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大纲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对于高中历史,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复杂。
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知识是按照章节呈现给大家的,没有完整的体系。
想学好高中历史,单纯照本宣科肯定学不好。
在后面的综合部分,你会发现很难!
虽然记忆是积累基础知识的必要途径,无论学哪门学科都必须要做,但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基本不死记硬背内容。
单纯靠靠背解决学习问题是很被动的。
大家平时都要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要乱写然后不痛不痒。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更加的直观和具体,方便大家复习,历史不是很好的小伙伴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哦~
道阻但可期,来日且方长。
努力不是唯一途径却是最踏实的
高考加油!。
201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修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度........(.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3.)宋明理学...(.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中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1.)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2.)...(.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1.)新航路的开辟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3.)蒸.....(.2.)进化论......(.1.)经典力学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列强侵.........(.1.).1840....至.1900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五四运动和...........(.2.)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3.)........(.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至.................(.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3.)第二...........(.2.)罗斯福新政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行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5.)社会主义市..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改革开......(.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1.)孙中山的三民..........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义....代表”.........(.3.)邓小平理论..(.2.)毛泽东思想......(.4.)“三个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3...北魏......2...商鞅变法........:.1...梭伦改革...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孝文帝改革........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4...王安石变法德〃阿里改革........9...戊戌变法.....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选考三.........(.1.)第...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的和平...—.华盛顿体系下(.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潮......................(.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的对话...在..............(.4.)联合国的产生.......以及其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高中历史讲义纲要
高中历史讲义纲要
一、中国古代史概述
1.概述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
2.掌握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
1.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主要历史人物。
四、秦汉大一统的建立与巩固
1.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建立过程和政治制度。
2.分析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1.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格局和历史事件。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六、隋唐五代的繁荣与开放
1.了解隋唐五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2.分析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国际影响。
七、宋元明清的民族关系与社会经济
1.掌握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演变和民族关系。
2.分析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八、中国近代史概述
1.概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过程。
2.掌握中国近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九、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分析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过程。
2.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运动和重要历史事件。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东印度公司、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 “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8世 纪六七十年代,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对殖民主义的评价;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法国七月革命、二 月革命与六月起义;美国的对外政策;第 二国际存续时间、“五一节”来历。
复习建议
• 对考纲已删除的内容,高考原则上不作要求,就 是要涉及,一般也会像2005年文综卷Ⅰ第37题一 样,依托凯末尔革命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并就 历史材料进行设问。因此,在考纲出来后进行的 第二轮复习,一般可以不再复习被删除的内容。 即使高考试题中设计本部分知识,也可以用第一 轮复习时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不过,根据国家考 试中心专家的解释,我们应对删除的内容一分为 二地看待,不能绝对地放弃。因而,对某一专题 知识中那些很难与相关知识割断的、比较重要的 和常见的但又是被删减的内容,建议必要的筛选, 以作到“删中有留”,合理取舍。
复习建议
•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 突出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考纲对教学大 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压缩,以突 出主干知识,减轻学生实际负担。在复习 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压缩的情况,合 理进行诠释,正确把握其知识内涵和外延, 帮助学生区分被缩小的、不作考试要求的 部分知识点
• 六、考纲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 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整体知 识体系的构件,往往会出现在组合式选择 体或问答体的题干之中,故应引起适当注 意。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5.《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 第一章第一节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第二章 第四节“二战”前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 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第四章第三节东欧 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的人民 民主国家,第六节除新加坡和韩国之外的 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五章第 二节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
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
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大纲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中,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的发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和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考试内容和形式新大纲明确了高中历史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考试范围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新大纲强调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考试要求和难度新大纲对高中历史考试的难度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考试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运用。
了解是指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同时,新大纲还对试题的难度进行了分级,包括容易、中等和困难三个等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考试重点和趋势新大纲对高中历史考试的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从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同时,新大纲也强调了对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此外,新大纲还提到了全球化、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时代主题,这些主题在未来的高考中可能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四、备考建议针对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1. 全面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和应用;3. 加强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培养;4. 关注时代主题,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拓宽知识面;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总之,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的发布,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考生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和策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4. 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 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 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 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 新民主主义革命(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第五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最新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4.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十第20讲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人教大纲
