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绿叶的梦

第一单元1绿叶的梦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搜集各种树叶的标本或制作树叶贴画;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树叶的知识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展示学生搜集的树叶和标本。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的感受。
2.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看看作者的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出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做笔记。
2.小组内交流熟记生字词语的方法:(1)加一加:山+冈=岗;立+早=章;(2)比一比:将“忆”和“亿”、“陈”和“阵”、“枣”和“刺”进行比较;(3)换一换:瘦——搜;扩——旷;谈——痰重点提示:“搜”读作sōu,不读shōu;“汇”最后一笔是“竖折”;“戒”字不要忘了最后一笔是点。
3.词语解释: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入迷。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旷野:空旷的原野。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记批注。
3.交流反馈: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忆“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老师教我们采集绿叶标本,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
4.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
如:哪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课文重点写了“采集绿叶、制作标本”的活动)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听写生字词;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 绿叶的梦教案(教学设计)

都很喜欢,“然而”在这表示转折,说明所有玩具 现,有所启迪。 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绿叶。)
(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句 2:“我们跑遍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
道道土岗。”
(绿叶带给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
第二、三、四、五、六自
师:课文里还有很多像“密密的树林”这样 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
四、布置作业
花插满了小辫。”“绿叶的梦是
1.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无拘无束的梦,小伙伴们爬大
2. 小练笔:写写自己童年有趣的事。
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
板书设计:
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
生活的乐章
鸟。”„„这样既有助于引导学
绿叶的梦 争强和探险 着迷
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又助
丰收的欢乐 丰富的知识
留恋
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一路嬉笑、打闹
地采集绿叶,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把我的
提问和你的答案连起来说就是这个自然段的段
意。(板:生活的乐章)
(4) 继续往下读,请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板:争强和探险)
(5) 秋天的收获更大呢!推荐一名同学读第
五自然段。
①“洋溢”指情绪、空气等充分流露,你知
的方法。
学习的,如果学生从每篇文章
三、总结全文 1. 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
中学一点,学生表达的方法就 逐渐丰富了。
解,说一说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
(展示课件第八屏):
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
。
此练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总
绿叶的梦是 的梦,因为
。 结所学内容,学生可以引用课
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精彩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绿叶的梦》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五章《大自然的语言》。
本课详细内容围绕绿叶的梦境展开,通过描述一片绿叶的奇妙旅程,引发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词语理解、课文朗读、内容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绿叶的梦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观察、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的朗读与感悟,绿叶梦境的寓意。
难点:绿叶梦境的深层含义,以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绿叶图,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朗读技巧。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绿叶的梦境,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叶的梦》2. 生字词:绿叶、梦境、奇妙、飘荡、欢笑、奥秘等。
3. 课文主要内容:绿叶的梦境及寓意。
4. 课文主题: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绿叶的梦境。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写一篇绿叶的梦的读后感。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要求画面生动,富有想象力。
(2)例:绿叶在风中飘荡,欢笑着与大自然共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绿叶梦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案(语文S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案(语文S版)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交流体会: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地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下来。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去理解感;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各种树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文中插图: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说出童年的乐趣。
2、师述:是的,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3、自由朗读课文,亲自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并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4、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如:搜、汇。
三、表情朗读,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
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叶的梦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叶的梦教学目标1.了解青年诗人余光中的诗歌风格及其特点2.能够理解并朗读余光中的《绿叶的梦》诗歌3.能够理解诗歌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4.能够自主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情境和主旨2.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2.教育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教学准备1.余光中的《绿叶的梦》诗歌2.复印件及PPT演示文稿3.纸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介绍余光中及其诗歌作品,让学生对其有初步认识,导入本课时学习内容第二步:学习诗歌1.进入课文,学生朗读《绿叶的梦》,并发现生疏或不理解的词句2.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并针对诗歌中的一些比较抽象、隐晦的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3.学生自主朗读,理解诗歌的情境和主旨第三步:思考与表达1.学生思考所读诗歌中的情感,思考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相似的情感2.教师指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情感以及描述与诗歌中情感的联系与区别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诗歌理解练习:让学生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并结合诗歌具体语言进行解释2.抒写感受: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思考与表达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感悟或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养成写作习惯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一篇诗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发现问题,并在交流中互相帮助答疑,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
此外,我还采用了开放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同时也为学生的文章写作提供了呈现自我认识的创作题材。
综上所述,本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也让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绿叶的梦》。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中绿叶的梦;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掌握生字词,如“梦境”、“轻摇”、“呢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学习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掌握本课生字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理解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5.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个比喻句为例,分析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个比喻句,描述绿叶的梦。
六、板书设计1. 《绿叶的梦》2. 诗歌意境:梦境、美好、大自然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生字词:梦境、轻摇、呢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绿叶的梦”为题,写一篇短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答案:示例:绿叶的梦,是那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它在春风中轻舞,与花儿呢喃,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但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绿叶的梦》。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以及通过课文学习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认读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水平,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茂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时讲解生字词。
3. 课文精讲: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绿叶的梦》2. 生字词:绿叶、梦想、飘荡、繁星、闪烁、温暖、欢歌、摇曳。
3. 重点句子:绿叶在春风中飘荡,像一群绿色的梦想在飞翔。
4.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绿叶的梦境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课后可布置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这篇课文中遨游。
该课文属于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绿叶梦想以及它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具体内容包括:描述绿叶梦、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表达自己观点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绿叶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回答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绿叶,描述自己梦想,并讨论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叶梦》2. 主要内容:描述绿叶梦绿叶成长过程中困难绿叶克服困难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话复述绿叶梦。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3)仿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短文。
