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章04_证明题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6章 植物生长物质习题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物合成与降解、主要生理作用及机理;★了解赤霉素的结构、生物合成、主要生理作用;★了解细胞分裂素的结构和生理作用;★了解脱落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弄清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与农业应用;★了解生长抑制物质、油菜素内酯、多胺等的生理作用和农业应用。
【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 2.植物激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极性运输 5.激素受体6. 燕麦单位 7.燕麦试法 8.单位三重(向)反应 9.靶细胞10.生长抑制剂 11.生长延缓剂 12.钙调素二、填空题1.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包括五大类:、、、、。
2.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人是,首次从胚芽鞘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3.已经发现植物体中的生长素类物质有、和。
4.生长素降解可通过两个方面:和。
5.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前体分别是、、和。
6.组织培养研究中证明: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分化;比值低时,诱导分化。
7.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输导组织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GA比值低时,促进分化;比值高时,促进分化。
8.诱导 -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延缓叶片衰老的是,促进休眠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雄花的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打破土豆休眠的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是。
9.激动素是的衍生物。
10.1AA贮藏时必须避光是因为。
11.为了解除大豆的顶端优势,应喷洒。
12.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中合成的。
13.缺O2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4.干旱、淹水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5.乙烯利在pH值时分解放出乙烯。
16.矮生玉米之所以长不高,是因为其体内缺少的缘故。
17.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18.生长抑制物质包括和两类。
19.矮壮素之所以能抑制植物生长是因为它抑制了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第06章综合与实践猜想、证明与拓广-九年级上册初三数学(北师大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几何证明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证明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通过折叠和剪切来验证几何猜想。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综合与实践章节中的猜想、证明与拓广。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几何猜想的提出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一些有创意的猜想。比如,在探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有学生提出了关于直角三角形边长比例的猜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证明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存在逻辑推理不够严密的问题。他们有时会忽略一些必要的步骤,或者证明过程中逻辑链条不够清晰。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特别是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证明的必要性。
4.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猜想、证明与拓广的过程中,勇于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几何猜想的提出: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特例提出合理的数学猜想,如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举例:通过观察不同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最后,我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不同的证明方法,并引导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几何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习题第06章(稳恒磁场)-参考答案.
第六章 稳恒磁场思考题6-1 为什么不能把磁场作用于运动电荷的力的方向,定义为磁感强度的方向?答:对于给定的电流分布来说,它所激发的磁场分布是一定的,场中任一点的B 有确定的方向和确定的大小,与该点有无运动电荷通过无关。
而运动电荷在给定的磁场中某点 P 所受的磁力F ,无论就大小或方向而言,都与运动电荷有关。
当电荷以速度v 沿不同方向通过P 点时,v 的大小一般不等,方向一般说也要改变。
可见,如果用v 的方向来定义B 的方向,则B 的方向不确定,所以我们不能把作用于运动电荷的磁力方向定义为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
6-2 从毕奥-萨伐尔定律能导出无限长直电流的磁场公式aIB πμ2=。
当考察点无限接近导线(0→a )时,则∞→B ,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如何解释?答:毕奥-萨伐尔定律是关于部分电流(电流元)产生部分电场(dB )的公式,在考察点无限接近导线(0→a )时,电流元的假设不再成立了,所以也不能应用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得到的无限长直电流的磁场公式aIB πμ2=。
6-3 试比较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与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类似与差别。
根据这两个公式加上场叠加原理就能解决任意的静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分布。
从这里,你能否体会到物理学中解决某些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答:库仑场强公式0204dqr dE rπε=,毕奥一萨伐定律0024Idl r dB r μπ⨯= 类似之处:(1)都是元场源产生场的公式。
一个是电荷元(或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一个是电流元的磁感应强度的公式。
(2)dE 和dB 大小都是与场源到场点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3)都是计算E 和B 的基本公式,与场强叠加原理联合使用,原则上可以求解任意分布的电荷的静电场与任意形状的稳恒电流的磁场。
不同之处: (1)库仑场强公式是直接从实验总结出来的。
毕奥一萨伐尔定律是从概括闭合电流磁场的实验数据间接得到的。
(2)电荷元的电场强度dE 的方向与r 方向一致或相反,而电流元的磁感应强度dB 的方向既不是Idl 方向,也不是r 的方向,而是垂直于dl 与r 组成的平面,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数值分析课后参考答案06
第六章习题解答1、设函数01(),(),,()n x x x φφφ 在[,]a b 上带权()x ρ正交,试证明{}()nj j x φ=是线性无关组。
证明:设0()nj jj l x φ==∑,两端与01()(,,,)kx k n φ= 作内积,由()jx φ的正交性可知,200(),()((),())((),())()()n n b k j j j k j k k k k k a j j x l x l x x l x x l x x dx φφφφφφρφ==⎛⎫==== ⎪⎝⎭∑∑⎰, 于是有001(,,,)k l k n == ,即{}()nj j x φ=是线性无关组。
2、试确定系数,a b 的值使22(()cos )ax b x dx π+-⎰达到最小。
解:定义02,[,]f g C π∈上的内积为20fgdx π⎰,取011(),()x x x ϕϕ==,()s x ax b =+,()cos f x x =,则法方程为0001010111(,)(,)(,)(,)(,)(,)f a f b ϕϕϕϕϕϕϕϕϕϕ⎛⎫⎛⎫⎛⎫= ⎪ ⎪ ⎪⎝⎭⎝⎭⎝⎭ 其中()2000112,dx ππϕϕ=⨯=⎰,()2201018,xdx ππϕϕ=⨯=⎰,()3211024,x xdx ππϕϕ=⨯=⎰,()2001,cos f xdx πϕ==⎰,()21012,cos f x xdx ππϕ==-⎰,于是方程组为22312812824a b πππππ⎛⎫⎛⎫ ⎪⎛⎫ ⎪ ⎪= ⎪ ⎪- ⎪ ⎪⎝⎭⎝⎭ ⎪⎝⎭,解之得1158506644.,.a b ==-。
3、已知函数11()(,)f x x =∈-,试用二类Chebyshev 多项式()n U x 构造此函数的二次最佳平方逼近元。
解:法一、取20121(),(),(),x x x x x ϕϕϕ===()()()00112222235,,,,,ϕϕϕϕϕϕ===,()()()011202203,,,,ϕϕϕϕϕϕ===,同时由二类Chebyshev 多项式的性质知 ()()()11101211028,,,,,f f f x ππϕϕϕ---======⎰⎰⎰于是可得法方程为0122203220003220835c c c ππ⎛⎫⎛⎫⎪ ⎪⎛⎫ ⎪ ⎪ ⎪⎪= ⎪ ⎪ ⎪⎪ ⎪ ⎪⎝⎭ ⎪ ⎪⎝⎭ ⎪⎝⎭,解之得0121.0308,0,0.7363c c c ===-, 于是()f x 的二次最佳逼近元是2001122() 1.03080.7363x c c c x ϕϕϕϕ=++=-法一、二类Chebyshev 多项式2012()1,()2,()41U x U x x U x x ===-,取内积权函数()()x f x ρ==,于是11200114(,)(1)3f U fU dx x dx ρ--==-=⎰⎰,1121111(,)2(1)0f U fU dx x x dx ρ--==-=⎰⎰,112222114(,)(41)(1)15f U fU dx x x dx ρ--==--=-⎰⎰ 由()n U x 正交性及(,)2n n U U π=可得0000(,)8(,)3f U c U U π==,1111(,)0(,)f U c U U ==,2222(,)8(,)15f U c U U π==-, 于是()f x 的二次最佳逼近元为001122()x c U c U c U ϕ=++=21632515x ππ- 4、设012{(),(),()}L x L x L x 是定义于[0,)+∞上关于权函数()xx eρ-=的首项系数为1的正交多项式组,若已知01()1,()1L x L x x ==-,试求出二次多项式2()L x 。
《概率与数理统计》第06章 - 样本及抽样分布
(3)g( x1, x2 ,L xn )是统计量g(X1, X2 ,L Xn )的观察值
几个常见统计量
样本平均值
X
1 n
n i 1
Xi
它反映了 总体均值 的信息
样本方差
S 2
1 n1
n i 1
(Xi
X )2
它反映了总体 方差的信息
n
1
1
n
X
2 i
i 1
nX
2
样本标准差
S
1 n
n
1
(
i 1
X
i
是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则
(1) E( X ) E( X ) ,
(2) D( X ) D( X ) 2 n ,
n
(3) E(S 2 ) D( X ) 2
矩估计法的 理论根据
若总体X的k阶矩E( X k ) k存在,则
(4) Ak
1 n
n i 1
Xik
p k
k 1, 2,L .
(3)证明:E(S2 )
定义 设X1 , X2 ,L , Xn是来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 g( X1 , X 2 ,L , X n )是X1 , X 2 ,L , X n的函数,若g 中不含未知参数,则g( X1 , X 2 ,L , X n )称是一 个统计量.
