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传播》课程标准
影视文化纲要
影视文化纲要
影视文化纲要即为电影和电视文化课程纲要,以完成影视文化课程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影视文化水平为宗旨。它注重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理解;另一方面,着重加强影视文化的现实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对抗意识和自保意识,提高学术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电影和电视文化课程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1、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影视文化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掌握影视文化熟悉影视艺术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和有关新闻、资料;
2、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电影和电视艺术历史、进程发展、特色文化、创作技巧、传播功能等基本理论的学习;
3、文化资讯:提高学生对当前影视文化的实时认识及获取文化资讯能力;
4、文化鉴赏: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形式、类型、文化特色及影调之间的分析比较能力;
5、文化创作:培养初步的创作能力,并能以系统的影视艺术思想为理论指导,运用相关技术,完成合格影视作品;
6、文化宣传:影响学生对待影视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文化对抗意识、自保
意识及社会贡献意识,使其具备健康的文化审美观念及个体的文化自我表现能力;
7、文化素质:培养学生艺术和文化修养,认识影视文化的语言特点及其处理角度,学会书写、分析、发表关于影视文化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传媒课程计划
影视传媒专业课程计划
影视传媒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与分解表
影视编导专业分类课程学时(内容)分配表
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
此类专业考试考试为统考与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考试模式,考试时间一般定于每年12月份开始-1月份结束
面试:自我介绍才艺展示考官问答即兴评述
笔试:影视作品分析编故事(或者图片赏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影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影视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影视部分,以下是可能包含的内容:
1. 电影和电视剧的基本知识和欣赏能力:学生可以学习电影和电视剧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素,培养对影视作品的观赏能力。
2. 影视艺术与审美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类别的影视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3. 影视文化和传媒素养:学生可以研究影视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理解影视作品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培养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
4. 影视创作与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学习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影视创作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影视创作实践。
5. 影视产业与职业规划:学生可以了解影视产业的组成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要求和前景,帮助学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6. 影视文学与文化传承:学生可以学习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经典作品,了解影视作品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7. 影视素材获取与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获取和分析影视素材,理解素材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要性,提升影视素材获取和分析能力。
以上仅为可能包含的内容,具体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影视部分还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影视文化》课件
《影视文化》课件
引言:
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影视文化的概述、发展历程、影响及我国影视文化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影视文化,提高影视鉴赏能力。
一、影视文化概述
影视文化是指以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手段表达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影视文化具有直观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传播性等特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影视文化发展历程
1.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经历了黑白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数字电影等阶段。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作品和电影大师。
2.电视剧的兴起与繁荣
电视剧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视听艺术形式之一。电视剧在叙事手法、制作技术、题材类型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3.网络剧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文化形式迅速崛起。网络剧以短小精悍、题材多样、传播迅速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三、影视文化的影响
1.影视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2.影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影视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影视传媒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电影传媒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本年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导演和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方面的导、表演艺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系统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且具有进行导演创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表演艺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表演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
3、具有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艺、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艺术创作和理论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三年。
2.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三、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精神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能正确处理个人、国家、集体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国防意识。
《影视文化》教案
《影视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1、导学生了解影视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学习欣赏影视作品
2、合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影视艺术及其有关的东西
教学重点: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的比较
教学难点: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影视艺术的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社会上的风光无限相比,它们在基础教育中却遭到了冷落,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专门的“影视”类学科引导学生了解影视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学习欣赏影视作品,试图从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影视艺术及其有关的东西,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影视艺术著作,思考观察过的影视剧,梳理自己的影视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分工可谓是越来越细,当然文化也呈现出多种形态,比如课桌文化、胡同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就连上厕所都能发现点东西,那叫文化!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已经发展了百年的影视艺术,梳理和学习它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梳理探究
(一)、什么是七大艺术?第七艺术与其他相比有什么特色?