一战后,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
立。二战后,先是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确立,
继之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关系一直是高考命
题的热点、重点。考查的重点主要是一、二战及战
后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 界大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
凡—华 体系
国际关系中心开始 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及启示 (1)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和扩张政策 引起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决定性因 素;都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结果都 给世界造成了空前的灾难;都沉重地打击了殖民主 义和帝国主义的势力,改变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力量对比,引起了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都 促进了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都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不同点:①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 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 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1不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形成时间一战结束后三四年内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性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实质是大国称霸主要国家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美苏在全球角逐体现意志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美苏两国中心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主要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美苏两个大国在势均力敌情况下的妥协调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资本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时间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帝国主义战胜国重 新瓜分世界的帝国 主义性质
高中历史2023高考周年大事汇总(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2023高考历史周年大事记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公元263年曹魏灭蜀。
3.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4.公元713--741年“开元盛世”,755--763年安史之乱。
5.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
6.公元1793年清朝颁布治理西藏的章程。
7.公元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8.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9.公元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0.公元1913年“二次革命”。
11.公元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
12.公元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1993年汪辜会谈。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2.公元1922--1923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并颁布第一部宪法。
3.公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4.公元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选择性必修一1.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墨脱公路全线通车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告别了“高原孤岛”和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
3.1313年元朝颁布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
4.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的方法。
5.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6.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任用法》7.963年《宋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
8.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赛尔维特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
9.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10.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阶级上:士阶层兴起并受到重用。
二、各家代表人物及主张1、儒家思想(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主要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
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B.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C.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D.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E.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A.思想——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人性本善”说。
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一、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的兴起-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的合并- 洪秀全的理念与宗教背景2. 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军事活动- 推翻清朝统治的宣言- 太平天国军的组织与战术- 太平天国军对清朝统治的威胁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外援与清朝的反击- 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与内讧二、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的背景- 清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对外侵略与国家危机2. 变法派的理念与措施- 赵炳鑫与康有为的改革思想- 设立新政府与改革方案的提出- 经济、教育及军事改革的推行3. 反对派与变法失败- 保守派的反弹与政变- 康有为的自废职位与废除改革三、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背景- 刘永福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 -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满与抵制- 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变革2. 运动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清华学生游行抗议与爱国主义情操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3. 五四运动的启示与意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提升女性地位与性别平等的呼声 - 推动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与背景-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2. 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二、三次代表大会 - 中共的组织原则与党员培养3. 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党员的秘密抵抗与革命行动- 在工农运动中的领导与组织- 党对国共合作与土地改革的贡献五、抗日战争1. 日本侵略的背景与原因-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与霸权政策2.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全面抗战的开始- 盘古会议与中共的抗日主张- 温州会议与西安事变的影响3. 抗日战争的进行与胜利- 渡江战役与淞沪抗战的胜利- 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抗日战斗- 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与牺牲精神总结: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抗日战争。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官方版)
____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4. 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 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 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 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 新民主主义革命(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 现代科学技术(1) 相对论和量子论(2) 现代信息技术6.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 文学的主要成就(2)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4现代中国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 “文化大革命”(4)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 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 大众传媒的发展5. 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 孙中ft的三民主义(2) 毛泽东思想(3) 邓小平理论(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 教育事业的发展5选考内容。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时期2. 夏、商、西周时期3. 东周时期4. 春秋战国时期5. 秦朝统一中国6. 西汉、东汉时期7. 三国时期8. 隋朝、唐朝时期9. 五代十国时期10. 北宋、南宋时期11. 辽、金、元时期12. 明朝时期13. 清朝时期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2. 波斯帝国3. 希腊城邦时期4. 古罗马帝国5. 犹太人的历史6. 印度古代历史7. 帝国时代(阿肯色、犹太、阿拉伯)8. 古埃及文明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结构3.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4.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5.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历史五、中国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2. 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 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六、世界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特点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西方现代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七、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点1. 世界的地理特点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1. 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 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历史的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XXX的统治第11课:辽XXX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XXX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XXX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XXX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XXX的诞生第22课:XXX的统治和XXX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这个体系的特点以及它对殖民地和母国的影响。
2024贵州新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贵州新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历史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1. 通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面能力。
