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

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

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1. Introduction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是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文本挖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应用。

2. 齐普夫第二定律齐普夫第二定律又称为Zipf's law of word frequency distribution,它描述了一个词的出现频率与它在频率排序表中的排名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其形式大致可以表示为:f(r) = c / (r^s),其中f(r)表示在排序表中排名为r的词的频率,c为归一化常数,s为指数参数。

这个定律表明,自然语言中的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即常用词的频率远远高于罕见词的频率。

3. 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Dunning's log likelihood ratio of high-low frequency word)是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事件之间相关性的指标。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它被用来衡量一个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差异,以此来评估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重要性。

4. 应用场景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文本挖掘中,可以利用齐普夫第二定律来识别常用词和罕见词,从而进行关键词提取、文本分类等任务;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则可以用来发现在不同语境下具有重要性的词语,对于文本摘要、信息检索等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5. 结论齐普夫第二定律和多诺霍高频词低频词分解公式作为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中词汇使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为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衍生和词汇化等级

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衍生和词汇化等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225个反义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对反义复合词的语素顺序、词义衍生机制、词汇化等级以及留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我们认为两个反义语素并置到成词是一个语义概念逐步整合的渐变过程,其内部是一个连续统。

共时状态下的反义复合词存在着词汇化等级的高低之别。

面向对外汉语的反义复合词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反义复合词概念整合隐喻转喻词汇化
一、引言
二、反义复合词的词义衍生机制
三、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等级
四、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反义复合词
五、结语
《国际汉语学报》第三卷第一辑。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单音节语素构成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单音节语素构成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也称对立词、反义合成词或反义相成词。

反义词表示的是相反或相对的意义,突出的是事物具有的对立特征,而当两个长期连用的反义词词汇化为反义复合词之后,它所突出的便不再是对立特征,而是事物内在的统一性。

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汇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中文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在反义复合词中,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约占95%以上。

学术界对数量很少的偏义反义复合词关注较多,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研究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成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是我比照偏义复合词这一名称独创的。

据我的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有近三百个。

除了近十个偏义复合词以外,其余的词都是非偏义反义复合词。

这些词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深入研究,我发现了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例如:“左右这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中所包含的“身边跟随的人”这项意义与其构词语素“左”和“右”的本义比较相去甚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在词义生成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变化不同于偏义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总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被完整保留下来;也不同于某些近义复合词,它们的词义往往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汇合。

我所关注的这类词,当它们的语素凝结为词以后,几乎都会产生全新的义位。

我把这一现象称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

为了清楚地揭示这一语义变异现象,采用了义素分析法。

分析的结果是:少量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其词义的构成义素与语素义的构成义素相比较,部分义素发生了变化。

这类词约占我所统计的反义复合词的四分之一。

汉英复合词中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对比分析

汉英复合词中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对比分析

汉英复合词中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对比分析本文对汉英权威性词典中由“外”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和由“out”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在评价性语义方面进行了分类考察。

对比发现“外”复合词多具有负面评价性意义,而“out”复合词中正面和负面评价性意义兼有,但正面所占比例较多。

运用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理论对“外”意象图式的负极性以及“out”意象图式的正极性进行解释,并分析了一些“out”复合词具有负面评价性意义的反极性构建理据。

标签:外out 复合词对比意象图式正负参数一、引言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Lakoff、Johnson,1980)。

Ungerer和Schmid(1996:160)定义为“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经验的简单而基本的认知结构”。

人类对空间方位概念的认识都是典型的意象图式,比如“上下”“里外”“远近”等。

Krzeszowski(1993:307-330)指出:“几乎所有的意象图式在语义表达时都呈现出正面或负面的隐喻意义,这一特征被称为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

”王义娜,贾巍(2007)曾以“UP-DOWN”为例,对词典中以这两者为前缀的相关词进行了统计,考察意象图式在词缀层面的正负价值的体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考察“外”和“out”在汉英复合词中的评价性意义,并对其进行对比,运用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理论对汉英“外”复合词和“out”复合词的评价性意义进行解释。

二、“外”复合词评价性意义分析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集到178条“外”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有143条“外+X”形式,35条“X+外”形式。

这些词语的意义多是在原型方位意义基础上发展出隐喻义。

以下是根据这些意义的正负评价性做出的统计:表1:由“外”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的评价性语义统计原型方位意义方位隐喻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合计“外+X”形式31(21.7%)89(62.2%)0(0%)26(18.2%)143“X+外”形式6(17.1%)28(80%)0(0%) 1(2.9%)35合计37(20.8%)117(65.7%)0(0%)27(15.2%)181如果将人体看成容器,那么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时产生的的摄取和排泄的过程可视为出入空间边界的过程。

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

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
卢卫中 (2005) 讨论了汉语部分复合词成分的排序 规律 ,提出了并列复合词所遵循的若干时间和空间规 律 ,但未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更高层次的支配原则 。
丁喜霞 (2006)《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 ·418 ·
变研究》, 以中古时期成词的常用并列双音词为主要研 究对象 ,在典型个案描写的基础上 ,探讨常用双音词成 词的途径 、演变的机制和规律 。该研究对探究并列双 音复合词的组合规律和词义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历时视 角 ,但并未就这类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认知规律做 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a . 晨昏 、早晚 、旦夕 、昼夜 、日夜 、先后 ; b . 产销 、传承 、承传 、录放 、问答 、授受 、教学 ; c . 首尾 、因果 、伯仲 、姐妹 、序跋
2) 利弊准则 在反义复合词义素的排列顺序上 , 表示积极意义
的语素 ,如“存 、生 、胜 、荣 、利 、廉 、优 、喜 、褒 、奖 、赏”等 , 倾向于置前 ; 而表示消极意义的语素 , 如“亡 、死 、败 、 辱 、害 、耻 、劣 、丧 、贬 、惩 、罚”等 , 则倾向于置后 。这类 复合词数量很多 , 如 : 存亡 、生死 、胜败 、荣辱 、利害 、廉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08) 0620418205
一 、引言
双音并列复合词是汉语构词的重要方式之一 , 而 双音并列复合词主要由同义和反义 (或称相对 ,本文用 “反义”作为一个上义词 ,概括各类意义相对的情况) 语 素组合 起 来 , 如“道 路”“( 道”和“路”同 义) 、“路 径” “( 路”和“径”同义) 、“是非”“( 是”和“非”反义) 、“睡觉” “( 睡”和“觉”反义) 等 。
1) 空间和时间准则 (1) 空间方位准则 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是汉民族空间定位的习惯 , 这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一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用于课堂教学,二是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80%以上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本文对收集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312个反义复合词进行了考察。