2. 答案:(1)绿叶梦想是变成一片金色树叶,为大地增添美丽。
(2)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风雨、虫害等困难,但它努力吸收阳光和水分,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梦想。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叶的梦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叶的梦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课文《绿叶的梦》的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故事情节的组织和改编,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故事情节的组织和改编,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绿叶的梦》2.教具准备:课文《绿叶的梦》的复印件,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导入新课,例如: - 你们对绿叶有什么了解吗? - 绿叶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 如果你是一片绿叶,你的梦想会是什么?2. 预习(10分钟)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绿叶的梦》,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文的整体结构和故事情节,可以在书上圈点关键词,帮助记忆。
3. 教学展示(15分钟)教师出示《绿叶的梦》的课文复印件,进行阅读示范。
教师可以适当加重语调,讲述课文中的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4. 听说训练(2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朗读中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让课文更生动。
5. 听力练习(1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一些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6. 语言运用(15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
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7. 小结(5分钟)通过教学活动的小结,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答一些问题,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写好的短文做好整理,收入作业本中。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绿叶的梦》的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在听说训练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达出色。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 绿叶的梦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上册课文:1 绿叶的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读,把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
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与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写“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9 个生字,会认“粱、瓢、搜、汇、岗、旷、章、痰、忆”9个生字,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祛痰止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 2—6 自然段,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与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挂图。
3.树叶标本。
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
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汇拢、土岗、戒指、乐章、酸枣树、刺伤、陈列、解毒、记忆词语。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2、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美妙的梦境。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56。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蒲、废、迫、咳、嗽、聋、啸、遭、源;要求会写的有:梦、恼、迫、饮、遭、遇、污、操;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梦乡、烦恼、迫不及待、饮料、遭遇、污染、体操。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学习“梦”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激发情趣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前以梦为题谈话,容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便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自主识字。
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略)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巩固识字。
7、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绿叶的梦_语文S版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地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下来。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语句去理解感悟。
难点: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各种树叶的标本。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出示文中的挂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说出童年的乐趣。
2.师述:是的,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亲自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
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并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4.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如:搜、汇。
三. 表情朗读,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
3.播放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1.抄写字词。
2.背诵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二. 品读课文理解感悟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绿叶最使我着迷)2. 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3. 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4. 通过看录像,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5. 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收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勾出来,认真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实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升什么水平?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有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个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能够做什么用?等②梦:能够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相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4、学习本课生字词:⑴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实行选择)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⑴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
(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有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
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
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
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
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
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板书课题,齐读;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出示默读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很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
(能够读一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
[随机板书]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
[随即解决与本段相关的问题]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
(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随机板书]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③交流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相关的问题]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相关的问题,[[随机板书]]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
(时间允许能够齐背或指名试背)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很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很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
[随机板书]四、总结全文: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板书设计:绿采集绿叶:自由快乐叶树:我的知己的争强和探险:虽伤犹乐投身自然梦制作标本:精挑细选童年如梦观察并讲述:增长知识课后反思:《绿叶的梦》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抒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
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体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的浓郁、清新的气息,都散发着童年生活的真实、美好。
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生活。
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生活,关爱自然。
我采用以“读”为主,“读”“议”“想”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
并围绕“在童年的记忆中,绿叶为什么最使我着迷?”“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展开自主学习。
首先孩子们进入学校的主题网站生命与绿,了解绿色之美的这篇课文。
从整堂课的教学情况看,我所采用教学策略并没有大的问题,学生在体会大自然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段落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作者的生活,还介绍一下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孩子们走进作者,从作者的角度去想,去体会。
让孩子们成为文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跑遍能够去的每一个角落,体会作者的快乐。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相关植物的玩法时实行了补充,如:你还有那些玩法?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呢?赋予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这样即理解了课文的表达方式,又调动了自己生活的积累。
这也是整体感知课文的一个中心话题。
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学完课文后的收获和感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