请注意 :
(1)X1, X2 ,L
X
是样本,也是随机变量
n
(2)统计量是随机变量的函数,故也是随机变量
1
e
(
xi 2
2
)2
2
n
( xi )2
1
e i1 2 2
n
2
第二节
抽样分布
06第六章 三角函数【讲义】
第六章 三角函数一、基础知识定义1 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
若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角,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角为负角,若不旋转则为零角。
角的大小是任意的。
定义2 角度制,把一周角360等分,每一等价为一度,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
360度=2π弧度。
若圆心角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α|=rL ,其中r 是圆的半径。
定义3 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把角α的顶点放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在角的终边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原点的点P ,设它的坐标为(x ,y ),到原点的距离为r,则正弦函数s in α=r y ,余弦函数co s α=r x ,正切函数tan α=x y ,余切函数cot α=yx,正割函数se cα=x r ,余割函数c s c α=.yr定理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 α=αcot 1,s in α=αcsc 1,co s α=αsec 1;商数关系:tan α=α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乘积关系:tan α×co s α=s in α,cot α×s in α=co s α;平方关系:s in 2α+co s 2α=1, tan 2α+1=se c 2α, cot 2α+1=c s c 2α.定理2 诱导公式(Ⅰ)s in (α+π)=-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Ⅱ)s in (-α)=-s in α, co s(-α)=co s α, tan (-α)=-tan α, cot (-α)=cot α; (Ⅲ)s in (π-α)=s in α, co s(π-α)=-co s α, tan =(π-α)=-tan α, cot (π-α)=-cot α; (Ⅳ)s in ⎪⎭⎫⎝⎛-απ2=co s α, co s ⎪⎭⎫⎝⎛-απ2=s in α, tan ⎪⎭⎫⎝⎛-απ2=cot α(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数学物理方法第06章习题
第六章 习题答案6.1-1 求解下列本征值问题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1)0=+''X X λ ()00=X ()0='l X(2)0=+''X X λ ()00='X ()0='l X (3)0=+''X X λ ()00='X ()0=l X (4)0=+''X X λ()0=a X()0=b X解:(1)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b X 和()0=='a l X 得到()0=x X ,不符合,所以0≠λ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a X ,()()2224120sin ln l b l X nπλλ+=⇒==',2,1,0=n所以:()()21sin 2n n X x x lπ+=,2,1,0=n(2)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a X 和()0=='a l X ,所以()b x X =存在。
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0=⇒=='b b X λ,() ,2,10sin 222==⇒=-='n ln l a l X n πλλλ综合:本征值:222ln n πλ=,2,1,0=n本征函数:()x ln x X n πcos = ,2,1,0=n(3)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a X 和()0==b l X ,()0=x X 不符合。
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0=⇒=='b b X λ,()() ,2,1,04120cos 222=+=⇒==n ln l a l X nπλλ本征函数:()()21cos 2n n X x x lπ+= ,2,1,0=n(4)0=λ时,()d c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d ca a X 和()0=+=d cb l X ,得到b a =,故0≠λ。
厦门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06章__主成分分析
另一种是椭圆扁平到了极限,变成y1轴上的一条线,第一主成 分包含有二维空间点的全部信息,仅用这一个综合变量代替原 始数据不会有任何的信息损失,此时的主成分分析效果是非常 理想的,其原因是,第二主成分不包含任何信息,舍弃它当然 没有信息损失。
矩阵表示形
式为:
Y1 Y2
cos sin
sin cos
X1 X2
TX
(6.2)
其中, T为旋转变换矩阵,它是正交矩阵,即有 T T1
或 TT I 。
易见,n个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Y1和Y2几乎不相关。称它 们为原始变量X1和X2的综合变量,n个点y1在轴上的方差达 到最大,即在此方向上包含了有关n个样品的最大量信息。
i 1
性质 3 主成分 Yk 与原始变量 X i 的相关系数为
(6.20) (6.21)
(Yk , Xi )
k ii
tki
并称之为因子负荷量(或因子载荷量)。
(6.22)
证明:事实上
(Yk , Xi )
Cov(Yk , Xi ) Cov(TkX, eiX)
D(Yk )D(Xi )
k ii
其中的 ei (0, , 0,1, 0, , 0) ,它是除第 i 个元素为 1 外其他元
素均为 0 的单位向量。而
Cov(TkX, eiX) TkΣei ei(ΣTk ) ei(kTk ) keiTk ktki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资料课后习题第06章传热
第 六 章 习 题热传导1. 某工业炉的炉壁由耐火砖λ1 = 1.3W/(m ・K )、绝热层λ2 = 0.18W/(m ・K )及普通砖λ3 = 0.93W/(m ・K )三层组成。
炉膛壁内壁温度1100℃, 普通砖层厚12cm, 其外表面温度为50℃。
通过炉壁的热损失为1200W/m 2, 绝热材料的耐热温度为900℃。
求耐火砖层的最小厚度及此时绝热层厚度。
设各层间接触良好, 接触热阻可以忽略。
习题1附图 习题2附图 2. 为测量炉壁内壁的温度, 在炉外壁及距外壁1/3厚度处设置热电偶, 测得t 2=300℃, t 3=50。
求内壁温度t 1。
设炉壁由单层均质材料组成。
3. 某火炉通过金属平壁传热使另一侧的液体蒸发, 单位面积的蒸发速率为0.048kg/(m 2・s), 与液体交界的金属壁的温度为110℃。
时间久后, 液体一侧的壁面上形成一层2mm 厚的污垢, 污垢导热系数λ=0.65W/(m ・K)。
设垢层与液面交界处的温度仍为110℃, 且蒸发速率需维持不变, 求与垢层交界处的金属壁面的温度。
液体的汽化热γ=2000kJ/kg 。
4. 为减少热损失, 在外径Φ150mm 的饱和蒸汽管道外复盖保温层。
已知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0.103+0.000198t(式中t 为℃), 蒸汽管外壁温度为180℃, 要求保温层外壁温度不超过50℃, 每米管道由于热损失而造成蒸汽冷凝的量控制在1×10-4kg/(m ・s)以下, 问保温层厚度应为多少?*5. 用定态平壁导热以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将待测材料制成厚δ、直径120mm 的圆形平板, 置于冷、热两表面之间。
热侧表面用电热器维持表面温度t 1=200℃。
冷侧表面用水夹套冷却, 使表面温度维持在t 2=80℃。
电加热器的功率为40.0W 。
由于安装不当, 待测材料的两边各有一层0.1mm 的静止气层λ气= 0.030W/(m ・K), 使测得的材料导热系数λ’与真实值λ不同。
06-第四章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2 ,∴ S ABC 3 S ADE
=
2 3
2
= 4 ,
9
∵△ADE的面积是135 cm2,∴S△ABC=135× 4=60(cm2).
9
解题技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ABC
∽△ADE,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求解.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栏目索引
m.Leabharlann 图4-7-1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栏目索引
解析 如图4-7-2,过点P作PN⊥CD,分别交AB,CD于点M,N.由AB∥CD
易得△APB∽△CP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PM = AB ,即 PM = 2 ,所
PN CD 2.7 6
以PM=0.9(m),所以MN=PN-PM=2.7-0.9=1.8(m).故AB与CD间的距离是
=
AD BM
2
=4,
∵S△BMG=1,∴S△ADG=4.
栏目索引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三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栏目索引
9.如图4-7-4,在四边形ABCD中,E,F,G分别是BA,BD,BC上的点,EF∥AD,
FG∥DC,且 AE = 1 ,则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BGF的周长之比为( )
2
=
1 2
2= 1 .
4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三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 性质
边、角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周长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面积
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栏目索引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栏目索引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6章 植物生长物质习题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物合成与降解、主要生理作用及机理;★了解赤霉素的结构、生物合成、主要生理作用;★了解细胞分裂素的结构和生理作用;★了解脱落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弄清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与农业应用;★了解生长抑制物质、油菜素内酯、多胺等的生理作用和农业应用。
【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 2.植物激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极性运输 5.激素受体6. 燕麦单位 7.燕麦试法 8.单位三重(向)反应 9.靶细胞10.生长抑制剂 11.生长延缓剂 12.钙调素二、填空题1.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包括五大类:、、、、。
2.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人是,首次从胚芽鞘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3.已经发现植物体中的生长素类物质有、和。
4.生长素降解可通过两个方面:和。
5.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前体分别是、、和。
6.组织培养研究中证明: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分化;比值低时,诱导分化。
7.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输导组织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GA比值低时,促进分化;比值高时,促进分化。
8.诱导 -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延缓叶片衰老的是,促进休眠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雄花的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打破土豆休眠的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是。
9.激动素是的衍生物。
10.1AA贮藏时必须避光是因为。
11.为了解除大豆的顶端优势,应喷洒。