2. 通过对历史现象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能力。
三、考试要求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50分钟。
3. 试卷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贵州实际,制定历史科考试内容与要求。
历史科考试将测试考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学科能力、科学素养。
测试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
测试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素质。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三个部分。
各部分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 中国古代史考试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要求: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史实,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要求: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史实,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高考历史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答题技巧之一 材料题关于历史事件的背景
• • • • • 审题: 为什么;条件;原因;背景 组织答案 确定时间 政治、经济、文化
• 08山东高考 •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 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 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 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 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 个强大的国家。 •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 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 的原因。(6分)
•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 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 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 半,以为非者亦半。 • --《汉冶萍公司》 • (1)材料一中,“机器之利”显而 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 非者亦半”,(3分)
•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 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 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 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戍为人们生 活中的常用语。 •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 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 原因是什么,(4分)
• 高考文综 历史
济南新东方教师 吴洪玲
山东高考命题依据
标: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准(实验)》 纲: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
• 命题特点
• 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 的创设与运用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Ⅰ获取试题提供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 考查意图 • Ⅱ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 行分析与整合 • Ⅲ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 性的信息解读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大纲 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大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它贯穿着从公元前3000年至1840年,约5000年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史不仅包括了王朝更替、战争征伐等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涉及到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宗教、文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时期。
首先是夏、商、西周的封建国家时期。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由贵族领导的封建制度。
这个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峰的水平,而且也有许多文化作品得以创作。
接下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多个分裂的小国家。
春秋时期政治格局不断变动,而且农业生产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关注人的本质和社会问题,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相继产生,对后来的中国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正式拉开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帷幕。
汉朝时期王朝政权基本稳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科技也有了很大进步。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文化作品,例如《诗经》、《论语》等。
同时,汉朝也把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西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状况也几经起伏。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相对繁荣,文人墨客辈出,这个时期诞生了《世说新语》、《文选》等文学名著。
佛教的传入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高潮期,它不仅在皇权集中、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民族关系得到了稳定。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富庶、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外交往也更加频繁。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创造了众多的杰出作品,例如杜牧、李白等。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突出,海外贸易得到了很大发展。
宋朝的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023新高考历史大纲
2023新高考历史大纲2023新高考历史大纲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高考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历史科目也因此发生了不少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2023年新高考历史大纲的变化。
一、基础知识与历史背景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背景是历史学习的重点,也是历史科目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2023新高考历史大纲中,对于基础知识和历史背景这一方面的考查会更加注重实用性。
即在考试中既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将会结合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实际的历史背景进行考察。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会历史。
二、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现在在高考中,各种学科都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科目,在新高考制度中,更加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视野。
在思维能力方面,不仅需要考生在历史复习中熟练掌握一些历史思想、方法,并基于之构建自己的历史认知体系,同时还需要通过历史思辨、历史问题解决等方式,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批判能力与还原历史在学习历史时,学生很容易受“谎言重复千遍成了真理”的影响,这在新高考中是不能容忍的。
历史考试将强化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考查,同时增加对于学生还原历史处理能力的考察。
这一方面也关系到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中辨别谬误,揭示错误之处,借助科学方法进行判断的能力。
在新高考历史科目考试中,也将逐渐强调这一方面的批判能力。
四、文献综合应用历史的研究是需要有一定文献依据的。
在新高考历史考试中,则将会更加强调历史文献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大纲中,参考文献和重要书籍的参考将会更多,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多方面的历史原始文献,懂得用文献来分析历史事件、表述个人的历史研究观点。
综上所述,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推行,2023年新高考历史大纲也将会发生不少变化,包括增加对于基础知识的实用性考查、强化思维能力的考查、加重批判能力和还原历史处理能力的考查、加强历史文献综合应用方面的考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中历史高考大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实践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必考内容
一、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三、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四)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六)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考内容
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2)卢梭
2.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1)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5.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选考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
(3)两伊战争
(4)海湾战争
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唐太宗
(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2)柏拉图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2)甘地
(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
(2)列宁
(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