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
2015高考语文考点分析及应试解题策略
2015高考语文考点分析及应试解题策略本文是关于2015高考语文考点分析及应试解题策略,感谢您的阅读!2015年高考就要到了,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准备了2015高考语文考点分析及应试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依照最新的《考纲》和近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
此文涉及语文学习和应试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适用于高中各年级。
2、复习时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
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关注生活,留心社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全国卷30分每小题3分)一、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四小题,每小题3分)设题范围:字音、字形、近义词、同音字的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对前4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1字音:常用的多音字、形声字、单音字(1)掌握“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
(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词性、语意和特殊读音。
(3)善用排除法。
不认识的字凭语感,或根据字意与拼音结合在一起推敲。
特别注意多音字(语意不同,读音不同,最好根据语意辨别读音),音近字的比较,对于一些不常见字要认真比较,最好采取排除法。
2字形:常用的同音音近字、同音义近字、音形都近字、形近字。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不熟悉的字,先将词的表面意思弄清楚,再比较词中每个字的意思与词的整体意思是否和谐、一致。
注意形近字的比较。
答题方法:A、音辨法。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 技巧和答题模式(精)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
(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2015年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精校版)
2015年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精校版)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上)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如何理解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XXX);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XXX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如何答好每一道题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1.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一松柏一、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指南【精选】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 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 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奥蒂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观点 “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
的核心之一, ——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由
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 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 林匹克精神。 ——结合文本分析
4、自创型
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 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比如2004年北京高考题:试就 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比如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 (1)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 自己的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 (2)我认为通才固然很好,但认准一个专业,尽情发 挥,成为专才,对人类会有更大的贡献。 (3)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我认为“通才”是不可取 的,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文阅读之
探究题答题技巧
考试说明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 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能 力层级。
3.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解读
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 由。(7分)
3、融合型
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 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比如这道探究题:
在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化的进 程是一对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就如报道所反 映的,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请以 北京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大全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大全论文作文0928 1630语文答题总原则1.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2.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3.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4.原文寻找: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在原文当中,我们要联系问题的上下文,在原文当中寻找、整理答案。
语段阅读题答题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具体答题技巧一、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
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二、拟写标语题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三、仿写句子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
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四、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五、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六、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2015年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
2015年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论文作文0115 2015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探究题是高考新课标试卷中最具标志性的题型,分值大(一般赋分6—10分),能力层级高(F级),难度大,理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题型。
笔者拟从“考纲阐述”“解读”“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作一番“探究”,以期对大家的应考有所帮助。