明确:(1)文学、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
(2)电影把所有的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二)蒙太奇手法
(1)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
(2)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3)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从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有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备的含义。
电视文化传播课程大纲 隋岩 中国传媒大学
专题四:媒介论——大众传播借助符号言说世界
第一节 符号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 符号对世界的演绎 重点内容:意义产生的机制 自然化机制 普遍 化机制
专题五:受者论——受众研究与解释接受美学
第一节 解释接受美学 第二节 传播学受众理论 第三节 从被动欣赏到主动阐释 重点内容:解释学、接受美学与传播学受众理论的结 合
专题六:信息论1——后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第二节
理解后工业社会 分析后现代文化在大众传播实践中的表征
重点内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专题七:信息论2——消费社会的大众传播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演变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历史及其批判
第三节 符号价值与消费社会的广告理念
重点内容:消费文化与符号价值的关系
专题十:反馈轮——媒介化时代的新主体
第一节 有关主体建构的理论
第二节 新媒介与新主体的相互建构
重点内容:搭建主体性理论与培养理论间的桥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隋岩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
davidsui@263.net
专题二:历史视野——大众传播观与大众文化观的演变
第一节 经验学派主要的大众传播观 第二节 精英主义的大众文化观 第三节 利维斯主义的大众文化观 第四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观 第五节 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观 第六节 结构主义的大众文化观 第七节 新霸权主义的大众文化观 重点内容: 各派别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的不同态度
《影视文化》教案
《影视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1、导学生了解影视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学习欣赏影视作品
2、合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影视艺术及其有关的东西
教学重点: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的比较
教学难点: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影视艺术的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社会上的风光无限相比,它们在基础教育中却遭到了冷落,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专门的“影视”类学科引导学生了解影视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学习欣赏影视作品,试图从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影视艺术及其有关的东西,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影视艺术著作,思考观察过的影视剧,梳理自己的影视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分工可谓是越来越细,当然文化也呈现出多种形态,比如课桌文化、胡同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就连上厕所都能发现点东西,那叫文化!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已经发展了百年的影视艺术,梳理和学习它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梳理探究
(一)、什么是七大艺术?第七艺术与其他相比有什么特色?
明确:(1)文学、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
(2)电影把所有的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二)蒙太奇手法
(1)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
(2)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3)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从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有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备的含义。
影视传媒宣发专业课程
影视传媒宣发专业课程
影视传媒宣发专业课程是一门涉及到影视传媒行业宣传和推广的专业课程。随着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不断涌现,影视宣发在行业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影视传媒宣发专业课程则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影视宣发能力,掌握宣传推广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影视传媒宣发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视传媒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结构和商业模式等基本概念。同时,学习影视作品的创作、制作和发行流程,了解影视作品的市场运作规律。
二、影视宣传策划。学生需要学习影视宣传的策划理论和实践技巧,包括目标受众分析、宣传策略制定、宣传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宣传策划能力和创意思维。
三、媒体传播与公关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媒体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新闻稿撰写、媒体关系维护、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了解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与媒体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网络宣传与社交媒体运营。学生需要学习网络宣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包括网络推广、社交媒体运营、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案例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网络宣
传和社交媒体运营能力。
五、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学生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品牌推广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实践案例的学习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能力。
六、影视宣发案例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影视宣发领域的经典案例,分析宣发策略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影视宣发项目,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实习,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
电视文化传播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电视文化传播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目标:
1. 了解电视传播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
2. 掌握电视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电视传播手段进行文化传播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媒体素养。
四、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电视传播概述
1. 电视传播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 电视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3. 电视传播的类型与形式
第二部分:电视文化传播理论
1. 文化传播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 电视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3. 电视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
第三部分:电视文化传播实践
1. 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2. 电视广告与营销
3. 电视媒体运营与管理
第四部分:电视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1. 国内外优秀电视文化传播案例