超纲字不是习得反义复合词的主要障碍。

同时还发现:有60.8%的复合词词素是《大纲》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而这些汉字复合成词后绝大部分成为超纲词。

通过分析反义复合词及其构词词素在《大纲》中的等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频度状况,探讨习得反义复合词的方法,降低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难度。

如果能够把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将有利于缩短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的“周转行程”;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之间、在教材中“高频字”与“低频词”之间建立起桥梁,缓解两两脱节所造成的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障碍。

标签:频度高频词素低频词习得策略前言反义复合词已经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脱节的情况。

考察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频度,属于“低频词”。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是编写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选择的依据,该《大纲》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字、词,左右着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所选词汇的初、中、高的等级。

双音反义复合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甲级词7个、乙级词12个,丙级词21个、丁级词19个,共59个。

很显然,除这59个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外,其余均为超纲词。

即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占本文统计的反义复合词总数的18.9%;有80%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这一项考察说明,学习者通过教材从课堂上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机会很少。

对312个双音反义复合词的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的超纲字只有44个,仅占反义复合词词素的8%;如果除去其中的9个因多音字超纲的词素,只占6.4%;312个复合词词素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竟占了所有反义复合词词素的60.8%。

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

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

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朱彦提要本文提出了语义的曲折性概念,认为如果一个语言结构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直接从其字面义(包括成分义和成分之间的结构义)得到,则该结构具有语义上的曲折性。

语义的曲折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即成分义和整体义的关系层面和成分义之间的关系层面。

曲折性是复合词语义的首要特性,是复合词和短语划分的决定性标准。

本文把复合词词素之间的曲折性转化为可观察的语义框架,并主要运用曲折性标准对复合词和短语的划分作出了新的尝试。

关键词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语义框架语义跨度典型度阶一 语义的曲折性1.1什么是语义的曲折性语义的曲折性(indirectness),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一个语言结构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直接从其字面义(包括成分义和成分之间的结构义)得到,我们就说该语言结构具有语义上的曲折性。

如“黑板”,其字面义是“黑色的板”,而它真正表示的意思是“可以在上面写字的平板”,是一种教学用具,具有专指性,因此我们说“黑板”这个语言结构具有语义上的曲折性。

语言结构中,语义的曲折性体现在两个层面:(1)成分义和整体义的关系层面,曲折性体现为成分义的组合不等于整体义,即整体义在成分义组成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如“黑板”;(2)成分义之间的关系层面,曲折性体现为,形式上的直接成分没有语义上的直接关系,如“书空”(即用手在空中书写,是一种练习写字的方式),“书”形式上的直接成分是“空”,而从语义上来看,“书”的直接成分应是施事“人”和受事“字”,“书”与“空”并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

“黑板”的曲折性发生在第(1)个层面,“书空”的曲折性既体现在第(2)个层面,也体现在第(1)个层面,因为并非一切在空中书写的行为都可以叫做“书空”,它专指一种习字方式,词义不能从词素义及其相互关系上直接推知。

语义的曲折性是复合词语义的首要特性。

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组成成分,不存在内部语义曲折性的问题;多音节单纯词的组成成分都不负载语义,也不成结构,因而也不存在语义的曲折性问题;合成词中的派生词,其规则性多半很强,成分之间的关系多数是透明的,“词根义+词缀义”多半就可以得到整个词语的意义,这些特点与短语非常接近,其语义的曲折性程度也是很低的,所以曲折性也不是派生词语义的首要特性。

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兼与英语反义成对词的对比

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兼与英语反义成对词的对比

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兼与英语反义成对词的对比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摘要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双音节词是由一对单音反义词结合而成的, 本文称之反义是具有研究反合词在其形式和意义上具有特殊性, 简称为反合词。

语素合成词,语素序色彩意义、语法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反合词的词汇意义、价值的一类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对 5 等方面的特点, 上的反合词进行了有关统计和分析, 版》探求反合词与其构成语素之间在意义和形式方面存在的规律;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类词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将形式或意义相似的反合词即同素形反合词从促进汉语研究和汉语同义反合词进行了分类对比。

、 (至少有一个语素同形)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反合词时,适当将之与英语反义成对词(一种固定短语)本次研究还通过问卷方式考察了暨南大学形式和意义方面进行了对比。

