖过程中,不注意经常换水,水中氧气不充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可导致烂根。
(2)配制解离液应该是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题目中用的解离液不符合要求,原因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解离的时间太短,一般用10%盐酸在室温下要解离10~15min (3)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要使右上方的物像沿左下移至视野中央,则应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1)水中氧气不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2)解离液不合要求,特别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应为10%),且解离的时间不够 (3)右上例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右表。
生物实验报告优秀范例
![生物实验报告优秀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2aa0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e.png)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理解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特点。
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缩短、排列、分离和分配等步骤,最终使两个子细胞获得相同数量的染色体。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样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龙胆紫染液3. 生理盐水4. 显微镜5. 刮刀6. 玻片7. 载玻片8. 物镜和目镜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刮刀刮下,放入生理盐水中漂洗。
2. 将漂洗后的细胞用滴管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 将玻片放入染色缸中,加入龙胆紫染液,染色5-10分钟。
4. 取出玻片,用蒸馏水冲洗,晾干。
5. 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裂旺盛的区域。
6. 将物镜转换到高倍镜,调整焦距,观察有丝分裂各阶段。
实验结果:1. 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呈染色体形态。
2.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形态清晰可见。
3.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
4. 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质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繁殖的重要方式,确保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方法,了解了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特点。
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染色体的观察效果受到细胞密度和染色时间的影响。
如何调整实验条件以提高观察效果?2.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些细胞分裂过程不完整,可能是因为细胞分裂时间的选择不当。
如何优化实验设计,提高观察的完整性?3. 除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可以选择其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比较不同细胞类型的有丝分裂特点。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观察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掌握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方法。
高中生物 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高中生物 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b640254f5335a8102d22078.png)
四、实验用具及药品
1.用具:显微镜、水浴锅、剪刀、镊子、 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等。
2.药品:无水乙醇、70%乙醇、冰乙酸、 饱 和 对 二 氯 苯 水 溶 液 、 0.1% 秋 水 仙 素 、 0.1N盐酸。
五、实验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材 固定解离染色压片 镜检
酸解: 酶解
六、制作永久玻片
冷冻脱片封片法 酒精一叔丁醇脱水封片法 酒精—二甲苯脱片封片法
七、作业及思考题
1.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 良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2.常用染料的特点如何? 3.绘制2~3个有丝分裂典型时期简图。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 后期和末期。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 尖、茎尖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经过适当的 取材处理、固定、离析、染色、压片等步骤,可 获得清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动态变化的 装片。以进行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动态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及蚕豆(Vicia faba) 等
实验一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 体制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 压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 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 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保证了性状 的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67afffaaf7ec4afe05a1df57.png)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学习目标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个过程,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便于观察。
三、材料用具洋葱,显微镜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
或洋葱根尖、蚕豆根尖、蛔虫受精卵等的永久装片。
四、实验程序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 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液:清水装片的制作漂洗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液:ml或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便于观察。
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观察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五、注意事项(1)实验所选取的洋葱应避免选用新采收的,因为新采收的洋葱处于休眠状态,不易生根。
(2)细胞分裂各期常常在几个视野中才能找出。
⑶酸性或碱性染料的定义,不是通常理解的酸和碱,而是指染料中着色基团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来看,如果是阳离子则为碱性染料,为阴离子则为酸性染料。
高一生物必修1 实验四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一生物必修1 实验四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91fd15b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6.png)
高一生物必修1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应用:1.学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3.绘出有丝分裂中期的简图。
能力目标1.巩固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理解相关溶液的作用机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根尖的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进行根尖培养及实验过程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
2.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辨别和判断,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重点·落实方案重点1.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理解各时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落实方案1.尽量将实验安排到上午三、四节课。
2.增加演示实验并巡回指导。
3.结合坐标图象说明染色体与DNA的关系。
●难点·突破策略难点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突破策略1.板书说明制片的程序和重要环节。
2.诱导学生理解各种溶液的用途或作用。
3.配合题例巩固装片的过程。
●实验原理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
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并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染色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材料用具材料:培养好的洋葱(或蒜、葱)。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解剖针,题例投影片等。
●做法指导指导学生预习: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实验目标预习该实验内容。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8c4194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e.png)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
些误差。下列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
。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热点应用二 原理解读
探究纺锤丝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纺锤丝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向 细胞两极运动,着丝粒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秋 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形成,通过秋水仙素处理, 然后观察着丝粒是否分裂可以验证该结论
前期
第三步:分别从1号、2号广口瓶中切取新长出的根尖分生区,经解离→
中期
→
后期 和末期
→制片,制成临时装片A和B
实验小组1 。
为什么要将解离过的洋葱根尖先漂洗后染色?