一、考纲阐述。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对“探究”的表述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层级的具体表述是:“(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解读。
(一)意蕴内涵类1考纲对接。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考点解读。
①作品意蕴:指的是作品内在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由于作品形象和内容具有包孕性,因此使得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含义,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意蕴就是“……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
②民族心理: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心理特点。
如勤劳、简朴、善良、忍耐等就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心理特点。
③人文精神:指的是对人的尊严的保护,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珍视等等。
笔者认为,作品意蕴中就包含有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也应该是作品意蕴中的重要因素。
3典题选粹。
⑴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的情感取向。
(2015年江苏卷《溜索》)【参考答案】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思路
·阅读 教 学 ·
涪数
高考现代文 阅读探究性试题 的解题 思路
贵 州遵 义务 川 中学 中学强
学 贵有疑 ,大疑则 大进 ,小疑则小进 ,不疑则不进 。疑 者 ,觉悟之机也 。?说的就是学习过程 中质疑 、探究 的功效。 在我们 的高考现代文阅读 中,考查学生探究能力 的试题也 成为必考 的知识点 ,分值 一般在 8分左右 ,针对这一考点 , 我们在教学 的过 程中就要思考 如何让学生在考 试时得到 高分。结合 自己的教学体验 ,谈点 浮浅 的见解。
且有据 ,内容准确 、全面 ,考虑字数要求。再次 ,重视表达的 规范 ,语言要通顺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最后 ,仔细审题 , 明确答题指 向,工整誊写 ,保 持文 面整洁 。
(二 )要把握好观点的表述和论据 的使用 关 于论点 。探究性试题 的观点从何而来 ?从题干来 ,探 究性试题的题干常常会 给我们 暗示 。大致有 四种类 型 :1. 唯一型。所谓唯一 ,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 是只有一种 观点是正确 的 ,同学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 答 。2.选一型 。所谓选一 ,就是 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 ,而 且每种 观点都是独 自成立 的命题 ,同学们可 以任意选择其 中一种观点来作答 。例如 :这篇小小说告诉 了我们什么道 ?请 联系现实谈谈你 的看法 (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丰富意蕴 )。3.融合型。所谓融合 ,就是 问题有两种 或三种观点 ,但是每种 观点都不 能偏 废 ,同学们 只能融合 这些观点来作答 。人生成长注 意先天与后天 的并重 ,社会 现象应该辩证看待 。4.自创型 。所谓 自创 ,就是 问题没有直 接给出观点 ,我们 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具体答题 时 , 我们可 以先判断 它属于哪一类 型 ,然 后确立观 点 ,观 点必 须明确 ,态度必须鲜 明,观点 的表述 多用判断语气 的句 子 , 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 ‘我赞成 ……”,等等 。关 于论据 。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等对观点进行证 明。依据主要有三类 ,即文本 依据 、事例依据和理论依据 。 在把握依据 的前提下 ,再结合观点进行分析 。 (三 )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 阅读 任何个性 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 ,观点来 自文本 ,论 据同样不能离开 文本 ,在论 证时 ,考生 只是 让有个性 的观 点在文 本 中找 到依据罢 了,也 就是采 用 “述评 结合 ”的方 法 ,一定要“述”和“评”相结合 。 (四 )需 要 掌 握 一 定 的文 学 评 论 基 础 知 识 现代文 阅读 中的探究题 ,其实质就是一道小型的文学 评论题 ,例如 ,“对散文 主题 的评论 ,就要 注意不 同样 式的 特点 ,?叙 事散文 和议 论散文常 常是一种思想 ,一种 观点 ; 抒情散文要求思想感情含蓄 ,耐人 寻味。同时还 要注意考 察作品的精神境界 ,而散文 的精神境界体现在许多方 面, 诸如作 品中的人生观念和是非观念 、情绪 内涵和格调 、意 境 的开 阔程度 以及立意 的深远程度等 。”考 生掌握了这些 知识 ,在阅读作 品时就能对题 目有一个 明确 的解读方 向, 不会 漫无边际 。 总之 ,探究性试题既具有开放性 ,也具有限制性 。开放 性 体现为其答 案是丰 富多彩 、不拘 一格 的,只要 符合试题 要求 ,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 ,也 即“爪.牲化解读”。限制性 体 现为 ,考 生必须从文 中挖掘 隐性 信息 ,如“联系全 文”,“结 合传 主的人生经历”等等。我们 在教学 时必 须要 求学生掌 握探究题 的特点和方法 ,才能不易失很多 的分值 。
浅谈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
浅谈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探究成为了高考语文科目中的必备考点之一。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答题技巧而在这一考点上遇到困难。
因此,本文将从简要介绍现代文阅读探究的考查内容、分析常见阅读材料及答题技巧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考试中高效地应对这一考点。
一、现代文阅读探究考查内容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探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所考查的内容。
现代文阅读探究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及理解能力的掌握程度。
其中,考生需要对现代文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包括语言特征、文体、情感、逻辑等方面,对文本中的隐含信息进行推导和解释,进一步展开思考深化对文章主题及中心思想的认识,最终把对现代文本的理解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本理解。
二、常见阅读材料现代文阅读探究的阅读材料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新闻报道、社论等,常见的文体有议论文、夹叙夹议文、描写文、叙事文等。
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要想对不同文体的现代文进行准确的阅读解析,我们需要对它们的特点有所了解。
1、描写文描写文着重于对物象、人物的描写和刻画,让读者可以感受到物象或人物的形象、外表、特点等方面,开启读者对于文本内容的直观体验。
读描写文时,要注意关注描写的内容和技法,如形象的描写、色彩的运用和积极的评价等方面。
2、叙事文叙事文主要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时间上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关系,一般可分为前言、导入、主体、结尾。
叙事文强调逻辑和情节,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深刻描写,需要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情节变化。
3、议论文议论文是作者试图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某种态度或看法的文本,充分体现作者的主观判断和个性特征。
因此,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需要关注作者的观点、论述方式和主要策略,理解作者的叙事角度和立场基础。
4、夹叙夹议文夹叙夹议文融合了叙述和说理的特点,它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来传递作者的观点、倡议或主张。
读夹叙夹议文时,我们需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叙述,而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等方面需要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把握。
2015年高考你怎样解现代文阅读答概括题?