在数量、使得反合词的研理解与表达应用情况, 华文学院中级班留学生对反合词的识别、结合对反最后在对留学生习得研究的基础上, 究首次进入汉语习得研究的领域。

合词形式和意义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 : 反合词, 成对词, 反义类型, 词义类型,语素序, 同素形反合词, 同义反合词i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AbstractThere is a sort of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composed of two contrary single-syllabled morphemes. For short, it was called antonyms-composed word in thepaper. It has research value for its special model and semantic patterns. This studypaid great attention on antonyms-composed word’s lexical meaning, functionalmeaning, coloring meaning and morpheme order. And through statistical and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se antonyms-composed word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thDictionary? The 5 Edition, we discovered some rules between the special sort ofwords and their morphemes on the aspects of meanings and forms. Further more, thecultural traits behind the special words were explored in a certain extent, the wordswith similar forms and meanings were classifi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and teaching, we compared Chinese antonyms-composedword with the English words in pairs on the aspects of number, form and meaningMoreover, by the means of questionnaire, we investigated some foreigners in themiddle phase of learning Chinese in Jinan University to see their recognition,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of antonyms-composed words. Thus the study onantonyms-composed words was initially led to the field of Chinese acquisition. At last,basically depending on the acquisition study, secondarily on studying forms andmeanings of the words, some suggestion was put forwards for teaching antonyms-composed words in the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Key words: antonyms-composed word;words in pairs;contrary types;types of lexical meanings; morpheme order;antonyms-composed words with same character;synonymous antonyms-composed wordsii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目录第一章? 绪论……………………………………………………………………..P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P11.2 研究范围和方法……………………………………………………………..P2第二章? 反合词意义和语序的研究……………………………………………..P32.1 反义类型……………………………………………………………………P32.2 词汇意义……………………………………………………………………P62.2.1 词义类型………………………………………………………………P62.2.2 反义类型与词义类型的关系……………………………………………..P82.3 语法意义……………………………………………………………………P92.4 色彩意义…………………………………………………………………….P102.5 语序的研究……………………………………………………………….P112.5.1 声调原则…………………………………………………………….…….P122.5.2 义序原则………………………………………………………………P122.5.3 约定俗成…………………………………………………………………..P15 第三章? 反合词内部对比和语际对比…………………………………………P153.1 同素形反合词…………………………………………………………………P163.1.1 语素全部同形的反合词…………………………………………………..P163.1.2 语素部分同形的反合词…………………………………………………..P163.2 无同形语素的同义反合词…………………………………………………P183.2.1 同义语素组成同义反合词………………………………………………P183.2.2 非同义语素组成同义反合词………………………………………….P193.3 反义成分意义相同的汉英词语………………………………………………P193.3.1 汉语反合词和英语反义成对词同义………………………………….P193.3.2 汉语反合词和英语反义成对词不同义…………………………………P21第四章? 反合词的习得研究………………………………………………………P214.1 研究假设、问卷和被试……………………………………………………….P214.2 结果分析……………………………………………………………………….P23iii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4.2.1 辨识反合词的能力……………………………………………………P234.2.2 理解反合词词汇意义的能力…………………………………………P264.2.3 应用反合词的能力……………………………………………………P26第五章? 结论和教学建议………………………………………………………….P285.1 反合词研究总结………………………………………………………………..P285.2 教学建议………………………………………………………………………..P295.2.1 循序渐进、分层次的教学………………………………………………….P295.2.2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教学………………………………………………P305.2.3 语义网络性教学………………………………………………………P305.2.4 适当进行汉英对比………………………………………………………….P31注释……………………………………………………………………………….P33 参考文献………………………………………………………………………….P33 附录一………………………………………………………………………………P36 附录二………………………………………………………………………………P37 附录三………………………………………………………………………………P38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P41后记…………………………………………………………………………………P42iv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附表与插图?图 1 《现汉》中反合词的语素反义类型分布图………………………………P5图 2 两牛津词典中反义成对词成分的反义类型分布图………………………P5图 3 《现汉》反合词词义类型统计图表………………………………………P7图 4 两牛津词典中反义成对词词义类型统计图表……………………………P7图 5 问卷第一大题中反合词的正确辨识率线形图……………………………P24表 1 《现汉》反合词的词性和语素性统计表…………………………………P9表 2 两牛津词典中反义成对词的形类和反义成分的词性统计表……………………………………………………P10表 3 正确辨识问卷第一大题中反合词的人数统计表……………………………P23表 4 问卷第二大题中反合词的正确释义率统计表………………………………P25表 5 问卷第三大题中反合词的正确选择率统计表……………………………P27 v硕士毕业论文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汉语中存在一类由一对单音反义语素组成的双音节的词, 本文简称之为反合词, 前人曾称之为“反义相成词” (谭达人,1989) “反义连文词语” (兰玉英,1998)“对立词” (常敬宇 1995) 。

浅析反义复合情态副词“高低”

浅析反义复合情态副词“高低”
事情 的实际情况与说话人的期望或意愿相反 , 体现出

( 7 ) 高低给头发铰了 , 太长了不好洗 。 ( 无论如何
得 把头 发剪 了 , 太 长 了不容 易洗 。 )
种无奈的意味。 如“ 他高低要买” 暗含说话人“ 别买”
( 8 ) 高低给房子垫高点J D P E , 一下大都往屋里流 水。 ( 无论如何把房子垫高点吧 , 一下大雨 , 水就向屋
在 南 阳方 言 中 , 情态副词 “ 高低 ” 多 在 对 话 中 出 现, 它 的前 后 一 定有 其 他 语 句 , “ 高低” 所 在 的语 句 一
句式四: 高低 +白  ̄ V P ( 9 ) 高低 白吃瓜子儿 了, 热气哩很。 ( 千万别 吃瓜
子了 , 上 火得 很 。 )
( 1 0 ) 高低 白问俺借钱 了 , 俺也正是使钱哩时候 。
用法 颇具 特 色 ’ ( 一) 句 法方 面 1 . 句法 位 置 ‘
( 5 ) 人家都 回家 了, 叫他 回家 , 他高低 不 回。 ( 别人 都 回家 了, 让他回家 , 他怎么都不 回。 ) ( 6 ) 下雪了, 叫她穿上袄 , 她高低不穿 。 ( 下雪了 , 让
她穿上棉袄 , 她怎么都不穿。 ) 句式三 : 高低 + 给 ̄ N P + V P 这个句式含有处置义 , 相 当于普通话 中的“ 把” 字
2 . 句式分布 情态副词“ 高低 ” 在南 阳方 言中主要 出现于“ N P + 高低 + V P ” 这个句式中, 由这个基本句式衍生 出其他句
式:
南 阳方言 中的用法 为基 础 , 将其与其他方 言、 普通话
及 近代汉 语 中的用法作 比较 ,尝试探 索该 类反义语 素复合词 的共性特征 。

汉语双音节复合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

汉语双音节复合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汉语双音节复合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纱f)年门衣撸导教师确认c签孙鸟甚乏pf弹r月弘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通Jl】本授权。