12.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中合成的。
13.缺O2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4.干旱、淹水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5.乙烯利在pH值时分解放出乙烯。
16.矮生玉米之所以长不高,是因为其体内缺少的缘故。
17.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18.生长抑制物质包括和两类。
19.矮壮素之所以能抑制植物生长是因为它抑制了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运筹学胡运权第06章
f ( X ) 2 x2 x2
令 f(X)=0,即:2x1=0和-2x2=0,得稳定点 X=(x1,x2)T=(0,0)T
(2)再用充分条件进行检验:
2 f ( X ) 2 f ( X ) 2 f ( X ) 2 f ( X ) 2 0 2 2 2 x1 x1x2 x2x1 x2 2 0 2 f ( X ) 0 2
多元 函数 极值 点存 在的 条件
二阶可微的一元函数f(x)极值点存在的条件如下: 必要条件: ( x) 0 充分条件:f对于极小点: 且 f ( x) 0 且 f ( x) 0 对于极大点: f ( x) 0 f (x) 0
对于无约束多元函数,其极值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和 充分条件,与一元函数极值点的相应条件类似。
其中,R为问题的可行域。
二 维 问 题 的 图 解
当只有两个自变量时,求解非线性规划也可像 对线性规划那样借助于图解法。如以下非线性 规划问题:
min f ( X ) ( x1 2) 2 ( x2 1) 2 2 x x 1 2 5 x2 0 x1 x2 5 0 x1 x 0 1 x2 0
1 f ( X ) f ( X (0) ) f ( X (0) )T ( X X (0) ) ( X X (0) )T 2 f ( X )( X X (0) ) 2
其中,X=X(0)+θ(X-X(0)),0<θ<1
若以X=X(0)+P代入,则变为: 其中,X=X(0)+θP
其中,X=(x1,x2,…,xn)T是n维欧氏空间 En中的点(向量),目标函数f(X)和约束 函数hi(X)、gj(X)为X的实函数。
非 线 性 规 划 的 数 学 模 型
微生物真题分章节
厦门大学微生物考研真题绪论微生物分类及常见代表微生物?〔98、99〕从微生物代谢特点来解释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的原因?〔99〕第一章原核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和酵母菌的生态分布?〔99〕1.细胞壁构造5.磷壁酸〔04〕 3..肽聚糖单体〔06〕外膜〔08〕举例说明肽桥的类型?〔01〕分别写出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01〕1.比拟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及结构的异同点.(4分) 〔04〕比拟G+和G-菌细胞对机械抗性、溶菌酶、碱性染料敏感性的差异并解释其可能机制?〔08〕8.试述内毒素生产菌的细胞结构与组成,并简要说明内毒素的免疫特性及其主要检测方法。
〔8分〕〔07〕8.真细菌肽聚糖与古细菌假肽聚糖的组成与结构有何不同 6分〔06〕1.革兰氏染色关键的步骤是哪一步,为什么? 6分〔06〕抗酸染色〔08〕LPS的毒性成分是〔〕。
类脂A 核心多糖O-侧链脂蛋白〔08〕2.缺壁细胞2.支原体〔3分〕〔03〕 12、L型细菌〔05〕5.在细菌中,专性能量寄生的为: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MLO〔06〕2、何谓缺壁细菌?说明4种缺壁细菌形成原因及特点。
〔5分〕〔07〕3.特殊细胞构造和细胞内含物荚膜的化学成分、功能?〔98〕菌胶团〔2001〕1.龋齿的形成与某些产荚膜细菌有关吗?解释你的答案。
〔02〕内生孢子〔98〕 2、芽孢子〔05〕 1.芽孢囊〔06〕半孢晶体〔08〕1.试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
〔5分〕〔03〕菌毛形态和种类?〔01〕9、细菌的菌毛的主要功能是:A、运动 B、传递遗传物质C、附着 D、致病性〔05〕1.证明某一细菌是否存在鞭毛有那些实验方法?〔7分〕〔03〕聚 beta 羟丁酸颗粒储存的营养要素是?用途及优点?〔01〕4.放线菌放线菌革兰氏染色结果?〔99〕工业发酵产抗生素放线菌主要借助哪种方式产生新的菌丝体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菌丝体断裂有性结合〔2000〕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的生活史?〔01〕在显微镜下,链霉菌的气生菌丝与基内菌丝相比,颜色〔〕、直径〔〕。
《固体物理学》房晓勇主编教材-习题解答参考06第六章 能带理论基础
2
⎜ ⎝
⎟ a ⎠
= u ( x)
6.4 在一维周期势场中,电子的波函数ψ k ( x ) 应满足布洛赫定理。若晶格常数时 a,电子的波函数为
x π a 3x (2)ψ k ( x ) = i cos π a
(1)ψ k ( x ) = sin (3) (1)ψ k ( x ) =
∑ f ( x − la )
(1)ψ k ( x + a ) = sin
( x + a ) π = sin ⎛ x + 1⎞ π = − sin x π = −ψ
a ⎜ ⎝a ⎟ ⎠ a
2
k
( x)
第六章 能带理论基础 结合(b)式有
eika = −1
因此得
ka = ( 2m + 1) π
即 k = ( 2m + 1)
π
a
, m = 0, ±1, ±2, ⋅⋅⋅
1
第六章 能带理论基础
1 Vn = L
∫ V ( x) e
0
L
−i
2 nπ x a
dx
u ( x + xl ) = 1 +
∑
n≠0
⎡1 2m ⎢ ⎢ ⎣L
∫
L 0
L
0
⎤ − i 2 nπ ( x + xl ) V ( x + xl ) e dx ⎥ e a ⎥ ⎦ 2 2nπ ⎞ ⎛ =2k 2 − =2 ⎜ k − ⎟ a ⎠ ⎝
( )
(
) (
)
() (
)
( ) ()
JJG 只表示相应的 ∂ / ∂x , ∂ / ∂y , ∂ / ∂z 中变数 x, y , z 改变一常数,这显然不影响微分算符,又 在上式中 ∇ G r+R
第0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详解 - 用于合并
第六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6-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设=a, =b. 试用a和b表示向量、、、, 其中M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解: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a+b, 即 -(a+b), 于是 (a+b).因为, 所以(a+b). 又因-a+b, 所以(b-a).由于, 所以(a-b).2、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用向量方法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证: ,,与平行且相等, 结论得证.3、求起点为,终点为的向量与的坐标表达式.解:==, =4、求平行于={1,1,1}的单位向量.解:与平行的单位向量为.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指出下列各点在哪个卦限?解: A:Ⅳ; B:Ⅴ; C:Ⅷ; D:Ⅲ.6、求点与轴,平面及原点的对称点坐标.解: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关于平面的对称点为,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7、已知点A(a, b, c), 求它在各坐标平面上及各坐标轴上的垂足的坐标(即投影点的坐标).解:分别为.8、过点分别作平行于z轴的直线和平行于xOy面的平面,问它们上面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解:平行于z轴的直线上面的点的坐标:;平行于xOy面的平面上的点的坐标为 .9、求点P(2,-5,4)到原点、各坐标轴和各坐标面的距离.解:到原点的距离为,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到z轴的距离为.10、求证以、、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解:,,即,因此结论成立.11、在yoz坐标面上,求与三个点A(3, 1, 2), B(4, -2, -2), C(0, 5, 1)等距离的点的坐标.解:设yoz坐标面所求点为,依题意有,从而,联立解得,故所求点的坐标为.12、 z轴上,求与点A(-4, 1, 7), 点B(3, 5,-2)等距离的点.解:设所求z轴上的点为,依题意:,两边平方得,故所求点为.13、求使向量与向量平行.解:由得得.14、求与轴反向,模为10的向量的坐标表达式.解: ==.15、求与向量={1,5,6}平行,模为10的向量的坐标表达式.解:,故 .16、已知向量,,试求:(1);(2).解:(1) ;(2).17、已知两点和,求向量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解:因为, 所以,,从而,,.18、设向量的方向角为、、.若已知其中的两个角为,.求第三个角.解: ,,由得.故或.19、已知三点,,,求:(1)与及其模;(2)的方向余弦、方向角;(3)与同向的单位向量.解:(1)由题意知故 .(2)因为所以,由向量的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得:,方向角为:.(3)与同向的单位向量为:.20、设在x轴上的投影和在y轴上的分向量.解:.故向量在x 轴上的投影,在y轴上的投影分量为.21、一向量的终点为点B(-2,1,-4),它在x轴,y轴和z轴上的投影依次为3,-3和8,求这向量起点A的坐标.解:设点A为(x, y, z),依题意有:,故,即所求的点A(-5, 4,-12).22、已知向量的两个方向余弦为cos= ,cos=, 且与z轴的方向角是钝角.求cos.解:因,又是钝角,所以.23、设三力作用于同一质点,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角.解:合力,因此,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余弦为因此习题 6-21、,,,求,,,及,,,.解:依题意,,,,故,,.,,,.2、,求及 .与的夹角余弦.解:(1), ..3、已知,求解:,∴ .4、证明下列问题:1)证明向量与向量垂直.2)证明向量与向量垂直.证:1),,即与垂直.2) .5、求点的向径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解:设与、、轴之间的夹角分别为,则,, . , , .6、求与平行且满足的向量.解:因, 故可设,再由得,即,从而.7、求与向量,都垂直的单位向量.解:,8、在顶点为、和的三角形中,求三角形的面积以及边上的高.解:,三角形的面积为9、已知向量,,证明.解10、证明:如果,那么,并说明它的几何意义.证:由, 有, 但,于是,所以.同理由, 有 ,从而 .其几何意义是以三角形的任二边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11、已知向量和,计算下列各式:(1)(2)(3)(4)解:(1).(2) ,故.(3).(4)由(3)知.习题 6-31、已知,,求线段的垂直平分面的方程.解:设是所求平面上任一点,据题意有化简得所求方程.这就是所求平面上的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 而不在此平面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所以这个方程就是所求平面的方程.2、一动点移动时,与及平面等距离,求该动点的轨迹方程.解:设在给定的坐标系下,动点,所求的轨迹为,则亦即从而所求的轨迹方程为.3、求下列各球面的方程:(1)圆心,半径为;(2)圆心在原点,且经过点;(3)一条直径的两端点是;(4)通过原点与解:(1)所求的球面方程为:(2)由已知,半径,所以球面方程为(3)由已知,球面的球心坐标,球的半径,所以球面方程为:(4)设所求的球面方程为:因该球面经过点,所以解之得所求的球面方程为.4、将坐标面上的抛物线绕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解:(旋转抛物面) .5、将坐标面上的双曲线分别绕轴和轴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解:绕轴旋转得绕轴旋转得.6、指出下列曲面的名称,并作图:(1);(2);(3);(4);(5);(6);(7);(8);(9);(10).解: (1)椭圆柱面;(2) 抛物柱面;(3) 圆柱面;(4)球面;(5)圆锥面;(6)双曲抛物面;(7)椭圆抛物面;(8)双叶双曲面;(9)为旋转椭球面;(10)单叶双曲面.7、指出下列方程在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中分别表示什么图形?(1);(2);(3);(4).解:(1)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直线,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平面;(2)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圆周,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圆柱面;(3)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双曲线,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双曲柱面;(4)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抛物线,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抛物柱面.8、说明下列旋转曲面是怎样形成的?