2015年高考你怎样解现代文阅读答概括题?“炼”出文本的思想精华——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的解答技巧焦文林(特级教师)“概括”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它涉及到“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作品形象”“发掘作品意蕴”“发掘文本的时代精神”等考点。
由于它涉及内容广泛,要求能力较高,成为高考语文的一个难关。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概括题的得分率,谨结合高考命题实际和考生答案卷情况,谈谈解答概括类试题的技巧。
【考查方向】概括型试题,以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为核心,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1.概括事件型,要求对人物某个特定阶段主要事迹、贡献或故事情节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概括的试题。
命题涉及内容在文本中的跨度比较大,有的甚至涉及到文章的全篇。
2.概括要点型,要求考生概括作者(或人物)在某人、某事上观点或要求根据题干提示的“核心词”概括文本的内容要点。
命题多从文章内容的重要侧面切入,有时涉及到对内容的分析。
3.概括性格型,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传记文中人物性格、重视对人物性格、品质的不同侧面概括能力的考查。
【提问方式】1.作为……家,某某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简要概括。
某人对某项活动(研究)有哪些贡献,试简要概括。
2.作者(或人物)对某人某事,有哪个认识(观点),请简要概括。
某人的某项活动(事业),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3.某人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品某人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高考真题】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11题(3))【试题分析】命题设计起点较高,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将具体的人物对话、行动描写等转化为人物性格的概括,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
从命题设计看,试题是两问。
第一问,要求概括渡夫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应该用表示人物性格、品质特点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如热情坦诚、刚强不屈、坚忍不拔等。
2015高考备考高考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型概括及应对技巧(整理精校版)
201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型概括及应对技巧作文辅导0426 1522201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型概括及应对技巧一、题型概括:类型一:运用某种材料(引用诗句、举例等)的作用⑴课标全国卷:《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⑵广东卷:《让法律来保护阳光》引用法拉弟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⑶江苏卷:《溜索》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⑷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类型二:标题的作用⑸北京卷:《海棠花》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类型三:段落的作用⑹浙江卷:《静流》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⑺山东卷:第六题选作题的第20题: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⑻湖南卷:《一朵午荷》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⑼四川卷:《自然》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⑽全国卷Ⅱ(非课标地区):《大河家》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类型四:景物描写的作用⑾安徽卷:第12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⑿辽宁卷:《洗澡》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类型五:人称的作用⒀全国卷Ⅰ(非课标地区):《灯火》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答案研读(注意下列各题答案中加粗倾斜的部分)⑴课标全国卷:《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1)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2)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 课件张 (一)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课件张 (一)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分数和语文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是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仔细阅读文章阅读文章是做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前提,只有仔细阅读了文章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核心词语、句子和段落,重要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归纳。
二、注意理解文章的情感色彩现代文阅读探究题通常会围绕文章的情感色彩展开,因此理解文章的情感色彩对于解答题目至关重要。
情感色彩主要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可以通过文章的语气、语态、词汇选择、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来判断文章的情感色彩,有助于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三、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做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基本技能,也是答题的关键之一。
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案和形式,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的存在,有助于准确理解题意,把握答题的重点和难点。
四、多角度分析文章在答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前,要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分析,结合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色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纳,既可以挖掘出文章的深层含义,也可以解答题目。
五、注意原文支持做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是需要注意原文支持的,不能凭空臆想或听说而得出结论。
在答题中,要注意合理运用文章中的事实证据和论点,从而支持自己的答案和观点。
六、小心细节细节是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细致性和认真度的重要手段。
在答案中,要注意小心谨慎,避免粗心大意,对于文章中的细节和奇妙之处要有所体会和领会,避免遗漏或忽视。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提高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多做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语文教法探究之阅读教学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一、体验式探究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
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考题呈现】(2010年北京卷第19题)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 【相关语段】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
我的心一动。
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
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
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
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
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季羡林《海棠花》)【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成长记忆”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与“读过的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
每个人对心理距离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独到体验,有相关的记忆积淀,有不同的阅读视野,答案不求统一。
可以从成长记忆出发来谈,比如写自己远离家乡求学,因怕冷,母亲送了一个热水袋给我,随着对新环境陌生感的消失,思家念亲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冬天拿出热水袋使用,忽然觉得母亲原来一直就在自己身边,热水袋就成了情感慰藉的载体,缩短了现实的距离;而从文学作品来谈,可谈对父爱或母爱的认知过程,一开始不理解亲情,读了文学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想到平时父爱或母爱的点点细节,顿悟、领会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一下子消除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隔膜消失了,亲情复原了;等等。