传)论文作者(签名):印f弓年册“f_1扦导洲(签孙兽敞垆1≯F√认n..rAbstractThemostmodelsofthecompoundcompoundsrecognitionwerebasedontheeffectoffrequency.Thefrequencyeffectreflectstherepresentationofwholecompoundsandthefrequencyeffectofmorphemesreflectstherepresentationofmorpheme.Accordingtothetime-courseoffrequencyeffect,theresearchersmadedifferentunderstandingtotherecognitionofthecompounds,andconstructedsomedifferenttheoreticalmodels.Manyresearchersbelievedthattheeffectofcompoundfrequencyishelpingtotheidentificationofthecompounds,butthethingsareverydifferentintheinteractingamongthewordfrequency,thefrequencyofmorphemesandthefamilysizeofmorphemes.Wealsofoundthattherearesomedifferentonmethodologyintheexistingresearch.Ontheonehand,someresearchesneglectedtheinteractionamongwordfrequency,frequencyofmorphemesandthefamilysizeofmorphemes.Ontheotherhand,someresearchesneglectedtheinfluenceofthetimeofstimulatespresentingontheprocessingofthecompounds.Thisstudywillinspecttheinteractionamongwordfrequency,frequencyofmorphemesandthefamilysizeofmorphemes,anddiscusstherecognitivemechanismofChinesecompoundandfrequencyeffect.Inexperiment1,tothepurposeofcomparingwiththeresultsofsomepreviousresearches(Peng,etal,1999;Tian,etal,2009),thepresentstudysimulatedtheirexperiments’conditions,usingsameexperimenttaskanddifferentpresentingtimeofstimulates(2000ms,I500ms,1000ms,500msand300ms).Theresultsfoundthatalittlepromotingfunctionoffamilysizeandinhibitoryeffectsofthemorphemes.Thewordfrequencyactivatestheeffectofmorphemesfamilysizeandtheeffectofwordsfrequencyadjuststheprocessingofthemorphemesrepresent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hreefactorsiscomplexdynamicrelationship.Andwefoundthatthefamilysizeofmorphemesoccurredattheearlierstageofprocess.Thepresentingtimeofstimulatesisanimportantfactorinfluencingtheeffectoffrequencyandacausationthatbroughtondifferentresultsofsomepreviousresearches.VIrelationshipofthesemantictransparencyandwordfrequencyoftheChinesecompoundsinsentences.Theresultsindicatedthat(1)thesemantictransparencyinfluencesthetimeoffirstfixationinthefirstrun,(2)thefrequencyofmorphemes,thesemantictransparencyandthewordsfrequencyofcompoundsinfluenceonthetimeofsecondfixation.Inthisstudy,theeffectofthefamilysizeofmorphemeandtheeffectofthewordfrequencyareappearedearlier.Thoughtheprimaryprocessisveryshorter,theinformationofthecompoundisapperceivedveryquicklyandeffectively.Thestudyalsofoundthatrepresentationofthewholecompoundspossessedthepreponderancepositionduringthelexicalaccess.Theimportantfactorstocompoundrecognitionwouldbefoundedjustduringthefirstscanofoureyes.Beforefinemachining,therecognitionsystemmustmakeaprimaryprocessing.Thereadersthrowtheirfirstlookatthecentralareaofthecompound,basingonalotofreadingpracticeandvocabularylearningknowledge.Inthefirstscan,therecognitioninformation.Thesystemwouldassesstheinformationandidentifythemostimportantrecognitionsystemwillfollowthecluesandadjusttherepresentationoflexicalinformation,andcollecttheavailableinformationtopromotetherepresentationofwholecompoundstoassisttheconfirmednessofthecompoundsandcompletethevocabularyofrecognition.Keywords:Chinesecompounds;wordsrecognition;frequencyeffect;thefamilysizeofmorphemes;thetransparencyofsemanticVI¨没有蕾独的词素表征。

复合词知识点总结

复合词知识点总结

复合词知识点总结一、复合词的定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新词,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意义,与原来的词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复合词可以看作是一种由词素组合而成的词语,通过词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构成不同的意义。

比如,“学生”就是由“学”和“生”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它表示具有学习能力的人。

在汉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比较灵活,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等不同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词语的重复、变换等手段进行构成。

二、复合词的构成规律1. 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是构成复合词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通常用来表示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

比如,“红色”、“漂亮”、“高大”、“甜美”等形容词都可以和名词组合成新的复合词,表示具有相应特征的事物,如“红色衣服”、“漂亮女孩”、“高大建筑”、“甜美声音”等。

2. 名词+名词名词+名词是另一种常见的复合词构成形式,它通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性质、用途或组成成分。

比如,“水杯”、“学校”、“饭店”、“衣柜”等名词都可以与另一个名词组合成新的复合词,表示具体的事物或场所。

3. 动词+名词动词+名词是用动作词和名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它通常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比如,“划船”、“走路”、“做饭”、“唱歌”等动词都可以与名词组合成新的复合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或行为。

4. 词语的重复在汉语中,有些复合词是通过词语的重复来构成的,例如“一直走”、“马虎一点”、“只能说”等,这种构成形式使得复合词的含义更加具体和生动。

5. 词素的变换有些复合词是通过词素的变换来构成的,比如“金属”这个词就是由名词“金”和名词“属”组合而成的,表示具有与金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事物。

三、复合词的类型根据构成方式和含义特点的不同,复合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等。

其中,形容词+名词和名词+名词是复合词的两种常见形式,它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语言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

VS
反义复合词的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加 精确,能够更好地描述事物的变化和 差异。
04
“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用 价值
语言的经济性
简洁明了
通过使用“a1a2”式反义复合词,可以更 简洁地表达两个相对的概念,避免了冗长的 描述。
提高表达效率
使用反义复合词能够快速传达意思,提高了 语言的表达效率,使交流更加顺畅。
在“a1a2”式反义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意义相互对立,形成一种相对的概念。这种关系在语义上强调了两个相 对的方面,突出了对比的效果。
互补关系
总结词
意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意思。
详细描述
在“a1a2”式反义复合词中,两个语 素的意义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思。这种关系在语义上强调了 两个语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联。
现代汉语中的“a1a2”式反义复合词
在现代汉语中,“a1a2”式反义复合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构词方式。这类词语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应 用广泛,如“大小”、“上下”等。
共时分布
要点一
口语与书面语的分布
在共时状态下,“a1a2”式反义复合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都有分布。口语中常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反义复合词,如 “好坏”、“上下”等;书面语中则更多使用一些文雅、 庄重的反义复合词,如“进退”、“始终”等。
03
“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义 功能
强调对比
强调对比是“a1a2”式反义复合词最主要的语义功能之一。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将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概念放在一起,形成强烈 的对比,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例如,“黑白”、“高低”、“大小”、“长短”等词,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两个 对立的概念,使得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要点二
不同语体的分布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作者:刘胜男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1年第03期内容摘要:“高低”是“高”和“低”经常连用而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节词语的。