(1);(2)(3);(4)解:(1)平面上椭圆绕轴旋转而成;或者平面上椭圆绕轴旋转而成(2)平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而成;或者平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而成(3)平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而成;或者平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而成(4)平面上的直线绕轴旋转而成或者平面上的直线绕轴旋转而成.9、画出下列各曲面所围立体的图形:(1)与三个坐标平面所围成;(2)及三坐标平面所围成;(3)及在第一卦限所围成;(4)所围.解:(1)平面与三个坐标平面围成一个在第一卦限的四面体;(2)抛物柱面与平面及三坐标平面所围成;(3)坐标面、及平面、和圆柱面在第一卦限所围成;(4)开口向上的旋转抛物面与开口向下的抛物面所围.作图略.习题 6-41、画出下列曲线在第一卦限内的图形(1);(2);(3)解:(1)是平面与相交所得的一条直线;(2)上半球面与平面的交线为圆弧;(3)圆柱面与的交线.图形略.2、分别求母线平行于轴及轴而且通过曲线的柱面方程.解:消去坐标得,为母线平行于轴的柱面;消去坐标得:,为母线平行于轴的柱面.3、求在平面内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的方程(任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方程).解:;; .4、试求平面与椭球面相交所得椭圆的半轴与顶点.解:将椭圆方程化简为:,可知其为平面上的椭圆,半轴分别为,顶点分别为.5 、将下面曲线的一般方程化为参数方程(1);(2)解:(1)原曲线方程即:,化为;(2).6、求螺旋线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解:;;.7、指出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1)(2);(3);(4);(5).解:(1)圆;(2)椭圆;(3)双曲线;(4)抛物线;(5)双曲线.8、求曲线在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并指出原曲线是何种曲线.解:原曲线即:,是位于平面上的抛物线,在面上的投影曲线为9、求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解:(1)消去变量后得在面上的投影为它是中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周.(2)因为曲线在平面上,所以在面上的投影为线段.(3)同理在面上的投影也为线段.10、求抛物面与平面的交线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解:交线方程为,(1)消去得投影(2)消去得投影,(3)消去得投影.习题 6-51、写出过点且以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解: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为.2、求过三点的平面方程.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将的坐标代入方程,可得,故所求平面方程为.3、求过点且与平面平行的平面方程.解:依题意可取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从而其方程为即 .4、求通过x轴和点(4, -3, -1)的平面的方程.解:平面通过x轴, 一方面表明它的法线向量垂直于x轴, ??即A=0; 另一方面表明?它必通过原点, 即D=0. 因此可设这平面的方程为By+Cz=0.又因为这平面通过点(4, -3, -1), 所以有-3B-C=0, 或C=-3B . 将其代入所设方程并除以B (B?0), 便得所求的平面方程为y-3z=0.5、求过点,且垂直于平面和的平面方程.解:取法向量所求平面方程为化简得:6、6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且与平面垂直,求此平面方程.解:设所求解设平面为由平面过点知平由平面过原点知,,所求平面方程为7、写出下列平面方程:(1)平面;(2)过轴的平面;(3)平行于的平面;(4)在,,轴上的截距相等的平面.解:(1),(2)(为不等于零的常数),(3) (为常数), (4) .8、求平行于而与三个坐标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1的平面方程.解: 设平面为由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得化简得令代入体积式或所求平面方程为或.9、分别在下列条件下确定的值:(1)使和表示同一平面;(2)使与表示二平行平面;(3)使与表示二互相垂直的平面.解:(1)欲使所给的二方程表示同一平面,则:即:,解之得,,.(2)欲使所给的二方程表示二平行平面,则:,所以,.(3)欲使所给的二方程表示二垂直平面,则:所以: .10 、求平面与的夹角;解:设与的夹角为,则 .11、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利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可得.习题 6-61、求下列各直线的方程:(1)通过点和点的直线;(2)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3)通过点且与三轴分别成的直线;(4)一直线过点,且和轴垂直相交,求其方程.(5)通过点且与两直线和垂直的直线;(6)通过点且与平面垂直的直线.解:(1)所求的直线方程为:即:,亦即.(2)依题意,可取的方向向量为,则直线的方程为.(3)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故直线方程为:.(4)因为直线和轴垂直相交, 所以交点为取所求直线方程(5)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所以,直线方程为:.(6)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所以直线方程为: .2、求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与参数方程.解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取解.所求点的坐标为,取直线的方向向量,所以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为:令则所求参数方程:3、判别下列各对直线的相互位置,如果是相交的或平行的直线求出它们所在的平面,如果相交时请求出夹角的余弦.(1)与;(2)与.解:(1)将所给的直线方程化为标准式为:二直线平行.又点与点(7,2,0)在二直线上,向量平行于二直线所确定的平面,该平面的法向量为:,从而平面方程为:,即 .(2)因为,所以两直线不平行,又因为,所以两直线相交,二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法向量为,二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方程为:.设两直线的夹角为,则.4、判别下列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1)与;(2)与;(3)与;(4)与.解(1),而,所以,直线与平面平行.(2),所以,直线与平面相交,且因为,直线与平面垂直.(3)直线的方向向量为:,,所以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直线在平面上;取直线上的点,显然点在也在平面上(因为),所以,直线在平面上.(4)直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5、验证直线:与平面:相交,并求出它的交点和交角.解:直线与平面相交.又直线的参数方程为:设交点处对应的参数为,,从而交点为(1,0,-1).又设直线与平面的交角为,则:,.6、确定的值,使:(1)直线与平面平行;(2)直线与平面垂直.解:(1)欲使所给直线与平面平行,则须:即.(2)欲使所给直线与平面垂直,则须:,所以:.7、求下列各平面的方程:(1)通过点,且又通过直线的平面;(2)通过直线且与直线平行的平面;(3)通过直线且与平面垂直的平面;(4). 求过点与直线垂直的平面方程.解:(1)因为所求的平面过点和,且它平行于向量,所以要求的平面方程为:, 即. (2)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方程为:,即(3)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方程为:,即.(4).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平面的方程为:, 即 .8、求点在平面上的投影.解:过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垂线的方向向量就是已知平面的法向量,所以垂线方程为,此垂线与已知平面的交点即为所求投影.为了求投影,将垂线方程化为参数方程,代入平面方程求得,故投影为.9、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解:直线的标准方程为:所以p到直线的距离.10、设是直线外一点,是直线上一点,且直线的方向向量为,试证: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证:设与的夹角为,一方面由于;另一方面,,所以.11、求通过平面和的交线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平面:(1)通过原点;(2)与轴平行;(3)与平面垂直.解:(1)设所求的平面为:欲使平面通过原点,则须:,即,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即:.(2)同(1)中所设,可求出.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即:.(3)如(1)所设,欲使所求平面与平面垂直,则须:从而,所以所求平面方程为.12、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的方程.解:应用平面束的方法.设过直线的平面束方程为即这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的条件是,解之得代入平面束方程中得投影平面方程为,所以投影直线为.13、请用异于本章第五节例7的方法来推导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证:设是平面:外的一点,下面我们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过作平面的垂线:,设与平面的交点为,则与之间的距离即为所求.因为点在上,所以,而在平面上,则,故.习题 6-7飞机的速度:假设空气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沿平行轴正向的方向流动,一架飞机在平面沿与轴正向成的方向飞行,若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是每小时840公里,问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多少?解:如下图所示,设为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为空气的流动速度,那么就是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所以, 千米/小时.复习题A一、判断正误:1、若且,则; ( )解析 ==0时,不能判定或.例如,,,有,但.2、若且,则; ( )解析此结论不一定成立.例如,,,则,,,但.3 、若,则或; ( )解析两个相互垂直的非零向量点积也为零.4、. ( √ )解析这是叉积运算规律中的反交换律.二、选择题:1 、当与满足( D )时,有;; (为常数);∥;.解析只有当与方向相同时,才有.(A)中,夹角不为0,(B),(C)中,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2、下列平面方程中,方程( C )过轴;(A) ; (B) ; (C) ; (D) .解析平面方程若过轴,则,故选C.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方程所表示的曲面是( B );(A) 椭球面; (B) 椭圆抛物面; (C) 椭圆柱面; (D) 单叶双曲面.解析对于曲面,垂直于轴的平面截曲面是椭圆,垂直于轴或轴的平面截曲面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根据曲面的截痕法,可以判断曲面是椭圆抛物面.4、空间曲线在面上的投影方程为( C );(A); (B); (C) ;(D)解析曲线与平面平行,在面上的投影方程为.5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B ).(A) 垂直; (B) 平行; (C) 夹角为; (D) 夹角为.解析直线的方向向量={2,1,-1},平面的法向量={1,-1,1},=2-1-1=0,所以,⊥,直线与平面平行.