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智能建筑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智能楼宇知识PPT课件

.
11
.
12
5、照明系统-照明种类
a、按灯具的布局方式分类 (1)一般照明——观众厅、会议厅、办公厅 (2)局部照明——局限于特定工作部位的固定或移动照明。 (3)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
.
13
5、照明系统-照明种类
b、按灯具的用途分类 (1)正常照明 (2)事故照明 (3)警卫照明 (4)值班照明 (5)障碍照明 详见-P27。
c.电话交换机按其使用场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公 用电话网的交换机;另一类是用户专用电话网的交换机,简 称用户交换机,有时又称作小交换机。
.
30
4.3电话通信系统
程控用户交换机作为公众电话网的终端设备 与公众电话网相连,一般有以下三种连接方式 (进网中继方式):
(1)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 DID); (2)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 BID); (3)混合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 DID/BID);
b、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实施基础是大楼内的综 合布线系统和信息通信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两个主要技术支柱是数据库系统和数 据通信系统技术。
.
24
第四章 通信自动化系统
.
25
4.1信息传输技术概述
a、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分为两类:模拟数据、数字数据。
b、模拟数据编码成数字数据分为三个步骤:采样、电平量 化、编码。
《建筑智能化技术》 总复习
.
1
第一章 概述
.
2
1、智能建筑的定义
• 我国建设部颁布的智能建筑国家标准《智能建筑 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对智能建筑的定 义如下: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 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 服务、管理给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 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楼宇智能化课件

1.2.2 楼宇智能化系统功能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
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 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建立大楼的计算机数据网络,满足用户的信息服 务要求。 建立大楼的安全防范系统,方便大楼的封闭管理, 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所用设备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 较高的产品。 所用设备便于操作、便于维护,稳定性好。
1.1.1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概念
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 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 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 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 (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 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智能建筑基本结构图如图1-1所 示:
现在我国已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较高、设施完善、效益明显、管理到 位的智能建筑。但是从总体上看,行业管理和市场的整顿还仅仅是开 始,特别在技术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和 建设部在2000年7月颁布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基本上总结了近10年智能建筑的建设经验,对统一 技术要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
① 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②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源自③ 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④ 智能卡系统工程;
⑤ 通信系统工程;
⑥ 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
⑦ 车库管理系统工程;
⑧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⑨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
还有 ① 广播系统工程; ②会议系统工程; ③ 视频点播系统工程; ④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 ⑤可视会议系统工程; ⑥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 ⑦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 ⑧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⑨计算机机房工程。
楼宇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
6
4、运行高可靠性
我们所选用产品,在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上 要是业界最优秀的产品,并配合我们公司 优良的施工与售后服务体系。能保证整个 系统安全运行。
.
7
设计特点
一、先进的网络设计:
核心网为千兆以太网,百兆到各信息点。核心交换机要求 主控板、电源系统等所有关键部件支持冗余热备份设计。 为提高设备管理能力,核心设备需采用全分布式体系结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
干线子系统
由楼宇主设备间 (如计算机房、程 控交换机房)到各 楼层弱电管理间。 它采用电缆或光缆, 两端分别接在设备 间和管理间的跳线 架上。
工作区
水平子系统
一般是 从楼层 弱电间 开始到 各个办 公室内 的线路 与设备
.
3
1、综合布线产品的先进性
布线系统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因此在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时候我们特别 考虑到了技术的更新发展,目前网络系统 是以以太网(10M)和快速以太网(100M) 为主,并在向-千兆以太网(1G)的发展,随 着技术的发展,千兆以太网是必然的趋势。
.
1
一.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
指建筑物内部的语音(电
话)、数据(网络)、视
频图象(监控图像)等系
统的线路布设。
基于楼内所有弱电线路的整 体考虑.做到一次性布全.并 为以后扩展余留充足的空间.
1、设备的先进性
2、扩展良好性
3、运行可靠性
4、对下代产品的兼容性
.
