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通用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观舞记》,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重点章节为第一、二自然段,通过描绘舞台表演的精彩场景,让学生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领悟作者通过观察舞蹈表演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结构,把握作者观察舞蹈的角度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舞蹈视频,引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4. 例题讲解:分析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舞蹈
的角度和描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讨
论舞蹈所传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1. 《观舞记》
2. 主要内容:
生字词
课文结构
观察角度
舞蹈情感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模仿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写一段关于观察某件事物的描写。
2. 答案:
生字词解释略。
描写示例:周末,我去了公园。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白天
《观舞记》课文教案
《观舞记》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观舞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观舞记》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的背景介绍和舞蹈的描写。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解释和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背景和舞蹈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舞蹈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阅读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词汇学习:
(1)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巩固词汇的学习。
4. 修辞手法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作业布置
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舞蹈的短文,可以是自己对舞蹈的理解,也可以是描述一次观看舞蹈的体验。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师还要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
语文教案《观舞记》篇一
教学目标:
1、提高欣赏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素养。
2、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舞蹈内容的方法。
3、熟读课文,感受并学习文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艺术的方法。
2、学会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描写。
教具:电教器材
学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印度舞蹈吗?如果看过,能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发言)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就随冰心一起去观看卡拉玛姐妹的同台演出,顺便听听冰心观看后的感受。(如有条件,此环节可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在第一遍阅读时,可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
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
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
语文《观舞记》教案
语文《观舞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舞记》,详细内
容为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重点解析舞蹈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和作
者情感的抒发。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词、短语。
2. 学习作者观察舞蹈的角度,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解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舞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
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舞蹈视频片段。
3. 生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舞蹈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的美,激发学
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注意
字音、语调、停顿等。
3. 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生词、短语。
4. 内容解析:
a. 课文第一自然段:解析作者观看舞蹈的心情,体会作者对舞蹈的喜爱。
b. 课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舞蹈的动作、姿态,学习作者观察舞蹈的角度。
c. 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舞蹈的氛围,理解作者对舞蹈的赞美。
d. 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一段舞蹈,进行分享。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7.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观舞记》
《观舞记》教案三篇
《观舞记》教案三篇
《观舞记》教案三篇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对比赏读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观舞后的感受,两篇课文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若以《安塞腰鼓》的学习为基础,将本文与之进行对比赏读,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审美层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简介作者。
2、简介印度舞蹈。
二、诵读全文
三、对比赏读
以小组为单位,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文与《安塞腰鼓》的异同。(也可以不局限于此)
1、选材(写作对象)。
2、语言风格。
3、主旨。
教师在学生研讨、交流的基础上,作一些必要的归纳总结。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差异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引导学生明白语言风格与作家本人、写作对象的关联。两篇文章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应结合具体语言作重点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观舞记》的比喻。
四、摘抄、朗诵并背诵一些精彩句段。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感悟、积累、模仿是本设计的特点。这篇通俗却又美丽如诗的散文,阅读难度不大,学生通过感悟、积累、模仿三个程序的自学,定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诵读全文
个人朗读、默读全文至少三遍。
三、品味优美的语言
从文中找出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四、妙句摘抄
将文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句子摘抄下来。
五、
模仿运用
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表演录象,让学生观看后马上用语言描述出来。若时间够用,可以立即在班上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比较,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本设计的特点。同样是以舞蹈为题材,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塑家的表现形式与散文家究竟有何不同?不妨把其它门类的作品各找一幅来,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观舞记》教案设计
语文《观舞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观舞记》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舞蹈画面,体会作者对印度舞蹈的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观舞记》,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观舞记》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文中描绘的舞蹈画面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舞蹈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导入
通过展示印度舞蹈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4.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观舞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4.3 合作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4.4 实践活动
2024年语文《观舞记》标准教案
2024年语文《观舞记》标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舞记》,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作者通过观看舞蹈演出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 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作者在观看舞蹈演出时,情感有哪些变化?