三、填空题:1、若,,则, 0 ;解 ==,==0.2、与平面垂直的单位向量为;解平面的法向量 ={1,-1,2}与平面垂直,其单位向量为==,所以,与平面垂直的单位向量为.3、过点和且平行于轴的平面方程为;解已知平面平行于轴,则平面方程可设为,将点 (-3,1,-2)和(3,0,5)代入方程,有得,即.4、过原点且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为;解直线与平面垂直,则与平面的法向量 ={0,2,-1}平行,取直线方向向量=={0,2,-1},由于直线过原点,所以直线方程为.5、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为解: 投影柱面为,故为空间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四、解答题:1、已知,,计算(a) ; (b) ; (c) ;解: (a) =.(b) ,,所以.(c) ,所以.2、已知向量的始点为,终点为,试求:(1)向量的坐标表示; (2)向量的模;(3)向量的方向余弦; (4)与向量方向一致的单位向量.解: (1) ;(2);(3)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方向余弦分别为;(4).3、设向量,,求与和都垂直的单位向量.解:令,,故与、都垂直的单位向量为.4、向量垂直于向量和,且与的数量积为,求向量解:垂直于与,故平行于,存在数使因,故, .5、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方程:(1)过三点,和;(2)过轴且与平面的夹角为.解 (1)解1:用三点式.所求平面的方程为,即.解2:用点法式.,,由题设知,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又因为平面过点,所以所求平面方程为,即.解3:用下面的方法求出所求平面的法向量,再根据点法式公式写出平面方程也可.因为,所以解得,于是所求平面方程为,即.(2)因所求平面过轴,故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于轴,在轴上的投影,又平面过原点,所以可设它的方程为,由题设可知(因为时,所求平面方程为又,即.这样它与已知平面所夹锐角的余弦为,所以),令,则有,由题设得,解得或,于是所求平面方程为或.6、一平面过直线且与平面垂直,求该平面方程;解法1:直线在平面上,令=0,得,=4,则(0,-,4)为平面上的点.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相交得到直线的两平面方程的法向量分别为 ={1,5,1},={1,0,-1},则直线的方向向量==={-5,2,-5},由于所求平面经过直线,故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5,2,-5}?==0,因为所求平面与平面垂直,则==0,解方程组所求平面方程为,即.解法2:用平面束(略)7、求既与两平面和的交线平行,又过点的直线方程.解法1:,,,从而根据点向式方程,所求直线方程为,即.解法2:设,因为,所以;又,则,可解,从而.根据点向式方程,所求直线方程为,即.解法3:设平面过点,且平行于平面,则为的法向量,从而的方程为,即.同理,过已知点且平行于平面的平面的方程为.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8、一直线通过点,且垂直于直线,又和直线相交,求该直线方程;解:设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因垂直于,所以;又因为直线过点,则所求直线方程为,联立由①,令,则有代入方程②有可得,代入③解得,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9、指出下列方程表示的图形名称:(a) ;(b) ;(c) ;(d) ;(e) ; (f) .解: (a) 绕轴旋转的旋转椭球面.(b) 绕z轴旋转的旋转抛物面. (c) 绕轴旋转的锥面.(d) 母线平行于轴的两垂直平面:,. (e) 母线平行于轴的双曲柱面.(f) 旋转抛物面被平行于面的平面所截得到的圆,半径为,圆心在(0,0,2)处.10、求曲面与所围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并作其图形.解:将所给曲面方程联立消去,就得到两曲面交线的投影柱面的方程,所以柱面与平面的交线所围成的区域即为曲面与所围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图略).复习题B1、设,,,求以和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2、设,,求.解:由已知可得:,即,.这可看成是含三个变量、及的方程组,可将、都用表示,即,从而,.3、求与共线,且的向量.解由于与共线,所以可设,由,得,即,所以,从而.4、已知,求,使且.解法1: 待定系数法.设,则由题设知及,所以有由①得④,由②得⑤,将④和⑤代入③得,解得,于是或.解法2: 利用向量的垂直平行条件,因为,所以∥.设是不为零的常数,则,因为,所以,解得,所以或.解法3: 先求出与向量方向一致的单位向量,然后乘以.,,故与方向一致的单位向量为.于是,即或.5、求曲线的参数式方程.解:曲线参数式方程是把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都用同一变量即参数表示出来,故可令,则.6、求曲线在面上及在面上的投影曲线的方程.解:求在面上的投影的方程,即由的两个方程将消去,即得关于面的投影柱面的方程则在面上的投影曲线的方程为.同理求在面上的投影的方程,即由的两个方程消去,得关于面的投影柱面的方程,则在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为.7、已知平面过点和直线,求平面的方程.解法1: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的方向向量,由题意可知,是直线上的一点,则在上,所以,故可取.则所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为,即为所求平面方程.解法2:设平面的一般方程为,由题意可知,过点,故有, (1)在直线上任取两点,将其代入平面方程,得, (2), (3)由式(1)、(2)、(3)解得,故平面的方程为.解法3:设为上任一点.由题意知向量、和共面,其中为直线上的点,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因此,故平面的方程为,即为所求平面方程.8、求一过原点的平面,使它与平面成角,且垂直于平面.解:由题意可设的方程为,其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题意得,即(1)由,得,将代入(1)式得,解得或,则所求平面的方程为或.9、求过直线:且平行于直线:的平面的方程.解法1:直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方向向量为,依题意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且,故可取,则,又因为过原点,且在平面上,从而也过原点,故所求平面的方程为.解法2:设所求平面为,即,其法向量为,由题意知,故,得,则所求平面的方程为.另外,容易验证不是所求的平面方程.10、求过直线:且与球面相切的平面方程解:设所求平面为,即,由题意:球心到它的距离为1,即解得:或所求平面为:或11、求直线:在平面:上投影直线的方程,并求直线绕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方程.解:将直线:化为一般方程,设过直线且与平面垂直的平面方程为,则有,即,平面方程为,这样直线的方程把此方程化为:,因此直线绕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方程为:即 .12、求过点且平行于平面:,又与直线相交的直线L的方程.解法1:用点向式方程.因为直线L平行于平面,故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于平面的法向量,从而得①,又直线的方向向量为,是直线上一点,是直线上一点,根据题设:直线与直线相交,所以及共面,因此,即②,将①和②联立解得,由此得,于是所求直线方程为.解法2:用一般式,即先求出过的两个平面,将其方程联立便得的方程.直线在过点且平行于平面的平面上,平面的方程为,即,直线又在过点及直线的平面上,平面的法向量可取为,故平面的方程为,即,于是所求直线方程为13、求直线:与直线:的公垂线的方程解:的方向向量而的方向向量于是公垂线的方向向量,过与的平面的法向量.也可取法向量,以代入方程,可得上的点,于是平面方程,即再求与的交点,的参数方程为,,,代入上述平面方程,得:,,再代回的参数方程得,,,于是,兼顾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于是可产生公垂线的方程为.14、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法1: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在上任取一点,则,,故,又,解法2:将直线的方程由一般式化为标准式得,故过点与直线垂直的平面的方程为,即,直线的参数式方程为:,,,将上式代入平面的方程,得:,解得:,所以直线的交点为2,于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5.求两直线:与:之间的最短距离解法1:过作平面,过的平面方程为,即,要此平面平行于,则此法向量须垂直于,即,而,则,解得:,从而平面的方程为,容易得到直线上一点,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即为与之间的距离.解法2:容易得到直线上的一点,直线上的一点,于是,可求得直线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两直线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第六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详解1。
材料科学基础第06章--扩散
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半无限长棒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解为:
定义函数:
一维半无限长棒中扩 散方程误差函数解:
高斯误差函数
高斯误差函数
无限长棒中的扩散模型
实际意义:将溶质含量不同的两种材料焊接在一起,因 为浓度不同,在焊接处扩散进行后,溶质浓度随时间的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无限长棒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为了解释上坡扩散的现象,正确分析扩散规律, 必需用热力学来讨论扩散过程的实质,因为扩散的自发 进行方向也必然是系统吉布斯自由能下降。
驱动扩散的真实动力是自由能
化学位的定义,某溶质i的化学位为
平衡条件是各处的化学位相等。如果存在一化学位 梯度,表明物质迁移 dx 距离,系统的能量将变化了。 好象有一作用力推动它移动一样,设这个力为 F,所作
菲克第二定律 引出
如图所示设为单位面积A上 取dx的单元体,体积为Adx, 在dt的时间内通过截面1流入 的物质量为
而通过截面2流出的物质量 在dt时间内,单元体中的积有量为:
菲克第二定律 微分方程
在dt时间内单元体的浓度变化量 则需要的溶质量为
菲克第二定律 微分方程标准型
在一维状态下非稳态扩散的微分方程,即为 菲克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为扩散第二方
菲克定律的表达式是正确的,用它分析可以把 问题简化。 应用那种模式要具体分析。
第四节 扩散的微观机制
• 原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 间隙扩散机制 • 空位扩散机制
原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图示出晶体中两个相邻的晶面1、 2,面间距为α,截面的大小为单位面 积。假定在1、2面上的溶质原子数(面 密度)分别为 n1和 n2.。每个原子的 跃迁频率Γ是相同的,跃迁方向是随 机的,从晶面1到晶面2(或者相反)的 几率都是P。如果n1 > n2,在单位时间 从晶面1到晶面2的净流量为
西方经济学题库第6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题库
06 第六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一)选择题1.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
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所有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
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A.分别为250元、200元;B.均为250元;C.均为50元D.分别为50元、0元。
2.为了得到某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一个要素的需求曲线,我们必须考虑()。
A.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B.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C.垄断剥削;D.垄断购买剥削。
3.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误的?A.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B.经济地租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D.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4.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她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的经济地租为()A.10万元;B.7万元;C.3万元;D.不可确知。