2
A: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管理区 楼层弱电间
而是集电力、空调、建筑、装修、消防和安全等多
方面的综合设计和施工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是
各种信息系统的中枢,只有构建一个高可靠性的整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物联网指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 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 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 “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距离或短距离 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 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 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 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 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 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无线网关
各楼层接入用户
无线接入用户
主干 备份 10/100 M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IIS信息设施系统构成
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应成为建筑物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能 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
应根据建筑物的业务性质、使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和其他使 用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管线设计。
系统桌面用户接入宜根据需要选择配置10/100/1000Mbit/s 信息端口。 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便的大空间等区域, 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 应根据网络运行的业务信息流量、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结构等配置网络的交 换设备。 应根据工作业务的需求配置服务器和信息端口。 应根据系统的通信接入方式和网络子网划分等配置路由器。 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 应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
无线网关
各楼层接入用户
无线接入用户
主干 备份 10/100 M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IIS信息设施系统构成
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应成为建筑物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能 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
应根据建筑物的业务性质、使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和其他使 用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管线设计。
系统桌面用户接入宜根据需要选择配置10/100/1000Mbit/s 信息端口。 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便的大空间等区域, 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 应根据网络运行的业务信息流量、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结构等配置网络的交 换设备。 应根据工作业务的需求配置服务器和信息端口。 应根据系统的通信接入方式和网络子网划分等配置路由器。 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 应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课件

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智能建筑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 据可查,是管理方面的重要挑战。
应急响应
智能建筑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建立有效的应 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也是管理方面的挑战。
服务挑战
服务质量保障
智能建筑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确保服务的 及时性和专业性是一大挑战。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三:某智能商业中心
要点一
总结词
创新商业模式、提升顾客体验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智能商业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 商业模式,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商业中心内的智能导购机 器人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和商品推荐,提高 购物效率。同时,智能支付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等也为顾 客带来便捷的消费体验。此外,商业中心还通过智能系统 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营销 策略。
智能化管理功能
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能源管理、环 境监控、设备控制、安全防范等功 能,提高建筑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服务定义
智能化服务是指通过信息 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建 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的服务。
智能化服务种类
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客服 、智能导览、智能家居服 务、智能物业管理等。
舒适便利
智能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便利的通讯和办公条件,满
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传统建筑
对比
传统建筑主要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设施管理依靠人工操作,智能化程 度较低。
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更高 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建立完善的智能建筑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 据可查,是管理方面的重要挑战。
应急响应
智能建筑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建立有效的应 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也是管理方面的挑战。
服务挑战
服务质量保障
智能建筑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确保服务的 及时性和专业性是一大挑战。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三:某智能商业中心
要点一
总结词
创新商业模式、提升顾客体验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智能商业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 商业模式,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商业中心内的智能导购机 器人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和商品推荐,提高 购物效率。同时,智能支付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等也为顾 客带来便捷的消费体验。此外,商业中心还通过智能系统 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营销 策略。
智能化管理功能
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能源管理、环 境监控、设备控制、安全防范等功 能,提高建筑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服务定义
智能化服务是指通过信息 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建 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的服务。
智能化服务种类
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客服 、智能导览、智能家居服 务、智能物业管理等。
舒适便利
智能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便利的通讯和办公条件,满
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传统建筑
对比
传统建筑主要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设施管理依靠人工操作,智能化程 度较低。
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更高 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智能楼宇知识PPT课件

.
9
• AI-模拟量输入接口,可用作仪表的检测输入,如温度、 压力等,一般为1-10V或4-20mA的直流信号。 • AO-模拟量输出接口,用于操作控制阀、执行器等,如电 动阀、三通阀、风门执行器等,不需要外部电源,输出为010V的直流信号。 • DI-数字量输入接口,即触点、液位开关、限位开关的闭 合与断开,一般用作检测设备状态、报警接点、脉冲计数等。
.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暖通空调系统
a、一般空调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⑴进风部分;⑵空气过滤部分;⑶空气热湿处理部分; ⑷空气输送和分配部分;⑸冷热源部分。
b、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空调系统分为: ⑴集中系统; ⑵半集中系统; ⑶全分散系统。
c、智能建筑中一般采用集中空调系统,通常称之为中央空 调系统。
.