2015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要点满足法解答主观性阅读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
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
高考阅卷评分都是按概括的要点来评分的,要力争涵盖全部要点而没有遗漏。
二.沙里淘金法出题人是“依文设题”,答题也要“依文解题”。
解题时就应在指定的段落中筛选信息,进行“沙里淘金”,即排除多余的无用的信息,“淘”出有用信息的语句。
只要无明文规定,答题时要尽可能利用或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作答。
三.组装焊接法有的综合题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这就需要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原话或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加以改造、组合、压缩、变换,重新进行“组装焊接”,最后作恰当规范的表述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文中信息?一般说,简答题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的,答题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所以就要我们对信息进行“整合”。
“整合”是现代社会一种相当常见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是对信息进行提取、整理、概括和重组的过程。
下面有几种方法作参考:1.定位提取答题所需的有效信息分散和镶嵌在段落或文句之中,只能先作信息定位,即把题干设臵的问题定位在文章的某些段落,然后再作信息提取。
2.剥离整理即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剥离整理,把信息转化为合适的答案。
剥离就是剥落和分离,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的再度“提取”,目的在于将有用信息跟黏附着的非信息词语分离;而整理则是对已经脱落了“黏附”成分的有用信息作初步的调整和理顺,主要表现为信息的数量确定、主次移位和顺序排列等。
3.重组优化即按照命题的意图和语言的特点对信息重新配臵,通过概括、添加、转化和润色等,使之明确、通畅、简洁和规范。
201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类)常见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问题类型答题角度(方法)注意事项例题(例文)1 标题的作用、体现作者的用意1.点明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2.概括小说的情节,线索;3.暗(揭)示小说的主旨;4.含义丰富(表面义、内涵义、象征义);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的含义要能从表面义和内涵义两个方面思考,如《药》;另外,也要注意标题中某些词可能是双关完美的猎物、药、2 第一段的作用首先分清第一段文字是属于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的那一部分。
一、如果是情节: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推动情节发展二、如果是环境,看清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如果是自然环境: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2.推动情节的发展;3.营造氛围、渲染气氛;4.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如果是社会环境:1.交代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2.暗示人物的命运三、如果是人物:1.突出人物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3.推动情节的发展;4.暗示人物的命运;5.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与后面做对比;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一段没有深化主题、呼应结尾的作用3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要从正面和侧面两大方面;正面分析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思、貌;侧面分析要注意人物居住的处所、环境,以及他人的评价和反应。
(如鲁四、一个人死后众人的反映)注意是概括人物特点还是分析人物特点4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思考。
正面:看作者是不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思、貌”来塑造的,尤其是一些动作的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言行的对比等;作者是不是通过矛盾的情节冲突来塑造的;侧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人物的住所对人物形象的揭示;他人的对比,他人的评价和反应5 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作用1.反映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3.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作品的主题;5.衬托其他人物第1、3点是主要作用,第2、4、5点要做全面考虑,另外还要清楚这个人物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6 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1.对人物本身的情感;2.对人物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的情感;3.对影响人物命运的因素的情感如《祝福》作者在祥林嫂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对祥林嫂所处时代的批判、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封建思想及世人冷漠的批判7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1.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特点);2.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的;3.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烘托其他人物、寄托作者的情感、表现思想主题)答题时要综合前面3、4、5、6的答题方式和角度8 梳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过程进行梳理。
高考语文阅读探究题做题技巧
③从社会影响角度设题,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 精神的探究。如2007年山东高考的第22题:“作者在文 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 世人心中,奥蒂仍不失为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 谈谈你的认识。”这实质是在要求考生对文本反映出来 的一种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的思考。再如2007年广东卷 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 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④从分析探讨角度设题,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 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如2009年山东卷第22题: 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 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 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 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有人说,文章最后一部分大谈特谈袁隆平夫妇 对待钱的重视态度,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主的负 面影响,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8分)
【答案示例】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妥当的。(1分)写 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态度,更贴近当时中国普通人的生 活,更真实可信。(传记的真实性角度1分)传记的选 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本篇传记的写作意图是想塑造 一个纯朴的袁隆平,还袁隆平以生活常态与真实人生。 (传记的主题2分)袁隆平“不好意思”是因为出国前 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无法兑现,而“喜不 自禁”是因为在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 大会上,他凭科技成果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誉和奖 励。这些都说明了袁隆平的淳朴和憨厚。(结合文本分 析2分)并没有给传主带来负面影响。