“高低”有名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名词“高低”主要是通过“低”字语义的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的。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词义进一步虚化,明代小说中逐渐出现了“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用法。

随着“高低”一词意义的不断虚化,其主观性不断加强。

关键词:高低词汇化语法化“高低”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反义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为:①名词,高度。

如:声音的高低。

②名词,高下。

如:水平高低。

③名词,分寸(指说话和做事)。

如:不知高低。

④副词,无论如何。

⑤副词,方言用法,意为到底、终究。

那么“高低”从名词到副词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本文在调查语料的基础上,将“高低”从并列名词演化出副词用法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力求揭示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并解释其语法化的形成动因。

一.“高低”由并列短语演变为名词“高低”最开始是由“高”和“低”两个词构成的并列结构。

“高低”连用最早见于六朝时期的《全梁文》,如:(1)既攀藤而挽葛,亦资伴而相提穷羊肠之诘屈,极马岭之高低,雾昏昏而漫漫,风而凄凄,瞻洪川其如带,望巨海其如圭,执玉帛于兹地,会诸侯而赴稽。

(严可均《全梁文》)在这个时期“高”和“低”的关系比较松散,在句中不仅可以作宾语,还可以作定语。

如:(2)北台东北脚,岭下而复上,高低长岭参差。

(圆仁《入唐求法》)例(2)里的“高低”就是“高高低低的”、“或高或低的”的意思,在句中作定语,用来修饰“长岭”。

同时,“高低”作宾语的用法也有很多,如:(3)声有轻重高低,故復以十二声剂量。

(朱熹《朱子语类》)后来,“高”和“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粘合程度也越来越高,“高低”便词汇化为一个双音节的反义复合词,主要用来修饰地势。

如:(4)其或未然,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辨路高低。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考察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考察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考察反义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但易被忽略的一类词。

本文从研究反义合成词的五种词义构成方式(合取式、析取式、偏取式、偏义转化式、组合转化式)入手,揭示了反义合成词的语义特征。

标签:反义合成词语素词义反义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单音节词作为语素组合而成的,词义同构词的语素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是间接的、隐晦的。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反义合成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从语素和词的语义关系上看,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直接型,词义直接采用语素意义,可以直接从字面上根据语素义理解词义;一类转化型,语素义只对词义起某种提示作用,二者存在某种转化关系。

从语素义构成词义的方式上看,上述两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直接型诸式1.合取式词义由两个语素义并列组合而成,即构成该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同时存在,从而使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如:(1)这就是敌人出入的唯一道路。

(冯志《敌后武工队》)出入:出去和进来。

2.析取式词义任取一个语素义,两个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取舍关系。

如:(2)贺家国讥讽问:“那么,陈仲成算不算优秀?哦,请不要以成败论英雄。

”(周梅森《至高利益》)成败:成功或失败。

3.偏取式词义只采用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已完全消失,只起陪衬作用。

如:(3)他认为这是书呆子式的人物。

(邓友梅《邵氏兄弟》)“人物”偏义在“人”,指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二)转化型诸式1.偏义转化式词义是由两个语素义中的一个引申转化而形成的。

如:(4)可怜的乖孩子,分明是让我放心才说不怕,若真有个长短,怎样见弗之!(宗璞《南渡记》)长短: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

2.组合转化式1)相似转化词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内容有某种相似之处,词义是在语素义组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喻而产生的新意义。

如:(5)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现在连中小学教师都已经警觉起来,正在尽力扭转,可惜我们不少文化人还在本末倒置。

义素分析与反义聚合

义素分析与反义聚合

义素分析与反义聚合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反义词方法的基础上,将义素分析运用到反义词的研究中,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分析反义词,并通过挖掘同一词在构成反义词时的不同义素表现,说明其对后世构词的影响。

标签:义素反义词构词一、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概论当前,反义词研究主要是对反义聚合现象的研究,对已有成果的借鉴也主要在反义研究范畴。

鉴于构成反义的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同义词研究也可以为反义词研究提供参照。

从研究内容看,以往反义词的探讨大体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反义词的界定学界对反义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从最基础的认识看,反义词即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在此基础上,前贤们对反义词有了更深层的探讨,如石安石、詹人风认为反义词是在逻辑上的“不相合关系”,是仅在“某一个语义成分上相反”的关系。

蒋绍愚从“义位”上界定反义词,反义词要有共同的基础,否则反义关系就不存在。

高守纲也作了相近的概括。

陈伟武研究甲古文反义关系,指出反义词是指两个词各含有一个语义(义位),它们的构造成分(义素)有同有异。

有的一般义素相同,有的相近,而它们的区别义素是相反相对的。

张志毅、张庆云、邢福义等也有类似表述。

综合上述,仅说反义关系是意义上的相反,还不够深入,进一步细致到义素层面,把词的义素构成情况和词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考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例如蒋绍愚指出:“如果两个词其他义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这个义素又是反义的,这两个词未必就是反义词,也可能是近义词。

”如此区分就比较清楚。

从义位的角度界定是指两个词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其他义素完全相同的一组词。

(二)反义词的判分张志毅、张庆云根据语法功能判定反义词,认为反义词是处于某种语法类别词的前后,跟某种逻辑或语义类别的词联系,同时要进入同一语法结构或同一语句的相应位置。

赵克勤从意义范畴上,把反义词分为自然类、时间类和方位类等,从意义关系上把它分为极性对立、互补关系和某种关系上的对立。

donohue高低频词分界公式

donohue高低频词分界公式

donohue高低频词分界公式
关于Donohue高低频词分界公式,它是用来确定文本中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分界线的一种方法。