14
5、照明系统-光源
a、常用的电光源根据其工作原理,基本上可分为热辐射光 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大类。
b.说明光源工作特性的主要参数如下: ⑴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⑵功率;⑶光通量输出; ⑷发光效率;⑸寿命;⑹光谱能量分布; ⑺色温;⑻显色性。 c.选用照明光源时,一般先考虑的性能指标是发光效率和 寿命。 详见-P27。
• 其具体内涵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 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种功能子系统, 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内 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 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
3
2、智能建筑的特点:
•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 (2)它促进了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和节约
.
11
.
12
5、照明系统-照明种类
a、按灯具的布局方式分类 (1)一般照明——观众厅、会议厅、办公厅 (2)局部照明——局限于特定工作部位的固定或移动照明。 (3)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
楼宇智能化智能建筑概述45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楼宇智能化智能建筑概述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 卡耐基 。
楼宇智能化技术(共13张PPT)

等面向客户的服务。 (2) 面向楼宇管理者的功能 楼宇管理机构的人事、财务、经
营决策等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 综合楼宇自动化系统
第十一页,共13页。
三、楼宇共用(ɡònɡ yònɡ)办公自动化系统
(1)基于文字(wénzì)和数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基于声、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十二页,共13页。
四、智能(zhì nénɡ)楼宇的结构化综合布线和系统 集成
(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 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的规划 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智能楼宇的三大子 系统BAS、CAS、OAS有机的连接起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 统为智能楼宇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楼(2)宇分设系备统空自2调动)系化智统 按能其自楼动化宇程度能可以在分为上三种述情况环: 境下为管理者实现最小的代价提供最有效 的资源管理。 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2) 采用最新高科技成果,向系统集成化、综合化管理以及智能城市化和高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2智)能基楼于宇声3正、)朝像智着的健办能康公和自楼规动范化宇化系的统能方向够发展帮。 助其业主、管理者和住户实现他们的造价、舒 三 第、四楼节宇楼共宇适用智(ɡ能、òn化ɡ技便yò术nɡ捷的)办主公、要自(z动h安ǔ化yà系全o)统内、容 长期的灵活性以及(yǐjí)市场效应的目标。
第六页,共13页。
第三节 智能楼宇的主要(zhǔyào)特征
如图表示智能楼宇的内涵 图中:BAS 为建筑设备 自动化系统; OAS 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 为通信自动化系统; SCS 为结构化综合(zōnghé)布线系 OAS 统,它包括综合(zōnghé)布线系统PDS。
营决策等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 综合楼宇自动化系统
第十一页,共13页。
三、楼宇共用(ɡònɡ yònɡ)办公自动化系统
(1)基于文字(wénzì)和数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基于声、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十二页,共13页。
四、智能(zhì nénɡ)楼宇的结构化综合布线和系统 集成
(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 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的规划 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智能楼宇的三大子 系统BAS、CAS、OAS有机的连接起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 统为智能楼宇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楼(2)宇分设系备统空自2调动)系化智统 按能其自楼动化宇程度能可以在分为上三种述情况环: 境下为管理者实现最小的代价提供最有效 的资源管理。 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2) 采用最新高科技成果,向系统集成化、综合化管理以及智能城市化和高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2智)能基楼于宇声3正、)朝像智着的健办能康公和自楼规动范化宇化系的统能方向够发展帮。 助其业主、管理者和住户实现他们的造价、舒 三 第、四楼节宇楼共宇适用智(ɡ能、òn化ɡ技便yò术nɡ捷的)办主公、要自(z动h安ǔ化yà系全o)统内、容 长期的灵活性以及(yǐjí)市场效应的目标。
第六页,共13页。
第三节 智能楼宇的主要(zhǔyào)特征
如图表示智能楼宇的内涵 图中:BAS 为建筑设备 自动化系统; OAS 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 为通信自动化系统; SCS 为结构化综合(zōnghé)布线系 OAS 统,它包括综合(zōnghé)布线系统PDS。
智能楼宇概述PPT课件

11
跳转到第一页
工作和生活的客观需求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对工作和生活场所的环境条件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建筑 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它能 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 高效和部分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12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究竟什么是智能建筑?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
6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座智能大楼的意义:
1、特点: 装备了通信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自动监控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7