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非。
6.全体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8.正常利润是()。
A.经济利润的一部分;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C.隐含成本的一部分;D.B和C都对。
9.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在B和C的数量及技术条件不变时将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将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都将下降;D.A和B。
第06章 数列 变式题答案
第六章 数列【例6.1 变式1】解析 解法一:利用基本量法求解,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11241037a d a d +=⎧⎨+=⎩,解得112a d =⎧⎨=⎩,所以d =2.故选B.解法二: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因为在等差数列{a n }中,153210a a a +==,所以35a =,又47a =,所以公差432d a a =-=.故选B. 【例6.1 变式2】解析 由已知心有0d <,故排除C ; 又由151611a a ≥⎧⎨<⎩得1114311411531151a d d a d d +=+≥⎧⎨+=+<⎩解出152.7d -≤<-故选B.【例6.2 变式1】解析 设{a n }的公比为q ,由1234,2,a a a 成等差数列知21344a a a =+,即211144a q a a q =+,且11a =,故244q q =+得2q =.所以4414(1)1(12)15112a q S q -⨯-===--.故选C. 【例6.2 变式2】解析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求解.423423443232S S a a a a a a =++=+++=+,将23242,a a q a a q ==代入得,2222223232a a q a q a q +++=+,化简得2230q q --=,解得31()2q q ==-或舍去.【例6.2 变式2】解析 解法一: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1q ≠(因为11213111,,24,39(0)q S a S a S a a ====≠不成等差数列),由123,2,3S S S 成等差数列,得2134=+3S S S ,即21111114(+)=3()a a q a a a q a q +++,解得13q =. 解法二:由123,2,3S S S 成等差数列, 得2134=+3S S S ,21323()S S S S -=-,233a a =,3213a q a ==. 评注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1),(2)n n n kS k S k S ++++成等差数列0k >,则122(1)(2),n n n k S kS k S +++=++得12(2)2n n k ka k a q k ++=+⇒=+. 【例6.3 变式1】解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通项公式求解.因为等差数列{a n }中,263456,+++=0S S a a a a =则,即45+=0a a ,又45=1,=-1a a 得, 所以54-2d a a =-=,则4(4)(2)02(*)n a a n n n N =+-⨯-=-∈ 【例6.3 变式2】解析 设{}n a 的公比为q ,则2211213112,22,44b a b a q q b a q q =+==+=+=+=+,由123,,b b b 成等比数列得22(2+)2(4)q q =+,即2440q q -+=解得2,q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12(*)n n a n N -=∈.【例6.4 变式1】解析 当n =1时,118,2a S n ==-≥当时,由221=(9)[(1)9(1)]n n n a S S n n n n --=-----,求得210,n a n =-此式对于1n =也成立.要满足58,k a <<只需52108,k <-<从而有159,2k <<而*,k N ∈因此8.k = 【例6.4 变式2】解析 当n =1时,得111,a S a ==-当2n ≥时,111(1)(1)(1)n n n n n n a S S a a a a ---=-=---=-⋅(2,1n n ≥=时也成立)1(1),0.n n a a a a -⇒=-≠当1a =时, 0n a =,{}n a 为等差数列;当1a ≠时,{}n a 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a -公比为a. 故选C.评注 本题还可以使用结论法,当1a =时, {}n a 为等差数列,当1a ≠时,因为n S 系常互反的指数函数,故{}n a 为等比数列. 【例6.5 变式1】解析 由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得2243a a a ==1, 31a =±,又{}n a 为正项数列,所以31,a =126a a +=,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得2116q q+=,即2610q q --=,得13q =-(舍)或12q =.311214[1()](1)24,1112nn n a a q a S q q --====--=318(*)2n n N --∈. 【例6.5 变式2】解析 解法一:328,q ==利用公式31041)2282,()(81).1187n n n n a a q S f n q ++--⋅===--- P 435解法二:利用1(1)1n n a q S q-=-,442(18)2()(81)187n n f n ++-==-- (指数1,4,7,10,,310n +L 成等差数列,31013(41)n n +=++-,故一共有4n +项). 解法三:当1n =时,471013()(1)22222f n f ==++++=1331616322222227712---==--g 52(81)7=-,只有D 符合.故选D. 评注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a q q q q =⎧⎪=--⎨=≠⎪--⎩利用1(1)(1)1n n a q S q q-=≠-时,要特别注意项数n 的问题,本题中的项143102,2,,2n +L 共有4n +项(指数1,4,7,10,,310n +L 成等差数列,3101(1)3,n n '+=+-⨯得4n n '=+)但使用1(1)1n n a a qS q q-=≠-即解法一不必考虑项数,只需知首项1a 、末项n a 及公比q 即可,这样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会更加简捷. 【例6.6变式1】解析 当1q =时,31333S a a ==,符合题目条件;当1q ≠时,由32131(1)31a q S a q q -==-,因为10a ≠,所以2213q q q ++=,2210q q --=,(21)(1)0q q +-=,解得12q =-.综上,公比q 为1或12-.【例6.6变式2】解析 当0x =时,1n S =;当1x =时,2(121)1357(21)2n n n S n n +-=+++++-==L ;当0x ≠且1x ≠时,2311357(21)n n S x x x n x -=+++++-L ①所以2341357(23)(21)n nn xS x x x x n x n x -=+++++-+-L ② 两式相减得231(1)12()(21)n nn x S x x x x n x --=+++++--L1(1)12(21)1n n x x n x x--=+⋅---11(1)(21)(1)2111n n x x x n x x x x x -----=+⋅---- 1(21)(21)11n n n x n x x x+--+++=-,所以12(21)(21)1(1)n n n n x n x x S x +--+++=-. 又当0x =时,1n S =符合上式,综上,212(1)(21)(21)(1)(1)n n n n x S n x n x x x +⎧=⎪=⎨--+++⎪-⎩.【例6.7变式1】解析(1)当n 为偶数时,241353[2(1)1]3nn S n =+++++--+L ,所以2224(123)3(19)2[15(23](333)219n n n n n S n +--=+++-++++=+-L L (1)9(31)28n n n -=+-.(2)当n 为奇数时,则1n +为偶数,所以11n n n S S a ++=-=111(1)9(1)9(31)3(31)2828n n n n n n n ++-++=+--=+-.综上,1(1)9(31)()28.(1)9(31)()28n n n n n n S n n n -+⎧+-⎪⎪=⎨-⎪+-⎪⎩为正奇数为正偶数 【例6.8变式2】解析 (1)由{}n a 为等差数列,102523,22a a ==-得2510315a a d -==-, 则23103353,02n n n n a n S -+=-+=<,得10313103,3433n n >>=,故最小正整数n 为35.(2)1(1)533n a a n d n =+-=-,当17n ≤时,231032n n n nT S -+==;当18n ≥时,21731032S 8842n n n nT S -=-=+. 故2*2*3103(17,)2.3103884(18,)2n n n n n N T n n n n N ⎧-+≤∈⎪⎪=⎨-⎪+≥∈⎪⎩【例6.8变式2】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123,,a a a ,公差为d 则123233a a a a ++=-=,21a =-,1238a a a =,故138(1)(1)a a d d =-=---+,得29,3d d ==±.所以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得1(2)337n a n n =-+-⨯=-或13(2)35n a n n =---=-+.(2)当35n a n =-+时,231,,a a a 分别为1,4,2--,不成等差数列;当37n a n =-时,231,,a a a 分别为1,2,4--,成等差数列,满足条件.故37,1,23737,3n n n a n n n -+=⎧=-=⎨-≥⎩.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当2n ≤且*n N ∈时,231122n S n n =-+;当3n ≥且*n N ∈时,212331110.22n n S a a a a n n =--+++=-+L则2*2*311,2,22.31110,3,22n n n n n N S n n n n N ⎧-+≤∈⎪⎪=⎨⎪-+≥∈⎪⎩ 【例6.9变式1】解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 因为数列{}n a ,{}n b 都为等差数列, 所以3153152,2,a a a b b b =+=+3311552()42()()a b a b a b +==+++,得5542735a b +=-=. 【例6.9变式2】解析 因为{}n a 为等差数列,486216a a a +==,所以68a =,则1161188S a ==.故选B.【例6.9变式3】解析 由1479112()3()24a a a a a ++++=,得4106624a a +=,4104a a +=724a ⇒=,72a =,1371313226S a ==⨯=.故选B.【例6.9变式4】解析 解法一: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38129,a a a d +=+573a a +114182(29)20a d a d =+=+=.解法二:由于{}n a 为等差数列,得5756383222()20.a a a a a a +=+=+= 【例6.10变式1】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4841281612,,,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令48,3S k S k ==,则842S S k -=,1283S S k -=,16124S S k -=,则1610S k =,所以816310S S =.故选A. 【例6.10变式2】解析 由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可知36396,,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则可设633,(0)S k S k k ==≠,则263396()()S S S S S -=⨯-得97S k =,故9673S S =.故选B. 【例6.11变式1】解析 设*21()n k k N =+∈,则12121,,,,,k k k a a a a a ++L L 的中间项为1k a +,211(21)33717=S 6n k k S S k a S k k ++==+=⎧⎪+⎨=⎪⎩奇偶解得13173776,29.1313k S k a a +=====即中间项为29. 【例6.11变式2】 解析2121(21)7(21)451438719127(21)(21)32211n n n n n n a n a A n n n b n b B n n n n ----+++======+--++++,因此 12,3,4,6,12n +=,故1,2,3,5,11n =,共5个数.故选D.