5. 掌握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的设问方式与 角度。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实用文本阅读探究题, 其设问方式和角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从选材角度设题,对文本的社会价值提出 自己的见解。如2008年山东高考卷《我所认识的 梁漱溟》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 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 写作有何启示? ②从结构角度设题,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艺 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如2007年山东卷20题: 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要领论文作文0118 1221一、体验式探究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
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考题呈现】(2015年北京卷第19题)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相关语段】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
我的心一动。
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
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
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
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
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季羡林《海棠花》)【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成长记忆‛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与‚读过的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
每个人对心理距离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独到体验,有相关的记忆积淀,有不同的阅读视野,答案不求统一。
可以从成长记忆出发来谈,比如写自己远离家乡求学,因怕冷,母亲送了一个热水袋给我,随着对新环境陌生感的消失,思家念亲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冬天拿出热水袋使用,忽然觉得母亲原来一直就在自己身边,热水袋就成了情感慰藉的载体,缩短了现实的距离;而从文学作品来谈,可谈对父爱或母爱的认知过程,一开始不理解亲情,读了文学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想到平时父爱或母爱的点点细节,顿悟、领会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一下子消除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隔膜消失了,亲情复原了;等等。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心理距离,只要心灵得到慰藉,或得到情感寄托的载体,天涯也就如同咫尺(文中由于海棠花的出现,激活了自己的记忆,思乡之情得到排解,虽然身在国外,却心在祖国)。
二、比较式探究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而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
因此,将‚比较‛作为探究点引导考生借助内引和外联进行探究,可以检测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考题呈现】(2015年上海春招卷第12题)结合在雾中的感悟,简析《荷塘月色》中月夜下的荷塘对朱自清的意义。
【相关语段】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我在大雾里醉着走,……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
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地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
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铁凝《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解析】文章写自己在大雾中‚稀奇古怪地走‛,写自己的得意忘形,实际上是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心灵自由。
而朱自清先生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月下荷塘独自漫步,获得了片刻的自由与宁静,这就使两者具有了比较点。
【参考答案】朱自清独处在月夜下的荷塘边,获得了心灵上片刻的自由与宁静。
这与大雾使获得心灵的自由类似。
三、意蕴式探究经典作品往往意蕴丰富,其深刻的意蕴和的情感取向传递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此类探究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要求剖析文本,与商榷,重构文本的新义,从而实现阅读的探索和创造。
【考题呈现】(2015年江苏卷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的情感取向。
【相关语段】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
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
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阿城《溜索》)【解析】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可从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思维的触角要伸向作品是否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否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等。
【参考答案】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四、寓意式探究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寄寓意识,比兴即是寄寓的途径。
自古以来,在文人心中有着深厚的忧患意识,而其间需要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于是出现了寄寓意识。
文学作品中某一形象常常有丰富的寓意,需要考生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探究。
【考题呈现】(2015年江西卷第18题)‚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相关语段】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
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
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
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
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解析】要从文中关键句‚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
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及‚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来推断。
【参考答案】寓意:①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②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
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对现实的感慨。
五、见解式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
这种题型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地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考题呈现】(2015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
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相关语段】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
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第二日他再去……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
他洗的时候……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
……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
‛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
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才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
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
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
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
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
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许辉。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生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生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是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
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
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
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