跳到第一页
2、使得: 用户可享受到通讯自动化及办公自 动化的服务; 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 统均为电脑控制; 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
3、City Place以其全新的设计与服 务成为智能建筑跨时代的里程碑
——建筑作为建筑工程与艺术、自动化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复 杂系统工程学科——“智能建筑”
13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美国的定义: ——智能建筑乃是通过优化其结构、
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及 其相互关系来提供一个多产的和成 本低廉的环境。 ——没有固定的特征来定义智能建筑, 事实上所有智能建筑所共有的唯一 特性是其结构设计可以适于便利、 降低成本的变化。
智能楼宇概述
电话: 邮箱:
1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智能建筑产生的背景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智能建筑特征与发展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 智能建筑与节能管理 智能楼宇管理师简述 比赛与专业建设
2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工作和生活的客观需求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对工作和生活场所的环境条件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建筑 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它能 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 高效和部分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12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究竟什么是智能建筑?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
6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座智能大楼的意义:
1、特点: 装备了通信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自动监控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7
跳到第一页
2、使得: 用户可享受到通讯自动化及办公自 动化的服务; 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 统均为电脑控制; 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
3、City Place以其全新的设计与服 务成为智能建筑跨时代的里程碑
——建筑作为建筑工程与艺术、自动化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复 杂系统工程学科——“智能建筑”
13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美国的定义: ——智能建筑乃是通过优化其结构、
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及 其相互关系来提供一个多产的和成 本低廉的环境。 ——没有固定的特征来定义智能建筑, 事实上所有智能建筑所共有的唯一 特性是其结构设计可以适于便利、 降低成本的变化。
智能楼宇概述
电话: 邮箱:
1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智能建筑产生的背景 智能建筑定义与构成 智能建筑特征与发展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 智能建筑与节能管理 智能楼宇管理师简述 比赛与专业建设
2
跳转到第一页
《智能建筑技术概论》PPT课件

《智能建筑技术概论》PPT课件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学完请删除!
为什么要了解智能建筑?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们常说,建筑是艺术。 那是由工程技术创造的艺术。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我们的责任是让凝固的音符飞扬起来。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第二、建筑必须“决定〞以最高效的途径为用户 提供平安、高效、舒适、便捷、安康的建筑环境;
第三、建筑必须迅速对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做出 “反响〞 。
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信息化!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自动化工程应能统筹控制建筑物的机电一 体化设备,使建筑物的反响更灵敏、动作 更准确。
各种材料 由通讯电 与计算中 的配线、 缆、光缆、心相连的 配管(如上、光纤等组 各类传感 下水管, 成的信息 器、探测 电线管、 传送网及 器、工作 燃气管等) 计算机网 站、交换
络系统 站和各职 能部分
1.1.1 智能建筑的概念
1. 智能建筑具备的根本能力: 〔1〕对环境和使用功能变化的感知能力。 〔2〕将信号传递到控制设备的能力。 〔3〕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 〔4〕作出判断和响应的能力。
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IT Application System〕
指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根底,为 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 件而组合的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一般包括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 系统、公共效劳管理系统、公众信息效劳系统、智能卡应用 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安管理系统等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 系统。
工业建筑:主要指通用工业建筑以及与通用工业建筑相配套 的辅助用房。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学完请删除!
为什么要了解智能建筑?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们常说,建筑是艺术。 那是由工程技术创造的艺术。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我们的责任是让凝固的音符飞扬起来。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第二、建筑必须“决定〞以最高效的途径为用户 提供平安、高效、舒适、便捷、安康的建筑环境;
第三、建筑必须迅速对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做出 “反响〞 。
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信息化!