这个公式是由Donohue在他的研究中提出的,用于帮助确定哪些词语可以被认为是高频词,哪些可以被认为是低频词。

该公式的一般形式为,频率 = k / (排名+ c)^α。

其中,频率是指词语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排名是指词语在所有词语中的出现频率排名,k、c和α是用来调节公式的参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词语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和排名来确定它是高频词还是低频词。

一般来说,排名越靠前,频率越高的词语被认为是高频词,而排名越靠后,频率越低的词语被认为是低频词。

这个公式的提出为文本分析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客观地确定高频词和低频词的界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的参数k、c和α的选择可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这些参数的数值。

总之,Donohue高低频词分界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来确定文本中高频词和低频词的界限,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参数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

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

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

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摘要:一、引言二、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概述1.词素的概念及分类2.复合词语素间的组合方式3.意义结构关系的类型三、复合词语素间意义结构关系的实例分析1.同类词素组合2.反义词素组合3.上下位词素组合四、意义结构关系在汉语词汇中的体现1.词义扩展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根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这个过程中,各词素之间形成了特定的意义结构关系。

本文将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们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概述1.词素的概念及分类词素是构成词语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语义。

根据词素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实义词素和功能词素。

实义词素即表示实义的词素,如“人”、“水”等;功能词素则负责表达语法关系,如“的”、“了”等。

2.复合词语素间的组合方式复合词语素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词义叠加,即各词素的意义相互补充,形成新的意义;另一种是词义融合,即各词素的意义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意义。

3.意义结构关系的类型根据词素组合后的新意义,我们可以将复合词语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分为以下三类:同类词素组合:如“桌子”(木+ 子),词素“木”和“子”同属实义词素,组合后表示一种家具。

反义词素组合:如“黑白”(白+ 黑),词素“白”和“黑”分别表示颜色中的亮度和暗度,组合后表示一种对比关系。

上下位词素组合:如“水果”(果+ 水),词素“果”和“水”分别表示植物的果实和液体,组合后表示一种食物。

三、复合词语间意义结构关系的实例分析1.同类词素组合如“书本”(书+ 本),词素“书”和“本”同属实义词素,组合后表示一种阅读材料。

2.反义词素组合如“高低”(高+ 低),词素“高”和“低”分别表示空间的高度和低度,组合后表示一种对比关系。

论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论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论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2019-08-14【摘要】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指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频率不相等。

其中,使⽤频率不相等的表现之⼀是造词时⼈们在创造中性词时往往采⽤表达正极意义的词语作为词根造词,⽽⾮采⽤表达负极意义的词语。

本⽂将分类列举这种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语义学;反义义场;不平衡1 理论依据1.1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与正极反义词中的词总是成对出现的,但两个词之间的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频率并不相等,这就形成了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体现在语⾔的很多⽅⾯。

例如,在⼈们提问的时候,⼀般只采⽤积极意义的词语提问,⽽不采⽤消极意义的词语提问。

在“~不~”格式中,可以说“⾼不⾼”、“厚不厚”等,但⼀般不说“矮不矮”,“薄不薄”等。

再如,在特指问“有多+A”中,⼈们往往会对A进⾏预设,问“有多⼤”是预先设定其⼤,问“有多长”是预先设定其长。

只有在预先设定“⼩”等否定意义时才会⽤“有多⼩”提问。

如在冯骥才⼩说《三⼨⾦莲》中有:(1)“快瞧⼩脚呀!”“我瞧见⼩脚啦!”“多⼤?多⼩?”但是,在语⾔的运⽤中,“有多A”句式中,A是积极意义形容词要⽐消极意义形容词多很多。

1.2 正极意义与负极意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对⽴统⼀的关系之中,正如磁场存在正极和负极两极⼀样。

因此,我们可以将处于反义义场中的⼀对词语的意义定义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

正极意义包括积极意义和⾼频义(多义),积极意义包括褒义和具有对⽴计量意义的“⼤义”,⼤义指“⼤、⾼、长、强、多”等等,⾼频义(多义)即在语⾔应⽤中出现得多的⼀⽅⾯意义。

负极意义包括消极意义和低频义,消极意义包括贬义和具有对⽴计量意义的“⼩义”,⼩义指“⼩、低、短、弱、少”等等,低频义(少义)即在语⾔应⽤中出现得少的⼀⽅⾯意义。

①下⽂所举的中性词的例⼦多数是表达概念意义的名词,理性意义较强,感情⾊彩较弱。

因此本⽂以下论述主要涉及正极意义中的⼤义和⾼频义,以及负极意义中的⼩义和低频义。

词根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英语二语后缀派生词加工模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词根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英语二语后缀派生词加工模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词根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英语二语后缀派生词加工模型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探索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学习者的大脑比作一片正在耕耘的沃土。

正如农民需要了解土壤的质地、湿度以及养分含量一样,教育者和研究者也需深入探讨影响这片“大脑沃土”中词汇生长的各种因素。

其中,词根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于英语二语后缀派生词的加工模型具有显著的影响,它们如同光照和温度,调节着词汇认知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首先,让我们来审视词根频率这一概念。

词根频率可以被视为词汇种子的“播种密度”。

高频词根就像那些被反复播种的种子,它们在大脑的土壤中扎根更深,生长更快,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和记忆。

相反,低频词根则如同偶尔播撒的种子,其生根发芽的过程更为艰难,往往需要更多的光照(即重复曝光)和养分(即语境支持)才能茁壮成长。

接着,我们转向语义透明度的话题。

语义透明度犹如照射在植物上的阳光,它决定了派生词的“光合作用”效率,即学习者从词根到派生词意义的转换能力。

高透明度的派生词像是直射的阳光下生长的植物,其生长过程直接、高效,学习者能够轻松地通过词根推断出整个单词的含义。

而低透明度的派生词则如同在阴暗处挣扎的植物,其生长缓慢且易受到误解和忽视。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对这些比喻背后的真相进行了实证检验。

我们采用了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以增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例如,我们将词根频率的变化描述为“从滴水到洪流”,将语义透明度的差异形容为“从白昼到黄昏”的转变,以此来强调它们对学习者词汇加工能力的深远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学习者接触到高频词根时,他们的认知机制就像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得派生词的识别和记忆过程更加迅速和准确。