【例6.12变式1】解析 因为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所以()n a f n =在*N 上单调递P 436增,故()f n 在{}1,2,,7L 与{}8,9,10,L 上分别递增,且(7)(8)f f <,故863017(3)3a a a a -->⎧⎪>⎨⎪--<⎩,即23a <<,故a 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例6.13变式1】 解析 由101111101010a a a a a +<-⇒<,{}n a 为等差数列且其前n 项和n S 有最小值,故0d >,因此1010110,0a a a <+>,故1910190S a =<,如图6-5所示,120201011()2010()0.2a a S a a +⨯==+>因此当n S 取得最小正值时,20n =,故选D.【例6.13变式2】 解析由101a q >⎧⎨>⎩或1001a q <⎧⎨<<⎩可得{}n a 为递增数列,即*1()n n a a n N +>∈,反之1n n a a +>不一定得到1001a q <⎧⎨<<⎩,故“10a <且01q <<”是“对于任意都有1n n a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6.13变式3】解析1n a ===*1n N =∈,当[]1,8n ∈时,{}n a 单调递增,且1n a >;当[)9,n ∈+∞时,{}n a 单调递增,且01n a <<,所以数列{}n a 的前50项中最小项和最大项分别是98,a a .故选D. 【例6.14变式1】解析 (1)142n n S a +=+①*142(2,)n n S a n n N -=+≥∈②由①-②得1144n n n a a a +-=-,所以1112242(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当1n =时,211224265S a a a a =+==+⇒=,所以2125230,a a -=-=≠所以11222n n n n a a a a +--=-,令12n n n b a a +=-,所以*12(2,)n n bn n N b +=≥∈,故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2)因为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12121312()233b a a S S a S a =-=--=-=.所以1111211(2)2322n n n n n n b b q a a a a ---+=⋅=-⋅=⋅=-,则11232n n n a a -+-=⋅,所以113.224n n n n a a ++-= 令2n n na c =,又0n S ≠,故134n n c c +-=, 因此数列{}n c 是等差数列. 【例6.14变式2】解析 由12n n n a S n ++=得12n n n n S S S n++-=, 所以1222(1)n n n n n S S S n n+++=+=,所以121n n S S n n +=⨯+ 又1110S a ==≠,因此数列n S n ⎧⎫⎨⎬⎩⎭是等比数列. 【例6.14变式3】解析 1()n n a f a -=,所以1()n n f a a +=,已知11()()()n n n n f a f a k a a ---=-,所以11()n n n n a a k a a +--=-,又1(*)n n n b a a n N +=-∈,则11n n n b a a --=-,1n n b kb -=且1210(2,*)b a a n n N =-≠≥∈1(0)nn b k k b -=≠,所以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例6.15变式1】解析 (1)依题意,设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由534,,a a a 成等差数列,得3452a a a =+,所以23332a a q a q =+,得22q q =+,解得1q =(舍), 2.q =-(2)要证明对任意*k N ∈,21,,k k k S S S ++成等差数列,只需证明122(*).k k k S S S k N ++=+∈因为2121`1212()()k k k k k k k k k k S S S S S S S a a a ++++++++-=-+-=++`1`12(2)0.k k a a ++=+-=所以对任意*k N ∈,21,,k k k S S S ++成等差数列. 或利用求和公式展开.2111121(1)(1)2(1)2111k k k k k k a q a q a q S S S q q q ++++---+-=+----12211(222)(2)011k k k k a q q q a q q q q q++---+--===--,因此对任意*k N ∈,21,,k k k S S S ++成等差数列. 【例6.15变式2】解析 先证必要性.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若0d =,则所述等式显然成立. 若0,d ≠则12231111n n a a a a a a ++++L 32121122311()n n n n a a a a a a d a a a a a a ++---=+++L 122311111111()()()n n d a a a a a a +⎡⎤=-+-++-⎢⎥⎣⎦L 111111111111().n n n n a a n d a a d a a a a ++++-=⋅-=⋅= 再正充分性.依题意有1223111111n n n n a a a a a a a a +++++=L ① 1223112121111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L ② ②-①得12121111,n n n n n na a a a a a +++++=-在上式两端同乘112n n a a a ++,得112(1)n n a n a na ++=+-③ 同理可得11(1)n n a na n a +=--④③-④得122()n n n na n a a ++=+,即211n n n n a a a a +++-=-, 所以{}n a 为等差数列.评注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充要条件等有关知识和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必要性证明的关键是利用裂项相消的方法,充分性证明的关键是利用递推关系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例6.16 变式1】解析 {}n a 是正项等比数列,数列{log }c n a (0,1)c c >≠是等差数列, 故313103132310(log log )10log log log 2a a a a a +⨯++⋅⋅⋅+=311035635log 5log 5log 8120.a a a a ====故选B.【例6.16 变式2】解析 因为{}n a 是正项等比数列,所以2{log }n a 是等差数列. 故212212123221(log log )log log log 2n n a a na a a --+++⋅⋅⋅+=22252252(log log )log 2.22n n a a n nn -+===故选C.【例6.16 变式2】分析 {}n a 为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取对数后31{ln }n a +为等差数列,因此T n 为等差数列的求和计算.解析 (1)由已知得1231327,(3)(4)32a a a a a a ++=⎧⎪⎨+++=⎪⎩解得22a =.设数列{}n a 的公比为q ,由22a =可得1332,2,7a a q S q===又, 可知2227,q q ++=即22520,q q -+=解得12.2q =或 由题意得1,q >所以 2.q =由22,a =可得1 1.a =P 437故数列{}n a 的通项为12.n n a -=(2)由于31ln (1,2,)n n b a n +==L ,由(1)得3312nn a +=,所以31ln 3ln 2.n n b a n +== 故112()(3ln 23ln 2)3(1)ln 2.222n n n b b n n n n n T b b b +++=+++===L 【例6.17变式1】分析 利用,a d 将n b 表示出来,然后根据124,,b b b 成等比数列,得到a 与d 的关系,可验证2.nk k S n S =解析 由(1)2n n n S na d -=+,得1.2n n S n b a d n -==+又因为124,,b b b 成等比数列,所以2214b b b =,即23()()2d a a a d d +=+,化简得220.d ad -=因为0d ≠,所以2.d a =因此,对于所有的*m N ∈,有2.m S m a =从而对于所有的,*k n N ∈,有2222().nk k S nk a n k a n S ===【例6.18变式1】解析 因为1200920081006,,,,a a a a L 是公比为d 的等比数列,从而22009120081,a a d a a d ==,由20082009112a a a +=, 得2211112,120a d a d a d d +=+-=,解得3d =或 4.d =-又1200920081006,,,,a a a a L 均为正数,故3d =或4d =-(舍)从而11005n ≤≤时,2(2)53(2)3 1.n a a n d n n =+-=+-=-而当10062009n ≤≤时,由1200920081006,,,,a a a a L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1120092,23a a ==⨯,210042008100623,,23a a =⨯=⨯L ,观察指数规律得2009(1)201020101123(10062009).n n n n a a da d n ----===⨯≤≤ 因此,201031(11005).23(10062009)n nn n a n --≤≤⎧=⎨⨯≤≤⎩【例6.19变式1】解析 先设等差数列12,,,n a a a L 的公差为d ,存在,*k l N ∈,1,k l a a ==1()l k a a l k d =-=-,即1d l k-=-. 如果数列{}n a 中有不同的三项,,m n p a a a 构成等比数列,则1()(),m k k a a m k d a m k l k =+-=+-⋅-()()n k k a a n k d a n k =+-=+-1()().p k k a a p k d a p k l k-=+-=+-⋅- 不妨设,,,m k n k p kM N P l k l k l k---===---则11),11),11).m n p a M a N a P =+=+-=+ 由,,m n p a a a 成等比数列,故2.n m p a a a =⋅所以211)11)11),N M P ⎡⎤⎡⎤⎡⎤+-=+-+-⎣⎦⎣⎦⎣⎦化简得 22(132)2)(13)2)N N N N P M MP P M MP +-+-=--+++-213213N N P M MP ⇒+-=--+①2222N N P M MP -=+-②①+②得2N MP =,代入②中,2222N PM P M MP N P M -=+-⇒=+,2222(2)()44()0N P M N PM P M P M =+==⇒-=⇒=,则P M N ==,可得m n p ==,与假设矛盾,因此命题得证.评注 本题实质上是例6.19的特例,由例6.19可直接推出本命题. 【例6.20 变式2】分析 通过观察1(2)k a k -≥的变化规律11151,,,,,,643122⋅⋅⋅能求出1k a -的通项公式;同时通过前6个式子,不难发现2k a -的规律.解析 1(2)k a k -≥的变化规律为11151,,,,,,643122⋅⋅⋅1(2)k a k -≥,即23456,,,,,,1212121212⋅⋅⋅分子成等差数列,故能求出1k a -的通项公式, 1,12k ka -=由前6个式子,当2k =时,没有常数项,当3k =时,没有一次项, 当4k =时,没有平方项,当为k 时,没有2k -项,故2k a -=0. 【例6.21 变式】解析 由已知211213212,2,2,,2(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n n N -+--==-=⋅⋅⋅-=≥∈即有故12112(12)22212n n n a a ----=++⋅⋅⋅+=-=2 2.n -且12a =,所以1222(2,*),1n nn a a n n N n =-+=≥∈=且时,12a =也满足上式. 故2(*).nn a n N =∈【例6.21 变式2】分析 递推公式满足1()n n a a f n +=+的形式,其中1()ln(1)f n n=+,用叠加法求解. 解析 11ln(1)ln(1)ln n n n a a a n n n+=++=++-,即1ln(1)ln n n a a n n +-=+-, 故21321ln 2ln1,ln 3ln 2,ln ln(1)(2)n n a a a a a a n n n --=--=-⋅⋅⋅-=--≥, 叠加得1ln ln1ln (2)n a a n n n -=-=≥,故1ln 2ln n a n a n =+=+,且当1n =时,12a =也满足上式.故选A. 【例6.21 变式3】解析 (1)证明:由题设11(1)(2),n n n a q a qa n +-=+-≥得11()(2)n n n n a a q a a n +--=-≥, 即1(2)n n b qb n -=≥.又1211,0,b a a q =-=≠所以{}n b 是首项为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2)由(1)知02132121(1),(2)n n n n n a a q a a qb q n a a q n ---⎧-=⎪-=⎪=≥⎨⋅⋅⋅⎪⎪-=≥⎩故.将以上各式相加,得121111(1,2)1n n n q a a qq n q----=++⋅⋅⋅+=≠≥- 所以111(1)(2,*),1n n q a q n n N q--=+≠≥∈-当n =1时,11a =,满足2,*n n N ≥∈时的形式;当q =1时,{}n a 是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n a n n N =∈.故111,(1)1,(1)n n q q a qn q -⎧-+≠⎪=-⎨⎪=⎩. 【例6.21 变式4】解析 (1)1232,2,23,a a c a c ==+=+因为123,,a a a 成等比数列,所以2(2)2(23),c c +=+解得c =0或c =2.