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自动化工程应能统筹控制建筑物的机电一 体化设备,使建筑物的反响更灵敏、动作 更准确。
各种材料 由通讯电 与计算中 的配线、 缆、光缆、心相连的 配管(如上、光纤等组 各类传感 下水管, 成的信息 器、探测 电线管、 传送网及 器、工作 燃气管等) 计算机网 站、交换
络系统 站和各职 能部分
1.1.1 智能建筑的概念
1. 智能建筑具备的根本能力: 〔1〕对环境和使用功能变化的感知能力。 〔2〕将信号传递到控制设备的能力。 〔3〕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 〔4〕作出判断和响应的能力。
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IT Application System〕
指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根底,为 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 件而组合的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一般包括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 系统、公共效劳管理系统、公众信息效劳系统、智能卡应用 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安管理系统等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 系统。
工业建筑:主要指通用工业建筑以及与通用工业建筑相配套 的辅助用房。
楼宇智能化技术概述ppt课件

供配电
温控器
空调/冷冻机
给排水
设备
EBI Server HONEYWELL
通 信 接 口
楼宇自控系统BA
安全自动化系统 SA
安全自动化系统(SA)常设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通道控制(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系统24小时连续工作,监视建筑物的重要区域与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危险情况或事故灾害的预兆,立即报警并采取对策,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与财物的安全。
机合作重构,减少冗余和提高容错能力,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的系统;网络把整个系统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 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主要指集散型的监控系统(DCS—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硬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软件采用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可能是嵌入式);系统具有配置灵活、通用性强、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安装调试方便、维护简单、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OA 按计算机技术来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集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图文式办公手段,为各种行政、经菅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统计、规划、预测支持,实现信息库资源共享与高效的业务处理。
(2) 建立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综合集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体制。 (3) 节省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日常运行成本。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智能建筑群”和“智能城市”发展,如韩国的“智能半岛”计划,新加坡的“智能花园”计划,日本的“海上智能城”和美国的“月球智能城市”计划等等。
综合布线系统PDS(SCS结构化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讲PPT课件

1
存储卡
2
加密存储卡
3
CPU卡
2019年5月30日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的种类
按IC卡的读写特征分类: 接触式 非接触式卡(又称射频卡,感应卡):RFID
其它种类的智能卡: TM(Touch Memory)卡 激光卡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一卡通
1. 智能卡应用系统
智能卡应用系统,又叫“一卡通”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 网络环境下利用智能卡及其读写设备实现多种管理功能的综合 管理系统。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IC卡) IC卡是由法国人在1974年发明,并首先在法国得到 推广使用。现在,智能卡有着广泛的应用。
智能卡的容量? 智能卡的信息保存期? 智能卡的读写次数? 智能卡都有哪些应用?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的种类
按是否具有微处理器的分类: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
2
物业管理系统
3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4
对全局性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与联动
5
智能卡应用系统
6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019年5月30日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即入驻单位的业务应用系
统,满足该单位具体的业务要求。 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对建筑物内各类设施的资料、数 据、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智能卡应用系统的功能子系统
1
发卡子系统
2
信息管理子系统
3
实一时库监控子系统
4
清算子系统
5
统计与分析子系统
2019年5月30日
SUCCESS
THANK YOU
智能建筑概述PPT课件

智能化设备
智能化设备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传 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
执行器则根据智能化系统的指令,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 备,如照明灯具、空调系统等。
传感器能够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 将数据传输到智能化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器是智能化设备的关键部分,它能够接收智能化系 统的指令,并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智能化软件能够实现建筑内的能源管理、环境控制、设备维护等功能,提高建筑的 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智能化软件还能够支持远程管理和监控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建筑内的 运行情况。
03 智能建筑的应用与发展Fra bibliotek应用领域
商业建筑
智能建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广泛,如智能 购物中心、智能写字楼等,通过智能化管