计数细胞个数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组别是
1 min~2 min
43。
4
1
2
二者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干扰染色效果。
分裂期 (2)器材及试剂:广口瓶若干、洋葱若干、培养皿若干、剪刀、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解离液、
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
细胞周期 间期 (3)右图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 min。 (2)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盖玻片 盖玻片
正方形
1.解离洋葱根尖时,为什么要控制解离时间? 提示:若解离时间过短,细胞在压片时不易分散;若解离时间过长, 解离过度,细胞结构会被破坏。 2.为什么要将解离过的洋葱根尖先漂洗后染色? 提示: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着色。 二者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干扰染色效果。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17941ec1a45177232e60a262.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取材:洋葱根尖2—3mm(含分生区细胞)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①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酥软为宜②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0.01—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使细胞分散开来]低倍镜观察:找出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先.把物像调中..再换高倍物镜)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其他各期[间期最多?]绘图: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当细胞校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显微镜观察:①紫色大液泡②质壁紧贴在一起滴、吸0.3g/ml的蔗糖溶液(充分浸泡)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滴、吸清水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注:①鉴定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等]2、验证类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原理:CHO+Cu(HO)22O 砖红色]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排除色素对显色的干扰)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2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用前混匀,加入溶液时呈蓝色)隔水加热煮沸2 min溶液中出现(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苏丹Ⅲ(苏丹Ⅳ)[原理:脂肪橘黄色(红色)]制作花生子叶切片染色: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染液2—3滴洗去浮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溶解有机物)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CO-NH- (类似双缩尿H2NOC-NH-CONH2结构)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尿反应]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A [0.1g/mlNaOH] 2ml [创设碱性条件]再加入双缩尿试剂B [0.1g/mlCuSO4] 3—4滴[提供Cu2+]溶液变紫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896bbc0bb52acfc789ebc9b2.png)
解离的目的:溶解细胞壁之间的中层物质 (细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4)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 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 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Cl,而用于染色的 染料龙胆紫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细胞结 构及显微镜的镜头。 (5)染色时,用龙胆紫是因为它是碱性染料 可以将染色体(质)染成深色,便于重点观察 染色体变化。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 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 色,无法观察。也不能过浅,否则染色质和染 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易辨清。
(3)根尖培养好以后,装片制作是否成功,关键 步骤之一是解离。15%的盐酸溶液能溶解细胞壁之 间的中层物质(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开。否则,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细胞将发生重叠现 象,导致实验失败。解离不充分(时间短或浓度 低),细胞不分离,压片时压不开细胞会重叠;解 离过度(时间长或浓度高),细胞会腐烂结构破坏, 所以解离要适度。
(2)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一天之中 分裂最活跃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l点左右。如果 因气温影响或不在上述时间做实验的话,可以在 细胞有丝分裂最盛时取材,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培 养皿中固定。注意要等根尖长到1~5cm时才能 切取,而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2~3mm。这是 因为,根据实验得知,根长到1~5cm时,根的 长势最佳,此时细胞分裂最旺盛,容易找到不同 时期的分裂图像。此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进行观 察,切取洋葱根尖2~3mm,这个长度要从根的 顶端(根冠)开始算起向上的距离,这个长度已包 括了分生区。若长度过长,在低倍镜下寻找分生 区就会很困难。
(6)制片时,一方面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 碎,另一方面要压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 散开来。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组织细胞均匀分 散。同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时会将组织 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二者都将影 响观察。
实验7.1_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7.1_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44dc2b3ed630b1c58eeb540.png)
5、染色:取漂洗好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刀 片切去根冠,保留根尖白色部分约2~3mm。用 镊子将其压扁,向根尖滴加一滴醋酸洋红或 龙胆紫染液,染色1~2min.