2. 电视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电视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策略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电视文化传播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法:通过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告与营销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电视传播与文化传播基本理论、策略和技巧
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70%。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电视传播概述
第二周:电视传播类型与形式
第三周: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周:电视文化传播策略与技巧
第五周: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影视传播文化十二讲
影视传播文化十二讲
1. 影视传播文化的历史演变,影视产业从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 影视传播文化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影视作品的跨
国传播和影响力逐渐增强,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和冲突也成为研究的
焦点。
3. 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对社
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
影响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4. 影视传播文化与文化认同,影视作品如何影响观众的文化认
同感,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影视作品如何塑造和传递文化认同。
5. 影视产业与经济发展,影视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促进有着重要作用,影视作品的商业运
作模式和市场影响。
6. 影视传播文化与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制作技术
和传播渠道不断创新,这种技术创新对影视作品的生产、传播和观看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影视传播文化与审查制度,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影视作品的审查和管理制度不同,这种制度对影视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有着重要影响。
8. 影视作品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影视作品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影视作品如何借鉴和创新传统艺术形式。
9. 影视作品的文化符号与意义,影视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以及这些符号如何被观众理解和解读。
10. 影视传播文化与教育,影视作品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影视作品对观众的教育意义和功能。
11. 影视传播文化与社会变革,影视作品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推动作用,以及影视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变革。
影视文学 教学大纲
影视文学教学大纲
影视文学教学大纲
影视文学是一门将文学与电影相结合的学科,通过研究电影中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意象运用等方面,深入探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影视文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目标
影视文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他们对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1.2 课程内容
1.2.1 影视文学概述:介绍影视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1.2.2 影视叙事结构: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情节发展和节奏控制,培养学生对电影叙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3 影视角色塑造:探讨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技巧,分析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角色的深度解读能力。
1.2.4 影视意象运用:研究电影中的意象运用和符号象征,分析影像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影意象的敏感度。
1.2.5 影视文学与文化:探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影响力和传播方式,分析电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二、教学方法
2.1 理论讲授
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他们对电影艺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分析。
2.2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对电影作品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3 影片观摩
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通过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影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文化传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影视文化传播/Screen Culture Communica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传媒艺术与公关设计)
课程学时/学分:24 / 1
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 30/2
审定人:
开课部门: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传影视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形态;并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透过传播表象,掌握影视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象征主义与影视艺术
第一节象征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道具的象征
第三节形象的象征
第四节片名的象征
第五节色彩和声音的象征
第六节部分象征与整体象征
第二章超现实主义与影视艺术
第一节超现实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天上、人间——神与人
第三节人间、地府——人与鬼
第四节梦境、特异功能
第五节科幻形象
第六节作用
第三章表现主义与影视艺术
第一节表现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直觉与表现
第三节现实与理想
第四节历史与人生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与影视艺术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怀疑权威、赞颂平民
第三节调侃、戏拟与反讽
第四节游戏
第五节碎片性、零散化与拼贴艺术
第六节解构与建构
第七节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
第五章未来主义与影视艺术
第六章现象学与影视艺术
第七章民族、地域文化与影视艺术
第八章数字化与影视文化传播
第九章中国影视文化体制改革与影视文化传播
第十章中国影视刊物与影视文化传播
第十一章分析美与影视文化传播
第十二章通俗美学与影视文化传播
第十三章接受美学与影视文化传播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此课程要求学生学会构建观众与电影制作者的良性沟通与互动,成为沟通电影制作者与电影受众的重要桥梁。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广告学、影视广告项目策划等课程联系密切,广告学、影视广告项目策划为先修课程,为广告创意和策划提供学科相关知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相比偏重于能力培养。
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
投影仪、粉笔、板擦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平时作业一般包括小论文、专题讨论、综合测试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平时作业按百分制计。小论文和专题讨论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并按对应关系分别计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教师可根据形式的学习态度对小论文和专题讨论评定为优秀者上浮10分,对评定为不及格者下浮10分。综合测试和期中考试的成绩按
卷面实际分数记载;未完成作业者均计为0分。平时作业的成绩有两次计入总成绩,两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按15%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安排一次平时作业,此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中。如果各试点单位自行安排平时作业在两次以上,可由学生自行选择最好的一次平时作业计入考核总成绩中。
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教材:
《影视文化传播》张志华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实验指导书:
《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黎风主编西南师范出版社
执笔人:
编写或修订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