理系统提高建筑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05 智能建筑的实际案例
智能办公楼
智能办公楼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和设 备,实现办公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 营的建筑。
智能办公楼的典型案例包括上海中心 大厦、北京望京SOHO等。
智能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 、安防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智能照明系统 等,能够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 本。
安全可靠
便捷智能化
智能建筑配备先进的安全系 统,如视频监控、入侵检测 等,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智能建筑支持远程管理和控 制,方便管理者进行操作和 维护。
缺点
01
02
03
成本高
智能建筑的建造和维护成 本通常较高,因为涉及到 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技术依赖性强
智能建筑高度依赖于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一旦出现 故障或问题,可能会影响 到建筑的正常运行。
楼宇智能化技术概述(PPT 64页)

(1) 办公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扫描 仪、麦克风、音箱、手写笔等,如图6.3所示。
(2) 信息处理设备指各种计算机、工作站或服务 器等,如图6.4所示。
22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图6.3办公自动化系统硬件(1)
23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图6.4办公自动化系统硬件(2)
18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决策支持系统一般由三个库组成:模型库——为决 策提供数字模型集合;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信息;方 法库——为决策提供常用的方法。其中模型库是决策支 持系统的核心,包括计划模型、预测模型、评估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反馈模型、结构优化模型、经济控制模 型、仿真模型和综合平衡模型等。依靠模型库技术和数 据库技术,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高层管理人员解决一些 决策问题。
17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5) 决策支持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决策是人们对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去寻求解决和实现 的对策或方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活动。通常是将 该问题所具有的数据、资料、模型、案例和经验等作为 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该问题的具体要求作为综 合或选择的条件,去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 决策支持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第三个层次。它建立 在信息管理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使用由综合数 据库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所需要做出决策的课题, 构造或选用决策数字模型,结合有关内部和外部的条件, 由计算机执行决策程序,做出相应的决策。
(3) 已经建立了自己的Intranet网络,单位内部员工 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实现了有限的协同工作,但产 生的效益不明显。
(4) 已经建立了自己的Intranet网络;使用经二次开 发的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能较好地支持信息共享和协 同工作,与外界联系的信息渠道畅通;通过Internet发布、 宣传单位的有关情况;Intranet网已经对单位的管理产生 了明显的效益。现在正着手开发或已经在使用针对业务 定制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的管理和决策, 增强单位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 信息处理设备指各种计算机、工作站或服务 器等,如图6.4所示。
22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图6.3办公自动化系统硬件(1)
23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图6.4办公自动化系统硬件(2)
18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决策支持系统一般由三个库组成:模型库——为决 策提供数字模型集合;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信息;方 法库——为决策提供常用的方法。其中模型库是决策支 持系统的核心,包括计划模型、预测模型、评估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反馈模型、结构优化模型、经济控制模 型、仿真模型和综合平衡模型等。依靠模型库技术和数 据库技术,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高层管理人员解决一些 决策问题。
17
任务1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5) 决策支持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决策是人们对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去寻求解决和实现 的对策或方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活动。通常是将 该问题所具有的数据、资料、模型、案例和经验等作为 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该问题的具体要求作为综 合或选择的条件,去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 决策支持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第三个层次。它建立 在信息管理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使用由综合数 据库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所需要做出决策的课题, 构造或选用决策数字模型,结合有关内部和外部的条件, 由计算机执行决策程序,做出相应的决策。
(3) 已经建立了自己的Intranet网络,单位内部员工 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实现了有限的协同工作,但产 生的效益不明显。
(4) 已经建立了自己的Intranet网络;使用经二次开 发的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能较好地支持信息共享和协 同工作,与外界联系的信息渠道畅通;通过Internet发布、 宣传单位的有关情况;Intranet网已经对单位的管理产生 了明显的效益。现在正着手开发或已经在使用针对业务 定制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的管理和决策, 增强单位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7月,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制订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1996年 3月被上海市建委批准为上海市地方标准
.