(3)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究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探讨作者在观看舞蹈演出时的情感变化。
4. 课堂讲解
(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例题讲解
出示一道关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观舞记》
2. 主要内容:
(1)课文朗读
(2)课文分析
(3)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
《观舞记》教案精选
《观舞记》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舞记》,详细内
容包括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舞蹈的描写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表达。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作者观察舞蹈的视角。
2. 通过分析课文,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舞蹈,提高写
作能力。
3. 感受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舞蹈场面的描写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舞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舞蹈的美,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预习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生
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详细讲解舞蹈场面的描写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舞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关于舞蹈的文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观舞记》
2. 重点词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轻盈优美
3. 描写手法: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看一段舞蹈视频,运用本节课所学描写手法,写一篇关于舞蹈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舞蹈描写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文观舞记的教案设计
《观舞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3)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增长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印度舞蹈,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印度舞蹈的魅力,增强对外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热爱舞蹈、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难点。
(3)欣赏和评价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学难点:
(1)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运用。
(2)对印度舞蹈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引发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观舞记》,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提问,解决生词和难点问题。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1)检查学生作业中对生词和难点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效果。
五、教学拓展
1. 组织一次印度舞蹈表演或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欣赏印度舞蹈的魅力。
2. 邀请专业的印度舞蹈演员或老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度舞蹈的文化和历史。
《观舞记》人教版优质教案及原文
《观舞记》人教版优质教案及原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涉及《观舞记》一文。具体内容包括:文本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文学鉴赏、背景了解等。章节
为《观舞记》所在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观舞记》中的生词、短语及特殊句式。
2. 领悟作者通过描绘舞蹈艺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
能力。
3. 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对《观舞记》中舞蹈艺术的描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句子解析,文学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典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艺术
的魅力,引发他们对《观舞记》的兴趣。
2. 阅读与解析: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
结构,解析难点句子。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如
何进行句子解析。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作者描绘的舞蹈艺术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文学鉴赏。
6. 背景了解:简要介绍《观舞记》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观舞记》
2. 生词、短语列表
3. 句子解析示例
4. 文学鉴赏要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选择一个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修辞手法。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关于《观舞记》的教案设计
关于《观舞记》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观舞记》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观舞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表现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热爱。
2.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本主题,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
以一段舞蹈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进而导入《观舞记》的学习。
3.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概括课文大意。
3.3 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舞蹈描写,分享对舞蹈艺术的感受。
3.4 课堂展示: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学评价:
4.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收获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4.3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
5.1 课文文本:《观舞记》
5.2 教学视频:舞蹈表演视频
5.3 参考资料:关于李白和《观舞记》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策略:
6.1 情境创设:
通过播放古典舞蹈音乐或视频,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问题驱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观舞记》中的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如何描写舞蹈动作和情感的?”
《观舞记》教案优秀8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8篇
语文教案《观舞记》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19.观舞记。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9.观舞记》。
教法分析:
1、诵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
学法要求:
1、充分预习
2、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课件、关于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评价:
1、小组竞争
2、教师的语言评价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还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二、整体感知:
1、运用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之后,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观舞记》教案6
《观舞记》教案6
教案:《观舞记》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观舞记》。本课主要内容是描述印度舞蹈的美丽和魅力,通过作者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印度舞蹈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印度舞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
者的情感。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印度舞
蹈的美丽和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
情感。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口头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舞蹈。
六、板书设计
《观舞记》
1. 情景引入:印度舞蹈的美丽和魅力
2.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体会
3. 合作交流:分享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分析:优美语句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5. 随堂练习:口头描述最喜欢的舞蹈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以《我眼中的印度舞蹈》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了
初一语文《观舞记》公开课教案
初一语文《观舞记》公开课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一语文《观舞记》公开课教案三篇
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她们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示舞蹈的“飞动的‘美’”:
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只表示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示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印度舞蹈大多表示宗教故事,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示了“离合悲欢”。让人不必拘泥于故事情节,而为之喜为之悲,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舞蹈达到这种神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用语言来表示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示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身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观舞记》,具体内容包括:第13自然段,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第46自然段,分析作者通过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
2.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通过观看舞蹈所表达的思考和感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分析文章中作者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重点: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舞蹈视频。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舞蹈的美感来源。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课文解析:
a. 分析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
b. 分析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4. 例题讲解:
a. 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b.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5. 随堂练习:
a. 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短文。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a. 根据课文第13自然段,运用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舞蹈表演的短文。
b. 结合课文第46自然段,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2. 答案:
a. 短文例文:
舞台上,灯光璀璨,一位身着华美服饰的舞者翩翩起舞。她那修长的手臂,如杨柳般轻盈摆动,时而优雅地托起裙摆,时而激情地挥洒汗水。她的眼神,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对舞蹈的热爱。随着音乐的节奏,她旋转、跳跃,仿佛一只自由翱翔的白天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语文课文观舞记的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观舞记》的教案设计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观舞记》,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包容性。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观舞记》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一场印度舞蹈表演,展现了作者对印度舞蹈的赞美和热爱。
2.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专业舞蹈术语和印度文化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导入新课《观舞记》。
3.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查找生僻词语的意思。
3.3 合作探讨: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
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课后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
5.1 教材:《观舞记》文本及相关注释。
5.2 网络资源:印度舞蹈视频、图片等。
5.3 教具:多媒体设备。
第六章:教学活动
6.1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印度舞蹈的看法,以及对课文中所描述舞蹈动作的理解。
6.2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动作和语言表达对舞蹈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舞记》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观舞记》教学设计
设计/周凌
【教学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探究文章内涵,学习文章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观看印度舞视频,引出《观舞记》。
二、朗读感受(10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
请找出下列句子:⑴作者无法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哪句?