目的: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便于观察
6、压片:在盖玻片上覆以吸水纸,用左手中 指压住盖玻片一角,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敲 打盖玻片,使材料均匀散开
目的:将细胞压成一个薄层,便于观察
7、镜检:将压好的片子先置于低倍镜下( 10X),找到分生区细胞后,转换高倍镜 (40X)观察
分别找出前期、中期、后期 、末期等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总结
取材
固定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镜检
两 次 细 胞 分 裂之间的时期 , DNA 复 制 分 为 三个时期:复 制 前 期 (G1 期 ) 复 制 期 (S 期 ) 、 复 制 后 期 (G2 期),该时期 一般看不到细 胞核中的染色 体。
间期
☺染色体开 始螺旋化, 每个染色体 由两个相同 的染色单体 组成,两者 紧密相连 (光镜下很 难区别),
前期
☺ 核膜解 体,核仁 消失,染 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 上,此时 最有利于 对染色体
中期
☺ 着丝点 分裂,每 两个并列 的染色单 体分开, 有纺锤丝 牵引分别
后期
末期
☺核膜、核仁 重新组成,染 色体解旋,形 成两个新的子 核,两个子核 间形成细胞板, 将母细胞分成 两个子细胞,
实验7.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 裂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 制一份,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 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均 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 在着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范例
![生物实验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23e7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4.png)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 学习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进行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可以产生两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细胞。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分裂间期。
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2. 实验试剂:卡诺氏液、盐酸酒精、清水、碘液3.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酒精灯、烧杯、滴管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用剪刀将其剪成薄片。
2. 将薄片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30分钟。
3. 将固定后的薄片用酒精进行脱水处理,依次使用50%、70%、90%、95%和100%的酒精。
4. 将脱水处理后的薄片放入清水中漂洗5分钟。
5. 将漂洗后的薄片放入盐酸酒精溶液中水解10分钟。
6. 用清水漂洗水解后的薄片5分钟。
7. 将漂洗后的薄片放入碘液中染色5分钟。
8. 用清水漂洗染色后的薄片5分钟。
9. 将漂洗后的薄片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10.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1. 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
2.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纺锤体状。
3. 后期:染色体开始缩短,纺锤体分裂为两个,细胞质开始分裂。
4. 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纺锤体状;在后期,染色体开始缩短,纺锤体分裂为两个,细胞质开始分裂;在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实验讨论:1. 本实验使用洋葱鳞片叶作为观察材料,其细胞结构较大,便于观察。
2. 实验过程中,固定、脱水、水解、染色等步骤对观察结果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步骤二(洋葱根尖压片)
取根尖1~1.5cm,置固定液 4min
水洗1min,再置载玻片
滴复红染色10min,再加盖玻片后压片
低倍镜——高倍镜观察,并绘图 (间、前、中、后、末期各一细胞)
纺锤体及星射线开始 形成。
有丝分裂前期
前期
中期----“排队”
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 形成赤道板。(菊花状 ——纵面观)
有丝分裂中期
中期
后期----“分家”
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染色体分别 聚集在两极,细 胞变长。
有丝分裂后期
后期
中期
后期
末期---“返前”
染色体染色丝 染色质
五、实验结果观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Hale Waihona Puke 五、实验结果观察 前期末期
中期
后期
间期
完整细胞,细胞 核是圆球状,着 色深,核膜完整, 核仁1~3个,核 内有染色质丝。
有丝分裂间期
间期
间期
前期---“三体”
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 染色体
染色质—染色丝—染 色体
细胞核解体--核仁消 失、核膜消失(标志 前期结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 期特点;
2、学习镜下绘图方法。
二、实验方法
洋葱根尖临时压片法: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观察。
三、实验用品
显微镜、洋葱根尖切片、学生自己培养 的有根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牙签、 棉签、平皿、大片、案板、固定液、复 红染液、清水、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一(洋葱根尖培养)
核膜、核仁出现 ,纺锤丝、星射 线消失,中心体 形成。
有丝分裂末期
末期 末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后期 中期 前期
间期
六、实验报告
作业:绘出高倍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分裂 前、中、后、末期细胞各一个,并注明各 部名称。
实验报告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