7
1997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 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
1998年,建设部发布了《智能建筑设计及系 统集成资质管理规定》。
1999年,我国开始建设智能住宅小区。建设 部于1999年12月,发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 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筑要点与技术导则》。
.
10
(2)智能建筑的范围在扩大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两方面的明显 趋势。一是智能建筑已从办公写字楼向宾馆、 医院、体育场馆、住宅、厂房等领域扩展; 二是随着智能建筑建设范围的扩大与数量的 增加,智能建筑正向智能小区、智能城市发 展。
.
11
(3)建筑智能化与绿色生态建筑的结合 ①绿色生态建筑 ②建筑智能化对生态建筑的支持
.
14
2)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定义
智能大楼是指具备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 息服务以及楼宇自动化各项功能的、满 足进行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
3)欧州智能建筑集团定义
智能化建筑是使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 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其本 身资源的建筑。
.
15
4)新加坡定义
智能建筑必需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保 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 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 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 能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 外通信设施与能力。
功能的扩展则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物内采用各 种新型建筑设备来实现。
.
2
1.1.2 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的诞生
智能建筑一语,首次出现于1984年。 当时,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 United Technology Corp.)的一家子公 司——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 Technology Building System Corp.)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改建完成 了一座名叫City Place(都市大厦)的大楼, “智能建筑”出现在其宣传词中。
注目。
.
4
1.1.3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
自第一座智能大厦诞生后,智能建筑便蓬勃发展, 以美国和日本兴建的最多。日本第1次引进智能建筑 的概念是在1984年的夏天,10余年来,相继建成了 墅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标致大 厦、NEC总公司大楼、东京市政府大厦、文京城市中 心、NIT总公司的幕张大厦、东京国际展示场等。在 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香港、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地的智能建筑也方兴未艾。据有关统计,美国 的智能建筑将超过万幢,1986年日本就新建智能办 公楼面积达89万m2,占新建办公楼总面积的6%, 到1988年该比例已上升至18%,日本1995年新建 的大楼中60%是智能建筑。
第1章 智能建筑概述
主讲人:吴大军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工程系
.
1
1.1 智能建筑的发展
1.1.1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
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活动需求是建筑不断发 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则是实现建筑两大 基本目标——功能与美观的前提和手段。
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 便利性和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1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化 工程”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 目计划。
2002年,我国颁布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50307--2002)》。
.
9
1.1.6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1)建筑智能化的外延在扩展 ①智能化的建筑材料 自修复混凝土、光纤混凝土 ②智能化的建筑结构
美国建筑专家巧妙构思,研制出一种由计算机控制 的旋转房屋
日本科技人员在东京的麻布地区修建了一座现代化
的房屋,以解决与大自然如何协调的问题
.
6
1.1.5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8层)可认 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
1995年3月14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 协会正式颁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 统工程设计规范”
.
5
1.1.4 国外智能住宅与智能小区的发展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会与11家公司联手合作,建成 的世界首座样板“智能住宅”,向人们揭示了未来 住宅的前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西班牙隆卡建筑事务所最近推出一种旋转式公寓住 宅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Reflex通信公司,从1998开始 以其独特的技术提供网络接入及信息访问等服务
.
16
5)国内定义
①定义1: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 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 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 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 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 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 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
3
该大楼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控制空 调设备、照明设备、防灾和防盗系统、电 梯设备、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除可 实现舒适性、安全性的办公环境外,并具 有高效、经济的特点,从此诞生了公认的 第一座智能建筑。大楼用户可获得语音、 文字、数据等各类信息服务,而大楼内的 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统均为 电脑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使用 户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引起了世人的
.
12
1.1.7 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概念原因 ②建筑师不了解智能建筑 ③设计图不完善 ④供货商的原因 ⑤技术力量原因
.
13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
1)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
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 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 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 筑空间。
2000年,信息产业部先后主编了推荐性国家 标准《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 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
8
2000年10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 督局共同制定、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智能建 筑设计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50314--2000)》。
.