而低频词根的学习者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同样,我们发现高透明度的派生词在学习者的心中犹如明灯,照亮了通往词义理解的道路。

而低透明度的派生词则像是迷宫中的死角,常常使学习者迷失方向,不得不依靠额外的线索和策略来寻找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一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用于课堂教学,二是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80%以上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本文对收集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312个反义复合词进行了考察。

超纲字不是习得反义复合词的主要障碍。

同时还发现:有60.8%的复合词词素是《大纲》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而这些汉字复合成词后绝大部分成为超纲词。

通过分析反义复合词及其构词词素在《大纲》中的等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频度状况,探讨习得反义复合词的方法,降低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难度。

如果能够把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将有利于缩短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的“周转行程”;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之间、在教材中“高频字”与“低频词”之间建立起桥梁,缓解两两脱节所造成的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障碍。

标签:频度高频词素低频词习得策略前言反义复合词已经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脱节的情况。

考察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频度,属于“低频词”。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是编写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选择的依据,该《大纲》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字、词,左右着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所选词汇的初、中、高的等级。

双音反义复合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甲级词7个、乙级词12个,丙级词21个、丁级词19个,共59个。

很显然,除这59个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外,其余均为超纲词。

即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占本文统计的反义复合词总数的18.9%;有80%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这一项考察说明,学习者通过教材从课堂上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机会很少。

对312个双音反义复合词的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的超纲字只有44个,仅占反义复合词词素的8%;如果除去其中的9个因多音字超纲的词素,只占6.4%;312个复合词词素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竟占了所有反义复合词词素的60.8%。

继续考察发现:这60.8%的复合词词素,因其或是甲级字或是乙级字等原因,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均属“高频字”。

然而这些“高频词素”在复合成词后,其中的绝大部分成为超纲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则为“低频”词。

正是因为反义复合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超纲”,以及在对外汉语教材词汇中“低频”,掩盖了反义复合词词素多为“高频字”的真相,成为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诸多障碍之一,甚至造成学习者“高频字储备”与反义复合词习得脱节的不良后果。

我们希望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之间、在教材中的反义词素为“高频字”而复合成词后却为“低频词”之间建立起桥梁,以缓解两两脱节所造成的课堂词汇习得的缺憾。

一、双音反义复合词及其构词词素在《汉语水平词汇大纲》中分布状况本文研究对象为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312个反义复词。

如下所示:爱憎安危暗淡凹凸褒贬薄厚悲喜本利本末本息标本表里彼此宾主朝野裁缝操纵长短唱和沉浮成败乘除晨昏臣民迟早出没出纳出入春秋粗细雌雄存亡单复旦夕倒立大小得失弟兄动静东西断续多寡多少恩仇恩怨饭菜方圆反正繁简夫妻肥瘦凤凰分合腹背夫妇父母俯仰父子干支甘苦高矮高低高下公婆公母功过公私供求攻守功罪购销纲目刚柔供需官兵广狭贵贱规矩寒热寒温寒暑寒暄寒煖旱涝好歹好坏好赖好恶毁誉黑白横竖横直红白厚薄缓急化斋晦明晦朔祸福呼吸呼应加减将士将相奖惩嫁娶稼穑饥穰军民交接教学姐妹进出进退经纬泾渭今昔今古奇偶吉凶君臣聚散巨细开关开合开闭考妣可否枯荣快慢宽窄亏盈来回来去来往老小老少老幼老稚劳逸冷暖冷热录放利弊利钝利害离合留别里外买卖矛盾没有明暗明灭明夜名实卯榫南北男女难易内外能否逆顺浓淡儿女平仄否泰否臧牝牡前后乾坤起伏起落起止起讫轻重清浊亲疏强弱取舍曲直人物日夕日夜然否任免荣辱上下胜负升降甥舅生熟生死声韵深浅伸曲伸缩是非是否士女师生师徒始终始末收发收支首尾手脚手足水火水陆睡觉疏密顺逆僧尼善恶赏罚盛衰授受朔望输赢死活死生松紧天地天壤天渊听说听讲同异头尾头足吞吐凸凹往返往复往还往来忘记万一对错问答文武遐迩向背香臭先后消息瑕瑜稀稠形影行止兄弟徐疾虚实兴衰兴亡休咎休戚炎凉雅俗盈亏因果隐现阴阳音义异同依违抑扬优劣幽明有无远近源流愚智宇宙妍鄙妍媸言行迎送忧乐臧否中西皂白早晚增损张弛涨落朝夕质量治乱众寡中外昼夜装卸主宾主次主从主奴张歙正负争守真伪真假增删姊妹子女纵横尊卑作息左右祖孙考察上列312个反义复合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分布情况,其中:甲级词7个、乙级词12个、丙级词21个、丁级词19个;占312个反义复合词的18.9%。