⑵作者不得不说自己感受的句子是哪句?⑶作者努力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哪句?
学生思考或讨论3分钟。
学生小组1,3,5组回答,2,4,6补充。
教师就问题组织齐读、启发加深思考、归纳答案要点,提醒学生勾画。
三、品读观舞(15分钟)
1.教师导学
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比如说,默读、速读、散读,读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怎么个有心法呢?请看大屏幕:⑴找出文章关于舞蹈描写的语段。⑵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感受。
2.学生抢答回答问题。
3.教师出示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请举出例句并进行分析。
4.学生思考讨论。
5.小组轮流回答,其余小组进行补充。
6.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四、探究舞源(5分钟)
教师导学:作者认为是什么孕育了如此优美绝伦的舞蹈?
学生抢答。
教师归纳全文。
五、课堂抽测(9分钟)
1.教师进行抽测。
附问题:⑴文章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依次写出文章的内容。⑵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⑶两个
生字词。
2.学生交换批改。
《观舞记》教学实录
观舞之美求舞之源探舞之魂
此课获得"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赛课一等奖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同学们在天府之国一起交流学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冰心先生的散文《观舞记》。这篇文章的副标题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全体):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师:通过副标题,我们知道,作者观赏的是印度舞蹈。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印两国人民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卡拉玛姐妹来北京表演,在目睹了她们的精彩表演之后,冰心先生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观舞记》。(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同学们以前看过印度舞蹈表演吗?
(生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
师:咱们现在就通过大屏幕一起来欣赏一段印度舞蹈。(放
视频)
师:(视频完毕)欣赏了这段舞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印度人的舞蹈是很热烈的,但热烈中有透露着一种柔美。
师:请坐,谁还来说说。
生2:十分的优美。
生3:我体会到一种阳刚之气,跳的十分有气势,脸上的表情也很丰富。
二、朗读感知,观舞之美。
师: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冰心先生,在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她又会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这舞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比如说,默读、速读、散读,读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怎么个有心法呢?请看大屏幕:(PPT)要求:1、找出文章关于舞蹈描写的语段。2、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1:我认为是第十六自然段。
生2:还有十七自然段。
生3:还有十八自然段。
师:还有吗?(学生没有再举手的了)
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谁来说说。
生:"飞动的美。"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第六自然段的"惊人".
生2:我认为是第十一自然段得"难忘".
生3:我认为是第十六自然段的"离合悲欢".
师:感谢你们的回答,这段舞蹈表演的是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是惊人的舞蹈艺术,让我们难忘,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这舞蹈具有一种飞动的美。
师:大家同意老师的这种归纳吗?
生:同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的语言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飞动的美".(生合作交流)
生:十八自然段的"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师:你说说这段文字哪里写的好?
生:我觉得,"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写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轻柔之美,"小鹿的疾走惊跃"表现了她们舞蹈的速度之美,"孔
雀的高视阔步"体现了高贵的气质之美。
师:你能不能用声音把这些舞蹈的美展示出来?
(生读该部分文字)
师:你的语音很标准,但是感情稍显逊色。读"莲花的花开瓣颤"我们可以用很轻缓的语气,读"小鹿的疾走惊跃"应该读的稍快些,突出小鹿的灵动之美,"孔雀的高视阔步"读的时候可以故意延长"高"和"阔",突出孔雀的骄傲姿态,高贵的气质。现在请你再来一遍。
(生再读,台下掌声起)
师 :还有哪些文字体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
生:请同学们看十七自然段,"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我觉得从这句话当中,可以看出她们当时的舞蹈十分的有气势。
师:哦,你说的是有她们的舞蹈有气势。老师纠正你回答中的一个错字,"嗔"应该读chēn.同学们,既然她找到了第十七
(PPT显示该段文字)。自然段,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段。
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她和舞者之间的共通,谁知道是哪个词语?
生:"共鸣".
师:你找的很准确。那你能说说共鸣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