7
1997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 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
1998年,建设部发布了《智能建筑设计及系 统集成资质管理规定》。
1999年,我国开始建设智能住宅小区。建设 部于1999年12月,发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 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筑要点与技术导则》。
.
10
(2)智能建筑的范围在扩大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两方面的明显 趋势。一是智能建筑已从办公写字楼向宾馆、 医院、体育场馆、住宅、厂房等领域扩展; 二是随着智能建筑建设范围的扩大与数量的 增加,智能建筑正向智能小区、智能城市发 展。
.
11
(3)建筑智能化与绿色生态建筑的结合 ①绿色生态建筑 ②建筑智能化对生态建筑的支持
.
14
2)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定义
智能大楼是指具备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 息服务以及楼宇自动化各项功能的、满 足进行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
3)欧州智能建筑集团定义
智能化建筑是使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 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其本 身资源的建筑。
.
15
4)新加坡定义
智能建筑必需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保 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 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 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 能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 外通信设施与能力。
功能的扩展则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物内采用各 种新型建筑设备来实现。
.
2
1.1.2 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的诞生
智能建筑一语,首次出现于1984年。 当时,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 United Technology Corp.)的一家子公 司——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 Technology Building System Corp.)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改建完成 了一座名叫City Place(都市大厦)的大楼, “智能建筑”出现在其宣传词中。
注目。
.
4
1.1.3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
自第一座智能大厦诞生后,智能建筑便蓬勃发展, 以美国和日本兴建的最多。日本第1次引进智能建筑 的概念是在1984年的夏天,10余年来,相继建成了 墅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标致大 厦、NEC总公司大楼、东京市政府大厦、文京城市中 心、NIT总公司的幕张大厦、东京国际展示场等。在 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香港、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地的智能建筑也方兴未艾。据有关统计,美国 的智能建筑将超过万幢,1986年日本就新建智能办 公楼面积达89万m2,占新建办公楼总面积的6%, 到1988年该比例已上升至18%,日本1995年新建 的大楼中60%是智能建筑。
第1章 智能建筑概述
主讲人:吴大军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工程系
.
1
1.1 智能建筑的发展
1.1.1 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
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活动需求是建筑不断发 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则是实现建筑两大 基本目标——功能与美观的前提和手段。
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 便利性和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1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化 工程”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 目计划。
2002年,我国颁布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50307--2002)》。
.
9
1.1.6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1)建筑智能化的外延在扩展 ①智能化的建筑材料 自修复混凝土、光纤混凝土 ②智能化的建筑结构
美国建筑专家巧妙构思,研制出一种由计算机控制 的旋转房屋
日本科技人员在东京的麻布地区修建了一座现代化
的房屋,以解决与大自然如何协调的问题
.
6
1.1.5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8层)可认 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
1995年3月14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 协会正式颁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 统工程设计规范”
.
5
1.1.4 国外智能住宅与智能小区的发展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会与11家公司联手合作,建成 的世界首座样板“智能住宅”,向人们揭示了未来 住宅的前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西班牙隆卡建筑事务所最近推出一种旋转式公寓住 宅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Reflex通信公司,从1998开始 以其独特的技术提供网络接入及信息访问等服务
.
16
5)国内定义
①定义1: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 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 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 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 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 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 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
3
该大楼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控制空 调设备、照明设备、防灾和防盗系统、电 梯设备、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除可 实现舒适性、安全性的办公环境外,并具 有高效、经济的特点,从此诞生了公认的 第一座智能建筑。大楼用户可获得语音、 文字、数据等各类信息服务,而大楼内的 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统均为 电脑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使用 户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引起了世人的
.
12
1.1.7 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概念原因 ②建筑师不了解智能建筑 ③设计图不完善 ④供货商的原因 ⑤技术力量原因
.
13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
1)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
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 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 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 筑空间。
2000年,信息产业部先后主编了推荐性国家 标准《建筑与建筑群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 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
8
2000年10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 督局共同制定、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智能建 筑设计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503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