超纲词251个,占总数的80.4%。

如表1所示: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反义复合词属于超纲词。

这一情况势必会影响到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的词汇选择“频度”。

也就是说,一本严格遵循《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所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反义复合词为“低频词”。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甲、乙、丙、丁词汇的具体分布如下:甲级词7个:长短东西多少没有睡觉听说消息乙级词12个:大小反正呼吸买卖矛盾人物始终忘记先后兄弟质量听讲丙级词21个:彼此裁缝操纵弟兄动静规矩黑白来回来往儿女前后日夜上下是非往来万一宇宙早晚夫妻是否争守丁级词19个:暗淡标本长短出入粗细夫妇高低寒暄开关利害起伏深浅天地往返昼夜装卸纵横利弊问答超纲词251个:爱憎安危凹凸褒贬薄厚悲喜本息宾主本利本末表里朝野唱和沉浮成败乘除晨昏臣民迟早出没出纳春秋雌雄存亡单复旦夕倒立得失断续多寡恩仇恩怨繁简功过公母供求攻守公私购销旱涝寒煖好恶毁誉奖惩将相嫁娶稼穑饥穰饭菜方圆肥瘦凤凰分合腹背父母俯仰父子干支甘苦纲目刚柔高矮高下公婆供需官兵广狭贵贱寒热寒温寒暑好歹好赖横竖横直红白厚薄缓急化斋晦明晦朔祸福呼吸呼应加减将士军民交接姐妹进出今古经纬泾渭进退今昔奇偶吉凶君臣聚散巨细开合开闭考妣可否枯荣快慢宽窄亏盈来去老小老少老幼老稚劳逸冷暖录放利弊冷热利钝利害离合留别里外明暗明灭名实明夜卯榫南北男女难易内外能否逆顺浓淡平仄否泰否臧牝牡乾坤起落轻重清浊亲疏起止起讫强弱取舍曲直日夕胜负升降甥舅生熟生死声韵伸曲伸缩是非始末士女师生师徒收发手脚首尾收支手足水火水陆疏密顺逆僧尼善恶赏罚盛衰授受朔望输赢死活死生松紧天壤天渊同异头尾头足吞吐凸凹往复往还文武遐迩向背香臭瑕瑜稀稠形影行止徐疾虚实兴衰兴亡休咎休戚炎凉雅俗盈亏因果隐现阴阳音义异同依违抑扬优劣幽明有无远近源流愚智妍鄙妍媸言行迎送忧乐臧否皂白增损张弛涨落朝夕治乱众寡中外主宾主次主从主奴张歙子父正负真伪增删中西姊妹子女纵横尊卑作息祖孙二、反义复合词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情况考察反义复合词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情况,其中甲级字279个、乙级字53个,共计332个;丙级字61个、丁级字43个,共104个。

《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反义复合词词素共计436个,占反义复合词词素总数的79.9%。

超纲字44个,占反义复合词词素总数的8%;如果除去超纲字中多音字,如“没”“将”等,为35个字,超纲字所占的百分比仅为6.4%。

通过这项考察发现:作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低频词的反义复合词,其构词词素多为对外汉语教材中“高频字”。

本文在统计反义复合词词素数量时,对同语词复合词中相同词素,以一个词素计量,拥有相同词素的复合词共81个。

如本利、本末、标本、本息四个反义复合词中的共同词素“本”按一个词素计。

312个复合词实际词素为546个(即:312×2-81(重复词素)=546)。

如表2所示:反义复合词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具体分布如下:甲级字279个:爱本利本息表里主朝操长短唱和成乘除晨民迟早出没春秋出细单复倒立大小得弟动静东西多少续饭菜方圆反正简夫分合母父子干支苦高矮低下公过母求需目广贵寒热好黑白直红白急化明福应加将相民交接教学姐妹进出今经进退散细开关合考可快慢来回去往老小劳幼冷暖录放利离合留别里外买卖没有名实明夜南北男女难易内外能儿女平前后起轻重清亲取舍直人物日夜然任上下胜负生熟生死声深浅是非始女师生始收发手脚首尾收支手足水火睡水是望输赢死活生紧天地听说讲同头足往复还忘记来万一问对答文向香先后消息影行弟兴休凉因果现阴阳音义同扬明有远近流言迎送乐白早晚增张治乱中外夜装主次从正负真增中西子父妹女作息左右祖乙级字53个:暗淡野繁妻功攻守私购供奖稼军闭否荣强弱免恶否授受戚行争守此沉浮败乘昏入粗雄存失断肥瘦背妇仰供官兵规温暑厚薄呼吸减士古巨钝害暗灭否顺浓淡落止升降伸缩终尾陆密顺松尾异吐武背臭形止兄虚俗依违优无皂损涨落质量众宾尊甲、乙字合计:279+53=332个,占反义复合词语素的60.8%。

丙级字61个:末彼缝纵亡旦寡仇怨俯纲柔甘婆贱矩横缓偶吉聚亏曲舅徒壤吞返稀疾亏隐抑劣愚智宇宙寡卸奴纵横孙旱毁嫁娶饥枯幼稚辱恶赏罚盛衰亡张删丁级字43个:贬臣纳夕恩凤凰腹狭歹赖竖祸吉君臣盈伏浊夕韵疏逆稠徐炎雅盈幽昼卑凹凸销涝誉惩弊泰尼鄙忧伪甲、乙、丙、丁字合计436个,占反义复合词语素的79.9%。

考察还发现:甲、乙级字和甲、乙级字组合成反义复合词后成为超纲词。

换句话说,教材中的“高频字”复合成反义复合词后,属于“低频词”。

这一现象为习得反义复合词造成重重障碍。

下列反义复合词均为超纲词,但组合成词的词素却都是甲级字或乙级字。

如下所列:安危悲喜薄厚本息本利表里宾主沉浮成败乘除晨昏迟早春秋朝野繁简单复倒立断续功过公母供求攻守公私饭菜方圆肥瘦分合父母父子干支高矮高下供需官兵寒热寒温寒暑红白厚薄呼应加减交接姐妹进出今古进退巨细军民开合开闭可否快慢宽窄来去老小老少冷热冷暖利钝离合留别里外录放明暗明灭名实明夜南北男女难易内外能否浓淡起落轻重亲疏起止取舍强弱然否任免胜负升降生熟生死伸缩士女师生收发手脚首尾收支手足授受输赢水火水陆死活死生松紧同异头尾头足休戚往复往还问对文武向背香臭形影行止虚实因果阴阳音义异同依违有无远近源流言行迎送增损涨落治乱正负中外主宾主次主从子女作息中西值得注意的是,反义复合词词素中超纲字只有44个,其中包括因多音字而超钢的有9个汉字,分别是“和、没、将、相、觉、干、支、恶、否”,这些字的“其它读音”的“用字”并非超纲字。

余下35个汉字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纲字,所占反义复合词词素的比例仅为 6.4%。

由这项统计可以看出:超纲字并不是习得反义复合词的主要障碍。

如表3所示:44个超纲字如右所列:和没将相干支觉恶否憎褒斋暄煖晦朔纬泾渭昔臧牝牡乾坤甥渊瑕瑜弛姊煖穑穰妣逸仄讫僧朔咎妍媸歙三、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低频”状况本文对目前通用的近十套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粗略统计,反义复合词中的甲、乙词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初中级教材,丙、丁词大都出现在中高级教材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