当c =0时,123,a a a ==公比为1,不符合题意,故c =2.(2)当2n ≥时,有21321,2,,(1),n n a a c a a c a a n c --=-=⋅⋅⋅-=- 所以1(1)[12(1)],2n n n ca a n c --=++⋅⋅⋅+-=又12,2a c ==,故22(1)2(2,3,)n a n n n n n =+-=-+=⋅⋅⋅, 当n =1时,上式也成立,所以22(*)n a n n n N =-+∈.【例6.21 变式4】 解析 由12n n a n a n ++=变形得111n n a n a n -+=-,从而122n n a na n --=-,⋅⋅⋅,2131a a =,故12321123211143(1).123212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n n n n n a a a a a a n n n -----+-+=⋅⋅⋅⋅⋅⋅⋅⋅=⋅⋅⋅⋅⋅=---g g g 且11a =,故11(1)(2,*).2n n a n n a a n n N a +==≥∈g 且n =1时, 11a =也满足上式.故通项公式为(1)(*).2n n n a n N +=∈ 【例6.23 变式1】解析 由1132,3(),n n n n a a a a λλ--=++=+设即132,n n a a λ-=+ 比较132n n a a -=+得1λ=,故113(1).n n a a -+=+因此数列{1}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1231(*)n n a n N -=⋅-∈.【例6.25 变式1】解析 (1)证:由已知122nn n a a +=+得1112211222n n n nn n n n n a a a b b ++-+===+=+, 又111,b a ==因此{}n b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由(1)知112311,2,122324222n n n n n n a n a n S n ---==⋅=+⋅+⋅+⋅+⋅⋅⋅+⋅即 P 439两边同乘以2,得2322223222nn S =+⋅+⋅+⋅⋅⋅+⋅②②-①得:12112222(21)2(1)21n n n n n n S n n n -=----⋅⋅⋅-+=--+⋅=-⋅+.【例6.26 变式1】 解析 由题意设13,21n n n a a a +=+得11211211()1333n n n nn na a a a ap q a +++==+=⋅+形如型.即11111121(1),1.33n n a a a +-=--=又故1{1}n a -是以23为首项,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1121212231(),1,33333n n n n n n n a a -+-=⋅==+=所以3(*)32nn na n N =∈+. 【例6.26 变式2】分析 式中含有形如1n n S S -和的分式形式,考虑利用倒数变换求其通项公式. 解析11121112,n n n n S S S S ---+==+所以1{}n S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1112(1)21,.21n n n n S S n =+-=-=-即 所以111(2,*).2123n n n a S S n n N n n -=-=-≥∈-- 且当n =1 时,a 1=1不满足上式,所以1(1),11(2,*),2123n n a n n N n n =⎧⎪⎨-≥∈⎪--⎩. 【例6.27 变式1】解析 依题意,2110,10,10,n n n a a a a +>==⋅由得2111lg lg(10),lg 12lg ,lg 12(lg 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即,故数列{lg 1}n a +是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lg 12,lg 21,n nn n a a +==-得所以2110(*)n n a n N -=∈.【例6.28 变式1】解析 (1)由已知142(1)n n S a n +=+≥ ① 可得142(2),n n S a n -=+≥②①-②得1144(2),n n n a a a n +-=-≥即1122(2),n n n n a a a a +--=-所以12(2),n n b b n -=≥可知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12123,b a a =-=公比为2.所以132(*).n n b n N -=⋅∈(2)1111111()23232n n n n n c a a --+===⋅-⋅为等比数列,得21(1).32nnT =- (3)由(1)132,n n b -=⋅即11232,n n n a a -+-=⋅所以111113233..22244n n n n nn n n a a d d -++++⋅-==-=即 所以数列{}n d 为等差数列,且首项1113,,224a d d ===公差 所以2010160292009.4d d d =+=评注 本题中的第(3)问难度较大.若应用“目标意识”引领我们的解题思路,则题目的求解变得很简单,也就是由题目中有2n n a 这种形式,想到在11232n n n a a -+-=⋅基础上,两边同除以12n +,即达到转化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f x (0,)C ∈+∞,积分值()ab
a f x dx ⎰与a 无关,求证()c f x x
=。
分析 利用变限求导可证. 证 因为()ab
a f x dx ⎰与
a 无关,所以[()]()(
)ab
a f x dx f a bf a
b '=-+=⎰,即
()()b f a b f a
=,特别取1,a b x ==,则有()(1)xf x f =,于是(1)()f c
f x x x
==. 2.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无穷小性质。
证明sin 20
()tan x
f x t dt =⎰是x 的3阶无穷小.
分析 利用变限积分求导公式和等价无穷小可得
证 sin 220
33200
0tan ()tan sin cos 1
lim lim lim 33
x
x x x t dt f x x x x x x →→→⋅⎰
===, 所以sin 20
()tan x
f x t dt =⎰是x 的3阶无穷小.
3.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设02
()0()00
x tf t dt
x F x x x ⎧⎰≠⎪
=⎨⎪=⎩
证明()F x 在0x =处连续.
分析 利用变现积分求导公式可得
证明 因0
0()1
lim ()lim
(0)0(0)22
x x xf x F x f F x →→====,所以()F x 在0x =处连续.
4.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
()()()()x
a
d x t f x dx f x f a dx '-=-⎰. 分析 用分部积分公式和变限积分求导公式可得 证明
()()()()x x
a a d d x t f x dx x t df x dx dx '-=-⎰⎰ ()()()()()()x x x a a a d d x t f t f t dt a x f a f t dt dx dx ⎡⎤⎡⎤=-+=-+⎰⎰⎣⎦⎣⎦=()()f x f a -. 5.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f x C ∈-∞+∞且0()(2)()x
F x x t f t dt =-⎰,证明若()f x 非增,则()F x 非减.
分析 利用变限积分求导公式可得 证明
000()()()2()()()[()()]0x
x
x
F x f t dt xf x xf x f t dt xf x f t f x dt '=+-=-=-≥⎰⎰⎰
所以()F x 非减.
6.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a
a F x x t f t dt -=-⎰,()0f x >且为偶函数,证明()F x '是单增的.
分析 利用变限积分求导公式可得 证明 ()()()x
x
a a g x f t dt f t dt -'=+⎰⎰,
()()()2()0g x f x f x f x ''=+=>,
所以()g x '是严格单调增的. 7. 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0()[()()]a
a
a f x dx f x f x dx -=+-⎰⎰. 分析 利用变量替换可得
8. 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00(sin )(sin )2
xf x dx f x dx ππ
π
=
⎰⎰.
分析 利用分部积分公式可得 9.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12e
π
≤
分析 利用定积分的绝对值小于绝对值的积分这一性质进行放缩 .证明
112dx e e
π≤≤=
10.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2
1
3
2
ln dx
x x
⎰发散. 分析 积分区间分段,计算暇积分 证明 2
12
1
11
3332
211ln ln ln dx dx dx x x x x x x
=+⎰⎰⎰, 而11
1113320012
22
111lim lim ln ln 2ln dx dx x x x x x ε
εεε++--→→⎡⎤==-=∞⎰⎰⎢⎥⎣⎦2
13
2
ln dx x x ∴⎰发散.
11.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2
2
2
3xdx
x -⎰-发散. 分析 对积分区间分段,判断广义积分的收敛性 证明
2
2
23xdx x -=⎰⎰⎰-而右边每个积分都发散,
2
2
2
3xdx
x -∴⎰-发散. 12.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12dx e
π
≤. 分析 利用定积分的绝对值小于绝对值的积分这一性质进行放缩 证明
(1)
(1)
(1)
e x e x e x ≤≤+++11arctan 12e e e
π≤
=≤
13.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0()(3)()x
F x x t f t dt =-⎰,其中()f x 单增且为奇函数.证明()F x 为奇函数.
分析 利用()f x 的奇性,做变量替换即得 证明
0()(3)()(3)()t u
x
u F x x t f t dt x u f u du =---=--=--+-⎰⎰0(3)()()x
x u f u du F x =--=-⎰ ()F x ∴奇函数.
14.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0()sin x
n F x tdt =⎰,n 为奇数,证明()F x 为偶函数.
分析 作变量替换,代入公式计算即得 证明 0
0()sin sin ()t u
x x
n
n
F x tdt u du =---==--⎰⎰
0sin ()x
n tdt F x ==⎰,
()F x ∴为偶函数.
15.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2
3
2
01()()(0)2
a a x f x dx xf x dx
a =>⎰⎰.
分析 作变量替换即得
证明 222
3
2
011()()()22
x t
a
a a x f x dx tf t dt xf x dx ===⎰⎰⎰
16.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02
cos 0
()0
x t tdt x f x x
x ⎧≥⎪⎰=⎨<⎪⎩,证明(0)0f '=. 分析 分别计算左、右导数即得
证明 2
0(0)lim 0,
h h f h -→'-==000cos cosh (0)lim lim 01
h
h h t tdt
h f h ++
→→⎰'+===, (0)0f '∴=.
11
22
1ln ln ()()011x x t u
f x F dt du x t u ∴-=-=⎰⎰++ 18.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利用积分不等式证明1
1ln(1)01x x x
+>>+.
分析 将1
ln(1)x +
表达成定积分形式 证明 11111
1ln(1)11x x x x dt dt x t x x
+++=>=
⎰⎰++. 18. 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1
lim 01n
n x dx x
→∞=⎰+.
分析 将被积函数进行放缩即得
证明 11
01011
n n x dx x dx x n <<=⎰⎰++, 10
lim 01n
n x dx x →∞
∴=⎰+.
19.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设(),()[,],()f x g x C a b g x ∈在[,]a b 上不变号, 证明()()()()[,]b b
a a f x g x dx f g x dx a
b ξξ=∈⎰⎰.
分析 积分中值定理
证明 设 ()m f x M ≤≤ 则()()()
()mg x f x g x Mg x ≤≤
()()()()()()()b
b b b a a
a
a
b a f x g x dx
m g x dx f x g x dx M g x dx m M g x dx ⎰∴≤≤⇒≤≤⎰⎰⎰⎰ 由介值定理得
()()()()(,)b
a b
a f x g x dx
f a b
g x dx
ξξ⎰=∈⎰
所以()()()()[,]b b
a
a f x g x dx f g x dx a
b ξξ=∈⎰⎰
20. 难度等级1,定积分计算,性质. 证明曲线sin (02)y x
x π=≤≤的弧长等于椭圆2222x y +=的弧长.
分析分别计算弧长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